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复习测试

合集下载

2022年中考复习专题11《科学探究》专项练习附答案(可打印)

2022年中考复习专题11《科学探究》专项练习附答案(可打印)

知识点11 科学探究(原卷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1.[来源:2021年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实验中学中考物理一模试卷]自然界中的物体是多种多样的,大石块重,小石块轻,木块也是这样,但没有石块重,有些很小的物体却特别重,同学们根据这些生活经验能提出的,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他问题是()A. 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是否有关?B. 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有什么关系?C. 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否是定值?D. 物体的密度与哪些因素有关?2.[来源:2021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天一实验学校中考物理适应性试卷〔3月份〕]这一个月里我们在课堂上学会了许多物理研究方法。

以下四个探究实验中,运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①研究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②研究真空不能传声③用水波来理解声波④探究不同材料的隔音性能A. ①②B. ①④C. ③④D. ②③3.[来源:2021年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树德实验中学中考物理一诊试卷]在科学探究中,常把直接测量有困难的量转换成便于测量的量来研究。

这种方法称之为转换法。

例如在探究物质吸热升温的属性时,沙子和水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便直接测量,可以通过测量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拟吸热的多少。

下述实验中采用了转换法的是()A. 在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时,通过木块推动的距离比拟动能的大小B.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推理出物体不受阻力时的运动状态C. 在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灯泡及改变电源电压,屡次实验D. 在探究压力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时,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改变压力4.[来源:2021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三〕]用隔板将玻璃容器均分为两局部,隔板中有一小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如图)。

以下问题中不能用该装置探究的是()A. 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深度有关B. 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C. 液体是否对容器的底部产生压强D. 液体是否对容器的侧壁产生压强5.[来源:2021年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新知双语学校中考物理一调试卷]在“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木块被小车撞击后移动的距离来反映小车动能的大小,以下研究问题的方法中与之相同的是()A. 保持电阻不变,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B. 通过小方桌陷入沙中的深度来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C. 通过水流来初步认识电流D. 用磁感线来描述磁体的磁场6.[来源:2021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育才三中、南山学校等中考物理模拟试卷]许多实验仪器的制作都运用了转换的思路,将不易观测的量或现象转换为容易观测的量或现象。

备考2023年中考科学一轮复习-家庭电路的连接(二)

备考2023年中考科学一轮复习-家庭电路的连接(二)

备考2023年中考科学一轮复习-家庭电路的连接(二)家庭电路的连接专训单选题:1、(2018齐齐哈尔.中考真卷) 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开关要串联在火线和电灯之间B . 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时,手接触笔尖金属体C . 三孔插座有时不需要接地D . 发现有人触电后,立即用手把触电人拉离电线2、(2020合肥.中考模拟) “注意安全,珍爱生命”是同学们日常生活中必须具有的意识。

下列符合用电要求的是()A . 使用试电笔时,手接触笔尖金属体B . 用湿毛巾擦正在工作的灯泡C . 控制灯泡的开关必须接在火线D .户外遇到雷雨天气躲在树下3、(2016龙岗.中考模拟) 某家庭电路的部分电路如图所示,其中甲、乙两处分别装用电器和开关.对此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甲处应装用电器,乙处应装开关B . 甲处应装开关,乙处应装用电器C . 当用电器功率增大时,通过保险丝的电流减小D . 当保险丝熔断后,可以用铜丝代替4、(2020阜新.中考真卷) 如图所示,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电冰箱接入三孔插座后,灯和电冰箱是串联的B . 电冰箱接入三孔插座后,能使电冰箱的金属外壳接地C . 闭合开关后,用试电笔接触A点时,氖管不发光D . 若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电路的总功率过大5、(2016泰安.中考真卷) 下列有关安全用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发现有人触电后,应立即用手把触电人拉离电线B . 家用电器或电线着火时,应该迅速用水来浇灭C . 雷雨天,人不能在高处打伞行走D . 家庭电路中开关应接在用电器和零线之间6、(2020曹.中考模拟) 如图所示,教室内两盏日光灯有一个开关控制,以下电路中能反映它们正确连接的是()A .B .C .D .7、(2019济宁.中考真卷) 下列各选项中,完全正确的是()常见做法目的高山上用高压锅做饭升高沸点家用电器金属外壳接地避免人体触电拉开弓把箭射出利用弹性势能家用电器物理原理电饭锅电流的热效应电风扇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吹风电磁感应C .日常现象物理知识冬天玻璃窗户上的“冰花” 凝固锯木头时锯条会发热热传递汽车急刹车时人向前倾倒惯性D .能量转化应用实例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蓄电池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动机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内燃机8、(2018南通.中考真卷) 关于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熔丝是由熔点较高的材料制成的 B . 正常情况下火线与大地间的电压为零C . 用电器的开关必安装在火线上 D . 电路连接处接触不良不可能引起火灾9、(2020丰台.中考模拟) 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都是并联的 B . 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 220V C . 空气开关自动断开,都是由于用电器总功率过大引起的 D . 可以将金属外壳用电器的三线插头改为两线插头接在两孔插座上使用10、(2019辽阳.中考真卷) 下列有关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的说法正确的是()A . 使用试电笔时,不能接触笔尾金属体 B . 用电器的开关发生短路时,会造成空气开关自动断开 C . 站在地面上的人,因碰火线而触电时,漏电保护器会切断电路 D . 冰箱使用三脚插头,是为了防止电流过大引起火灾11、(2019武汉.中考真卷)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家常用的一个插线板。

备考2023年中考科学一轮复习-常见的物质_常见的化合物_酸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题专训及答案

备考2023年中考科学一轮复习-常见的物质_常见的化合物_酸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题专训及答案

备考2023年中考科学一轮复习-常见的物质_常见的化合物_酸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题专训及答案酸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题专训1、(2019城.中考模拟) 小叶发现,在锌和稀硫酸的反应中,加入适量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小叶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探究其原因。

(已知硫酸铜对锌和稀硫酸反应没有催化作用)组别第一组第二组A B C D30%硫酸溶液(ml) 锌片待填铁片绑有铜片的铁片产生气泡快慢快明显加快慢明显加快(1)写出锌与稀硫酸、硫酸铜的混合溶液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2)第一组实验中B处的待填的固体是________ 。

(3)根据小叶的实验设计,小叶的实验假设是 ________。

2、(2022温州.中考模拟) 小明设计了右图 1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为分离A装置中反应排出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他又设计了右图 2所示的装置(铁架台、铁夹等固定用装置已略去, a、b为活塞)。

请回答:(1)实验前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并检验气体的纯度,再对图1装置进行加热,加热前还要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

,应该对图2装置进行怎样的操作?________。

(2)为分离得到CO和CO2(3)对于 A装置中反应后得到的红色固体(此时氧化铜已全部反应完),小明又进行了以下探究:【查阅资料】:①氧化铜经一氧化碳还原不仅能生成铜,还可能生成中间产物氧化亚铜(化学式为 CuO)。

2②Cu2O 是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能与酸发生反应,生成Cu2+和 Cu。

【提出猜想】:氧化铜经一氧化碳还原所得到的红色固体中除 Cu 外还可能含有Cu2O。

【进行实验】:小明设计了一个最简单的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取少量该红色固体放入盛有________的试管中,振荡实验现象及结论3、(2018浙江.中考模拟) 某科学兴趣小组在探究稀盐酸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一所示的三个实验,试回答:(1)下列稀盐酸的化学性质与图一实验相关的是________(可多选)。

2020届中考化学总复习科学探究能力《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的探究》测试试题(word版有答案)

2020届中考化学总复习科学探究能力《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的探究》测试试题(word版有答案)

2020 届中考化学总复习科学研究能力《制取气体的反响原理的研究》测试一试题( word 版有答案)科学研究能力《制取气体的反响原理的研究》测试题一、选择题:1、今年 4 月 23 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军70 岁的诞辰,潜艇队伍首当其冲出色亮相,你以为在潜水艇里要配制氧气发生装置,以下反响最适合潜水艇里作供应氧气的()A . 2KClO 32KCl+O 2↑B . 2H 2O2H 2↑ +O ↑2C .2Na 2O 2+2CO 2═ 2NaCO 3+O 2D .4HNO 3═ 2HO+4NO 2↑ +O 2↑2、在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 体.以下相关上述三种气体系取方法中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都属于同一种基本反响种类B .都能够用排水法采集气体C .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采集气体D .都能够用同样的发生装置3、为了纪念中国海军建立 70 周年, 2018 年 4 月 23 日在青岛邻近的海疆举行了浩大的海上阅兵活动,我国初次展现了自制的核潜艇.核潜艇上备有的氧气重生药板是由一片片涂有过氧化钠( Na 2 2O )的薄板构成,使用时 Na 2 2222 2)A . Na 2 O 与 CO 反响放出 O ,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 O+2CO ═ 2M+O ,则 M 的化学式为( O23C . NaOH 3B . Na CO D .NaHCO4、今年 4 月同学们参加了市实验技术考察,亲身领会到规范操作的重要性。

以下实验操作切合规范要求 的是()A .“配制必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中,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瓶B .“粗盐的提纯”实验中,过滤时将悬浊液直接倒入漏斗里C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中,采集好气体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加热D .“研究酸和碱的性质”实验中,测定溶液pH 时应先将试纸润湿5、老师让同学们自己动脑、着手设计能随时控制反响发生或停止的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室温下1体积水能溶解 1 体积的二氧化碳.以下图是小明、小红、张强、李丹四位同学设计的装置,此中你以为切合要求的是( )A .①②③④B .②④C .①D .①③④6、如图是实验室常有的一些装置,对于装置的选择和使用错误的选项是()A .甲装置既能够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也能够作为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B .乙装置可作为利用干燥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C .丙装置丈量氧气体积时,瓶内装满水,气体从 c 端进入,另一端与量筒相连D .若盐酸和石灰石足量,选择甲、丙两种装置,导管c 接导管 a 依旧没法采集到一瓶CO 27、某同学设计了制取并查验CO2性质的简略装置(以下图),拉动铜丝,把布袋浸入醋酸后有气泡产生,则下边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润湿的石蕊试纸变红色B.该装置能够使反响随时发生随时停止C.能够用铝丝取代铜丝D.该实验充分表现废物利用,节俭资源的理念8、以下图CO2的制备装置中,不可以起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成效的是()9、利用以下图装置,用足量的盐酸与石灰石反响制取和采集一瓶CO2,已知 CO2不与 NaHCO 3反响,则以下描绘正确的选项是()A .不行能采集到一瓶CO2,由于 CO2可溶于水B .选择 A 、C 两种装置,导管 a 接导管 d 可采集到一瓶 CO2C.选择 B、 C 两种装置,导管 b 接导管 c 可采集到一瓶 CO2D .选择 B、 C 两种装置,导管 b 接导管 d 可采集到一瓶 CO210、鱼苗在长途运输中,为防备颠簸造成洒落,往常将鱼苗装入相对密闭的容器内,但容器内一定知足下列条件才能保持鱼苗的存活:充分的氧气,鱼苗呼出的二氧化碳要实时除掉,为防备细菌生殖,须将水的pH 调理在 8 左右。

2021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考点过关(九):人体健康【word,含答案】

2021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考点过关(九):人体健康【word,含答案】

1.2019新型冠状病毒,2020年I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nCoV,2020年2月11日被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命名为SARS-CoV-2。

2019年l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持续开展流感及相关疾病监测,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均诊断为病毒性肺炎/肺部感染。

经过专家等医疗团队的努力,目前大量患者治愈出院。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治愈的病人体内产生了抗体,该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B. 医生对确诊病人进行隔离确保市民安全,属于保护易感人群C. 病毒通过飞沫传播,市民带口罩属于切断传播途径D. 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是有遗传物质2.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2019-COV)来袭让世界恐慌,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民“抗疫”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近日,重组新型冠状病毒(2019-COV)疫苗(腺病毒载体)Ⅰ期临床试验正式启动。

第一批志愿者已经接种了疫苗,正在度过他们为期14天的隔离观察期。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注射疫苗是通过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保护易感人群B. 注射疫苗的免疫属于免疫学中的特异性免疫C. 疫苗是一种能引起人体特定免疫反应的抗体D. 接种疫苗就是让被接种者获得免疫能力,这种免疫力可能是暂时性的3.近期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流行,出现了“一罩难求”的情况,小金同学购买到N95口罩并查阅资料如下,根据所得资料和生活经验,他得出以下推理和结论,其中一定不正确的是()A. 新型冠状病毒的直径大于N95口罩能够阻挡的颗粒大小,所以佩戴N95口罩是有效的人体健康2021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考点过关(九)B. 带有病毒的飞沫直径可能大于3微米,所以N95口罩实际上可能挡住的是这部分飞沫C. 口罩带有静电,所以可能通过电荷的作用力,捕获直径小于3微米的颗粒D. 如果口罩保存在高温或高湿环境中,口罩的功效会减弱4.一些重症肺炎患者需要使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设备进行急救,其工作过程如图所示。

中考科学 专题十 实验与探究(一)生物探究复习测试(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自然科学试题

中考科学 专题十 实验与探究(一)生物探究复习测试(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自然科学试题

专题十实验与探究(一) 生物探究[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将浸泡后的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并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被染成蓝色的部位是( A )A.胚乳B.胚根C.胚芽 D.子叶【解析】玉米种子的营养贮存在胚乳中,胚乳中含有较丰富的淀粉,故滴加碘液变蓝色的部分是胚乳。

2.如图Z10­1所示为截取人体某部位连通的三种血管的片段,其中的血液依次流经( C )图Z10­1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③→①D.③→①→②3.[2014·某某]如图Z10­2所示为生物常见的物质交换模型,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 C ) A.若X为组织细胞,Y为毛细血管,则②可表示为营养物质和氧气B.若X为肺泡,Y为毛细血管,则血液流经Y后,含氧量增加图Z10-2 C.若X为叶肉细胞,①为水,则Y为叶脉中的导管D.若X为根毛细胞,①为水,则Y可表示输导组织4.[2014·某某]马铃薯露出地面的部分常常会变成绿色,而地下部分则不会。

这个事实直接说明( C )A.叶绿体中含叶绿素B.光合作用能制造淀粉C.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合成D.叶绿素在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5.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气体中总是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其根本原因在于( D )A.肺泡内的气体交换B.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C.气体在呼吸过程中的扩散D.组织细胞氧化分解有机物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6.[2014·某某]图Z10­3为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流情况示意图,乙代表某结构,甲、丙代表与其相连的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若乙表示毛细血管网,则丙内流静脉血B.若乙表示小肠,则丙内含氧量增加图Z10-3 C.若乙表示肾小球,则丙是静脉血管D.若乙是胰岛,当血糖增多时丙内胰岛素会增加【解析】如果乙为肺部的毛细血管,甲是肺动脉,流静脉血,丙是肺静脉,流动脉血;若乙表示小肠,经过小肠后的血液含氧量减少,养料增多;若乙为肾小球处的毛细血管,甲、丙分别是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胰岛属于内分泌腺,能够分泌胰岛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再汇集到静脉流出。

2020届中考化学总复习科学探究能力《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的探究》测试试题(word版有答案)

2020届中考化学总复习科学探究能力《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的探究》测试试题(word版有答案)

科学探究能力《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的探究》测试题一、选择题:1、今年4月23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军70岁的生日,潜艇部队首当其冲精彩亮相,你认为在潜水艇里要配制氧气发生装置,下列反应最适宜潜水艇里作供给氧气的()A.2KClO32KCl+O2↑B.2H2O2H2↑+O2↑C.2Na2O2+2CO2═2Na2CO3+O2D.4HNO3═2H2O+4NO2↑+O2↑2、在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下列有关上述三种气体制取方法中说法正确的是()A.都属于同一种基本反应类型B.都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气体C.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D.都可以用相同的发生装置3、为了纪念中国海军成立70周年,2018年4月23日在青岛附近的海域举行了盛大的海上阅兵活动,我国首次展示了自制的核潜艇.核潜艇上备有的氧气再生药板是由一片片涂有过氧化钠(Na2O2)的薄板组成,使用时Na2O2与CO2反应放出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M+O2,则M的化学式为()A.Na2O B.Na2CO3C.NaOH D.NaHCO34、今年4月同学们参加了市实验技能考查,切身体会到规范操作的重要性。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A.“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中,多余的药品应放回原瓶B.“粗盐的提纯”实验中,过滤时将悬浊液直接倒入漏斗里C.“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中,收集好气体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加热D.“探究酸和碱的性质”实验中,测定溶液pH时应先将试纸湿润5、老师让同学们自己动脑、动手设计能随时控制反应发生或停止的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室温下1体积水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如图所示是小明、小红、张强、李丹四位同学设计的装置,其中你认为符合要求的是()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D.①③④6、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一些装置,关于装置的选择和使用错误的是()A.甲装置既可以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也可以作为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B.乙装置可作为利用干燥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C.丙装置测量氧气体积时,瓶内装满水,气体从c端进入,另一端与量筒相连D.若盐酸和石灰石足量,选择甲、丙两种装置,导管c接导管a依然无法收集到一瓶CO27、某同学设计了制取并检验CO2性质的简易装置(如图所示),拉动铜丝,把布袋浸入醋酸后有气泡产生,则下面叙述错误的是()A.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色B.该装置可以使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C.可以用铝丝代替铜丝D.该实验充分体现废物利用,节约资源的理念8、如图所示CO2的制备装置中,不能起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的是()9、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用足量的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和收集一瓶CO2,已知CO2不与NaHCO3反应,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不可能收集到一瓶CO2,因为CO2可溶于水B.选择A、C两种装置,导管a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C.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b接导管c可收集到一瓶CO2D.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b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10、鱼苗在长途运输中,为防止颠簸造成洒落,通常将鱼苗装入相对密闭的容器内,但容器内必须满足下列条件才能保持鱼苗的存活:充足的氧气,鱼苗呼出的二氧化碳要及时除去,为防止细菌繁殖,须将水的pH调节在8左右。

2021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考点过关(二十五):平面镜成像【word,含答案】

2021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考点过关(二十五):平面镜成像【word,含答案】

1、当某同学从远处走向一面穿衣镜时,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及像与人的距离的变化是( )A. 像变大,人与像的距离变大B. 像变大,人与像的距离变小C. 像的大小不变,人与像的距离不变D. 像的大小不变,人与像的距离变小2、某物体左右两侧各有一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两平面镜相互平行,物体距离左镜4m,右镜8m,如图所示,物体在左镜所成的像中从右向左数的第三个像与左镜的距离是()A.24m B.32m C.40m D.48m3、如图所示,阳光从天窗沿着所示方向照射在墙上的一面镜子上,如果此时想将室内的一盆花放在阳光下生长,应该将它放在()A.A处B.B处C.C处D.D处4、“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中,猴子看见月亮在井中(如图所示),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关于水中月亮离水面的远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B.井有多深月亮就有多深C.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D.和猴子的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成像2021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考点过关(二十五)5、如图所示,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小明同学没有把薄玻璃杯板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无论如何移动蜡烛B,发现()A.蜡烛A的像总是与蜡烛B完全重合B.蜡烛A的像总偏向蜡烛B的上方C.蜡烛A的像总偏向蜡烛B的下方D.蜡烛A的像与蜡烛B的像总在同一水平面上6、如图所示,小易利用激光灯、可折转的光屏、平面镜等器材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为了能在光屏上看清光路,应尽量选择表面光滑的光屏B.将左侧光屏向后折转,将看不见反射光线C.光屏应与平面镜垂直放置D.实验中应多次改变入射光光线的方向,验证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7、足够大的平面镜前有﹣个直线状的物体,该物体与平面镜既不平行,又不垂直,如图所示.我们在平面镜前任一位置观察该物体的像,不可能看到的形状是()A.一个点B.一条比物体短的直线段C.一条与物体等长的直线段D.一条比物体长的直线段8、图中有一人站在房中间,想在墙AB上挂一平面镜,通过平面镜可以观测到天花板上吊灯MN的全貌,试用作图法确定平面镜的高度及位置.9、沈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图甲(1)实验室提供较厚和较薄的两块玻璃板,为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________(选填“较薄”或“较厚”)的玻璃板做实验;选用两支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像和物体的________关系.(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__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光屏,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倾斜,如图乙所示,蜡烛A的像应是图中的________(选填“A1”、“A2”或“A3”).图乙(6)另一同学实验中发现无论如何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10、小金在走近玻璃门的过程中,感觉自己玻璃门中的像越来越大,因此小金认为:物体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间的距离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013学年九年级科学期中素质检测卷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分卷Ⅰ(选择题)和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全卷共8页,有4大题, 38小题,满分为200分。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Ca-40 H-1 S-32 Fe-56 4.答题时请仔细阅读答题卷上的注意事项,认真审题,细心答题。 卷 Ⅰ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13年3月上海、安徽发现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确诊病例主要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并死亡。下列有关H7N9型禽流感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传染病的角度分析,H7N9型禽流感病毒属于抗原 B.远离鸡、鸭、猪等动物,避免接触可能存在的传染源,这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C.H7N9型禽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D.对确诊病例的治疗用抗生素达不到治愈目的 2.如图所示,下列各图完全正确的是( ▲ )

3.水热反应是指在高温高压的环境条件下,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技术。水热反应不仅能实现二氧化碳到有机物的转化,还可以将有机物转化成矿物能源,也可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成煤炭等资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水热反应一定包含化学变化 B.水热反应可以降低自然界中碳的含量 C.水热反应可以改善温室效应 D.水热反应可重建地球上碳资源的和谐循环 4.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 ▲ ) A.示数变大,示数变小,与示数的比值不变 B.示数变小,示数变小,与示数的比值不变 C.示数变小,示数变大,与示数的比值变小 D.示数不变,示数变小,与示数的比值变大 5.为了全力打造“美丽家园”,嘉兴市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防治大气污染和水源污染的措施。你认为正确的是 ( ▲ ) ①控制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 ②将居民燃料用煤逐渐改为煤气或天然气等清洁燃料 ③大量植树造林 ④加大检测尾气的力度,禁止尾气排放没达到环保标准的汽车上路 ⑤坚决取缔生产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 A、只有①②④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6.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力F的作用,用运动过程中力F始终保持不变,则小球的运动 轨迹(用虚线表示)不可能的是( ▲ )

A.磁体间的磁感线 B.通过透镜的光线 C.拉力F及其力臂lF D.导体运动产生电流 2

7.体育运动场上有许多地方用到了科学知识,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乒乓球在运动员球拍的不同力的作用下,改变着运动状态 B.跳远运动员助跑是为了增加动能,利用身体的惯性 C.掷出去的铅球总是沿曲线落到地面上,是由于受到重力和推力的共同作用 D.4×100m接力赛中,为保证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尽可能做到相对静止 8.光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人在河岸边看到河水中的鱼是鱼升高了的实像 B.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C.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中部分看起来向下弯折 D.游泳时,人潜入水中看到岸边的树木是升高了的虚像 9.食盐、味精(谷氨酸钠)、醋、纯碱是厨房常用必备品,下列有关这些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 ) A.盐 盐 酸 碱 B.盐 酸 酸 碱 C.盐 盐 酸 盐 D.碱 盐 酸 盐 10.利用下列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

11.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天竺葵的绿色叶片放在暗处12小时,再将此叶片一半曝光,一半用锡箔遮光。经过一段时间光照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结果发现叶片的曝光部分显蓝色,遮光部分显棕色(如下图),该实验可以证明( ▲ ) ①光合作用需要水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④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2.如图为大西洋中脊山脉及其周围约100千米范围内海底岩层年代分布的示意图。图中数字为岩层距离现在的年数。这一现象说明了( ▲ ) A.板块是运动的 B.地球是一个球体 C.生命是不断演化的 D.海水对地形具有侵蚀作用 13.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的关系,需要收集一瓶氧气,大约含四分之一的氧气,四分之三的空气。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分离KNO3和NaCl H2还原CuO A B 测定空气中O2含量 C 收集CO2气体 D 3

14.某矿石样本含有如图所示的四种元素,该矿石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 ) A.CaCl2 B.SiO2 C.H2O D.Fe2O3

15.如图所示是一个左右对称的凹形槽,将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若小球由A

点到B点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用W表示,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势能的减少量与动能的增加量之差等于W B.小球能够从A点运动到D点 C.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 D.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 16.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后,对大肠杆菌进行大规模培养,使之大量生产胰岛素,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上述生产过程利用了转基因技术 B.“大肠杆菌产生胰岛素”这种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C.生产胰岛素的大肠杆菌是一种生物反应器 D.胰岛素可用来治疗糖尿病 17.右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草、鼠、蛇、鹰四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含量的相对数量关系,其中丙最可能代表( ▲ ) A.草 B.鹰 C.蛇 D.鼠 18.右图为物质的分类关系,①与②是并列关系,③包括在②中,若②是纯净物,则③不可能是( ▲ ) A.一氧化碳 B.硫酸铜 C.空气 D.铜 19.“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和利用。常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方法的优点是没有能耗 B.该方法可减少碳排放 C.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D.“反应、分离”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 20.小阳设计了一个天然气泄漏检测电路,如

C 导管伸入到集气瓶体积的1/4处 D 导管伸入到集气瓶体积的3/4处 B 集气瓶中 灌3/4的水 A 集气瓶中 灌1/4的水 4 图甲所示,R为气敏电阻,其阻值随天然气浓度变化曲线图乙所示,R0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天然气浓度增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B.天然气浓度减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C.天然气浓度增大,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 D.天然气浓度减小,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 卷 Ⅱ 二、简答题(本题有9小题20空格,每空格3分,共60分) 21.人体不断地将从外界获取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运输到组织细胞,将代谢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下图是与之相关的部分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食物中的蛋白质最先在消化系统的 ▲ 内被初步消化,最终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 (2)富含氧气的动脉血,由肺部血管汇集成肺静脉流回心脏,再由 ▲ 泵入主动脉,运输到各组织器官。 (3)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含氮废物主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产生原尿,再经肾小管的 ▲ 作用浓缩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22.40℃时,取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于甲、乙、丙三个烧杯中,分别蒸发掉相同质量的水,再将温度降到30℃,实验现象如图1所示;图2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仔细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当温度在 ▲ ℃范围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关系是b>a>c。 (2)烧杯乙里溶液中的溶质是 ▲ (选填a、b、c)。 23.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 (1)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 ▲ 传播。 (2)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 ▲ 现象。 24.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从1999年开始发行,一元币为钢芯镀镍(Ni),伍角币为钢芯镀铜合金,一角币为铝合金或不锈钢。 (1)铸造以上硬币用到的材料都是__▲__(填“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 (2)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_▲__(填序号)。 A.金属的导电性 B.金属的耐腐蚀性 C.金属的硬度 D.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 25.请分析同学们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引起的生理活动,并回答有关问题。 5

(1)听课时,老师讲话产生的声波引起同学们的鼓膜震动,耳蜗能够接受震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并将冲动传递到位于 ▲ 中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2)记笔记时,一会儿看黑板,一会儿看笔记本,同学们既能看清黑板上的字,又能看清笔记本上的字,这是因为眼球结构中的 ▲ 具有调节作用。 26..某校“我与化学”活动小组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我国超市每年消耗约40万吨资料袋。假定这些使用后的废塑料袋都通过焚烧处理。将排放大量CO2。该活动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测量一定质量塑料袋燃烧后产生的CO2的质量。 (1)装置Ⅰ的小烧杯中加入足量H2O2和催化剂,可持续产生O2供塑料袋充分燃烧,产生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目的,需要称量的是__▲____。 A.实验前塑料袋的质量 B.实验前和实验后装置Ⅱ的质量 C.实验前和实验后装置Ⅲ的质量 27.如图,一块厚度、密度均匀的长方形水泥板在水平地面上,用一竖直向上的力,在相同时间内使其一端抬离相同的高度。则下列两种情况 F甲 ▲ F乙; F甲的功率P甲 ▲ F乙的功率P乙( 大于、等于、小于 ) 28.为测定氯化钠和碳酸钠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有以下实验方案:

――→足量水操作1溶液――→过量氯化钡溶液过滤固体――→洗涤、烘干碳酸钡 请问:(1)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要计算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实验中必须测量的数据是:样品的总质量和____▲____; (2)若过滤所得固体未经洗涤即烘干称量,测得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将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9.根据古文《论衡·是应篇》中的记载:“司南之杓(用途),投之于地,其柢(握柄)指南”,学术界于1947年想象出司南的模样并印刷在邮票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