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五年级上册小学音乐教案全套表格教案
人音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案(最新修订完整版本)

人音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案(2015年最新修订完整版本)目录第1课朝夕《晨景》教学设计《渔舟唱晚》教学设计《清晨》教学设计《晚风》教学设计聆听《渔舟唱晚》表演《晚风》第2课足迹《嘎达梅林》教学设计《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设计《雨花石》教学设计《我怎样长大》教学设计第3课农家乐《丰收锣鼓》教学设计《打猪草》教学设计《丰收的节日》教学设计(课时1)《丰收的节日》教学设计(课时2)《苹果丰收》教学设计第4课可爱的家《可爱的家》、《回家》教学设计《外婆的澎湖湾》教学设计《牧场上的家》教学设计第5课故乡《思乡曲》教学设计《谁不说俺家乡好》教学设计《故乡的小路》教案设计第6课快乐的少年《缆车》教学设计《叮铃铃》教学设计《雏鹰之歌》教学设计第7课冬雪《乘雪橇》教学设计《迎来春色换人间》教学设计《堆雪人》教学设计《雪花带来冬天的梦》教学设计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2015-2016第一学期)一、教材分析人音版五年级第九册的音乐教学内容人为7个单元:朝夕、农家乐、足迹、可爱的家、故乡、快乐的少年、冬雪。
这七个单元包括了人文、地理、风景等各方面的内容,使学生能全面地体会到不同的审美意识。
这学期的教学主要以唱歌为主,同时结合欣赏、乐理知识。
在此基础上能进行歌曲创编与同伴之间的合作。
二、教学目标1、要求学会唱课本上的演唱歌曲,通过歌曲的演唱,使学生更加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学习、爱科学、爱大自然、爱生活。
2、学会如下乐理知识:下滑音、前倚音、拍号等。
3、上好欣赏课,通过欣赏,扩大学生的视野,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学生。
三、重点难点1、至少熟唱教材中的演唱歌曲。
2、掌握读谱指示:音符、力度记号、装饰音、拍号等。
3、掌握竖笛的基本演奏方法。
四、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音乐欣赏课还是缺乏耐心的倾听,学生最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在这两方面表现非常好,乐谱知识的学习部分学生仍不是很感兴趣。
【K12学习】五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人音版)1

五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人音版)1课题课朝夕课型新授学习目标以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学习重点难点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
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具音乐磁带、录音机教学过程一、听《晨景》听乐曲《晨景》,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要求: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能否反映音乐所描绘的晨景?再听一次主题并看谱哼唱一次。
说说教材中用三种形式记录了这段音乐:线条图形谱、线条字母谱、简谱。
这三种形式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二、表演《清晨》聆听范唱,对歌曲整体有所了解。
设问:歌曲表述怎样的内容?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学生自学乐段16小节曲调。
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乐段曲调。
指导的重点是音准:欢乐地唱好全曲曲调三、编创活动:《早晨》表现早晨的内容非常多,歌曲《清晨》所表达的就是发生在早晨的活动。
管弦乐《晨景》也是对景色的描绘。
请学生把早晨的活动思考一下,然后表现其一个方面就可以了,如“早晨的上学路上”、“早晨醒来”等等,都可以运用各种形式加以表达。
板书设计:朝夕清晨新鲜课后反思课题课型欣赏学习目标以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学习重点难点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
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具音乐磁带、录音机教学过程一、聆听《渔舟唱晚》欣赏《渔舟唱晚》部分。
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要求:听完后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
二、听辨活动:4/4拍还是6/8先听教师弹奏一遍,想一想?在括号内填上拍号,再唱一唱。
聆听范唱。
复习已学过的三种拍号:2/4、3/4、4/4。
问:《晚风》的拍号是6/8拍,它的含义是什么?再听范唱《晚风》,并边听边划6/8拍的指挥图式设问:是否听出有两句的曲调基本是相同的?板书设计:渔舟唱晚课后反思课题第二课农家乐课型新授学习目标让学生从音乐中体验农业丰收带来农家乐,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发展,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组成常识。
人音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第一课朝夕教学目标1.在音乐中描绘自然界周而复始朝夕情景的作品不少。
本课就用这一题材为主题编选了四个作品,以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把图形谱、字母谱、简谱(数字谱)综合运用,以拓宽乐谱记录形式的知识。
3.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
4.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欣赏四首音乐。
教学难点:分辨四首音乐表现内容一、师生问好,并提出新学期课堂要求。
课堂要求1.排队安静进入教室,认真学习40分钟。
2.坐姿端正,仅坐椅子的三分之二,每组第一个同学进教室后认真检查本组坐姿情况。
3捣乱课堂纪律者,提醒二次不听,立刻通知班主任,严重请家长。
二、教学导入。
1.师:同学们都知道太阳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从而形成一天。
我们把一天呢又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就是白天和黑夜。
那么老师想请同学们白天还能细细的划分出什么呢?对,早晨和中午还有下午。
同学们很聪明,回答准确。
2.师:老师今天就请同学们欣赏四段音乐,这四段音乐其中包括乐曲和歌曲各两首。
老师想看看同学们的音乐感受力好不好?能不能听辨出四段音乐分别表现了一天当中哪个时间段?是清晨还是晚上?现在请同学们细细的欣赏。
三、聆听《晨景》《渔舟唱晚》《清晨》《晚风》本课四首音乐(需要20分钟)我想在这时,很多同学都有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他们都纷纷希望自己说出正确答案。
在聆听的过程中,老师应当相应的带动学生打拍子。
聆听结束。
1.师:老师看到很多同学举说要说出答案了。
请你在说出答案的同时告诉大家你的理由。
2.生:这个时间请同学们自由回答。
老师着重对音乐的速度和音乐表达的含义进行助教。
四、讲解四首音乐的出处。
五、最后再次欣赏《晨景》和《渔舟唱晚》并做对比。
六、课堂小结:第二课时教学重点:聆听并唱会歌曲《清晨》。
教学难点:歌曲二声部。
一、师生问好,并继续重复课堂要求,鼓励表扬第一节课表现好的学生。
二、发声练习。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教案标题: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音乐风格和音乐家,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如音高、节奏、音乐符号等。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通过合唱和合奏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材。
2. 音乐欣赏和演奏的音频和视频素材。
3. 合唱和合奏的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等。
4. 音乐符号和节奏的教具,如音符卡片、节拍器等。
教学步骤:第一课:音乐风格和音乐家介绍1. 创设学习氛围,通过播放不同音乐风格的音乐片段,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向学生介绍不同音乐风格和代表性音乐家,如古典音乐的贝多芬、巴赫,流行音乐的迈克尔·杰克逊等。
3. 分组让学生选择一个音乐风格或音乐家进行深入研究,并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第二课:音高和节奏的基本概念1. 通过示范和练习,向学生介绍音高的概念和音高的表示方法,如高音和低音。
2. 引导学生感受不同节奏的韵律,通过拍手、跺脚等方式进行节奏练习。
3. 利用音符卡片等教具,让学生练习音高和节奏的组合,如唱出简单的旋律并配合节奏。
第三课:音乐符号和乐谱的阅读1. 向学生介绍常用的音乐符号和乐谱的基本结构,如音符、休止符、小节线等。
2. 利用音乐教具和乐谱,让学生进行简单的乐谱阅读练习,如辨认音符的音高和节奏。
3. 分组让学生合作演奏简单乐曲,培养学生的合奏和团队合作能力。
第四课:合唱和合奏活动1. 选择一首适合五年级学生的合唱曲目,通过分声部排练,培养学生的合唱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
2. 利用合奏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等,进行合奏练习,培养学生的演奏技巧和协作能力。
3. 在班级或学校的音乐会上,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合唱和合奏成果,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才艺。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他们对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学生的乐谱阅读和演奏表现,评价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表现能力。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人音版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人音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2. 通过学习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唱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歌曲:《茉莉花》、《小星星》、《两只老虎》等。
2. 学习简单的乐理知识:音名、音高、节奏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歌曲,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
2. 难点:音准、节奏的准确性,合唱的协调性。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带领学生唱一些简单的歌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学习歌曲:教授歌曲的旋律、歌词,让学生跟唱。
3. 乐理知识:讲解音名、音高、节奏等基本乐理知识,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
4. 合唱练习: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唱出所学歌曲,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
3. 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有明显的提高,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故事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利用多媒体设备,如音响、视频等,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资源。
3.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七、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包括歌曲、乐理知识、合唱练习等内容。
2.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背景音乐等。
3. 乐器:如钢琴、吉他等,用于辅助教学。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学习歌曲《茉莉花》,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
2. 第二周:学习歌曲《小星星》,掌握简单的乐理知识。
3. 第三周:学习歌曲《两只老虎》,进行合唱练习。
4. 第四周:复习所学歌曲,进行乐理知识测试。
九、教学反思:2.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3. 加强与同事间的沟通交流,共同探讨音乐教学的有效途径。
十、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练习唱所学歌曲,加强音准和节奏的掌握。
2. 家长协助孩子,鼓励他们参加家庭音乐活动,培养音乐兴趣。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人音版)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人音版)第一章:课程介绍与目标1.1 课程背景1.2 教学目标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能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音符、节奏、音阶等;能熟练地演唱歌曲和演奏乐器;能理解和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能运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第二章:乐理知识2.1 音符与节奏教学内容:音符的种类、音符与休止符的组合、节奏的划分。
教学方法:讲解法、示例法、练习法。
2.2 音阶与和弦教学内容:大调、小调音阶的构成,三和弦、七和弦的构成。
教学方法:讲解法、图解法、练习法。
第三章:歌曲演唱3.1 歌曲的选择与学唱教学内容:选择适合学生的歌曲,进行音准、节奏、唱腔的训练。
教学方法:示范法、模仿法、分组练习法。
3.2 合唱与对唱教学内容:学习合唱和对唱的技巧,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方法:集体练习法、分组竞赛法。
第四章:乐器演奏4.1 乐器的选择与演奏技巧教学内容:了解常见的乐器种类,学习基本的演奏技巧。
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分组练习法。
4.2 合奏与独奏教学内容:学习合奏和独奏的技巧,培养音乐表现力。
教学方法:集体练习法、分组练习法。
第五章:音乐欣赏5.1 音乐作品的欣赏与分析教学内容: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分析作品的结构、旋律、节奏等特点。
教学方法:讲解法、示例法、讨论法。
5.2 音乐创作与表达教学内容:学习简单的音乐创作方法,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教学方法:示例法、实践法、展示法。
第六章:音乐与生活6.1 音乐与情绪教学内容:了解音乐与情绪的关系,学会通过音乐调节情绪。
教学方法:讲解法、示例法、实践法。
6.2 音乐与舞蹈教学内容:探索音乐与舞蹈的结合,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
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分组练习法。
第七章:音乐与文化7.1 音乐与民俗教学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音乐民俗,感受音乐的文化多样性。
教学方法:讲解法、示例法、实践法。
7.2 音乐与历史教学内容:通过音乐作品,了解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教案(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课题:晨景一、课型:聆听课二、教学目标:1.在音乐中描绘自然界周而复始朝夕情景的作品不少。
本课就用这一题材为主题编选了四个作品,以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把图形谱、字母谱、简谱(数字谱)综合运用,以拓宽乐谱记录形式的知识。
三、教学重点:把图形谱、字母谱、简谱(数字谱)综合运用,以拓宽乐谱记录形式的知识。
四、教学难点: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五、教法:聆听法六、教具:多媒体七、教学过程:一、听《晨景》1.听乐曲《晨景》,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 要求: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能否反映音乐所描绘的晨景?你能画出更好的图来表示吗?2. 再听一次主题并看谱哼唱一次。
说说教材中用三种形式记录了这段音乐:线条图形谱、线条字母谱、简谱。
这三种形式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3.重点聆听《晨景》第一部分(连续听两遍)。
要求:如果还可以的话,请在这三幅图下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
(如“晨曦微露”、“初显阳光”、“太阳升起”) 4.欣赏全曲 5.小结:(1)简介格里格生平。
(2)器乐曲表现早晨的一例。
二、表演《清晨》1.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通俗朴素,像说话似的歌唱。
2.聆听范唱,对歌曲整体有所了解。
设问:(1)歌曲表述怎样的内容?(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3.学生自学第一乐段16小节曲调。
提示:形式不拘,可以视唱;可以个人自学;可以合作自学。
4.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乐段曲调。
指导的重点是音准:“”这一乐句大跳音程要唱准,第一个fa(4)音要唱准。
5.在教师的口风琴伴奏下,欢乐地唱好全曲曲调(教师的口风琴伴奏为学生的伴奏作一示范)。
6.歌词4段较长,建议唱第1、3、4段歌词,第2段歌词留给学生自己学唱。
这样也不影响歌曲的完整性。
省下第2段的教学时间用于唱好歌曲,处理好歌曲,尤其把第一乐段与第二乐段的对比要表现出7.打击乐伴奏练习。
人音版(简谱)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人音版(简谱)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课程目录:第一单元:走进音乐的世界1. 音乐的起源2. 音乐的种类3. 音乐的元素4. 音乐的表现形式第二单元:歌唱1. 声乐的基本知识2. 歌唱的技巧3. 歌唱的练习4. 歌唱的欣赏第三单元:器乐1. 器乐的基本知识2. 常见的乐器3. 乐器演奏的技巧4. 乐器演奏的欣赏第四单元:音乐欣赏1. 音乐欣赏的基本知识2. 音乐欣赏的方法3. 音乐欣赏的练习4. 音乐欣赏的欣赏第五单元:音乐创作1. 音乐创作的基本知识2. 音乐创作的技巧3. 音乐创作的练习4. 音乐创作的欣赏教学计划表:第一周:走进音乐的世界1. 介绍音乐的起源2. 讲解音乐种类的分类3. 分析音乐的元素4. 展示音乐的表现形式第二周:歌唱1. 讲解声乐的基本知识2. 演示歌唱的技巧3. 进行歌唱的练习4. 欣赏优秀的歌唱作品第三周:器乐1. 介绍器乐的基本知识2. 展示常见的乐器3. 演示乐器演奏的技巧4. 欣赏精彩的乐器演奏第四周:音乐欣赏1. 讲解音乐欣赏的基本知识2. 教授音乐欣赏的方法3. 进行音乐欣赏的练习4. 欣赏经典的音乐作品第五周:音乐创作1. 介绍音乐创作的基本知识2. 教授音乐创作的技巧3. 进行音乐创作的练习4. 欣赏学生创作的音乐作品1. 复习本册课程的重点内容2. 进行音乐知识的小测验4.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音乐的乐趣人音版(简谱)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课程目录:第六单元:音乐与生活1. 音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音乐与情感的关联3. 音乐对生活的积极影响4. 学生生活中的音乐体验第七单元:音乐历史与文化1. 音乐的历史发展2.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特色3. 世界著名音乐家的故事4. 音乐与民族文化的融合第八单元:音乐与科技1. 音乐制作与录音技术2. 数字音乐与电子乐器3. 音乐软件与音乐创作4. 音乐科技的发展趋势第九单元:音乐与舞蹈1. 音乐与舞蹈的关系2. 舞蹈的基本知识3. 舞蹈的技巧与表现4. 音乐与舞蹈的结合第十单元:音乐与戏剧1. 音乐在戏剧中的作用2. 戏剧音乐的特点3. 戏剧音乐与剧情的配合4. 学生自编自导的戏剧表演教学计划表:第七周:音乐与生活1. 讨论音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探索音乐与情感的关联3. 分析音乐对生活的积极影响4. 分享学生生活中的音乐体验第八周:音乐历史与文化1. 了解音乐的历史发展2. 学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特色3. 讲述世界著名音乐家的故事4. 探讨音乐与民族文化的融合第九周:音乐与科技1. 讲解音乐制作与录音技术2. 介绍数字音乐与电子乐器3. 学习音乐软件与音乐创作4. 探讨音乐科技的发展趋势第十周:音乐与舞蹈1. 讨论音乐与舞蹈的关系2. 学习舞蹈的基本知识3. 练习舞蹈的技巧与表现4. 进行音乐与舞蹈的结合练习第十一周:音乐与戏剧1. 分析音乐在戏剧中的作用2. 学习戏剧音乐的特点3. 探讨戏剧音乐与剧情的配合4. 学生自编自导的戏剧表演1. 复习本册课程的重点内容2. 进行音乐知识的小测验4.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音乐的乐趣人音版(简谱)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课程目录:第十一单元:音乐与自然1. 自然中的音乐元素2. 音乐与季节的变化3. 音乐与自然景观的结合4. 学生创作与自然相关的音乐作品第十二单元:音乐与艺术1. 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联2. 音乐与绘画、雕塑的结合3. 音乐与戏剧、电影的互动4. 学生创作跨艺术形式的作品第十三单元:音乐与社交1. 音乐在社交场合的作用2. 音乐与人际关系的建立3. 音乐与团队合作的培养4. 学生参与音乐社交活动第十四单元:音乐与健康1. 音乐对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2. 音乐疗法与放松技巧3. 音乐与运动的关系4. 学生体验音乐对健康的促进作用教学计划表:第十一周:音乐与自然1. 探讨自然中的音乐元素2. 学习音乐与季节的变化3. 创作与自然景观相关的音乐作品4. 分享学生的创作成果第十二周:音乐与艺术1. 了解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联2. 学习音乐与绘画、雕塑的结合3. 探讨音乐与戏剧、电影的互动4. 学生创作跨艺术形式的作品第十三周:音乐与社交1. 讨论音乐在社交场合的作用2. 学习音乐与人际关系的建立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4. 参与音乐社交活动第十四周:音乐与健康1. 了解音乐对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2. 学习音乐疗法与放松技巧3. 探讨音乐与运动的关系4. 体验音乐对健康的促进作用1. 复习本册课程的重点内容2. 进行音乐知识的小测验4.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音乐的乐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音版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xxx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学期小学音乐五年级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新课程改革实验为龙头,把更新教育观念脚踏实地地贯彻到教学改革的全过程中去,结合新的教育思想,提倡音乐教学在“基础性、科学性、开放性、创新性”上开创新路,大力推进研究式学习、开放式学习、创造式学习的教学模式、方法,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能力为目标,全面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音乐欣赏课还是缺乏耐心的倾听,学生最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在这两方面表现非常好,乐谱知识的学习部分学生仍不是很感兴趣。
六个班的学生情况有所差异,一、四、五班乐感较好,学习能力强,模仿能力好;二班上课纪律差,表演时不活跃;三、六班性格内向,不敢表现自己。
因此今后在学习中,应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
三、教材分析:五年级第九册的音乐教学内容分为八个单元:朝夕、农家乐、足迹、可爱的家、故乡、欢乐的少年、雨花、冬雪。
这八个单元包括了人文、地理、风景等各方面的内容,使学生能全面地体会到不同的审美意识。
这学期的教学主要以唱歌为主,同时结合欣赏、乐理知识。
在此基础上能进行歌曲创编与同伴之间的合作。
四、教学目标1、要求学会唱课本上的8首歌曲,通过歌曲的演唱,使学生更加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学习、爱科学、爱大自然、爱生活。
2、学会如下乐理知识:下滑音、前倚音、拍号等。
3、上好欣赏课,通过欣赏,扩大学生的视野,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学生。
教学重点:能自然流畅的唱歌,能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教学难点: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即兴创作活动五、教学措施: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以及表演性。
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
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附课程进度表第一课朝夕通过本课这一题材主题的两个作品,以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三、聆听《晨景》师弹琴讲新学期要求教师伴奏1.歌曲《清晨》用声乐形式歌唱早晨,器乐又如何表现早晨?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听《晨景》主题。
2.再播放音乐主题3.重点聆听《晨景》第一部分(连续听两遍)。
初听的要求:“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设境复习巩固上学期学过的歌曲展开丰富的想象力认真听再分析四、表演《清晨》五、小结:认为这三幅图…表示吗?”复听要求:“如果还可以的话,请在…”4.欣赏全曲(时间不够可省略)。
5.小结:(1)简介格里格生平。
1.播放范唱设问:(1)歌曲表述怎样的内容?(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3.教师伴奏提示:形式不拘,可以视唱;可以使用口风琴、竖笛等吹奏乐器,可以个人自学;可以合作自学。
4.教师指导5.教师弹琴伴奏下,6. 第2段歌词留给学生自己学唱。
7.教师播放伴奏带这是声乐表现“早晨”的一种形式。
复听(2)器乐曲表现早晨的一例。
2.聆听范唱,对歌曲整体有所了解。
回答问题学生自学第一乐段16小节曲调。
学唱第二乐段曲调。
学生欢乐地唱好全曲曲调打击乐伴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与创造性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通俗朴素,像说话似的歌唱。
指导的重点是音准:这一乐句大跳音程要唱准,第一个fa(4)音要唱准。
教学反思:五年级第九册音乐教案1.2课题第一课朝夕课时第二课时总节数3节教学目标知识 1.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
2.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情感通过本课这一题材主题的两个作品,以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重点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
难点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教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盘、学具节奏卡片教学内容教师调控主体活动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二、复习歌曲《清晨》三、聆听《渔舟唱晚》师弹琴讲新学习要求教师伴奏1.导语:“上节听了外国的…《渔舟唱晚》第一部分。
”2.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4.播放《渔舟唱晚》第二部分。
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6.聆听全曲。
要求:听完后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
唱师生问好歌学生可分组分段演唱聆听并回答问题3.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欣赏并回答问题5.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
设境复习巩固四、表演《晚风》五、听辨活动:4/47.小结:这是古代中国丰衣足食的农村晚上一景。
1.“本课主题是朝夕…景色美不美?2.复习已学过的三种拍号,《晚风》的拍号是6/8拍,它的含义是什么?3.设问:是否听出有两句的曲调基本是相同的?4.在第一句能准确视唱的基础上,学生自学第二、三乐句的曲调(注意每句的弱起拍,节奏要唱准)。
5.学唱歌曲(1)学生唱第一声部,教师唱第二声部,要求相互都能倾听。
(2)教师伴奏(3)教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
6.在二声部曲调较稳固的基础上,再唱歌词,注意力度记号,以轻柔的声音唱出其晚景。
聆听范唱。
”复习思考回答问题再听范唱《晚风》,并边听边划6/8拍的指挥图式,全体划拍(以八分名符为一拍),注意强弱节奏,跟着教师的教棒点谱视唱第一乐句(4小节)。
请一位学生指挥大家流畅地唱好全曲。
学生学唱第二声部。
学生二声部曲调合唱。
先听再想一想?听一听,划划拍,本歌的难点是二声部合唱,其基础是二声部曲调要唱得和谐、均衡。
平行三度的二声部合唱不容易唱好,要做些听觉上的辅助练习。
拍还是6/8拍1.教师先弹奏一遍,2.边唱边划拍检验一下。
第一课朝夕通过本课这一题材主题的两个作品,以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一、组织教学二、复习歌曲《清晨》三、聆听《渔舟唱晚》四、表演《晚风》师弹琴讲新学习要求教师伴奏1.导语:“上节听了外国的…《渔舟唱晚》第一部分。
”2.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3.播放《渔舟唱晚》第二部分。
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4.聆听全曲。
要求:听完后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
5.小结:这是古代中国丰衣足食的农村晚上一景。
1.“本课主题是朝夕…景色美不美?2.复习已学过的三种拍号,《晚风》的拍号是6/8拍,它的含义是什么?3.设问:是否听出有两句的曲调基本是相同的?4.在第一句能准确视唱的基础上,学唱师生问好歌学生可分组分段演唱聆听并回答问题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欣赏并回答问题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
聆听范唱。
”复习思考回答问题再听范唱《晚风》,并边听边划6/8拍的指挥图式,全体划拍(以八分名符为一拍),注意强设境复习巩固五、听辨活动:4/4拍还是6/8拍生自学第二、三乐句的曲调(注意每句的弱起拍,节奏要唱准)。
5.学唱歌曲(1)学生唱第一声部,教师唱第二声部,要求相互都能倾听。
(2)教师伴奏(3)教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
6.在二声部曲调较稳固的基础上,再唱歌词,注意力度记号,以轻柔的声音唱出其晚景。
1.教师先弹奏一遍,2.边唱边划拍检验一下。
弱节奏,跟着教师的教棒点谱视唱第一乐句(4小节)。
请一位学生指挥大家流畅地唱好全曲。
学生学唱第二声部。
学生二声部曲调合唱。
1.先听再想一想?2.听一听,划划拍,试一试。
3.在括号内填上拍号,再唱一唱。
本歌的难点是二声部合唱,其基础是二声部曲调要唱得和谐、均衡。
平行三度的二声部合唱不容易唱好,要做些听觉上的辅助练习。
第二课足迹教师调控师弹琴1. 组织学生把准备的故事讲一讲2.欣赏全歌。
设问:歌名《红梅赞》的含义是什么?3.再听歌曲:三、表演《雨花石》四、聆听《红星歌》设问:你从歌曲的情感与风格中领悟到什么?4.小结:这是反映解放战争时期革命先辈留下的“足迹”。
1.简介书上插图“南京雨花台烈士群像雕塑”。
2.播放范唱分二部学习。
第一部分为前四乐句,第二部分为后四乐句加尾声。
有困难的小节,必需是以乐句的单位进行指导。
3.在曲调开始学唱时先不加装饰音,当基本唱熟后再加上倚音,并简单讲解倚音的写法与作用(写法:左上角;作用:装饰性)。
5.播放伴奏带1.组织学生讲故事2.播放歌曲设问:歌曲讲述了什么内容?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斗争。
3.再听全歌。
设问:音乐分为几个部回答问题从听觉中加强学生的模仿记忆,有了基本旋律的轮廓后,让学生看谱唱曲。
4.在曲调唱得很流畅的基础上填上歌词,用中速,很深情地表现出“雨花石”的崇高品质。
充分理解歌词深刻含义,根据四句歌词设计四个造型为歌曲做背景,充满深情地唱好歌曲。
请有准备的同学在欣赏前给全体学生讲故事。
欣赏全歌。
回答问题再听歌曲回答问题插图是江姐的形象)曲调节奏较复杂,不宜识谱视唱,主要通过聆听范唱,培养学生创设能力培养学生的分?哪部分的曲调是相同的?当再次出现相同的音乐时请举手示意。
4.复听全歌。
设问:歌曲的体裁是进行曲,还是舞曲、摇篮曲?这是反映工农革命时期少年儿童积极参加革命斗争的足迹。
可以随音乐哼唱歌曲。
回答问题第二课足迹师弹琴教师伴奏1.播放范唱2.齐读歌词3.二声部合唱有一定难度,教学时要慎重处理。
4.在歌曲的表演时,注意歌词的语气,如疑问句、答句,尤其要唱好三拍子的流畅性及二声部的和谐。
5.教师深情地领唱唱师生问好歌有感情地演唱指导学生理解其深刻的含义。
要求学生用三拍子的指挥图式边唱边划拍进行。
放慢速度分两个乐段学习在学生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讨论,说说自己应“怎样长设境结合前面作品中表现的英雄足迹,对学生进行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四、聆听《歌唱二小放牛郎》五、编创与活动6、教师伴奏1.前两个故事,我们都请同学讲,这个故事我请录音机讲,请你们听仔细——播放本歌录音。
2.设问:谁听清楚了这个故事?能复述一遍吗?3.再听一次:记着歌曲的情节。
歌曲中的主角是谁?配角是谁?有几个场景。
4.师生讨论:歌曲的人物及场景。
5.插放本歌录音,根据歌曲的叙事过程学生演小品。
6、小结:这是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的小英雄留下的足迹。
1.根据歌曲《红星歌》、《红梅赞》、《歌唱二小放牛郎》说说革命的历史足迹。
用线连一连。
大”?全体同学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聆听故事回答问题带着问题来欣赏在教师指导下布置场景、分配角色。
展示各自准备的资料、CD、VCD、图片、故事,比比谁的资料最生动注意:要发动学生设计与自荐表演角色(王二小、鬼子),其他同学扮群众角色及牛群、小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