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选读-2国学经典选读形考二 通用考试电大网考答案

合集下载

国学经典选读-1国学经典选读形考通用考试电大网考答案

国学经典选读-1国学经典选读形考通用考试电大网考答案

国学经典选读-1国学经典选读形考通用考试电大网考答案国学经典选读-1国学经典选读形考通用考试电大网考答案一. 单选题(共10题,共6分)3.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此句的恰当二. 判断题(共10题,共6分)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此句中的“说”:3. 关于“敬鬼神而远之”,孔子的态度是对鬼神采取尊敬而不迷信的态度,要懂得死亡的真实性和承认生命的有限性,要以现实的人生为出发点,在有限的生命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4.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诸也。

”此句中“好古”:是指喜爱先哲的遗典、古代的典章等。

(0.65. 孔子大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是说要启发学生,举一个例子不懂,就不要举三个例子使人更加迷惑了;对于举一不能反三的学生就不用回复他了。

(0.6分)7. 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此句意思是:孔子答道:“把心力专一地放在使人民8.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此句中“愠”:10.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此句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为人要诚实守信,要广泛地去爱三. 填空题(共10题,共8分)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0.8分)2. 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

” (0.8分)3.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

” (0.8分)4.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 (0.8分)5.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

” (0.8分)6.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而已矣。

” (0.8分)7. 子曰:“兴于诗,立于,成于乐。

国学经典考试题库和答案

国学经典考试题库和答案

国学经典考试题库和答案1. 引言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

对于学习国学经典的人来说,熟练掌握其中的重要内容和理论非常重要。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国学经典,我们整理了一份国学经典考试题库和答案。

本文将介绍题库的概述和内容,并附上一些示例题目和答案。

2. 题库概述本题库收集了包括《论语》、《大学》、《中庸》、《孟子》、《道德经》等国学经典中的重要内容。

题库中的题目分为选择题、判断题和简答题等多种类型,涵盖了国学经典的各个方面。

每道题目都有详细的解析和答案,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 题目示例3.1 选择题1.以下哪部作品是道家经典? A. 《论语》B. 《大学》C. 《中庸》D. 《道德经》正确答案:D解析:《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老子所著,是古代中国哲学思想的重要代表。

2.以下哪个词语是用来形容《论语》的?A. 仁者爱人 B. 政治原则 C. 道德经典 D. 人生哲学正确答案:D解析:《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包括了众多关于人生道理和行为准则的论述,因此可以称之为人生哲学。

3.2 判断题判断题需要判断给出的陈述是否正确。

1.孟子是道家学派的思想家。

正确答案:错误解析: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注重人性的善和教育的重要性。

2.《大学》是儒家经典著作中的一部。

正确答案:正确解析:《大学》是《四书五经》中的一部,是儒家学派的重要经典之一,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3.3 简答题简答题需要回答一个问题,并进行简要的阐述。

1.请简要介绍《论语》的主要内容和思想。

答案:《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主要记录了孔子的言论和教诲。

《论语》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等重要内容。

其中,孔子对仁、礼、智、信等价值观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并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准则。

4. 结论国学经典考试题库和答案的整理为学习国学经典的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工具。

电大汉语言专科《国学经典》(教学一体化)网上考试题库(河南电大平台)

电大汉语言专科《国学经典》(教学一体化)网上考试题库(河南电大平台)

S
T
Hale Waihona Puke 天地之大德曰生, 天命之谓性, 为政之道,
W
我国 吾不试, 孝者, 学而不思则罔, 一阴一阳之谓 以下不符合 以下对“中庸”
X
Y
以下几位名人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以下有关教育的言论 有位 曾子说, 中国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
Z
子曰:“君子不器。” 子曰:“惟仁者能好人, 子张问仁于孔子 祖国
多项选择题
Z
判断题题库
音序 G H J
国学是 国学一词, 韩非子是 黄帝内经 君子 开凿门窗 孔子、曾子都认为, 孔子认为,陪着君子说话, 孔子认为弟子们 孔子认为自己 孔子说君子三畏,
试题
答案 对 错 对
K


L M N R S W
孔子主张 老子认为: 老子主张 《老子》是 吕不韦 墨子 南宋时, 人 司马迁 四部之学 孙子, 为 张载 庄子 《庄子》 祖国 《中庸》 《左传》 《左传》
对 错 对 错 对 错

Z
错 对
音序 试题 D 大学之道, 古代的 关于“中庸”,以下说法正确的 G 有: 关于仁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关于中庸,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孔子认为, K 孔子是一位 L 老子认为: M 墨子 Y 以下说法 曾子说 张载 中国 子畏于匡 子夏认为,
答案
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在亲民 声色不去,滋味不绝\名利不去,喜怒不除\ 神虑精散 中庸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思维方式\中庸告诉我们凡事有利必有弊\中庸告诉我们, 要看到事物是一个整体。 全 不该说话时而说话\该说的话不说\不看脸色而贸然开口 全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孔子认为,君主要以道德和礼乐教化引导人民\老子提倡君主应该“无为而治” \孔子的学生子夏为,君子对待人民,必须先用真诚使人信服方能指挥人民劳动否则人民就会 以为是在折磨他们。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为人谋而不忠乎? 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全 孔子之所以不怕匡人,是因为他相信自己身负天命 \这个故事表现了孔子那种“天命在我”的自信。 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望之俨然

贵州电大(2020-2022)-02国学经典选读-学习资料3答案

贵州电大(2020-2022)-02国学经典选读-学习资料3答案

02国学经典选读0003
贵州电大形成性考核课程号:5205545
单项选择(共10题,共40分)
第1题,请仔细阅读以下题目:
纪事本末体史书的体式始创于袁枢的()。

A、《资治通鉴》
B、《通鉴纪事本末》
C、《宋史纪事本末》
D、《明史纪事本末》
提示:本题难度中等,请运用科目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答案】:B
第2题,请仔细阅读以下题目:
《宋书》最有价值的是()这一部分。

A、本纪
B、志
C、表
D、列传
提示:本题难度中等,请运用科目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答案】:B
第3题,请仔细阅读以下题目: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事为(),言为《尚书》。


A、《国语》
B、《左传》
C、《公羊传》。

贵州电大(2020-2022)-02国学经典选读-学习资料2答案

贵州电大(2020-2022)-02国学经典选读-学习资料2答案

02国学经典选读0002
贵州电大形成性考核课程号:5205545
单项选择(共10题,共40分)
第1题,请仔细阅读以下题目:
()是通过给人物立传记的方式来记叙历史的。

A、政书
B、纪事本末体史书
C、纪传体史书
D、编年体史书
提示:本题难度中等,请运用科目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答案】:C
第2题,请仔细阅读以下题目:
《宋书》最有价值的是()这一部分。

A、本纪
B、志
C、表
D、列传
提示:本题难度中等,请运用科目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答案】:B
第3题,请仔细阅读以下题目:
()也被称为《汲冢纪年》、《汲冢古文》或《汲冢书》,本是一部先秦编年体古书,但到战国以后就不见流传。

A、《竹书纪年》
B、《春秋》。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考试《国学经典选读》教学考一体化网考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考试《国学经典选读》教学考一体化网考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

(2018更新)最新河南电大《国学经典选读》教学考一体化网考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100% 通过2016年秋期河南电大把《国学经典选读》纳入到“教学考一体化”平台进行网考,针对这个平台,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内容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Ctrl+F),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一单选题1.子张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孔子说的“五者”为()(4.00分)A. 历史上五位奉行仁义的人B. 金、木、水、火、土C. 仁、义、礼、智、信D. 恭、宽、信、敏、慧2. 孔子认为君子有三畏,分别是畏天命,畏大人,畏()。

(4.00分)A. 信仰B. 天子C. 圣人之言D. 父母之命3.关于“国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4.00分)A. 张之洞主张“西学为体,中学为用”。

B. 国学的概念和内容从古至今始终如一,一成不变。

C. 季羡林认为,国学应该是“大国学”。

D. 追溯“国学”一词,最早出自《论语》4.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

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焉。

(4.00分)A. 一家B. 天下C. 一国D. 一人5.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

(4.00分)A. 德B. 教C. 礼D. 仁6.按照孔子的理念,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我们普通人实施“仁”的途径(4.00分)A.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B.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C.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D.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以下对这句话解释不正确的是()。

(4.00分)A. 恭而无礼:恭敬但没有节制B. 葸:过分小心而显现出畏惧的样子C. 这句话主要是说不应该拘泥于礼D. 这句话说了“礼”的重要性8.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①)。

河南电大本科《国学经典选读》(教考一体化)网上考试题库

河南电大本科《国学经典选读》(教考一体化)网上考试题库

河南电大本科《国学经典选读》(教考一体化)网上考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题库1.按照孔子的理念,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我们普通人实施“仁”的途径A.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2.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

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焉。

D. 一人3.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A. 在明明德,在亲民4.樊迟问知。

子曰:务民之义,(),可谓知矣。

A. 敬鬼神而远之5.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

正家而天下正矣。

”对这句话解释不合适的是:B. 这句话强调父亲、兄长、丈夫的绝对权威不可违抗,即使他们做错了,儿子、弟弟、妻子也不能有任何意见。

6.古人的养生理论十分完善,以下符合传统养生原则的是()B. 小胖性格达观,不太看重得失,不过分思虑7.关于“国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D. 国学仅包括儒家文化。

8.关于“国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季羡林认为,国学应该是“大国学”。

9.关于“无为”,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B. “无为”意在告诉我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要作为10.关于天人关系,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D. 儒家、道家对天人合一的解释完全一致11.黄帝内经·素问》认为人要顺应季节的变化来养生,依照《黄帝内经》的说法,冬季人们应该怎么养生最为适宜?D. 早睡晚起,等到天亮才起,使神志深藏于内。

12.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其无正也。

()人所迷,其日固久。

D.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13.君王、国家、人民这三者中,有轻有重,请遵循孟子的思路,按照从重到轻排列()D. 人民>国家>君王14.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A. 腹心15.君子有三变”,这句话的意思是()B. 与君子相处,会发现他有很多不同的样貌。

16.孔子认为,君主治理国家,如果想让人民有廉耻之心,达到良善淳厚的境界,则需要:D.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17.孔子认为君子有三畏,分别是畏天命,畏大人,畏()。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一网一平台《国学经典选读》教学考单选多选题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一网一平台《国学经典选读》教学考单选多选题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一网一平台《国学经典选读》教学考单选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7611)适用于22春之后的学员单选题1. 君王、国家、人民这三者中,有轻有重,请遵循孟子的思路,按照从重到轻排列() 单选题(2 分】A. 国家>君王>人民B. 国家>人民>君王C. 君王>国家>人民D. 人民>国家>君王正确答案:D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的是() 的重要性。

单选题(2分)A. 躬身实践B. 废寝忘食C. 学思结合D. 冥思苦想正确答案:C3. 以下对“中庸”思想的理解,错误的是: ()单选题(2分)A. 有种解释说“中庸”就是用中、中行的意思。

B. 中庸的思维方式要求人们在任何条件下都要做恰当的事,也就是恰到好处的作为与恰到好处的不作为。

C. 中庸之道就是碌碌无为,缩手缩脚,不敢直言不讳,做人圆滑,世故。

D. 中庸:就是关于恰到好处的常理。

正确答案:C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的是() 的重要性。

单选题(2分)A. 冥思苦想B. 废寝忘食C. 学思结合D. 躬身实践正确答案:C5. 哪一项不是孔子的言论?单选题(2分)A. 有教无类。

B. 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C.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 见贤思齐。

正确答案:B6. 《黄帝内经·素问》认为人要顺应季节的变化来养生,依照《黄帝内经》的说法,冬季人们应该怎么养生最为适宜?单选题(2分)A. 早早起床,漫步在庭院里,舒展形体。

B. 早早起床,让心中不存在郁闷,对外界事物保持兴趣。

C. 早睡晚起,等到天亮才起,使神志深藏于内。

D. 早睡早起,和鸡的活动相仿佛,收敛神气。

正确答案:C7. 以下几位名人与各自对“国学”的描述,搭配错误的是()单选题(2分)A. 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 季羡林:国学应该是“大国学”C. 邓实:一国所有之学D. 章太炎:国学是七科之学正确答案:D8. “上善若水”这一观点出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单选题(共10题,共8分)
5.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此句的恰当之意是:()(0.8分)
7.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一句的恰当意思是()(0.8
二. 判断题(共10题,共6分)
1.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仁的方法了。

)(0.6分)
2.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老百姓就
3.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所谓仁,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
4.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此句大意是:三个人行走,一定有我
5.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0.6分)
6. 孔子的学生子夏说:“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也已矣”,是说:每天学习已经死亡的知
7. 《史记》开卷首章,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9.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此句意思是:“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用不合于仁德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有它;贫
10.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诸也。

”此句中“好古”:是指喜爱先哲的遗典、古代的典章等。

(0.6
三. 填空题(共10题,共6分)
1. 子曰:“兴于诗,立于,成于乐。

”(0.6分)
2. 子曰:“父母在,不,游必有方。

”(0.6分)
3.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则殆。

”(0.6分)
4. 子曰:温故而,可以为师矣。

(0.6分)
5. 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

”(0.6分)
6. 子曰:温故而,可以为师矣。

(0.6分)
7. 子曰:“德之不,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0.6分)
8.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

”(0.6分)
9.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0.6分)
10.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而已矣。

”(0.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