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_高一虹
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激发

益 的 外 在 型 动 机 和 学 习 者 出于 对 于 英 语 本 身 热 爱 而 产 生 的 内在 型 动机 。 周 燕 、 高 一 虹 等 人 近 年 来 对 英 语 学 习 动 机 进 行 了 一 系列量化 和质化分析 。他们将 我国本科大 学生 的动机 类 型 分 为 主 要 七 种 :内在 兴 趣 、成 绩 、情 境 、 出 国 、社 会 责任 、个 人 发 展 和 信 息 媒 介 。 兴趣 是 英 语 成 绩 较 好 同 学 的主要动机 ( 高一虹等 , 2 0 0 3 ) 。而 以信 息 媒 介 和 个 人 发 展为主 的 “ 工具型 ”动 机是我 国大学生英语 学习 的主 要 动 机 。并 且 , 以成 绩 为 主 要 动 机 的 同学 在 大 三 、大 四 时 英 语学 习出现 了停滞 ,甚至 出现 了 目标缺 失的现象 ,同 时 , 情 境 因 素 , 即学 习 的 氛 围也 是 影 响 学 生 的 学 习动 力 的主 要 因 素之 一 ( 周燕等 , 2 0 1 1 ) 。
l 动 机激 发策略
■‘ ●
目 动 机 研 究
多年来受 G a r d n e r 和L a m b e  ̄ ( 1 9 7 2 ) 理 论 的 影 响 ,对 于 动机理 论的研 究一直处在 社会心 理学的框架 中 。但 是 这种 理论 因为缺 乏对 教学环境 中的语 言学 习者 动机 的考 虑而 受到批判 。 C r o o k e s 和S c h mi d t ( 1 9 9 1 )对 于 社 会 心 理 学 角 度 下 的 动 机 理 论 进 行 了具 有 前 瞻 性 的 批 判 , 并 要 求 给 予动 机一个 更实 际的、 以课 堂教学为基 础 的定 义 。这使 得语 言学家们 在上世 纪九十年 代对动机 的定义 进行 了大 规模 的讨论 。虽然 心理学界和 语言 学界对于动机 给 出了 多种 多样 的定义 , Do r n y e i ( 1 9 9 9 )认为这 些理 论都包含 , 或应 该包 含三种 最核 心的 因素:选 择、坚 持和努 力 。正 如 U s h i o d a ( 2 0 0 8 : 1 9 )所 说 , 动 机 包 括 促 使 语 言 学 习者 在 语 言 学 习 的过 程 中做 出 某 些 恰 当 的 选 择 , 将 这 些 选 择 运 用到 行动 中去并能坚 持这种行 动 。从这 条定义 来看 ,动 机 绝 不 是 某 种 一 时 的 心 理 活 动 , 而 是 一 种 能 够 指 导 、监 督实 际行 动,即语言学习这一行动 的长期心理状态 。 Ga r d n e r 和L a mb e r t 认 为动机主 要分 为将语 言作为某 种 工具而进 行学 习的 “ 工 具 型 ”动 机 和 以获 得 目标 语 背 景 文化 习俗 为 目的的 “ 融合 型 ”动机 。文秋 芳将动机 分 为 两个部 分 : 表层 动机 和深层 动机 。表层 动机关 系到 学 习者 的 前 途 , 深 层 动 机 与 G a r d n e r &L a m b e  ̄的 理 论 一 致 ,
中国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doc

行了因子分析和多元方差分析,以探索动机的类型以及个人因素对动机类型的影响.因子分析得出七种动机类型,分别是:内在兴趣动机、成绩动机、出国动机、学习情境动机、社会责任动机、个人发展动机和信息媒介动机.多元方差分析表明,专业和英语水平对学习动机有显著影响.此外,专业与英语水平、年级与英语水平有交互作用. 作者:高一虹[1]赵媛[1]程英[1]周燕[2] Author:作者单位:100871,北京大学英语系100089,北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期刊:现代外语PKUCSSCI Journal:MODERN FOREIGN LANGUAGES 年,卷(期):2003,26(1) 分类号:H195 关键词:英语学习动机中国大学生本科生机标分类号:G64 H31 机标关键词:中国大学本科生英语水平多元方差分析动机类型因子分析方差分析表专业英语学习学习英语
学习情境学习动机兴趣动机信息媒介问卷统计软件交互作用个人因素个人发展开放式基金项目:北京外国语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中国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期刊论文]现代外语--2003,26(1)高一虹赵媛程英周燕本文采取问卷的方法考察了中国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的动机类型.受试为全国30所大学的2,278名本科生.问卷包括30个有关为什么学习英语的问题,主要根据在多个省区采集的开放式反馈编制而成.我们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了...。
独立学院艺术类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和对策

。
它指 的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内部 动因和力量 ( 包括个 人的意
图、 愿望、 心理 冲动或企 图达到 的 目的等 )它是个体发动和维 ,
持 行 动 的一 种 心 理 状 态 , 有 启 发 性 、 择 性 和 目的性 , 可 以 具 选 并
了破罐子破摔 的心理。 这些不 良因素严 重影 响了他们的英语学
生 才 能 在 教 师 的鼓 励 中找 到 学 习 的动 力 , 好 英 语 。 学
学习语 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需要长时间 的积累和实践 , 而要使艺术生改变多年的错误学 习观念和学 习习惯 , 则需要学
真正贴合学生实际 , 才能让学生生学习动机 的强度 以及维持时 间的长 短等 。
外 语 学 习 的 动 机 研 究 ( oi tn R sac ) 于 二 十 世 纪 M t ao eerh 始 vi
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 的虚拟现实场境 ,让学生 亲身体验 ,
帮助学生收集有效信息 , 学生 的英语综合能力有所发展。通 使 过情 境教学 , 能激发 学生的创造力 , 为学 生提 供 良好 的暗示 或
同学 持反 对或 比较反对 的态度 ,可见 职校 学生学 习态度不 明
确 。对看淫秽 书刊和影视的大多数持反对态度 , 说明他 们的是
非观 比较 明确 ;
职业 教育是一块肥沃的土地 , 教师要让这块土地上 的禾苗 生生不息 , 茁壮成长 。 受伤的小苗需要教师扶植 , 美好的心灵需 要教师精 心呵护 。教师要高度关注违纪学生 , 指导他们 的学习 与生活 , 引导他们改正错误 , 上正确的人生轨道 , 走 顺利毕业 , 幸福 就业 , 为祖 国的未来建设添砖加 瓦。
做到和平相处 。大家也希望 老师宽容对待违纪学生 , 为有些 认
英语专业学生二外学习动机类型调查

英语专业学生二外学习动机类型调查摘要: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成绩的一项重要的非智力因素。
近年来,已经有不少外语学习动机的研究,但多为英语学习动机,研究大学生日语二外学习动机的文章实不多见,大学生二外日语学习动机应存在着与英语学习动机不同的特点。
本文对大学生日语二外学习动机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结合相关理论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日语学习;二外;学习动机;类型中图分类号:h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4-0225-02一、引言学习动机是语言学习诸个体因素中最具能动性的因素,它对学生的外语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具有强烈动机的学生总是能取得好成绩,可以说动机是学习成败与否的关键因素。
作为一名二外日语教师,我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学生对二外学习不感兴趣,缺乏学习动机,这样显然无法学好第二门外语。
了解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于二外教师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作者以黄淮学院学生二外日语学习动机为例,根据相关的外语学习动机理论,利用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大学生二外日语学习动机类型,从而对二外日语教学提出建议。
二、日语学习动机先行研究日语动机研究起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日本学者缝部羲意(2001)就外语学习动机的定义、动机学习的种类,守谷智美(2002)就第二语言教育中的动机研究动向、日语学习中的动机研究等作了详尽的描述。
国外学者郭俊海,大北叶子(2001)、成田高宏(1998)、高岸雅子(2000)曾做过若干分析。
郭,大北认为‘日语学习志向因子”为预测学生日语学习成绩的有效统计因子,而“日语学习志向因子”和“自己满足因子”的“成就型动机”、“工作因子”的“工具型动机”,直接关系到新加坡华人大学生日语学习成绩的提高。
成田对泰国大学生日语学习动机与成绩的关系进行了调查。
高岸则以短期留日的美国留学生为对象,探讨了短期留学对日语学习动机变化的影响。
我国的外语学习动机研究起步较晚。
英语学习动机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证研究

大一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问卷调查” _ 根据高一虹 。 5
等的分类 , 本文把动机分成 7 种类型 , 分别是 内在兴
趣动机 (, ,8 I ,I 2 ) 成绩 动机 ( ,7 2 , 17 l ,9 2 ,3 、 3 1 ,2 2 , ) 社会责任动机( ,,0 2 ) 个人发展动机 O2 、 4 2 6 1 ,5 、
3 研 究结果与 讨论 .
本研究 的问卷选项一共有 5个程 度 ( 5=非常 同意 , = 4 较同意, = 3 不清楚 , = 2 较不 同意, = 1 非常
不 同意 )所得 问卷数 据 的平均 分在 35到 5 0之 间 , . .
但关系到英语 口 , 语 上课积极发 言等方面 自主性略 微低下 。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听、 读 、 译全面发 说、 写、
21 0 2年 2月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Ju a fAd l E u ain C l g fHu e Unv ri o r lo ut d c t ol e o b i ie s y n o e t
F b ,0 2 e .2 1
V 1 3 NO. 0.0 1
第3卷 第 1 0 期
(017 ) 2 137 及黄石理 工学院校 级教 学研究项 目“ 情感 因素与应用 型人才 自主发展 的关 系研 究” 2 13 ) (014 成果
之一。
收稿 日期 :0 I 0— 1 2 1 —1 3
作者简 介 : 李金妹( 9 3一 ) 女 , 1 8 , 湖北荆州人 , 师, 讲 硕士, 研究方 向:应用语 言学与英语 教育。
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 也可 以作为解决外语 课堂教学费时低效的有效方法。Lt 认为 自主学 ie t l
浅谈高中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2019年文档

浅谈高中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一、背景自Gardner和Lambert于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融入型和工具型学习动机分类以来,在第二语言领域,学习动机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
我国的英语学习动机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
进入2l世纪,学习动机研究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动机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新格局。
2002年高一虹等人通过大规模的分层抽样调查,总结出在我国大学本科学生/研究生的外语学习动机的类型,并且深入分析这些动机类型与个人因素、动机强度、自我认同变化的关系。
但目前的动机研究的成果中,针对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的较少。
由于高考这支指挥棒的影响和高考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使得高中英语教学逐渐偏离了正常轨道,违背了语言学习的本来目的――就是为了交流、沟通。
许多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往往是满堂灌的教学生单词、语法,背课文,而严重忽视了学生英语口语的训练以及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结果相当一部分学生失去了英语的学习兴趣,更无法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
再加上英语课外的活动时间的减少,这些原因更都导致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有所下降。
有的学生知道英语是高考科目,在高考中的比重还是很重要,却又提不起学习英语的积极势头,造成英语学习成绩不理想,提高难。
二、学习动机的内涵与分类动机是激发、维持并使行为指向特定目的的一种力量。
动机对个体的行为和活动有引发、指引、激励功能。
英语学习动机是人类行为动机之一,它是推动英语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因,它表现为渴求学习并掌握英语的强烈愿望。
是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活动中的一种自觉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心理状态。
也可以这样认为,英语学习动机是一种学好英语的内在需要,在自我调节的作用下,与外在诱因相互协调,从而被激发、维持,并朝着积极方向努力的心理状态。
在英语学习活动中,学习动机具有动力作用,是学习过程中的动力源,是语言学习诸个体因素中最能动性的因素之一,与学习效果的联系极为密切。
国外英语教学专业的研究表明,英语学习效果的70%取决于学习者的学习动力,动机的水平和强度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有效地进行学习。
中国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

中国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中国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近年来,中国大学本科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成为国家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目标。
而英语学习动机作为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制定有效的英语教学策略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针对中国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进行分析和讨论。
中国大学本科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研究中发现,可以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两大类型。
内部动机主要指的是学生自身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执着。
这种学习动机通常来源于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热爱,希望能够流利地与外国人交流,或是个人对自身发展的追求。
这些学生通常会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积极参加各种英语学习活动,如英语角、英语竞赛等。
而外部动机则是指学生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学习动机。
这种动机通常来自学生的亲友、老师、社会环境等。
亲友和老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他们的期望和激励上,他们可能希望学生能够获得好的英语成绩,或是能够通过英语学习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
社会环境方面,如就业市场的需求和英语培训机构的宣传等也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产生一定的影响。
除了内部和外部动机的区分,中国大学本科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还存在着差异化。
根据不同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和学科特点,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第一类是应试型动机。
这一类型主要集中在文科类学生中。
这些学生通常将英语学习视为一门必修课程,他们的学习动机主要是为了通过英语考试取得好成绩,以便提高综合竞争力和获得更好的学业发展机会。
第二类是兴趣型动机。
这一类型的学生普遍对英语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和热情,他们通常通过阅读英语原著、看英语电影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他们的学习动机主要源于自身的兴趣和对英语学习的追求,不仅注重英语的应试技巧,更注重英语语言的实际应用和文化内涵。
第三类是求职型动机。
这一类型的学生通常追求英语的实用性,他们将英语视为一种能够提高自身职业竞争力的技能。
他们的学习动机主要集中在英语的应用能力和职业发展方面,例如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等获得相关的证书以提高就业竞争力。
论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

论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摘要:英语学习动机的强弱在大学生的外语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研究主要从个人的发展需要,主动性与否和认知意义的把握三个方面研究把握现阶段大学本科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分析其内在原因,寻求激励动机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1.引言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大时代背景之下,各国之间竞争激烈,国际交往频繁,英语已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成为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时代和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英语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当前我国的教育一直把英语放在了重中之重的地位,各大高校更是一直在给“英语热”持续加温。
四六级、托福、雅思、gre,出国、考研、招聘,一系列道路的铺展都得用英语做奠基石。
从2007年开始,我国高校全面实行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计分方式,以了解大学生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发展水平。
据调查,我国大学生四年学习期间要花费很多时间在英语学习上。
但学习英语的实际投入与英语能力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反差,所花的时间和精力较多,效果却并不显著。
外语学习动机与学习者的成绩成正相关——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成绩越好。
这一点在外语教师和外语教学研究者中已达成共识。
外语学习动机广泛受到重视,这不仅因为它在促进学习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也因为它作为非智力因素、相对理解能力等智力因素来说具有不稳定性,更需要教育者的关注。
影响外语学习动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
了解和研究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与自主学习现状,对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促进大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本研究可以丰富有关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和英语自主学习策略的实证研究,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解决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相关研究综述(1)英语学习动机研究综述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lambert和gardner就开始了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研究,此后二语学习动机受到了广泛重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3 年 1 月 第 26 卷 第 1 期
现代外语(季刊) Modern Foreign Languages (Quarterly)
中国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
高一虹、赵 媛、程 英、周 燕
Jan. 2003 Vol. 26 No.1
摘要:本文采取问卷的方法考察了中国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的动机类型。受试为全国 30 所大学的 2,278 名本科生。问卷包括 30 个有关为什么学习英语的问题,主要根据在多个省区采集的开放式反 馈编制而成。我们用 SPSS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因子分析和多元方差分析,以探索动机的类型以 及个人因素对动机类型的影响。因子分析得出七种动机类型,分别是:内在兴趣动机、成绩动机、 出国动机、学习情境动机、社会责任动机、个人发展动机和信息媒介动机。多元方差分析表明,专 业和英语水平对学习动机有显著影响。此外,专业与英语水平、年级与英语水平有交互作用。 关键词:英语学习、动机、中国大学生、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 H1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105(2003)01-0028-11
Seven factors resulted from the analysis: 1) intrinsic interest; 2) immediate achievement; 3) learning situation; 4) going abroad; 5) social responsibility; 6) individual development; 7) information medium. Among these factors, “intrinsic interest” was related to “integrative” motivation in the classical model, whereas “immediate achievement”, “individual development” and “information medium” all had some features of “instrumental” motivation, but with focus on different goals. “Going abroad” had both “integrative” and “instrumental” elements. “Immediate achievement”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might be characteristic of the Chinese EFL context.
(2) ZHAO Yuan, English Department,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P. R. China <clarion@>
(3) CHENG Ying, English Department,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P. R. China <cheeringhao@>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些学者提出需要更广泛地借鉴心理学理论(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管理心理学 有关工作满足状况的研究成果),来扩展 Gardner(1985)的经典动机模式(Oxford & Shearin 1994)。目前不同版本 的扩展模式包括了“学习情境”(Dörnyei 1994)、“自信”(Clément, Dörnyei & Noels 1994)、“目标显著性”、“效 价”、“自我效能”(Tremblay & Gardner 1995)等新的因素。有关语言学习动机的研究都将关注点集中于语言学 习结果(具体化为学习成绩),即什么样的动机导致更好的学习成绩;动机与其他学习者因素——学能、焦虑、 学习策略、认知风格、自我评价、对环境的态度等,如何整体地影响学习成绩,各影响因素之间又是什么关系 (Gardner, Day & MacIntyre 1992; Gardner, Tremblay & Masgoret 1997)。同时,由于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学习者的 因素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有关语言学习的研究也越来越关注学习者的个人特征差异(年龄、性别、学习策 略等),认为语言教学应为不同个人特征的学习者“量体裁衣”(Nunan 2001: 10, Cohen & Dörnyei 2002)。
Guangzhou, China
Modern Foreign Languages (Quarterly) Vol. 26 No.1 January 2003: 28-38
Motivation Types of Chinese College Undergraduates
GAO Yi-hong, ZHAO Yuan, CHENG Ying, ZHOU Yan
* 本研究得到了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的资助。作者感谢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姚立、硕士研究生张磊以及郭志刚 教授、南京大学文秋芳教授在统计技术上给予的指点,感谢各院校老师在问卷实施中给予的帮助。
30
高一虹、赵 媛、程 英、周 燕
类别做集中、深入的探索。由于关注焦点是学习成绩,“动机”在一些研究中侧重的是“努力程度”这一行为层 面(如吴一安等 1993,刘润清、吴一安 2000)。近来还出现了聚焦于动机内部结构的研究(秦晓晴、文秋芳 2002), 探索学习成绩、结果归因、学习兴趣、自我效能、目标定向等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
This paper presents part of a research project on Chinese college undergraduates’ English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self-identity changes. Previous studies on Chinese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motivation mostly followed the classical model (Gardner & Lambert 1972; Gardner 1985) and their expansions (Tremblay et al. 1995), which were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riginated in contexts different from EFL in China. The basic motivation types of Chinese students remained to be inducted from data of the actual context.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research was to achieve such a basic classification. The subjects, obtained from a stratified sampling, were 2,278 undergraduates from 30 Chinese universities in 29 provinces, autonomous regions and municipalities. The instrument was a Likert-scale questionnaire. It included 30 items regarding learning motivation, based essentially on a summary of open responses collected in different provinces. Factor analysis and MANOVA were performed on the data, to explore motivation types and examine the effect of demographic features.
(4) ZHOU Yan, 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for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100089, P. R. China <zhouyan@>
我国有关外语学习动机的实证研究,也大多循着经典及扩展模式的路子,探索动机对学习成绩的促进作用, 以及动机与其他影响成绩的学习者因素之间的关系(石永珍 2000,王慧莉 2000,王湘玲等 2002,文秋芳等 1996,文秋芳 2001,吴一安等 1993,杨国俊 2002,张文鹏 1998)。比较有影响的研究大多着眼于关系模式的 建立,以现有的动机理论为框架编制测试工具,或者根据实践经验包括尽可能多的因素,动机是许多因素中的 一个。这样的研究有利于建立各种因素在何种程度上以及通过什么途径影响学习成绩的整体模式,把握学生学 习的宏观规律。但同时包括许多学习者因素的研究也有局限,即每个因素所占测试题项有限,很难对“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