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你中国》教案
我爱你中国 教案

《我爱你,中国》教案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深情的歌声表现歌曲《我爱你,中国》。
2.了解《我爱你,中国》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情况,准确理解歌词的文学内涵。
3.引导学生感受《我爱你,中国》的思想和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我爱你,中国》。
2.欣赏《我爱你,中国》的音频和视频资料。
3.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情况。
4.创作实践与拓展。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唱歌曲《我爱你,中国》,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情况。
难点: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用深情的歌声表现歌曲的情感。
教具准备:多媒体、钢琴、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播放《我爱你,中国》的音频资料,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和旋律。
学生分享听后感,引出本课主题。
二、学唱歌曲《我爱你,中国》:1.教师范唱,学生跟唱。
2.教师钢琴伴奏,学生集体演唱。
3.纠正学生的音准和节奏,注意强弱处理。
4.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文学内涵,感受歌词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
5.学生自由练习,尝试用深情的歌声表现歌曲的情感。
三、欣赏《我爱你,中国》的音频和视频资料:1.教师播放《我爱你,中国》的音频资料,学生欣赏。
2.教师播放《我爱你,中国》的视频资料,学生欣赏。
3.学生分享欣赏感受,引出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情况。
4.教师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情况。
5.学生再次欣赏音频和视频资料,深入感受歌曲的情感和内涵。
四、创作实践与拓展:1.学生分组练习,每组用自己的方式表现歌曲《我爱你,中国》。
可以是用诗歌、绘画、舞蹈等方式。
2.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分享创作思路和感受。
我爱你中国教案

我爱你中国教案教案名称:《我爱你中国》歌曲教学教学目标:1. 学习新的歌曲《我爱你中国》。
2. 了解歌曲的背景和意义。
3. 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歌曲《我爱你中国》及伴奏音乐。
2. 课件或图片展示《我爱你中国》的歌词。
3. 音响设备。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教师播放《我爱你中国》的伴奏音乐,让学生聆听并感受旋律。
Step 2:呈现歌曲歌词教师通过课件或图片展示《我爱你中国》的歌词,让学生跟读。
Step 3:分组练唱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别练唱《我爱你中国》的歌曲片段,教师可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Step 4:合唱教师指导全班齐唱《我爱你中国》整首歌曲,注意节奏和口齿清晰。
Step 5:理解歌曲意义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我爱你中国》的歌词中表达的爱国情怀和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Step 6:分角色朗读歌词教师将歌词分成几个角色,每个角色由学生扮演,进行朗读练习,既可以增强对歌曲的理解,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Step 7:合唱表演最后,全班同学在校内或校外进行《我爱你中国》的合唱表演,展示所学唱歌的成果。
Step 8:总结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学习《我爱你中国》的心得体会,分享感受和思考。
教学扩展:1. 学生可以尝试写一篇关于自己的祖国的作文,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
2.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歌曲,进行合唱或个人表演。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合唱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学生在分角色朗读时的情感表达和语音准确性。
教学反思:教学中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与认知,唤起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
同时,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表达,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我爱你中国幼儿教案

我爱你中国幼儿教案【篇一:我爱你中国教案】课题:【篇二:《我爱你中国》教学设计】五年级第一单元第四课《我爱你中国》教学设计郑村小学张霞教学目标:1、了解我们祖国的心脏、祖国的明珠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历史和现在。
2、明白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中坚力量,保卫祖国大好河山依靠解放军。
3、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热爱我们的祖国,不仅应为它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而且因为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对这片世世代代生活的土地的感情十分深厚,下面我们介绍一下祖国的心脏——北京、刚刚回归祖国的香港和澳门、还有以后肯定会回归祖国的宝岛台湾。
二、进行新课第一部分:祖国的心脏(投影出示图片)教师:你知道祖国的心脏在哪里吗?对,祖国的心脏就是我们的首都北京。
北京是世界闻名的历史名城,你知道有几代王朝曾经在这里建都?留下了哪些历史遗迹?学生:回答教师:同学们都知道,心脏是人体的中心,为什么说北京是祖国的心脏呢?看课件,说出北京是中国的哪些中心。
学生:略第二部分:香港和澳门(投影出示图片)教师:香港和澳门分别在1997年和1999年回归祖国,那可是我们祖国的两件大喜事呢,同学们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教师:在国歌声中,中华民族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真是太激动人心了!同学们谈谈你们的感受吧。
学生:回答略。
第三部分:宝岛台湾(投影出示图片)教师:大家都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在远古时代,台湾与大陆相连,后因地壳运动分隔成岛。
清朝在台湾设置台湾府,属福建省管辖。
台湾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名胜古迹众多,还有浓郁的民族风情。
谈一谈你对台湾了解多少?学生:回答略。
教师:台湾现在还没有回归祖国,但是我们相信宝岛台湾最终会与大陆统一。
第四部分:解放军保卫祖国(投影出示图片)教师:同学们一定很熟悉解放军这个名称,在抗灾的第一线,保卫祖国的战场…….,我们都会看到这个熟悉的身影,解放军叔叔总是冲锋陷阵在前。
学生读本我爱你中国教案

学生读本我爱你中国教案《<我爱你中国>学生读本教案》一、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我爱你中国》学生读本,深入了解中国的伟大之处,培养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读本中体现的中国之美和爱国情怀。
难点:如何让学生将这种情感内化为自身的情感认知。
三、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体验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嘿,同学们!今天咱们要来一起探索一本超级有趣的读本哦,它的名字呀,就叫《我爱你中国》。
你们猜猜看,这里面会有什么好玩的东西呢?(二)内容讲解哇哦,打开读本,就像打开了一个神奇的宝库!这里有咱们祖国的大好河山,那雄伟的长城就像一条巨龙盘踞在山间,还有那奔腾的黄河,气势汹汹的呢!还有我们悠久的历史文化,什么四大发明呀,那可都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贝呀!然后呢,还有那些为了国家奋斗的英雄们,他们的故事可太精彩啦,就像星星一样闪闪发光呢!(三)小组讨论来来来,大家分组讨论一下,你们最喜欢读本里的什么呀?是那美丽的风景,还是厉害的发明,或者是英雄的故事呢?都来说说看呀。
(四)分享与总结好啦,每组派个代表来分享一下你们的讨论结果吧。
哇,大家说得都好棒呀!同学们呀,咱们的祖国就是这么了不起,这么值得我们去爱呀!就像歌里唱的那样:“我爱你中国,亲爱的母亲……”(五)作业布置回去之后呀,把读本里你最喜欢的部分讲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感受一下祖国的伟大哦!五、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教学,同学们对祖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热爱,他们那一张张充满热情的小脸呀,就像一朵朵盛开的花朵。
希望他们能一直怀揣着这份爱,努力学习,为祖国的未来添砖加瓦!哈哈,我相信他们一定可以的!就像那句话说的:“少年强则国强!”我爱你们呀,可爱的同学们,就像我爱我们伟大的祖国一样!以上教案仅供参考,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我爱你中国音乐教案

我爱你中国音乐教案【篇一:《我爱你中国》教案】我爱你,中国内容标准三4.6 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
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三1.6 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报效祖国的责任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二)能力:尊重不同民族的传统和习惯,培养与其他民族成员友好交往的能力。
(三)知识:了解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初步认识民族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教学内容分析本项目旨在引导学生把自己对“小家”的热爱进一步上升为对祖国大家庭的热爱,通过引导学生认识祖国河山壮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华夏文明,结下了密不可分的兄弟情谊,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维护民族团结的情感,教育学生认同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树立报国之志。
本项目共安排了导言和两个层次的内容。
导言由两段文字组成,第一段用一句歌词引导,指出伟大的中国是我们共同的家。
接着用简明的语言指出本课与上一课的联系:我们不仅要爱自己的“小家”,更要爱我们共有的家——中国;第二段先用充满激情的文字和富有感染力的排比句点明本课的主题,然后提出探究问题,导入新课。
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点明了本层次的思想教育目标。
再次,设置了一个“爱我中华,爱我中华文化”的主题演讲活动作为整个层次的拓展,使学生的爱国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第二层次“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首先通过回顾历史让学生认识到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始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趋势。
我爱你,中国教案

我爱你,中国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认同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增强振兴祖国的责任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现实材料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以及搜集材料的能力。
知识:了解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各民族之间形成了不可分割的血肉关系,初步认识民资精神的内涵和意义。
二、重点难点:
重点:教育学生认同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树立报国之志
难点: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把自己对“小家”的热爱进一步上升为对祖国大家庭的热爱三、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反映壮丽山河、灿烂文化的图片或事例。
教师准备:搜集歌曲《我爱你,中国》、奥运会开幕式等音像材料;民族团结的事例。
五、板书设计:
我爱你,中国
一、可爱的祖国
1、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
2、祖国历史悠久
3、祖国文化灿烂
二、56个民族是一家
1、历史上56个民族相互交往,相互支持
2、今天,各民族更是相互团结,相互支持
3、民族团结对青少年提出的要求。
大班音乐教案我爱你中国 大班音乐毕业歌教案

大班音乐教案:我爱你中国教案概述•课程主题:我爱你中国•适用年龄:大班(4-5岁)•课时:1课时(约45分钟)教学目标1.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培养幼儿良好的民族情感和家国观念。
3.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CD或MP3播放设备•音乐录音•幼儿绘画、手工制作材料教学活动活动1:歌曲欣赏(10分钟)1.引导幼儿坐在舒适的位置上,放松身心。
2.播放歌曲《我爱你中国》,让幼儿仔细聆听。
3.引导幼儿自由表达对歌曲的感受和想法。
活动2:歌曲学唱(15分钟)1.分发歌曲《我爱你中国》的歌词。
2.引导幼儿跟随CD或MP3唱歌,重点训练发音和节奏感。
活动3:舞蹈表演(20分钟)1.引导幼儿集体学习《我爱你中国》的舞蹈动作。
2.分配角色,让幼儿按照自己的选择参与舞蹈表演。
3.练习舞蹈动作,指导幼儿协调动作和节奏。
活动4:绘画创作(15分钟)1.给每个幼儿提供纸和彩笔,引导幼儿画出自己眼中的中国,可以是国旗、长城、熊猫等。
2.鼓励幼儿相互展示和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
教学延伸拓展活动1.组织幼儿观看相关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动画片或纪录片,进一步了解中国的文化。
2.引导幼儿了解中国的各个省份、地理特点和民俗文化。
家庭互动1.建议幼儿和家长一起唱唱《我爱你中国》,加强亲子关系。
2.鼓励幼儿与家人一起制作中国传统手工艺品,增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情感。
教学评估1.观察幼儿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表现。
2.评价幼儿在学唱、舞蹈和绘画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情况。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歌曲、舞蹈和绘画等多种形式,帮助幼儿了解和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从感性的角度引导幼儿接触中国文化,同时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合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高中语文教案我爱你中国

高中语文教案我爱你中国教学目标1. 理解《我爱你,中国》的主题思想,把握诗人的情感表达。
2. 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如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 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韵律美,感受诗歌的音乐性。
4.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 难点:诗歌语言的艺术魅力和音乐性的体会。
教学准备- 教材:《我爱你,中国》原文及翻译。
- 多媒体课件:包含诗歌朗读、相关图片和背景音乐。
- 学生准备:预习诗歌,标记不理解的词句。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中国的壮丽山河的视频,激发学生的情感,为引入诗歌主题做准备。
- 提问学生:“看到这些美丽的景色,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分享感受。
诗歌赏析- 朗读诗歌:教师首先朗读《我爱你,中国》,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 分析主题:指导学生找出诗中表达对祖国深情的句子,讨论这些句子如何体现主题。
- 探讨修辞:分析诗中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讨论它们如何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 音乐性体验:播放背景音乐,邀请学生跟随音乐节奏再次朗读诗歌,体会其音乐性。
深入讨论-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的形象和意象,如何体现诗人的爱国情感。
- 全班分享:每组选出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适时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情感延伸- 创作活动:鼓励学生以《我爱你,中国》为灵感,创作自己的短诗或散文,表达对祖国的爱。
- 班级展示:选取几篇作品在班级中进行展示,让同学们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课堂小结- 总结诗歌的主题和艺术特点,强调爱国情感的重要性。
-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背诵《我爱你,中国》,并写下自己对这首诗歌的感悟。
课后反思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应和作业完成情况,反思教学方法和效果,调整后续的教学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爱你,中国容标准三4.6 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
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三 1.6 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报效祖国的责任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二)能力:尊重不同民族的传统和习惯,培养与其他民族成员友好交往的能力。
(三)知识:了解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初步认识民族精神的涵和重要意义。
教学容分析本项目旨在引导学生把自己对“小家”的热爱进一步上升为对祖国大家庭的热爱,通过引导学生认识祖国河山壮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华夏文明,结下了密不可分的兄弟情谊,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维护民族团结的情感,教育学生认同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树立报国之志。
本项目共安排了导言和两个层次的容。
导言由两段文字组成,第一段用一句歌词引导,指出伟大的中国是我们共同的家。
接着用简明的语言指出本课与上一课的联系:我们不仅要爱自己的“小家”,更要爱我们共有的家——中国;第二段先用充满激情的文字和富有感染力的排比句点明本课的主题,然后提出探究问题,导入新课。
本项目的第一层次“可爱的祖国”,首先引导学生认识祖国壮丽的河山、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借以感受我们伟大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其次用一段正文对整个层次进行了归纳提升,并对学生提出要求:“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点明了本层次的思想教育目标。
再次,设置了一个“爱我中华,爱我中华文化”的主题演讲活动作为整个层次的拓展,使学生的爱国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第二层次“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首先通过回顾历史让学生认识到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始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趋势。
其次,教材选取了具有典型意义的材料“西部大开发”作为例证,通过展望今朝,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各族人民同舟共济,共同创造出了祖国繁荣稳定的新局面。
最后,倡导学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了具体要求。
教材设置了一个课外拓展活动,把民族团结教育引向课外,引向生活。
热爱祖国是健全人格的重要容,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本课的基本目标,也是当前加强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任务。
只有让学生了解祖国壮丽的河山、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才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
只有让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而团结互助、共同奋斗,才能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
因此,“我爱你,中国”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祖国壮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及西部大开发、国家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等相关资料,并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多媒体展示:两幅图片(并配背景歌曲《我爱我的家》),伴随着温馨优美的乐曲,师生共同对比交流“小家”与“大家”,轻松导课,并切入主题。
教师:同学们,家是温馨的港湾,我们要爱自己的小家,同时,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家——中国,我们不仅要爱自己的小家,更要爱我们共有的家园——中国。
放眼祖国,我们会为祖国壮丽的山河而骄傲;走进民族大家庭,我们会感受到56个民族共处的温馨。
回顾历史,我们会以是龙的传人而自豪;放眼今朝,勤劳勇敢的中华儿女正在实现着巨龙腾飞的梦想,续写着新的历史篇章。
是什么激励中华民族不断征服前进道路上的一个个艰难险阻?5000年中华文明为什么会经久不衰?56个兄弟民族的团结为什么牢不可破?历史就是最好的见证,历史就是最好的回答:爱我中华。
板书:可爱的中国。
(一)生活在线教师: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江山如画。
放眼祖国,万里长城,滔滔长江,九曲黄河,雄伟泰山,险峻华山,奇特,秀丽峨嵋,构成了绚丽多姿、气象万千的美丽景色。
五千年的文明史,凝聚了世界上最璀璨的文化:《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书法、绘画、京剧艺术。
古代先进的科技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无数的中华儿女无不为此而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2005年7月1日至7月30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与新浪网等全国媒体联合评选“中国最美的地方”。
同学们,你心目中中国最美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多媒体展示课件:评选“中国最美的地方”。
展示青藏高原的可可西里、世界第二古老学府岳麓书院、的西双版纳、的亚龙湾等优美图片。
学生:结合不同的主题(壮丽山河、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学生分组展示交流图片、照片、录像资料等,各小组分别选出自己认为最美或最喜爱的地方,并简单说明原因。
(二)交流探究环节1:我说我的祖国“说出自己难忘、喜爱或深感自豪的地方是哪里,为什么?”各学习小组选出代表,交流发言。
教师:放眼祖国,我们为我们的祖国而骄傲,正是源于对祖国深切的热爱,无数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我们这些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材,应该怎样做呢?环节2:我爱我的祖国课件展示:畅所欲言诉心声:“我的爱国计划与行动”学生分组讨论,并选出代表发言,总结为:(1)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2)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3)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4)要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如同五十六朵鲜花盛开在神州,装点着祖国的锦绣山河,他们和睦相处,友好往来,荣辱与共,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之歌。
板书: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环节3:忆往昔学生结合历史讲述: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故事以及他们对汉藏两族人民和睦相处做出的贡献,成功与高山族人民共同抗击荷兰殖民者的故事等。
教师: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着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这种优良传统在和平时期、在祖国遭受外来侵略时表现一样吗?如果表现不同,那分别表现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总结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的表现:和平时期:互通有无、共同发展;遭受侵略时:团结奋战、共御外侮。
教师:在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各民族更是相互协作、相互支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和睦团结的盛世局面。
党和国家审时度势,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现状,及时做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并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了大量扶持、优惠的政策,进而有力地推动了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发展。
环节4:看今朝国家重视地区的经济发展1949年中华人民国成立,中央人民政府顺应历史发展规律,从广大人民的利益出发,积极促成和平解放,并通过推动改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从而深刻地改变了的命运,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中央政府关心、全国各地支援的战略决策使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1994年以来,中央政府直接投资建设了62项工程,总投资达48.6亿元;15个对口支援省(市)和中央各部委也无偿援建了716个项目,资金投入达31.6亿元;全国先后派出援藏干部1900多名,这些都极改善了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据统计,1994年至2000年,全区国生产总值增长了1.3倍,年均增长12.4%,改变了长期低于全国平均发展速度的状况;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收入分别增长62.9%和93.6%;贫困人口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48万人减少到7万多人。
综上所述,和平解放五十年来的发展史,是由黑暗走向光明、由落后走向进步、由贫穷走向富裕、由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是一部在祖国大家庭中不断走向现代化的历史。
新闻:展示“西部大开发”的资料。
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重大进展(1)经济总量明显增加,增长速度不断加快。
2002年西部12个省市区国生产总值合计达20052亿元,年平均增长9.4%,快于全国平均增速1.7个百分点;人均GDP由1999年的4312元提高到2002年的5512元,平均增加1200元。
(2)工业生产速度不断加快,经济效益明显回升。
经测算,2002年西部12个省市区全部工业增加值达6390亿元,比1999年增加1300多亿元,年平均增长8.2%。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速达到27.7%,仅省就居全国第2位。
(3)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重点工程建设步伐加快。
2000~2002年西部地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300亿元,占同期全国的21.3%。
三年里共开工建设36项重点工程,投资总额为6000多亿元,到2002年底,已完成2000多亿元。
今年,国家在西部地区新开工14项重点工程,总投资1300多亿元。
(4)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实施,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成绩。
2002年,西部12个省市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达193.25万人,比1999年增加106.27万人,增长1.22倍,年均增长30%。
(5)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3年间,西部12个省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均在6.4%~9.2%之间。
2002年西部12个省市区中有7个省区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低于全国37.7%的平均水平。
教师:同学们阅读思考上述两则材料,有哪些感悟?(三)生活感悟学生发表“忆往昔,看今朝”的感悟并进行交流。
教师:同学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国家重点开发西部,富裕了西部四亿人民,也极推动了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东西部各民族团结协作,互通有无,共同创造了不朽的业绩,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维护了共同的利益,充分体现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兄弟情谊。
我们热爱祖国,就要热爱祖国的民族大家庭,注意维护民族团结,作为青少年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怎样做?让我们走近初二学生小明,看一看小明是怎样做的。
情景模拟旁白:放假了,小明为了渡过一个快乐的暑假,报名参加了一个夏令营,夏令营里来了回族、藏族等好几个少数民族的同学,并且还要游览清华、北大等几所名校,小明甭提多高兴了。
可是,没想到开营的第一天就遇到了几件烦心事。
早上:吃饭时,带队老师安排小明和几位回族同学一桌吃饭,遭到小明的强烈抗议:“他们又不吃猪肉,我可受不了,我要求和汉族的同学在一块。
”几位回族同学听了很生气,带队老师也很不满意。
中午:午饭后,游览清华园,夏令营里最小的一位少数民族同学发起了低烧,带队老师帮他吃完药后,请小明帮他背一下包,小明生气地说:“我也很累,我帮他背包,谁帮我背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