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芬河发展之路解析(doc 6页)(精品版)

合集下载

黑龙江自贸区绥芬河片区先行先试的对策研究

黑龙江自贸区绥芬河片区先行先试的对策研究

黑龙江自贸区绥芬河片区先行先试的对策研究近年来,中国自贸区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自贸区的建设对于提升国际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动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和投资便利化、增强我国对外开放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黑龙江省,绥芬河片区自贸区已经启动建设,成为了东北地区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枢纽之一。

自贸区建设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和问题,如何在绥芬河片区自贸区建设中取得实质性成果,需要制定有效的对策和措施。

一、自贸区先行先试的背景和意义绥芬河片区是黑龙江省绥化市下辖的一个片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与俄罗斯接壤的边境地区。

自古以来,这一地区就是中俄边境贸易的重要通道和节点,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人文资源优势。

绥芬河片区也是黑龙江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枢纽,对于发展中俄边境贸易、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提升我国自贸区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在当前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下,加快绥芬河片区自贸区建设,对于加强中俄边境贸易合作,促进外贸开放发展,扩大对外贸易,推动跨境电商业务发展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将绥芬河片区打造成为黑龙江省功能齐全、制度创新、管理优化、服务高效的自贸试验区,将有力地促进了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二、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绥芬河片区自贸区建设面临着多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片区自贸区建设还处于初期阶段,政策法规制度尚不完善,运行机制不够灵活,政策执行效率有待提高。

片区自贸区在产业布局、园区规划、服务贸易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的短板和薄弱环节,如何实现产业升级和优化空间布局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人才引进、企业引领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做好服务保障和配套政策,为片区自贸区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

片区自贸区建设面临的外在环境也颇具挑战,如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外贸面临的增长压力,跨境电商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等方面对于片区自贸区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

绥芬河市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研究

绥芬河市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研究

好 对 外 开 放 的 窗 口 和 枢 纽 ,促 进 要 素 互 联 互 通 、共 建 互 利 双 赢 的 区 域 发 展 新 格 局 。 本 文 通 过
统 计 相 关 数 据 ,解 读 绥 芬 河 市 产 业 现 状 ,探 寻 通 过 打 造 “互 联 网 +”平 台 、构 筑 产 业 园 区 等 手
(三 )木 材 加 工 业 在 工 业 行 业 中 独 占鳌 头 绥 芬 河 市 委 、市 政 府 充 分 利 用 俄 罗 斯 丰 富 的 木 材
资 源 优 势 ,不 断 出 台优 惠 政 策 ,鼓 励 发 展 满 足 不 同需 求
绥 芬河市 2016年产业结构 比重
的 木 材 加 工 业 ,既 有 以俄 罗 斯 高 档 木 材 水 曲 柳 为原 料 的
制 品 业 220户 ,占32业 企 业 的 86.3%。
小 ,可 替 代 性 强 ,缺 乏 市 场 竞 争 能 力 。
由于 受 俄 罗 斯 经 济 持 续 低 迷 ,卢 布 不 断 贬 值 ,我 国
(三 )工 业 企 业 缺 少 自有 品牌
房 地 产 开 发 业 放 缓 发 展 等 因素 的 制 约 。 近 年 绥 芬 河 市
2。-8.2 睨 rr与 舀 啊
据 第 三 次 全 国 经 济 普 查 统 计 ,2013年 绥 芬 河 市 制 造 业 1户 、蔬 菜 加 工 业 1户 。 这 些 行 业 在 制 造 业 中
有 工 业 企 业 255户 ,其 中 ,木 材 加 工 和 木 、竹 、藤 、棕 、草 属 于 技 术 含 量 和 技 术 密 集 度 较 低 的 行 业 ,产 品 差 异 性
增 加 值 1.1亿 元 ,同 比 增 长 6.9% ;第 二 产 业 增 加 值 l4.7 的 12.4%。 进 口 产 品 看 ,资 源 类 商 品 继 续 表 现 活 跃 ,

黑龙江绥芬河—东宁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解读之一—试验区重大政策利好

黑龙江绥芬河—东宁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解读之一—试验区重大政策利好

黑龙江绥芬河—东宁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深度解读之一:试验区重大政策利好4月19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黑龙江绥芬河—东宁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批复》(国函【2016】71号))文件正式批复,标志着东宁成为全国第六个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东北三省首个试验区。

本台对试验区的政策利好、争办背景、主要任务和下步安排等工作采访了东宁发改局负责人张恒恢及相关工作人员,并进行深度解读。

今天播出第一期:试验区重大政策利好。

百姓对试验区批复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主要是批复后国家和省市有什么优惠政策,对东宁的支持程度有多高,对东宁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有多大促进,针对这些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我们借鉴国家己批复试验区享受的政策,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试验区的批复将极大提高东宁知名度和美誉度。

试验区所占人口、区划面积、经济总量只占全国的微小部分,国务院对一个县(市)级整体区域专门进行批复,并在批复中明确将东宁定位为“我国对俄开放的重要窗口、参与东北亚合作重要前沿”,这在全国也是极少见。

正因如此,国内及国外,特别是俄罗斯各大主流媒体、省、市媒体及微博、微信等平台在第一时间就进行了深入报导,将东宁在全国沿边开放中的高规格定位、东宁的发展优势、东宁对俄合作情况进行广泛宣传和推介,这些“免费”宣传是“千金难得”,也是全市梦寐以求、求之不得的。

特别是试验区的获批与年初的成功撤县设市工作相得益彰、好事连连,在国内外媒体持续推进重磅宣传,形成了叠加效应、排浪效应、沸水效应,打造了“眼球经济”,让塞北江南、边陲小镇突然间“名声大噪”、“蜚声内外”,引起了国内外商界投资兴趣和政界高度关注。

有名才有利,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大幅提高,将使东宁名利双收。

其次,试验区的批复将极大提高东宁市机构设置规格。

试验区的设立是国家推进全面开放的重大布局,执行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举措。

国家发改委综合协调、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给予支持,黑龙江省政府组织领导试验区的建设。

绥芬河口岸的发展及前景分析

绥芬河口岸的发展及前景分析
路 运输 口岸之 一 , 为 通商 口岸 已有 近百年 的历 史 , 作
( ) 9 6年 至 今 ( 速 发 展 期 ) 绥 芬 河 市 4 19 快 。
19 96年边 贸 额创 历 史新 高 , 到 3 5 美元 , 过 达 .2亿 超
最高 的 19 9 3年 的 4 % , 从 此 占据 全省 对 俄 贸 易 5 并 的“ 壁 江 山” 半 。从 19 9 6年 以后 , 着 旅 游 贸 易 的 随 快速 发展 , 绥芬 河市边 境 贸易一 年上 一个 台 阶 , 平均
5 4% 。
扩 建 。建成 了集 运输 、 查验 、 代 、 关 、 行 、 货 报 银 收费 、
储 运 为一 体 的现代 化 口岸 , 过 货能 力 达 到 60万 年 0
吨 , 客能力 达 到 10万人 次 。 过 5
( )9 4年 一19 3 19 9 5年 ( 整 期 ) 9 4年 在 两 调 。1 9
行 1 分 析
关键 词 : 中俄 边 贸 ; 芬 河 口岸 ; 展 前 景 绥 发
中图分类号 :7 2 8 F 5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9—30 (0 9 0 0 1 0 10 9 7 2 0 )5— 0 9— 3
绥 芬 河 是 17 9 8年 以前 全 国仅有 的 9个对 外 陆
边区, 内接黑 龙江 省东 西 向的经济 发展 主轴 , 其境 内
外地 区经 济环 境 比较 优 越 , 国际 大通 道作 用 也 很 重
要 。经过 近些 年 的发 展 , 芬 河 已经 成 为重 要 的边 绥
贸城 市 , 誉 为“ 被 北方 深圳 ” 。
元 , 20 比 0 0年增长 2倍 以上 , 年均 递增 2 . % 。 44

绥芬河:做俄罗斯的生意

绥芬河:做俄罗斯的生意

绥芬河:做俄罗斯的生意作者:杜娟来源:《小康》2008年第12期绥芬河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城,但影响力很大,知名度很高,被称为“一个创业的城市、是一个创新的城市、是一个和谐的城市。

”在中国雄鸡状的地图上,绥芬河位于鸡喙的下方:黑龙江省东南部,再往外一点,就是俄罗斯的远东地区。

105年前,当中东铁路全线通车时,它作为中国铁路第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曾经进入过历史,然而,晚清政府的闭关锁国使绥芬河错失良机。

1992年,当改革开放之潮终于从沿海涌到沿边时,它作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沿边开放城市之一,进入新的篇章。

如今,绥芬河市已经形成了“百年口岸、木业之都、数字城市、北方深圳”4大城市品牌。

绥芬河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人均拥有小汽车等10项指标,均名列黑龙江省首位。

2007年,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方立来绥调研改革开放30年发展情况时,评价绥芬河“是一个创业的城市、是一个创新的城市、是一个和谐的城市”,“人口少,但人气旺;地区很边远,但战略起点高、眼光很远;资源很少,但是集聚资源的能力很强;资产存量很小,但过路流量、市场流量非常大;市场规模不大,但市场的辐射力强、覆盖面大;地域面积很小,但影响力很大,知名度很高,名气很大。

”日前,绥芬河市委副书记、市长付延成接受了《小康》记者专访。

《小康》:作为一个地处边境的小城,绥芬河市的发展形成了哪些特色?付延成:绥芬河的发展由口岸而生、因口岸而兴,因此经济发展也带有浓郁的口岸特色。

1903年中东铁路通车后,绥芬河成为一个国际通商口岸。

解放后,绥芬河口岸主要承担着战略物资的中转和分拨任务,贸易主要是国家之间的大贸,民间贸易、商业贸易几乎没有。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1988年,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批准绥芬河为“通贸兴边试验区”,1992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函21号文件,批准绥芬河、黑河、珲春、满洲里4个城市为第一批国家沿边对外开放城市,绥芬河成为对外开放的热土,对外贸易迅猛发展,1978年外贸进出口总额为零,2007年增加到46.3亿美元。

跨境电商兴起 对俄贸易升级——绥芬河市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探析

跨境电商兴起 对俄贸易升级——绥芬河市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探析
的5 1 9家经 销 企 业 、 国内 2 9 6家 生 产商 , 俄 罗 斯 境 内的 1 1 2 2家 华 第 一 个 在 建 对 俄 中小 企 业 外 贸综 合 服 务 平 台 ,通 过 互 联 网 一 站
商, 共计 5万多种商品。消费市场覆盖俄罗斯联邦的莫斯科 、 哈巴 式为 中小企业和个人提供金融 、 通关 、 物流、 退税 、 外汇等所有外
法比拟的优势 ,已逐步成为消费者和外贸企业所喜爱 的经营和 于绥芬河边境经 济合作 区 , 占地面积 1 0 0 0 0平米 , 是全 罔第一个 销售方式 。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利用 电子商务升级对俄贸易已成 对俄电子商务边 境仓储基地 , 预计 今年 8 月建成使用 。俄云仓可
为我 市 经 济 发 展 的 必 经 之 路 。
运而生, 一些外贸企业也纷纷开展跨境网上销售业务。 目前 , 我市 俄 罗 斯 买 家 享 有 更 好 的购 物 体 验 。 该项 目是 我 省 唯 一 入 选 国家 初具规模的电商企业有 1 3 家, 规模较大的两家分别是绥芬河巨狐 2 0 1 3年 电 子 商 务 集 成 创 新 试 点 工 程 的 跨 境 类 电 子 商 务 试 点 项 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和邦众网络科技有 限公一 J 。巨狐公司是专业从 目。利用绥芬河市得天独厚 的优 势 , “ 中俄云仓 ” 即将成 为中俄 电 事跨境 电子商务的公 一 J , 实行双平 台操作( 自建对俄平台和第j方 商 运 输 线 上 的新 亮点 。 平台 ) , 在第 j方平 台上建立 了 2 2 个店铺。 店铺 3 0天销售额 1 0万 ( 3 ) 俄优选——对俄跨境电商分销平 台。是俄 云仓 的配套半 美金 , 通过公司 自建有机网络平台销售 , 一方 面销售到全 国, 另一 台 , 现 正处 在试 运营阶段。是以互联 网电子商务为发展起点 , 集 方面通过 自己双语平 台销售到全球。邦众网络科技有 限公司现正 研 发 、 运维 、 销售 的综合性互联 网平 台 , 拥有雄厚的资本实力 、 强 着力于创办绥芬河购物 网( B Z g a t e . Y i 1 ) , 可在线销售手机及其它 数 大的研发能力 , 熟稔的运营能力 , 将 为广 大供 应商和分销商构架 码产 品、 母婴用品与玩具 、 服装与鞋类 、 户外 与体育用品等 1 0大 起 一座 便 捷 的 电子 商 务 网络 桥 梁 。 类。 绥芬河购物网将整合绥芬河当地已经对俄经营长达 2 3 年之久 ( 4 ) 俄信通—— 中俄贸易国际一体化综合服务半台。是 中国

绥芬河市中俄边境游发展战略分析

绥芬河市中俄边境游发展战略分析

绥芬河市中俄边境游发展战略分析作者:傅博婷来源:《当代旅游(下旬)》2018年第03期摘要:我国与国际的经贸合作逐渐增强,致使我国边境旅游产业迅猛发展。

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具有2.2万千米的陆地边界线,因此也为边境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而旅游重心也有国内的发达城市转向了边境城市,绥芬河市作为我国边境旅游发展较早的城市,对促进中俄边境旅游的发展提供有利依据。

本文主要以绥芬河市的中俄边境游为研究案例,通过详细的了解绥芬河市的中俄边境旅游产业,较为全面的分析了绥芬河市中俄边境旅游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对策,为我国边境旅游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依据,以此促进我国边境旅游更好更快发展。

关键词:绥芬河市;边境旅游;问题;对策近年来,中俄之间的贸易往来不断增强,在促进两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也带动了两国文化之间的不断交流,从而形成了许多具有中俄文化特色的边境旅游城市,绥芬河市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城市。

绥芬河市位于我国黑龙江省东南部,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接壤,独特的地理位置,让中国的文化与俄国的文化在此地交流融合,进而形成了较为鲜明的文化体系,因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游客前去体验边境风情。

绥芬河市作为连接亚欧大陆和我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边境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旅游活动内容也日趋丰富,为其边境旅游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是在边境旅游发展良好的形式下,仍存在一些制约边境旅游发展的因素需要解决。

一、绥芬河市中俄边境旅游发展优势分析(一)自然资源优势绥芬河市,地处我国黑龙江省的东南部,全年最热月份为7月,白天高温时间较短,且具有昼夜温差大的特点,昼夜温差可以达到10℃以上,是夏季避暑的旅游胜地。

绥芬河市的整体森林覆盖率高达76%,而城镇的绿植覆盖率也可以达到45%以上,每一名游客都可以在绥芬河感受到置身于“天然氧吧”里的感觉。

基于SWOT方法对绥芬河综合保税区发展趋势分析及对策

基于SWOT方法对绥芬河综合保税区发展趋势分析及对策

1 . 优势 政策 20 年 1 月 1 09 0 9日,黑龙江 省政府 印发 了绥芬 河综 合保税 区有关 政策 的通 知 。在 黑 龙江省 政府 的大力支 持 下 , 海关 监 管 、 验 检疫 、 收 管理 、 汇管 理 、 在 检 税 外 土地 使
绥芬河综合保税区是 20 年 4 2 09 月 1日由国务院正 用 、员 工 出入境 管理 、市 场准 人 等方面 都给予 了大力 支 如简化综保区内企业贸易信贷收付汇审批手续, 对信 式批准设立 的我国第六个综合 保税 区 , 是黑龙 江省以及 持。 也 东北地区唯一的沿边陆路综合保税区。 绥芬河综合保税区 誉好的企业提高预付货款付汇额度比例 ;在综保 区内设 规划控制面积 1 平方公里 , . 8 东起沿河路西端转盘,南至 立的工业项 目用地采取招拍挂方式供地 ,对于一次性交
企业外部 环境 中的机遇 (po ui) O pr n y t t 和威胁 (h a  ̄个 方 Tr t e) 面为企业 经营进行 诊断 ,从而 为企 业 经营 决策 提供参 考
格局;国际转 口贸易——加快推进绥芬河综合保税区与
和依据。 在此借用 S T方法的思想和原理 , WO 对绥芬河综 俄罗斯远东港 口群的“ 内外互动、 港区联动”可以在转 口 。
要“ 借港出海”借道西进” “ 。重点协调国家海关总署及南
尽快 加 进出口展示等服务功能为配套 , 还具生产要素聚散 、 重要 方船运 企业 , 开通 陆海 联运定 期班 轮 ; 强与俄罗 斯 韩 加快纳霍德卡国际 物资中转等功能。 加速推进绥芬河综合保税区崛起 , 对促 远东运输公司、 国港湾公社的合作 , 尽 国际配送 ——核心 是 进区域经济发展、 提升我省沿边开放度、 拓展国际经贸合 物流码 头建设 , 早 打通外 贸 通道 ; “ 突破 围网 ” 既要在 保税 区内辟 建物流 “ 。 子园 区”又要 在 , 作意义重 大而深远 。 保税 区外建 设物 流园 区。大力 引进 国 内外 知名 物流企业 , S WO T分析 形成区内区外联动、 国内国际互动 , 综合服务功能完善的 S T WO 分析 最早 由美 国旧金 山大 学韦 里克 教授 于 2 现代化国际物流配送体系 ;国际采购——重点是发挥保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沿边开放中崛起的国境商城(高举旗帜科学发展——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18))——黑龙江省绥芬河市经济社会发展调查中国特色发展之路课题赴黑龙江省绥芬河市调研组《人民日报》(2008年12月11日07 版)【提要】从建市之初的地区生产总值700多万元、财政收入9万元到2007年的地区生产总值50.6亿元、财政收入10亿元,从一个靠吃国家财政补贴维持运转的边陲小镇到黑龙江省唯一进入全国百强县(市)的城市,改革开放30年来,绥芬河市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大力发展对俄边贸,并以此带动工业、农业、旅游、城市建设、社会事业、文化产业的全面协调发展,最终成功地树立了其自身的口岸城市品牌,崛起为一座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国境商城。

编者按:作为我国同俄罗斯接壤的重要口岸城市之一,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发挥区位优势,以沿边开放为基本战略,大力发展对俄边境贸易,构建商贸旅游、进出口加工、跨境投资合作三大产业体系,带动农村和城市建设,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走出了一条以开放促开发的口岸城市发展之路。

绥芬河市因口岸而建,靠开放而兴。

开放促进了绥芬河市的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变了绥芬河市的城市面貌。

绥芬河市成功发展的意义在于,只要从实际出发,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改革开放政策,解放思想,坚持创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就能获得更大的发展优势,实现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发展目标。

绥芬河是我国与俄罗斯接壤的重要口岸城市之一,早在16年前就被国家列为首批沿边扩大开放城市。

它地理位置偏远、面积狭小,被人们称为“神经末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恢复开通边贸以后,绥芬河市坚持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沿边开放战略,依靠全市干部群众的聪明才智和艰苦创业,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里,从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迅速崛起成为一座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国境商城,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沿边开放、发展振兴之路。

一、绥芬河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绥芬河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面积423平方公里,东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接壤,边境线长26.5公里,资源匮乏,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

2006年户籍人口6.2万,常住人口15万。

绥芬河是一座新兴的口岸城市。

1975年,作为滨绥铁路终点、国家进出口商品重要中转站的绥芬河,被批准从东宁县划出设市,1983年改由省计划单列。

建市之初,地区生产总值700多万元,财政收入9万元,靠吃国家财政补贴维持运转。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到恢复开通边境贸易之前的1987年,绥芬河经济虽有所增长,但始终未能走上口岸城市经济发展的正确道路,也未能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随着中苏关系逐步恢复正常,1987年10月,绥芬河市政府与对应的前苏联口岸波格拉尼奇内区政府签订了开展以货易货与经济技术合作的协议,使中断长达20多年的边境贸易得以重启,由此拉开了绥芬河对外开放的帷幕。

1988年绥芬河被黑龙江省委和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通贸兴边试验区,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首批沿边扩大开放城市。

在对外开放的进程中,绥芬河市抓住历史机遇,发挥地缘优势,因地制宜地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大力发展对俄边境贸易,使地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到2007年,绥芬河对外贸易额连续10年占黑龙江省对外贸易总额的1/3,其中对俄贸易额占黑龙江省的2/3、全国的7%。

目前,绥芬河的综合经济实力位居黑龙江省十强县(市)之首,也是该省唯一进入全国百强县(市)的城市。

绥芬河市因口岸而建,靠开放而兴。

正如绥芬河人所说:开放,绥芬河就是口袋嘴儿;关闭,绥芬河就是口袋底儿;大开放大发展,小开放小发展,不开放难发展。

对外开放政策和发展边贸的实践抚育了绥芬河,也成就了绥芬河。

(一)开放促进了绥芬河经济增长、效益提高和结构优化。

经济总量大幅增加。

2007年,绥芬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6亿元,是1987年恢复开通边贸时的78倍,年均递增24.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0962元,是1987年的27倍,年均递增18.0%,居黑龙江省首位。

财政实力显著增强。

2007年实现财政收入10亿元,是1987年的302倍,年均递增33.1%;人均财政收入16145元,为1987年的108倍,年均递增26.4%,列黑龙江省第一。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进出口加工业从无到有,规模不断扩大,门类日益增加,200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6.5亿元,是1987年的83倍,年均递增20.7%。

贸易和旅游业成为支柱产业,2006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803万元,比1987年增长23.8倍,年均递增18.4%;旅游进出境人数59万人次,为1987年的1031倍,年均递增44.1%;2007年实现进出口总额46.3亿美元,为1987年的1116倍,年均递增42%,其中出口额22.2亿美元,是1987年的893倍,年均递增40.6%。

在通过开放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绥芬河也为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

1988—2006年,共上缴关税和代征税40多亿元,陆海联运货物200余万吨,边境民间贸易出口的国内长线产品800多亿元,进口了大批国内建设紧缺的物资。

(二)开放加快了绥芬河的口岸建设,改变了绥芬河的城市面貌。

围绕改善贸易环境和旅游居住条件,绥芬河不断加大铁路口岸、公路口岸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8.6亿元,比1987年增长150多倍。

现在的绥芬河,拥有全国第二大铁路换装站,较大规模的公路口岸物流区,先进的过境物资查验设备,完善的通关服务设施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2007年,全市口岸过货量达到1000万吨,是1987年的10.2倍。

经过20多年的建设,绥芬河彻底改变了改革开放初期那种“一条路、一盏灯,一个百货、一个剃头棚,一个喇叭听全城”的旧模样。

2006年,城市绿化面积537公顷,公园绿地面积36公顷,路灯5000盏,城市道路面积103万平方米,电话普及率163.2部/百人,数字电视安装率70%。

绥芬河已经成为一座环境优美、服务设施齐全、管理有序、宜居宜商宜旅的现代化口岸城市。

(三)开放给绥芬河人民带来富裕、幸福的生活。

在绥芬河,边贸兴盛,百业兴旺,几乎没有人为就业发愁。

2007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5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688元,分别为1987年的6.7倍和11.5倍,列全省第一。

2006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6.4亿元,人均91661元,分别为1987年的375倍和141倍,居全省首位;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18.35平方米,是1987年的3倍。

现在的绥芬河,农民手中有钱,城市居民追求生活质量,私人轿车拥有率达到26辆/百人,居全国前列。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绥芬河人普遍重视提高科学文化素质,2006年,每万人在校学生数1371人,高考万人口升学89.2人,家庭电脑宽带网用户70.5户/百户,均为全省第一,列全国前茅。

(四)开放历练、造就了绥芬河精神。

绥芬河边境贸易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历了初始阶段的畸形发展,中期的低谷徘徊、回升攀高,才走向成功。

这是一个探索的历程、一个艰苦创业的历程,也是一个磨砺意志、不懈奋斗的历程。

20多年沿边开放的实践,不仅给绥芬河积累下了巨额的物质财富,而且为绥芬河历练、造就出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就是“锐意进取、团结拼搏、未雨绸缪、勇于开拓、敢为人先、务实创新”的绥芬河精神,它将继续激励绥芬河人民在沿边开放的征程中创造新的业绩。

这就是绥芬河,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国境商城。

它因开放而富裕、繁荣、美丽,充满勃勃生机和活力。

它的发展历程和成就再一次证明,只要从实际出发,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就一定能够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目标。

二、绥芬河发展之路解析作为一座边境口岸城市,绥芬河与内地市县和其他边境口岸相比,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是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经绥芬河口岸向东可连接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日本海沿岸国家,向西可伸入欧洲腹地,向北可辐射美国西海岸和加拿大,向南扩展到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国家。

以哈尔滨为中心,走这条通道到日本海沿岸国家比走大连要缩短运距1000多公里。

这条大通道,横贯东北亚中心地带,像一条大动脉,活化着整个区域经济,潜力巨大,极具竞争力。

二是资源匮乏,经济基础薄弱,但与相邻国家区域经济关联度高、互补性强、依存度大,几乎全部经济活动都要建立在对外贸易基础之上。

这两点构成了绥芬河的基本市情,它决定了绥芬河的发展必须立足区位优势,以对外开放为基点,以口岸经济为主体,围绕对外贸易特别是对俄边贸展开,带动工业、农业、旅游、城市建设、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这是一条以开放促开发的独具特色的发展振兴之路。

绥芬河人选择了这条道路,全力构筑和精心呵护这条道路,义无反顾地在这条道路上前行,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总结绥芬河20多年的发展实践,这条道路的主要构成要素是:(一)不断解放思想,形成适应对外开放的观念和发展思路。

绥芬河的发展与三次重要的思想解放分不开。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前后,市委和市政府针对打通边境贸易渠道这个当时发展绥芬河口岸经济的焦点问题,坚决执行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大胆解放思想,作出了尽快打通对苏贸易的决定,并提出“以友谊促贸易,以民间促官方,以下级促上级”的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

全市干部群众为之振奋,迅速展开相关工作,显著加快了中苏边贸恢复开通的进程。

上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和绥芬河被国家列为首批沿边扩大开放城市,掀起了绥芬河第二次思想解放浪潮。

一是破除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小富即安、稍进则满”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等观念,实施一系列新的工作机制,有效激发了干部队伍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二是实行“机关干部带头创业行动”,开启了独具口岸特色的全民创业之路;三是破除边贸工作中存在的“有法规有文件才可以干”的思维模式,树立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新观念,进一步调整了发展思路,改革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边贸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后,绥芬河掀起了第三次思想解放热潮。

其中心内容是,改变以政策优惠为条件、以数量扩张为重点的边贸发展理念,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边贸增长方式,充分利用已有的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推进对俄经贸合作战略全面升级,把绥芬河打造成“北方深圳”。

这次思想解放,使绥芬河人的眼界更加开阔,精神更加振奋,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引领绥芬河的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三次思想解放及其影响,覆盖了绥芬河对外开放20多年的历程,从根本上决定了绥芬河发展之路的形成。

它所揭示的道理是: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更新观念,观念变、一变百变;只有解放思想,才能理顺思路,思路通、一通百通。

(二)实行全民创业,打造对外开放的经营主体和产业体系。

绥芬河是以边贸为主导产业的口岸城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