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课程设计
35kv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

35kv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35kv变电站已成为重要的一部分。
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和安全运行,35kv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的研究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35kv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的原则、流程、特点及注意事项,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35kv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设计原则、设计流程、电路图绘制、设备选型、特点、注意事项、安全性、质量控制。
35kv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电气部分设计对于整个变电站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旨在探讨35kv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的关键技术和创新,通过合理的设计原则和流程,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为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35kv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主要包括以下步骤:设计原则:首先明确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可靠性、经济性、环保性、灵活性等。
在满足负荷需求的前提下,确保设计方案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设计思路:依据变电站的实际情况,确定电气主接线、设备配置、继电保护等关键环节的设计思路。
同时,要充分考虑分期建设的可能性,以便在后期进行拓展和维护。
电路图绘制:根据设计思路,绘制变电站的电路图,包括电气主接线图、设备布置图、二次接线图等。
电路图应清晰易懂,标注详细,便于后续施工和维护。
设备选型:根据电路图和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电气设备,如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等。
设备选型应注重性能、可靠性、经济性和环保性,以满足变电站长期稳定运行的需求。
35kv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的要点和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电路设计:35kv变电站的电路设计通常采用分段接线方式,以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灵活性。
同时,要合理配置无功补偿装置,以改善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提高电能质量。
设备配置:在设备配置方面,需充分考虑设备的性能、可靠性、经济性和环保性。
主变压器应选用低能耗、低噪音的型号,断路器应选用真空或SF6等性能可靠的型号,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电气课程设计- 某工厂35KV降压变电所的电气设计

题目某工厂35KV降压变电所的电气设计学院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电能是工业生产的主要动力能源,工厂供电设计的任务是从电力系统取得电源,经过合理的传输、变换、分配到工厂车间中每一个用电设备上。
工厂工业负荷是电力系统的主要用户,工厂供电系统也是电力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保证安全供电和经济运行,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利益,也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经济运行以及合理利用能源。
工厂供电设计方案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中的有关规定,同时必须满足安全、可靠、优质、经济的要求。
本课程设计为某工厂总降压变电所的设计,该变电所要求的电压等级分别为35kV和6kV,其负荷均为一、二级负荷,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本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负荷计算及无功补偿,确定变电所的的型式,变电所的主接线方案,短路电流计算,主要用电设备选择和校验,变电所整定继电保护和防雷保护及接地装置的设计等。
关键词:工厂,总降压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电气设备,继电保护第1章设计任务书 (5)1.1设计题目 (5)1.2设计要求 (5)1.3设计依据 (5)1.4设计任务 (6)第2章负荷计算和无功功率补偿 (8)2.2负荷计算过程 (8)2.3补偿电容器的选择 (10)第3章变压器的选择 (12)3.1变压器的型式选择 (12)3.2变压器的台数选择 (13)3.3变压器的容量选择 (13)3.4变压器接地方式 (13)3.5功率因数的校验 (14)第4章电气主接线的设计 (16)4.1电气主接线概述 (16)4.2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原则和要求 (16)4.2.1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原则 (16)4.2.2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 (16)4.3电气主接线方案的比较 (16)第5章短路电流的计算 (20)5.1 短路电流计算概述 (20)5.1.1短路的原因 (20)5.1.2短路的危害 (20)5.1.3短路的类型 (20)5.2短路回路参数的计算 (20)5.2.1标么值 (20)5.2.2短路电流的计算 (21)第6章电气设备选择和校验 (25)6.1 高压电器选择的一般原则 (25)6.2各种电气设备的选择 (25)6.2.1支柱绝缘子 (25)6.2.3断路器 (27)6.2.4电流互感器 (29)6.2.5电压互感器 (30)6.2.6熔断器 (31)6.2.7隔离开关 (31)6.2.8接地开关 (32)6.2.9所用变 (33)6.2.10开关柜 (33)6.3变电所设备型号总结 (34)第7章导线的选择与校验 (35)7.1导线选择的基本原则 (35)7.2导线的选择与校验 (35)7.2.1母线 (35)7.2.2主变至母线的连线 (36)7.2.3 6KV侧输电线路 (37)7.3变电所线路型号总结 (40)第8章变电所的平面布置 (41)8.1 变配电所型式的选择 (41)8.2 变配电所的总体布置 (41)第9章防雷保护与接地装置的设计 (43)9.1变配电所的防雷措施 (43)9.2电力线路的防雷措施 (43)9.3防雷装置的选择 (43)9.3.1.避雷器的安装位置 (43)9.3.2避雷器的选择列表 (44)9.3.3避雷线的选择 (44)9.3.4避雷针的选择 (44)9.4 变电所公共接地装置的设计 (46)9.4.1接地电阻的要求 (46)9.4.2接地装置的设计 (46)第10章继电保护 (48)10.1继电保护的任务、基本要求 (48)10.2电力变压器的保护 (48)10.2.1电力变压器的保护配置 (48)10.2.2电力变压器的整定计算 (48)10.3 6KV线路的保护 (52)10.3.1 6KV线路的保护配置 (52)10.3.2 6KV线路保护的整定计算 (52)10.4 6KV电容器组的继电保护 (54)10.4.1电容器组的保护配置 (54)10.4.2电容器组的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54)个人体会 (56)参考文献 (57)第1章设计任务书1.1设计题目某工厂35KV降压变电所的电气设计1.2设计要求要求根据本厂所能取得的电源及本厂用电负荷的实际情况,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确定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台数与容量、类型,选择变电所主接线方案及电气设备和进出线,确定二次回路方案,选择整定继电保护装置,确定防雷和接地装置,最后按要求写出设计说明书,绘出设计图样。
35kV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

引言变电所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
电气主接线是发电厂变电所的主要环节,电气主接线的拟定直接关系着全厂(所)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确定,是变电站电气部分投资大小的决定性因素。
一个典型的变电站要求变电设备运行可靠、操作灵活、经济合理、扩建方便。
出于这几方面的考虑,本论文设计了一个35kV降压变电站,此变电站有两个电压等级,一个是35kV,一个是10kV。
同时对于变电站内的主设备进行合理的选型。
本设计选择选择两台主变压器,其他设备如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无功补偿装置和继电保护装置等等也按照具体要求进行选型、设计和配置,力求做到运行可靠,操作简单、方便,经济合理,具有扩建的可能性和改变运行方式时的灵活性。
使其更加贴1 设计任务书1.1 设计内容要求设计一35KV/10KV降压变电所的电气部分1.2 原始资料1、所设计的35KV/10KV降压变电所为企业变电所,一次设计并建成。
2、距本变电所6.17KM 处有一系统变电所,该所与本所以双回线路相连接,该系统变电所在该所高压母线上的短路容量为600MVA。
3、待设计的变电所10KV无电源,4、负荷情况:本变电所10KV侧共向8个车间的负荷供电,其中一类负荷占25%,其余为二类负荷。
一、二类负荷共计6000KW。
5、本变电所的自用负荷约78KVA。
6、环境条件年最高气温:40℃最高月平均气温:34℃年最低气温:-4℃地震烈度:7度以上年平均雷电日:90天海拔高度:75M7、一些负荷参数的取值:a.负荷功率因数均取cosφ=0.85b.负荷同期率 Kt=0.9c.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Tmax=4000小时/年d.各电压等级的出线回路数在设计中根据实际需要来决定。
各电压等级是否预备用线路请自行考虑决定。
1.3 设计任务1、设计本变电所的主电路,论证设计方案是最佳方案,选址主变压器的容量和台数。
继电保护35kv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35kv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35kV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掌握主要设备的构造与功能;2. 掌握35kV继电保护系统的配置要求,能够正确解读相关技术参数;3. 了解35kV继电保护装置的操作流程,掌握常见故障的判断和处理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完成35kV继电保护装置的选型,并进行参数设置;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35kV继电保护系统进行故障分析和处理;3. 能够熟练操作35kV继电保护设备,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工作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操作观念,严格遵守操作规程;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35kV继电保护的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故障分析和处理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素养。
课程目标明确,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继电保护基本原理:讲解继电保护的作用、分类及其工作原理,重点阐述35kV系统常用的保护原理,如过电流保护、差动保护等。
参考教材章节:第三章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与分类。
2. 35kV继电保护设备:介绍35kV系统中主要继电保护设备的构造、性能参数及功能,如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继电器等。
参考教材章节:第四章 继电保护设备。
3. 35kV继电保护系统配置:分析35kV继电保护系统的配置要求,包括保护装置的选择、参数设置、系统调试等。
参考教材章节:第五章 继电保护系统的配置与调试。
4. 35kV继电保护装置操作与故障处理:详细讲解35kV继电保护装置的操作流程,分析常见故障现象及处理方法。
参考教材章节:第六章 继电保护装置的操作与故障处理。
5.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35kV继电保护装置的选型、参数设置、故障处理等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5kv企业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

任务书一、设计内容要求设计一35KV变电所的电气部分二、原始资料1、某企业为保证供电需求,要求设计一座35KV降压变电所,以10KV电缆给各车间供电,一次设计并建成。
2、距本变电所7Km处有一系统变电所,由该变电所用35KV双回路架空线路向待定设计的变电所供电,在最大运行方式下,待设计的变电所高压母线上的短路功率为1080MVA 。
3、待设计的变电所10KV无电源。
4、本变电所10KV母线到各个车间(共有8个车间)均用电缆供电,其中一车间和二车间为一类负荷,其余为三类负荷,Tmax=400h ,各馈线负荷如表1—1(表1—1)5、所用电的主要负荷见表1—2(表1—2)6、环境条件(1)当地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29.9°c,极端最低温度-5.9°c,最热月地面0.8m处土壤平均26.7°c ,电缆出线净距100mm。
(2)当地海拔高度507.4m。
雷暴日数36.9日/年:无空气污染,变电所地处在P≤500m·Ω的黄土上。
三、设计任务1 、设计本变电所的主电路,论证设计方案是最佳方案,选择主变压器的容量和台数;2 、设计本变电所的自用电路,选择自用变压器的容量和台数;3 、计算短路电流;4、选择导体及电气设备。
四、设计成果1 、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各一份2 、主电路图一份五、主要参考资料1、水利电力部西北电力设计院编。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第一册)。
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
1989.122、周问俊主编。
电气设备实用手册。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3、陈化钢主编。
企业供配电。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94、电力专业相关教材和其它相关电气手册和规定1电气主接线设计方案1.1电气主接线概述为满足生产需要,变电站中安装有各种电气设备,并依照相应的技术要求连接起来。
把变电站、断路器等按预期生产流程连成的电路,称为电气主接线。
电气主接线是由高压电器通过连接线,按其功能要求组成接受和分配电能的电路,成为传输强电流、高电压的网络,故又称为一次接线或电气主系统。
110-35kv降压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设计

从以上校验可知断路器满足使用要求,故确定选用 SW2—35
II/1500 型少油断路器。
(3)断路器配用 CD3—XG II 型弹簧操作机构。
6.2 隔离开关的选择
6.2.1 110kV 侧隔离开关的选择 1)根据配电装置的要求,选择隔离开关带接地刀闸。 2)该隔离开关安装在户外,故选择户外式。 3)该回路额定电压为 110kV,因此所选的隔离开关额定电压
(3)、对于其它发电机侧电源 XΣ*=1/4(Xd+XT2+XL) =0.649
Xca*=XΣ* =0.649×(60/0.8)/100=0.517 查短路电流运算曲线[(一) t=0],得 I”*=2.0
I”G2=I”*
=2.0×(60/0.8)/(1.732×37)=2.341(kA)
短路冲击电流:iM3=2.55 I”G=2.55×2.341=5.970(kA)
Ue≥ 110kV,且隔离开关的额定电流大于流过断路器的最大持续电流 ImaX=1.05×(60/0.8)/(1.732×115)=0.395(kA)
4)初 GW4—110D 型单接地高压隔离开关其主要技术参数如 下:
型号
额定 电压 kV
额定 最大工作 接地
电流 电压 刀闸
kA
kV
A
极限通过电流 kA 有效值 峰值
4S 热稳 定电流
kA
备注
GW4-110D 110 1250 126 2000
32
5)校验所选的隔离开关
55
10 双接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动稳定校验
动稳定电流等于极限通过电流峰值即 idw = 55kA
流过该断路器的短路冲击电流 iM = 4.508 kA.s
220KV 110KV 35KV 变电站 系统设计 (电气专业可做课程设计)

220/110/35KV 变电所及综合自动化方案设计
不间断供电,两段母线同时故障的机率极小,可以不予考虑。 2.2.2 方案Ⅱ:(见图 2-2) 分析:考虑 220KV 本期只有两条进线及本所只有两台主变压器,所以方案Ⅱ在 220KV 高压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虽然使用断路
供电可靠性是所用电的首要保证,在本供电系统中所用电应为 0 级用户。 结合其供电电压及其容量,可将一台所用变压器引接于 35KVⅠ段母线上,另一 台所用变压器引接于 35KVⅡ段母线上。两所用电源采用明备用方式,并且装设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来保证其可靠性。
9
220/110/35KV 变电所及综合自动化方案设计
2.1.4 调压方式:根据地区及负荷的要求,变压器选择有载调压方式。
根据以上原则,查阅有关资料,选择的主变压器技术数据如下:
型号 容量 容量比 额定电压
联结组标号
高压 中压 低压
SFPSZ7 -120000 / 220 120 MVA
120/120/120 220±8×1.25%
121 38.5 YN,yn0,d11
2
损耗 空载电流
阻抗电压
220/110/35KV 变电所及综合自动化方案设计
空载
144 KW
负载
480 KW
0.9 %
高-中
14 %
高-低
24 %
中-低
9%
2.2 电气主接线方案的拟定
2.2.1 方案Ⅰ:(见图 2-1)
图 2-1 分析:因本 220KV 变电所不仅供本地区的负荷,还降压到 110KV 向另一终端变 电所转供大量的负荷,所以方案Ⅰ在 220KV 高压侧采用“双母线带旁路接线”, 它具有供电可靠、检修方便、调度灵活及便于扩建等优点。110KV 侧采用“双母 线接线”。35KV 侧采用“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接线”,便于分段检修母线及各出线 断路器。当一段母线发生故障时,自动装置将分段断路器跳开,保证正常母线
现代供电技术课程设计35KV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样本

评分______日期______XX大学课程设计阐明书课程名称: 当代供电技术题目: 某35KV变电所电气一次某些初步设计学院: XX学院专业: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学号: XX姓名: XX指引教师: XX完毕日期: XX《供电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合用专业: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编写: 机电系崔海波时间: 11月1.设计题目——某35KV变电所电气一次某些初步设.2.设计任务(1)变电所位置及供电电源拟定;(2)变电所负荷记录与主变压器选取;(3)变电所供电系统拟定;(4)短路电流计算;(5)电气设备选取;(6)输电线路选取与敷设;(7)变电所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
3.原始资料1)某年产90万t原煤煤矿, 其供电设计所需基本原始数据如下:2)矿年产量: 90万t;3)服务年限: 75年;4)矿井沼气级别: 煤与沼气突出矿井;5)立井深度: 0.36km;6)冻土厚度: 0.35m;7)矿井地面土质: 普通黑土;8)两回35kv架空电源线路长度: l1=l2=6.5km;9)两回35kv电源上级出线断路器过流保护动作时间: t1=t2=2.5s;10)本所35kv电源母线上最大运营方式下系统电抗: Xs.min=0.12(Sd=100MV A);11)本所35kv电源母线上最小运营方式下系统电抗: Xs.min=0.22(Sd=100MV A);12)井下6kv母线上容许短路容量: Sal=100MV A;13)电费收取办法:两步电价制, 固定某些按最高负荷收费;14)本所35kv母线上补偿后平均功率因数规定值: cos¢’35.a≥0.9;地区日最高气温: θm=44℃;最热月室外最高气温月平均值: θm.o=42℃;最热月室内最高气温月平均值: θm.i=32℃;15)最热月土壤最高气温月平均值: θm.s=27℃;16)全矿负荷记录分组及关于需用系数、功率因数等如表1所示。
表1 全矿负荷记录分组表注: 1.线路类型: C表达电缆线路;K表达架空线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论文)题目: 35KV变电所的电气部分 .学院名称: 电气工程学院 . 指导教师: .职称: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2013年6月14日目录摘要 (iii)Abstract (iV)引言 (1)1.变压器的选择 (2)1.1主变压器形式的选择 (2)1.2主变台数的确定 (2)1.3主变容量的确定 (2)1.4主变型号的选择 (3)1.5所变压器台数的确定 (3)1.6所变压器容量的确定 (3)1.7所变压器型号的选择 (4)2.电气主接线的设计 (4)2.1电气主接线概述 (4)2.2主接线的设计原则 (4)2.3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 (4)2.4主接线设计及方案论证 (5)2.5所接线的设计 (6)3.短路电流的计算 (7)3.1概述 (7)3.2短路电流计算的方法 (8)3.3短路电流的计算 (8)3.4三相短路电路计算结果表 (10)4.电气设备的选择 (10)4.1 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原则 (10)4.2高压断路器的参数 (11)4.3电气设备选择的技术条件 (12)4.4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选择 (13)4.5选择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型号表 (17)参考文献 (18)附录 (19)摘要: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力供应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供稳固性、可靠性和持续性。
然而电网的稳固性、可靠性和持续性往往取决于变电所的合理设计和配置。
一个典型的变电站要求变电设备运行可靠、操作灵活、经济合理、扩建方便。
出于这几方面的考虑,本论文设计了一个35kV降压变电站,此变电站有三个电压等级,一个是35kV,一个是10kV以及一个0.38KV。
同时对于变电站内的主设备进行合理的选型。
本设计选择选择四台主变压器,其他设备如断路器,隔离开关,关键词: 35kV 变电所设计Abstract:Along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industry, people require increasingly demand of power supply, especially the stability, reliability and continuity of it. While the stability, reliability and continuity of power grid is determined by the rational design and configuration of substation. A typical substation needs the reliable and flexible operation, the economic rationality and free expansion of the equipments. For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se aspects, the paper designs a transformer substation of 35kV which has tow level of voltage, one is 35kV, and the other is 10kV. At the same time, choose the rational selection as to the main equipments in substation.Key words: 35kV substation design引言电能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一种无形的、不能大量储存的二次能源。
电能的发、变、送、配和用电,几乎是在同一瞬间完成的,须随时保持功率平衡。
要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电力工业必须超前发展,这是世界电力工业发展规律,因此,做好电力规划,加强电网建设,就尤为重要。
变电所作为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
对其进行设计势在必行,合理的变电所不仅能充分地满足当地的供电需求,还能有效地减少投资和资源浪费。
本次设计根据一般变电所设计的步骤进行设计,包括负荷统计,主变选择,主接线选择,短路电流计算,设备选择和校验,继电保护,防雷措施等几大块。
并依据相关规定和章程设计其中个个步骤,所以能满足一般变电所的需求。
1变压器的选择1.1主变压器形式的选择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同样会受到变压器型式的影响1.1.1相数的确定变压器按相数不同可分为单项和三相两种。
在330KV及以下的电力系统中,一般都采用三相变压器。
因此对于设计的这个35KV的变电所来说,变压器宜采用三相。
1.1.2绕组数的确定根据需要,我们本次设计选择绕组为双绕组1.1.3绕组连接组别的确定根据所选的变压器的型号,我们可以随之确定绕组的连接组别。
我国电力系统的连接方式有星型“Y”和三角形“Δ”两种。
35KV多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Y”连接;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常采用“Δ”连接。
1.2主变台数的确定为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对于一般建议接线的变电所一般应装设一台或者两台主变。
对大型枢纽变电所,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应安装2~4台主变。
对对于本设计来说一、二级负荷容量的额定容量为8472KVA,考虑到5-10年的电网的发展,则应取额定容量的70%—90%为8472KVA,因此选取两台容量分别为6.3MVA的变压器来做主变。
另外所用电380V的电压等级,容量为160KVA,应采用一般的电力变压器,故需要一台。
总共需要四台变压器。
1.3主变容量的确定考虑到变电站投资的经济性及其建设周期,变电所主变容量要以变电所设计时5~10年的规划负荷为依据进行选择。
每台容量的选择应按照其中任一台停运时,其余容量至少能保证所供一级负荷或为变电所全部负荷的60~75%。
根据任务书表=[(1789+5817)2+(898+2834)2]0.5≈1-1可知一类负荷和二类负荷的总容量为SN/0.7)/2≈6.3MVA。
8472KVA。
故每个变压器的额定容量应为(SN表1.1 主变压器的技术参数1.5所变压器台数的确定与同容量的发电厂厂用电系统相比,变电所的所用负荷较小。
在有人值班的中小型变电所中,所用负荷较小主要为变压器冷却、风扇、硅整流设备,取暖通风、断路器冷却装置(包括风扇、油泵、水泵)、蓄电池充放电设备、油处理设备、采暖通风、照明检修等用电。
大中型区域性变电所为保证所用电负荷供电,应设两台变压器经两独立电源对所用电系统供电;小型变电所往往只需采用一台变压器进行供电。
并根据所用电负荷的大小及重要程度,以低压成套配电装置供电。
对于本设计来说其电压等级为35KV,额定容量为8472KVA,故应采用一台变压器对多用点系统进行供电。
1.6所变压器容量的确定由任务书中表1-2可知SN‘=20/0.88+5.8/0.85+(11*2)/0.79+10.5/0.5+14.6/0.8+14+11=112.2KVA。
考虑到5-10年的规划以及用电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我们取额定容量为S N = S’N/0.7≈160KVA表2.1 所用电变压器技术参数2电气主接线的设计2.1电气主接线概述发电厂和变电所中的一次设备、按一定要求和顺序连接成的电路,称为电气主接线,也成主电路。
它把各电源送来的电能汇集起来,并分给各用户。
它表明各种一次设备的数量和作用,设备间的连接方式,以及与电力系统的连接情况。
所以电气主接线是电力系统接线组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主接线的确定,对电力系统得安全、稳定、灵活、经济运行以及变电所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和控制方法的拟定将会长生直接的影响。
.2.2主接线的设计原则○1发电厂、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2发电厂、变电所的分期和最终建设规模;○3负荷大小和重要性;○4系统备用容量大小;○5系统专业对电气主接线提供的具体资料。
2.3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1可靠性;○2灵活性;○3经济性。
○4主接线设计电气主接线的基本形式就是主要电气设备常用的几种连接方式,它以电源和出线为主体。
大致分为有汇流母线和无汇流母线两大类。
其中有汇流母线的接线形式可概括地分为单母线接线和双母线接线两大类;无汇流母线的接线形式主要有桥形接线、角形接线和单元接线。
2.4主接线设计及方案论证2.4.1 35KV侧主接线的设计由任务书可知,35KV侧的连线方式是单母线双回路。
故进线两回,出线两回。
2.4.2 10kV侧主接线设计10kV侧进线两回,出线八回;所用电负荷进线两回,出线七回。
主接线方案的比较选择此变电所主接线的接线有两种方案。
方案一图:图2.1 电气主接线方案一方案一35kV侧采用的单母线接线,接线简单清晰、设备少、操作方便、便于扩建和采用成套配电装置。
10kV一类负荷、二类负荷均匀分布。
一类负荷采用双回线接线,有效的保证了一类负荷的不断电检修以及正常运行,大大降低了事故停电的可能性。
突出了一类负荷对电网要求较高的特点。
二类负荷采用单母线直接出线,由于采用了SF6断路器,一般情况下不会涉及检修,对于二类符合来讲一般可以满足需求。
总的接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一二类负荷分别在两条出现上同时供电,选择当任一祖母线故障或检修时,重要用户仍可通过完好段母线继续供电,而两段母线同时故障的几率太小了。
大大提高了对重要用户供电的连续性。
所以此方案同时兼顾了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的要求。
方案二图:图2.2电器主接线方案二方案二35kV侧采用的单母线接线,接线简单清晰、设备少、操作方便、便于扩建和采用成套配电装置。
10kV采用单母线分段连线,对重要用户可从不同段引出两个回路,当一段母线发生故障,分段断路器自动将故障切除,保证正常母线供电不间断,所以此方案同时兼顾了可靠性、经济性的但缺乏了灵活性的要求,没有对一类负荷加强供电连续性设计。
综合考虑:可以得知还是选方案一比较合适。
2.5所接线的设计所接线从10KV母线上引出线,引出一条回线,经过变压,引出一条回线到0.4KV母线,0.4KV母线引出七条回线。
3短路电流的计算3.1 概述3.1.1短路的原因○1.元件损坏○2.气象条件恶化○3.违规操作○4.其他,例如挖沟损伤电缆,鸟兽跨接在裸露的载流部分等。
3.1.2短路的种类三相系统中短路的基本类型有:三相短路、两相短路、单相接地短路和两相接地短路。
运行经验表明: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中,最常见的短路是单相短路,约占短路故障的65~70%,两相短路约占10~15%,两相接地短路约占10~20%,三相短路约占5%3.1.3短路的后果○1.由于电动力效应,导体间将产生很大的机械应力可能导致导体和他们的支架遭到破坏;○2.使设备发热增加,持续时间长时会造成设备损坏;○3.短路时系统电压大幅度下降影响用户正常用电;○4.当短路点离电源不远而持续时间有较长时可能是发电机失去同步,造成严重后果;○5.发生不对称短路时不平衡电流能产生足够的磁通在临近的电路内感应出很大的电动势,干扰高压电力线路附近的通讯系统或贴到通讯信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