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合集下载

1.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酵母菌首先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了水, 然后进行无氧呼吸才产生酒精。
3、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 在发酵过程中葡萄皮中的色素进入到发酵液中。
4、榨汁后,将葡萄汁装入发酵瓶,要留大约1/3的空间并封闭充气 口,为什么?
目的是先让酵母菌有氧呼吸快速繁殖,耗尽氧气后再进行酒精发 酵;其次,暂时存储发酵产生的CO2,防止发酵液的溢出。
挑选葡萄
冲洗
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比较
榨汁
酒精发酵
先有氧后缺氧 18~25 ℃
果酒
醋酸发酵 有氧
30~35 ℃
果醋
区别
酒精发酵
醋酸发酵
微生物
酵母菌
醋酸菌
温度
18~25 ℃
30~35 ℃
氧气 先有氧后缺氧
有氧
联系
酒精发酵为醋酸发酵提供__乙__醇_____。
2.发酵装置的设计 观察分析两位同学使用的发酵装置,回答问题。
(二)果醋制作的原理
①菌种: 醋酸菌
②发酵过程:
氧气、糖源充足时:
C6H12O6+2O酶2 → 2CH3COOH+2CO2+2H2O;
缺少糖源、氧气充足时: C2H5OH+O2 →酶CH3COOH+H2O。
③温度控制: 最适为30~35 ℃。
④气体控制: 需要充足的氧气。
二、实验设计
1.实验流程
①通过观察菌膜的形成、嗅味和品尝进行初步鉴定。 ②检测和比较醋酸发酵前后的pH值。 ③在显微镜下观察发酵液中是否有醋酸菌,并统计其数量作进一步鉴 定。
(讨论并完成思考。) 1、为什么在酒精发酵过程中往往“先通气后密封”?
“通气”的目的是使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 “密封”的目的是使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 2、酒精发酵过程中发生“先来水后来酒”现象,其原因是什么?

高中生物选修1优质学案:1.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高中生物选修1优质学案:1.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学习目标1.能从酵母菌、醋酸菌的菌种特性、来源和代谢类型等角度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

2.能简述果酒和果醋制作的流程,自行设计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装置,制作果酒和果醋。

|预知概念|一、果酒制作的原理1.菌种 酵母菌。

(1)菌种来源: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果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2)代谢类型:异养兼性厌氧型。

2.发酵原理(1)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可实现大量繁殖。

反应式为:C 6H 12O 6+6O 2――→酶6CO 2+6H 2O 。

(2)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产生酒精。

反应式为:C 6H 12O 6――→酶2C 2H 5OH +2CO 2。

3.影响酒精发酵的环境条件(1)温度:酵母菌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0__℃左右;酒精发酵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__℃。

(2)酒精发酵过程中,要保持无氧、酸性环境。

4.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在酒精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中使酒呈红色。

二、果醋制作的原理1.菌种 醋酸菌。

(1)菌种来源:人工接种醋酸菌。

(2)代谢类型:异养需氧型。

2.发酵原理 (1)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反应式为:C 6H 12O 6+2O 2――→酶2CH 3COOH +2CO 2+2H 2O 。

(2)当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反应式为:C 2H 5OH +O 2――→酶CH 3COOH +H 2O 。

3.影响醋酸发酵的环境条件(1)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是30~35__℃。

(2)氧气充足。

三、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设计1.实验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醋酸发酵↓ ↓果酒 果醋2.实验装置(1)各结构名称与作用①充气口,通入无菌空气。

②排气口,排出CO 2。

③出料口,取样检查和放出发酵液。

(2)装置的使用方法制作果酒时,打开②排气口,但不能打开①充气口;制作果醋时,适时通过①充气口充气。

1.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共22张PPT)

1.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共22张PPT)
闻一闻有没有醋味
尝一尝有没有醋酸
显微镜观察是否有醋酸菌存在
检测和比较醋酸发酵前后的pH值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小结
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酒精发酵 醋酸发酵 微生物 酵母菌(真核) 醋酸菌(原核) 30~35℃ 最适温度 20℃左右 前期有氧, 氧气 有氧 后期无氧 联系 酒精发酵为醋酸发酵提 供 酒精 。
1、某新能源研究兴趣小组尝试用木薯块根的淀粉制备燃料酒 精。他们用酶将木薯淀粉降解成单糖,安装的酒精发酵装置、 采用的发酵条件如下图:
(1)酵母菌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_________。向发酵瓶中加入 5g酵母菌开始试验,发酵初期,通气阀①需要偶尔打 开,并在A通气口处打气,以利于酵母菌大量繁殖 _____________;实 验过程中,通气阀②需要偶尔短时间打开,目的是 排出二氧化碳 ____________ 。 (2)第3天,取出少量发酵液,滴加含有重铬酸钾 _________ 的浓硫酸溶液来检测酒精。
(1)、如何检测果酒的制作是否成功?
闻一闻有没有酒味 尝一尝有没有酒精 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 重铬酸钾检测是否有酒精
用重铬酸钾检测是否有酒精
【原理】
橙 红 色
灰 绿 色
重铬酸钾
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
【实验】
H2SO4 重铬酸钾
对 照 组 酒 精
H2SO4 重铬酸钾
发酵液
(2)、如何检测果醋的制作是否成功?
②若缺少糖源,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 将乙醛变为醋酸.(酒变醋)
三、果酒和果醋实验流程示意图
挑选 葡萄 冲 洗
榨 汁
酒精 发酵
醋酸 发酵
果酒
果醋
四 果酒、果醋的发酵装置示意图A
(1)发酵过程中,每隔12h左右将瓶盖拧 松一次,为什么? 酒精发酵过程中产生CO2,瓶盖拧松放出CO2 (2)此后再将瓶盖拧紧,目的是 防止进入O2,继续进行酒精发酵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1.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1.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30~35 ℃
果醋
微生物 温度
酵母菌 18~25 ℃
醋酸菌 30~35 ℃
氧气
先有氧后缺氧
有氧
联系
酒精发酵为醋酸发酵提供___乙__醇_______。
怎样将葡萄酒发酵装置改装成 葡萄醋发酵装置?
装置a
如何控制条件? 果酒:每隔12h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排除CO2 果醋:当发酵产生酒精后,再将瓶盖打开,盖上一层纱 布,继续发酵
【课题延伸】
用重铬酸钾检测是否有酒精
【原理】



绿


重铬酸钾
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
【实验】
对照1
H2SO4
发酵液
H2SO4
酒精
重铬酸钾
实 验 组
重铬酸钾
对 照 组
思考题
1.你认为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 应该先冲洗,然后再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 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2.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5 因为夏天气温高,一般二十一天就能将葡萄酒 酿好;如果气温低于三十度那就要多酿几天。要 注意的是,酿的时间越长酒味越浓;葡萄酒酿好 以后,放的时间越长,酒味越浓。
5 葡萄酒酿好以后,要把葡萄籽,葡萄皮,还有发 了酵的果肉都过滤掉,这就叫滤渣。滤渣的工具可 以用漏瓢(见图);也可以用纱布,留下葡萄酒就 行了。要注意的是,滤渣的工具一定要严格清洗消 毒,不要把细菌带到酒里面去了哦。
6. 葡萄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重铬酸钾来 检验。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 色。检测时,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mL,再滴入物 质的量浓度为3mo1/L的H2SO4 3滴,振荡混匀,最后 滴加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3滴,振荡试管,观 察颜色的变化。

生物选修一专题一课题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详尽知识点

生物选修一专题一课题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详尽知识点

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基础知识(一)发酵1、概念:利用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及各种不同代谢产物的过程。

2、类型:据氧气需求情况分为厌氧发酵和需氧发酵;据发酵生成产物分为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等。

(二).果酒的制作原理1、菌种:酵母菌1)形态结构: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属真核生物,细胞大小为1~30um,呈圆形、椭圆形等。

2)繁殖方式:酵母菌的繁殖方式有出芽生殖、分裂生殖和孢子生殖(有性生殖),但多以出芽方式进行无性生殖。

温度低时形成孢子,进入休眠状态;温度适宜时,进行出芽生殖,繁殖速度快。

3)生存环境:自然界中,酵母菌分布广泛,但多分布在含糖较高的偏酸环境中,如水果、花、树皮上,一年四季,土壤始终是酵母菌的大本营。

4)新陈代谢类型:异养兼性厌氧型。

同化作用类型:异养;异化作用类型:兼性厌氧型。

5)菌种来源:主要来源于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在果酒的工业生产中为了提高果酒的品质也可以直接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

2、制作原理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C6H12O6 +6O2 6CO2+6H2O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 C6H12O6 2C2H5OH + 2CO23、发酵条件1)温度:18--25 ℃,20℃左右是最适宜温度。

补充:温度对发酵的影响酵母菌只能在一定温度下生活。

温度低于10℃,酵母菌发育很缓慢。

随着温度的升高,繁殖速度加快,20℃时为最佳繁殖温度,此时酵母菌生殖速度快、生活力强。

超过35℃,酵母菌生长受到抑制,繁殖速度迅速下降,到40℃酵母菌停止出芽,开始出现死亡。

如果想要获得高酒精浓度的发酵液、减少损耗,必须控制好发酵温度。

2)PH值:4.0-5.8为最适PH,在最低PH为2.5,最高为8.0的条件下酵母菌尚能生存但是生长及其缓慢甚至容易死亡。

3)前期通氧,然后控制缺氧。

(三).果醋的制作原理1、菌种:醋酸菌1)形态、结构:醋酸菌是单细胞原核生物,细胞从椭圆到杆状,单生、成对或成链。

1.1果酒果醋的制作

1.1果酒果醋的制作

1.1果酒果醋的制作1.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编者:杨正清审稿:⾼⼆⽣物组班级:姓名:【本节重点】: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发酵条件的控制【课前预习】⼀、果酒的制作1.原理:果酒发酵所利⽤的菌种是①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物,通过⽆氧呼吸可以产⽣酒精。

其⽆氧呼吸的反应式是②直接在果汁中加⼊⼈⼯培养的酵母菌。

2.条件:③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的繁殖,酒精发酵时⼀般将温度控制在④18~25℃。

3.菌种的来源(1)⾃然发酵:附着于葡萄⽪上的⑤野⽣型酵母菌。

(2)⼯⼚化⽣产果酒,为提⾼果酒的品质,更好地抑制其他微⽣物的⽣长,采取的措施是⑥直接在果汁中加⼊⼈⼯培养的酵母菌。

4.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可通过嗅觉和品尝初步鉴定,并⽤⑦重铬酸钾检验酒精存在。

可观察到溶液颜⾊变为⑧灰绿⾊。

⼆、果醋的制作1.原理:醋酸菌是⼀种好氧细菌,属于原核⽣物,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

⽣成醋酸的反应式是⑨30~35℃ 3 30~35℃0~35℃。

2.条件:最适⽣长温度为⑩30~35℃,需要充⾜的氧⽓。

3.菌种来源:到当地⽣产⾷醋的⼯⼚或菌种保藏中⼼购买。

4.设计实验流程及操作步骤:果酒制成以后,在发酵液中加⼊醋酸菌或醋曲,然后将装置转移⾄30~35℃条件下发酵,适时向发酵液中通⼊氧⽓。

如果没有充⽓装置,可以将瓶盖打开,在瓶盖上盖⼀层纱布,以减少空⽓中尘⼟污染。

三、实验设计流程图1.制葡萄酒时,你认为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应该从哪些⽅⾯防⽌发酵液被污染?2.制葡萄酒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3.果酒制作过程中并未刻意灭菌,但其他微⽣物却难以存活,为什么?你如何确认果醋的制作是否成功?问题探究⼀: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1.果酒制作需要酵母菌,果醋制作需要醋酸菌,它们都是单细胞⽣物。

它们的细胞结构主要区别是什么?2.果酒的制作是以酵母菌发酵为主。

葡萄酒的制作流程如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1.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授课课件(共24张PPT)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1.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授课课件(共24张PPT)

三、果酒、果醋制作的基本过程
1.对发酵瓶、纱布、榨汁器等用具进行清洗并消毒。 2.取葡萄500g,去除腐烂的叶子,用清水冲洗葡萄1-2次除去污物
(注意冲洗次数不宜太多),去除枝梗.
3.榨汁后装入发酵瓶(要留出大约 1/3的空间) 。
4.将发酵瓶置于适宜的温度(18-25℃)下酒精发酵。 【简易装置12h天排气一次(拧松瓶盖)】 5.10天后,取样检验。 6.加入醋酸菌或醋曲,然后移至30-35℃条件下发酵,适 时充气(氧气或者无菌空气)。
讨论:果醋的作用
果醋中含有20多种氨基酸和16种有机酸,不 仅对8种有害微生物如葡萄菌、伤寒菌、赤痢 菌、霉菌等有明显抑制杀灭作用,还可降低 胆固醇、促进消化、降低血脂和血压、软化 血管、提高肝脏的解毒和新陈代谢等。
1.适量食醋对消化不良和缺乏胃酸的老年人能生 津开胃,加强消化系统的功能。 2.适量食醋能抑制老年人肠道内肠毒素对人体的 影响。
课题2 果醋的制作
教学目标
1.说明果醋制作的原理。 2.设计制作果醋的装置。 3.完成果醋的制作。
♪课题重点:说明果醋的制作原理,设计制作装置,制 作出果醋。 ♪课题难点: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
一、果醋的制作原理 1、小醋组讨酸论菌,(思原考核下细列菌问题):二分裂增殖
21、、醋果酸醋菌的最适制生作长利温用度的30菌-3种5℃是、?PH属:于偏酸原核5还.4~6.3 、 醋是酸真菌核是生好物氧细?菌如,何只繁有殖当的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
方程式为: C2H5OH+O2

CH3COOH+H2O
(2)分析此发酵装置不足之处 易被杂菌污染
思考:结合果酒、果醋的制作 原理,你认为应该如何使用这 个发酵装置?

高中生物《选修1》必记知识清单

高中生物《选修1》必记知识清单

高中生物《选修1》必记知识清单1.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基础知识(一).果酒制作1、菌种:酵母菌①代谢类型:异养兼性厌氧型 ②生殖方式:主要是出芽生殖③生物类型:真核生物 ④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和PH :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的温度是在18℃~25℃,pH 最好是弱酸性。

⑤来源:附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2、原理: ① 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反应式为:C 6H 12O 6+6H 2o+6O 2 → 6CO 2 + 12H 2O + 能量 ② 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反应式为:C 6H 12O 6 → 2C 2H 5OH + 2CO 2 + 能量3、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4、酒精的检测:用重铬酸钾检测。

原理是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二).果醋制作1、菌种:醋酸菌①代谢类型:异养好氧型 ②生殖方式:二分裂③生物类型:原核生物 ④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 醋酸菌生长的最适温度是在30℃~35℃2、原理:① 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② 当缺少糖源时和有氧条件下,可将乙醇(酒精)氧化成醋酸。

反应式为:C 2H 5OH+O 2→CH 3COOH + H 2O ;二、实验设计(一)实验流程: 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醋酸发酵↓ ↓果酒 果醋(二)操作提示1、材料的选择与处理: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冲洗除去污物,再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不能反复冲洗,以免使酵母菌菌种流失而导致酵母菌数量减少,发酵周期延长,产品中酒精含量下降。

2、防止发酵液被污染的措施①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

②发酵瓶要清洗干净,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

③装入葡萄汁后,封闭充气口。

3、发酵①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1/3的空间,并封闭充气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活动3:阅读教材,讨论并完成思考。 〖思考1〗在酒精发酵过程中往往“先通气后密封”。 “通气”的目的是 “密封”的目的是 〖思考2〗酒精发酵过程中发生“先来水后来酒”现象, 其原因是什么? 〖思考3〗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是在发酵过程中葡 萄皮的 色素 进入到发酵液中。
〖思考4〗自然发酵菌种来源 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 〖思考5〗醋瓶子、未喝干的啤酒瓶子放置久了,在醋和 啤酒表面形成一层“白膜”。它是怎样形成的?
充气口? 制 酒 时 关 闭
三、发酵操作 1、对发酵瓶、纱布、榨汁器等用具进行清洗并消毒。
70%的酒精 2、选取新鲜的葡萄,用清水冲洗葡萄1-2次除去污 物。(注意冲洗次数不宜太多) 3、去除枝梗 〖思考〗先冲洗后去枝梗的目的是 防止杂菌感染 。 4、榨汁后装入发酵瓶。
要留有约1/3的空间,并使发酵装置处于 封闭 状态。
(2)影响酒精发酵的主要环境条件有温度、氧气和pH。
二、果醋制作的原理
学习活动2:阅读果醋的制作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微生物是 醋酸菌 ,代谢类型是 异养需氧型 。
①有氧、糖充足的反应式: ②有氧、缺少糖源的反应式:
醋酸菌生长的最适温度是 30~35℃ ;
(2)影响醋酸发酵的主要环境条件有温度、氧气和pH。
5、将发酵瓶置于适宜的温度(18-25℃)下发 酵。 6、简易装置12h排气一次。(拧松瓶盖) 7、10天后,取样检验(酒精的重铬酸钾显色反 应)。 8、加入醋酸菌或醋曲,然后移至30-35℃条件 下发酵7天-8天,适时充气。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课后练习题 1.果酒和果醋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含量高,有助于人体 健康。果酒和果醋可以利用多种水果和野果酿制,提高 原料利用率,并创造经济价值。
2.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需要更加周密的考虑和更多技术、 资金的支持,如原料来源与选择、菌种培育与选择、 发酵设备、发酵条件的自动化控制、产品的提纯和包 装以及严格控制杂菌污染等。醋酸菌大量繁殖形成的。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二、实验设计
学习活动4:阅读“实验设计”
画出果酒和果醋实验流程示意图。
挑选葡萄 冲洗 榨汁 酒精发酵 醋酸发酵
果酒
果醋
排气口? 便 于 排出 CO2 取 样 排气口胶管长而弯曲的作用? 检 查 防止空气中杂菌感染 和 出 放 料 出 发 口? 酵 液 果酒的发酵装置示意图
一、果酒制作的原理
学习活动1:阅读果酒的制作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微生物是 酵母菌 ,代谢类型是 异养兼性厌氧型。
①有氧呼吸的反应式: ②无氧呼吸的反应式:
①酵母菌生长的最适温度是 20℃ ; 酒精发酵一般将温度控制在 18~25℃ 。 ②酒精发酵过程中,要保持缺氧、酸性 环境。 (有氧、缺氧、酸性、碱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