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茯苓丸概述

合集下载

桂枝茯苓丸方剂配方

桂枝茯苓丸方剂配方

桂枝茯苓丸方剂配方桂枝茯苓丸【方剂名】桂枝茯苓丸,出自汉·《金匮要略》。

【组成】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芍药。

【用法】上药各等分,共研细末,炼蜜为丸。

每服6~9克,每日1~3次,食前服。

【功效】活血,化瘀,消癥。

【主治】主治妇人宿有癥块,或血瘀经闭,行经腹痛,产后恶露不尽,舌淡紫,苔白,脉弦细涩。

【临床医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输卵管炎、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肌瘤、崩漏、血精症、房颤等病症。

1输卵管炎:桂枝茯苓丸治疗输卵管炎患者50例,14日为1个疗程,视患者情况治疗1~2个疗程。

以临床表现为疗效评价指标。

结果:18例,显效18例,有效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6%。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年第6期)2.多囊卵巢综合征:本方加味配合常规西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50例,与仅用常规西药治疗50例随机对照。

疗程3个月。

以临床表现为疗效评价指标。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对照组总有效率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山东医药》2006年第1期)3.子宫肌瘤:桂枝茯苓丸加味配合常规西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62例,与仅用常规西药治疗50例随机对照。

疗程3个月。

以临床表现为疗效评价指标。

结果:大部分治疗了18个月经周期,治愈25例,显效21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55%。

(《四川中医》2006年第1期)4.崩漏:本方加味治疗2型崩漏患者136例,以临床表现为疗效评价指标。

结果:治愈123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7.06%。

(《中医杂志》2008年第4期)5.血精症:本方加味治疗顽固性血精症患者33例,与西药(盐酸莫西沙星片口服)治疗31例随机对照,5日为1个疗程,最多治疗3个疗程。

以临床表现为疗效评价指标。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对照组总有效率35.5%;治疗组治疗后精囊的长径、短径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小(P6.房颤:桂枝茯苓丸治疗非瓣膜性房颤患者41例,与西药(华法林钠口服)治疗40例随机对照。

桂枝茯苓丸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桂枝茯苓丸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桂枝茯苓丸的功能主治与用量桂枝茯苓丸的功能桂枝茯苓丸是中医药方中的一种药物,它是由桂枝、茯苓、白朮、甘草等药材制成的。

桂枝茯苓丸的主要功能如下:1.祛风散寒:桂枝茯苓丸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可以缓解体内寒冷症状,如寒痹、寒疼等。

2.活血化瘀:桂枝茯苓丸的成分中含有一些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药材,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瘀血引起的疼痛。

3.解表发汗:桂枝茯苓丸具有解表发汗的功效,可以帮助身体排除外邪,减轻发热症状。

4.补脾养胃:桂枝茯苓丸中的白朮等药材具有补脾养胃的作用,可以改善消化不良等胃肠道问题。

桂枝茯苓丸的主治桂枝茯苓丸的主治疾病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感冒发热:桂枝茯苓丸具有解表发汗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鼻塞等症状。

2.风寒湿痹:桂枝茯苓丸具有祛风散寒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湿痹引起的关节疼痛、肢体酸痛等症状。

3.血瘀气滞:桂枝茯苓丸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血瘀气滞引起的痛经、腹痛等问题。

4.脾胃虚弱:桂枝茯苓丸中的白朮等成分可以补脾养胃,适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

桂枝茯苓丸的用量桂枝茯苓丸的用量应根据个体情况和病情进行调整,一般可以参考以下用量:1.成人:每次口服9克至15克,一日2-3次。

2.儿童:根据年龄和体重进行适量调整,一般每次口服剂量为成人的一半。

3.孕妇、哺乳期妇女和老年人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4.用药期间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营养均衡。

注意事项:1.本品为中药复方制剂,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本品为口服药物,应遵医嘱规定用药。

3.用药期间如有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4.不得超量服用,以免造成不良反应。

5.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6.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和老年人慎用,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以上是对桂枝茯苓丸的功能主治与用量的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果需要详细用药指导,请您咨询专业中医师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桂枝茯苓丸的作用

桂枝茯苓丸的作用

桂枝茯苓丸的作用
桂枝茯苓丸是一种中药方剂,由桂枝、茯苓、白术、甘草等几味药材组成。

它主要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下面我将简要介绍桂枝茯苓丸的作用。

首先,桂枝茯苓丸具有祛风散寒的作用。

在寒冷的冬季,人们易受寒邪侵袭,导致寒邪内陷,引起寒痹痛,如寒痛头痛、关节痛等。

桂枝茯苓丸可以温经散寒,驱除寒邪,缓解疼痛。

其次,桂枝茯苓丸有活血化淤的功效。

桂枝茯苓丸中的桂枝能够温阳散寒,活血化淤。

在病理状态中,局部组织的循环受到阻碍,形成瘀血堆积,导致疼痛和瘀血结块。

桂枝茯苓丸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瘀血,改善症状。

此外,桂枝茯苓丸还有镇静安神的作用。

桂枝茯苓丸中的白术具有健脾益气,清热利湿的功效,可以温和地调整人体脾胃功能,缓解脾胃虚弱引起的症状。

桂枝可舒展肝气,平衡肝脾关系。

当人体脾胃虚弱时,易引起失眠、焦躁不安等症状,桂枝茯苓丸可以通过调理脾胃,改善这些情况。

此外,桂枝茯苓丸还可以调整人体三焦功能。

在中医理论中,三焦被认为是体内的主要气机活动的部位,与人体的水液代谢、气机调控等一系列功能相关。

当人体的三焦功能紊乱时,就会出现水液停聚、循环不畅等问题。

桂枝茯苓丸可以通过调整三焦功能,促进水液运行,改善相关症状。

总之,桂枝茯苓丸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中药方剂,具有祛风散寒、
活血化淤、镇静安神、调节三焦功能等多种作用。

在临床应用中,它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感冒、风湿性关节炎、瘀血症状、脾胃虚弱引起的失眠等疾病。

但是,由于每个人体质不同,剂型选择和用药量应根据具体病情和医生指导加以调整,以确保药物的安全和有效性。

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临床应用概述

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临床应用概述
1 内 科
1 . 1脂肪肝: 王爱华_ 2 等 用桂 枝 茯 苓丸 加 味 治疗 脂 肪 肝 5 9 例, 基 本方药 : 桂枝 9 g , 茯苓 1 5 g , 白芍 1 5 g , 泽泻2 0 g , 黑丑 5 g , 半夏 1 5 g , 海藻2 0 g , 荷叶6 g , 决 明子 2 0 g , 山楂 1 0 g , 虎杖 根 3 0 g , 郁金6 g , 桃 仁 1 0 g , 当归 1 5 g , 丹参 2 0 g , 柴胡 9 g 。水 煎 分两 次 服 。 1 5 d 为1 疗程 , 4 个 疗 程后 观 察疗 效 。结 果 : 总有 效率 为 9 3 % 。结 论 : 桂枝 茯 苓 丸 加 味治 疗脂 肪肝 效果 良好 。 1 . 2 高 脂蛋 白血 症 : 孙月霞p 用 桂 枝 茯苓 丸治 疗 高 脂蛋 白血症 。 实验组 3 6 例给予桂枝茯苓丸 , 方药 : 桂枝 9 g , 茯苓9 g , 芍药 9 g , 桃 仁9 g , 随症 加减 。对 照组 3 6 例I Z l 服拉 固片 2 0 毫克, 1 次, d , 地 奥 心 血 康胶 囊 0 . 1 克, 3 次, d 。两 组 均为 2 0 天为 1 疗程 , 服用3 个疗 程 。 同时根 据 不 同伴随 病给 予 降血压 、 扩 冠 和降血 糖等 对症 处理 。结 果: 治疗 组 总有 效 率 9 3 . 3 4 %; 对 照 组 总有 效 率 6 8 . 3 4 %, 两 组 总有 效 率 比较 差异 有 显 著性 < 0 . O 1 ) 。结 论 : 桂枝 茯苓 丸 治疗 高 脂蛋 白血 症 可 明显 提 高 总有 效 率 , 能 降低 血 浆 胆 固醇 及 甘 油 三酯 , 疗 效 明显 优 于西药 、 成药。 1 - 3 糖 尿 病 肾病 : 法文 喜 用 加 味桂 枝 茯苓 丸 配合 马来 酸依 那普 利 治疗 糖 尿病 肾病 3 0 例, 作 为观 察 组 , 方药 : 桂枝1 5 g 、 茯苓 2 5 g 、 赤芍 1 5 g 、 牡丹皮 2 0 g 、 桃 仁9 g 、 生黄芪 4 5 g 、 炒 白术 1 5 g 、 炮 附子 1 2 g 、 肉桂 6 g 、 猪苓 1 5 g 、 川芎 1 5 g 、 丹参 2 0 g 、 酒大黄9 g 、 甘草 6 g , 水 煎服 日一剂。对照组 3 0 例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 , 5 m g /次, 1 次/ 日。两组 均 治疗 2 疗程 2 周 。结 果 : 观 察组 总 有效 率 ( 9 0 %) 高 于 对 照组 总 有效 率 ( 5 3 . 3 %) , 差 异 有统 计 学意 义 ( P l < O . 0 5 ) 。两 组 患 者 治 疗期 间 未 有 明显 不 良反 应 。焦 安 贵 同样 也 运用 加 味 桂枝 茯 苓 丸 配合 马来 酸 依那 普 利 治疗 糖 尿 病 肾病 3 0 例 。结果 : 两 组 中医症候学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 ( 氏0 . 0 5 , 0 . 0 1 ) 。结论: 加 味 桂枝 茯 苓 丸 配合 马来 酸 依 那普 利 可有 效 改 善糖 尿病 肾病 的 临 床 症状 , 有效 提高 临 床疗效 , 保 护 肾功能 , 延缓 疾病 进 展。

中成药配方详解:桂枝茯苓丸

中成药配方详解:桂枝茯苓丸
存储: 密封。
药典中成药:桂枝茯苓丸
注意: 孕妇忌用,或遵医嘱;经期停服;偶见药 后胃脘不适、隐痛,停药后可自行消失,。
药典中成药:桂枝茯苓丸
规格: 每丸重6g。
谢谢!
药典中成药:桂枝茯苓丸
制法: 以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 100g粉末加炼蜜90~110g制成大蜜丸,即 得。
药典中成药:桂枝茯苓丸
功效: 活血,化瘀,消癥。用于妇人宿有癥块, 或血瘀经闭,行经腹痛,产后恶露不尽。
药典中成药:桂枝茯苓丸
用法: 口服。一次1丸,一日1~2次。
药典中成药:桂枝茯苓丸
功效: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 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 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药典中药材:桂枝
用法: 3~10g。
药典中药材:桂枝
存储: 置阴凉干燥处。
药典中药材:桂枝
注意: 孕妇慎用。
药典中药材:茯苓详解>>>
茯苓
药典中药材:茯苓
来源:
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 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 “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 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 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 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 “茯苓块”和“茯苓片”。
药典中药材:牡丹皮
性味: 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
药典中药材:牡丹皮
功效: 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用于热入营血,温 毒发斑,吐血舰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 经闭痛经,跌扑伤痛,痈肿疮毒。
药典中药材:牡丹皮
用法: 6~12g。
药典中药材:牡丹皮
存储: 置阴凉干燥处。
药典中药材:牡丹皮

桂枝茯苓丸的作用与功能主治用量

桂枝茯苓丸的作用与功能主治用量

桂枝茯苓丸的作用与功能主治用量1. 桂枝茯苓丸的作用与功能桂枝茯苓丸是一种传统中药配方,由桂枝、茯苓、白术、甘草等多种中草药组成。

它具有多种作用与功能,如下:•活血行气:桂枝茯苓丸能够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增强气血运行,起到活血行气的作用。

它可以舒展经络,缓解血液淤滞的情况,改善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

•温经散寒:桂枝茯苓丸具有温经散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因寒邪引起的痛经、寒性腹痛、寒疝等症状。

它能够温暖子宫,舒缓痛经症状,促进血液循环。

•祛风湿:桂枝茯苓丸对于风湿病具有明显的疗效。

它能够祛风除湿,舒缓关节疼痛,改善关节肿胀、红肿等症状。

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利水消肿:桂枝茯苓丸具有利水消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水肿、浮肿等症状。

它能够增加尿液排出量,减少体内水分潴留,起到消肿的效果。

2. 桂枝茯苓丸的主治桂枝茯苓丸主要用于以下疾病和症状的治疗:•痛经:桂枝茯苓丸能够温经散寒,缓解因寒邪引起的痛经。

适用于痛经伴有腰酸背痛、寒凉感,舌苔白、脉沉等症状。

•风湿病:桂枝茯苓丸对风湿病具有祛风湿的功效,可缓解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

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水肿:桂枝茯苓丸能够利水消肿,有助于减少体内水分潴留,改善水肿症状。

适用于水肿、浮肿等症状。

•失眠:桂枝茯苓丸能够活血行气,舒展经络,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适用于因气血不畅引起的失眠、多梦等症状。

•寒症:桂枝茯苓丸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适用于寒邪引起的各种寒症,如寒性腹痛、寒疝等。

3. 桂枝茯苓丸的用量桂枝茯苓丸的用量应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进行调整,一般推荐的用量如下:•成人每次口服5-8克,一日2-3次。

•儿童根据年龄和病情适量调整,建议儿童用量为成人用量的1/2。

4. 注意事项在使用桂枝茯苓丸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本品不宜与辛辣生冷、腥臭油腻食物同用,以免影响疗效。

•孕妇、哺乳期妇女、小儿、年老体虚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桂枝茯苓丸(郑惠芳经验集)

桂枝茯苓丸(郑惠芳经验集)

桂枝茯苓丸(郑惠芳经验方)关键字:桂枝茯苓丸郑惠芳温通经脉祛瘀生新散结消肿血瘀证崩漏产后恶露不尽痛经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桂枝9克、桃仁9克、丹皮9克、赤芍9克、茯苓9克。

温通经脉、祛瘀生新、散结消肿。

本方原治妇人素有瘕块,致妊娠胎动不安或漏下不止之证。

证由瘀阻胞宫所致。

方中桂枝辛甘而温,温通血脉,以行瘀滞,为君药。

桃仁味苦甘平,活血祛瘀,助君药以化瘀消瘕,用之为臣;丹皮、赤芍味苦而微寒,既可活血以散瘀,又能凉血以清退瘀久所化之热;茯苓甘淡平,渗湿祛痰,以助消症之功,健脾益胃,扶助正气,均为佐药。

诸药合用,共奏温通经脉、祛瘀生新、散结消肿之功,使瘀化癥消,诸症皆愈。

本方配伍特点有二:一为既用桂枝以温通血脉,又佐丹皮、赤芍以凉血散瘀,寒温并用,则无耗伤阴血之弊。

二为出血之症,采用行血之法,体现通因通用之法,俾瘕块得消,血行常道,则出血得止。

(1)瘀血所致的崩漏、产后恶露不尽(包括自然流产及人工流产后的阴道流血)、经期淋雨、感寒、涉水而致的经水不断、痛经等症。

(2)慢性附件炎、盆腔慢性炎块、输卵管积水、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等,属于血瘀而又兼月经后期者。

临床观察本方用于青壮年妇女瘀血寒凝所致的腹痛、癥块、崩漏下血诸患,有温通经脉、祛瘀生新、散结消肿之效。

有些患者虽流血较多,甚至出现严重的贫血现象,但只要腹痛拒按,块下痛减有瘀血征象即可应用。

有些流血时间较长的患者,经用补药、涩药、炭类药止血仍血不止或血量反多者,而用此方活血止血,往往收到药到血止之效。

育龄期崩漏者,服此方血止后继之调补冲任,则易受孕。

(1)崩漏血瘀型证见月经按时,或闭经二、三个月后阴道流血淋漓不止,时多、时少,或血块下后腹痛减,或久漏不止,脉涩或弦滑者。

如年轻体壮者可将本方药物(桂枝除外)各加3克,再加酒大黄9克;体弱者加益母草15~30克;贫血重者加黄芪、党参以固气摄血;肾阳虚者加覆盆子18~30克,炒川断12~15克;若药后大便稀日行数次者,加白术9~12克;药后下血块甚多,或下烂肉样皮膜状物后流血不减者,此为瘀祛正虚,可更服补益固涩之剂,药后血未减,亦未下血块者,原方去桂枝、赤芍,加白芍、益母草炭;如药后血少色变淡,可将原方各药量减半,服至血止。

桂枝茯苓丸(九芝堂)的说明书

桂枝茯苓丸(九芝堂)的说明书

桂枝茯苓丸(九芝堂)的说明书一个家庭的幸福指数和女性朋友的健康是息息相关的,所以作为一个男人也要时刻关心自己妻子的身体健康。

如果自己的妻子患有妇科疾病,一定要帮助自己的妻子进行治疗,据调查,现在很多患者都会服用桂枝茯苓丸(九芝堂)进行妇科疾病的治疗,广大男性朋友不妨为自己的妻子了解下桂枝茯苓丸(九芝堂)的功效。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桂枝茯苓丸商品名称:桂枝茯苓丸(九芝堂)拼音全码:GuiZhiFuLingWan(JiuZhiTang)【主要成份】桂枝、茯苓、牡丹皮、赤芍、桃仁。

【性状】本品为包炭衣浓缩水丸,除去包衣后显黑褐色:味甜、微辛辣。

【适应症/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消癔。

用于妇人宿有瘕块,或血瘀经闭,行经腹痛,产后恶露不尽。

【规格型号】126s【用法用量】口服。

一次9丸,一日l~2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

【包装】固体药用塑料瓶,l26丸/瓶/盒。

【有效期】24 月【执行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试【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27562【生产企业】成都九芝堂金鼎药业有限公司都说桂枝茯苓丸(九芝堂)在治疗妇科疾病中是最好的药物,那么看了上边的各种介绍后,您是不是真的了解桂枝茯苓丸(九芝堂)又多好了呢。

妇科疾病是不能耽误治疗的,拖延的久会严重影一个家庭,所以不能掉以清心。

但是现在不用为如何用药烦恼了,因为您已经知道什么药治疗妇科最好了,您的生活也会越来越阳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枝茯苓丸的临床应用概述039011129摘要:桂枝茯苓丸方源自汉·张仲景《金匾要略·妇人妊娠病》,由桂枝、茯苓、牡丹、桃仁、芍药各等分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缓消癥块之功效。

该方在原书中用于治疗妇科经、带、胎、产、杂等血瘀诸症,是治疗妇科癥瘕的经典方剂。

如今其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凡病机与瘀血阻滞、寒湿(痰)凝滞有关的病证,都可用本方化裁治疗,不但用于治疗妇科疾病,还用于内科、外科、男科等各科疾病。

现总结近5年相关文献,将桂枝茯苓丸的临床应用概述如下。

关键词:桂枝茯苓丸;临床应用1.妇科1.1子宫肌瘤于文芳、韩克【1】采用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子宫肌瘤(肌瘤直径在3cm以下)35例。

基本方组成:桂枝、茯苓、桃仁、牡丹皮、赤芍、昆布各10g、甘草3g。

随证化裁:气虚加党参20g、黄芪20g、升麻5g;血虚加首乌20g、鸡血藤20g、全当归10g;血瘀甚者加三棱10g、莪术10g;虚寒加当归10g、川芎10g、艾叶6g;肝肾不足腰痛者加女贞子10g、杜仲10g、牛膝10g、阳起石15g(先煎);月经量多加阿胶(烊化)15g、地榆10g、棕榈炭10g、生熟地(各)15g;肝郁胸闷不舒者加柴胡10g、郁金10g;形体肥胖者加半夏15g、苍术5g;腹痛者加乳香3g、没药3g。

用法:上药水煎取汁300ml,分早晚2次温服,每日1剂,经期停服。

连服3个月为1疗程,最多治疗6个疗程。

治疗结果:35例中,痊愈6例,显效23例,有效2例,无效4例(肌瘤直径增长至4cm以上者,治疗3个月后转为手术治疗,总有效率82.9%。

李文【2】临床选取有增长趋势的寒凝血瘀型子宫肌瘤患者36例,以桂枝茯苓丸加莪术、三七为基础方随症加减治疗6个月经周期,观察疗效及安全性。

经治疗,患者的肌瘤月增长体积较治疗前显著减小(P<0.01),63.9%患者的子宫体积较前减小,且平均子宫体积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58.3%患者的肌瘤体积较治疗前缩小,但平均肌瘤体积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慢性盆腔炎罗春翠【3】随机选择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甲硝唑与氨苄青霉素、桂枝茯苓丸加减进行治疗,统计与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5%,对照组患者是22.5%,差异性显著(P<0.05)。

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是10%,对照组患者是27.5%,差异性显著(P<0.05)。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2.5%,对照组是82.5%,差异性显著(P<0.05)。

结论: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在减少复发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同时,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避免疾病的反复发作。

刘俊良【4】选取慢性盆腔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治疗组予桂枝茯苓丸加减口服,对照组血府逐瘀汤加减口服。

结果: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6例,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33%。

两组局部体征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局部体征疗效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两组均可缩小盆腔炎性包块,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两组均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血瘀证为慢性盆腔炎的基本证候。

桂枝茯苓丸可明显缓解患者中医临床症状,改善局部体征,缩小盆腔炎性包块,改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

1.3子宫内膜异位症黄浔芳【5】选取6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2例。

对照组予单纯西医治疗,于患者月经周期第5天口服米非司酮片,剂量为每天给药1次,每次给药25 mg,连用22 d后,待患者下次月经来临时停药,于月经周期第5天继续服药,连续服用6个月经周期为宜;研究组在进行上述西医治疗基础上,予中药桂枝茯苓丸联合治疗,给药方法为每天口服2次,每次口服6克。

经治疗,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4.38%,且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应用米非司酮与桂枝茯苓丸相结合的综合性给药治疗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从而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2.内科2.1缺血性中风张铂,王兵【6】等选取缺血性中风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双盲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

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

结果:治疗组两组患者平均病程、依赖激素的程度、不良反应率、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 ;治疗组有效率为93.4%,对照组有效率为7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显著。

2.2糖尿病肾病焦安贵【7】选取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辨证分型为脾肾阳虚、水瘀互结,按照随机数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患者马来酸依那普利,5mg/次,1次/日,口服;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桂枝茯苓丸,两组均治疗2疗程,2周。

比较两组中医症候学评分、实验室指标、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学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0.01),但观察组面浮肢肿、畏寒肢冷、腰酸痛、倦怠乏力、便溏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观察组微量白蛋白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肌酐、尿素氮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总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3.3%),但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有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加味桂枝茯苓丸配合马来酸依那普利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症状,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保护肾功能,延缓疾病进展。

2.3不稳定型心绞痛李海啸【8】共收集UA瘀热相搏证、心绞痛Ⅱ-Ⅳ级、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冠心病但未行PCI术的患者共66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3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标准化治疗;试验组加服桂枝茯苓汤。

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时均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0.5mg。

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疗效、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疗效差异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具有证候诊断意义的次症及舌脉积分均明显下降,对照组的“发热、口渴、面色”三个次症积分下降,其下降幅度即差值与试验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试验组差值大于对照组;心电图疗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男女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即性别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桂枝茯苓汤能明显改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瘀热相搏证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提高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及生活质量。

3.外科3.1黄褐斑李思仪【9】分析和比较了近16年来数据库中关于黄褐斑中医汤剂治疗方面的文献,总结出黄褐斑的脏腑辨证分型以肝郁为主,占27.98%,其发病的主要因素为郁、虛、瘀。

临床上以桂技茯苓丸中的单味药物在治疗黄褐斑中出现的频率高,桂枝茯苓丸具有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减少黑色素的形成,调节人体激素水平、改善血流变动力学、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这从药理学的角度为桂枝茯苓丸方治疗黄褐斑提供了依据。

通过临床上应用桂枝茯苓丸治疗40例女性黄褐斑患者,来观察桂枝茯苓丸的具体疗效和黄褐斑患者的改善情况。

结果:桂枝茯苓丸疗效良好,总有效率为85%。

无效的6例患者无明显瘀血表现,而40-50岁患者虛衰症状明显于瘀血,且无效比例较高。

说明桂枝茯苓丸的适应症偏向于血瘀证。

关于不同黄褐斑类型疗效的分析,以蝶形型疗效最为明显,总有效率达92.86%;以泛发型疗效最差,总有效率为60%。

说明桂枝茯苓丸治疗蝶形型黄褐斑的疗效最为明显。

4.男科4.1前列腺增生赵恒、段萍【10】选取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共60例,均采用桂枝茯苓丸加味水煎两次约450ml,其中300ml分三次饭后服,其余150ml灌肠治疗。

结果:显效25例,有效2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

结论:桂枝茯苓丸加味水煎口服加灌肠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疗效满意。

5.结论综上所述,桂枝茯苓丸的临床应用极其广泛,涉及妇科、内科、外科、男科等多个学科。

其方源自汉·张仲景《金匾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由桂枝、茯苓、牡丹(去心)、桃仁(去皮尖、熬)、芍药各等分。

桂枝辛温行散,温通血脉,活血化瘀,为主药;桃仁、牡丹皮、赤芍活血化瘀,兼清瘀热,共为辅药;茯苓渗利而益心脾,助瘀血下行,为佐药;白蜜调和诸药,缓和药力,为使药。

桂枝温通肝阳,芍药酸滋肝阴,阴阳相济,寒温平调。

桂枝化寒气而辛散,芍药清瘀滞之热。

茯苓渗湿气,丹皮清血热,一气一血,气行则水行瘀散。

茯苓与桂枝相配,化湿除寒,以消癥之本因,共同消除积聚。

茯苓与芍药相伍,茯苓益脾利水,脾实而水运有权,芍药敛肝血而扶脾,脾能疏血而不外溢。

桃仁破恶血、消癥瘕,祛瘀而生新,虽破血而不伤新血。

与诸药合用,扶中兼消,攻中兼补,温中兼清,寒温互用,气畅血和,邪去正复。

本方在临床上活血化瘀,缓消癥块之功效,已为历代医家所共识。

后世应用本方,已不限于妊娠,凡经、胎、产之疾,属癥块引起者,皆可用之。

本方还具有抗凝、改善血粘度、抗炎、镇静、镇痛等作用。

现代医学对桂枝茯苓丸全方及其各味药物进行了全面研究,发现它们均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为临床上相关肿瘤治疗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1】于文芳,韩克.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子宫肌瘤35例[J].江苏中医药,2012,44(6):43-44. 【2】李文,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有增长趋势的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2015.【3】罗春翠,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专集,2015:865. 【4】刘俊良,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学,2013.【5】黄浔芳,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3,19(31):96. 【6】张铂,王兵等,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缺血性中风30例[J].河南中医,2015,35(4):685-686.【7】焦安贵,加味桂枝茯苓丸治疗糖尿病肾病30例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4,32(8):102-103.【8】李海啸,桂枝茯苓汤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瘀热相搏证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2013.【9】李思仪,桂枝茯苓丸证治规律研究及治疗40例黄褐斑的临床观察[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2012.【10】赵恒、段萍,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前列腺增生症60例[J].中医临床,2015,15(4):1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