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 文学常识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精析】二、中国现代作家作品。

三、外国作家作品。

四、作家并称。

屈宋: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和宋玉。

两司马: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和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迁。

两人在文学史上都很有影响,后人有“文章西汉两司马”之称。

班马:也叫“马班”,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和班固的并称。

班张:东汉班固和张衡。

二人都擅长辞赋,班有《两都赋》,张有《二京赋》,都是描写京都的大赋。

三曹:指汉魏间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

建安七子:指东汉末的孔融、王粲、陈琳、刘帧、阮籍、徐干、应禹。

他们都善于用文学直接介入社会,干预时事,抒写抱负。

陶谢:指晋末诗人陶渊明及谢灵运。

初唐四杰:指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

四人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王孟:唐诗人王维、孟浩然的并称。

高岑:唐诗人高适、岑参的并称。

李杜:指唐诗人李白、杜甫。

晚唐诗人李商隐、杜牧,后被称为“小李杜”。

韩柳:唐散文家韩愈、柳宗元的并称。

元白:指唐元稹、白居易。

唐宋八大家:指唐宋两代八个散文作家。

即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三苏:指北宋文学家苏洵与其子苏轼、苏辙。

苏洵称老苏,苏轼称大苏,苏辙称小苏。

苏黄:指北宋文学家苏轼、黄庭坚。

苏辛:指北宋文学家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二人同为豪放派大家。

周柳:宋词人周邦彦、柳永的并称。

周姜:宋朝词人周邦彦、姜夔的并称。

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因为同受知于苏轼,所以并称为“苏门四学士”。

南宋四家:指南宋诗人杨万里、尤袤、范成大、陆游。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

三袁:明代文学家袁宏道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都以文学见长,时号“三袁”。

又因是公安(今湖北公安)人,被称为“公安派”。

其中以袁宏道的成就最高,其为文反对复古,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著有《袁中郎全集》。

当代四大散文家:指杨朔、秦牧、魏巍、刘白羽。

欧美三大短篇小说家:指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

高考文学常识100道选择题

高考文学常识100道选择题
• D.闲章:中国传统文人常自拟词句或撷取格言警句来 镌刻成章,内容广泛,意趣盎然。
• B 印章或某些器物上所刻或所铸的凸出的文字或花 纹。 文字凸起为阳文,凹陷为阴文。
2.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矣”作为古代文言助词,用于句末与“了”相同。 在矣作通假时,通“也”;在本文言文中主要表示感 叹。
A项汉明帝庙号为显宗,汉章帝庙号为肃宗。
•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 项是( )
• A.受禅,也叫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以来推举首领 的一种方式,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 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 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皇帝的庙号。
11.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升迁。也指
贬谪,放逐,如“迁谪” 指贬官远地,“迁客”指流迁或被 贬谪到外地的官。 • B.原文“宣德二年”中的“宣德”是年号。习惯上,唐朝以 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 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 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文中的年号还有 “英宗”。 • C.“明年进都督佥事”中,“明年”指“第二年”,而在现 代汉语中,“明年”指“今年的后一年”,古今意义不同。 “进”在文中指“晋升”“提拔任用”。 • D.文中“谥武勇”的“谥”是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 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的生 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一种褒扬的评价,也有表贬抑的评价。 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 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 • 11.B、“英宗”是庙号,不是年号。

高考语文必考文学常识

高考语文必考文学常识

高考语文必考文学常识1、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2、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3、新中国第一位赢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

其作品就是:《龙须沟》4、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5、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6、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7、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8、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9、先秦时期的两尽显学是:儒墨10、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11、唐代开元,天宝年间,存有两小词派遣,以元稹,岑特勒克代表的边塞诗以王维,孟在为代表的其风格,前者雄浑豪,后者恬静疏朴12、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13、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反对旧有礼教,倡导崭新道德,反对旧有文学,倡导新文学14、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我国的鲁迅15、世界文学中存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16、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17、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18、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19、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20、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21、岁寒三友:松竹梅22、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23、科考三元:乡试,会试,二甲和自的第一名(解元,可以元,状元)24、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25、中国三小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26、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27、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28、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29、三别:成婚别垂老别无家别30、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觉的)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31、茅盾蚀三部曲:破灭松懈崇尚32、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33、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34、《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35、三王:夏禹商汤周公36、三山:蓬莱方丈瀛洲37、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造湘果棠棣之花38、巴金爱情三部曲:雷电雨激流三部曲:家春秋39、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40、三代:夏商周41、三原色:红绿蓝42、三体石经:尚书春秋左传古文小篆汉隶三种字体书写43、三从四德:三从:未婚从父既娶从夫夫死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品德文辞仪态女工44、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夏至节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节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

高考语文语文高考文学常识试题及解析

高考语文语文高考文学常识试题及解析

一、高考文学常识1.下列对文化常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李白,字太白,唐代诗人,被称为“诗仙”。

他的诗想象奇特,气势豪迈,极具浪漫主义风格。

代表作有《行路难》等。

B. 按写作年代的先后排列下面的文章,正确的顺序是《出师表》《捕蛇者说》《醉翁亭记》《陋室铭》。

C. 《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者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D. 《关雎》选自《诗经·周南》,《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陈情表的作者是李密,三国时人,这是他写给皇帝的一篇奏章,向皇帝表明自己对祖母的孝心,以取得推荐孝廉的资格。

B. 归有光是明代杰出的散文家,他的散文善于抒情、记事,能把琐屑的事委屈写出,不事雕琢。

C. 元杂剧是融歌唱、说白、舞蹈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

舞台角色有旦、末、净、丑、杂,在一出戏剧里主角和配角都有唱词。

D. 莎士比亚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人文主义的杰出代表,他的主要成就是戏剧,代表戏剧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等。

3.下面所列作品与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儒家经典著作语录体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礼”是思想核心B《窦娥冤》关汉卿元杂剧三桩誓愿张生C《堂吉诃德》塞万提斯反骑士中篇小说西班牙桑丘D 《巴黎圣母院》维克多·雨果人道主义思想法国爱斯梅拉达A. AB. BC. CD. D4.下面所列名著与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木兰诗》长篇叙事诗乐府双璧南北朝万里赴戎机B《孟子》四书之一儒家经典战国民贵君轻C《儒林外史》纪实体小说吴敬梓清代范进中举D《西游记》神话小说吴承恩明代大闹五庄观A. AB. BC. CD. D5.下列对联不是描述宋代文人的一项是()A. 杨柳岸,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市井贫民,忍唱浮名浅酌。

高考全国卷文学常识

高考全国卷文学常识

高考全国卷文学常识高考全国卷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

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下面是关于高考全国卷文学常识的内容,欢迎阅读!一、名词解释:(一)文史典籍:“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史记》、《尚书》、《礼记》、《易记》、《春秋》“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四库”:经、史、子、集《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六艺:也称六经,即礼、乐、射、御、书、数(二)朝代传说:“三代”:夏朝、商朝、周朝“三皇”:传说之一是“伏羲、女娲、神农”“五帝”:据《史记》载为: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三)地理:“三山”:相传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莱、方丈、瀛洲。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四海:指天下、全国。

“六合”、“八荒”:都泛指天下。

江河:古代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三国:指东汉后分裂成魏、蜀、吴。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阳。

古代别称:南京(建康、金陵、江宁、白下)(四)其它:1.五行:指金、木、水、火、土2.五谷:上古对粮食作物的统称。

(即稷、黍、麦、菽、稻)3.五味:指酸、咸、甜、苦、辣4.六畜: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5.文房四宝:笔、墨、纸、砚6.文人四友:琴、棋、书画7.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8.岁寒三友:松、竹、梅9.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形事、转注、假借10.连中“三元”:凡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的即连中解元、会元、状元。

11.五声:五个音级。

也称“五音”,即我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zhi)、羽。

12.四大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13.三老:古代分管教化的乡官。

2024年高考语文文学常识

2024年高考语文文学常识

2024年高考语文文学常识
高考语文的文学常识涵盖范围广泛,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以及文学理论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现在2024年高考语文试卷上的文学常识考点:
中国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体裁:包括诗词、散文、戏曲、小说等,需要了解各种体裁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古代文学流派:如唐宋八大家、元曲四大家等,需要了解各流派的代表人物和作品风格。

古代文学名家名作:如《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需要掌握其作者、作品内容、艺术特色等。

中国现代文学:
现代文学流派:如新文化运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需要了解各流派的起源、发展和影响。

现代文学名家名作:如鲁迅、茅盾、老舍等作家的代表作品,需要掌握其创作背景、主题思想、艺术手法等。

外国文学:
外国文学流派:如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需要了解各流派的代表人物和作品特点。

外国文学名家名作:如莎士比亚、托尔斯泰、卡夫卡等作家的代表作品,需要掌握其作者生平、作品内容、艺术风格等。

文学理论:
文学批评方法:如现实主义批评、形式主义批评、结构主义批评等,需要了解各种批评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

文学与现实的关系:需要理解文学如何反映社会现实,以及文学对社会现实的影响和作用。

以上仅为可能出现在高考语文试卷上的部分文学常识考点,考生还需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系统复习和巩固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鉴赏能力。

同时,也要关注当年高考的考试说明和样题,以便更好地备考。

高考语文常考文学常识

高考语文常考文学常识

高考语文常考文学常识
一、文言文知识
1、五绝:五言律诗中的一种,由一绝句构成,共有五句,每
句五言,句式有规律,结构严谨,内容千变万化,状貌短小精悍,经常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抒发情怀,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形式。

2、七言律诗:七言律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形式,它是一
种有规律的诗歌,由七言句构成,每句有五言或七言,句式有规律,结构严谨,内容千变万化,状貌短小精悍,经常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抒发情怀,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形式。

3、五言绝句:五言绝句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形式,它是一
种有规律的诗歌,由五言句构成,每句有五言,句式有规律,结构严谨,内容千变万化,状貌短小精悍,经常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抒发情怀,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形式。

4、诗体:诗体是指诗歌的形式,是诗歌的结构和句式的特点。

中国古代有很多诗体,如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

二、古典文学知识
1、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四大经典名著,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为著名的四部作品。

2、八大家:指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八大文学家,包括曹操、曹丕、曹植、文天祥、文同、陆游、李白、杜甫。

3、文学史上。

高三语文高考文学常识(讲义及答案)含答案

高三语文高考文学常识(讲义及答案)含答案

一、高考文学常识1.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敕,指上告下(如尊长告诫子孙或官长告诫僚属)的文书,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

B.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一部散文集。

南宋时,朱熹将它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C. 古代官办学校在商代称为“庠”,在周代称为“序。

明清时期,官办中央最高学府被称为“国子监”。

D. 宗庙,指古代帝王、诸侯、大夫或士祭祀祖宗的处所。

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

2.下列诗句与中国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A.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D.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3.下列对联描述的对象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 集群圣之大成,振玉声金,道通中外;立万世之师表,存神过化,德合乾坤。

(孔子)B.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屈原)C. 玉茗堂中传蝶梦,临川集上插芳馨。

(王安石)D. 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当空头文学家。

(鲁迅)4.下列诗句对应传统节日正确的一项是()①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②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③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④此生长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A. ①元宵节②端午节③中秋节④七夕B. ①端午节②中秋节③七夕④元宵节C. ①中秋节②七夕③元宵节④端午节D. ①元宵节②端午节③七夕④中秋节5.下列对联对应的人物,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尊王言必称尧舜忧世心同切孔颜②万顷重湖悲去国一江千古属斯人③于文章无甚解,会意此心,浮华洗尽得山水有清音,就荒三径,归去来兮④建功立业,修文韬武略安命顺时,养学问才思A. 孟子屈原陶渊明“三曹”B. 孔子屈原陶渊明“三苏”C. 孟子白居易谢灵运“三曹”D. 孔子白居易谢灵运“三苏”6.老张旅居海外三十年,他想写句话来打发自己的思归之情,以下句子最合适的一项是()A. 浩荡清淮天共流,长风万里送归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文学常识
(湖北卷)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论语》中有不少有关为人处世的格言警句。

如:“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告诉我们做人要言语谨慎、行事敏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说看见贤人就应该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自己。

B.《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随贾母等赴宁国府赏梅,午间去房间休息,看见房内挂着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宝玉觉得这副对联蕴含丰富,十分喜爱,铭记在心。

C.《狂人日记》把批判的锋芒指向旧中国几千年“吃人”的历史。

在狂人看来,人人都想吃人,又害怕被人吃,人与人互相牵掣,结成一个连环,难以打破。

文末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D.美国作家海明威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的作品《桥边的老人》和《老人与海》均以“老人”为主人公,前者表现了战争环境中人性的光辉,后者描写了“人的灵魂的尊严”。

【解析】选B。

本题重点考查正确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宝玉看了这副对联后的反应是“断断不肯在这里了”,可见他并不喜欢这副对联。

这一对联是儒家的传统观念,表达的是儒家思想中入世的一面,也是封建道德标准之一。

而《红楼梦》所表达的是反封建的思想,也就是反封建正统的思想,因而脂砚斋会把它评为“此联极俗”。

贾宝玉在曹雪芹笔下是封建制度的叛逆者,他是不喜欢这副对联的,所以就离开了这个房间,去了秦可卿的卧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