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病毒的分析及对策

合集下载

手机病毒的危害及其防范

手机病毒的危害及其防范

手机病毒的危害及其防范一、手机病毒的概念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手机病毒成为了病毒发展的新目标。

手机病毒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破坏性的计算机程序,它跟计算机病毒相似,只不过是以手机、手机通信网络、计算机网络为传播平台,通过短信的发送、手机访问互联网、蓝牙无线传输等方式进行传播。

它主要造成用户手机死机、自动关机、资料丢失、接收或发送垃圾邮件、自动拨打电话、流量突增、发短(彩)信等进行恶意扣费,甚至会损毁SIM卡、芯片等硬件,给用户造成经济上的影响;手机病毒还可通过不断给通讯网络发送信息,造成通讯网络的局部瘫痪,造成大面积的影响。

二、手机病毒的特点手机病毒和计算机病毒比较相似,它基本上具备了计算机病毒的大部分特征。

手机病毒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传染性:病毒通过自身复制来感染正常文件,即病毒程序被执行之后就具有了传染性,继而感染其他文件,达到破坏目标正常运行的目的。

(2)破坏性:任何病毒侵入目标后,都会或大或小地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轻者降低系统性能,过多地占用系统资源,重者破坏数据导致系统崩溃,甚至损坏硬件。

(3)隐蔽性:隐蔽性是手机病毒最基本的特点。

有些木马程序捆绑在正常软件上,用户很难识别而当作正常的程序而运行,这也是病毒触发的一种手段。

(4)潜伏性:一般病毒在感染文件后并不是立即发作,而是隐藏在系统中,在满足特定条件时才被激活而产生破坏性。

(5)可触发性:病毒如果未被激活,它就潜伏于系统中,不会构成威胁,一旦被触发,则立即被激活且同时具有传染性和破坏性。

(6)寄生性:病毒嵌入到载体中依靠载体而生存,当载体被执行时病毒程序也就被激活,然后进行复制和传播。

除此之外,手机病毒由于其依托设备手机的特殊性,还具有自己特有的一些特点:体积较小、传播速度较快、传播方式的多样化。

三、手机病毒的程序原理智能手机平台安装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固化在芯片中,常见有诺基亚Symbian系统、苹果IOS系统和谷歌Android系统,一般由C++、JAVA等语言编写),与PC平台的硬件组成类似,所以在使用时同样会遭受病毒的攻击。

【网络安全】手机病毒

【网络安全】手机病毒

【网络安全】手机病毒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用它来沟通交流、获取信息、娱乐消遣,甚至处理工作事务。

然而,伴随着手机的广泛应用,手机病毒也成为了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和潜在的威胁。

什么是手机病毒呢?简单来说,手机病毒就是一种能够在手机操作系统中运行,并具有自我复制、传播和破坏能力的恶意程序。

它们可能会通过各种途径潜入我们的手机,比如下载不明来源的应用程序、点击可疑的链接、连接不安全的无线网络等等。

一旦手机被病毒感染,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

首先,手机的运行速度可能会明显变慢,经常出现卡顿、死机的情况。

这是因为病毒在后台运行,占用了大量的系统资源。

其次,电池续航能力会急剧下降,手机电量消耗得异常快,即使在不使用的情况下也会迅速没电。

另外,手机病毒还可能会导致通讯录、短信、照片等个人数据被窃取或删除,甚至会私自发送短信、拨打电话,给用户造成经济损失。

有些病毒还会弹出大量的广告窗口,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体验。

手机病毒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木马病毒:这种病毒通常会伪装成正常的应用程序,一旦用户下载安装,它就会在后台偷偷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如账号密码、银行卡信息等。

2、蠕虫病毒:能够自我复制并通过网络传播,大量消耗手机资源,导致系统崩溃。

3、恶意扣费病毒:会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动发送短信或连接网络,从而扣除用户的话费。

4、间谍病毒:专门用于监控用户的行为和收集隐私数据,然后将这些信息发送给黑客或不法分子。

那么,手机病毒是如何传播的呢?一种常见的方式是通过应用程序传播。

一些不法分子会将病毒嵌入到看似正常的应用程序中,然后将这些应用上传到一些不正规的应用商店或网站上。

当用户下载并安装这些应用时,病毒就会随之进入手机。

另一种常见的传播途径是短信链接。

用户可能会收到一些看似来自正规机构或熟人的短信,其中包含一个链接。

一旦点击这个链接,病毒就有可能被下载到手机上。

防范手机病毒的六大方法

防范手机病毒的六大方法

防范手机病毒的六大方法手机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几乎成为我们离不开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手机病毒也开始层出不穷。

手机病毒会给我们的个人信息安全、资金安全与隐私安全带来威胁,因此,防范手机病毒成为了当下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对防范手机病毒的六大方法进行详细分析和说明。

首先,安装可信任的应用程序。

手机病毒通常通过可疑的应用程序传播。

为了减少感染病毒的风险,我们应选择仅从官方应用商店(如Google Play或Apple Store)下载应用程序,并留意其他用户对该应用程序的反馈和评价。

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感染病毒的概率。

其次,定期更新手机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

手机病毒通常会利用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漏洞入侵手机。

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能够修复这些漏洞,并提高手机的安全性。

因此,我们要确保手机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处于最新版本,及时安装更新。

第三,谨慎使用无线网络。

公共无线网络往往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恶意用户可能会使用这些无线网络来植入病毒或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

为了防范这种风险,我们应尽量避免在公共场合使用未经验证的无线网络,尤其是进行涉及个人信息或金融交易的操作。

第四,不轻易点击可疑链接和附件。

手机病毒往往会通过短信、邮件和社交媒体等方式传播,诱骗用户点击链接或下载附件。

为了避免受到病毒的感染,我们要保持警惕,不轻易点击可疑的链接和附件。

若接收到可疑信息,最好先与发送者确认其真实性。

第五,安装手机安全软件。

手机安全软件可以帮助我们检测和杀毒,并提供实时保护。

选择一款可信任的手机安全软件,定期进行病毒扫描和清理,可以大大提高手机的安全性。

最后,定期备份手机数据。

手机病毒的感染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或泄露的风险。

为了防范这种情况,我们应定期备份手机的重要数据,以便在需要时可以快速恢复。

综上所述,防范手机病毒是我们每个手机用户都应该重视的问题。

通过安装可信任的应用程序、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谨慎使用无线网络、不轻易点击可疑链接和附件、安装手机安全软件以及定期备份手机数据,我们可以提升手机的安全性,最大限度地减少感染病毒的风险。

手机病毒防范知识 病毒的定义

手机病毒防范知识 病毒的定义
还有一些常见手机病毒及其毒发症状
A.EPOC_ALARM
手机持续发出警告声音
B.EPOC_BANDINFO.A
将用户信息更改为“Some fool owen this”
C.EPOC_FAKE.A
在手机屏幕上显示格式化内置硬盘时画面,吓人把戏,不会真格。
D.EPOC_GHOST.A
在画面上显示“Every one hates you”(每个人都讨厌你)
sco.A病毒
Lasco.A病毒与蠕虫病毒一样,通过蓝牙无线传播到其它手机上,当用户点击病毒文件后,病毒随即被激活。
3.“蚊子木马”
该病毒隐藏于手机游戏“打蚊子”的破解版中。虽然该病毒不会窃取或破坏用户资料,但是它会自动拨号,向所在地为英国的号码发送大量文本信息,结果导致用户的信息费剧增。
4.针对手机BUG的病毒“移动黑客“
病毒的特点:
1.传染性
病毒通过自身复制来感染正常文件,达到破坏目标正常运行的目的,但是它的感染是有条件的,也就是病毒程序必须被执行之后它才具有传染性,才能感染其他文件。
2.破坏性
任何病毒侵入目标后,都会或大或小地对系统的正常使用造成一定的影响,轻者降低系统的性能,占用系统资源,重者破坏数据导致系统崩溃,甚至损坏硬件隐藏性。
2.隐私信息泄露
当手机中毒后,病毒会控制用户的手机,将手机里的隐私数据通过联网的方式,来进行电话窃听和监视,窃听用户隐私信息。
病毒传播方式
1.利用蓝牙方式传播
病毒会修改智能手机的系统设置,通过蓝牙自动搜索相邻的手机是否存在漏洞,并进行攻击。
2.感染PC上的手机可执行文件
该病毒感染电脑后,会搜索电脑硬盘上的SIS可执行文件并进行感染。
5.不要浏览危险网站

掌握专业知识,有效预防手机被木马病毒感染,看完让你不会再中招

掌握专业知识,有效预防手机被木马病毒感染,看完让你不会再中招

掌握专业知识,有效预防手机被木马病毒感染,看完让你不会再中招今天导读:带大家来了解手机木马病毒,文章比较长,请耐心看完,掌握专业知识,避免中招,分为如何防止手机被木马感染;如果手机已中木马病毒,我们该如何清除。

手机已中木马(网图)众所周知,手机病毒会直接威胁到我们的隐私,往小了说,个人隐私泄露,往重了说可直接导致钱财受损。

手机病毒其实并不多见,现实中也是存在的。

手机病毒都是被动安装,可以说所有的木马病毒都属于第三方软件,在应用商店里搜不到的。

而应用商店下载的软件都是经过严格检测才审批上架的。

至于网传那些说是点了一个链接就自动被植入手机里的都是危言纵听,没有科学依据。

木马病毒都是伪装型,也具有隐藏图标功能,会监控手机的位置、微信的聊天记录、通话记录和实时录音等功能,而这些从法律角度来说都属于侵犯公民隐私,所以也是严禁使用的。

手机查出的恶意程序(实测截图)如何有效预防手机木马病毒。

我综合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1、除应用商店问软件,不要下载安装第三方应用程序和游戏。

2、以安卓手机为例:打开手机【设置】—【安全】—【未知来源】选项禁用,此设置会避免某些恶意软件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偷偷摸摸安装到手机中。

3、切记安卓手机不要root权限,苹果手机不要越狱,以上两点是每步手机的安全大门,把门守好了也是关键。

每次新安装的APP检查权限,并仔细阅读协议。

4、保持系统更新。

无论你使用的哪种牌子的手机,都务必保持系统始终是最新的。

及时安装厂家推送的更新,能够让手机保持良好的安全状态,免除各种漏洞可能带来的风险。

该程序在手机里的实图如果手机已受病毒感染,可以按照以下操作来处置,让手机彻底清除木马病毒。

1、将手机重启到安全模式。

所有安卓系统都有这个模式。

在此模式下,系统不加载系统应用以外的软件。

各种安卓机型进入安全模式的方法也不同,如果不知道怎么进入可以网上搜索一下都有详细介绍。

2、接下来打开【设置】-【应用程序】-【下载】选修卡,恶意软件一定是后来才安装到系统中的,因此你只能在这里找到它。

智能手机风险分析与安全防护

智能手机风险分析与安全防护

智能手机风险分析与安全防护1. 引言1.1 智能手机风险分析与安全防护智能手机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便利和快捷的沟通方式,还能够让我们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和娱乐。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我们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各种安全风险。

对智能手机的风险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显得至关重要。

智能手机的风险主要来源于信息泄露、网络攻击、病毒和恶意软件等方面。

信息泄露可能导致个人隐私泄露、财产损失等问题;网络攻击可能使手机遭受恶意程序入侵,进而影响用户数据的安全性;病毒和恶意软件的存在会给用户带来安全隐患,甚至可能导致个人信息被盗取。

为了有效防范这些风险,智能手机用户需要了解各种风险的具体情况,并采取一些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比如加强密码安全、及时更新系统补丁、避免连接不安全的Wi-Fi等。

只有通过对风险的分析和安全防护措施的实施,才能有效保护智能手机用户的利益和安全。

智能手机风险分析与安全防护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持续关注。

2. 正文2.1 智能手机的风险来源1. 第三方应用程序:许多人喜欢下载各种应用程序来增强手机功能或娱乐,在下载和使用应用程序时存在一定的风险。

一些应用程序可能包含恶意代码或窃取个人信息的功能,导致用户的隐私泄露。

2. 不安全的公共Wi-Fi:许多人习惯在公共场所连接公共Wi-Fi,这种网络往往存在安全隐患。

黑客可以利用公共Wi-Fi对用户进行监听和网络攻击,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

3. 网络钓鱼攻击:网络钓鱼是一种通过虚假的网站或邮件诈骗用户的信息的网络攻击方式。

一些手机用户容易收到虚假的短信或邮件,并误认为是真实的,从而泄露个人信息。

4. 操作系统漏洞: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更新频繁,但仍然有可能存在漏洞。

黑客可以利用这些漏洞进行攻击,获取手机内的重要信息。

5. 丢失或被盗:智能手机的盗窃和丢失是用户面临的另一个风险来源。

手机病毒分析及智能手机杀毒软件设计

手机病毒分析及智能手机杀毒软件设计
手机病毒分析及智能手机杀毒 软件设计
目录
01 一、手机病毒分析
02
二、智能手机杀毒软 件设计
03 三、技术实现
04 四、应用实践
05病毒和恶意软件也日益增多, 给用户带来极大的安全风险。本次演示将对手机病毒进行分析,并探讨智能手机 杀毒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2、隐藏性强:手机病毒可以隐藏在普通应用程序、系统文件或蓝牙传输的 文件中,难以被用户发现。
3、危害严重:手机病毒可以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破坏手机系统、甚至传 播给其他手机用户。
4、更新迅速:手机病毒开发者会不断更新病毒以逃避杀毒软件的检测和查 杀。
二、智能手机杀毒软件设计
为了应对手机病毒的威胁,智能手机杀毒软件应运而生。智能手机杀毒软件 可以检测、清除手机病毒,并为用户提供安全防护。以下是智能手机杀毒软件设 计的关键点:
2、木马防范:木马是一种常见的恶意软件,通常伪装成正规应用程序。为 了防范木马,杀毒软件需要具备深度扫描和行为监控功能,能够实时监测和拦截 木马的行为。
3、系统修复:系统修复功能主要是修复手机的系统漏洞和异常。杀毒软件 可以通过分析系统的运行状态,发现并修复系统中的问题,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 安全性。
感谢观看
1、实时监控:智能手机杀毒软件应实时监控手机应用程序和系统文件,一 旦发现异常行为立即进行拦截和查杀。
2、深度扫描:智能手机杀毒软件应具备深度扫描功能,能够检测和清除手 机中的病毒、木马等恶意程序。
3、云端数据库:智能手机杀毒软件应与云端数据库连接,实时更新病毒库 和恶意软件信息,以便及时检测和查杀新出现的病毒。
4、系统修复:智能手机杀毒软件应具备系统修复功能,能够在检测到系统 漏洞或异常时进行修复,提高手机系统的安全性。

手机病毒的传播原理与对策分析

手机病毒的传播原理与对策分析

套 完整 的蜂 窝 移 动 通 信 系统 主要 由几 个 部 分 构 成( 图 1 : 换 网络 子 系 统( S) 线 基 站 子 系 统( S 、 如 ) 交 S 、 无 B S)
尤 其 是 反 病 毒 系 统 的 病 毒 库难 以存储 ,客 观 上 为 手 机 病 毒 的清 除 造 成 很 大 的障 碍 ,而 目前 基 于 手 机 操 作 系统 和 手 机 环 境 的反 病 毒 软 件 开 发 明 显 滞 后 ; 所 以 ,一 些 专 家令 人 不安 地 担 心 ,手 机 病 毒 的 危 害 将 远 远 地 超 过 P C病 毒 。
维普资讯
第2 卷 第 9 0 期
20 0 7年 9月
武 汉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J UR O NALOFWU HAN U VE I Y CI NC D NG NE RI NI RST OFS E EAN E I E NG
Vo . 0 NO 9 12 .
2 0 年 以来 ,网络上出现了公然出售的手机监控 软件 ,这种 软件下载安装到特定 的手机上 以后 ,具备这样 06
的监 控 功 能 :该 手 机 所 有 短 信 内容 、拨 打 和接 听 电话 的 时 间 、通 话 长 度 及 机 主 姓 名 等 信 息 均会 悄 悄 地 转 发 到 指 定 地 邮件 地 址 或 者 手 机 号 码 上 ,并 且 ,如 果 没 有 密 码 ,一 般 人也 无 法将 软 件从 手 机 中 卸 载 。 专 家 们 相 信 , 随着 智 能 手 机 的 功 能 越 来 越 强 大 ,在 计 算 机 上 广 泛 存 在 的各 种蠕 虫 、木 马 等 计算 机 病毒 将 出
现在手机上 ,并且将 以更快 的速度扩散 。
l 手 机 病 毒 的 生存 环 境特 点 分 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机病毒的分析及对策摘要:目前手机的功能越来越丰富,已不再局限于通话,更多的功能被植入到手机中来。

从聊天到手机上网,各种各样的资源开始涌入我们的手机。

在此期间,手机病毒也就应运而生。

随着3G时代的来临,接入互联网获取大量信息已成为手机的重要功能之一,这也相应地给手机感染病毒增加了机会。

但是无论是思想上的重视程度还是研究资金上的投资力度都远远落后与手机病毒的发展,大家对此似乎都呈一种观望的态度。

为了更有效地对手机病毒进行防范,对手机病毒的研究已经刻不容缓。

本文首先对手机病毒的概念、类型、原理以及发展趋势等进行了介绍,然后列举了几个手机病毒的攻击实例,并就其中三种典型的手机病毒进行具体的分析,包括它们所造成影响、实现机理以及删除方法等。

由于目前手机病毒主要通过短消息或上网下载Java小程序等方式感染病毒,因此我们又对短消息业务系统及Java小程序的安全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手机病毒、趋势、特点、对策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 of mobile phone virusesAbstract:The function of the mobile phone is more and more abundant at present. It has already no longer confined to conversing. More functions have been planted into the mobile phone. From chatting to surfing in the Internet with mobile phone, various resources begin to pour into our mobile phone. During this period, the virus of the mobile phone aris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 too. With the arrival of 3G era, it is the one of the important functions of the mobile phone to be insertted into Internet and obtain a large number of information, and it increased the chance for the mobile phone to be infected with the virus too.But no matter the attention degree on the thought, or the dynamics of investment on the research fund, far lag behind the development with the virus of the mobile phone. Everybody seems to present a kind of attitude looked around to this. In order to take precautions against the virus of the mobile phone more effectively, the study on virus of the mobile phone has been already very urgent.Then enumerated the attack instances of several pieces of mobile phone virus, and carry concrete analysis on three kinds of typical mobile phone virus among them, including influence, realizing mechanism and deleting the method,etc. Because mobile phone infect with the virus through short news and a Java applet download from Internet, so we have analysed to the security risks of the business system of short news and a Java applet,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Key Words:mobile phone virus、tendency 、characteristic 、countermeasure前言4第1章手机病毒的概述51.1手机病毒的介绍51.1.1手机病毒的发展历史51.1.2手机病毒的定义51.1.3手机病毒的运行原理51.1.4手机病毒的传播方式61.2 手机病毒的特点6第2章手机硬件系统82.1嵌入式系统与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概念82.2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特点82.3智能手机与非智能手机的区别9第3章手机病毒的实例113.1通过蓝牙设备传播的病毒113.2针对移动通讯商的手机病毒113.3针对手机BUG的病毒113.4利用短信或彩信进行攻击的病毒123.5常见手机病毒及其毒发症状12第4章如何判断是否被病毒感染134.1手机中毒之后的表现13第5章手机病毒的发展趋势与防范对策155.1 手机病毒的影响与发展趋势155.1.1手机病毒的影响155.1.2 手机病毒的发展趋势175.2 手机病毒的防范对策215.3手机病毒的清除22谢辞23参考文献24近年来,随着移动通讯业的迅猛发展,手机已从商务人士专用的奢侈品变成了寻常百姓随身携带的日常联络工具,特别是手机短信业务的发展,既方便了人们的沟通又成就了一项朝阳产业。

随着红外、蓝牙的应用以及宽带业务的发展,手机与其他终端设备的文件交换和传输已成为可能。

如今,我们的手机已经成为"可以打电话的数码相机"、"可以打电话的 MP3"、甚至是"可以打电话的计算机"。

目前手机用户已远远超过电脑用户,移动通讯业的发展无疑给人们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便利,但与此同时,怀有各种目的的病毒制造者们也开始青睐这个无限庞大的领域[1]。

手机病毒是一种以手机为攻击目标的恶意程序,它以手机为感染对象,以手机网络和计算机网络为平台,利用发送短信、彩信、电子邮件、浏览网站、下载铃声等方式进行传播。

可以导致用户手机死机、关机、资料被删、向外发送垃圾邮件、拨打电话、话费惊人等,让背景光不停闪烁,使键盘操作失效,通过让用户不断给通讯网络发信息而导致其瘫痪甚至还会损毁 SIM 卡、芯片等,其影响范围之大、破坏力之严重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

第1章手机病毒的概述1.1手机病毒的介绍1.1.1手机病毒的发展历史历史上最早的手机病毒出现在 2000年,当时,手机公司Movistar收到大量由计算机发出的名为“Timofonica”的骚扰短信,该病毒通过西班牙电信公司“Telefonica”的移动系统向系统内的用户发送脏话等垃圾短信。

事实上,该病毒最多只能被算作短信炸弹。

真正意义上的手机病毒直到2004年6月才出现,那就是“Cabir”蠕虫病毒,这种病毒通过诺基亚s60系列操作系统,然后不断寻找安装了蓝牙的手机。

之后,手机病毒开始泛滥。

1.1.2手机病毒的定义手机病毒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破坏性的手机程序。

其可利用发送短信、彩信,电子邮件,浏览网站,下载铃声,蓝牙等方式进行传播,会导致用户手机死机、关机、个人资料被删、向外发送垃圾邮件泄露个人信息、自动拨打电话、发短(彩)信等进行恶意扣费,甚至会损毁 SIM卡、芯片等硬件,导致使用者无法正常使用手机。

1.1.3手机病毒的运行原理手机中的软件,嵌入式操作系统(固化在芯片中的操作系统,一般由JAVA、C++等语言编写),相当于一个小型的智能处理器,所以会遭受病毒攻击。

而且,短信也不只是简单的文字,其中包括手机铃声、图片等信息,都需要手机中的操作系统进行解释,然后显示给手机用户,手机病毒就是靠软件系统的漏洞来入侵手机的。

手机病毒要传播和运行,必要条件是移动服务商要提供数据传输功能,而且手机需要支持 Java等高级程序写入功能。

现在许多具备上网及下载等功能的手机都可能会被手机病毒入侵。

1.1.4手机病毒的传播方式手机病毒的传播往往要比计算机病毒传播得更快,这是因为对于手机来讲,手机的使用者走到哪里,它就可以随时传播到哪里。

通过手机自带的一些通讯连接方式,如蓝牙或者红外线,病毒可以轻而易举地跨越距离传播。

除此之外,手机还可能因为被接入计算机网络,而病毒在计算机网络上传播,接着被一个用手机上网的用户下载到自己的手机中,进而实现感染传播。

还有,我们有时会使用读卡器之类的设备来将自己手机上的文件拷贝到另外一个人的手机上去。

这个过程中,手机病毒也就随之传播过去了。

由于手机使用上的方便简单,导致手机病毒在传播上的方式大大多于计算机病毒程序。

手机的使用量还往往大于计算机,因此,如果有一个极具破坏性质的手机病毒出现的话,那么它造成的危害面将远远大于计算机病毒造成的危害。

无论是蓝牙还是红外,手机系统自身能够利用的无线方式,手机病毒程序同样能够利用。

更加可怕的是,手机支持发送“彩信”。

彩信是一种内容丰富的多媒体性质的信息,它利用的网络就是手机最基本的语音信息通讯无线网络。

也就是说,只要你能打电话的地方,就能发短信,甚至在信号比较差的地方,电话打不出去,彩信却可以成功发送。

这就造成手机病毒可以借助这更加基本的手机无线网络来实现自身的传播与感染,你可以想象这种结果有多么可怕。

1.2 手机病毒的特点手机病毒除了具有普通PC病毒的传染性及破坏性外,归纳起来,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目前手机病毒种类不多据江民公司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到2006年底,普通PC病毒已达66606种,而且正以每年56%的速度递增,照此计算,到2008年底,PC病毒种类将达到162092种。

而手机病毒发展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据有关检测机构的统计,截止到2007年=7月,能运行在智能手机平台上的手机病毒有只有400多种。

2. 手机病毒攻击方式比较单一针对手机的攻击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攻击手机运营商WAP 服务器和"网关"等相关设备,使手机无法接受正常信息,或向手机发送垃圾信息,致使网络运行瘫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