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易错题题及答案
中考科学典型易错题有答案

Fighting!一.选择题1.如图,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该物体一直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该物体3-6秒内在做匀速运动C.该物体0-3秒内速度为2米/秒D.该物体在6-9秒内与地面的摩擦为4牛2.A、B两车的质量相等,它们行驶过程中的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在行驶过程中,两车的动能始终相等B.在行驶过程中,A、B两车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C.若它们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向东行驶,以B车为参照物,则A车向西行驶D.若两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相等,则A、B两车的功率之比为4∶93.举重运动员在2秒内将1600牛重的杠铃举高2米,然后在空中停留了8秒钟,那么他在这8秒钟内的功率为: (B)A.1600瓦B.0瓦C.400瓦D.320瓦4. 如果加在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从8V增大到10V时,通过的电流相应地变化了0.2安则定值电阻说消耗的功率的变化量为:. 〔C〕A.0.4WB.2.8WC.3.6WD.无法确定5.一台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线圈两端的电压为380V,线圈电阻为2 ,线圈中电流为10A。
这台电动机正常工作1s消耗的电能为W,产生的热量为Q,则(A)A.W=3800J,Q=200J B.W=3800J,Q=3800JC.W=72200J,Q=200J D.W=72200J,Q=3800J6. 一抽水机的配套电动机,额定功率是2200瓦,它的线圈电阻是3欧,在220V 的额定电压下工作的电流是10安,则一秒内线圈产生的热量是〔D〕A.16100焦B.2200焦C.1900焦D.300焦7.某种砖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 4.9×105帕,如果用这种砖来砌墙,墙最多可砌多高?〔砖的密度为:2.45×103千克/米3,砖缝中泥灰重力及厚度不计,g取10牛/千克〕〔A〕A.20米B.10米C.30米D.无法确定8.将一实心物体先后投入足量的水和酒精中,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分别为6N和5N,判定物体在水酒精中的浮沉状态可能是(ρ酒精=0.8×103kg/m3)(B)A.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漂浮 B.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沉底C.在水中悬浮,在酒精中漂浮 D.在水中沉底,在酒精中沉底9.将二氧化硫与氧气按等质量混合,则混合气体中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B )A.1∶4 B.1∶3 C.1∶2 D.1∶110.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按下图装置中图A、图B的装置做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试验。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易错题及解答之一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易错题及解答之一在科学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容易出错的题目。
这些题目可能让我们感到困惑,甚至挫败。
然而,通过仔细的分析和探讨,我们可以从中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并提高我们的解题技巧。
本文将针对浙教版科学九年级的一些常见易错题进行解答,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提高解题正确率。
一、滑轮问题本文例题】在一个滑轮组中,有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
如果我们在动滑轮上悬挂两个物体,每个物体的重力为G,那么在拉力F的作用下,这个滑轮组将如何运动?本文错误解答】因为只有一个动滑轮,所以物体G被提升时滑轮将保持静止。
本文正确解答】在这种情况下,滑轮组将会以两种方式运动。
由于两个物体的重力不均衡,所以滑轮组会产生旋转运动。
由于拉力F的作用,滑轮组也会产生平动。
二、化学反应的速率本文例题】在化学反应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反应速率?本文错误解答】很多学生可能会回答“温度”。
然而,除了温度,反应物的浓度、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以及催化剂的存在也会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
本文正确解答】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浓度、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温度以及催化剂的存在都会影响反应速率。
其中,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或升高温度通常会加快反应速率。
增加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例如将固体研磨成粉末)也会加快反应速率。
催化剂则可以降低反应的能量障碍,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三、人体的神经调节本文例题】在人体的神经调节中,当身体受到伤害时,会产生疼痛感并迅速做出反应。
这是通过什么机制实现的?本文错误解答】很多学生可能会认为这是通过大脑皮层的神经元实现的。
然而,这是一个误解,因为大脑皮层是负责思考和决策的区域,而不是直接处理身体感觉的区域。
本文正确解答】当身体受到伤害时,疼痛感是通过脊髓中的神经元传递到大脑皮层的。
脊髓中的神经元会迅速传递疼痛信号到大脑皮层,从而使我们产生疼痛感并迅速做出反应。
这个过程被称为“反射弧”,它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中枢神经系统和效应器组成的。
浙江中考科学-易错题集合(化学部分)

化学易错题选择题(组一)1.我们饮用的水是由原水净化所得。
已知明矾能将水中的悬浮物凝聚而沉淀,氯气可杀菌。
下列有关家庭饮用水的净化过程正确的是()A. 原水→过滤→通氯气→加明矾→沉淀→净水B. 原水→通氯气→过滤→加明矾→沉淀→净水C. 原水→加明矾→通氯气→过滤→沉淀→净水D. 原水→加明矾→沉淀→过滤→通氯气→净水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B.原子可以只由质子和电子构成的。
C.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3.天然水分别经过下列净化操作后,一定能得到软水的是()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蒸馏4.有下列事实:①蜡烛燃烧后,其质量变小,②铁钉生锈,其质量变大,③樟脑丸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④石灰石敞口放置,其质量会增大,其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只有③5.1gH2和10gO2在一密闭容器内混合引燃,完全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是()A.1gB.9gC.11gD.10g(组二)例1、极少数青少年有吸烟的恶习,香烟的主要成份很复杂,经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许多强致癌物质和有害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焦油、一氧化碳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吸烟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B.尼古丁由碳、氢、氮3个元素组成C.尼古丁分子中共有26个原子 D.尼古丁中C:H:N相对质量比=10:14:2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属于同一种元素B.相同元素的原子原子核一定相同C.一种元素变成另一种元素,一定变化的质子D.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元素的种类一定变化例3.2003年5月,深圳发生举国震惊的特大投毒案。
犯罪分子使用的是一种名叫“毒鼠强”的剧毒鼠药(化学式为C4H8O4N4S2)。
下列有关“毒鼠强”的说法正确的是()A. 是一种氧化物B. “毒鼠强”由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4个氮原子和2个硫原子构成C. 碳、氢、氧、氮、硫元素的质量比为2︰4︰2︰2︰1D.含硫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26.67%例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Al表示两个铝元素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D.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例5.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
中考科学易错题

最新中考科学易错题一、以往学生典型易错题答题情况和原因分析总体来说,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基本概念不理解、死记硬背;审题不仔细,理解不正确;解题不规范,思考不全面;语言表达能力差,答题不到位、用词欠准确;灵活应用不够,综合能力不强等。
(一).物质科学部分:例1、医院里有一个氧气瓶,它的容积是10dm3,里面装有密度为 2.5kg/m3的氧气,某次抢救病人里去了5g氧气,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A、 1 kg/m3B、 2 kg/m3C、 2.2 kg/m3D、2.5 kg/m3例2、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B、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C、压力的方向一定垂直于受压物体表面D、压力的方向一定垂直于水平地面例3、小明用力推水平地面的某一物体,没有推动,原因是小明对物体的推力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例4、如图所示四个演示实验中,能够说明电磁感应现象的是()又如:如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装置中,能反映出发电机原理的是()A B C D例5、观察下图并填空。
例6、已知硫酸的浓度越大,密度就越大,现将等体积90%和10%的硫酸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50%B、= 50%C、< 50%D、不能确定例7、关于功和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做功越多,功率一定越大B. 做功时间越长,功率一定越大C. 做功越多,做功时间越长,功率一定越大D. 在相同的时间内做功越多,功率越大例8、甲、乙两个冰块的质量相同,温度均为0℃。
甲冰块位于地面静止,乙冰块停止在10米高处,这两个冰块()。
A. 机械能一样大、内能一样大B. 机械能一样大、乙的内能大C. 乙的机械能大、内能一样大D. 以上答案都不正确例9、(08金华30).现有A、B、C、D四种物质,均为初中科学中常见的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已知:A、B、C、D四种物质中只含有两种元素,A是黑色固体,在常温下B、C、D为无色气体,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浙教版九年级中考科学复习易错题

中考复习易错题1.(2019·临沂)右上图是某种固态物质加热变成液态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由图可知该物质()A.是晶体,熔化持续了8 minB.在A点时是液态,B点时是固态C.在A点的内能比B点的小D.在OA段的比热容比BC段的大2.将零下5摄氏度的冰放入0摄氏度的水中,冰和水的质量怎么变化3.如图所示,装有水的烧杯中放入一试管,试管中装入少量的水,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使烧杯中的水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试管中的水也沸腾B.试管中的水不能达到沸点C.试管中的水达到沸点但不沸腾D.以上说法都不对4.关于水的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0℃的水一定沸腾B.120℃的水一定沸腾B.标准大气压下,100℃的水一定沸腾D.90℃的水也可能沸腾5.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看到“白气”。
下列有关形成“白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释放“白气”是干冰在常温下升华形成的B.打开软木塞的热水瓶口处会出现“白气”是瓶内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清晨能看到河面上有一团团的“白气”是河面上的水蒸发形成的D.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常会出现“白气”是冰箱内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6. (2020·浙江九年级)为了研究眼的成像原理,小科自主研制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用水透镜模拟眼的晶状体,通过注水或抽水可改变水透镜凸度大小。
光屏和水透镜固定在光具座如图所示的位置。
点燃蜡烛后.调节水透镜凸度,直至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________(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当蜡烛向左移动时,光屏上的像(变大、变小、不变)7 如图所示,若图中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则猫的头部通过左、右两半面镜( )A.都不能成像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8、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CD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角为60°,折射角为30°,界面右侧是空气C.入射角为60°,折射角为30°,D.界面右侧是玻璃C.入射角为30°,折射角为45°,界面左侧是空气 D.入射角为30°,折射角为45°,界面左侧是玻璃9、利用图甲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在水平面上铺一张白纸,再将玻璃板竖直再白纸上,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完全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再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中考科学易错题

A B 中考科学易错题分析1. 光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人在河岸边看到河水中自己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 .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C .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中部分看起来向下弯折D .游泳时,人潜入水中看到岸边的树木是升高了的虚像2、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 1、m 2的两个小球,随车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
当车突然停止运动,则两小球(设车无限长,其他阻力不计)( )A 、一定相碰B 、一定不相碰C 、若m 1<m 2,则肯定相碰D 、无法确定是否相碰3. 通过如图所示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中不合理的是 ()A .甲实验中黄铜片能在铜片上刻画出痕迹并不能说明黄铜的密度比铜片大B .乙实验既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又可以说明氨水显碱性C .丙实验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D .丁实验既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又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4、如图,用测力计将长杆一端A 微微抬离地面,测力计示数是F 1;同理,用测力计将长杆的另一端B 微微抬离地面,测力计示数是F 2。
则长杆的重力是(测力计保持竖直向( )A 、(F 1+F 2)/2B 、F 1+F 2C 、F 1/F 2 D.F 1×F 25、如图所示,杠杆OA 可绕支点O 转动,B 处挂一重物G ,A 处用 一 竖直力F.当杠杆和竖直墙之间夹角逐渐增大时,为了使杠杆平衡,则( )A. F 大小不变,但F <GB. F 大小不变,但F >GC. F 逐渐减小,但F >GD. F 逐渐增大,但F <G6.如图所示,物体A 重120N ,在重力为G B 的物体B 的作用下在水平 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A 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为f 。
如果在A 上加一个水平向左大小为180N 的拉力F (注:图中未画出),当物体B 匀速上升时(不计摩擦、绳重及滑轮重),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G B =30N B .G B =90N C .f =90N D .f =180N7、甲、乙两容器,甲容器中盛有硫酸,乙容器中盛有水,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相等,比较两容器内液体的质量( ) A. 硫酸的质量大于水的质量 B. 硫酸的质量等于水的质量C. 硫酸的质量小于水的质量 D .无法判断8、如图所示,湖水中有两艘小船,绳子的一端拴在甲船上,乙船上固定着滑轮,绳子绕过滑轮,站在甲船上的人用100N 的力拉绳子的自由端。
初中科学化学易错题集

1.关于溶液的酸碱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的为0时,其酸性达到最强;溶液的为14时,其碱性达到最强B.紫色石蕊试液在酸、碱、盐中能显示不同的颜色,可用这种指示剂测出溶液的酸碱度C.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越大酸性越强,氢氧根离子浓度越大碱性越强D.若用湿润后的试纸测分别为4和10的两种溶液,所测得的值可能为5和11答案C2.在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发生如下反应:↓,,易溶于水.下列图象不正确的是( )A. B. C.D.答案详解A解:A、图中所示,随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加,溶液中水的质量逐渐增大,当加入一定量时会出现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而水的质量不增加的阶段而后继续增加;而反应的事实却是溶液中水会随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加而不断增加;故A不正确;B、图中所示,随着氢氧化钠的滴加,溶液中的氯化铝不断形成氢氧化铝沉淀,沉淀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后,随氢氧化钠的滴加沉淀逐渐减少;符合氯化铝先与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然后沉淀氢氧化铝又与所滴加的氢氧化钠生成可溶的的反应事实;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C、图中所示,溶液的pH逐渐变大;符合氯化铝先与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溶液渐呈中性;然后沉淀氢氧化铝又与所滴加的氢氧化钠生成可溶的而使溶液逐渐呈碱性的反应事实;D、图中所示,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加,溶液中铝元素质量减少至完全消失;之后,随氢氧化钠溶液滴加溶液中铝元素质量又逐渐增加;符合氯化铝先与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然后沉淀氢氧化铝又与所滴加的氢氧化钠生成可溶的的反应事实;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解析:A、随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溶液中水的质量会持续不断增加;B、滴入的氢氧化钠被氯化铝反应掉不断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直至溶液中的氯化铝全部反应;随后,滴入的氢氧化钠与生成的氢氧化铝沉淀发生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而使沉淀逐渐消失;C、因为氯化铝不显碱性,所以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加,溶液pH逐渐变大;溶液呈碱性,随的生成溶液碱性逐渐增强;D、滴入的氢氧化钠逐渐把氯化铝变成氢氧化铝沉淀而使溶液中铝元素的质量不断减小,直至全部沉淀而使溶液中铝元素质量变为零;随后滴入的氢氧化钠把沉淀氢氧化铝变成易溶于水的,而使溶液中铝元素质量逐渐增加,至沉淀全部溶解.3.下列关于复分解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初中科学易错题整理汇总

初中科学易错题(八下---九上)初中科学易错题(八下--九上)编者:无1.为锻炼身体,小刚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设计了一个电子拉力计,如图甲是其原理图.硬质弹簧上端和金属滑片P固定在一起(弹簧的电阻不计,P与R接触良好且摩擦不计).定值电阻R0=5Ώ,R是一根长为5cm的均匀电阻线(阻值跟长度成正比),其最大阻值为25Ώ,电源电压为3V,电压表的量程为0~3V,当不拉拉环时,金属滑片P刚好处于b端.已知该弹簧伸长的长度△L与所受拉力F问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1)小刚要把电压表的表盘改为拉力计的表盘,当不拉拉环时,拉力计表盘上的零刻度应标在电压表表盘的多少伏处?(2)闭合开关,当电压表的指针指在1.5V时,电阻线接人电路中的电阻值为多少欧?此时,作用在拉环上竖直向上的拉力为多少牛?2.图中①②③④⑤组成的神经结构称为A.神经元B.神经中枢C.反射弧D.神经系统3.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复杂反射)是()A.看到梅子分泌唾液B.嗅到梅子气味分泌唾液C.谈到梅子分泌唾液D.吃到梅子分泌唾液4.如图一束激光AO由空气斜射入玻璃三棱柱,在另一侧面的出射点可能是图中的()A.B点B.C点C.D点D.E点5.把螺线管水平悬挂起来,通电后它的外部磁场与________磁体的磁场相似,静止时它的南极指向地磁场的________(填“南”或“北”)极.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最右端时,闭合开关,电流表示数为0.2A,R2消耗的电功率为0.8W;移动滑片将其置于某位置时,电流表示数为0.3A,R2消耗的电功率为0.9W.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2=________Ω,定值电阻R1=________Ω.7.小明等3人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其实验过程如下: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电路中的A、B、C处,将第一次测出的电流填入下表:为了防止个别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之一来重复实验,完成了第二次和第三次测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易错题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1、某同学测得一支铅笔的长度是16.34厘米。
从这个数据分析,他所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A、分米
B、厘米
C、毫米
D、微米
16、两个完全相同的细颈瓶(ab以上粗细均匀,截面和底面
相同),如图所示放置于水平桌面上,甲瓶装水,乙瓶装等
质量的盐水,液面全部超过ab而且都未溢出,则两瓶底受
到液体的压强之间的关系是:
A、P甲>P乙
B、P甲< P乙
C、P甲= P乙
D、无法判断
17.显微镜观察切片时,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后,所观察到的物象与低倍镜相比是() A、视野亮,细胞数目多 B、视野暗,细胞数目多
C、视野亮,细胞数目少
D、视野暗,细胞数目少
18.是一条直线河流上的两个码头,甲在上游,乙在下游。
今有一只在静水中航速为V的轮船从甲码头开往乙码头,到达乙码头后,立即返回甲码头,一个来回经过时间为t,若甲、乙间距离为S,则有()
A、t >2S/V
B、t=2S/V
C、t <2S/V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28住山区的小明星期天上午8:00出发,骑车去亲戚家,途经三个不同的路段:先是上坡路,然后是平直的路,最后是下坡路,于9:00到达。
若三路段的长度相同,且他在三个路段的平均行驶速度之比为1:2:3,则8:30 时他行进在哪一路段
A上坡路段B.平直路段 C. 下坡路段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30在“研究凸透镜成象”实验中蜡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缩小的象,光屏离凸透镜的距离为20厘米;当蜡焰距凸透镜的距离为30厘米时,蜡焰所成的象
A.只可能是倒立缩小的实象B.只可能是倒立放大的实象
C.只可能是正立放大的象D.倒立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象都可能
46.10牛的水能产生的浮力()
A、总是小于10牛
B、等于10牛
C、等于0牛
D、可以大于10牛
47.一架水平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以相同的时间间隔分别落下A、B、C三个大小一样的小球,
那么反映A、B、C三小球在空中的位置关系正确的图是()
48.质量相同的酒精与水(ρ酒精<ρ水),分别倒入底面积相同但形状如图的容器。
酒精倒入甲
容器,水倒入乙容器。
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甲和P乙的大小是()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无法确定
56、溶质质量分数为3a%和a%的两种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A、大于2a%
B、等于2a%
C、小于2a%
D、无法确定
87、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固定一螺线管,将开关闭合后,有一轻质小车,车上放一
条形磁铁,以初速度v0
A、电流表中无电流通过,小说车匀速运动
B 、电流表中有电流通过,小说车减速运动
C 、电流表中无电流通过,小说车减速运动
D 、电流表中有电流通过,小说车加速运动
二、填空题
1.如图3所示,沿斜面向上拉一个重为4.5N 的物体到斜面顶端,斜面长1.2m ,高0.3m ,拉力做功为2.16J ,则这个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N .
2.为了将重为600N 的物体运送到6m 高的楼顶上,建筑工人搭建了如图4所示的长12m 、高6m 的斜面.工人沿斜面方向用了400N 的拉力,在30s 内将重物匀速运送到楼顶,该过程中工人所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_J ,总功率为________W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3.有两个形状不同,但质量.底面积相同的容器,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如图),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比较为,P a P b .整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比较是F a F b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电动机工作时两端电压为U ,电流为I ,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R ,则该电动机工作时输出的最大机械功率为 .
5.有一个带动风扇转动的电动机正常工作时两端电压为U ,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I ,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R ,则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 ;该电动机正常工作时输出的最大机械功率为 ;此时电动机的效率为 .
6.某次实验中把直流电动机接在6伏的稳压电源上,闭合开关后,电动机不转动,这时与它串联的电流表的示数为2.5安培.经检查发现,转轴上齿轮被卡住了.故障排除后,电动机正常转动,电流表示数为1安培.则电动机的效率是 ,输出的机械功率是 W .
图3
图4
本卷部分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