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排水管网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给水工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给水系统1.由高地水库供水给城市,如按水源和供水方式考虑,应属于哪类给水系统?水源方式属于地表水给水系统,按供水方式属于自流给水系统。
2.给水系统中投资最大的是哪一部分,试行分析。
输配水系统。
3.给水系统是否必须包括取水构筑物、水处理构筑物、泵站、输水管和管网、调节构筑物等,哪种情况下可省去其中一部分设施?不是。
大城市通常不设调节构筑物;地下水水质好可以省略水处理构筑物;水源处于适当高程,可以省去一级泵站或二级泵站或同时省去;城市附近山上有泉水时,可建泉室供水系统不设泵站。
4.什么是统一给水、分质给水和分压给水,哪种系统目前用得最多?统一给水:用同一系统供应生活、生产和消防等各种用水。
分质给水:水源经不同的水处理过程和管网,将不同水质的水供给各类用户。
分压给水:根据水压要求不同而供水。
用得最多的是统一给水系统。
5.水源对给水系统布置有哪些影响?①当地有丰富的地下水,可在城市上游或给水区内开凿管井或大口井。
②水源处于适当高程,能重力输水,可省去泵站;有泉水的,可建泉室。
③地表水为水源时,上游取水,加以处理。
④水源丰富,随用水量增长而发展为多水源给水系统。
⑤枯水季节、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时,采用跨流域、远距离取水方式。
6.工业给水有哪些系统,各适用于何种情况?①循环给水系统,火力发电、冶金、化工等冷却水用量大的企业中。
②复用给水系统,适用于在车间排出的水可不经过处理或略加处理就可供其它车间使用的情况。
7.工业用水量平衡图如何测定和绘制?水量平衡图起什么作用?查明水源水质和取水量,各用水部门的工艺过程和设备,现有计量仪表的状况,测定每台设备的用水量、耗水量、排水量、水温等,按厂区给水排水管网图核对,对于老的工业企业还应测定管道和阀门的漏水量。
了解工厂用水现状,采取节约用水措施,健全工业用水计量仪表,减少排水量,合理利用水资源以及对厂区给水排水管道的设计都很有用处。
第二章设计用水量1.设计城市给水系统时应考虑哪些用水量?①综合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及设施用水。
给排水工程课后答案详解

排水管网第一章排水系统理论一、名词解释排水体制:污水的不同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为排水体制。
区域排水系统:将两个以上城乡地区的污水系统统一排除和解决的系统,称作区域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排水的收集、输送、水质的解决和排放等设施以一定方式组合成的总体。
合流制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个管渠内的排除系统。
分流制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内排除的系统。
二、简答题1.排水体制分几类,各类的特点,选择排水体制的原则是什么?1)合流制排水系统:这种系统是在临河岸边建造一条截流干管,同时在合流干管与截流干管相交前或相交处设立溢流井,并在截流干管下游设立污水厂。
晴天和初降雨时所有污水都送至污水厂,解决后排入水体,随着降雨的增长,雨水径流增长,当混合污水流量超过截流干管的输水能力后,就有部分混合污水经溢流井溢出,直接排入水体,成为水体的污染源,使水体遭受污染。
2)分流制排水系统: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内排除。
排水系统体制的选择应根据城乡及工业公司的规划、环境保护的规定、污水运用的情况、原有排水设施、水质、水量、地形、气候和水体等条件,从全局出发,在满足环境保护的前提下,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综合考虑拟定。
21、工业公司的废水,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排入城市下水道?工业公司的废水不影响城市排水管渠和污水厂等的正常运营,不对养护管理人员导致危害,不影响污水解决厂出水和污泥的排放和运用,满足次条件可以排入城市下水道。
22、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应考虑哪些问题?应考虑这些问题: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应符合区域规划以及城市和工业公司的总体规划,并应与城市和工业公司中其他单项工程建设密切配合,互相协调。
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要与邻近区域内的污水和污泥的解决和处置协调。
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应解决好污染源与集中解决的关系。
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要考虑污水经再生后同用的方案。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A答案

=32+4.16+0+2-20=18 .16mH2O
3、室内排水横管水力计算时须满足哪些规定?
答:充满度、自请流速、管道坡度、最小管径、最大流速
4. 一个完整的热水供应系统由什么组成?疏水器安装在什么管道上?
答:第一循环系统(热媒系统) 、第二循环系统(热水供应系统) 、附件蒸汽的凝结水管道上。
5. 给排水设计中,管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合的原则是什么?
答 :(1)电缆桥架与输送液体的管线应分开设置
5.一次换热(直接加热):是利用燃气、燃油、燃煤为燃料的热水锅炉,把冷水直接加热到所需热水温度。或者是将蒸汽或高温水通过穿孔管或喷射器直接与冷水接触混合制备热水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我国室内集体宿舍生活给水管网设计水流量的计算中,若计算出的流量小于该管段的一个最大卫生器具的给水额定流量时,应以该管段上的哪些参数作为设计秒流量。 ( C )A. 给水定额的叠加值 B.计算值 C.一个最大卫生器具额定额量 D.平均值
3. 建筑给水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水源引入管 、水表节点、 给水管网 、配水装
置和用水设备、 给水附件及给水局部处理设施、增压设施等
4. 建筑内排水系统按排除的污、废水种类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类,即生活排水系统 、 工业废水排水系统 、 屋面雨雪水排水系统 。
5. 屋面雨雪水排放按雨水管道布置类可分为外排水 、 内排水 、 混合排水 .
2018年下学期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开卷)
课程名称:(A卷或B卷)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建筑给水和热水供应管材常用的有塑料管 、 复合管 、 铜管(铸铁管) 、钢管。 其中塑料管的连接方式有螺纹连接 、 法兰连接 、 焊 接 、 粘接 、等。
大学_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试题及答案_1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试题及答案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试题及答案(一)1、什么叫不计算管段答:根据最小管径在最小设计流速和最大设计充满度情况下能通过的最大流量值,估算出设计管段服务的排水面积,若设计管段服务的排水面积小于此值,即采用最小管径和相应的最小坡度而不再进行水力计算,这种管段称作不计算管段。
2、最小设计坡度,它是怎么规定的答:相应于管内流速为最小设计流速时的管道坡度叫做最小设计坡度。
具体规定是:管径200mm的最小设计坡度为0.004,管径300mm的最小设计坡度0.003。
3、什么是覆土厚度和埋设深度,如何确定污水管道的最小覆土厚度答:覆土厚度:管道外壁顶部到地面的距离;埋设深度:管道内壁底到地面的距离。
确定原则:1、必须防止管道内污水冰冻和因土壤冻胀而损害管道;2:必须防止管壁因地面荷载而受到破坏;3、必须满足街区污水连接管衔接的要求。
4、什么是控制点,如何确定控制点的标高答:在污水排水区域内,对管道系统的埋深起控制作用的地点成为控制点。
确定方法:一方面应根据城市的竖向规划,保证排水区域内各点的污水都能排出,并考虑发展,在埋深上适当留有余地;另一方面,不能因照顾个别控制而增加整体管道系统的埋深。
6、污水泵站的设置地点及其分类答:中途泵站,局部泵站和终点泵站。
中途泵站:当管道埋深接近最大埋深时,为提高下游管道的管位而设置的泵站;局部泵站:将低洼地区的污水抽升到地势较高地区管道中,或是将高层建筑地下室、地铁、其他地下建筑抽送到附近管道系统所设置的泵站;终点泵站:污水管道系统终点的埋深通常很大,而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后出水因受受纳水体水位的限制,处理构筑物一般埋深很浅或设置在地面上,因此需设置泵站将污水抽升至第一个处理构筑物,这类泵站称为终点泵站或总泵站。
7、每一设计管段的污水设计流量由哪几种流量组成,它们是如何定义的答:1、本段流量:从管段沿线街坊流来的污水量;2、转输流量:从上游管段和旁侧管段流来的污水量;3、集中流量:从工业企业或其他大型公共建筑物流来的污水量。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第三版)答案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第一章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概论1、给排水系统功能有哪些?请分类说明。
①水量保障向指定用水点及时可靠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用水量,将排出的废水与雨收集输送到指定地点;②水质保障向指定用水点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水及按有关水质标准将废水排入受纳水体;③水压保障为用户提供符合标准的用水压力,同时使排水系统具有足够的高程和压力,顺利排水;2、给水的用途有哪几类?分別列举各类用水实例。
有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和市政消防用水。
生活用水有:居民生活用水(如家里的饮用、洗涤用水)、公共设施用水(如学校、医院用水)、工业企业生活用水(如企业区工人饮用、洗涤用水);工业生产用水有:产品用水(如制作酸奶饮料的用水)、工艺用水(如水作为溶剂)、辅助用水(如冷却锅炉用水);市政消防用水有道路清洗、绿化浇灌、公共清洁卫生和消防用水。
3、废水有哪些类型?分别列举各类用水实例。
按所接纳废水的来源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
生活污水:居民生活所造成的废水和工业企业中的生活污水,如洗菜水、冲厕产生的水;工业废水:如乳制废水;雨水:如下雪、下雨产生的水。
4、给水排水系统由哪些子系统组成?各子系统包含哪些设施。
①原水取水系统包括:水源地、取水设施、提升设备和输水管渠等;②给水处理系统包括:各种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的水质处理设备和构筑物;③给水官网系统包括:输水管渠、配水管网、水压调节设施及水量调节设施等;④排水管网系统包括:污废水收集与输送管渠、水量调节池、提升泵等;⑤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各种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的水质净化设备和构筑物;⑥排放和重复利用系统包括:废水收纳体和最终处置设施如排放口等。
5、给水排水系统各部分流量是否相同?若不同,是如何调节的?因为用水量和排水量是随时间变化的,所以各子系统一时间内流量不相同,一般是由一些构筑物或设施来调节,比如清水池调节给水处理流量与管网中的用水量之差,调节池和均合池用于调节排水官网流量和排水处理流量之差。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广州大学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广州大学广州大学第一章测试1.()系统是按其使用目的进行分类的。
答案:生产给水2.污水包括以下哪几类?()答案:生活污水;降水;工业废水3.排水管网系统由废水收集设施、排水管网、()等组成。
答案:排水调节池;废水输水管(渠);废水排放口;提升泵站4.清水池用于调节一级泵站供水量和二级泵站供水量的差值。
()答案:对5.水塔是调节二泵站供水量和一泵站供水量之间的流量关系的()。
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排水管网布置有哪些形式?()答案:正交式;分区式;截流式;平行式2.地形是排水管网布置的主要考虑因素。
()答案:对3.排水管网一般布置为环状网。
()答案:错4.给水管网系统又称为输水管系统()。
答案:错5.给水管网定线包括干管以及干管间的连接管()。
答案:对6.给水管网布置形式主要有环状网和树状网()。
答案:对第三章测试1.水位沿水流方向降低,称为()。
答案:水力坡降2.压力流输水通过具有较大承压能力的管道进行,管道阻力的影响因素有()。
答案:管道长度;流速;管道内壁粗糙程度3.水在圆管中流动的流态包括()。
答案:层流;紊流;过渡流4.污水管道一般采用非满流设计。
()答案:对5.对于满管流,长距离等截面满管流为非均匀流。
()答案:错第四章测试1.节点的特征包括()。
答案:拓扑属性;水力属性;构造属性2.节点的水力特征包括()。
答案:自由水头;节点水头;节点流量3.树状网的管段数比节点数多1。
()答案:对4.环状管网中环回路内管段水头损失顺时针为负、逆时针为正。
()答案:错5.管网水力计算时,通常将离开节点流量设置为负。
()答案:错6.当管线交叉点很近时,可以将其合并为同一交叉点。
()答案:对第五章测试1.同一管网中不同分区的比流量在任何情况下都相同。
()答案:错2.任一节点i的节点流量qi等于与该节点相连各管段的沿线流量ql总和的一半。
()答案:对3.管网中所有的管段流量都包括沿线流量与转输流量。
给排水工程课后答案详解

排水管网第一章排水系统理论一、名词解释排水体制:污水的不同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为排水体制。
区域排水系统:将两个以上城镇地区的污水系统统一排除和处理的系统,称作区域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排水的收集、输送、水质的处理和排放等设施以一定方式组合成的总体。
合流制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个管渠内的排除系统。
分流制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内排除的系统。
二、简答题1.排水体制分几类,各类的特点,选择排水体制的原则是什么?1)合流制排水系统:这种系统是在临河岸边建造一条截流干管,同时在合流干管与截流干管相交前或相交处设置溢流井,并在截流干管下游设置污水厂。
晴天和初降雨时所有污水都送至污水厂,处理后排入水体,随着降雨的增加,雨水径流增加,当混合污水流量超过截流干管的输水能力后,就有部分混合污水经溢流井溢出,直接排入水体,成为水体的污染源,使水体遭受污染。
2)分流制排水系统: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内排除。
排水系统体制的选择应根据城镇及工业企业的规划、环境保护的要求、污水利用的情况、原有排水设施、水质、水量、地形、气候和水体等条件,从全局出发,在满足环境保护的前提下,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综合考虑确定。
21、工业企业的废水,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排入城市下水道?工业企业的废水不影响城市排水管渠和污水厂等的正常运行,不对养护管理人员造成危害,不影响污水处理厂出水和污泥的排放和利用,满足次条件可以排入城市下水道。
22、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应考虑哪些问题?应考虑这些问题: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应符合区域规划以及城市和工业企业的总体规划,并应与城市和工业企业中其他单项工程建设密切配合,相互协调。
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要与邻近区域内的污水和污泥的处理和处置协调。
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应处理好污染源与集中处理的关系。
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要考虑污水经再生后同用的方案。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考试课后习题答案

给水用途: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市政消防用水废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给水系统:保证城市工矿企业等用水的各项构筑物和输配水管网组成的系统给水管网:将经过给水处理后的水送到各个给水区域的全部管道给排水系统主要功能:水量保障、水质保障、水压保障子系统:原水取水系统、给水处理系统、给水管网系统、排水管网系统、废水处理系统、排放和重复利用系统水质标准:原水、给水、排放水质标准水质变化过程:给水处理:将原水水质净化或加入有益物质,使之达到给水水质要求的过程用户用水:用户用水改变水质,使之成为污水或废水的过程,水质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废水处理:对污水或废水进行处理,取出污染物质,使之达到排放水质标准水输送压力方式:全重力给水、一级加压给水、二级加压给水、多级加压给水管网系统应具备的功能:水量输送、水量调节、水压调节给水构成:输水管、配水管网、水压调节设施及水量调节设施排水构成:废水收集设施、排水管网、水量调节池、提升泵站、废水输出管、排放口按系统构成:统一给水管网、分区给水管网按输水方式:重力输水管网系统、压力输水…排水系统:合流制、分流制连续性方程:对任一节点来说,流向该节点的流量必须等于从该节点流出的流量。
能量方程:表示管网每一环中各管段的水头损失和等于零的关系影响生活用水量的主要因素:生活习惯、气候变化、一天的时间变化等给水排水工程规划:针对水资源开发和利用、供水排水系统建设的综合优化功能和工程布局进行的专项规划任务:1确定给水排水系统的服务范围与建设规模;2确定水资源综合利用与保护措施;3确定系统的组成与体系结构;4确定给水排水主要构筑物的位置;5确定给水排水处理的工艺流程与水质保证措施;6给水排水管网规划和干管布置与定线;7确定废水的处置方案及其环境影响评价;8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技术经济比较原则:1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和法规;2城镇及工业企业规划时应兼顾给水排水工程;3给水排水工程规划要服从城镇发展规划;4合理确定远近期规划与建设范围城市用水量:分类估算法、单位面积法、人均综合指数法、年递增率法、线性回归法、生长曲线法给水管网布置原则:1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布置给水管网,要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2主次明确,先搞好输水管渠与主干管布置,再布置一般管线与设施;3尽量缩短管线长度,节约工程投资与运行管理费用;4协调好与其他管道、电缆和道路等工程的关系;5保证供水具有适当的安全可靠性;6尽量减少拆迁,少占农田;7管渠的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8远近期结合,留有发展余地,考虑分期实施的可能性形式:树状网、环状网排水管网布置原则:1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布置排水管网,要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2先确定排水区域和排水体制,然后布置排水管网,应按从干管到支管的顺序布置;3充分利用地形,采用重力流排除污水及雨水,并使管线最短、埋深最小;4协调好与其他管道、电缆和道路等工程的关系,考虑好与企业内部管网的衔接;5规划时要考虑到使管渠的施工、运行和维护的方便;6远近期规划相结合,考虑发展,尽可能安排分期实施形式:平行式:地形坡度很大的城市、正交式:地形平坦略向一边倾斜的城市给水管网类型:按水源:单水源给水管网系统、多水源…多水源给水系统的优缺点:优点:便于分期发展给水系统,供水比较可靠,管网内水压比较均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实验室
Y530出口
8
Y433出口
5
Y515出口
3
Y463出口
10
D实验室
Y481出口
5
Y406出口
15
C实验室
6.5
Y396出口
2.5
解:1、由题中给出的条件划分排水流域并管道定线如图
2、划分设计管段如图
3、计算和设计管段的汇水面积如下表:
汇水面积计算表
设计管段编号
本段汇水面积10 ㎡
转输汇水面积10 ㎡
10.00
1.45
2.1
3-5
200
9.02
72.0
3.92
2.78
13.92
1.31
7.1
5、试进行某研究所西南区雨水管道(包括生产废水在内)的设计和计算。并绘制该区的雨水管道平面图及纵剖面图。
已知条件:
(1)如图所示该区总平面图;
(2)当地暴雨强度公式为:q= (L/s·10 ㎡)
(3)采用设计重现期P=1a,地面集水时间t =10min;
总汇水面积10 ㎡
1-2
15.48
0.0015.482-3Fra bibliotek18.38
15.48
33.86
3-4
14.70
33.86
48.56
4-5
33.08
48.56
81.64
5-6
32.30
81.64
113.94
6-7
9.36
113.94
123.30
7-8
20.27
123.30
143.57
9-10
17.49
0.00
47.3
90
0.53
87.77
47.7
120
0.40
66.38
2、某地有20年自记雨量记录资料,每年取20min暴雨强度值4~8个,不论年次而按大小排列,取前100项为统计资料。其中i =2.12㎜/min排在第二项,试问该暴雨强度的重现期为多少年?如果雨水管渠设计中采用的统计重现期分别为2a,1a,0.5a的暴雨强度,那么这些值应排列在第几项?
解:
汇水面积计算如下表:
设计管段编号
本段汇水面积10 ㎡
转输汇水面积10 ㎡
总汇水面积10 ㎡
1-2
2.30
0.00
2.30
2-3
2.10
2.30
4.40
4-3
2.42
0.00
2.42
3-5
2.20
6.82
9.02
各管段雨水设计流量计算如下表:t =10min;Ψ=0.6
设计管段编号
管长L(m)
汇水面积F(10 ㎡)
3、北京市某小区面积共220000㎡(22ha),其中屋面面积占该地区总面积的30%,沥青道路面积占16%。级配碎石路面的面积占12%,非铺砌土路面占4%,绿地面积占38%。试计算该区的平均径流系数。当采用设计重现期为P=5a、2a、1a及0.5a时,试计算:设计降雨历时t=20min时的雨水设计流量各是多少?
最大降雨量(㎜)
降雨历时(min)
I= (㎜/min)
q=167i (L/s·10 ㎡)
13
5
2.6
434.2
20.7
10
2.07
345.69
27.2
15
1.81
302.83
33.5
20
1.68
279.73
43.9
30
1.46
244.38
45.8
45
1.02
169.97
46.7
60
0.78
130.00
解:
观测资料的年数N=20,最后取了100项,每年选入的平均雨样数M=5
(1) i =2.12㎜/min一项,m=2
其重现期P= = =10.1(a)
(2) P=2a时P= 2= m=10.1该值应排列在第11项
P=1a时P= 1= m=20.2该值应排列在第21项
P=0.5a时P= 0.5= m=40.4该值应排列在第41项
17.49
10-11
31.86
17.49
49.35
11-12
11.58
49.35
60.93
12-13
31.86
60.93
92.79
13-14
4.99
92.79
97.78
14-15
8.82
97.78
106.60
15-16
8.82
106.60
115.42
16-17
25.89
暴雨强度
经计算,径流系数Ψ=0.6。取地面集水时间t =10min,折减系数m=2。各管段的长度以米计,管内流速以m/s计。数据如下:L =120,L =130,L =200,L =200,v =1.0,v =1.2,v =0.85, v =1.2.。试求各管段的雨水设计流量为多少L/s?(计算至小数后一位)
(4)厂区道路主干道宽6m,支干道宽3.5m,均为沥青路面;
(5)各实验室生产废水量见下表,,排水管出口位置见平面图;
(6)生产废水允许直接排入雨水道,各车间生产废水管出口埋深均为1.50m,(指室内地面至管内底的高度);
(7)厂区内各车间及实验室均无室内雨水道;
(8)厂区地质条件良好,冰冻深度较小,可不予考虑。
解:
Ψ=
= =0.537
北京地区暴雨强度公式:q=
降雨历时t=20min 取不同的设计重现期时,暴雨强度计算如下表:
设计重现期
暴雨强度q=
5a
293.33
2a
187.23
1a
187.21
0.5a
141.50
设计降雨量计算如下表:t=20min;F=220000㎡;Ψ=0.537
设计重现期
暴雨强度q=
(9)厂区雨水口接入城市雨水道,接管点位置在厂南面,坐标x=722.509,y=520.00,城市雨水道为砖砌拱形方沟,沟宽1.2m,沟高 (至拱内顶)1.8m,该点处的沟内底标高为37.70m,地面标高为41.10m。
各车间生产废水量表
实验室名称
废水量(L/s)
实验室名称
废水量(L/s)
A实验室
2.5
设计降雨量Q=ΨqF(L/s)
5a
293.33
3465.4
2a
187.23
2211.94
1a
187.21
2211.70
0.5a
141.50
1671.68
4、雨水管道平面布置如图所示,图中个设计管段的本段汇水面积标注在图上,单位以10 ㎡计,假定设计流量均从管段起点进入。已知当重现期P=1a时,暴雨强度公式为:
第十章课后习题
1、从某市一场暴雨自记雨量记录中求得5、10、15、20、30、45、60、90、120min的最大降雨量分别是13、20.7、27.2、33.5、43.9、45.8、46.7、47.3、47.7mm。试计算各历时的最大平均暴雨强度I(㎜/min)及q(L/s·10 ㎡)
解:
由暴雨强度的定义和公式计算如下表:
流速
m/min
管内雨水流行时间(min)
集水时间
t= t + t
暴雨强度
i= (㎜/min)
设计流量
Q(L/s)
t =∑
1-2
120
2.30
60.0
0.00
2.00
10.00
1.45
2.0
2-3
130
4.40
72.0
2.00
1.81
12.00
1.37
3.6
4-3
200
2.42
51.0
0.00
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