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程-司马光2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司马光》教案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司马光》教案

司马光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救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看图展开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思维。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简介司马光。

二、范读课文。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范读课文。

2、思考讨论:主要写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一件什么事?三、看图回答,出示生字词1、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的事?你是怎么知道的?2、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花园是个什么样儿的?3、图上画了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这时候发生了什么事?四、教学生字词1、自学生字词。

要求:看出示的词卡,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想想词义。

2、检查乍学情况。

五、指导写字1、巩固字音。

2、你用哪些方法记住了这些生字?3、指导书写。

4、师范写,生描红、仿写。

第二课时一、看图,学习第1自然段1、有一天,司马光和小朋友来到了什么地方?干什么?2、自读第1节。

用自己的话说说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关键人物。

3、再指名说说假山、水缸的位置。

二、学习2~3自然段1、这时发生了什么事?自读第2节。

2、出示句子。

有个小朋友爬上了假山,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

(1)这时情况怎么样?谁来读?(2)语汇议:是否读出了危险的语气。

(3)指导诗词:“一不小心”。

(4)指读,个别读,章读。

3、在这危险紧急关头,小朋友和司马光他们的表现和做法一样吗?用“—”画出有关句子。

自读2~3节。

4、反馈、交流、讨论。

(1)出示句子: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哭,有的喊,还有的跑去找大人。

①理解“都慌了”,指导读词。

②引读,别的小朋友都慌了,他们有的(),有的()还有的()。

③谁来学他们喊一喊?怎么喊?喊些什么?④表演读这句话。

⑤且扩“有的……有的……还有的……”来说话吗?(2)谁画了司马光怎么做的句子?①指导读词:“没有慌”、“使劲”。

指导读句子,表演朗读。

②司马光为什么会这样做?他当时是怎么想的?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孩子?③结果呢?小孩得救了,大家高兴吗?三、表演课文:板书设计:司马光没有慌使劲砸缸遇事沉着有主张。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司马光》.doc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司马光》.doc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司马光》-ﻭ以下是查字典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希望对大家的有所帮助!ﻪ教学目的:ﻪﻭ1.学会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读准多音字得的另一个读音(de)。

ﻭ 2.理解图意和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ﻭ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花园的环境和司马光的词句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ﻪ教学思路:ﻭ《司马光》是本单元最后一篇看图学文。

课文中的图是一幅单幅图,学生不了解故事内容是不易看懂的。

因此在教学时可先启发学生看图。

在简介故事内容后再提出几个问题,如: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ﻪﻭ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讲图画上的故事的。

ﻪﻭ在学生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再带领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学习课文。

先学习第一部分(一至三自然段),让学生知道古时候是很久以前。

这一部分重点讲读第二自然段,让学生借助图画和课文弄清缸在假山的什么地方,以及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缸。

然后启发学生想想这个小朋友是怎么掉进缸里的?掉进缸里如不及时救出会出现什么情况?让学生弄清事情的起因及当时的危急情况。

课文的第二部分是(四至六自然段)。

让学生通过认真读课文,找出有的有的及哭、喊、跑、叫、找等动词,想象当时玩耍的小朋友着急的心情,动作忙乱的情景。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看图后再仔细读第五自然段课文,说说司马光是如何砸缸的。

读完第六自然段,小朋友得救了。

还可启发学生想想除了砸缸外还可用什么办法救那个小朋友?ﻪ朗读应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重点句、段,要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反复体会。

ﻪﻭ教学时间:ﻪﻭ三课时。

教学过程:1.第一课时ﻭ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ﻪﻭ板书课题,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900多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

ﻪﻭ2.设置悬念:今天我们就是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为什么要救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ﻪﻭ二、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ﻭ2.图上有意。

2017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司马光(第二课时)

2017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司马光(第二课时)
请一个小朋友来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2.谁来说说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出示句子:司马光没有慌,他搬起一块大石头,使劲砸那口缸。)
3.谁来找一找表示司马光动作的词?
4.(点击:搬)谁来做做这个动作?
(1)你搬起的是一块怎样的石头?(大石头)你为什么要搬这么大的石头?搬小一点的不是更轻更快吗?你来读好这句话——搬起一块大石头
3.谁来说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放大句子:有个小朋友爬上了假山,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
4.那么这个小朋友是怎么会掉进这个大水缸的呢?再读读这句话。根据学生回答,点击:爬上一不小心掉指图,哦,原来这个小朋友爬上了假山,一不小心,就掉进了假山下面的大水缸里了。
5.看到这样的情景,你的心情怎么样?(担心、害怕)你为什么担心(害怕)?*你来读读这句话。我看你的表情也很紧张的,你在想什么?*你也来读读。*结合学生回答,点评:是啊,掉进这样一口大水缸,即使没有水,从里面爬出来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更何况还装满了水,随时都会淹死的,多么危险呀!谁来读读这句话?
2.刚才小朋友们读得真认真!谁能读好课文中的生词?
读词语:古时候司马光花园假山大水缸爬上掉进搬砸流了出来得救
(个别读一行,开火车读,齐读。)
3.读得真好!那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可以用上这些词语来说一说。
4.个别回答,教师帮助学生组织语句。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司马光砸缸救人的事是怎么发生的呢?让我们跟着司马光回到几百年前的古代,去那个花园看一看吧。
(3)再看看,还有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在喊些什么?(谁来当这个小朋友,喊一喊?)这么喊,行不行?(不行,声音太小,别人听不见„„谁再来喊一喊?)喊这些有用吗?——是啊,旁边没有大人,喊也无济于事,可他除了呼喊来求救,不能想出更好的办法,因为他也——慌了。

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司马光》参考教案二

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司马光》参考教案二

司马光参考教案二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学会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够读准多音字“得”的另一个读音(d6)。

2.理解图意和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培养训练学生阅读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教育学生遇事不慌,急中生智,做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花园的环境和司马光砸缸的句子和课文内容。

难点: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进行思维训练,体会司马光是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解决办法:借助幻灯图理解课文中司马光砸缸的句子,再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司马光的聪明和勇敢。

三、课时安排3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1.通过幻灯图,指导学生观察,借助图,体会司马光的聪明、勇敢。

2.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交流,理解课文句子,认识生字词。

3.通过小组学习交流,理解课文内容。

五、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看图,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出示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讲了一件什么事?(看后回答)(图上的小朋友穿的是古代衣服,这是发生在古时候的一件事,主要讲的是司马光把掉在大缸里的小朋友救了出来的事。

)2.导入课题:板书:9司马光3.自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读准音节,认清字形。

4.标出自然段。

想想每段有几句话?每段讲什么?5.检查自学情况。

指名分段读课文。

说出生字词。

认读生字词。

(二)读课文,看图学文: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呢?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板书:古时候,司马光。

(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我国北宋时期的历史学家。

)这段交代了故事的时间和人物。

理解“古时候”一词。

很久以前,距今有九百多年。

3.学习第二段。

(1)司马光和小朋友到哪去玩了?(看图)花园里有什么?(2)自读课文,读后小组讨论交流。

(3)划出花园里的景物再读读。

(4)指导朗读。

用愉快的心情读。

4.学习第三段。

司马光和小朋友玩得真高兴,发生了什么事呢?(1)自读这段(讨论)。

理解:一不小心:不留神、不注意。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2课《司马光》课文及教案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2课《司马光》课文及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2课《司马光》课文及教案【导语】《司马光》讲述司马光和小朋友在花园里玩的时候,有个小朋友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在这危急时刻,司马光沉着冷静,用水缸旁边的大石头砸破了缸,救出了落水的孩子。

以下是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课文】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

一天,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儿。

花园里有座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有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去玩儿,一不小心,掉进大水缸里。

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

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儿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司、假”等13个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文。

背诵课文。

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3.能借助课文插图学习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教学重点1.认识生字,会书写要求写的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案例(一)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小朋友,你们知道司马光吗?谁知道?给大家讲一讲好吗?(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材料说一说)2.(出示司马光人物头像)师介绍:司马光是900多年前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他姓司马,名光,司马是复姓。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

板书课题:司马光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播放多媒体课件和课文朗读的录音,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考。

2.提问: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什么事?(学生概括故事)3.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一读。

③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4.师检查读文情况。

①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②出示生字,学生交流识记方法,“开火车”认读。

③分段读课文,集体评议、订正。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学习课文第一段。

(1)引读第一小节。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司马光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司马光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司马光教案篇一教学内容:读课文,巩固生字词,学习写字学生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生字卡片:齐读、卡火车读、。

中差生读。

2、同桌互相检查。

读对了给对方画一个“笑脸”。

3、指名分段读,评评谁读的流利。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过渡:正当这些小朋友在花园里玩得高兴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什么事?1、出示课件:小朋友掉进水缸的情景。

2、说一说:这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大水缸的?掉进大水缸会发生什么情况?3、在情况危急时,司马光和其他小朋友各是怎么做的?自由读第2、3自然段。

(1)出示句子:(指导朗读)(2)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评读。

4、讨论:司马光用砸缸的办法救出了小朋友。

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救小朋友吗?三、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2、自由读生字,读准字音,读字组词,交流字义。

3、讨论记忆生字的方法,说说每一个字的笔画笔顺。

4、“候”:偏旁是单人旁,不要写成双人旁。

注意力面的小竖“爬”:注意爪子旁5、教师逐字示范写,学生书空练习。

6、学生描写字贴,教师巡视指导。

7、同位评一评。

作业设计:书写生字板书设计:司马光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司马光教案篇二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导言:同学们,在距今九百多年前,也就是在我国北宋时期有历史学家,他就是司马光,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一件事。

2.哪个同学对司马光有了解呢?请你说一说。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什么?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你知道哪个孩子是司马光吗?2.学生简述画面的内容。

(出示有关课件)(图上画的是花园的一角,有假山和树木。

花园里有五个小朋友,他们中的一个正从被砸破的缸里往外爬,其他人有的在一旁看,有的去喊人……其中蹲在缸边、扶着往外爬的孩子的那个小孩子就是司马光)3.回答:这一课写的是司马光的一件什么事?三、学习生字、词。

1.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生词。

2.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司马光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司马光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司马光一、教学大纲本教材是《苏教国标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本教案以第一课《司马光》为例,通过启发式教学、情境化教学、文学化教学等多种教育教学手段,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伟大的历史人物司马光,并掌握一定的汉字读写以及句子结构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意识。

二、教学目标1.能够简单的描述司马光的事迹,知道他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2.掌握课文中15个生字(字形、声调、读音、意义)和3个词语。

3.理解课文大意,感知古代文人的思想感情。

4.能够简单地说出两个关于读书的道理。

5.能够模仿句子结构,仿写简单的句子。

6.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汇。

•学会仿写课文中的短句子。

•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历史人物的了解较少,需要引导学生关注历史发展,理解人物的时代背景与职责。

•学生对于句子结构的把握较弱,需要通过讲解、仿写、操练等方式加以教育。

四、教学过程1.引入环节•显示司马光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感受人物形象。

•进行问答,引导学生讨论司马光是谁,司马光的历史地位及贡献。

2.阅读环节•让学生先静读一遍,再指导学生读出课文。

3.理解环节1.学生自读,回答问题•司马光是什么样的人物?•说一说司马光的学问和读书态度?•你认为有什么样的道理是司马光的读书态度所奉行的?2.点拨讲解,学生共读,逐段讲解理解。

3.数字接龙,把课文的第1-11段中的数字连成一串,让学生回想故事情节。

4.生字词学习1.教师板书生字词和词汇,带读,鼓励学生多复习。

2.分小组,大小组合作,学生读出生字词和词汇,并彼此互相口头测试。

3.生字、词配对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字形、读音和意义。

4.教师在黑板上出示15个生字,让学生自己朗读生字,4遍。

5.课文仿写1.共读课文,让学生模仿课文的短语,说出或书写句子。

一年级下册司马光课文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司马光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司马光课文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司马光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司马光课文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司马光教学设计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司马光》讲的是司马光七岁的时候砸碎缸救人的故事。

WTT在此整理了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司马光》教学设计,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司马光》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8个词语,认识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教育学生遇事要像司马光一样沉着机智。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

2.指导识字、写字。

3.通过朗读第四、五段理解司马光遇事时与别的小朋友反应不同,说明他是个爱动脑筋机智聪明的孩子。

课前准备1.生字生词卡片。

2.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3.分别抄有第四、五两段课文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师述: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你们想听吗?2、师绘声绘色地讲故事,并相机出示挂图。

生思考故事主要讲的是谁?3、生回答,师板书:司马光(齐读课题)4、师简介司马光。

(司马光是宋朝的文学家,司马是复姓,光是名。

)设置悬念:今天我们就是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为什么要救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意。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2.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三、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图画上的故事的。

1.提出初读要求:(1)读准每个字音。

(2)画出本课的生字。

(3)标好自然段2.说说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精读一至三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出示生字卡片“古时候”,帮助学生理解“古时候”就是很久以前。

(3)让学生说说,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篇课文要写谁的事情。

(4)回到课题,是以人物的名字作为课题的。

2.第二自然段。

(1)第二段有几句话,这两句话分别讲了什么?(2)借助图画学习第2句话,弄清缸与假山的位置,看清缸是一口大缸,强调是装满了水的大水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司马光重
点难

学习水平
课型课时识
记理



教学目标 1.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意思。

2. 会读生字,按字的笔顺书写生字。

3.通过本课学习了解遇到问题爱动脑筋的重要性,感受司马光的不平凡。

√√
√√√√
突破重点难点设想布置学生课前进行预习,课堂上多读字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读文。

在通过小组讨
论让学生深入了解课文意思。

教学媒体小黑板,录音机,生字卡片。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学生活动
一、创景激趣,自主设疑
小朋友,听说过司马光的故事吗?司马光小时候很聪明,有一次司马光和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司马光举石砸缸救出了小伙伴。

你们想读这个故事吗?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注意读准“司、光”。

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
1. 放课文录音。

学生看课文中的字。

2. 自由练习读,标出自然段,把觉得难读的字画出来。

3. 学生质疑。

4. 初识生字。

5. 自由练读,比一比哪些同学能把课文通顺,读流利。

6. 指名读,评议中多功能指出学生的优点。

,再评不足。

7. 全班齐读。

8.认记生字
三、多元导悟,合探解疑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 出示多媒体课件:小朋友掉进水缸前的情景。

2. 观察画面,想一想:花园里除了几个小朋友在玩,还有些什么?
3. 课文是怎么写的呢?画的旁边出示名子: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有一只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4. 自由读读这一句,试试能不能背下来。

5. 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

6. 学生评读。

7.教师范写。

学生练习写,教师巡回检查,纠正写字姿势。

8.教学后记:学生会将园和圆混淆。

9.复习导入
10. 朗读第1自然段。

认真听故事,一起读课题
听录音范读,边读边画
拼读生字
自由读课文,个别学生读。

举手读生字,正音。

观察图画,找出相关信息。

练习度句子,个别表演读。

看教师范写生字,练习写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