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及治疗

合集下载

糖尿病的危害——常见慢性并发症(二)

糖尿病的危害——常见慢性并发症(二)

医诊通慢病【摘要】很多患者对糖尿病的了解仅限于血糖的升高,殊不知血糖升高的背后隐藏着“致命玄机”———慢性并发症。

它可能会让您从头伤到脚,其致残、致死率高,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尽管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但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患病率并没有因此下降。

国际糖尿病联盟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9年,中国约有1.16亿糖尿病患者,位于全球第一,而死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年龄小于60岁的患者约占33.4%。

数据显示,心脑血管疾病是50%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的死因,糖尿病肾病是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的主要原因。

而因糖尿病失明、截肢的发生率也远远高于普通人群。

虽然糖尿病尚不能根治,但可以肯定的是,血糖及相关危险因素的良好控制能够有效避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关键词】血管疾病;糖尿病足;视网膜病变■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王彦孙文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让我们来认识一下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及其危害吧!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诸多研究显示,心脑血管疾病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

在中国,每2个糖尿病患者中就有一个死于心血管疾病,著名的“大庆研究”随访23年的数据证实了这一点。

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升高使血液黏稠、动脉内皮细胞受损,加之血脂代谢障碍,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增高会在动脉形成粥样硬化斑块,继而会发生动脉狭窄、闭塞,导致局部组织脏器供血不足,甚至坏死。

这个过程如果发生在心血管就是心绞痛或心梗,如果发生在脑血管就是脑梗死。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血糖高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高脂血症、高血压、超重肥胖、增龄、吸烟、家族史等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须综合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特异并发症,与血糖水平密切相关。

长期血糖增高,血液黏滞,微循环灌注不足,导致微血管长期缺血缺氧、动脉瘤形成,或者微血管变硬、变脆,血管通透性增高或发生类似水管爆裂的情况,致使血液成分沉积在视网膜,并刺激局部的血管生长因子水平增高,促进新生血管的生成。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指南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指南

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个复合病因的综合病症,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缺乏或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增加,或胰岛素在靶细胞内不能发挥正常生理作用而引起的葡萄糖、蛋白质及脂质代谢紊乱的一种综合征。

其特征为血循环中葡萄糖浓度异常升高及尿糖、血糖过高时可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尿、多食及体重减轻,且伴有疲乏无力。

严重者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性糖尿病昏迷,且易合并多种感染。

随着病程的延长,其代谢紊乱可导致眼、肾、神经、血管及心脏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

若得不到及时恰当的治疗,则可发生心脏病变、脑血管病变、肾功能衰竭、双目失明、下肢坏疽等而成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

在古代医学文献中,以中国传统医学对糖尿病的记载最为详细。

在世界糖尿病研究史上,中国传统医学最早详细记载了糖尿病的症状及并发症;最早提出营养丰美及肥胖与糖尿病的发病有着密切关系;最早发现糖尿病人尿甜的现象。

在治疗方面不仅最早提出糖尿病的饮食疗法及体育疗法,而且在千百年的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内容极为丰富的药物疗法、针灸疗法、气功疗法、推拿疗法、心理疗法等。

系统整理这些宝贵的历史遗产,对当今糖尿病的研究及防治,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及临床实用价值。

世界各国糖尿病发病情况如何?无论是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糖尿病的发病率都在逐年增加。

由于调查人群的年龄、调查方法、诊断标准及种族、生活习惯、营养条件不同,各国糖尿病患病率有显著差异。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的患病率在世界各国为0.07‰~3.4‰。

在日本、中国及古巴,IDD M的患病率低,分别为0.07‰、0.09‰及0.14‰。

瑞典、芬兰患病率分别为1.48‰、1.90‰,英国IDDM的患病率最高,为3.4‰。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在美国、瑞典、日本、智利、阿根廷等国患病率约5%~7%,西欧、东欧、苏联、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患病率约为2%~5%,印度、菲律宾等国患病率约为1%~4%,不同种族之间有差别,城市高于农村。

糖尿病的并发症及预防

糖尿病的并发症及预防

糖尿病的并发症及预防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使用不足引起的高血糖症。

如果糖尿病得不到及时治疗或管理,就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

本文将探讨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并提供预防和管理这些并发症的方法。

一、糖尿病的并发症1. 神经系统并发症糖尿病会损害神经系统,导致一系列神经病变。

最常见的是外周神经病变,患者可能会出现麻木、刺痛、疼痛和肌无力等症状。

此外,糖尿病还可引发自主神经病变,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尿路感染和性功能障碍等问题。

2. 心血管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和中风。

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壁,导致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此外,糖尿病还会增加心脏病发作和心力衰竭的风险。

3. 眼科并发症糖尿病引发的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眼科并发症之一。

高血糖损害了视网膜血管,导致视网膜病变进而引起视力障碍。

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失明。

4. 肾脏并发症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肾脏并发症。

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肾小球,使其逐渐失去滤过功能,导致蛋白尿和肾衰竭。

糖尿病患者应该定期进行尿液和血液检查,以便及早发现肾脏病变的迹象。

5. 糖尿病足病糖尿病引发的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使足部易受伤且难以愈合。

长期高血糖还可能引发足部溃疡、感染和坏疽,甚至需要截肢。

二、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管理1. 控制血糖水平糖尿病的最重要的管理措施之一就是控制血糖水平。

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按时服药或注射胰岛素,合理饮食,避免高脂高糖的食物。

2. 维护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至关重要。

患者应戒烟限酒,避免暴饮暴食,保持适当的体重,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和骑自行车等。

3. 定期体检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全面体检,包括心血管检查、眼科检查、肾功能检查等,以便及早发现并控制可能的并发症。

4. 管理血压和血脂糖尿病患者要定期检测血压和血脂水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控。

保持正常的血压和血脂水平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糖尿病合并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

糖尿病合并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

糖尿病合并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长期处于高水平,容易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合并并发症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阐述糖尿病合并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

首先,饮食控制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合并并发症的基础。

糖尿病患者应该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

他们应该避免食用高糖食物,如糖果、甜点等,选择低糖水果和蔬菜作为主要的食物来源。

此外,他们还应该限制高脂食物的摄入,避免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对血脂的不良影响。

此外,高纤维食物如全麦面包、糙米、蔬菜等有助于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的升高。

饮食控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他们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其次,药物治疗也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合并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糖尿病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使用口服药物或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水平。

口服药物主要包括降糖药和降脂药。

降糖药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降脂药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脂水平,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注射胰岛素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适用于胰岛功能严重受损的糖尿病患者。

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改变生活方式也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合并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糖尿病患者应该保持适量的运动,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运动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消耗多余的葡萄糖,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控制血糖水平。

此外,糖尿病患者还应该注意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对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非常重要。

糖尿病患者还应该戒烟限酒,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对心脑血管的不良影响。

总之,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合并并发症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从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干预。

糖尿病患者应该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合理使用口服药物或注射胰岛素,保持适量的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长期高于正常值,会给身体带来严重的危害。

糖尿病的并发症包括眼部病变、肾功能受损、神经病变等,这些并发症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变得尤为重要,下面将为大家介绍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一、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指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细胞功能减退,使血液中的糖分不能顺利地被利用,导致血糖浓度升高,从而引发的一系列代谢紊乱的疾病。

糖尿病的主要症状为多尿、口渴、多食和体重减轻。

如果长期未被诊断与控制,还会有一系列并发症,如心血管系统疾病、神经及血管病变、肾损害等,严重时可能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血糖昏迷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二、糖尿病的预防1. 运动:运动对于糖尿病预防具有重要作用。

运动与活动可以提高肌肉摄取血糖的能力,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和维持健康的体重。

运动可以选择慢跑、步行等轻度运动以及游泳等中、重度运动。

每周至少三次,每次运动时间最少为30分钟。

2. 饮食:在日常饮食中应该注意减少糖分、油脂和盐的摄入,并且多摄取蔬菜、水果、全麦面包、低脂乳制品等食材。

应该控制饮食量,分三餐,不过量,避免因进食过多过快而导致血糖值突然升高。

3. 控制心理压力:心理压力对身体的影响也十分显著。

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放松自己,合理安排时间,适当运动,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疲劳和紧张。

4. 定期检查: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应该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控制。

三、糖尿病的治疗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类。

1. 药物治疗:糖尿病常用的药物有降血糖药物和促进胰岛素分泌药物两类。

药物治疗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按时服用,不可随意停药或更换药物。

2. 非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调整也十分重要。

处方运动、饮食和心理调节等非药物疗法,通过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来帮助糖尿病的治疗和预防。

浅谈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与防治

浅谈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与防治

浅谈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与防治一、本文概述糖尿病,这一现代社会的常见慢性疾病,已经对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构成了严重威胁。

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更是广大患者和医疗工作者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性,并从预防和治疗两个角度出发,提出有效的防治策略。

文章将首先概述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基本概念,阐述糖尿病并发症的种类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健康的影响。

随后,文章将重点分析糖尿病并发症的成因,探讨其发病机制,并从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等多方面提出防治策略。

文章将总结糖尿病并发症防治的重要性,强调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及患者自我管理在防治工作中的关键作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提升公众对糖尿病并发症危害性的认识,促进糖尿病患者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二、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不容忽视,它们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危及生命。

糖尿病并发症种类繁多,从轻微到严重,从可逆到不可逆,都有可能发生。

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导致血管和神经系统的损害,从而引发各种并发症。

在心血管方面,糖尿病会增加患者患心脏病、中风等血管疾病的风险。

这些疾病可能导致心脏功能受损,甚至引发猝死。

在神经系统方面,糖尿病可能导致神经病变,影响患者的感知和运动功能,严重时可能导致截肢。

糖尿病还可能引发肾脏疾病,导致肾功能衰竭,需要进行透析或肾移植。

眼部并发症如白内障和视网膜病变也可能导致视力丧失。

糖尿病足是另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可能导致足部感染、溃疡甚至截肢。

除了以上这些严重的并发症,糖尿病还可能影响患者的性功能、认知能力和心理健康。

这些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对患者的社交、工作和家庭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是全方位的,涉及多个系统和器官。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积极控制血糖、定期进行并发症筛查和早期干预是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提高公众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认识,加强糖尿病教育和预防工作,也是减少糖尿病危害的重要措施。

糖尿病及治疗用药(执业药师继续教育)

糖尿病及治疗用药(执业药师继续教育)

糖尿病及治疗用药(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引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增加心脑血管疾病、视力障碍等并发症的风险。

正确的治疗用药是控制糖尿病并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本文将呈现关于糖尿病及其治疗用药的继续教育内容,帮助执业药师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药物治疗支持。

糖尿病概述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性疾病,其特点是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升高和胰岛素分泌异常。

根据病因和病理生理过程的不同,糖尿病可分为1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和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

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是控制血糖水平,控制体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治疗原则1. 饮食控制:合理膳食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控制总卡路里摄入,分布式餐,避免高糖食物,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2. 运动治疗:适度的体力活动可以帮助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葡萄糖利用,降低血糖水平。

3.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和病人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

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胰岛素替代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使用口服降糖药物和/或胰岛素。

口服降糖药物分类1. 口服降糖药物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口服降糖药物I类:胰岛素增敏剂,包括双胍类药物,如二甲双胍。

- 口服降糖药物II类:促进胰岛素分泌,如磺脲类药物。

- 口服降糖药物III类:延缓胃肠吸收,如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 口服降糖药物IV类:降低血糖生成,如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 口服降糖药物V类:促进葡萄糖利用和降低糖原生成,如胰岛素敏感调节剂。

胰岛素治疗1. 胰岛素是控制血糖的重要药物,适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危机。

2. 根据作用时间的不同,胰岛素可分为快速作用型胰岛素、短效型胰岛素、中效型胰岛素和长效型胰岛素。

3. 胰岛素的注射技巧和储存条件对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执业药师应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胰岛素注射器,并咨询合适的储存方法。

药物治疗的并发症1. 低血糖是最常见的药物治疗并发症,特别是胰岛素治疗时更易发生。

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

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

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和西式饮食的普及,糖尿病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常常越拖越严重。

如果不加以预防和治疗,会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

本文旨在探讨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方法。

一、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哪些?糖尿病的并发症主要有以下几种:1. 神经病变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会损伤神经,导致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常见的表现有手脚麻木、疼痛、肌肉萎缩、周围神经病变等。

2. 肾病变糖尿病患者在长期高血糖的情况下容易发生肾病。

常见的表现有蛋白尿、高血压、水肿等,甚至会进展成肾功能不全。

3. 眼部病变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容易导致视网膜病变,进而引起视力障碍、甚至失明。

4. 心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易患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病等心血管疾病。

二、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1. 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饮食、药物和运动,保持血糖稳定。

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强度有氧运动,常规检测血糖水平,必要时应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戒烟、限酒、保持充足睡眠等都有助于血糖的控制。

2. 饮食调整饮食调整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环节。

建议适量减少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保持每餐食物的稳定性。

糖尿病患者应该远离高糖、高脂、高盐、高蛋白、过度加工的食品,多吃鱼、豆类、谷类等健康食品。

3. 定期体检糖尿病患者应该每年进行一次完整的身体检查。

这可以帮助及早发现糖尿病的并发症,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4. 管理血压、血脂、体重等因素糖尿病患者还要管理血压、血脂、体重等因素,这些因素是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因素之一。

建议不断做好这些方面的管理,以避免不必要的健康风险。

三、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需要根据不同病情进行个体化的方案制定。

一般应根据病情制定其相应的治疗方案。

糖尿病患者需要平衡饮食、合理用药、控制血糖、预防和治疗并发症等方面的综合治疗。

1. 神经病变的治疗对于糖尿病患者的神经病变,医生一般会根据病情给出相应的药物治疗,如一些治疗疼痛的药物、抑制神经病变的药物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发病情况 1.与遗传易感性有关。

2.1型糖尿病早期少见,2型可能与糖尿病同时甚至先于糖尿病出现。

3.与代谢控制好坏明显相关。

(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属糖尿病微血管(管腔径<100μm)病变。

2.分期(1)非增殖期:病变以微血管瘤、渗出、出血斑、视网膜动静脉病变为主。

(2)增殖期:以新生血管形成为主要标志,出血机化造成视网膜脱离是失明的主要原因。

(三)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又称肾小球硬化症。

病程10年以上的1型糖尿病病人累积有30%~40%发生肾病,是首位死亡原因;约20%2型糖尿病病人累积发生肾病,在死因中列在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之后。

糖尿病肾病的演进过程可分为5期。

Ⅰ期:肾脏增大和超滤状态,肾小球滤过率(GFR)增加30%-40%,经胰岛素治疗高血糖控制后,GFR可下降。

此期肾脏结构正常。

Ⅱ期:运动后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尿白蛋白排泄率为20~200μg/min或尿白蛋白排泄量为30~300mg/24h);超滤状态仍存在。

此期出现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但病变仍属可逆性。

Ⅲ期: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常规尿化验蛋白阴性。

GFR下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血压可略升高但未达高血压水平,病人无肾病的症状和体征(亚临床糖尿病肾病)。

IV期:常规尿化验蛋白阳性,可伴有水肿和高血压,多呈肾病综合征表现;GFR开始逐渐降低,肾功能逐渐减退(临床糖尿病肾病)。

V期:终末期糖尿病肾病,出现尿毒症临床表现。

后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绝大多数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如经详细检查并未发现后一并发症,须慎重查找其他肾病的可能。

治疗(1)严格控制血糖(2)控制血压(3)早期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四)大血管病变 1.累及部位:主动脉、冠状动脉、大脑动脉、肾动脉、肢体外周动脉,引起冠心病、脑血管意外、肾动脉硬化、肢体动脉硬化。

2.冠心病和脑血管病是2型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糖尿病的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高于非糖尿病人群。

3.病因:糖尿病病人存在较多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如肥胖、高血压、脂代谢异常、血液流变学异常及血管活性激素和参与糖脂代谢激素水平或作用的异常。

(五)神经病变醛糖还原酶活性增强致多元醇旁路代谢旺盛,细胞内山梨醇和果糖浓度增高及肌醇浓度降低,是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生的主要因素;神经营养小血管动脉硬化可能是单一神经病变的主要病因。

此外,遗传背景可能是神经病变易感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病变可累及神经系统的任何部分,以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通常为对称性、多发性病变,下肢较上肢严重,病情进展缓慢。

常见症状为肢端感觉异常(麻木、针刺感、灼热及感觉迟钝等),呈手套或短袜状分布,有时痛觉过敏;随后出现肢痛,呈隐痛、刺痛或烧灼样痛,夜间及寒冷季节加重。

在临床症状出现前,电生理检查已可发现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早期腱反射亢进,后期减弱或消失;震动感减弱或消失,触觉和温度觉有不同程度减弱。

单一神经病变主要累及脑神经(III动眼神经、Ⅳ滑车神经、Ⅵ外展神经),以III、Ⅵ脑神经较多见,第III颅神经瘫痪表现为同侧上眼睑下垂和眼球运动障碍,第Ⅵ脑神经瘫痪表现为同侧眼球内斜视;也可累及股神经、腓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

单一神经病变常急性起病,呈自限性,多于两个月内痊愈。

神经根病变较少见,可致胸、背、腹、大腿等部位疼痛和感觉障碍,需与脊椎及椎间盘疾患相鉴别。

老年病人偶见多发性神经根病变所致的肌萎缩。

自主神经病变较常见,且出现较早,影响胃肠、心血管、泌尿系统和性器官功能。

表现有瞳孔缩小且不规则,光反射消失,调节反射存在;排汗异常(无汗、少汗或多汗等);胃排空延迟、腹泻、便秘等胃肠功能失调;持续性心动过速和直立性低血压(立、卧位收缩压相差超过30mmHg可诊断)等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泌尿系统早期表现为排尿无力致膀胱残余尿量增加,后期膀胱瘫痪,出现尿失禁和尿潴留,易合并尿路感染;勃起功能障碍较常见,也可出现逆向射精。

(六)皮肤病变①糖尿病性水疱病:多见于病程长、血糖控制不佳及伴有多种并发症者。

水疱多突然发生,可无任何自觉症状,多在四肢末端,也可见于前臂或胸腹部;水疱位于上皮内或上皮下,边界清楚,周边无充血等炎性反应,壁薄透明,内含清亮液体,易渗漏,常在2-4周内自愈,不留疤痕,但可反复发作。

皮肤的微血管损害
及神经营养障碍和糖尿病肾病所致钙、镁离子失衡,可使皮肤脆弱、分离而形成水疱。

②糖尿病性皮肤病:较常见,为圆形或卵圆形的暗红色平顶小丘疹,在胫前呈分散或群集分布,发展缓慢,可产生鳞屑;后期可发生萎缩和色素沉着。

③糖尿病脂性渐进性坏死:少见,多见于女性病人,可出现在糖尿病之前。

早期病变呈圆形或卵圆形橙色或紫色斑块,边界清,无痛,多发生在胫前部,也可发生于手背或足背,双侧对称;后期斑块中央皮肤萎缩凹陷,周边隆起有色素沉着,外伤后易成溃疡。

(七)糖尿病足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和糖尿病神经病变共同参与糖尿病足部病变,表现为皮肤溃疡、肢端坏疽、直至截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