车工工艺学第一章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第1章

另外,由于在车削加工中会遇到各种复杂情况,因此, 在选择切削用量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①车削铸铁时,因其表面硬度高,在内部又多含有气孔及夹渣,切屑呈碎 粒状,切削力对车刀具有冲击性,所以应采取较大的背吃刀量和较小的 切削速度。
②在使用硬质合金车刀时,由于硬质合金的热硬性较高速钢好,因此可采 取比高速钢车刀更高的切削速度。
2020年5月25日星期一
✓ 形状精度
形状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的表面与理想表面在形状上相接近的程度。 如直线度、圆度、圆柱度、平面度等。
✓ பைடு நூலகம்置精度
位置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的表面、轴线或对称平面之间的实际位置 与理想位置接近的程度。如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对称度等。
2020年5月25日星期一
➢ 车削表面粗糙度
图1-3钻孔时的背吃刀量 2020年5月25日星期一
图1-4切断和车沟槽时的背吃刀量
➢ 切削用量的选择
✓ 背吃刀量的选择
粗加工的背吃刀量应根据工件的加工余量确定,尽量用一次走 刀就切除全部加工余量。当加工余量过大、机床功率不足、工艺 系统刚度较低、刀具强度不够以及断续切削或冲击振动较大时, 可分几次走刀。
2020年5月25日星期一
2020年5月25日星期一
1.1.2车削加工特点
➢ 适应范围广 ➢ 容易保证零件各加工表面位置精度 ➢ 生产率较高
1.1.3车削加工精度及表面粗糙度
➢ 车削加工精度 ✓ 尺寸精度
尺寸精度是指加工表面本身尺寸(如圆柱面的直径)和表面间 尺寸(如孔间距离等)的精确程度。尺寸精度的高低用尺寸公 差的大小来表示。
✓ 背吃刀量
在图1-2中,车内、外圆及端面时,背吃刀量ap 是指工件已加工表
面和待加工表面间的垂直距离,单位为mm。背吃刀量的计算 公式为:
车工基础工艺指导书

车工基础工艺指导书第1章车工基础知识 (4)1.1 车工概述 (4)1.2 车床及其附属设备 (4)1.3 车工工艺系统及其组成 (4)第2章车刀与切削用量 (5)2.1 车刀的种类与结构 (5)2.2 车刀的安装与调整 (5)2.3 切削用量及其选择 (5)第3章车外圆工艺 (6)3.1 车外圆的方法与加工步骤 (6)3.1.1 单手车削法 (6)3.1.2 双手车削法 (6)3.1.3 跟刀车削法 (6)3.2 粗车和精车外圆 (6)3.2.1 粗车外圆 (6)3.2.2 精车外圆 (7)3.3 外圆表面质量及其控制 (7)3.3.1 刀具磨损 (7)3.3.2 切削参数 (7)3.3.3 工件材料 (7)3.3.4 车床精度 (7)3.3.5 切削液 (7)第4章车端面和台阶 (7)4.1 端面加工方法 (7)4.1.1 确定加工端面 (7)4.1.2 刀具选择与安装 (8)4.1.3 设定加工参数 (8)4.1.4 加工过程 (8)4.2 台阶加工方法 (8)4.2.1 确定加工台阶 (8)4.2.2 刀具选择与安装 (8)4.2.3 设定加工参数 (8)4.2.4 加工过程 (8)4.3 端面和台阶加工中的注意事项 (8)第5章车内孔工艺 (9)5.1 车内孔的方法与加工步骤 (9)5.1.1 工件装夹 (9)5.1.2 刀具选择与安装 (9)5.1.3 对刀与刀具补偿 (9)5.1.4 车内孔加工 (9)5.2 钻孔、扩孔与铰孔 (9)5.2.2 扩孔 (10)5.2.3 铰孔 (10)5.3 内孔表面质量及其控制 (10)5.3.1 刀具磨损 (10)5.3.2 车削参数 (10)5.3.3 工件材料 (10)5.3.4 加工液 (10)5.3.5 车床精度 (10)第6章车螺纹工艺 (10)6.1 螺纹的种类与加工方法 (10)6.1.1 普通螺纹:用于一般的连接和固定作用,分为三角形螺纹、矩形螺纹和圆形螺纹等。
中职车工工艺学教案

中职车工工艺学教案第一章:车工工艺概述1.1 学习目标了解车工工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范围。
掌握车工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理解车工工艺在制造业中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车工工艺的定义和分类。
车工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车工工艺的应用范围和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车工工艺的应用。
1.4 教学资源教室内的多媒体教学设备。
车工机床和工具。
1.5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和实际操作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
评估学生对车工工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车工工具和夹具2.1 学习目标熟悉车工工具的分类、特点和选用原则。
了解车工夹具的作用、分类和设计要求。
掌握车工工具和夹具的使用和维护方法。
2.2 教学内容车工工具的分类、特点和选用原则。
车工夹具的作用、分类和设计要求。
车工工具和夹具的使用和维护方法。
2.3 教学方法通过实物展示和讲解,使学生熟悉车工工具和夹具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车工工具和夹具的使用和维护方法。
2.4 教学资源车工工具和夹具的实物和模型。
车工机床和工具。
2.5 教学评价通过实际操作考核学生的车工工具和夹具使用和维护能力。
评估学生对车工工具和夹具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车工基本操作3.1 学习目标掌握车工的基本操作步骤和方法。
熟悉车工机床的安全操作规程。
学会使用车工机床和工具进行简单零件的加工。
3.2 教学内容车工的基本操作步骤和方法。
车工机床的安全操作规程。
简单零件的加工方法和技巧。
3.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演示,使学生熟悉车工的基本操作步骤和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车工机床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简单零件的加工方法。
3.4 教学资源车工机床和工具。
安全操作规程和相关教材。
3.5 教学评价通过实际操作考核学生的车工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评估学生对车工基本操作的理解程度。
第四章:车工工艺参数的选择4.1 学习目标熟悉车工工艺参数的分类和选择原则。
《车工工艺学教案》

《车工工艺学教案》第一章:车工工艺学概述1.1 课程简介介绍车工工艺学的基本概念、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
1.2 车工工艺的意义和发展解释车工工艺在制造业中的重要性。
探讨车工工艺的历史发展及其现状。
1.3 车工基本术语和概念解释车工行业中常用的专业术语和概念。
第二章:车工工具和设备2.1 车刀的类型和用途介绍不同类型的车刀及其适用场合。
2.2 车床的构造和工作原理解析车床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
阐述车床的工作原理。
2.3 车工夹具和量具介绍车工夹具的类型和作用。
讨论量具的选用和使用方法。
第三章:车工基本工艺3.1 车外圆和端面介绍车外圆和端面的基本工艺方法。
3.2 车内孔和倒角解析车内孔和倒角的车削工艺。
3.3 车螺纹和螺纹加工阐述车螺纹的工艺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四章:复杂零件的车削工艺4.1 车削曲线和曲面介绍车削曲线和曲面的方法和技巧。
4.2 车削组合件和装配解析车削组合件的车削工艺和装配过程。
4.3 车削精度控制和质量评估讨论车削精度控制的方法和质量评估指标。
第五章:车工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5.1 车工安全操作规程介绍车工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5.2 车床事故预防和处理解析车床事故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讨论车床事故的处理方法。
5.3 车工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阐述车工过程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讨论车工职业健康问题及其预防措施。
第六章:车工编程与自动化6.1 车工编程基础介绍车工编程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常用指令。
6.2 车工自动化的应用探讨车工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实例。
6.3 CNC车床编程与操作解析CNC车床编程的基本步骤和操作方法。
第七章:车工工艺实验与操作训练7.1 车工工艺实验的组织与实施阐述车工工艺实验的目的、内容和步骤。
7.2 车工操作训练的要求与评价讨论车工操作训练的要求和评价标准。
7.3 车工工艺实验案例分析第八章:车工工艺案例分析与创新8.1 车工工艺案例分析8.2 车工工艺改进与创新探讨车工工艺的改进方法和创新途径。
中职车工工艺学教案

中职车工工艺学教案第一章:车工工艺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车工工艺的基本概念、作用和分类。
2. 掌握车工工艺的基本参数和工艺流程。
3. 熟悉车工工艺的常用设备和工具。
教学内容:1. 车工工艺的概念和作用。
2. 车工工艺的分类和特点。
3. 车工工艺的基本参数和工艺流程。
4. 车工工艺的常用设备和工具。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车工工艺的基本概念、作用和分类。
2. 演示法:展示车工工艺的常用设备和工具。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身体验车工工艺的操作。
教学评价:1. 考查学生对车工工艺基本概念的理解。
2. 考查学生对车工工艺参数和工艺流程的掌握。
3. 考查学生对车工工艺设备和工具的熟悉程度。
第二章:车削加工基本参数教学目标:1. 掌握车削加工的基本参数,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
2. 了解切削液的作用和选用原则。
3. 熟悉车削加工的工艺特点和适用范围。
教学内容:1. 车削加工的基本参数及其对加工质量的影响。
2. 切削液的作用和选用原则。
3. 车削加工的工艺特点和适用范围。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车削加工基本参数的概念和作用。
2. 演示法:展示切削液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3. 实践法:让学生实际操作车削加工,感受工艺特点。
教学评价:1. 考查学生对车削加工基本参数的掌握。
2. 考查学生对切削液作用和选用原则的理解。
3. 考查学生对车削加工工艺特点和适用范围的熟悉程度。
第三章:车削加工方法与工艺教学目标:1. 掌握车削加工的基本方法,包括外圆车削、内孔车削和螺纹车削。
2. 了解车削加工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3. 熟悉车削加工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车削加工的基本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2. 车削加工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3. 车削加工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案例。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车削加工的基本方法。
2. 演示法:展示车削加工的操作过程。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身体验车削加工的实际应用。
教学评价:1. 考查学生对车削加工基本方法的掌握。
车工工艺学(下册)

第一节 螺纹升角对车刀工作角度的影响
二、螺纹升角对车刀两后角的影响
图1-2 车右旋螺攻时螺纹升角对螺纹车刀 工作后角的影响
a)左侧切削刃 b)右侧切削刃 1—螺旋线(工作时的切削平面) 2—切削平面 3—左侧后角 4—右侧后角
αoL=(3°~5°)+ φ
αoR=(3°~5°
第三章 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第二节 矩形螺纹的车削
图1-4矩形螺纹
二、矩形螺纹车刀的几何形状
图1-5矩形螺纹车刀
第三章 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第二节 矩形螺纹的车削 三、矩形螺纹的车削方法
第三章 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第三节 梯形螺纹的车削
梯形螺纹分米制和英制两种。国家标准规定,米制梯形 螺纹的牙型角为30°。英制梯形螺纹在我国较少使用,其牙 型角为29°。
图1-9高速钢梯形螺纹精车刀
第三章 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第三节 梯形螺纹的车削
3
图1 12梯形内螺纹车刀
三、梯形螺纹的车削方法
第三章 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第三节 梯形螺纹的车削
表1 2梯形螺纹的车削方法
第三章 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第四节 蜗杆的车削 一、蜗杆的齿形
(1)轴向直廓蜗杆轴向直廓蜗杆 (2)法向直廓蜗杆
齿距p=πmx=3.1416×3mm=9.425mm 导程pz=zπmx=3×3.1416×3mm=28.27mm 全齿高h=2.2mx=2.2×3mm=6.6mm 齿顶高ha=mx=3mm 齿根高hf=1.2mx=1.2×3mm=3.6mm 分度圆直径d1=da-2mx=42mm-2×3mm=36mm 齿根圆直径df=d1-2.4mx=36mm-2.4×3mm=28.8mm 齿顶宽(轴向)sax=0.843mx=0.843×3mm=2.53mm 齿根槽宽efx=0 697mx=0.697×3mm=2.09mm 轴向齿厚sx=p/2=9.425mm/2=4.71mm 导程角γtanγ=pz/πd1=28.27mm/3.1416×36mm=0.25γ=14°2′ 法向齿厚sn=p/2×cosγ=4.7125mm×0.97=4.571mm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__第一章_车削加工的基本知识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教案教师:夏云部门:机电部时间:2006.9单位:扬州职业教育中心第页第页第页图1-1 车削运动和工件上的表面.切削用量1)背吃刀量(切削深度αp)(单位:mm)A.定义工件上已加工表面与待加工表面的垂直距离。
B.计算①切断、车槽时,αp=车刀主切削刃的宽度②车外圆时ap=dw-dm/2dw——待加工表面直径第页第页第页第页第页扬州市职业教育中心备课笔记纸(首页)第页第页第页图1-3 车刀的组成)前刀面刀具上切屑流过的表面。
)后刀面分主后刀面和副后刀面。
与过渡表面相对的刀面称主后刀面;与已加工表面相对的刀面叫副后刀面第页图1-4 辅助平面通过切削刃上某选定点,切于工件过渡表面)切削平面PS的平面。
)基面P通过切削刃上某选定点,垂直于该点切削速度方向R第页第页图1-6 车刀角度的标注本次课我们主要学习了车刀的种类以及材料,请同学们课后多重点内容在于车刀切削部分的组成、引入的辅助平面,车刀的角度标注等,请同学们认真复习,完成作业,争取能够标注车第页第页扬州市职业教育中心备课笔记纸(首页)第页第页第页第页选择刀具几何角度时,应遵循“锐字当先,锐中求固”原则。
即将刀具锋利放在第一位,同时保证刀具有一定的强固。
国内外先第页②前刀面磨损主要发生在前刀面上。
当选用较高切削速度、较大的切削厚度车削塑性材料时易在前刀面上形成月牙洼状的磨损。
前刀面上的③前、后刀面同时磨损选择中等切削速度与中等进给量车削塑性材料的金属时,易前、后刀面同时磨损的现象。
第页)车刀的磨损过程刀具后面磨损量VB与切削时间之间的磨损曲线。
AB段初期磨损第页第页第页第页扬州市职业教育中心备课笔记纸(首页)第页第页图1-11 切屑的类型第页图1-12 积屑瘤对前角的影响切削时,工件材料抵抗车刀切削所产生的阻力工件的弹、塑性变形抗力切屑对前刀面及工件对后刀面的摩擦力第页图1-13 切削合力与分力)工件材料的硬度和强度愈高,则变形抗力愈大,因此切削力愈大。
车工(初级)第1章车工基本知识

图1-29 粗磨主后角、副后角
第一章 车工基本知识
第四节 车刀的基本知识
4) 磨断屑槽。 5) 精磨主后刀面和副后刀面。
图1-30 刃磨断屑槽的方法
主偏角( κ r ) ' 副偏角(κ r ) 刃倾角( λs ) 副后角( α o) 楔角( β o) 刀尖角(εr )
图1-26 外圆车刀角度的投影表达
第一章 车工基本知识
第四节 车刀的基本知识
3.车刀的切削性能与角度作用和选择
(1) 前角的作用及选择 前角大小影响刀具的锐利程度与强度。 应根据工件材料、刀具材料及加工性质选择。 (2) 后角的作用及选择 后角可减少刀具后刀面与工件加工表面之间的磨损。 不根据加工性质和工件材料选择。 (3) 主偏角的作用及选择 主偏角影响刀尖部分的强度与散热条件,影响切削分力 的大小。 根据工件的形状和刚性选择。
第一章 车工基本知识
第四节 车刀的基本知识
四、车刀的几何参数及其与切削性能的关系
1.车刀的几何参数
(1) 车刀的组成(图1-23) 1) 2) 3) 4) 5) 6) 前刀面 后刀面 主切削刃 副切削刃 刀尖 修光刃
第一章 车工基本知识
第四节 车刀的基本知识
图1-23 车刀的组成 a)车刀的组成 b)过渡刃
2.弹簧夹头和弹簧心轴
弹簧夹头和弹簧心轴是一种定心夹紧装置。它既能定 心,又能夹紧,如图1-19所示。
图1-19 弹簧夹头 a)拉式 b)推式
第一章 车工基本知识
第三节 工件定位与夹紧的基本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测量车刀角度的三个基准坐标平面
(1) 基面pr (2)切削平面ps
基面和切削平面 a) 基面和主切削平面 b) 主、副切削平面的位置
c) 基面和主、副切削平面
精品课件
测量车刀角度的三个基准坐标平面
精品课件
(3)正交平面po
精品课件
(3)切削速度 为了提高工件的表面质量,用硬质合金车刀精
车时, 一般采用较高的切削速度(vc
>80m/min );用高速钢车刀精车时,一般选用
较低的切削速度(vc < 5 m/min)。 在数控车床
上车削工件时,切削速度可选择高些。
精品课件
§ 1-5 切削过程与控制
精品课件
一、切屑的形成及种类
CA6140型车床的润滑系统标牌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 1-3 车刀
精品课件
一、常用车刀
1. 常用车刀的种类和用途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2. 硬质合金可转位车刀
硬质合金可转位车刀 1—刀片 2—夹紧机构 3—刀柄
精品课件
二、车刀切削部分的几何要素
车刀的组成 1—主切削刃 2—主后面 3—刀尖 4—副后面 5—副切削刃
§ 1-2 车床的润滑
精品课件
一、车床的润滑方式
1. 浇油润滑
油壶
精品课件
2. 溅油润滑
溅油润滑常用于密闭的箱体中,如车床主轴箱箱 体中的传动齿轮将箱底的润滑油溅射到箱体上部的油 槽中,然后经槽内油孔流到各润滑点进行润滑。
精品课件
3. 油绳导油润滑
油绳导油润滑
精品课件
4. 弹子油杯润滑
弹子油杯润滑
精品课件
5. 油脂杯润滑
油脂杯润滑
精品课件
黄油枪
6. 油泵循环润滑
油泵润滑系统 a) 油泵循环润滑系统 b) 主轴箱油泵循环润滑 1—网式过滤器 2—回油管 3—油泵 4、6、7、9、10—油管 5—过滤器 8—分油器 11—油窗 12—主轴箱 13—床脚 14—
精齿品课轮件
二、车床的润滑系统
精品课件
§1-4 刀具材料和切削用量
精品课件
一、车刀切削部分应具备的基本性能
1. 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2. 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3. 较高的耐热性和较好的导热性。 4. 良好的工艺性和经济性。
精品课件
二、车刀切削部分的常用材料
1. 高速钢
精品课件
2. 硬质合金
精品课件
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削用量三要素
精品课件
2. 半精车、精车时切削用量的选择
(1)背吃刀量 半精车、精车时的背吃刀量为:半精车时选取
ap =0.5~2.0mm ;精车时选取ap=0.05~0.8mm。 在数控车床上进行精车时,选取ap =0.1~0.5mm。
精品课件
(2)进给量 半精车、精车的背吃刀量较小,产生的切削力 不大,所以加大进给量对工艺系统的强度和刚度的 影响较小。 半精车、精车时,进给量的选择主要受 表面粗糙度的限制。表面粗糙度值小,进给量可选 择小些。
加注切削液的方法 a) 浇注法 b) 高压冷却法
精品课件
切削速度示意图
精品课件
切削速度可用下式计算:
式中 vc——切削速度,m/min; d——工件(或刀具)的直径,mm,
一般取最大直径;
n——车床主轴转速,r/ min。
精品课件
四、切削用量的选择
1. 粗车时切削用量的选择
粗车时选择切削用量,首先应选择一个尽可能大的
背吃刀量ap,其次选择一个较大的进给量f,最后根 据已选定的ap和f,在工艺系统刚度、刀具寿命和机床 功率许可的条件下选择一个合理的切削速度vc。
第一章 车削的基础知识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车床与车削运动 车床的润滑 车刀 刀具材料和切削用量 切削过程与控制 切削液
精品课件
§ 1-1 车床与车削运动
精品课件
一、车床
1.卧式车床的主要结构
CA6140型车床 1—主轴箱 2—卡盘 3—刀架部分 4—冷却嘴 5—尾座 6—床身
7、13—床脚 8—丝杠 9—光杠 10—操纵杆 11—快移机构 12—溜板箱 14—进给箱 15—交换齿轮箱
精品课件
2.卧式车床的传动路线
CA6140型车床传动路线方框图
精品课件
二、车削运动
车削运动和工件上的表面
精品课件
车削时工件上的三个表面 a) 车外圆 b) 车孔 c) 车端面 1—已加工表面 2—精过品渡课件表面 3—待加工表面
1. 背吃刀量ap
背吃刀量和进给量 1—待加工表面 2—过渡表面 3—已加工表面
精品课件
车外圆时,背吃刀量可用下式计算:
式中
ap——背吃刀量,mm; dw——工件待加工表面直径,mm; dm——工件已加工表面直径,mm。
精品课件
2. 进给量f
纵、横进给量 a) 纵进给量 b) 横进给量
精品课件
3. 切削速度vc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二、切削力
1. 切削力的分解
切削力的分解
精品课件
(1)主切削力Fc
在主运动方向上的分力。
(2)背向力Fp (切深抗力)
在垂直于进给运动方向上的分力。
(3)进给力Ff (进给抗力)
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的分力。
精品课件
2. 影响切削力的主要因素
(1)工件材料
(2)主偏角kr (3)前角ro (4)背吃刀量ap和进给量f
主正交平面和副正交平面 a) 主、副正交平面的位置 b) 基面和主、副正交平面
精品课件
四、车刀切削部分的几何角度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加工中间切入工件表面时的车刀主、副偏角
精品课件
硬质合金外圆车刀切削部分几何角度的标注 a) 车刀切削部分几何角度的标注 b) 车刀外形图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 1-6 切削液
精品课件
一、切削液的作用
1. 冷却作用 2. 润滑作用 3. 清洗作用
精品课件
二、切削液的种类及其使用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三、使用切削液时的注意事项
1. 油状乳化油必须用水稀释成乳化液后才能使用。 2. 切削液必须浇注在切削区域内。
切削液浇注的区域
精品课件
3. 用硬质合金车刀切削时, 一般不加切削液。 4. 控制好切削液的流量。 5. 加注切削液可以采用浇注法和高压冷却法。 6. 要具备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