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专业工程设计大师
以结构之美擎起建筑之美——记建筑结构设计大师傅学怡

体刚架结构杆件受弯为主的方法。 建成后的“水立 方” 参观者络绎不绝, 受到国内外同行的一致好 评。 获 2011 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10 年 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杰出结构 (下转第 6 页)
▲
协会工作
2013 年第 3 期 总第 193 期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成立行业宣传指导委员会
6
2013 年 第 3 期
隐患,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大大提高了施工 效率。 这一世界现代建筑设计史罕例分析处理,获 法国标书设计结构工程师及英美专家认同和业主 赞赏,得到了业主、原设计师、审查单位、独立复合 第三方 ARUP 公司的一致认可, 为中国结构界赢 得了国际信誉。 鉴于结构标书设计上述重大失误, 卡塔尔业主已支付总承包中建总公司经济补偿 2 000 万美元,并取消工期延误赔偿金 1 000 万美元。 该项目获得了 2010 年国际混凝土协会特别贡献 奖,2009 年全国优秀结构设计一等奖。
几 乎 是 妇 孺 皆 知 的 “水 立 方 ” ( 国 家 游 泳 中 心— ——2008 北京奥运会场馆),是傅学怡最难忘怀 的作品。 2003 年到 2005 年,他担任了中建国家游 泳中心设计联合体的设计总负责人, 主持水立方 从方案到施工图、 施工全过程指导的结构设计和 科研工作。 方形“水立方”的蓝色泡泡及复杂空间 结构体现出微观世界的宏观建构, 以宁静祥和的 方式隐喻着深邃的中国传统哲学,与“鸟巢”奥运 主赛场的圆形建筑相呼应,体现中国古代哲学“天
1 2013 年 第 3 期
事,英国注册结构工程师协会资深会员,英国注册 结构工程师协会中国分部主席, 中国工程建设标 准设计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钢结构协会专家委 员会委员等。 至今仍任深圳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 学院研究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博士生导师的傅学怡,兼任了浙江大 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博士生导师。
建筑大师--崔恺

建筑⼤师--崔恺崔恺,教授级⾼级建筑师,中国勘察设计⼤师,现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他的建筑观:建筑之于我是⼀种审美。
图形之美、空间之美、造型之美、技术之美、材料之美,沉醉其中.建筑之于我是⼀种⽂化。
史学之远、哲学之深、⽂学之妙、及⾄⽣活万象,涵括其中。
建筑之于我是⼀种交流。
管理者、投资者、建造者、使⽤者汇集⼀处,共识共勉,成就其中。
建筑之于我是⼀种使命。
职业道义、社会责任、企业形象、⼈之品格,尽显其中。
建筑之于我是⼀种旅程。
长路漫漫、始于⾜下、脚踏实地、潜⼼求索,乐在其中。
崔恺访谈—外研社设计(节选)(Bruin:东南⼤学建筑系硕⼠研究⽣)Bruin:我以为你们这⼀辈的建筑师,上学的时候接触到的早期的建筑理论的影响,我特地找来了79-86的《建筑师》⽬录,我看那时候⼤家⽐较关注设计⼯业化——所以我碰到你们这⼀辈的建筑师,⼀提到⼯业建筑改造,都有点情结似的,是吗?崔恺:对⼯业建筑改造的兴趣还是来⾃于对国际上这⽅⾯实践的⼀些认识和了解。
这种改造像是新的⼀种⽂化复兴,在纽约的SOHO和Chelsea,德国的鲁尔⼯业区,我们都去看过。
去年,在北京,伯明翰城市管理部门也给我们介绍了关于传统⼯业区⼀些想法。
我觉得从总体来看,从世界范围来看是⼀个从⼯业⾰命向信息化⾰命转型带来的物质遗产转移的过程,在欧美国家更多出现的是传统⼯业向亚洲第三世界国家转移的过程,遗留下来很多旧⼚房。
肯定会来炸,因为它达不到⼀个要求。
为什么这么说呢,好⽐电器产品,⼿机也好电脑也好,我们购买肯定是因为它们的性能--有⼏百块钱的⼿机,有⼏千块钱的,为什么要买这⼏千块钱的⼿机不买⼏百块钱的,肯定是考虑它有⼀些功能:蓝⽛、上⽹、双频、彩显、照相;买汽车,为什么买⼏万块钱的奥拓或者买⼏⼗万的奥迪,甚⾄上百万奔驰宝马,因为价格差别反映了不同的技术含量。
从发动机到排⽓量各种配制全都不⼀样。
可是⼿机⼏百上千,汽车⼏⼗万,那么房⼦多少钱--上百万,这么昂贵的消费品⾥⾯的技术含量居然是零!那肯定将来要改,要升级,可升级的时候发现没有地,要么把⽼房⼦炸掉,要么来改。
结构专业工程设计大师

结构专业工程设计大师名录目录结构专业 (1)工程设计大师名录 (1)孙芳垂(已仙逝) (3)容柏生 (4)黄耀莘(已仙逝) (5)吴学敏 (6)林桐(已仙逝) (7)金问鲁(已仙逝) (8)胡庆昌(已仙逝) (9)益德清 (10)黄存汉(已仙逝) (11)林立岩 (12)汪大绥 (13)陈宗弼 (14)程懋堃 (15)江欢成 (16)张维岳 (17)柯长华 (18)任庆英 (19)王亚勇 (20)郁银泉 (21)娄宇 (22)傅学怡 (23)孙芳垂(已仙逝)单位:广播电影电视部设计院毕业院校:南京中央大学(东南大学)孙芳垂,(1920-2011)国家设计大师,1920出生于安徽池州,原广播电影电视部设计院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建设部执业资格注册中心考试命题及评分专家组副组长,中英注册结构工程师资格互认补充考试中方考官。
1944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土木工程系,1948年留学美国密歇根大学攻读研究生,1949年底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1979年7月调到中央电视台筹建处工作。
历任北京市都市规划委员会工程师、北京工业建筑设计院主任工程师、山西运城地区设计室组长、中央彩电中心筹建处总工程师、广电部设计院总工程师。
现为广电设计院顾问、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北京土木建筑学会会员,中国建筑业联合会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研究会顾问。
曾参与和主持设计了北京饭店西楼及宴会厅、首都剧场、辽宁电视发射塔、中央电视台彩电中心、中央电视发射塔等数十项重大工程。
1985年被评聘为正高职高级工程师。
1989年获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
1991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待遇。
曾译著出版了《拱及悬吊结构的合理形式》、《扁平砖拱建筑》、《工种规划与设计中的概率概念》三部学术著作,还曾三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2年退休。
注:原广播电影电视部设计院总工程师、国家设计大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知名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共产党党员,副局级退休干部孙芳垂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3月4日20时0分,在北京世纪坛医院不幸逝世,享年91岁。
现代建筑四大巨头

全部用钢和玻璃建造,构造与施工非常精确,内部没有或很少柱 子,外形纯净与透明,清彻地反映着建筑材料、结构与它的内部 空间
弗兰克.赖特
FRANK LLOYD.WRIGHT
赖特简介
弗兰克· 劳埃德· 赖特(Frank Lloyd Wright),1867年6月 8日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 .他享 有92岁高龄,1959年方去世,是 现代建筑家中少有的高龄大师, 得以亲自经历了美国的”工艺 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并 且亲眼看到战后的”国际主义” 建筑运动和密斯的”少就是多” 原则兴盛.毕生设计了大量的住 宅建筑和少量的商业建筑和公 共建筑.提出了”有机建筑”理 论和草原式美国住宅模式.
.
巨大的露台扭转回旋,似瀑布 水流曲折迂回地自每一平展的 岩石突然下落一般,无从预料 整个建筑看起来象是从地里生 长出来的,但是它更象是盘旋 在大地之上。
在材料的使用上,流水别墅也是非常具有象征性的,所有 的支柱,都是粗犷的岩石。石的水平性与支柱的直性,产 生一种明的对抗, 所有混 凝土的 水平构 件,看 来有如 贯穿空 间,飞 腾跃起 赋予了 建筑最 高的动 感与张 力
玻璃
使用原因 这是密斯建筑思想的缩影,他为了赋予空间一 生命力,为了使他能够具有比较鲜明的建筑表 现,再没有把一切形式都精简到最纯净的地步 之前,他绝不停止。他一直是比较强烈的坚持 使当代建筑组成因素之一的平墙面做成最光滑 和最透明的玻璃墙的形式。
效果 成为与环境出色结合的主要原因之一。
密斯在很大程度上相当注重细节,用他 的话说就是细节就是上帝。他的作品细 部精简到不能精简的绝对地步。用极为 大胆、简单、完美的设计方法,利用新 的材料和施工方法创造出丰富的艺术效 果。
包豪斯建筑学派主要成员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专业百科—设计大师—Norman Foster 诺曼·福斯特》

——Norman Foster 诺曼·福斯特——建筑学学士〔曼彻斯特大学〕,建筑学硕士〔耶鲁大学〕,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员。
诺曼·福斯特生于1935年,在曼彻斯特大学学习建筑学和城市规划,1961年毕业后获亨利奖学金去耶鲁大学学习,在那里取得了硕士学位,1963年开设自己的事务所之前,他一直在美国东西海岸从事城市更新和总体规划工程。
诺曼福斯特获得过全世界许多大学和组织的荣誉学位门奖金。
他于1990年被女王封为爵士,1983年获得皇家金质奖章1994年获美国建筑师学会金质奖章。
他是众多学术团体的成员,在世界许多地方进行教学和讲学。
他曾任建筑协会的副主席以及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的客座审查委员。
主要作品:1、香港汇丰银行总部〔〕当福斯特事务所在1979年的国际设计竞赛中赢得这一任务后,业主向他们提出的要求非常明确;要建一座世界上最好的银行建筑的基地雕像广场的前部,是香港最繁华的地段之一。
建筑悬挂在排成三跨的四对钢柱上在建筑的整个高度上,五组两层高的桁架将钢柱连接起来,在楼层就悬挂在桁架上三跨结构的高度不同,形成了一个错落的轮廓外墙是特别设计的外薄铝板结构笔透明玻璃般的组合以表现空间的丰富性。
这座银行建筑拥有一个公共的底层、一个私密顶层和由半私密半公共空间组成的中间楼层。
在街面层,有一个12m高的公共步行广场在建筑下面穿过;两部自动扶梯通向主要银行大厅〔半公共空间〕和10层高的中庭。
由3部设在西立面玻璃电梯井里的高速电梯可到达银行的主体。
来访者在每个双层高的楼层下电梯,再通过自动扶梯到达目的地。
银行空间具有相当的灵活性,自1985年建筑投入使用以来,银行的所有人员已屡次改变办公位置,1995年,仅仅用了6个星期的时间就在建筑北部新增了一个证券厅。
2、香港国际机场〔〕1998年7月落成的香港国际机场是香港唯一的机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机场。
它的位置处在亚洲与澳大利亚联系网络的交接地带,到2021年,香港国际机场预计年载客量将到达8亿人,相当于英国伦敦的希思罗机场和美国纽约的约翰•肯尼迪机场的总合。
中国著名桥梁专家信息一览表

姜友
生
湖北 省交 通规 划设 计院
党委书 记 教授级 咼工
桥梁工程专业年轻技术骨干之一,现任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党
委书记。1999年被交通部授予“交通青年科技英才”称号,被省
人事厅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00年被湖北省政 府授予“省劳动模范”称号。负责或主要参与过多种类型的特大 桥设计,主要参与的郧阳汉江公路大桥设计获国家银质奖。
21
雷俊
卿
北京 父通 大学 土建 学院
教授,博 十牛导 师
雷俊卿,女,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工作在北京交通 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桥梁与防灾工程研究所
22
明
郑珠
1959年考入唐山铁道学院,毕业后在甘肃兰州铁道部第一设计院 工作。1978年底调至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获“有突出贡献科
技人员”、“交通建设标兵”称号。现任江苏润扬长江公路大桥
12
徐国
平
中交 公路 规划 设计 院公 司
副总经 理兼总 工程师, 教高
中国公路学会百名优秀工程师。1990年毕业于西安公路学院桥梁 工程专业,从事公路勘察设计领域的特大型桥梁设计、管理与科
研工作,先后担任过主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等职务
13
王仁
贵
中交 公路 规划 设计 院
公司总 经理助 理,教 高
中国公路学会百名优秀工程师。1990年毕业于西安公路学院桥梁 工程专业,从事公路勘察设计领域的特大型桥梁设计、管理与科
1989年毕业于冋济大学桥梁工程专业, 从事公路勘察设计领域的 特大型桥梁的设计、管理与咨询工作,先后担任过桥梁室副主任、 副总工程师等职务
20
刘济
源
中交 第一 公路 勘察 设计 研究 院有 限公 司
课件 世界最著名建筑案例分析

世界最著名建筑案例分析一:创新建筑师代表: Santiago Calatrava (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 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
Santiago Calatrava以桥梁结构设计与艺术建筑闻名于世,他设计了威尼斯、都柏林、曼彻斯特以及巴塞罗那的桥梁,也设计了里昂、里斯本、苏黎世的火车站。
最近的作品就是著名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由于Calatrava 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他对结构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有着准绳的掌握。
他认为美态能够由力学的工程设计表达出来,而大自然之中,林木虫鸟的形态美观,同时亦有着惊人的力学效率。
所以,他常常以大自然作为他设计时启发灵感的泉源。
他设计的桥梁以纯粹结构形成的优雅动态而举世闻名,展现出技术理性所能呈现的逻辑的美,而又仿佛超越了地心引力和结构法则的束缚。
有的时候,他的设计难免会让人想起外星来客,极其突兀的技术美似乎全然出乎地球人的常规预料。
这当然是得益于他在结构工程专业上的特长。
早自20世纪初以来,桥梁的设计一直被托付给了路桥结构工程师,建筑师退避三舍好像已成习惯。
由于有了卡拉特拉瓦,全世界的建筑师们才忽然发现了新的课题,在90年代前后爆发了对桥梁进行建筑设计的热潮,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开始塑造城市中的这类元素,进而影响到城市的面貌。
2001年,卡拉特拉瓦在美国的第一个作品建成,是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的美术博物馆扩建工程。
此地原有一个旧馆,是在1957年由当地的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这一次卡拉特拉瓦加建的Quadracci 展厅,名号不大,其实却造成了绝对喧宾夺主的局面。
1、巴伦西亚科学城巴伦西亚科学城位于Valencia Spain 西班牙瓦伦西亚的Planetarium of the Valencia Science Center 巴伦西亚科学中心天文馆。
享有声誉的西班牙建筑大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一直以来都是我关注的对象。
第三届重庆市建设工程勘察设计专家咨询委员会结构专业委员会专家名单

序号委员会职务姓名工作单位职称/职务1主任委员薛尚铃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大师、教高、院长、副总工2谢自强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正高、副院长、总结构师3邓小华重庆市设计院教高、副院长4杨越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正高、副总结构师、所长5但泽义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大师、教高、副总工6曾高亮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正高工、经理7苗思定重庆市渝州工程勘察设计技术服务中心教高、总工8周显毅重庆市设计院教高、副院长9汤启明重庆市设计院教高、副总工10苏卫东重庆市设计院教高、副总工11李玲重庆市设计院教高、副总工12陈希昌重庆市设计院教高、副总工13代柯重庆市设计院高工、所长14何永春重庆市设计院高工、分院副总工15徐向茜重庆市设计院高工16徐革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教高、副院长17杨文琦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教高、副院长18罗福盛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教高、副部长19傅征耀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教高、副主任20术向东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教高21龚国琴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教高、副所长22周海鹰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教高、副所长23彭成荣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正高、副总、主任24杨强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正高、所总工25赵华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正高、所总工26陈绮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正高、副所长27曾敬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正高、副所长28张守权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正高、副所长29黄超权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正高、副所长30潘海蓉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高工31邹兰军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正高、副总结构师32宗挺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正高、分院副院长33向渊明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高工、分院副总结构师34吴萍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高工、分院副总结构师35吴泽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高工、所长36姜静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高工37周晓雪重庆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高工、总工38苟基佐重庆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高工、副院长39吴寿保重庆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教授、副总工40谢虹重庆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高工、副总工41龙晓嘉重庆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高工42杜文龙后勤工程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高工、院长43郑灿营后勤工程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高工、副院长、副总工44温秀治重庆市轻工业设计院高工、总工45牟锋重庆雅凯斯凯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高工、总经理46徐海重庆博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高工、副总工47何华平中国医药集团重庆医药设计院高工、主任48刘建中冶建工有限公司高工、总工49尹政雯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高工、院长50薛鹏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工、总工副主任委员顾问委员委员51高国华重庆大有建筑设计院高工、院长52陈坤喜重庆大有建筑设计院高工、总工53潘瑜重庆市渝州工程勘察设计技术服务中心高工54陈晓波重庆市渝州工程勘察设计技术服务中心高工55黄仕安重庆市渝州工程勘察设计技术服务中心高工56周宗吾重庆缙陵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有限公司高工、总工57胡莉萍重庆汇中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有限公司高工、总工58任国雷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正高、副总裁59张权重庆卓创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教高、总工60高永波重庆源道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教高、副总经理61石峰重庆市建筑工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正高、院长62赵晋重庆化工设计研究院高工、室主任63陈勇重庆市长寿建筑设计院高工64赵启林成都基准方中建筑设计事务所(普通合伙)教高、结构专业执行总工65何建波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院教高轨道交通结构建筑结构结构结构土木工程结构结构结构结构结构结构结构结构结构结构结构设计结构结构结构设计结构结构结构结构结构建筑结构结构结构工民建工民建结构结构结构结构结构结构结构建筑结构建筑结构建筑结构建筑结构建筑结构建筑结构结构结构结构工程建筑设计结构结构设计结构工民建设计结构设计结构结构结构结构结构结构结构结构结构土建设计结构结构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专业工程设计大师名录目录结构专业 (1)工程设计大师名录 (1)孙芳垂(已仙逝) (3)容柏生 (4)黄耀莘(已仙逝) (5)吴学敏 (6)林桐(已仙逝) (7)金问鲁(已仙逝) (8)胡庆昌(已仙逝) (9)益德清 (10)黄存汉(已仙逝) (11)林立岩 (12)汪大绥 (13)陈宗弼 (14)程懋堃 (15)江欢成 (16)张维岳 (17)柯长华 (18)任庆英 (19)王亚勇 (20)郁银泉 (21)娄宇 (22)傅学怡 (23)孙芳垂(已仙逝)单位:广播电影电视部设计院毕业院校:南京中央大学(东南大学)孙芳垂,(1920-2011)国家设计大师,1920出生于安徽池州,原广播电影电视部设计院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建设部执业资格注册中心考试命题及评分专家组副组长,中英注册结构工程师资格互认补充考试中方考官。
1944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土木工程系,1948年留学美国密歇根大学攻读研究生,1949年底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1979年7月调到中央电视台筹建处工作。
历任北京市都市规划委员会工程师、北京工业建筑设计院主任工程师、山西运城地区设计室组长、中央彩电中心筹建处总工程师、广电部设计院总工程师。
现为广电设计院顾问、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北京土木建筑学会会员,中国建筑业联合会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研究会顾问。
曾参与和主持设计了北京饭店西楼及宴会厅、首都剧场、辽宁电视发射塔、中央电视台彩电中心、中央电视发射塔等数十项重大工程。
1985年被评聘为正高职高级工程师。
1989年获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
1991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待遇。
曾译著出版了《拱及悬吊结构的合理形式》、《扁平砖拱建筑》、《工种规划与设计中的概率概念》三部学术著作,还曾三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2年退休。
注:原广播电影电视部设计院总工程师、国家设计大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知名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共产党党员,副局级退休干部孙芳垂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3月4日20时0分,在北京世纪坛医院不幸逝世,享年91岁。
容柏生单位:前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广州容柏生建筑结构设计事务所毕业院校:华南理工大学容柏生(1930.8.27--),中国工程院院士。
建筑结构专家。
广东龙川人。
1949年毕业于龙川一中,1953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
70年代从事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方法的研究及实践,研制出一套完整的实用型设计方法及计算机程序。
1983年在国内首创出新型的“超级构架”结构体系。
1985年成功地在花岗岩残积土层上用天然地基建成18层高建筑。
1989年采用多项新技术及措施设计并建成63层高大厦,为当时国内最高的钢筋混凝土高层房屋,其中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楼盖的应用属国际先进水平,设计和施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剪力墙结构中补充了短肢剪力墙结构。
参编国家技术规范2项,主编技术规范2项。
1989年被建设部授予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早期代表设计作品有:广州白云宾馆,深圳香格里拉大酒店等;近年,参与了国内多数超高复杂结构的评审和顾问,尤其是400m以上的超高建筑。
2004年~2008年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特聘教授,指导博士研究生。
1953 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一直在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从事建筑结构设计工作,曾任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中国结构设计界权威,高层及超高层结构设计高级专家,具有丰富的工程经验、卓越的结构设计能力及国际学术交流经验。
黄耀莘(已仙逝)单位:前中南建筑设计院总工程师毕业院校:……吴学敏单位: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毕业院校:天津大学吴学敏,男,生于1935年,无党派人士。
1998年7月被聘为国务院参事,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全国工程设计大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建筑结构和计算程序的研究与应用工作。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2010年12月离任国务院参事。
在政治上是中国共产党的诤友,在学术上是建筑和规划设计领域的大师,在担任国务院参事的12年间,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尽职尽责,深入调查研究,敢于直言,顾全大局,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在任期间撰写的40多篇意见、建议,为政府科学决策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林桐(已仙逝)单位:天津市建筑设计院顾问总工程师毕业院校:北京大学结构工程专家。
男,1928年12月出生,江苏省南京市人。
1950年北京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
现任天津市建筑设计院顾问总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技术顾问,中国建筑学会高层建筑抗震委员会委员,高层建筑结构学组成员,天津市十届人大代表。
1994年度被命名为中国工程设计大师。
一直从事建筑结构的设计工作。
完成了大量国家级、市级重点工程项目的设计,投产、使用后效果良好。
在设计中重视采用新技术、新结构,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金问鲁,男,1925年出生,浙江嘉兴人,大学本科。
1949年在杭州建设局、杭州市勘测设计处当工程师,后任杭州市城建设计院科长、院长兼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职称。
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被评为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
该同志在20世纪50年代设计了延安路、解放路的砼路面和预应力砼叠合梁,采用粗钢筋或冷钢丝的预应力构式,规定钢筋张拉程序,并参与施工。
60年代,他设计了直径7米的100吨钢丝网水泥水塔及多项钢丝网水泥砖结构工程,并创办了杭州市第一座土工试验室。
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他参与了杭州灵隐大殿改建工程、杭州江城饭店、中国银行杭州分行大楼等多项建筑工程及杭州市中河路三层互通式大型立交等多项市政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
金问鲁结合工程实际作了大量有关城市建设方面的科学研究,成果卓越,出版了《悬挂结构计算》、《悬挂结构计算理论》、《预应力混凝土的弹性——徐变状态统一计算理论》等专著。
他的《结构非线性随机振动》论文和《高层建筑不对称框支梁剪力墙体系在垂直荷载下的内力分析》论文分别在丹麦召开的第十六届国际理论力学和应用力学会议上及第三届国际高层建筑会议上交流。
曾任第一、二、三届杭州结构与地基处理研究会理事长,第四届杭州结构与地基处理研究会名誉理事长。
曾当选第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单位:原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毕业院校:南京中央大学(东南大学)胡庆昌(1918~2010)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结构工程师及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他的贡献不仅涵盖新中国初期设计的项目及建国十周年的北京十大工程,还包括数以十计的各类复杂建筑结构工程,其国内外更大的影响力主要是多种结构设计的一系列开拓性研究成果。
抗震设计规范与编制上的奠基性研究,国际工程结构多领域的卓越学术交流能力等。
此外,本文在阐述他的学术造诣的同时,也归纳了先生谦和严谨的大师风范及一代真正知识分子的楷模精神。
益德清单位:原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毕业院校:浙江大学益德清,1935年9月生,上海市人,1956年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中国工程设计大师,国家特许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现任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工程师。
黄存汉(已仙逝)单位:机械工业部第六设计研究院毕业院校:清华大学黄公存汉溘然逝,亲友伤悲天地知。
秋雨忽来枯木冷,西风乍起悼音迟。
自强不息探求路,行胜于言报国时。
兴我中华创伟业,绩功德学百年师。
黄存汉,1927年出生,湖南衡阳人。
清华1950届土木系,中国工程设计大师,机械工业部第六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研究员),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顾问。
清华百年校庆被评为“清华优秀学子”。
林立岩单位: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毕业院校:清华大学林立岩,中国工程设计大师。
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现任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工程师,兼任辽宁省土木学会建筑结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沈阳市土建学会常委理事兼岩土工程学术主任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学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高层建筑抗震专业委员会委员。
汪大绥单位:原华东建筑设计院总工程师毕业院校:同济大学汪大绥[1](1942-),男,江西乐平人,国家设计大师,华东建筑设计院总工,中国钢结构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称号,全国劳动模范。
汪总从事结构设计四十一年,完成了大量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其中不少是国家和地区的重点建设项目或技术难度很高的项目。
所涉及的项目先后有15项获得部市级优秀设计。
在科研,标准和规范编制等工作方面,先后有四个项目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因设计风格独特,敢于突破,被一些人尊称为“东邪”。
陈宗弼单位:原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毕业院校: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工程设计大师,国家特许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工程师,华南理工大学顾问教授建设部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建筑学会结构分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常务理事。
程懋堃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毕业院校: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工程师,建设部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审查委员会委员、全国抗震防灾委员会委员、全国高层建筑委员会委员,美国混凝土学会(ACL)、高层建筑委员会(CTBUH)、欧洲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学会会员(MEMBER),英国结构工程师学会资深会员(FELLOW),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兼任教授,曾担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预应力结构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委员会副主任,1930年生于南京,195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
代表作品有王府井百货大楼、新侨饭店和西苑饭店等。
江欢成单位: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总工程师毕业院校:清华大学江欢成(1938.11.23--)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城北人。
土木结构专家,著名工程结构专家。
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总工程师,江欢成设计事务所所长。
长期从事建筑工程设计,在大屯煤矿、航天部新民厂总装车间、上海卫星地面站、赞比亚党部大楼、电子部1421所、高层住宅结构优化设计以及上海东方明珠塔等重大工程中,创造性地做了大量工作。
张维岳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毕业院校:天津大学张维岳,1952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土木系结构专业,在中央重工业部、国家建设委员会编译出版局等单位任俄语科技书刊的编译工作。
1957年至今,一直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从事科研工作。
197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1984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86年,任博士生导师和研究员,1992年,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顾问总工程师,受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他还兼任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理事,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抗震防灾协会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