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一个孩子掉队

合集下载

美国“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对我国义务教育的启示

美国“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对我国义务教育的启示

美国“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对我国义务教育的启示作者:王梅来源:《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9年第02期美国实行12年制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使美国义务教育质量呈现更多的分化趋势。

由于美国各州及州内学区在义务教育的权限上没有明确的隶属关系,在经费预算、课程设置、教育标准及标准化测试等方面各自为政,加上美国传统上学生数学运算和阅读能力的薄弱,使得美国国内对义务教育质量提升的呼声一直居高不下。

为此,布什政府于2002年1月8日正式签署颁布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 Act,NCLB),以期通过强制性的联邦法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教育改革,提高美国公立中小学的教学质量[1]。

该法案几乎对美国义务教育质量控制的各个方面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成为美国近年来最重要的教育改革法案。

该法案实施以来对美国的义务教育的提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产生了很多争议。

本文主要从义务教育质量保障的角度出发,介绍该法案在义务教育质量控制方面的规定,并分析对我国义务教育质量提升的借鉴意义。

一、“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对美国义务教育质量的法律性保障1.对教师素质的规定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成败。

为了确保教师的素质达到法定的规定,“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将教师素质是否达标与获得联邦教育经费联系起来,要求所有的教师都必须在2006~2007学年结束时达到法案规定的“高素质(high qualified teacher,HQT)”[2]。

“高素质”教师的定义是:(1)取得州内教师资格证书;(2)至少获得学士学位;(3)具备某一课程方面的专业知识,并且这种专业知识的认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年限与教学水平以及强制性的统一测试,与教师本身获得的专业学位没有必然的联系。

2004年3月15日,在法案对教师素质原有规定的基础上,联邦教育部又对教师的要求方面作了更加切实可行的修订,其中允许农村教师、科学科教师和一人多科教师延期1年达标。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
近日,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有机会受到更优质的教育,国务院印发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

该法案支持对未认定适龄入学的儿童郑重承诺,确保他们有机会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

针对落后地区,鼓励企业、公民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和家长积极参与改善教育资源,支持扶贫搬迁等政策。

进一步扩大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支出,健全资金投入机制,探索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兴建,促进普惠学校网络建设。

同时,《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需要加强偏远地区创新性的多元化教育形式,如在家里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就近教育,在乡村构建常住家教集体,加强农村学校的建设,积极发展就近分班教育,促进教育资源下沉。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还呼吁社会力量营造一个关心孩子、帮助孩子的氛围,发挥孩子的潜力,薪火相传的助孩子探索未来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实施《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有利于建立各级政府在教育领域的责任体系,政府部门全面抓好学前教育工作,保障每一个孩子都能正常上学。

此外,要以建立乡村中小学常住教师队伍、普及财政补贴政策为载体,开展一流教育资源均等化,营造良好的教育政策环境,使受到良好教育的机会平等可得,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享受和同龄儿童一样的教育机会。

实施《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以实现全民受教育,实现共同发展,我们期待着所有孩子们健康成长,走进美好未来!。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美国)评介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美国)评介
4





调 英语 和 数 学 的教 学
使 得 用 在 艺 术 和 音 乐 上 的 资源 明 显

次是 学 生 父 母 没 有 阅 读通 知或 对 之 理 解 不 当

因 为学 校
减少

在基层学 区和学 校 里
N CLB
成 了 日常工 作 的指挥



在 标 准 化 考 试 和 保 证 逐 年 提 高 的 压 力下
a c

更为重 要的

怀 让 教 育质量
改 革法 案 纪 战
90


个 孩 子 掉 队 法》 (n O

h il d l e f b e h i n d t
t
) 是美


许 多教师 对 法案评 估 学 生能 力 的方 式 产 生 质疑
国 前总 统 乔 冶 布什 上 台伊 始

提 出 的 旨在 提 高 全 美 中 小 学
“ 二鳅

2 0 0 9 年第 4 期
法 孩 ( 让 个 子掉队 》 (美国) 评介 (不

马传 国
( 山 东 省 枣 庄 市峄 城 区 承 水 中路 枣 庄 师 范 附 属 小 学 山 东 枣 庄

277300
)
j 让 ◆ ~ _ 参 钥;


个 孩 子 掉 队 法》 提 出 的 背景
c
师 由于 无 法 拿 到 硕 士 学 位 也 不 得 不 辞 掉 工 作
3


薪 酬 评 定 制 度 上 放 宽 了 要求

以保证 法
出新 的 调 整 行资助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中的504计划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中的504计划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中的504计划示例文章篇一:《“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中的504计划》我今天想和大家聊一聊一个超级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中的504计划。

你们知道吗?这个计划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很多孩子成长路上的大门呢。

在我们的学校里,有各种各样的孩子。

有些孩子身体棒棒的,学习也很顺利,可有些孩子呢,他们可能身体上有点小毛病,或者在学习上有一些特殊的困难。

这时候,504计划就登场啦。

比如说,我的同学小明,他的腿有点不方便,走路一瘸一拐的。

每次上体育课的时候,他都特别难过,因为他不能像我们一样跑来跑去。

可是有了504计划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老师会根据这个计划,给他安排一些适合他身体状况的活动,像坐在旁边看大家做运动,然后给大家当小裁判,这样他也能参与到体育课里啦。

这就好比是给小明量身定做了一套特殊的运动服,虽然和我们的不太一样,但是却能让他在体育课这个大操场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那这个504计划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其实呀,这是大人们看到有好多孩子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被落在后面,觉得这样可不行。

就像一群小伙伴在跑步比赛,如果有一个小伙伴摔倒了,我们不能就不管他,而是要拉他一把,让他能继续跑下去。

这个计划就是那只拉人的手。

它的目的就是确保每个孩子,不管他有什么特殊情况,都能在学校里得到公平的对待,都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学习和成长。

我再给你们讲讲小红的故事吧。

小红是个特别聪明的女孩,但是她有阅读障碍。

每次读书的时候,那些字就像调皮的小虫子一样在她眼前乱爬,她总是读得很慢很慢。

以前呀,她可自卑了,觉得自己怎么这么笨。

可是当老师知道了504计划之后,就开始为小红想办法。

老师给她找来了一些特别的阅读材料,字很大,而且还有一些小图案来帮助理解。

老师还允许她在阅读的时候小声地读出来,这样她就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小红就像一朵快要枯萎的花,突然得到了甘露的滋润,又重新变得有活力起来。

她开始变得自信了,成绩也慢慢提高了呢。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招教作文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招教作文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招教作文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哎呀呀,想起“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这个事儿,我就想到我曾经遇到的一件小事。

那时候我在一个乡村小学支教,班里有个特别调皮捣蛋的孩子,叫小浩。

这小浩呀,那真是让老师们头疼得不行。

其他孩子都在认真听课的时候,他要么在做小动作,要么就找旁边的同学说话,提醒他一次也就管个几分钟。

有一天上数学课,我正在讲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呢,突然就听到下面一阵骚乱。

我定睛一看,嘿,又是小浩在那捣乱呢,他把同桌的铅笔盒给弄到地上了,还一脸不在乎的样子。

我那个气呀,就把他叫起来,问他怎么回事。

小浩还满不在乎地耸耸肩,说不小心碰到的。

我心想,这哪能行啊,这样下去这孩子学习不就彻底完蛋啦。

于是呀,我就想办法来管管他。

我先是找他谈心,告诉他学习的重要性,可他呢,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根本不当回事。

我又想了个办法,每次他有点小进步,我就给他奖励,一支铅笔呀,一个小本子呀,这招还真有点效果,他开始有点认真学习的劲头了。

我可没放松警惕呀,每天都盯着他,上课提问他,下课给他辅导作业。

有时候他也会不耐烦,哎呀哎呀地叫,可我就是不放弃。

慢慢的,小浩的成绩真的有了提高,也不再那么调皮捣乱啦。

这件小事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真的不是一句空话呀。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问题,我们作为老师,就是要想尽办法去帮助他们,引导他们,让他们都能在学习的道路上前进。

我们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因为他们都有可能成为最闪亮的那颗星呀!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也会一直记得小浩,记得这份责任,努力做到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英国也“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你的孩子,你的学校,我们的未来建设21世纪学校系统》白皮书评析

英国也“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你的孩子,你的学校,我们的未来建设21世纪学校系统》白皮书评析

习; 将先进技术 引入 教学 , 修建 “ 校 园信息高速公路 ”等 。 面 对这些具体而详尽 的措施 , 教 育专家认 为 , 这些教育 改革对英 国的 基础教育影 响无疑是 深远 的 , 要取 但
得基础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 尚需要几
7 9 的中小 学课 程 的教 学质量 令 人失 础教 育改 革的基本 指导思 想。 1 9 2 英 望; 英国 中小学生的数学 、 历史和地 年 1 月发表的教育 白皮 书指出 , 国 理知识等明显没有 中国 、日本 、 韩国 政府应 当使青少年具备成年后 工作和 等亚洲国家的学生丰 富。 国中小学 生活 中获得成 功所 必需 的关键技能 、 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 dJ b 也提 出 , 加强不使 用计 n o s) 要
法 ,像 英 国 儿 童 、 学校 和 家 庭 部
( e at n r i rn S h os Dpr me to l e , c o l f Ch d
算器 的数 学教学 ,加强 10 年 之前 90 的 英 国古典 文 学教 育和 英 国历史 教
行动标准和人生观等 。 少年应 当更 青 适应社会的需要 , 在成年后 更顺 利地 进入工作角色 。当年 , 国教 育与就 英
业 部 ( p r n o d c t n De at me tfrE u ai o
c nuys h oss se e t r c o l y tm o在英国 , 白皮 书通 常被 国民视 为政 府 发布 信 息 、提 供 资料 和政 策咨询 的 一种 手 段 ,其最终 结果 是影 响 或者 改变 立
学校 系统 》( ur Id YOu YO h l , C
s h ol, c o s Ou u u e bu l i g a 2 t r t r : i n 1 f d s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2001年,布什总统签署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旨在增进教育公平,使美国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与数学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基本的目标,法案要求每个州采用年度评估来衡量学生的进步情况。

学校必须根据法案的目标让学生每年都能够获得适当的进步。

对于老师来说,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孩子,绝对不是问题,问题是每个孩子都具有不同的特质。

自从出生,便是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有的人的起点有些很高,但是有些人的起点却很低。

也许正因为如此,有的人表现是非常灵活、机灵,而有的人的表现总是那么不尽人意。

除此之外,家庭和环境的影响造就了每个不一样的人,不得不让我们采取措施,有针对性的对待孩子。

我们班孩子智力水平很平稳,没有特别出彩的,也没有智力存在缺陷的,要是说差点的,要数同学,他天生小脑发育不良,但是他因为年龄要比别的孩子大几岁,所以认知水平,和其它同学基本持平。

我在课上课下也在有意锻炼他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每天至少主动和我说十句话,哪怕只是最简单的问候也可以,一开始,他表现得极不情愿,都是我主动抛出话题和他交流,几个月下来,他现在一下课就会跑过来说上几句,妈妈昨天干了一件什么蠢事啊,弟弟昨天又学会了什么,看着他侃侃而谈的样子,我心里漾开幸福的花,很开心看到他的进步。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很好:“只有关心学生为人的尊严感,才能
使学生通过学习班而受到教育。

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受。

”教育的本质要求我们不能舍弃任何一个学生,而要面向全体,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哪怕是最为调皮捣蛋的学生。

我坚信,搞好尖子生的拔高,待优生的辅导,我们班会越来越好!。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都希望每个孩子都能顺利成长,获取良好的教育,并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总会有一些孩子容易掉队。

这些原因可能是家庭环境不良、学习能力不足、性格内向、身体条件不佳等等。

不管是什么原因,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都有责任和义务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我们应该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家庭中,父母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关心,鼓励孩子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

父母要尊重孩子,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如果家庭环境和谐、积极,孩子就会更加乐观、自信,更容易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

学校教育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

老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要一刀切地对待所有学生。

对于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老师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帮助,让他们在学业上能够跟上其他学生的步伐。

学校也应该严格管理,制定一些规章制度,让每个学生都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

社会上也需要更多人的关注和帮助。

一些弱势群体的孩子,由于家庭环境不好、经济条件差,缺乏良好的教育资源和条件。

我们社会应该给予这些孩子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让他们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实现自己的梦想。

社会可以设立一些专门的教育基金,资助一些困难家庭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让他们不会因为家庭条件的限制而掉队。

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关心他人。

不管是家长、老师,还是社会大众,我们都应该多关心那些处于弱势地位的孩子,多给予他们一些关爱和帮助。

不要让一个孩子因为外部环境的限制而掉队,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个人的共同努力。

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条件,不管是优秀的学生,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关爱和帮助,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洪河乡第一中心小学张志霞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布置了作业之后,班上一个学生总是无所事事,东张张,西望望。

不管是语文还是数学作业总是拖拖拉拉,他不是不会做,而是不肯去做。

想想原因可能是由于上幼儿园时养成的懒惰习惯,课下我也给他谈了几次话,都无济于事,我为此绞尽脑汁。

我最近读了一本书,让我茅塞顿开。

何不利用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同学们的友情来帮助他,我特地召开一次主题班会《我来夸夸我的同学》。

班上的孩子竟然发现这个孩子身上的优点非常多,爱劳动,团结同学,不迟到、不早退,通过大家这么一夸,这个孩子别提有多开心了,这时候我的小间谍“班长”闪亮登场了,他对那个孩子说:“为了咱们班的荣誉,你一定会把学习搞好,改掉做事拖拖拉拉的毛病的,对吗?”他呢,使劲的点着头,并向同学们做了保证。

我想通过这件事他可能知道同学和老师是多么关心他、喜爱他,这个集体少不了他。

同时感受到同学们的真诚鼓励十分感动,他也确实改变了,懂得了珍惜,懂得了感恩,更懂得了如何去学习和生活。

随后的日子,我更加关注这个孩子的点点滴滴,可能他还没有达到我的要求,成不了班里的尖子生,但我很欣慰的是,他超越了自己,他在一天天的茁壮地成长。

我从这件事中明白了:改变一个孩子的人生不一定需要做多么惊天动地的事,有时只需要一句发自肺腑的话,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会意的手势。

只要我们老师用心去做,就一定会有收获。

这件事更让我铭记:一个孩子对于一个班级来说可能只是几十分之一,可是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他就是百分之百,我们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做到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