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合集下载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实验材料、用具
实验过程
1)对发酵瓶、纱布、榨汁器等用具进行清洗并消毒。 2)取葡萄500g,用清水冲洗葡萄1-2次除去污物。 冲洗次数不宜太多,去除枝梗.榨汁装入发酵瓶。
3)将发酵瓶置于适宜的温度(18-25℃) 下发酵。 4)简易装置2-4天排气一次。(拧松瓶盖) 5)10天后,取样检验。(酸性条件下重 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6.下列叙述能够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的是 ( ABCD )
A、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 B、发酵瓶要清洗干净,用体积分数为 70%的酒精消毒 C、装入葡萄汁后,封闭充气口 D、发酵装置的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 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
(多选)
C6H12O6+6O2+6H2O
C6H12O6
酶 酶
6CO2+12H2O+能量
2C2H5OH+2CO2+能量
(2)发酵菌种: 酵母菌
新陈代谢类型: 异养、兼性厌氧型 分类: 真菌(真核生物) 生殖(主要方式): 出芽生殖(主) 来源:主要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3)发酵需要适宜的条件:
1.温度:20℃ 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酒精
2、如何检测果酒的制作是否成功?
通过嗅味和品尝;
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 重铬酸钾(酸性条件下)检验酒精的存在。
酸 俗语常说“一坛子好酒让你给弄酸 酒 了”。其中蕴含什么生物学原理呢?
果醋的制作
果酒和果醋实验流程示意图。
挑选葡萄
冲洗
榨汁
酒精发酵
果酒
醋酸发酵
果醋
1、果醋的制作原理(一直需要氧)
(1)若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 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其反应式:

生物选修一专题一课题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详尽知识点

生物选修一专题一课题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详尽知识点

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基础知识(一)发酵1、概念:利用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及各种不同代谢产物的过程。

2、类型:据氧气需求情况分为厌氧发酵和需氧发酵;据发酵生成产物分为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等。

(二).果酒的制作原理1、菌种:酵母菌1)形态结构: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属真核生物,细胞大小为1~30um,呈圆形、椭圆形等。

2)繁殖方式:酵母菌的繁殖方式有出芽生殖、分裂生殖和孢子生殖(有性生殖),但多以出芽方式进行无性生殖。

温度低时形成孢子,进入休眠状态;温度适宜时,进行出芽生殖,繁殖速度快。

3)生存环境:自然界中,酵母菌分布广泛,但多分布在含糖较高的偏酸环境中,如水果、花、树皮上,一年四季,土壤始终是酵母菌的大本营。

4)新陈代谢类型:异养兼性厌氧型。

同化作用类型:异养;异化作用类型:兼性厌氧型。

5)菌种来源:主要来源于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在果酒的工业生产中为了提高果酒的品质也可以直接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

2、制作原理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C6H12O6 +6O2 6CO2+6H2O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 C6H12O6 2C2H5OH + 2CO23、发酵条件1)温度:18--25 ℃,20℃左右是最适宜温度。

补充:温度对发酵的影响酵母菌只能在一定温度下生活。

温度低于10℃,酵母菌发育很缓慢。

随着温度的升高,繁殖速度加快,20℃时为最佳繁殖温度,此时酵母菌生殖速度快、生活力强。

超过35℃,酵母菌生长受到抑制,繁殖速度迅速下降,到40℃酵母菌停止出芽,开始出现死亡。

如果想要获得高酒精浓度的发酵液、减少损耗,必须控制好发酵温度。

2)PH值:4.0-5.8为最适PH,在最低PH为2.5,最高为8.0的条件下酵母菌尚能生存但是生长及其缓慢甚至容易死亡。

3)前期通氧,然后控制缺氧。

(三).果醋的制作原理1、菌种:醋酸菌1)形态、结构:醋酸菌是单细胞原核生物,细胞从椭圆到杆状,单生、成对或成链。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详解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详解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思考〗在实际生产中,还要对发酵液进行煮沸处理,
其目的是
消灭发酵液中的杂菌 。
3.控制发酵条件
(1)发酵液装瓶后保持 1/3 的剩余空间。
(2)酒精发酵的温度要控制在 18~25℃ 发酵时间控制在 10~12 天左右。
4、如何做?
范围内,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四、结果分析与评价 学习活动:根据前面所学知识,思考。
1、制作果酒实验流程示意图。
挑选葡萄 冲洗 榨汁 酒精发酵
果酒
(3)制作果酒的原料是什么?如果制作葡萄酒, 取材时你认为应先冲洗还是先除去枝梗?
制作果酒的原料是鲜果。制作葡萄酒时, 应先冲洗葡萄,然后再除去枝梗,从而避免 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损坏,增加被杂菌感 染的机会。
1、果酒的制作原理 (4)制作葡萄酒的酵母菌主要来源于哪里?
“干”是葡萄酒中的糖分要在一定的水 平之下(低于4g/升),几乎全部被降解发 酵,甜葡萄酒(每升总糖50g以上)。
左:葡萄酒窖;中:啤酒酒窖;右:白酒酒 窖
大规模生产果酒的发酵和保存
2、果醋的制作原理
(1)关于醋酸菌的生物学特性你知道 哪些?
同化作用类型: 异化作用类型: 主要分布: 结构: 分类: 生殖: 最适生长温度:
3滴
3滴
饱和重铬酸钾溶液
3滴
3滴
现象
灰绿色
橙色
【实验】
发酵液 酒精
H2SO4 H2SO4
重铬酸钾
实 验 组
重铬酸钾
对 照 组
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
都可以是由红色葡萄制作的,但白葡萄酒 在葡萄榨汁时,不使皮和子中的色素出来,因 此得白葡萄酒,而红葡萄酒是将皮和子部分捣 碎,有了红色素而得红葡萄酒,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在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白色的菌膜就是醋酸菌在液 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
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C2H5OH+O2
乙醇

CH3COOH+H2O
醋酸
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
二、实验流程 挑选葡萄 冲洗、去枝梗 榨汁 酒精发酵 果酒 醋酸发酵 果醋
上便会茂盛地生长出菌丝,此即酒曲。 内,依靠自然界传播的各种野生菌类在曲料
曲霉产生的淀粉酶会糖化米里面
的淀粉。
上生长繁殖,并分泌各种有益于发酵的酶系 ,
经自然风干即成。
Q: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无菌空气)?
A:醋酸菌是好氧菌,在将酒精变为醋酸时需要氧的参与。
当果酒制成后,可以在发酵液30~35℃ 空气:有氧气参加
如果没有充气装置,可以将瓶盖打开,在 瓶口盖上纱布,以减少空气中尘土等的污染。 若pH不再发生变化说明醋酸发酵已完成。
酒曲:在经过强烈蒸煮的白米中,移 入曲霉的分生孢子,然后保温,米粒
醋曲:以大麦、小麦、豌豆等按一定配合 , 经粉碎加水制成砖块状的曲坯,放置于曲室
无论是果酒还是果醋,都具有一定的
保健养生的功效。
一、果酒制作的原理 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 在自然界中,酵母菌分布广泛,通常
分布在含糖量较高和偏酸性的环境中,如
蔬菜、水果的表面和菜园、果园的土壤中。 结构: 细胞壁、线粒体、液泡、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酵母菌 代谢类型:异养型、兼性厌氧型 生殖方式(主要): 出芽生殖
发酵装置 ① 充气口:连接气泵,输入氧气。 制酒时应关闭充气口,制醋时应将充气口 连接气泵,输入氧气。 ② 排气口:排出CO2。

生物选修1专题1课题1果酒果醋的制作详解

生物选修1专题1课题1果酒果醋的制作详解

五、课题延伸
重铬酸钾法检测发酵液中的酒精
重铬酸钾
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 反应成灰绿色
六、相关链接
果醋的生产制作过程
清洗 蒸煮 榨汁 去除果皮、果核、腐烂部分与杂质 糖化 调整浓度
发酵
过滤灭菌
蒸汽间接加热至80℃,趁热灌装
提高果酒、果醋品质的方法
1. 直接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
通过分离葡萄表面附着的酵母菌,获得 纯净的菌种。 2. 直接在果酒中加入醋酸菌
3. 为什么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
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 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其作用相当于巴 斯德的鹅颈瓶。 4. 结合果酒果醋的制作原理,你认为应该如何使用这个 发酵装置?
使用该装置制酒时,应该关闭充气口; 制醋时,应将充气口连接气泵,输入氧气。
同化作用类型: 异化作用类型: 适宜发酵温度: 生殖方式: 分类:
异养型 需氧型 30-35℃ 分裂生殖 原核生物
酵母菌与醋杆菌的比较
酵母菌 生物类型 需氧情况 适宜温度 单细胞真菌 (真核) 兼性厌氧型 18—25℃ 醋酸杆菌 细菌 (原核) 需氧型 30—35℃
二、实验设计
安排在9月或10月进行: 正值收获季节,葡萄价格便宜,品种多样。 此时葡萄上的酵母菌数量多且生活力强,发 酵酿酒的效果好。 温度适宜,发酵现象非常明显。
一、基础知识 1.发酵: 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及各种不同代谢产物
的过程.
需氧发酵 据氧气需求情况
利用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
发酵
据发酵生成产物
厌氧发酵
酒精发酵
乳酸发酵
一、基础知识 2. 果酒的制作原理 (1) 果酒制作的原理是什么? 写出反应方程式。

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一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一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b
长而弯曲的胶管,可有效阻止空气中微生物的进入,避免来自空
气的污染;
c.出料口:用来取样。
②该装置的使用方法:
c
酒精的检验
酒精+重铬酸钾→ 灰绿色
一、发酵液2ml 二、3mol/L H2SO4 3滴 三、饱和重铬酸钾3滴
习题
1.下列关于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酵母菌是异养型的真菌 B.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即一种酵母菌能进行有氧呼吸,另一种进行 无氧呼吸 C.酵母菌在有氧气存在时,能将葡萄糖分解成 CO2 和 H2O D.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 CO2 解析: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微生物,是指酵母菌在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无氧 时进行无氧呼吸。 答案:B
菌种来源 自然发酵:附着于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人工培养:分离获得的纯净的酵母菌菌种
色素来源 葡萄皮、葡萄籽
酒精发酵后期进入氧气
—→
果醋的制作原理
果醋的制作离不开醋酸菌,醋酸菌是好 养细菌。
一、葡萄糖、氧气充足: C6H12O6→CH3COOH
二、葡萄糖不充足、氧气充足: 乙醇→乙醛→乙酸
反映条件 最适温度:30-35℃ 时 间:7-8天
习题
2.以下反应不属于果酒和果醋发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反应式的是( ) A.C6H12O6+6O2 6CO2+6H2O B.C6H12O6 2C2H5OH+2CO2 C.CO2+H2O (CH2O)+O2 D.C2H5OH+O2 CH3COOH+H2O 解析:A 项属于果酒发酵初期阶段的反应式;B 项属于果酒发酵产酒阶段的 反应式;C 项属于光合作用的反应式;D 项属于果醋发酵过程的反应式。 答案:C
菌种来源 食醋中分离 到生产食醋的工厂或菌种保藏中心购买

专题01 果酒果醋的制作-高考生物技术实践专项突破(选修1)

专题01 果酒果醋的制作-高考生物技术实践专项突破(选修1)

真题演练
(18年III卷)2.回答下列与酵母菌有关的问题: (2)酵母菌液体培养时,若通入氧气,可促进___菌__体__快__速__增__殖___(填 “菌体快速增殖”“乙醇产生”或“乳酸产生”);若进行厌氧培养, 可促进___乙__醇_产__生___(填“菌体快速增殖”“乙醇产生”或“乳酸产 生”)。 (3)制作面包时,为使面包松软通常要在面粉中添加一定量的酵母菌, 酵母菌引起面包松软的原因是: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4.什么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中其主要作用? 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5.为什么葡萄酒呈深红色? 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 酒呈现深红色。
6.在发酵过程中,为什么不需要另行消毒或灭菌? 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 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果酒制作的菌种是?其代谢类型和生殖方式是什么?
菌种:酵母菌(单细胞真菌、真核生物) 代谢类型:异养兼性厌氧性 同化作用类型:异养 异化作用类型:兼性厌氧型 生殖方式:无性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分裂生殖)
2.菌种进行有氧呼吸的目的?其方程式是?并写出酒精发酵的方程式:
真题演练
(16年II卷)苹果醋是以苹果汁为原料经发酵而成的,回答下列为题: (1)酵母菌的呼吸代谢途径如图所示。图中过程①和②是苹果醋生产 的第一阶段,在酵母菌细胞的 __细__胞__质__基_质___ 中进行,其产物乙醇与 __重__铬__酸__钾____ 试剂反应呈现灰绿色,这一反应可用于乙醇的检验;过程 ③在酵母菌细胞的 __线__粒__体______ 中进行,与无氧条件相比,在有氧条件 下,酵母菌的增殖速度 __快____ . (2)第二阶段是在醋酸杆菌的作用下将第一阶段产生的乙醇转变为醋 酸的过程,根据醋酸杆菌的呼吸作用类型,该过程需要在 __有__氧__ 条件下 才能完成。 (3)在生产过程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发酵温度不同,第一阶段 的温度 __低_于___ (填“低于”或“高于”)第二阶段。 (4)醋酸杆菌属于 ___原___ 核生物,其细胞结构中 __不__含__有(填“含有” 或“不含有”)线粒体.

高中生物选修一1.1_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高中生物选修一1.1_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 A: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要完全揭开 瓶盖;制醋时,再将瓶盖打开,盖上多层纱布, 进行葡萄醋的发酵。
来防止发酵液被污染,因为操作的每一步都可能 混入杂菌。
• B:分析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中充气口、排 气口和出料口分别有哪些作用。为什么排气口 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
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 排气口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二氧化碳的;出料口 是用来取样的。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 瓶身连接,其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使用 该装置制酒时,应该关闭充气口;制醋时,应将充气 口连接气泵,输入氧气。
4、在酿酒和酿醋的过程中都要涉及各种微生物,在上述两 个过程中所涉及的微生物在结构上有什么本质区别?
A前者有细胞结构,后者没有细胞结构
B前者没有细胞结构,后者有细胞结构 C前者有成形的细胞核,后者没有成形细胞核 D 前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后者有成形细胞核
C
5、在制造葡萄醋时为什么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
7、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A摩尔的CO2,人在正常情 况下消耗同样量的葡萄糖,可形成CO2: A.2/5 A摩尔 C.6A摩尔 B.1/12 A摩尔 D.3A摩尔
D B
8、用重铬酸钾检验发酵液中是否有酒精生成,正确的操作为: A.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 mL,再滴加3滴重铬酸钾溶液 B.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 mL,,再加人3 mol/L-1的 H2SO43滴,摇匀,再滴加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3滴 C.直接将2 mL重铬酸钾倒入发酵液中 D.用试管取2 mL发酵液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待温度降至常 温时,再往里面加入3滴mol/L-1的H2SO4,摇匀后,再加入 3滴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
(4)发酵:发酵装置如图: • ①将葡萄汁装人发酵瓶,要留大约1/3的空间 (如图右图所示),并封闭充气口。 • ②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密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 18℃~25℃,时间控制在10~12d左右,可通过 从出料口取样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 • ③制葡萄醋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30℃~ 35℃,时间控制在前7~8d左右,并注意适时通 过充气口充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作者: ————————————————————————————————日期:
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是唐诗中提及的葡萄酒。

其实人类用不同原料酿酒的历史约有5000年了。

但直到19世纪,法国的巴斯德才发现葡萄汁变酒是酵母菌的发酵作用。

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食品,历史悠久,遍布民间,一般称作传统发酵技术。

在这个专题中,你将亲手制作果酒、果醋、腐乳、泡菜,学习传统发酵技术。

相信你收获的不仅仅是美酒等食品,还有难以忘怀的种种乐趣。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课题背景:
人类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果酒、果醋的历史,源远流长。

与这悠久的历史一同沉淀的,是有关酒与醋的各种传说与文化。

你品尝过果酒吗?果酒中,葡萄酒醇厚、浓郁,耐人寻味,苹果酒清香、明快,风味清爽。

如果将果酒进一步发酵,还能获得果醋。

酸度较高的果醋可用于烹调,酸度较低的果醋是一种新兴的饮料。

无论是果酒还是果醋,都具有一定的保健养生的功效。

在享用果酒、果醋的时候,你是否想过自己动手来做一做?本课题将向你介绍果酒、果醋的制作原理,在此基础上,你将进行装置的设计,然后完成果酒、果醋的制作。

基础知识
在本课题中,我们以制作葡萄酒和葡萄醋为例,学习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方法。

(一)果酒制作的原理
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图1-1)。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反应式如下),大量繁殖。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反应式如下)。

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

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

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在自然界中,酵母菌分布广泛,“喜欢”葡萄汁等含糖量高的果汁。

葡萄在秋季成熟落地,会流出果汁,果汁周围的土壤中就会有大量的酵母菌生长繁殖。

到了冬天,酵母菌形成孢子,进入休眠状态。

由春至夏,土壤的温度逐渐升高,酵母菌便又进入了旺盛的生长和繁殖时期。

一年四季,土壤始终是酵母菌的大本营。

土壤中的酵母菌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到葡萄上:一阵轻风,可能将酵母菌吹到葡萄上;飞溅的雨水,可能将酵母菌溅到葡萄上;昆虫吸食葡萄汁的同时,也传播了酵母菌。

(二)果醋制作的原理
醋酸菌(图1-2)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

在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就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

实验表明,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反应简式如下)。

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实验设计
请你根据实验流程示意图(图1-3)和提供的资料,思考有关问题,然后进行实验设计,并写出详细的实验方案。

[资料]发酵装置的设计
图1-4是两位同学所使用的发酵装置,你认为他们的方法有哪些可取之处,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你将如何设计发酵装置,进行实验呢?
A同学用带盖的瓶子制葡萄酒(图1-4a)。

在发酵过程中,每隔12h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注意,不是打开瓶盖),以放出CO2,此后再将瓶盖拧紧。

当发酵产生酒精后,再将瓶盖打开,盖上一层纱布,进行制葡萄醋的发酵。

B同学设计了如图1-4b所示的发酵装置,请分析此装置中的充气口、排气口和出料口分别有哪些作用。

为什么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结合果酒、果醋的制作原理,你认为应该如何使用这个发酵装置?
操作提示
(一)材料的选择与处理
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冲洗,并除去枝梗。

(二)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1.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

2.发酵瓶要清洗干净,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或用洗洁精洗涤。

3.装入葡萄汁后,封闭充气口。

(三)控制好发酵的条件
1.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

2.在制葡萄酒的过程中,要将温度严格控制在18~25℃,时间控制在10~12d左右,可通过出料口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

3.在制葡萄醋的过程中,要将温度严格控制在30~35℃,时间控制在7~8 d左右,并注意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

你认为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
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制葡萄酒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30~ 35℃?
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
结果分析与评价
1.在制葡萄酒和葡萄醋的过程中,发酵液分别有哪些变化?其中最明显的变化发生在发酵后多少天?你能分析引起变化的原因吗?
2.你如何证实葡萄汁转化成葡萄酒,是由于酵母菌的发酵作用?你能想出什么简单易行的方法,证明葡萄醋中的确有醋酸生成吗?
3.你制作的葡萄酒与葡萄醋的口味如何?如果你对结果不满意,你认为应该如何改进?
课题延伸
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

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图1-5)。

检测时,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mL,再滴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 mol/L的H2SO43滴,振荡混匀,最后滴加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3滴,振荡试管,观察颜色的变化。

想一想,如果要使检验的结果更有说服力,应该如何设计对照?
图1-5酒精与重铬酸钾的颜色反应
相关链接
1.为提高果酒的品质,更好地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可以直接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

而人工培养酵母菌,首先需要获得纯净的酵母菌菌种。

如何将葡萄上附着的酵母菌分离出来,获得纯净的菌种呢?你可以在参考“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查阅资料,再作尝试。

2.制作果醋时,也可以直接在果酒中加入醋酸菌。

醋酸菌的菌种可以到当地生产食醋的工厂或菌种保藏中心购买。

你也可以尝试从食醋中分离醋酸菌,分离的方法参见专题2。

练习
1.请你查阅资料,了解果酒、果醋在人类健康、社会经济生产等方面所具有的意义。

2.比较自己制作果酒、果醋的方法与当今果酒、果醋生产厂家的工艺流程有哪些异同。

在此基础上,总结少量制作转化为大规模生产时,需要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你能从中体会到科学技术是如何转化为生产力的吗?
3.分析右栏有关果醋生产的经济效益的资料,如果请你投资建厂,你会考虑哪些问题?
生产果醋的经济效益(按适用于家庭式的小规模生产来核算):1kg苹果可以生产标准苹果醋4~5kg,每月投料4次,以每次投料(苹果)300kg计,每月可生产标准苹果醋4 800~ 5 700kg。

原、辅材料1 180元,煤、电、杂项开支150元,总成本1 330元。

每公斤苹果醋成本0.23~0.28元。

成品散醋每公斤0.8元(批发0.6元,零售1元),每月可获利润2500~3 200元。

中、高档瓶装苹果醋利润更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