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盆草简介

合集下载

中国药典垂盆草的功能主治

中国药典垂盆草的功能主治

中国药典垂盆草的功能主治1. 概述中国药典中收录的垂盆草,学名为Centella asiatica (L.) Urb.,属于伞形科植物。

垂盆草常生长在水边、沼泽地和湖边等湿润环境中,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

在中医传统经典中,垂盆草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有多种功能主治。

2. 功能主治垂盆草具有以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垂盆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有效清除体内的热毒。

它可以用于治疗热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如痈肿疮疡、痢疾等。

同时,垂盆草还可以舒缓疼痛,缓解患者的不适感。

•活血化瘀:垂盆草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使瘀血得以疏通。

因此,垂盆草可以用于治疗淤血引起的各种疾病,如跌打损伤、瘢痕、疤痕、经闭、痛经等。

•利尿通淋:垂盆草可以促进体内尿液的排泄,有利于清除体内的废物和毒素。

因此,垂盆草常用于治疗尿路感染、水肿和其他尿液排泄不畅引起的疾病。

•增强记忆:垂盆草被认为具有增强记忆和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

它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三萜皂苷、五味子酸和多糖等,这些成分有助于改善脑部功能,增强学习和记忆能力。

•抗氧化防衰老:垂盆草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C、维生素E 和类黄酮等,这些物质可以中和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降低衰老的速度。

因此,垂盆草常被用作抗衰老药物或保健品。

•增强免疫力:垂盆草对免疫系统有促进作用,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它可以用于治疗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等问题。

3.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使用方法:垂盆草可以制作成药膏、输液、口服药剂或外敷剂等形式使用。

具体用法和给药剂量应根据具体病情和医生建议来确定。

•注意事项:–使用垂盆草前应先咨询医生或中药师的意见,了解自身病情是否适合使用垂盆草。

–在使用垂盆草时,应遵循医嘱,按照指定剂量和使用方法使用,不宜过量或长期使用。

–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垂盆草。

–如果出现过敏反应或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垂盆草,并及时就医。

垂盆草的功能主治与功效作用

垂盆草的功能主治与功效作用

垂盆草的功能主治与功效作用
垂盆草,学名为芫荽,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的常用草药。


盆草的主要功效和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健胃消食:垂盆草具有较好的健胃消食作用。

中医理论认为,垂盆
草味辛、性温,具有温阳化气、健脾开胃的功效,能够改善胃部功能紊乱,增加胃液分泌,促进消化,有助于消除胃胀、食欲不振等症状。

2.散寒驱风:垂盆草具有较好的散寒驱风作用。

中医认为,垂盆草可
以温补脾胃,以达到祛寒的目的。

常用于治疗寒性腹痛、腹泻、寒疝等症状,尤其适用于寒湿痹痛或因寒凝而引起的疼痛。

3.利尿通淋:垂盆草具有较好的利尿通淋作用。

垂盆草可促进尿液产
生和排出,有助于消除水肿、清除体内废物和毒素,对于治疗水肿、小便
不利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4.抗菌消炎:垂盆草具有较好的抗菌消炎作用。

研究表明,垂盆草中
的一些活性成分具有抗菌和抗炎作用,对于治疗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消化系
统疾病、尿路感染等具有一定的疗效。

5.舒肝理气:垂盆草还具有舒肝理气的作用。

中医认为,垂盆草能够
疏利肝气,舒缓肝胆病变所引起的不适症状,如胸闷、烦躁、头痛等,对
于调节情绪、缓解压力、改善肝气郁结相关疾病具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总结起来,垂盆草的主要功能主治和功效作用有健胃消食、散寒驱风、利尿通淋、抗菌消炎和舒肝理气。

在中医药领域中,垂盆草广泛应用于胃
肠疾病、泌尿系统疾病、风湿病等的治疗中,并且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
证实了其疗效的确切性。

然而,对于垂盆草的使用,还需谨慎选择剂量和
用法,遵医嘱合理使用,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不良反应。

每日一中药——垂盆草

每日一中药——垂盆草

每日一中药——垂盆草
垂盆草,很陌生的一味药,别说是你们了,我也很陌生,只在课堂上学习过,临床上使用频率很低,不过不可否认其在某些疾病上的药用价值与功效。

垂盆草,貌如其名,尤其是图四图五所示,种植盆内时则生机勃勃,垂出盆外而纵向生长。

垂盆草属于景天科植物,可以鲜用也可以晒干使用。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野生为主,个别人喜爱则自己也有栽培者。

垂盆草味稍甘、淡,略有微酸,性微寒。

归心经、肝经、胆经。

主要功效是:利湿退黄、清热解毒。

垂盆草也属于利水渗湿药里的一种,主要功效便是利湿退黄,应用在临床上主要治疗黄疸。

垂盆草属于甘淡渗湿,性微寒,功善清热,清热利湿退黄,最经常用来治疗黄疸,常配合茵陈、栀子、虎杖等一起使用治疗黄疸。

垂盆草还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痈肿疮疡,蛇毒咬伤等。

垂盆草有清热解毒、消痈散肿之力,对于一些伤科疾病如蛇虫咬
伤或者湿热毒盛导致的痈肿疮疡等皮肤外科疾病,可以内服垂盆草煎汤,也可将垂盆草外敷患处。

另外新鲜的垂盆草捣汁外敷可以治疗烫伤、烧伤等。

《本草纲目拾遗》:性寒,消痈肿,治湿
郁水肿。

治诸毒及汤烙伤,疗痈,虫蛇螯咬。

《天宝本草》:利小便,敷火疮肿痛,汤
火症,退湿热,兼治淋证。

本文旨在科普中药的功效,并不推荐随意使用,若有需要,请至正规医院,遵医嘱用药,切勿随意擅自服食药材。

常见植物垂盆草(半枝莲)的养护介绍

常见植物垂盆草(半枝莲)的养护介绍

常见植物垂盆草(半枝莲)的养护介绍一、垂盆草介绍别名:狗牙齿、半枝莲、三叶佛甲草、狗牙半支、石指甲、养鸡草、瓜子草、地蜈蚣草、鼠牙半枝莲。

它是多年生肉质草本,不育枝匍匐生根,长10~20cm。

叶3片轮生,花淡黄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二、垂盆草具有以下优点:1.耐干旱、耐高温:垂盆草旱时自身可调节水分;吸水能力强,一个月不浇水(含天然降水)也不会干死;垂盆草极耐高温:在45℃左右的高温,仍能旺盛生长。

2.抗寒性强:在沈阳最低气温达-32℃时,能安全越冬,毫无冻害。

3、耐湿、耐盐碱、耐贫瘠:能常年生长在山坡岩石缝隙之间。

4.绿期长,观赏价值高:在沈阳绿叶观赏期达8-9个月,一般3月底返青,12月初枯萎。

草姿美,色绿如翡翠,颇为整齐壮观;花色金黄鲜艳,观赏价值高。

5.抗病虫害能力强:在沈阳地区运用多年,基本无病虫害。

6.生长速度快:繁殖容易,不用修剪。

三、养护和繁殖介绍它极耐瘠薄,一般土壤都能适应,而以排水良好的沙质土最相宜(人家本来就是野草呀),它能自播繁衍。

见阳光花开,早、晚、阴天闭合,故有垂盆草、午时花之名。

用播种或扦插繁殖。

春、夏、秋均可播种。

当气温20℃以上时种子萌发,播后10天左右发芽。

覆土宜薄,不盖土亦能生长。

幼苗分栽,在15℃以上条件下约20余天即可开花。

扦插繁殖常用于重瓣品种,在夏季将剪下的枝梢作插穗,萎蔫的茎也可利用,插活后即出现花蕾。

移栽植株无需带土,生长期不必经常浇水。

果实成熟即开裂,种子易散落,需及时采收。

垂盆草一般以种子繁殖为主,自播能力也很强。

但随着大量园艺新品种的出现,其种子较难收集到。

尤其是重瓣的园艺新品种,花后不结籽。

因此,家庭繁殖可采用扦插法。

1、种苗越冬:每年霜降节气后(上海地区)将重瓣的垂盆草移至室内照到阳光处。

入冬后放在玻璃窗内侧,让盆土偏干一点,就能安全越冬。

次年清明后,可将花盆置于窗外,如遇寒流来袭,还需入窗内养护。

2. 扦插繁殖:5月初至8月底均可剪取5cm左右的嫩茎顶端进行扦插。

垂盆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垂盆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垂盆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垂盆草,学名Turpinia cochinchinensis,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也被称为肠润通便草。

以下是垂盆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的详细介绍:一、功效与作用:1.温肠通便:垂盆草富含多种活性物质,具有温中行气、滋肾润燥的功效,可刺激肠道蠕动,增加排便频率,起到通便作用。

对于习惯性便秘、肠道扩张、胃肠胀气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2.改善消化不良:垂盆草内含多种鞣质和黄酮类物质,能够增加食欲、促进消化液分泌,改善胃肠道消化功能,对于食欲不振、胃酸缺乏、胃脘胀满等消化不良症状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3.清热解毒:垂盆草中的活性成分还具有一定的抗微生物和抗炎作用,能够清热解毒,对于一些细菌和病毒引起的感染和炎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尤其对于肠胃道感染有一定的疗效。

4.肾虚阳痿:垂盆草被认为具有滋肾壮阳的功效,对于肾虚引起的阳痿早泄等男性性功能障碍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可以促进性激素分泌,增加性欲。

5.防治感冒:垂盆草中的黄酮类物质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能够增强人体免疫能力,对于感冒症状如咳嗽、发热、流鼻涕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6.抗氧化:垂盆草中的活性成分还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自由基,减少细胞损伤,保护血管壁,对于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二、禁忌:1.孕妇禁用:垂盆草具有促进肠道蠕动的作用,孕妇如果出现便秘症状,应尽量避免使用垂盆草,以免影响胎儿的发育。

同时,垂盆草还具有滋肾壮阳的作用,对于怀孕的女性来说,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2.细菌性肠炎患者禁用:垂盆草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但它对细菌性肠炎患者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影响病情恶化。

3.低血压患者慎用:垂盆草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如果患有低血压的患者在使用垂盆草后可能会引起血压过低,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

4.胃寒严重者慎用:垂盆草性温,寒性胃寒病人慎用,以免刺激胃肠道,加重症状。

5.过量使用会引起腹泻:使用垂盆草时应按照剂量使用,在服药期间避免摄入过多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腹泻。

垂盆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垂盆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垂盆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垂盆草,学名浮萍,又名浮萍草、水枢草等,是一种水生植物,在我国广泛分布于东北、华北、江南、华南等地区。

垂盆草的功效与作用主要包括增强免疫力、清热祛火、滋润肌肤、促进消化等方面。

然而,虽然垂盆草有很多益处,但也存在一些禁忌,需要注意避免使用错误或滥用。

首先,垂盆草具有增强免疫力的功效。

垂盆草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可以促进人体免疫细胞的产生和功能的增强,从而提高人体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其次,垂盆草有清热祛火的作用。

垂盆草含有多种具有降温作用的物质,可以清除体内的热气,降低体温,缓解发烧、口渴等症状。

尤其是在夏季高温天气中,垂盆草可以帮助人们消暑解渴,减轻中暑的危险。

此外,垂盆草还有滋润肌肤的功效。

垂盆草中富含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滋养肌肤,增加皮肤弹性,改善肤色。

因此,垂盆草可以作为日常护肤品使用,有助于保持肌肤的健康与美丽。

另外,垂盆草还具有促进消化的作用。

垂盆草中的纤维素可以增加胃肠蠕动,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缓解胃胀、便秘等消化不良问题。

因此,垂盆草可以作为一种天然的健胃消食药材使用。

然而,垂盆草也存在一些禁忌。

首先,垂盆草具有滋补肺肾的作用,因此肺虚或肾虚者应禁用,以免导致反效果。

其次,垂盆草性温热,容易上火,所以体质偏热或口腔溃疡者应少食或禁食。

同时,垂盆草不宜过量食用,一般每次食用不宜超过30克,如果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腹泻等不适。

此外,垂盆草容易吸收水中的重金属和有害物质,因此采集时要选择水质清洁、无污染的水域,并且要进行充分的清洗和消毒处理,避免食用带有污染物的垂盆草。

综上所述,垂盆草具有增强免疫力、清热祛火、滋润肌肤和促进消化等功效与作用。

但是要注意垂盆草的禁忌,避免出现相反的效果。

在使用时要适量,以免引起不适。

此外,要选择清洁无污染的垂盆草,并进行充分的清洗和消毒处理,保证食用的安全性。

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特别是对于特定的疾病和体质的人群。

垂盆草的描述

垂盆草的描述

垂盆草的描述:
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 Bunge),是景天科景天属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

植株从生,茎平卧或上部直立,匍匐状延伸,并于节处生不定根。

三叶轮生,叶片矩圆形、全缘,基部有垂距,无柄。

聚伞花序顶生,花瓣鲜黄色,披针形至矩圆形。

花期5~6月。

垂盆草主要产于长中国江中下游以及东北地区。

日本、朝鲜均有分布。

生于海拔1600米以下的低山坡岩石上和山谷阴湿处。

耐旱,耐寒、耐热。

适应性极强,不择土壤。

繁殖方式有扦插繁殖和分株繁殖。

垂盆草耐干旱、瘠薄,常作为庭院地被材料,可用于花坛、花境或岩石园,也作为屋顶绿化和植物立体雕塑的优良材料。

垂盆草味甘、淡,性凉。

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的功效。

主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痈肿疮疡。

垂盆草的介绍,营养价值,食用方法,种植方式,加工方法,发展前景

垂盆草的介绍,营养价值,食用方法,种植方式,加工方法,发展前景

垂盆草的介绍,营养价值,食用方法,种植方式,加工方法,发展前景垂盆草是一种独特的绿色植物,它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而且富含丰富的营养价值。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垂盆草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

本文将详细介绍垂盆草的介绍、营养价值、食用方法、种植方式、加工方法以及发展前景。

一、垂盆草介绍垂盆草,又称垂枝草、挂兰草,属于禾本科植物。

它原产于亚洲热带地区,现已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垂盆草是一种常绿草本植物,具有细长的匍匐茎和柔软的叶片,呈现出优雅垂坠的姿态。

它的生长速度较快,适应性强,既能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中生长,也能在半阴半晒的地方繁衍。

二、营养价值垂盆草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纤维素、矿物质和维生素等。

其中,垂盆草中的蛋白质质量较高,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矿物质如钙、铁、锌等含量丰富,有助于补充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维生素C含量较高,具有抗氧化、提高免疫力的功效。

三、食用方法垂盆草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新鲜食用,也可以加工成各种美食。

新鲜垂盆草可以作为蔬菜沙拉的一部分,搭配其他蔬菜一起食用,口感鲜嫩,营养丰富。

此外,垂盆草还可以炒食、炖汤等,与其他食材搭配,制作出各种美味佳肴。

四、种植方式种植垂盆草相对简单,适合家庭园艺爱好者。

首先,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将垂盆草种植在阳光充足或半阴半晒的环境中。

在种植过程中,保持土壤湿润,定期施肥,以促进垂盆草的生长。

垂盆草生长迅速,繁殖能力强,可以通过分株或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

五、加工方法垂盆草的加工方法主要包括晒干、腌制和烹饪等。

晒干是将新鲜垂盆草晾晒至干燥,便于保存和运输。

腌制是将垂盆草用盐、醋等调料腌制,以增加口感和风味。

烹饪则是将垂盆草与其他食材一起烹饪,如炖汤、炒菜等,使垂盆草的营养成分更好地融入菜肴中。

六、发展前景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绿色植物的喜爱,垂盆草的发展前景广阔。

一方面,垂盆草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可以满足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另一方面,垂盆草作为一种观赏植物,具有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垂盆草(拉丁学名:Sedum sarmentosum Bunge)
别名:狗牙瓣、狗牙草、狗牙齿、石头菜、石指甲、佛甲草、佛指甲、狗牙半支、半支莲、养鸡草、瓜子草、葵景天、山护花、鼠牙半支、三叶佛甲草、白蜈蚣、地蜈蚣草、太阳花、枉开口。

产地:产福建、贵州、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甘肃、陕西、河南、山东、山西、河北、辽宁、吉林、北京(模式产地)。

朝鲜、日本也有。

药材性状:垂盆草,多年生草本,景天科景天属多肉植物,全株无毛。

根纤维状,茎匍匐,易生根,不育枝及花茎细,匍匐而节上生根,直到花序之下,长10-25厘米。

3叶轮生,叶倒披针形至长圆形,长15-28毫米,宽3-7毫米,先端近急尖,基部急狭,有距。

聚伞花序,有3-5分枝,花少,宽5-6厘米;花无梗;萼片5,披针形至长圆形,长3.5-5毫米,先端钝,基部无距;花瓣5,黄色,披针形至长圆形,长5-8毫米,先端有稍长的短尖;雄蕊10,较花瓣短;鳞片10,楔状四方形,长0.5毫米,先端稍有微缺;心皮5,长圆形,长5-6毫米,略叉开,有长花柱。

蓇葖果,内有多数细小的种子。

种子卵形,表面有细小的乳头状突起,长0.5毫米。

花期5-7月,果期8月。

生长习性:垂盆草一般生于海拔1600米以下山坡阳处或石上。

在山坡岩石石隙、山沟边、河边湿润处,极易栽培,对环境要求不严,家前屋后均可种植,也可盆栽,通常采用分株繁殖,生于山坡岩石上或栽培。

其性喜温暖湿润、半阴的环境。

它适应性强,较耐旱、耐寒。

不择土壤,在疏松的砂质壤土中生长较佳。

对光线要求不严,一船适宜在中等光线条件下生长,亦耐弱光。

生长适温为15—25℃,越冬温度为5℃
繁殖方法:垂盆草可采用种子繁殖,也可采用无性繁殖,即采用枝条扦插法、分株繁殖法或压条繁殖法,极易成活。

通常采用分株或扦插繁殖。

分株宜在早春进行,扦插随时皆可。

扦插法在春季或秋季从成年植株上采集垂盆草匍匐茎,将匍匐茎剪切成3
至5厘米的小段,扦插在预先准备好的扦插床内,扦插后喷灌水,水要浇足,且保持扦插床内土壤湿润在20℃至25℃温度下,10至15天即能生根。

待幼根由白变为黄褐色时,开始移植。

地栽时,可用苇帘遮阴3至5天;盆栽可放置在凉棚下,缓苗3至5天,然后移到向阳处进行莳养。

管理养护:垂盆草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在温带、暖温带及亚热带都有广泛的分布,垂盆草忌贫瘠的土壤环境,表现出生长衰弱的现象。

在北京和天津地区,选择背风向阳的场所可以安全越冬。

不择土壤,田园土、中性土、砂壤土均能生长,生命力极强,茎干落地即能生根。

垂盆草栽植时,土壤须适量施入有机肥,经过粉碎的棉籽饼、麻酱渣或鸡粪干均可。

覆土后栽苗,要求地势稍高,土壤不能积水。

垂盆草适宜生长温度为15℃至28℃,垂盆草忌强光照的环境,遇强光表现出叶片发黄的现象。

垂盆草生长速度快,需水量比较大,在具有一定遮阴条件下生长良好。

生长过程中每半月少量施用一次复合化肥,施肥后要立即浇灌清水,以防肥料烧伤茎叶或根系。

化学成分:全草含有5,4’-二-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7-0-β-D-葡萄糖苷(tricin-7-0-β-D-glucoside),木犀草素(Luteolin),异鼠李素(Isorhamnetin),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香树脂酮(Amyrione),胡萝卜苷(Daucosterol),
十五烷基硫醇(pentadecyl mercaptan),消旋甲基异石榴皮碱(methylisopelletierine),二氧异石榴皮碱(dihydroisopelletierine),3-甲酸-1,4-二羟基二氢吡喃(3-formyl-1,4-dihydroxy-dihydropyran),N-甲基-2β-羟丙基哌啶(N-methyl-2β-hydroxypropyl-piperidine),垂盆草甙(sarmentosi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苯甲酸酯(benzoic acid methyl ester),甘露醇(mannitol)和氨基酸及葡萄糖、半乳糖、果糖和景天庚糖(sedoheptulose)。

药理作用: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排脓生肌的功效。

主湿热黄疸;淋病;泻痢;肺痈;肠痈;疮疖肿毒;蛇虫咬伤;水火烫伤;咽喉肿痛;口腔溃疡及湿疹;带状疱疹。

产销概况及发展前景:垂盆草在华东一带民间有广泛传统用垂盆草治疗肝炎的习惯,并有多家药厂生产垂盆草制剂,剂型主要是颗粒剂、冲剂等,相应的垂盆草引种,栽培在1985年就已经开始在浙江江苏安徽一带,现在已有一些具有相当规模的GAP种植基地。

垂盆草用药历史悠久,根据草及药典记载其有清利湿热,解毒等多种功效,常用于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痈肿疮疡;急、慢性肝炎。

对垂盆草化学成分的研究比较多,目前已从垂盆草中分离得到垂盆草苷、黄酮、生物碱、三萜、甾醇等成分,其中黄酮类成分最多。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垂盆草具有保肝降酶、免疫抑制、抗脂质过氧化、抑菌等作用。

现代临床应用主要是垂盆草片、垂盆草冲剂、复方垂盆草冲剂、垂盆草注射液和垂盆草鲜品,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

通过对垂盆草的研究进行总结可以发现,古代本草收藏的“治疗咽喉肿痛,喉廯等”其他药效作用,尚未有相关研究的报道,通过考证,发现垂盆草在治疗咽喉部疾病方面具有开发的巨大潜力,因此明确垂盆草在咽喉部疾病方面的活性和疗效,并找到作用的物质基础重大意
6、治肺癌垂盆草、白英各30克,水煎服,日1剂。

坚持服用,能使病情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病灶逐渐缩小。

7、治鼻咽癌鲜垂盆草适量捣烂局部外敷,日1~2次。

另取灯心草捣碎口含。

同时用:野乔麦、汉防己、土牛膝各30克均用鲜品,煎服。

继续用至鼻咽部肿物消失,症状接近痊愈。

8、消炎退肿,用于炎性肿痛:蜂窝组织炎垂盆草研末,用凡士林调成50%软膏,局部外敷。

9、治无名肿毒鲜垂盆草适量入胡桃油、烧酒各少许,捣烂外涂。

10、烫火伤、痈肿恶疮、乳腺炎、腮腺炎、丹毒、疤疖等,一般采集鲜草,洗干净,捣烂外敷,日换2次,数日即愈。

11、毒蛇咬伤,一般被毒蛇咬伤后,先进行伤口消毒,用三棱针或粗针,在肿胀明显的手指或脚趾间针刺“八风穴”或“八邪穴”,通过针刺排毒,内服解毒药,然后用预先捣烂的鲜垂盆草,外敷伤口四周,每日换药2次,连敷数日即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