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之驴》原文注释翻译练习
柳宗元《黔之驴》原文与注解

柳宗元《黔之驴》原文与注解柳宗元《黔之驴》原文与注解翻译是在准确(信)、通顺(达)、优美(雅)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柳宗元《黔之驴》原文与注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
今若是焉,悲夫!)1,选自《柳河东集》。
黔(qián),即唐代黔中道,辖境相当于今湖南沅水澧水流域、湖北清江流域、重庆黔江流域和贵州东北一部分。
后来称贵州省为黔。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古文运动的主导者,与韩愈并称“韩柳,世称柳河东。
2,好(hào)事者:喜欢多事的人。
3,船载以入:用船装运(驴)进黔。
船,这里指用船的意思。
4,则:却。
5,庞然,巨大的样子。
6,以为神:以为,以(之)为。
以,把。
为,作为。
神,神奇的东西。
把它当做神7,蔽林间窥之:藏在树林里偷偷看它。
蔽,隐蔽,躲藏。
窥,偷看。
8,稍出近之:渐渐的接近它。
稍:渐渐。
9,慭慭(yìn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10,莫相知:不了解对方(是什么东西)。
莫,不。
相,这里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即一方(虎)对另一方(驴),不是双方互相的样子。
11,大骇:非常害怕。
12,远遁:逃到远处。
遁:逃走。
13,以为且噬己也。
且:将要。
噬:咬。
14,然往来视之。
然:然而,但是。
往来:来来往往。
视;观察。
15, 觉无异能:觉得(驴)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
16,习:同“悉”熟悉。
益:渐渐。
益习其声:逐渐习惯了驴的叫声。
《黔之驴》原文、注释、译文及鉴赏

《黔之驴》原文、注释、译文及鉴赏[原文]黔①无驴,有好事者②,船载以入③。
至则④无可⑤用,放之山下⑥。
虎见之,庞然⑦大物也,以为神⑧,蔽林间⑨窥⑩之。
稍(11)出近之,慭慭然(12),莫(13)相(14)知(15)。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16),远遁(17),以为且(18)噬(19)己也,甚(20)恐。
然(21)往来(22)视之,觉(23)无异(24)能者(26),益(25)习(27)其声,又近出前后(28),终(29)不敢搏(30)。
稍(31)近,益(32)狎(33),荡倚冲冒(34),驴不胜(35)怒,蹄(36)之,虎因(37)喜,计(38)之(39)曰:“技止(40)此耳(41)。
”因跳踉(42)大㘎(43),断(44)其喉,尽(45)其肉,乃(46)去(47)。
[注释]①黔:地名。
唐时黔中郡,包括今湖北西南部、湖南西部、四川东南部和贵州大部,治所在黔州(今四川彭水县)。
②有好(hào)事者:“有……者”:“有(个)……的人”。
好事:喜欢多事。
③船载以入:“船载之以入”的省略。
船,名词作状语,用船。
之,代驴。
以,连词,同“而”,连接两个并列的谓语,可不译。
④则:却。
④无可:没什么可用之处。
⑥放之山下“放之于山下”的省略。
⑦庞(páng)然:又高又大的样子。
⑧以为神:“以之为神”的省略。
以之为,把(它)当作。
⑨蔽林间:“蔽于林间”的省略。
蔽,隐蔽。
⑩窥:本义是从小孔或缝隙中看,引申为暗中察看。
(11)稍,渐渐,副词,今义为“稍微”,与古义不同。
(12)慭(yìn)慭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13)莫:不,副词。
(14)相,副词,单指动作的受事者(驴子)。
(15)知:了解。
(16)骇:本指马受惊,引申为害怕。
(17)遁(dùn):逃走。
(18)且:将,将要,副词。
(19)噬(shì):咬。
(20)甚:非常,十分。
(21)然:但,然而。
(22)往来:来来去去。
柳宗元《黔之驴》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

柳宗元《黔之驴》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柳宗元《黔之驴》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注释】:【1】选自《柳宗元集》,有删节。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现在山西省运城县解州镇)人,唐代文学家。
黔(qián),地名,包括现在四川、贵州等省的部分地区。
【2】好(hào)事者:喜欢多事的人。
船载以入:用船装运(驴)进入(黔)。
船,这里是用船的意思。
以,而。
【3】则:却。
【4】庞然:巨大的样子。
【5】以为神:把(它)当作神奇的东西。
“以”后边省去“之”字。
【6】蔽:隐藏。
窥(kuī):偷看。
【7】稍:渐渐。
【9】莫相知: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10】骇(hài):惊惧。
【11】遁(dùn):逃走。
【12】以为且噬(shì)己:认为将咬自己。
且,将。
噬,咬【13】觉无异能者:觉得(驴)没有什么特殊本领似的。
者,这里相当于“……似的”。
【14】搏:扑,击。
【15】狎(xiá):亲近而不庄重。
【16】荡倚冲冒:形容虎对驴轻侮戏弄的样子。
荡,碰撞。
倚,倚靠。
冲,冲击。
冒,冒犯。
【17】不胜怒:非常恼怒。
不胜,不禁、不能承受。
【18】蹄:踢。
【19】计之:盘算这件事。
之,这,指上文所说驴生了气只能踢的情况。
【20】技止此耳:本领不过这样罢了?止,只、不过。
耳,相当于“罢了”。
【21】跳踉(láng):跳跃。
【22】(hǎn):虎怒吼。
【23】去:离开。
【翻译】:黔这个地方没有驴子,有个喜好多事的人用船运载了一头驴进入黔地。
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便把它放置在山下。
老虎见到它,一看原来是个巨大的动物,就把它当作了神奇的东西。
于是隐藏在树林中偷偷地窥探它。
《黔之驴》原文及翻译

《黔之驴》原文及翻译《黔之驴》原文及翻译《黔之驴》是柳宗元的作品《三戒》中的一篇。
《三戒》含《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三篇寓言。
本文是其中的第二篇,写的是一头驴被一只虎吃掉的故事。
下面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黔之驴》原文及翻译。
【原文】: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注释】:【1】选自《柳宗元集》,有删节。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现在山西省运城县解州镇)人,唐代文学家。
黔(qián),地名,包括现在四川、贵州等省的部分地区。
【2】好(hào)事者:喜欢多事的人。
船载以入:用船装运(驴)进入(黔)。
船,这里是用船的意思。
以,而。
【3】则:却。
【4】庞然:巨大的.样子。
【5】以为神:把(它)当作神奇的东西。
“以”后边省去“之”字。
【6】蔽:隐藏。
窥(kuī):偷看。
【7】稍:渐渐。
【8】慭慭(yìn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9】莫相知: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10】骇(hài):惊惧。
【11】遁(dùn):逃走。
【12】以为且噬(shì)己:认为将咬自己。
且,将。
噬,咬【13】觉无异能者:觉得(驴)没有什么特殊本领似的。
者,这里相当于“……似的”。
【14】搏:扑,击。
【15】狎(xiá):亲近而不庄重。
【16】荡倚冲冒:形容虎对驴轻侮戏弄的样子。
荡,碰撞。
倚,倚靠。
冲,冲击。
冒,冒犯。
【17】不胜怒:非常恼怒。
不胜,不禁、不能承受。
【18】蹄:踢。
【19】计之:盘算这件事。
之,这,指上文所说驴生了气只能踢的情况。
柳宗元《黔之驴》原文及译文

柳宗元《黔之驴》原文及译文《黔之驴》朝代:唐代作者:原文: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
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
今若是焉,悲夫!译文黔地(这里的黔不指贵州)这个地方本来没有驴,有一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来(一头驴)进入这个地方。
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置在山脚下。
老虎看到它是个庞然大物,把它作为神(来对待),躲藏在树林里偷偷看它。
(老虎)渐渐小心地出来接近它,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有一天,驴叫了一声,老虎十分害怕,远远地逃走,认为(驴)要咬自己,非常害怕。
但是(老虎)来来回回地观察它,觉得它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
(老虎)渐渐地熟悉了驴的叫声,又前前后后地靠近它,但始终不与它搏斗。
(老虎)渐渐地靠近驴子,态度更加亲切而不庄重,碰倚靠撞冒犯它。
驴非常生气,用蹄子踢老虎。
老虎因此而很高兴,盘算这件事说:“驴的技艺仅仅只是这样罢了!”于是跳起来大吼了一声,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才离开。
唉!外形庞大好像有德行,声音洪亮好像有能耐,(老虎)当初(如果说)看不出驴的本领,老虎即使凶猛,(但)多疑、畏惧,终究不敢猎取驴子。
如今像这样的下场,可悲啊!注释1.好事者:喜欢多事的.人。
2.船载以入:用船载运(驴)进黔。
船,这里指用船的意思。
以,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
3.至:到。
4.则:表转折,却。
5.之:代词,代驴。
6.庞然大物:(虎觉得驴是)巨大的动物。
庞然,巨大的样子。
然,......的样子。
7.以为:把……当作。
8.蔽:躲避,躲藏。
9.窥:偷看。
10.稍:逐渐地,渐渐地。
《黔之驴》译文 黔之驴译文及注释

《黔之驴》译文黔之驴译文及注释
原文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禁不住发怒,用蹄子踢老虎。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口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文
黔这个地方没有驴子,有个喜好多事的人用船运载了一头驴进入黔地。
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便把它放置在山下。
老虎见到它,一看原来是个巨大的动物,就把它当作了神奇的东西。
于是隐藏在树林中偷偷地窥探它。
老虎渐渐地走出来接近它,很小心谨慎,不了解它究竟有多大本领。
一天,驴子一声长鸣,老虎大为惊骇,顿时远远地逃跑;认为驴子将要吞噬自己,非常恐惧。
然而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它,觉得驴子好象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似的;渐渐地习惯了它
的叫声,又靠近它前前后后地走动;但老虎始终不敢和驴子搏击。
慢慢地,老虎又靠近了驴子,态度更为随便,碰擦闯荡、冲撞冒犯它。
老虎因此而欣喜,盘算此事。
心想到:“驴子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跳跃起来,大声吼叫,咬断驴的喉咙,吃完了它的肉,才离去。
感谢您的阅读!。
黔之驴翻译

黔之驴翻译1、译文:黔地这个地方本来没有驴,有一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了一头去。
驴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置在山脚下。
老虎看到驴是个庞然大物,以为它是什么神物,躲藏在树林里偷偷看它,渐渐小心地出来接近它,惊恐疑惑,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有一天,驴叫了一声,老虎十分害怕,远远地逃走,认为驴要咬自己,非常害怕。
但是来来回回地观察驴,觉得它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
老虎渐渐地熟悉了驴的叫声,又前前后后地靠近它,但始终不与它搏斗。
渐渐地靠近驴子,态度越来越轻侮,碰倚靠撞冒犯它。
驴非常生气,用蹄子踢老虎。
老虎于是很高兴,心里盘算这件事说:“驴的技艺仅仅只是这样罢了!”于是跳起来大吼了一声,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然后才离开。
唉!外形庞大好像有德行,声音洪亮好像有能耐,当初要是不使出它的那点本事,老虎即使凶猛,但由于多疑、畏惧,终究不敢吃掉它。
如今落得如此下场,可悲啊!2、原文: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黔之驴》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篇寓言小品。
这篇文章表明能力与形貌并不成正比,外强者往往中干;假如缺乏对付对手的本领,那就不要将自己的才技一览无余地展示出来,以免自取其辱。
扩展资料:一、词句注释1、黔(qián):即唐代黔中道,治所在今四川省彭水县,辖地相当于今彭水、酉阳、秀山一带和黔州北部部分地区。
现以“黔”为贵州的别称。
2、则:却。
3、庞然:巨大的样子。
4、蔽林间窥之:藏在树林里偷偷看它。
5、稍出近之:渐渐地接近它。
柳宗元《黔之驴》加点字解释与课文翻译

《黔之驴》柳宗元1.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好:喜欢。
船:名作状,用船。
以:无意。
黔地没有驴,有一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载运了一头驴子进入黔地。
2.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则:却。
之:代词,指驴。
运到之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在山下。
3.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庞然:巨大的样子。
以;介词,把。
老虎看到这头驴子,觉得它是个巨大的动物,把它当作神。
4.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蔽:躲藏。
窥:偷看。
稍:渐渐地。
慭慭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莫:不。
老虎躲藏在树林里偷看驴,渐渐地出来接近它,一副小心谨慎的样子,不了解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5.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己也,甚.恐。
..,远遁.;以为且噬大:非常。
骇:害怕。
遁:逃。
且:将要。
噬:咬。
甚:很。
有一天,驴子一声长鸣,老虎非常害怕,逃到远处,认为驴子将要咬自己,很恐惧。
6.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然:可是。
异能:特别的本领。
可是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驴,觉得驴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似的。
7.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益:渐渐地。
搏:扑击。
老虎渐渐习惯了驴的叫声,又靠近它,在它前前后后走动,但始终不敢扑击驴。
8. 稍近益狎..,驴不胜.怒,蹄.之。
..冲冒..,荡倚益:更加。
狎:态度亲近而不庄重。
荡:碰撞。
倚:靠近。
冲:冲击。
冒:冒犯。
胜:禁得住。
蹄:名作动,用蹄子踢。
老虎渐渐地靠近驴,态度更加随便,并带有戏弄的意味,碰一碰它,靠一靠它,撞一撞它,冒犯它一下。
驴禁不住发怒,用蹄子踢老虎。
9.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于是。
计:盘算。
技:本领。
止:“止”同“只”。
耳:罢了。
老虎于是很高兴,心里盘算着驴的本领,想:它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
10. 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因:于是。
跳踉:跳跃。
㘎:怒吼。
乃:才。
去:离开。
老虎于是跳跃起来,大声怒吼,咬断了驴子的喉管,吃完了它的肉才离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黔qián之驴唐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选自《三戒》1.黔无驴,有好hào事者船载zài以入。
者:……的人,……的地方。
好事者,爱多事的人。
船:用船(名词作状语修饰“载”)载以入:完整的结构是“载之以入”省略“之”,之,代词代“驴”。
以:连词相当于“而”不译。
译:黔地没有驴子,有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载了(一头)驴进入黔地。
2.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至,到。
则,却。
放之山下:省略了“于”正常语序为“放之于山下”译:(驴)运到(后)却没有用处,把它放在山下。
3.虎见之,庞páng然大物也,以为神。
之:代词,代驴。
……也:肯定句固定的句式,译为“原来是……”。
庞然,巨大的样子。
以为神,完整句应该是“以之为神”。
以,把。
为,当作,作为。
@译:老虎看见它,原来是一种巨大的动物,(心目中)把它当作了神物。
4.蔽bì林间窥kuī之,稍出近之,慭yìn慭然,莫相知。
蔽,躲蔽。
窥,偷看。
稍,渐渐。
近,接近。
……然:……的样子。
慭慭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莫相知,即为“莫之知”,不知道它(有什么本领)译:(老虎)躲藏在树林中偷偷地看驴,渐渐出来接近它,小心谨慎,不了解它。
5.他日,驴一鸣,虎大骇hài,远遁dùn,以为且噬shì己也,甚恐。
他日,有一天。
大骇,非常害怕。
远遁,逃到远处。
以为,认为。
且,将要。
噬,咬。
己,自己。
也,肯定句句末的语气判断。
甚恐,十分害怕。
译:有一天,驴一叫,老虎非常害怕,逃到远处,认为(驴)将要咬自己,十分恐惧。
6.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然,然而。
觉,觉得。
能,本领。
者,表示揣度的语气,不译。
译:然而(老虎)来来回回的看驴子,觉得(它)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
;7.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bó]。
益,日益,逐渐。
习,熟悉。
其,代词,代它的,指驴的。
声,叫声。
近,接近。
出,出现。
终,始终。
搏,扑击。
译:老虎逐渐熟悉驴的叫声。
又接近它,在它的前后出现,始终不敢扑击驴。
8.稍近益狎xiá,荡倚yǐ冲冒,驴不胜shèng怒,蹄之。
稍,渐渐。
近。
接近。
益,更加。
狎,态度亲近而不庄重。
句中译“随便”。
荡,碰撞。
倚,靠近。
冲,冲击。
冒,冒犯。
不胜,禁不住。
蹄,用蹄子踢,名词用作动词。
译:渐渐接近它更加随便,碰一碰,靠一靠,撞一撞,冒犯它,驴忍不住发怒了,用蹄子踢它。
9.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因,因为。
喜,高兴。
计,盘算。
之,代词,代这件事情。
技,本领。
止,只,仅仅。
耳,罢了。
(虎因喜=虎因之喜因,因为之,代词,代这件事。
喜,高兴)译:老虎因此高兴。
(心里)盘算着这件事,心想:“(驴)的本领仅仅是这样罢了。
”10.因跳踉liáng大hǎn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因,于是跳踉:跳跃。
断,咬断。
尽,完。
其,代词,它的,驴的。
乃,才。
去,离开。
译:于是跳跃起来怒吼,咬断了它的喉咙,吃完了它的肉才离开。
11. “噫y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
噫:唉类:好像德:好像有修养能:好像有本领译:唉!形体很庞大,好像很有修养;声音很宏亮,好像很有本领。
12.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zú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向:假使出:显示卒:最终是:这样译:假使不显示出自己的那一点点本领,虎虽凶猛,但是怀疑加上畏惧始终不敢猎杀驴,如今偏偏是这样,真是可悲啊!整体译文:黔中道本来没有驴,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进一头驴来,运到之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在山脚下。
老虎看到它是个巨大的家伙,就把它当做神,藏在树林里偷偷看它。
(过了一会儿),(老虎)渐渐出来接近它,小心谨慎的样子,不了解它。
~有一天,驴大叫一声,老虎非常害怕,逃到远处,认为(驴子)将要咬自己,十分恐慌。
可是来来回回地观察它,觉得(驴)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老虎)逐渐习惯了驴的叫声,又试探地靠近它,在它周围走动,但终究不敢扑向驴。
老虎态度亲近而不庄重地渐渐靠近驴子,碰撞靠近,冲击冒犯它,驴禁不住怒火,用蹄子踢了老虎。
老虎于是很高兴,心里盘算着这件事,想:"它的本事只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跳跃起来大声怒吼,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方才离开。
《黔之驴》是柳宗元《三戒》中的一则。
《三戒》是作者寓言作品中的代表作,包括《临江之麋》、《黔之驴》和《永某氏之鼠》。
作者认为这三则寓言都可以使人引以为戒,故称“三戒”。
$)&《黔之驴》测试班级:姓名:成绩: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黔.无驴()好.事者()庞.然大物()远遁.()窥.之() 稍近益狎.()跳踉.()以为且噬.己也()二、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义。
庞然..然()他.日()虎大骇.()..大物()憖憖益.习其声()驴不胜.怒()计.之曰()技.止此耳()三、认真阅读全文,完成文后各题。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
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___憖憖___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__阚___,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唉)!形之庞也,类有德(好像有修养);声之宏也,类有能(好像有本领)。
向(假使)不出其技(不显示初自己的那一点点本领),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如今偏偏是这样),悲夫(真是可悲啊)!”。
(“画驴点睛” 之笔)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⑴蔽林间窥.之()⑵远遁.()⑶以为且噬.己也()⑷蹄.之()2.翻译下列句子。
⑴虎见之,宠然大物也,以为神⑵稍近,益狎,荡倚冲冒<⑶驴不胜怒,蹄之⑷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3.写出出自这个故事的两个成语。
⑴⑵4.仔细阅读课文,注意文中是怎样表现虎的心理变化的,写出表明虎的心理的词语。
5. 本文的寓意可从多个角度进行理解,请根据自己的理解,任选角度(至少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6.请补出“益习其声,又进出前后,终不敢搏”句中省略的词语7用原文句子在下面空格写出老虎逐渐接近驴的过程虎见之——()——()——()——()8.请运用“黔驴之技”“黔驴技穷”“庞然大物”三个成语简洁的概括本文内容9.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了虎的一系列动作,试举一例,并说说刻画了虎怎样的心理四、阅读《永某氏之鼠》,完成文后各题。
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①异甚。
以为己生岁值子②,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又禁僮③勿击鼠。
仓廪庖厨④,悉以恣鼠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
某氏室无完器,衣⑤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余也。
昼累累⑥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
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日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导读:永某氏之鼠以为“其饱食无祸为可恒”,“窃时以肆暴”,虽能得意于一时,终究要被扫除干净。
注释:①拘忌:拘束和禁忌。
②值子:值,碰到。
子,农历的子年。
③僮:未成年的仆人。
④仓廪庖厨:仓廪,粮仓。
庖厨,厨房。
⑤衣:衣架。
⑥累累:一个接一个。
1、解释加点的词(1)不畜猫犬()(2)悉以恣鼠不问()(3)某氏室无完器()(4)假五、六猫()1、翻译(1)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2)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3、这则寓言故事中的永某氏之鼠比喻五、阅读《临江之麋》,完成文后各题。
临江①之人畋得麋麑,畜之。
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其人怒,怛②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③。
积久,犬皆如人意。
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④我友,抵触偃仆,益狎。
犬畏主人,与之俯仰⑤甚善,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外,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
外犬见而喜且怒,共食之,狼藉道上。
麋至死不悟。
导读:“麋”在主人的骄宠下,稍大则“忘己之麋也”,欲与外犬嬉戏,终于被食却“至死不悟”。
可见“恃宠而骄”终不会有好下场。
注释:①临江:地名,江西省清江县。
②怛(d ):恐吓。
③稍:渐渐。
使与之戏:即“使其与之戏”,让狗和小鹿一起玩耍。
④良:的确。
⑤俯仰:周旋,应付。
1、解释加点的词(1)畋得麋麑( ) (2)自是日抱就犬( )(3)习示之()(4)然时啖其舌( )(5)麋至死不悟( ) (6)走欲与为戏( )【2、翻译(1)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
(2)外犬见而喜且怒,共食之,狼藉道上。
3、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参考答案:自主积累:一、qián hào pang dùn kuīxiáliàng shì二、巨大的样子小心谨慎另外害怕渐渐忍受考虑本领三、、1.⑴偷看⑵逃走⑶咬⑷用脚踢2.⑴老虎见了它,是巨大的样子,把它当作神奇的东西了。
⑵虎又渐渐靠近驴子,进一步戏弄它,碰闯、依靠、冲撞、冒犯它⑶驴禁不住发起怒来,用蹄子踢老虎。
⑷于是跳起来大声吼着,咬断驴的喉咙,吃光它的肉,然后才离开。
3.⑴庞然大物⑵黔驴技穷4.一层:(“他日”至“终不敢搏”),写虎对驴“鸣”的反应;二层:(“稍近”至“技止此耳”),写虎进一步大胆试探,激怒驴使出“蹄之”的绝招,终于识破驴的真相;三层:(“因跳踉”至“乃去”),写虎吃掉驴,得胜而去。
5.①以为神②莫相知③以为且噬己也④觉无异能者⑤终不敢搏⑥技止此耳¥6.貌似强大的东西不足畏惧,只要敢于斗争。
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
益习其声,又进出之前后,终不敢搏2、虎见之——(莫相知)——(甚恐)——(往来视之)——(技止此耳)3、黔本无驴,虎初见驴,庞然大物也,甚恐。
然识驴仅有黔驴之技,以黔驴技穷,食之,乃去。
4、“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写出了老虎一时为不熟悉的驴的庞大外形所迷惑的情景。
5、(1)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定能获得胜利。
(2)做事要知己知彼,慎重对待,方能成功。
(3)要做成功一件事,必须要有一个观察、考察到试探地完整的实践过程。
注释:1、[畏日]畏忌不吉利的日子。
即指迷信的禁忌——本名生肖。
2、[拘忌异甚]禁忌特别厉害。
3、[生岁值子]出生的年份逢子年。
4、[恣(zì)] 放纵。
5、[僮]仆役,奴役。
6、[仓廪]粮食仓库7、[庖厨]厨房。
8、[椸(yí)]衣架,晾衣竿。
9、[盗暴]盗吃食品、糟踏物品。
10、[阖门]关闭门户。
11、[购僮]这里指“奖励仆人”。
“购”这里是奖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