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制造系统(v4.1)9 企业模型

合集下载

现代制造系统教学大纲

现代制造系统教学大纲

现代制造系统》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1272B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丁专业选修课□学科基础课总学时:32讲课学时:32实验(上机)学时:学分:2适用对象:工业工程先修课程:工程技术基础II一、教学目标现代制造系统是工业工程专业学生系统了解工业工程专业知识如何综合分析一个系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系统分析过程中的各种方法有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1、使学生了解多视角、多层次、多方法的含义;2、使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系统分析与建模的基本过程;3、使学生对这个系统运行管理与控制有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本课程的教学主要采用课堂教学的方法,同时结合实例。

教学重点是了解相关行业生产的基本过程。

教学课堂外,学生要按照老师提供的参考书目认真阅读,同时完成相应的作业。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研究和发展制造系统的意义第二节发展制造系统技术的基础第三节制造系统的发展历史与现状第四节制造系统的发展趋势教学重点:制造系统的技术基础教学难点:制造系统的历程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达到:(1)了解制造系统的发展;(2)理解制造系统的基本技术基础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制造系统?(2)制造系统的发展过程?第二章制造系统的基本概念第一节制造过程第二节制造模式第三节制造系统教学重点:制造过程、制造模式以及制造系统教学难点:理解制造过程、制造模式以及制造系统概念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达到:(1)了解制造的过程、模式和系统;(2)理解制造的过程、模式和系统的基本概念;(3)掌握制造过程、制造模式以及制造系统划分。

复习思考题:(1)制造过程的基本形式?(2)制造模式的基本形式?(3)制造系统包含什么?第三章制造系统的体系结构运行原理第一节现代制造系统的总体结构第二节单元级制造系统的结构与运行原理第三节车间级制造系统的结构与运行原理第四节工厂级制造系统的结构与运行原理教学重点:制造系统体系结构的多层次分析教学难点:IDEFO建模方法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达到:(1)了解系统多层次建模的基本思想;(2)理解多层次建模的基本方法;(3)掌握多层次建模的基本流程。

《现代制造系统》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现代制造系统》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现代制造系统》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400111课程名称:现代制造系统英文名称:Modern Manufacturing System课程类型:专业课课程要求:必修学时/学分:48/3 (讲课学时:40实验学时:8上机学时:0)适用专业:工业工程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为工业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各教学环节的学习,学生能够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把握制造系统的本质,掌握制造模式的原理,理解先进的制造技术群,了解制造业中实用的单元技术和系统技术,从而掌握先进制造业的行业技术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以系统的视角,综合运用机械工程、工业工程理论与方法、物流技术基础知识等专业知识,分析并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机械设计基础、生产工程基础、基础工业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现代物流基础物流中心与运作等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学习。

三、课程教学目标1. 学习制造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

掌握先进制造系统的内涵,了解全球制造业的现状,理解我国目前制造业存在问题的本质,了解现代制造系统的最新发展。

让学生明确本专业工程师的职业性质与社会责任,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毕业要求指标点6.2)2. 学习现代制造系统基本原理的理论知识。

掌握现代制造系统的组成、性能原理与运行原理,理解现代制造系统的决策属性,掌握制造系统信息化的基本理论知识,理解制造系统信息的体系结构。

培养学生能够系统分析并解决制造系统的复杂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

(毕业要求指标点1.1、2.2)3. 学习先进制造模式的基本理论知识。

掌握典型先进制造模式的原理,理解先进制造模式的运行方式,重点掌握精益生产的原理、方法与应用,了解其他先进制造模式的应用。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精益生产的原理与方法,分析并设计制造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现代制造系统

现代制造系统

• 制造自动化系统要生成作业计划,进行优化调 度控制,生成工件、刀具、夹具需求计划,进 行系统状态监控和故障诊断处理,以及完成生 产数据采集及评估等。 • 制造自动化系统是CIMS中信息流和物料流的 结合点,是CIMS最终产生经济效益的聚集地 ,可以由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清洗机、测量 机、运输小车、立体仓库、多级分布式控制计 算机等设备及相应支持软件组成。
CIMS的构成
• 一个制造企业从功能看,可以简单地分为设计 、制造、和经营管理三个主要方面。由于产品 质量对于一个制造企业的竞争和生存越来越重 要,因此,常常也把质量保证系统作为企业功 能主要方面之一。为了实现上述企业功能的集 成,还需要一个支撑环境,包括计算机网络、 数据库和集成方法—系统技术。如图11-1.
实现必要的行政 或经营管理功能 成本估算 库存统计 用户定单处理、 采购 人事管理和工 资单处理等
CAD CAPP CAM 功能一般通 过用户和数 据接口并在 人的干预下 实现
2.车间层控制系统
车间层控制系统负责协调车间的生产和辅助性工作以及 这些工作的资源配置。规划时间从几周到几个月,主要 有以下2个模块:
• AMRF将CIMS分为5级:工厂层、车间层、单元层、 工作站层和设备层。每一层又可分解为多个模块,都 由数据驱动,并可扩展为树状结构。
图11-2 CIMS的递阶控制结构模型
1. 工厂层控制系统
生产管理 信息管理
制造工程
跟踪主要项目 制定长期生产计 划 明确生产资源需 求 确定所需的投资 算出剩余生产能 力 汇总质量性能数
工程设计分系统
• 工程设计分系统是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引入的计 算机技术,包括产品的概念设计、功能结构分 析、详细设计、工艺设计与数控编程。 • 通常划分为CAD、CAPP、CAM三大部分及产 品数据管理等子系统(PDM)。 • 工程设计系统在CIMS中是主要信息源,为管 理信息系统和制造自动化系统提供BOM表和工 艺路线等信息。

第八章 现代制造系统

第八章 现代制造系统

主要特征 3、低成本、稳定的质量、标 准产品和服务 4、产品开发期长
5、产品生命周期长
利润模式 通过规模效益获得利润
5、产品生命周期短
通过对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不同产 品实行差别定价实现利润最大化
2、典型现代制造系统---2.4.3 大规模定制的特征
大规模定制
比较项目 适用对象 大批量生产
完全定制生产
制造系统的定义:
按一定制造模式将制造过程所涉及的各种相互关联、相互 依赖、相互作用的有关要素组成的具有将制造资源转变为 有用产品这一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称之为制造系统。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制造系统 3、结构 2 1 、过程 、功能
制造系统是制造过程所涉及的硬件(人员、设备、材 制造系统是产品生命周期所经历的制造活动过程包括 制造系统是一个将制造资源转换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输 市场分析、产品设计、工艺规划、制造装配、检验包 入输出系统。衡量系统输入输出转换优劣有六大指标 料、能源等)及相关软件(制造的理论、技术、工艺、 装、销售服务和报废处理等环节。 --标准及计算机相关程序等)组成的有机整体。 时间、质量、成本、服务、环境、柔性。
现代制造系统
工业工程部2015-04-02
知识点
1、制造系统的概念 2、制造系统的基本类型 3、制造系统的基本特性 4、现代制造系统的概念和特点 5、敏捷制造原理 6、并行工程的关键技术主要有哪些? 7、组成技术原理及其基本思想
目录
1 制造系统概述 2 典型现代时装系统
第一部分:
制造系统概述
1、制造系统概述—1.1 基本概念
第三阶段:
柔性加工系统。包括计算机直接数控加工 系统、柔性单元制造系统、柔性制造系统、 和柔性生产线等。强调制造过程的柔性和 高效率,适用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现代制造系统(v4.1)6A CIMS ERP

现代制造系统(v4.1)6A CIMS ERP

“自动化孤岛”!
1+1=2?
未经集成化处理的 计算机应用,形成了多个 “自动化孤岛” CAD CAPP ROBOT FMS FAS
CAE
CAM
自动化 立体仓库
MRPⅡ
Database DSS
MIS
Network
OA
自动化单元如果能够实现信息集成, 则各种生产要素之间的配臵会得到更好的优化, 各种生产要素的潜力可以得到更大的发挥, 各种资源浪费可以减少, 从而获得更好的整体效益。 这正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出发点。 将“自动化孤岛”集成在一起!
CIMS的组成包含三个要素: 人/机构、经营与技术。 1、使用技术以支持经营。
经营
2、使用技术以支持人员工 作和组织机构的运行。
技术 3、人员设岗/机构设臵协调 工作以支持经营活动。
4 人/机构 2
3
1
4、统一管理并实现经营、 人员、技术的集成优化运行。
CIMS的组成包括四大部分: 1、经营管理子系统。
基本概念: CIM是英文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的缩 写,译为“计算机集成制造”。 CIMS是英文CIM System 的缩写,译为“计算机 集成制造系统”。 美国约瑟夫· 哈林顿博士关于CIM两个基本观点: 企业各个生产环节是一个不可分隔的整体(集 成); 企业生产制造过程实质上是对数据的采集、传 递和加工处理的过程(信息)。
第6章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6.1 6.2 6.3 6.4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概述 企业资源计划简介 制造执行系统简介 其它相关理论与方法
6.1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概述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自动化 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先进制造技术的进步,制造 系统中许多以自动化和柔性化为特征的单元技术 得以广泛应用。 然而,人们同时发现,如果局部发展这些自动化 单元技术,会产生“自动化孤岛”现象。 “自动化孤岛”具有较大封闭性,相互之间难以 实现信息的传递与共享,从而降低系统运行的整 体效率,甚至造成资源浪费。因此,还需进一步 加强制造系统的集成化水平。

现代制造系统

现代制造系统

现代制造系统参阅书籍1 制造的含义现代制造系统 11 制造的含义1制造制造制造制造原理的理解制造原理的理解制造原理的理解1 1 制造的特点制造制造、、制造制造、、制造制造、、制造制造、、制造制造、、(2)制造与生产的比较制造制造、、制造业的内涵及构成制造业的内涵及构成1.制造业的内涵制造业的内涵及构成制造业的内涵及构成制造业的内涵及构成制造业的内涵及构成制造业的内涵及构成表1-1我国制造业的我国制造业的282828个行业个行业制造业的内涵及构成续表续表11-1我国制造业的我国制造业的282828个行业个行业制造业的内涵及构成续表续表11-1我国制造业的我国制造业的282828个行业个行业制造业的内涵及构成制造业的发展与作用制造业的发展制造业的发展1.古代制造业的发展制造业的发展图1-3弓形钻是公元前弓形钻是公元前300030003000年以前年以前年以前((史前期史前期))的重要工具的重要工具。

它由燧石钻头、钻杆钻杆、、窝座和弓弦等组成窝座和弓弦等组成。

可用来钻孔可用来钻孔、、扩孔和取火扩孔和取火。

弓形钻后来又发展成为弓弦钻床来又发展成为弓弦钻床((图1-4)和弓弦车床和弓弦车床((图1-5)。

图1-4 弓弦钻床图1-3 弓形钻图1-5 弓弦车床制造业的发展公元953年沧州铁狮子,,图1-6 沧州铁狮子沧州铁狮子((公元953年)制造业的发展近代制造业的发展蒸汽机提供了动力蒸汽机提供了动力,,初步形成了传统大机器制造业初步形成了传统大机器制造业。

发明新型冶炼技术发明新型冶炼技术、、内燃机技术内燃机技术、、电气技术电气技术。

世纪前半叶兵器和汽车的大量生产方式兵器和汽车的大量生产方式,,以流水线为典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创造了制造业的辉煌创造了制造业的辉煌。

制造系统是机群式生产线制造系统是机群式生产线,,按工序特征组织生产按工序特征组织生产。

制造系统以能量驱动型的刚性生产线为代表制造系统以能量驱动型的刚性生产线为代表,,其特点是高生产率特点是高生产率、、刚性结构刚性结构,,难适应品种变化难适应品种变化。

现代制造系统

现代制造系统

­ ° Ñ Á ¾ Ì
牵引式系统

计划经济的运行模式与市场经济运行模式 供应链是 牵引式模式 敏捷制造是 推进式模式 准时生产与精细生产
牵引式模式
第十二章 现代制造系统
第一节 准时生产与精细生产
Å ë ¼ Ö ² æ « Â ² ¥ ± ö ¼ Ö ² æ « Â ² ¥ Å ë ¼ Ö ² æ « Â ² ¥ ± ö ¼ Ö ² æ « Â ² ¥ Å ë ¼ Ö ² æ « Â ² ¥
3、用看板控制物流的全过程
ж ¹ ¤ ж ¹ ¤ ¼þ ° ¹¬ ©Â ä ܬ ¬ ©Â ä ¢Ñ « È
¦Ð ¶ ¥Æ É ¬ Ü ¦Ð ¶ ¥Æ É ¬ © ë Å ¦Ð ¶ ¥Æ É Ö ¼ « à § ¸ Æ ± À Ð
² æ
¦Ð ¶ ¥Æ É « Â
ÂÌ Í ¢¾ ¶£ ¨² ¨È ʼ ²© å¿ «Ì ߣ ¦
ö ¼ ± Ö ² æ« Â ² ¥ ë ¼ Å Ö ² æ« Â ² ¥
¤¬ ¶³ Ô 3# ¶
WC1
WC2
æ « ² Â
WC3
¨ È ² Ê ¼ ²© å · Í
¸ ° Æ ¸ ¼ ²© å · Í
¨ È ² Ê ¼ ²© å · Í
¸ ° Æ ¸ ² ¼© å · Í
¨ È ² Ê ¼ ²© å · Í
ä Å Ç ë
WC 1 WC 2 WC3 WCn-1 WCn
ä ± Ç ö ¸ à ° « Â Ì Í ¢ ¾ ¶ ï ¾ Ë ¶ · ¶ ¤¬ ¶Ó Í Í Á WC£
­ ° Ñ Á ¾ Ì
推进式系统
ä Å Ç ë
WC 1 WC 2 WC3 WCn-1 WCn
ä ± Ç ö ¸ à ° « Â Ì Í ¢ ¾ ¶ ï ¾ Ë ¶ · ¶ ¤¬ ¶Ó Í Í Á WC£

现代制造系统介绍

现代制造系统介绍

精良生产
第一个突出的例子就是钣金件的冲压。转向开发简单的 换膜技术,并创造了一种简单的调整机构。
“减少一切不必要的活动,杜绝浪费”。从生产操作、 组织管理、经营方式等各个方面,找出一切不能为产品 增值(Value adding)的活动或人员,就加以革除。
综合了单件生产与大量生产的优点,克服了传统经营方 式中不和理的做法,开创了一种新的经营方式LP,既避 免单件生产的高成本,又避免了大量生产的僵化不灵活。
四、工业机器人及装配自动化
五、现代制造系统监测与监控自动化
考试方式
考试一 开或闭卷 3 -----21周
第一章 现代制造系统的基本原理
制造系统概述 新一代制造系统
什么是制造业,制造业的范围有多大
只要是对各种各样的原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生产出为用户所需
要的最终产品,他们可以是飞机、汽车、计算机、电子仪器,也 可以是成衣、制鞋、食品加工,都可以归属于“制造业”。其所 涉及的活动范围则是从原材料采购、定单处理、产品设计、工艺 设计,经过整个生产活动的计划、调度和加工、装配活动本身, 直到销售发货和售后服务,还包括仓库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 理等等,一句话,覆盖一个企业的全部活动。
总装线上工人的集体责任制。 对效率的看法。 与西方传统不同的劳资关系,很大的激发了工人工
作的主动性。
精良生产认为有下面七种浪费
修复次品是浪费 过量生产是浪费 加工过程中的浪费 搬运的浪费 库存是浪费 动作是浪费 窝工是浪费
敏捷制造的基本思想
敏捷制造可被看作是一种包括组织、高度熟练和学 识渊博的人、和先进技术三者的集成,以达到合作 和创新,来回答向顾客提供高质量的按用户要求定 做的产品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制造系统
第9章 制造企业的建模与分析(1-3)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黄亮 n-xyz@
第9章 制造企业的建模与分析
z 为了清楚地描述企业的组织、过程和信息等情 况,使具有不同背景的人能相互沟通,需要一套 全方位、多层次考察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模型, 这就是企业建模体系结构,其中又包含建模方法 和建模工具。 z 目前的企业模型仅能描述企业运营的主要信息, 还不能对企业状况进行详细地模拟,主要用于支 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1)美国制造工程师协会(SME)的轮式结构: z 上世纪80年代提出 的版本主要表现了 设计和制造功能, 体现以技术为中心 的思想,没有考虑 到实施自动化之前 的简化和企业用户、 供应商间的交互作 用的重要性。
z 美国制造工程师协会(SME)的轮式结构: z 1993年推出的新版 本,以用户为核心, 体现了CIMS设计与实 践过程中,从技术中 心思想过渡到以人为 中心的思想,充分表 明了CIMS的中心任务 是赢得用户、赢得竞 争,比以用户为中 心,CIMS成功的关键 是满足其需求。
z 逐步推导过程是从企业需求到企业实施的逐步进 行过程。推导过程用设计说明层的视图来重构用 户的各种需求视图,进而得到与实施系统更加相 关的说明视图。
z CIM-OSA体系结构的四种视图:
{ <1>功能视图描述了满足企业目标的功能结构和相关的 控制结构。控制结构定义了控制顺序的规则或企业内 部的活动流以及基本经营过程的规则。 { <2>信息视图描述了每个功能所需的信息。 { <3>资源视图描述了资源、资源与功能和控制结构的关 系以及资源和组织的关系。 { <4>组织视图描述了企业的组织结构,即功能和控制结 构的职责,信息与资源的职责。
{ (11)美国软件开发商提出的SADT(Structured Analysis & Design Technique),上世纪80年代并入 IDEF体系; { (12)法国波尔多(Bordeaux)第一大学GRAI实验室提 出的GRAI-GIM,之后其实验室又参与了欧共体ESPRIT计 划中的一个子项目IMPACS,提出新的多层多层次体系结 构,有的文献将上述两者合并成为GIM/ IMPACS; { (13)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IFIP)8.1工作组开发的 ISM(信息系统方法论,information system methodology); { (14)国际自动控制联合/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 (IFAC/IFIP)等组织联合提出的GERAM,综合了CIM-OSA、 PERA等先前提出的体系结构;
z 以上方法提出的时间较早,体系相对片面,已不是当 前最主流的方法。
z 其次是面向系统全局的体系结构:
{ (4)欧共体ESPRIT计划中的CIM-OSA(计算机集成制 造开放系统体系结构,open system architecture f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 (5)PERA(普杜大学企业参考体系结构,Purdue enterprise reference architecture); { (6)IDEF(美国空军提出的集成定义方法, integration definition method); { (7)德国萨尔(Saarland)大学的谢尔(A. W. Scheer)教授提出的ARIS(集成信息系统体系结构, architecture of integrated information systems); { (8)美国系统工程专家霍尔(A. D. Hall)提出的 “三维结构方法”;
(3)多层多级控制结构:
z 多层多级控制结构中的每一级都有三个层次: {<1>适应层是多层控制模块中的最高层,它从其 上级的调节层接受有时间限制的任务单和其他有 关工作,其功能是: z① 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新任务的生产计划; z② 考虑下级未预测到的问题,更新现有计划。 {<2>优化层用来完成三项功能: z① 评价适应层提出的计划; z② 为下级生成一个符合时间限制的任务单; z③ 解决由调节层所确定的当前调度中的各种 矛盾和问题。
需求定义层 设计说明层 实施描述层
CIM-OSA体系结构
CIM-OSA 参考结构
z CIM-OSA体系结构三个层次的逐步抽取:
{ <1>通用层是CIM-OSA基本结构构成成份(通用结构模 块)的一种参考目录,包括元件、约束、规则、术语、 服务和协议等,该层所描述的结构成份广泛应用于 CIMS中。 { <2>部分通用层包含一组适用于多类特殊制造企业的部 分通用模型。部分通用模型包括按照工业类型、企业 规模、国别等不同分类的各类典型结构。 { <3>专用层仅适用于一个特定企业,一个企业CIMS只能 通过一种专用结构来描述,该结构包含了企业所必需 的所有知识,可以直接用来描述企业物理元件和信息 技术的集成元件。
z 目前存在多种企业建模体系,并且每种体系的内 容又十分庞杂。本节按照以下顺序对该研究领域 进行简介: {首先,介绍19种主流的企业建模体系结构; {其次,介绍7种常见的企业建模方法; {最后,对企业建模中主要的4种视图分别介绍 3-4种常用的建模工具。
第9章 制造企业的建模与分析
z 9.1 企业建模体系结构 z 9.2 企业建模方法 z 9.3 企业建模工具
z 每类视图都有若干种工具进行描述,本节将在后 面进行介绍。
z CIM-OSA体系结构的特点: {<1>面向系统全生命周期。 {<2>规划设计与当前运行分离。 {<3>标准化、规范化和开放性。 {<4>结构化的规划设计方法。 {<5>具有计算机可执行性。 {<6>其应用范围是进行生产监控和管理的工厂。 {<7>已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认定为预标准。
(5)PERA体系结构: z 由美国工业界和普杜大学联合于1989年至1992年 期间开发。其主要特点为 {<1>面向系统全生命周期。 {<2>采用非形式化描述,易被未受计算机科学 教育的用户理解。 {<3>考虑了人的因素。 {<4>规划设计与当前运行分离。 {<5>具有结构化设计方法特点,有一定的规范 性。 {<6>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
9.1 企业建模体系结构
z 首先是面向系统局部的体系结构:
{ (1)美国制造工程师协会(Society of Manufacturing Engineers,SME)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计算集成制造 (CIMS)轮式结构,并于1993年提出了新版本; { (2)美国国家标准局(National Bureau of Standards, NBS),现更名为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NIST),于 1980年提出的递阶控制模型; { (3)起源于对象管理组织(Object Management Group, OMG)的多层多级控制结构;
(2)美国国家标准局(NBS)提出的递阶控制模型: z规划:企业将生产什 么,需要什么资源, 如何将产品推销到市 场中去,并确定企业 长期目标和近期任务。 z监督管理:对生产活 动进行监督,按照生 产计划对实际的生产 活动进行评价,并对 实际的生产活动发出 控制命令。
z 美国国家标准局(NBS)提出的递阶控制模型: {递阶控制结构的特点是 {<1>把复杂系统“纵向”分解为分层控制,减少 了全局控制和开发的难度。 {<2>每层将上一层的命令分解成在该层执行的 指令或分解成子命令发往下面的层。 {<3>分层控制结构限定了每层各要素的职责和 权限。 {<4>复杂的计划是在较高级做出的,命令是逐 级从上往下发,速度慢,且最新的信息发生在 最底层,从最底层向高层逐渐反馈速度也慢。
z 面向系统全局的体系结构还有:
{ (9)IBM员工John A. Zachman提出的企业架构框架 (Framework for Enterprise Architecture),也有文 献直接称为Zachman框架; { (10)对象管理组织(OMG)参考Zachman框架提出的开 放组体系结构框架(The Open Group Architecture Framework,TOGAF)。
(4)CIM-OSA体系结构: z CIMS-OSA是由欧洲CIM体系结构委员会AMICE研 究组在ESPRIT项目中开发的,该项目开始于1984 年。 z CIMS-OSA为制造企业提供了一种参考体系结构 (包括通用层和部分通用层),根据这些参考体 系结构可以推导出满足特定企业需求的专门CIMS 结构(即专用层)。 z CIM-OSA定义了通用层、部分通用层和专用层三 个结构通用性层次,每一层包含了三个建模阶段 和四个视图。
z 逐步抽取过程是只企业建模过程中逐步明确建模 对象的特点,从通用层到专用层的过程逐步细化 建模所依据的模板的过程。
z CIM-OSA体系结构三个阶段的逐步推导:
{ <1>需求定义建模层是描述一个企业做什么和怎样做的 建模层次,这是用户企业需求的定义阶段,是及其重 要的一个阶段,用来为设计说明层和实施描述层的系 统设计和实施提供选择方案。 { <2>设计说明建模层用来构造和优化由用户根据全局经 营和系统约束来定义的经营需求,属于系统组织和设 计的范畴。 { <3>实施描述建模层阐明了有效地实现企业运行的一套 必须的组成元件,属于决策和系统实施的范畴。
具体化过程织视图 组织视图 组织视图 资源视图 资源视图 资源视图 信息视图 信息视图 信息视图 功能视图 功能视图 功能视图 专用需求 定义模型
通用需求 部分通用 定义建造 需求定义 块 模型
推 导 过 程
通用设计 部分通用 专用设计 说明建造 设计说明 说明模型 块 模型 通用实施 部分通用 描述建造 实施描述 块 模型 专用实施 描述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