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选修一果酒果醋制作
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填空总结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果酒制作原理1.原理:果酒的制作离不开 ,它属于微生物。
在有氧条件下,可以进行 呼吸,大量繁殖,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或无氧呼吸),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条件: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繁殖最适温度为 ,酒精发酵时一般控制在 ℃。
3.菌种来源:⎩⎪⎨⎪⎧自然发酵:附着于葡萄皮上的_____________。
人工培养:分离获得的纯净的酵母菌菌种。
二、果醋制作原理1.原理:果醋制作离不开 ,它是一种 细菌,对氧气含量特别敏感,只有当氧气 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
当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 分解成 ,其反应式为 ;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 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 ,其反应简式为:____ ____。
2.条件: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 ℃,此外还需要充足的 。
3.菌种来源:可从食醋中分离;到生产食醋的工厂或菌种保藏中心购买。
三、实验设计流程图四、关键操作步骤1.材料的选择与处理: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进行冲洗,2.防止发酵液被污染: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并用70%的酒精 ;装入榨好的葡萄汁后, 。
3.控制好发酵条件:将葡萄汁装入发酵瓶,留大约 的空间。
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 ℃,时间控制在 天左右,可通过 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
制葡萄醋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 ℃,时间控制在 天左右,并注意适时通过充气口 。
五、结果分析与评价可通过嗅闻、观察和品尝初步鉴定。
(可能的结果如下)酒精发酵 醋酸发酵 气味和味道 酒味 酸味 气泡和泡沫 有气泡和泡沫无气泡和泡沫 发酵液状态 浑浊浑浊,液面形成白色菌膜六、课题延伸: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用 来检验。
先在试管中加入2 mL 发酵液,再滴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 mol ·L -1的 3滴,振荡混匀,最后滴加常温下饱和的 溶液3滴,如果有酒精产生,则会观察到的现象是出现 否则为 色。
高二生物选修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 24时间 高二生物选修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学习目标1. 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 2。
设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二基础知识1.果酒制作的原理(1)人类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果酒,该过程用到的微生物是 ,它的代谢类型是 ,通常可以通过 选取,为提高果酒的品质,也可以用 选取,与异化作用有关的方程式有 。
思考:果酒制作过程中,在不灭菌的情况下,如何使酵母菌成为优势菌种?酵母菌成为优势菌种前存在的生物关系如何?(2)酵母菌生长的最适温度是 ;酒精发酵一般将温度控制在 。
传统发酵技术所使用的酵母菌的来源是 。
(3)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是 。
(4)现在工厂化生产果酒,为提高果酒的品质,更好地抑制其它微生物的生长,采取的措施是 。
【例题1】、如图所示表示酵母菌细胞的构造模式。
请据图回答:(1)从细胞核的构造看,酵母菌属于 生物。
(2)写出1、3、5的结构名称:1 ,3 ,5 。
(3)2的主要化学成分为 ,其完成图示功能的结构基础是 。
(4)图中的酵母菌正在进行 生殖。
(5)用 染料使染色体着色,发现一酵母菌细胞核中有17条染色体,该酵母菌是 倍体。
(6)酵母菌细胞出芽的意义是( )A 、产生新个体B 、增加生命活力C 、增加变异性D 、改变遗传性(7)酵母菌的菌落一般会散发出一股悦人的酒香味,相关的反应式是 。
(8)用酵母制啤酒时,为保证发酵罐中有较多的酵母菌,必须先 ,达到一定数量后,则应该,以获得大量的。
(9)为研究发酵罐中酵母菌的生长状况,常要取样统计分析,并测定pH值,判断取样先后顺序的主要依据是。
右侧生长曲线图中FG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欲收获酵母菌或其代谢产物,应选择曲线中的段。
(10)自然环境中的酵母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成分。
2.果醋的制作原理(1)果酒进一步发酵能获得果醋,酒变醋的原理是。
思考:变酸的酒表面有菌膜,菌膜是怎样形成的?溶液内部能形成菌膜吗?果醋的制作过程中如何进行深层发酵?(2)果醋发酵时将温度控制在℃,原因是。
高中生物选修一第一章知识点

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果酒的制作菌种:酵母菌细胞构造:真核细胞代谢种类:异养兼性厌氧型生殖方式:孢子生殖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批生殖,适合温度:20℃左右。
反响式: C6H12O6+6O2→ 6CO2+6H 2O.无氧条件下,附在葡萄皮上的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适合温度:18℃~ 25℃。
反响式: C6H12O6→ 2C2H5OH+2CO 2.二.果醋的制作菌种:醋酸菌细胞构造:原核细胞代谢种类:异养需氧型生殖方式:分裂生殖氧气、糖充分:反响式:C6H12O6+O2→CH3COOH.氧气充分、缺糖:反响式:C2H 5OH +O 2→乙醛→ CH3 COOH +H 2O.适合温度: 30℃~ 35℃。
三.实验流程精选葡萄冲刷榨汁酒精发酵醋酸发酵果酒果醋四.果醋和果酒的发酵装置:充气口:进行果醋发酵时通入空气;排气口:排出发酵过程产生的CO2,免得瓶子胀裂。
连结一个长而曲折的胶管: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出料口:方便实时检测产物的产生状况。
五.详细问题1.酵母菌的根源: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2.葡萄酒体现深红色的原由:跟着酒精度数的提升,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
3.发酵液中不滋长其余微生物的原由: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能够生长生殖,绝大部分微生物都因没法适应这一环境而遇到克制。
4.酒精的查验:( 1)试管中先加入发酵液2ml ,再滴入 3mol/L 硫酸,振荡混匀,最后滴加 3 滴重铬酸钾,重铬酸钾由橙色变灰绿;( 2)酒精比重计;( 3)闻。
5.变酸酒表面菌膜的形成原由:醋酸菌在液面大批生殖而形成的(需氧)。
6.葡萄不要频频冲刷,免得洗掉酵母菌。
7.制酒时要每隔12h 将瓶盖拧松一次,以放出CO2再拧紧;制醋时盖上一层纱布。
8.榨汁前要先冲刷再除掉枝梗:以防止除掉枝梗时惹起葡萄损坏,增添被杂菌污染的时机。
9.发酵瓶要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或用洗洁精清洗。
1.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选修1

问题1:图1-4a装置每隔一段时间(12h)拧松瓶盖或打
开排气口,其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不能打开瓶盖?
在发酵过程中产生CO2 ,防止瓶内气压过高引起爆裂; 防止杂菌和氧气进入
问题2:图1-4a装置发酵产生酒精后,发酵液盖上一层纱
布的目的?
防止发酵液被污染,因为操作的每一步都可能混入杂菌。
2.发酵装置的设计
2018海南卷30.[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葡萄酒是葡萄汁经酵母菌发酵而成的。酿制葡萄酒的两个简易装置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试管中的X溶液有助于维持甲装置的瓶中气压相对稳定,与乙装置相比,用甲装
置酿制葡萄酒的优点是
(答出两点即可)。
不需要开盖放气;避免了因开盖引起的杂菌污染
(2)葡萄汁装入甲装置时,要留有约1/3的空间,这种做法的目的是
氧气、糖源充足时:
C6H12O6+2O2
酶
→
2CH3COOH+2CO2+2H2O;
缺少糖源、氧气充足时:C2H5OH+O2酶→ CH3COOH+H2O。
2.温度控制:最适为30~35 ℃ 酒精发酵的最适温度在哪个范围?
3.氧气控制:需要充足氧气
三、实验设计 1.实验流程
挑选葡萄
冲洗
榨汁
酒精发酵
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比较
思考: 1、酒精发酵过程中发生“先来水后来酒”现象,
其原因是什么? 酵母菌首先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了水,
然后进行无氧呼吸才产生酒精。
2、为什么发酵之后的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红色。
思考: 3、为什么发酵时不需要灭菌?
在缺氧 、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能生长繁 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无法生长。故酵母菌制 酒,不需要灭菌。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1.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授课课件(共24张PPT)

三、果酒、果醋制作的基本过程
1.对发酵瓶、纱布、榨汁器等用具进行清洗并消毒。 2.取葡萄500g,去除腐烂的叶子,用清水冲洗葡萄1-2次除去污物
(注意冲洗次数不宜太多),去除枝梗.
3.榨汁后装入发酵瓶(要留出大约 1/3的空间) 。
4.将发酵瓶置于适宜的温度(18-25℃)下酒精发酵。 【简易装置12h天排气一次(拧松瓶盖)】 5.10天后,取样检验。 6.加入醋酸菌或醋曲,然后移至30-35℃条件下发酵,适 时充气(氧气或者无菌空气)。
讨论:果醋的作用
果醋中含有20多种氨基酸和16种有机酸,不 仅对8种有害微生物如葡萄菌、伤寒菌、赤痢 菌、霉菌等有明显抑制杀灭作用,还可降低 胆固醇、促进消化、降低血脂和血压、软化 血管、提高肝脏的解毒和新陈代谢等。
1.适量食醋对消化不良和缺乏胃酸的老年人能生 津开胃,加强消化系统的功能。 2.适量食醋能抑制老年人肠道内肠毒素对人体的 影响。
课题2 果醋的制作
教学目标
1.说明果醋制作的原理。 2.设计制作果醋的装置。 3.完成果醋的制作。
♪课题重点:说明果醋的制作原理,设计制作装置,制 作出果醋。 ♪课题难点: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
一、果醋的制作原理 1、小醋组讨酸论菌,(思原考核下细列菌问题):二分裂增殖
21、、醋果酸醋菌的最适制生作长利温用度的30菌-3种5℃是、?PH属:于偏酸原核5还.4~6.3 、 醋是酸真菌核是生好物氧细?菌如,何只繁有殖当的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
方程式为: C2H5OH+O2
酶
CH3COOH+H2O
(2)分析此发酵装置不足之处 易被杂菌污染
思考:结合果酒、果醋的制作 原理,你认为应该如何使用这 个发酵装置?
生物选修1专题1课题1果酒果醋的制作详解

五、课题延伸
重铬酸钾法检测发酵液中的酒精
重铬酸钾
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 反应成灰绿色
六、相关链接
果醋的生产制作过程
清洗 蒸煮 榨汁 去除果皮、果核、腐烂部分与杂质 糖化 调整浓度
发酵
过滤灭菌
蒸汽间接加热至80℃,趁热灌装
提高果酒、果醋品质的方法
1. 直接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
通过分离葡萄表面附着的酵母菌,获得 纯净的菌种。 2. 直接在果酒中加入醋酸菌
3. 为什么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
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 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其作用相当于巴 斯德的鹅颈瓶。 4. 结合果酒果醋的制作原理,你认为应该如何使用这个 发酵装置?
使用该装置制酒时,应该关闭充气口; 制醋时,应将充气口连接气泵,输入氧气。
同化作用类型: 异化作用类型: 适宜发酵温度: 生殖方式: 分类:
异养型 需氧型 30-35℃ 分裂生殖 原核生物
酵母菌与醋杆菌的比较
酵母菌 生物类型 需氧情况 适宜温度 单细胞真菌 (真核) 兼性厌氧型 18—25℃ 醋酸杆菌 细菌 (原核) 需氧型 30—35℃
二、实验设计
安排在9月或10月进行: 正值收获季节,葡萄价格便宜,品种多样。 此时葡萄上的酵母菌数量多且生活力强,发 酵酿酒的效果好。 温度适宜,发酵现象非常明显。
一、基础知识 1.发酵: 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及各种不同代谢产物
的过程.
需氧发酵 据氧气需求情况
利用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
发酵
据发酵生成产物
厌氧发酵
酒精发酵
乳酸发酵
一、基础知识 2. 果酒的制作原理 (1) 果酒制作的原理是什么? 写出反应方程式。
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一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b
长而弯曲的胶管,可有效阻止空气中微生物的进入,避免来自空
气的污染;
c.出料口:用来取样。
②该装置的使用方法:
c
酒精的检验
酒精+重铬酸钾→ 灰绿色
一、发酵液2ml 二、3mol/L H2SO4 3滴 三、饱和重铬酸钾3滴
习题
1.下列关于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酵母菌是异养型的真菌 B.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即一种酵母菌能进行有氧呼吸,另一种进行 无氧呼吸 C.酵母菌在有氧气存在时,能将葡萄糖分解成 CO2 和 H2O D.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 CO2 解析: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微生物,是指酵母菌在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无氧 时进行无氧呼吸。 答案:B
菌种来源 自然发酵:附着于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人工培养:分离获得的纯净的酵母菌菌种
色素来源 葡萄皮、葡萄籽
酒精发酵后期进入氧气
—→
果醋的制作原理
果醋的制作离不开醋酸菌,醋酸菌是好 养细菌。
一、葡萄糖、氧气充足: C6H12O6→CH3COOH
二、葡萄糖不充足、氧气充足: 乙醇→乙醛→乙酸
反映条件 最适温度:30-35℃ 时 间:7-8天
习题
2.以下反应不属于果酒和果醋发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反应式的是( ) A.C6H12O6+6O2 6CO2+6H2O B.C6H12O6 2C2H5OH+2CO2 C.CO2+H2O (CH2O)+O2 D.C2H5OH+O2 CH3COOH+H2O 解析:A 项属于果酒发酵初期阶段的反应式;B 项属于果酒发酵产酒阶段的 反应式;C 项属于光合作用的反应式;D 项属于果醋发酵过程的反应式。 答案:C
菌种来源 食醋中分离 到生产食醋的工厂或菌种保藏中心购买
专题01 果酒果醋的制作-高考生物技术实践专项突破(选修1)

真题演练
(18年III卷)2.回答下列与酵母菌有关的问题: (2)酵母菌液体培养时,若通入氧气,可促进___菌__体__快__速__增__殖___(填 “菌体快速增殖”“乙醇产生”或“乳酸产生”);若进行厌氧培养, 可促进___乙__醇_产__生___(填“菌体快速增殖”“乙醇产生”或“乳酸产 生”)。 (3)制作面包时,为使面包松软通常要在面粉中添加一定量的酵母菌, 酵母菌引起面包松软的原因是: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4.什么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中其主要作用? 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5.为什么葡萄酒呈深红色? 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 酒呈现深红色。
6.在发酵过程中,为什么不需要另行消毒或灭菌? 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 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果酒制作的菌种是?其代谢类型和生殖方式是什么?
菌种:酵母菌(单细胞真菌、真核生物) 代谢类型:异养兼性厌氧性 同化作用类型:异养 异化作用类型:兼性厌氧型 生殖方式:无性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分裂生殖)
2.菌种进行有氧呼吸的目的?其方程式是?并写出酒精发酵的方程式:
真题演练
(16年II卷)苹果醋是以苹果汁为原料经发酵而成的,回答下列为题: (1)酵母菌的呼吸代谢途径如图所示。图中过程①和②是苹果醋生产 的第一阶段,在酵母菌细胞的 __细__胞__质__基_质___ 中进行,其产物乙醇与 __重__铬__酸__钾____ 试剂反应呈现灰绿色,这一反应可用于乙醇的检验;过程 ③在酵母菌细胞的 __线__粒__体______ 中进行,与无氧条件相比,在有氧条件 下,酵母菌的增殖速度 __快____ . (2)第二阶段是在醋酸杆菌的作用下将第一阶段产生的乙醇转变为醋 酸的过程,根据醋酸杆菌的呼吸作用类型,该过程需要在 __有__氧__ 条件下 才能完成。 (3)在生产过程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发酵温度不同,第一阶段 的温度 __低_于___ (填“低于”或“高于”)第二阶段。 (4)醋酸杆菌属于 ___原___ 核生物,其细胞结构中 __不__含__有(填“含有” 或“不含有”)线粒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一、果酒的制作(酒精发酵)
1、酵母菌的基础知识
(1)真核或原核?代谢类型(营养方式+呼吸方式)
(2)呼吸场所及反应式?
(3)繁殖方式?
(4)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来源?
C6H12O6+6O2+6H2O 酶6CO2+12H2O+能量(有氧)
C6H12O6 酶2C2H5OH+2CO2+能量(无氧)
思考:从果酒制作的原理上分析,有哪两大因素会导致最终酒精的含量低?
(1)发酵前期,若氧气供应不足,则酵母菌数量少,产生的酒精少。
(2)发酵后期,若发酵罐密封不严,则影响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少。
1、为何在酒精发酵过程中往往“先通气后密封”?
“先通气”的目的是让酵母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后密封”的目的是让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2、解释酒精发酵过程中的“先来水后来酒”现象?
“先来水”指发酵初期酵母菌有氧呼吸的产物中有水;“后来酒”指氧气耗尽后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
特别提醒:
1)葡萄皮上除酵母菌外,还有其他杂菌,但它们一般不引起污染,为什么?
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能生长繁殖,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受到抑制。
2)红色葡萄酒的颜色为何呈深红色?
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
3)酒精的检测方法?
在酸性条件下,与重铬酸钾反应呈灰绿色
二、果醋的制作(醋酸发酵)
1、醋酸(杆)菌的基础知识
(1)真核还是原核生物?代谢类型?
(2)呼吸方式、场所?
(3)繁殖方式?
(4)菌种来源?
3.发酵条件的控制:
思考:变酸酒表面的菌膜是什么?溶液内部能形成菌膜吗?
气体需要充足的氧气
菌膜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
不能
三、果酒果醋制作过程
四、发酵装置
(1)各部位的名称及作用。
①为__充气口_,用来充入无菌空气②为排气口,用来排出CO2 ②用曲颈管的
作用:防止空气中微生物污染。
③为_出料口_,便于取样检测。
(2)该装置的使用方法。
①制果酒时,应:关闭充气口②制果醋时,应:将充气口连接气泵(3)注意充气
管、排气管插入位置(4)葡萄汁装入量为何留1/3?①让酵母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耗尽氧气后酒精发酵②防止发酵过程中产生的CO2 造成发酵液溢出。
1、你认为是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
先冲洗葡萄,再除去枝梗,防止葡萄汁流失及污染
2、冲洗葡萄时勿反复冲洗,原因?
冲洗过多,会使酵母菌数量减少,发酵周期延长,产品酒精含量下降
课题二腐乳的制作
一、腐乳制作的原理
1.菌种
(1)主要菌种:毛霉白色丝状真菌,真核生物代谢类型:异养需氧型。
(2)其他菌种:青霉、酵母、曲霉等。
(3)自然条件下毛霉来自空气中毛霉孢子,现代的腐乳生产呢?看视频《舌尖上的北京》北京人也好重口味2.原理:
二、腐乳制作流程:
三、防止杂菌污染的措施:
1、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洗涮干净后要用沸水__消毒___。
2、装瓶时,操作要_迅速小心_。
加卤汤后,要用_胶条____
将瓶口密封。
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防止瓶口被污染。
四、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1)豆腐含水量的控制:70%为宜。
①若含水量过高,豆腐块不易成形。
②若含水量过低,则不利于毛霉的生长。
(2)盐的用量:制作时,逐层加盐,近瓶口处铺厚一些
①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口味。
②盐的浓度过低,腐乳易腐败变质。
(3)酒的用量:卤汤中酒的含量控制在12%左右。
①酒精含量过高,腐乳成熟期延长。
②酒精含量过低,杂菌繁殖快,豆腐易腐败变质。
(4)发酵温度:前期发酵温度应保持在15~18 ℃,利于毛霉生长。
(5)发酵时间:6个月左右
(6)香辛料:具有调味杀菌的作用,也会影响腐乳的风味和质量。
1、有的腐乳“异臭奇香”,“臭”的原因是?腐乳发酵时产生了具有浓烈臭气的硫化物
2、不同类型的腐乳在制作时的关键区别是?发酵条件的不同及装罐时加入的辅料不同,如红方加入了红曲,糟方加入了酒糟,青方不加辅料。
一.泡菜制作中的菌种----乳酸菌
(1)类型:原核生物
(2)种类:常见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用于制酸奶)
(3)分布: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空气、土壤、植物体表、人或动物肠道内部都有
(4)繁殖类型:二分裂(无性生殖)
(5)代谢类型:(异养)厌氧型
二.制作泡菜原理:
C6H12O6 2C3H6O3+少量能量
三、泡菜的制作流程
1.容器的选择:应选用火候好、无裂纹、无砂眼、坛沿深、盖子吻合好的泡菜坛
2.原料的选择:(1)新鲜蔬菜(含亚硝酸盐少),一般用白菜、洋白菜、黄瓜、柿子椒、胡萝卜、白萝卜(2)添加香辛料,如花椒、八角等。
目的:调制泡菜的风味
(3)白酒:抑制泡菜表面杂菌生长,调味剂增加醇香。
(4)食盐。
3.原料处理:休整、洗涤、晾晒,切分成条状或片状
4.配制盐水:
清水与盐按4:1的比例配制好后煮沸冷却。
(1)盐的作用:抑制微生物生长(灭菌),调味。
注意:盐含量过多,抑制乳酸菌自身繁殖;过少,杂菌滋生繁殖
(2)加热煮沸目的:杀灭杂菌
(3)冷却目的:保证乳酸菌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不受影响
5.加料装坛、封坛发酵
(1)将泡菜坛洗净,并用热水洗坛内壁两次。
(2)将经过处理的蔬菜混合均匀,装入泡菜坛内,装至半坛时放入蒜瓣、生姜及其他香辛料,继续装至八成满,再徐徐注入配好的盐水,使盐水没过全部菜料,盖好坛盖。
如果加一些已经腌制过的泡菜汁更好,相当于增加乳酸菌数量,可减少腌制时间。
(3)向坛盖边缘的水槽中注满水。
并注意发酵过程中补充水。
坛沿注满水是为了保证坛内乳酸菌的发酵所需的无氧环境。
1:泡菜腌制需要什么样的腌制条件?(从温度、食盐用量和腌制时间方面考虑)为什么?
腌制条件:温度不能过高、食盐含量不能过低、腌制时间不能过短
原因:否则细菌污染大量繁殖后,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有利于其他细菌繁殖;若腌制时间不够,乳酸含量不高,则不能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繁殖。
2:不合格的泡菜坛为什么会引起蔬菜的腐烂?
泡菜坛漏气,会使需氧型微生物大量繁殖,引起蔬菜腐烂。
3:为什么加一些已经腌制过的泡菜汁更好?
因为相当于增加乳酸菌数量,可减少腌制时间。
4:为什么日常生活中要多吃新鲜蔬菜,不吃存放时间过长、变质的蔬菜?
有些蔬菜,如小白菜和萝卜等含有丰富的硝酸盐。
当这些蔬菜放置过久时发生变质(发黄、腐烂)或者煮熟后存放太久时,蔬菜中的硝酸盐会被微生物还原成亚硝酸盐,危害人体健康。
5:加入白酒有什么作用?
白酒可抑制泡菜表面杂菌的生长,它也是一种调味剂,可增加醇香感。
6:用水封闭坛口起什么作用?不封闭有什么结果?
保证坛内乳酸菌的发酵所需的无氧环境。
如不封闭,则会有许多需氧菌生长,蔬菜会腐烂。
7:为什么泡菜坛内有时会长一层白膜,这层白膜是怎么形成的?
形成白膜是由于产膜酵母的繁殖。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泡菜发酵液营养丰富,其表面氧气含量也很丰富,适合酵母菌的繁殖。
8:泡菜制作对温度有何要求?
发酵过程控制在室温即可,最好在26摄氏度-36摄氏度。
温度过高,则易滋生杂菌;温度过低,则发酵时间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