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新闻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考试精髓要点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考试精髓要点

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后来党的领导人关于信息传播、宣传、新闻、文化传播政策以及党组织内部思想交流等等的论述。

2.交往:包含了这个词的全部含义,指个人、社会团体、民族、国家间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传通。

3.交往方法:依靠了铁路、电报、巨大的工业城市、报刊和有组织的人民集会。

4.精神交往的社会作用:首先,交往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一种社会凝聚力,它本身是一个部落或民族独立存在的黏合剂;其次,不同社会形态之间的交往,加快了社会发展的进程,增强了社会的活力。

由于交往打破了孤立状态,社会矛盾往往很快暴露出来,从而使人们产生一种改革的需要;最后交往一旦展开,就会冲破阻力,最终发展为“世界交往”,使各个民族的交往日益同步化。

5.世界交往思想:a人类社会的交往遵循着从狭隘到广泛、从局部到全球的发展道路,世界交往必然要替代局部的民族交往,成为现代交往的主旋律;民族交往必然会冲破以往的种种藩篱而成为世界交往的一部分。

b人们只有能够得到世界范围内的最大量信息,通过新的传播技术,使得世界各地变得近在咫尺,那时人们获得的才是真正的精神财富,才能得到真正的精神解放。

c在世界交往的趋势下,不仅所有个体之间是相互需要和相互依赖的,而且各个民族之间也是相互需要和相互依赖的。

d只有当交往成为世界交往,并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当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斗争的时候,保护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

6.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a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国家,是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是东方从属于西方。

b资本主义国家的卑鄙利益造成了许多民族的劫难、文化遗产的毁灭,但从宏观的世界历史进程来看,西方列强通过船舰利炮的扩张使得现代世界的普遍交往、信息时代或知识经济得以迅速的来临。

7.工人阶级没有祖国:a工人阶级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被剥削阶级,没有的到国家的保护;b工人阶级只有冲破国界联合起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含义 2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含义 2

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含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

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党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原则和工作规律的一系列基本观点。

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反应和体现。

牢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要坚持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要坚持把正确舆论导向放在首位,这是新闻宣传最重要的责任。

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针,这是这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

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这是新闻改造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要坚持政治家办报,这是实现党对新闻工作领导的重要保证。

2,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决定了我国新闻事业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基本方针。

①新闻宣传工作首先是坚持为人们服务的宗旨。

新闻宣传要把人民群众作为主角,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有效地为人民群众行使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创造条件。

②新闻工作还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

新闻事业要坚决捍卫社会主义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形象,热情宣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为改革开放服务。

③新闻工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新闻宣传工作要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处理好改革、稳定与发展的关系,充分认识稳定的重要性和发展的必要性。

3,团结稳定鼓励、正面宣传为主坚持团结、稳定鼓励、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准确及时地反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事实就是的反应社会主义现实生活的主流,让人民群众用创作新生活的业绩教育自己。

形成鼓励人民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

是新闻报道工作应该遵循的重要方针。

正面宣传为主,就是要着力宣传能够鼓励人们奋发前进的各种光辉业绩,用伟大的成就和业绩去启迪人们。

使人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共产党领导的必要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研究

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研究

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闻领域的具体应用,是马克思主义对新闻事业的基本观点和原则的总称。

在当代社会,新闻作为传播信息、传递社会意识形态、引导舆论导向的重要工具,对于社会发展和民众意识形态的塑造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于深入理解和把握当代新闻事业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基础1.1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是研究社会现象和规律的一种科学方法论。

在对待新闻事业时,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原则,深入分析现实社会问题,并揭示其深层次原因。

1.2 马克思主义对媒体与意识形态关系的认识媒体作为信息传播工具与意识形态密切相关。

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而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承载着意识形态的传播和塑造。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媒体不能脱离社会存在和阶级斗争的基本矛盾,必须坚持正确导向、服务人民群众。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要点2.1 新闻客观性原则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新闻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是新闻事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之一。

新闻报道应当真实、客观地反映事实,不能夸大、歪曲事实真相。

只有坚持客观性原则,才能提高人民群众对新闻报道的信任度。

2.2 新闻真实性原则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新闻真实性原则。

真实是一切报道工作和宣传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之一。

只有坚持对事实真相进行准确报道,并防止虚假信息传播,才能保证人民群众获得真正可信赖的信息。

2.3 新闻社会责任原则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新闻社会责任原则。

新闻事业是一项公共事业,媒体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服务于人民群众,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媒体应当积极参与社会发展,引导公众正确的舆论导向。

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实践应用3.1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媒体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于媒体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在当代信息爆炸的背景下,媒体要坚持正确导向、服务人民群众,并积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认识

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认识

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认识中共成都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白刚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对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原则和工作规律的一系列基本观点,是我们做好新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一是党性原则。

新闻具有新闻传播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决定着新闻媒体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

近年来,一些人极力鼓吹西方所谓“独立媒体”体制。

其实,从近年来西方媒体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浅层报道和对 “占领华尔街”运动的轻描淡写,就可以看清西方媒体本质上不过是垄断资本集团的喉舌和工具,所谓“超党派”和“超阶级”根本不存在。

我们的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党管媒体不动摇。

必须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坚定地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做党和人民的喉舌。

二是为人民服务原则。

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决定了新闻工作必须坚持以民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近年来,有人将人民性和党性人为割裂开来,甚至出现“你是替党讲话,还是替老百姓讲话”、“你是站在党的一边,还是站在群众一边”的错误论调。

习近平总书记在“8·19”讲话中明确指出,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

新闻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始终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

三是正面宣传原则。

真实、客观,是世界各国新闻界公认的新闻工作准则。

但不同的新闻观,对其内涵有着不同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真实必须是事实真实、总体真实、本质真实的统一,只有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才能真实反映社会的本质和全貌,才能把握社会发展的主流。

客观,就是要努力揭示新闻事实发生发展的原因,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趋势,引导人们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答: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

2、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必须把握那些方面的内容?答:①要坚持新闻宣传工作的党性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则;②要坚持把正确舆论导向放在首位,这是新闻宣传最重要的责任;③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针,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④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这是新闻改造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⑤要坚持政治家办报,这是实现党对新闻工作领导的重要保证。

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和根本点是什么?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代表,以党性原则为核心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其根本点是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内涵博大精深,十分丰富。

4、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我们的党在①思想上,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新闻工作的指针,宣传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②政治上,要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使之成为亿万群众的自觉行动;③组织上,要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的纪律;④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地宣传党中央的思想和主张,对那些一时难以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群众,要通过耐心细致的解释、说理进行疏导和教育。

5、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宣传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基本要求】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必须准确,紧密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紧密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解决思想和理论问题,同时防止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两种倾向。

6、什么是党性原则?它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1)【定义】党性原则是一定政党的政治主张、思想意识和组织原则在新闻活动中的体现;(2)【基本要求】①必须全面、准确、生动地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紧密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紧密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解决思想和理论问题;②必须全面、准确、生动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使之变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含义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含义

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含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

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党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原则和工作规律的一系列基本观点。

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反应和体现。

牢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要坚持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要坚持把正确舆论导向放在首位,这是新闻宣传最重要的责任。

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针,这是这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

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这是新闻改造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2,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决定了我国新闻事业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基本方针。

①新闻宣传工作首先是坚持为人们服务的宗旨。

新闻宣传要把人民群众作为主角,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有效地为人民群众行使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创造条件。

②新闻工作还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

新闻事业要坚决捍卫社会主义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形象,热情宣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为改革开放服务。

③新闻工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新闻宣传工作要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处理好改革、稳定与发展的关系,充分认识稳定的重要性和发展的必要性。

3,团结稳定鼓励、正面宣传为主坚持团结、稳定鼓励、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准确及时地反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事实就是的反应社会主义现实生活的主流,让人民群众用创作新生活的业绩教育自己。

形成鼓励人民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

是新闻报道工作应该遵循的重要方针。

正面宣传为主,就是要着力宣传能够鼓励人们奋发前进的各种光辉业绩,用伟大的成就和业绩去启迪人们。

使人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共产党领导的必要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一步为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努力奋斗。

2024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心得体会

2024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心得体会

2024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心得体会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一次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和新闻理论的宝贵经历。

通过对2024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科学性、人民性和党性,对于培养我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着重要意义。

以下是我对这次学习的心得体会:首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科学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仅基于对社会客观现实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还注重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进行分析和判断。

通过科学的思维方式,我们可以客观地看待各种新闻事件和现象,并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在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过程中,我认识到新闻是一项具有科学性的社会实践,它需要依靠事实依据和科学理论,而不是主观臆断和个人情绪。

其次,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特征。

新闻的最根本目标是为人民服务,传递正能量,满足人民对真实、准确和全面信息的需求。

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关心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诉求,以人民为中心进行新闻报道和表达。

人民性要求我们在报道中关注基层、关心弱势群体,传递他们的声音和呼吁。

同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也告诉我要客观全面地反映社会的进步和问题,真实地记录历史的变迁和人民生活的变化。

只有实现了人民性,新闻才能真正发挥其社会价值和意义。

最后,党性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特征。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始终坚持党性原则,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告诉我们,新闻工作者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引领舆论导向,尊重党的主张,为党的事业服务。

同时,党性要求我们坚守新闻工作的底线,不偏离正确的政治方向,严禁违法乱纪的行为。

只有坚持党性,新闻工作才能真正发挥其政治导向和社会舆论的引导作用。

通过学习2024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我深刻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科学性、人民性和党性,这对我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来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浅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指导意义

浅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指导意义

浅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新闻媒体和新闻事业的认识和观点。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肩负着更为重要的使命和责任,需要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一步提高新闻舆论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第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真实性和客观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新闻应该客观真实地反映客观存在的事实,不应该歪曲事实,更不应该捏造事实。

新闻工作者应该严格遵循新闻事实真实性原则,坚持事实真相,切实承担起对社会公众负责任的职业操守。

在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要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增强新闻报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第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注重社会效益。

马克思主义认为,新闻传播是服务于人民、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应当强调社会效益。

在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引导公众正确理解和认识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和社会热点问题,不断增强公众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人心。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新闻媒体是公共利益的代言人和监督者,应当对社会各方面权力进行监督,为民众打造一个公平、公正的舆论空间。

在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加强对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舆论监督,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

第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

马克思主义认为,新闻工作者应当具备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善于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深刻分析问题,不断探索新闻报道的形式和手段,提高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

在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要培养新闻工作者的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引导他们站在时代前沿,关注时事热点和社会问题,努力提高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品质。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12/27
22
第三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方法
2019/12/27
23
制约新闻传播活动发展的多种因素
社会交往的需要 媒介技术的发展 传播制度的平衡 商业利益的驱动 专业主义的完善
2019/12/27
24
主要方法
1. 认真研读论著,务求学懂弄通,掌握精神实质 2. 实事求是地评价和借鉴资产阶级新闻学研究成果,
2019/12/27
10
3.新闻信
– 传递、交流信息的公 私信件。
– 公元前47年,恺撒向 罗马告捷的“我到, 我见,我胜。”
2019/12/27
11
报纸:以刊登新闻为主的定期连续向 大众发行的印刷品。
周报和日报的出现,标志着近代新闻 事业的诞生。
2019/12/27
12
西方报纸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
2019/12/27
9
2.邸报
– 在中国,自唐代起,一种通称 为“邸报”的古代报纸开始出 现并不断发展。这一封建王朝 传播新闻信息的主要手段,直 至清朝覆灭才推出历史舞台。
– 唐代中央政府条布于宫门外的 朝政公报,是最早出现的一种 古代报纸形式。封建官报,朝 政简报,每天公开发布,内容 为宫廷新闻。“开元杂报”。 到后唐和宋代,这种朝政简报 才开始通称为“朝报”。
1947、1957年)
2019/12/27
7
托夫勒的“第800代人”比喻
如果从人类最近的祖先智人开始算,人类的历史 只有5万年。
如果62年为一代人,那么人类迄今共800代人。 前面的整整650代人都生活在山洞中。 直到第730代人才开始使用文字。 直到第794代人才掌握了印刷术。 直到第798代人才发明了电动机。 如今人类使用的绝大多数物品,都是第800代人
阅读书目
1.列宁:《共青团的任务》,《列宁选集》第4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版,第281-297页。
2.顾海良:《导言》,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选读〉导读》,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1-34 页。
2019/12/27
28
与正直报刊工人协会”。
1837年11月,宪章派创办《北极星报》(The Northern Star),出刊15年之久。
1848年6月,马克思、恩格斯主编的《新莱茵报》出版, 1849年5月19日被迫停刊。
1900年12月列宁创办《火星报》,这是俄国第一张马克 思主义报纸。
1912年5月5日创刊的《真理报》是俄国第一张群众性的 工人日报。
马克思主
义新闻思 想
第一章 绪论
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 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恩格斯
目录
第一节 新闻传播活动和新 闻传播学说
第二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新 闻学经典论著的目的
第三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新 闻学经典论著的方法
2019/12/27
2
第一节 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传播学说
2019/12/27
在比较分析中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3.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通过对新闻传播现象
和新闻观点论争的考察分析,学习和掌握马克思 主义新闻观
2019/12/27
25
重中之重:思考现实
生活的现实 新闻的现实 社会的现实 文化的现实
2019/12/27
26
思考题
2019/12/27
27
2019/12/27
5
2019/12/27
6
施拉姆的“最后7分钟”比喻
如果把人类的历史共有100万年,假设这等于一天。 1天=100万年 1小时=41666.67年 1秒钟=11.57年 那么这一天中,人类文明的进展如下: 晚上9点33分,出现了原始语言(10万年前) 晚上11点,出现了正式语言(4万年前) 晚上11点53分,出现了文字(3500年前) 午夜前46秒,古登堡发明了近代印刷术(1450年) 午夜前5秒,电视首次公开展出(1926年) 午夜前3秒,电子计算机、晶体管、人造卫星问世(分别为1946、
19世纪30年代,大众化报纸取代党派报纸,成 为主流。其特点:标榜言论“独立”,不依附任 何党派;报道内容上追求趣味,重视时效;提倡 客观报道,主张薄利多销。
19世纪末,垄断报团(或称报系开始形成,标志 资本主义报业进入垄断阶段。
2019/12/27
14
无产阶级报纸的产生与发展
19世纪20-30年代,无产阶级报刊的“童年时期”。 工会报刊、协会报刊。如1836年伦敦成立的“争取廉价
2019/12/27
15
三、新闻教育和新闻传播学的发展
国外 1869年,美国华盛顿-李大学印刷工兼编辑训练班。 1873年,堪萨斯大学传授印刷知识。宾夕法尼亚大学首
次开设单科的新闻学课程。
1903年,俄克拉荷马中央州立大学新闻系建立。 1908年,密苏里大学开办美国第一所独立的新闻学院。 1909年,伊利诺伊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开始四年制新闻
3
一、新闻传播活动演进轨迹
新闻传播活动起源于人类的社会交往。 早期人类在共同的劳作中,出于生存与发展的需
要,激发出及时了解外部变动信息的动机与行为。 二百多万年前的猿人,制造与使用工具。 一百万年前,掌握使用火的技术。 最初的传播活动是发声和身体动作。 手势、声音、信号,以共识为基础。
2019/12/27
4
传播活动的演进是叠加关系,而非取代关系
口头传播 手写传播 印刷传播 电子传播

电子传播--

印刷传播---------------

手写传播----------------------------
口头传播------------------------------------------
2019/12/27
17
第二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经典论著
的目的
2019/12/27
18
主要目的
1.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马克思主义有过凯歌行进的辉煌岁月,也经 受过如磐风雨的摧折,但却不断地以崭新的姿态、 发展的形式出现在世人的面前,显示出强盛的理 论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导 读》,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版。
教育。
1912年,哥伦比亚大学普利策新闻学院创立。
2019/12/27
16
国内
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中国新闻 学研究与中国新闻教育的开始。
1920年,圣约翰大学新闻系。 1924年,燕京大学新闻系。 1924年,复旦大学新闻学讲座。 1925年,国民大学报学系。 1926年,戈公振《中国报学史》。 1929年,复旦大学新闻系。 1935年,中央政治大学新闻系。
资本主义时代是从16世纪开始的。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打破了几千
年来凝固不变的社会秩序: –社会规模扩大; –社会变动加速; –生产分工精细; –阶级斗争激化。
2019/12/27
13
早期的资产阶级报业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政党报纸” 使报纸成为 党派之间争权夺利的工具。资产阶级史学家把这 段时期称为“报刊史上的黑暗时期”。
2019/12/27
19
2.增强识别各种新闻思潮和理论是非的能力
“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背得烂 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 发点和供给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恩格斯
2019/12/27
20
3.推进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学建设 国内新闻传播学的现实困境:
创造的。
2019/12/27
8
二、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报纸的雏形
1.官方公报
– 统治阶级内部用以传递信息的工具。 – 古罗马时代的《每日纪闻》。公元前59年,
恺撒当选为执政官后,下令每日公布元老 院工作。涂有石膏的木板。议事记录、法 庭审判、税收情况。屋大维继任后还由书 记员抄写多份,颁发给各地要人和军政长 官。
学科比较年轻,发展超速,理论积累不够; 重“术”轻“学”,对传播技巧和媒介功能的 追求大于对基本规律的研讨和基本理念的完善;
缺乏自己的学科方法和学科语言,减损了本学科的 独立性和自主性
2019/12/27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1
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论著为我们拟订了研究 新闻传播学的方法和主要理论框架,论证这一学 科重要范畴和观点的哲学基础,展开一些重要学 术范畴的指导思想,以及比较完整的无产阶级党 报理论体系。这一系列理论积累,对于在21世纪 建构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 是十分重要的学术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