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D卷
第12课《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第12课《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1.了解议论文的文体常识;厘清课文的写作思路,把握段落之间的关联。
2.学生本文叙议结合的写法,理解对比论证的方法对表现文章中心的作用。
3.学习白求恩同志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和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1.厘清课文的写作思路,把握段落之间的关联。
(重点)2.学习白求恩同志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和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重点)3.理解对比论证的方法对表现文章中心的作用。
(难点)2课时。
第一课时◆任务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1.交流资料,了解背景引导语:他,是一名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
1938年到中国工作,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曾经说过,手术台就是我的阵地,他就是——背景资料: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
1938年初,白求恩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派遣,率领一支医疗队来到中国,3月底到达延安,不久,转赴八路军晋察冀边区工作。
1938年11月,率医疗队到山西进行战地救治。
1939年2月,白求恩率领“东征医疗队”到冀中前线救治伤员,不顾日军炮火威胁,连续工作69小时,给115名伤员做了手术。
有一次,当某伤员急需输血时,他主动献了300毫升的血,并且他还倡议成立并参加了志愿输血队。
4个月里,行程1500余里,做手术315次。
1939年10月下旬,在涞源县摩天岭战斗中抢救伤员时,他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后来给伤员做手术时感染病毒,仍不顾伤痛又赴前线,终因伤势恶化,转为败血症,医治无效,于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终年49岁。
他临终前最后一句话是:“努力吧!向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1939年12月1日,延安各界举行了追悼大会,悼念国际友人白求恩,毛泽东同志赠送了花圈,并题写了挽词:“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精神,学习他的牺牲精神、责任心与工作热忱。
部编版2020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2课 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第12课《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狭隘.()纯粹.()拈.轻怕重()派qiǎn ()热chén() xùn()职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派遣殉职拈轻怕重不远万里B.狭隘极端麻木不仁精益求精C.热忱纯粹漠不关心微不足道D.鄙薄植民地冷冷清清见异思迁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5月30日,火星抵达11年来离地球最近的位置,人们几乎凭肉眼就能看到它。
B.屠呦呦成为获得首个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人。
C.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
D.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金庸先生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92岁生日。
4.下面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B. 矮胖老师站在讲台上,双目含笑,右嘴角微微斜翘,胖脸上一副狂妄自大....的表情。
C. 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股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
D.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5.对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 那生动地站在黑板上的圆和等边三角形又标准,又好看,于是全班同学都呆呆地想:用圆规和三角板画,恐怕也不过如此吧?(拟人、反问)B.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比喻)C. 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比喻)D. 他脸上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拟人、夸张)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

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一、积累与运用(共7题;共23分)1.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派遣(qiǎn)热忱(chén)纯粹(cuì)B. 担子(dàn)狭隘(yì)拈轻怕重(niān)C. 殉职(xùn)教训(xùn)延安(yán)D. 殖民(zhí)鄙薄(bǐ)见异思迁(qiān)【答案】B【考点】常用字字音,纪念白求恩【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在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
B项应为狭隘(ài)。
故答案为:B【点评】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
2.下列各语句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A.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枕。
B.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萃的共产党员。
C. 晋察翼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D.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答案】D【考点】形近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纪念白求恩【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
A项“热枕”应改为“热忱”;B项“纯萃”应改为“纯粹”;C项“晋察翼”应改为“晋察冀”。
故答案为:D【点评】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3.依据课文《纪念白求恩》,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①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________(佩服钦佩信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二课《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一)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二课《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一)及答案12 纪念白求恩一、积累运用1.给下面加粗字注音。
狭隘()殉职()热忱()拈轻怕重()纯粹()趣味()鄙薄()漠不关心()2.解释下列词中加粗的字。
(1)拈轻怕重:(2)精益求精:(3)见异思迁:(4)热忱:(5)漠不关心:3.依据课文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______(派遣委托委派),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2)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武台山工作,不幸______(壮烈牺牲光荣献身以身殉职)。
(3)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挑肥拣瘦拈轻怕重挑挑拣拣)。
(4)这对于一班(三心二意见异思迁马马虎虎)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4.填空题。
(1)《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同志为悼念________(国籍)医生白求恩而写的一篇________(体裁)文,文章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________精神。
文章主要采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写法。
(2)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从这点出发,就可以________。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________,________人,________人,________人,________人,________人。
二、阅读理解阅读课内语段,完成后面问题。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武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精神,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5.这段文字的论点是什么?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A.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的动机。
B.白求恩同志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
C.白求恩同志具有国际主义精神。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2课《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

《纪念白求恩》同步经典练第一部分:基础经典1. 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狭隘.()殉.职()热忱.()拈.轻怕重()纯粹.()趣.味()鄙.薄()漠.不关心()2. 解下列词中加点字意思。
(1)拈.轻怕重(2)精益.求精(3)见异思迁.(4)热忱.(5)漠.不关心3. 文学常识填空。
《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同志为悼念________(国籍)医生白求恩而写的一篇________(体裁)文,文章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________精神。
文章主要采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写法。
4.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伟大的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表达了对白求恩的沉痛悼念之情。
B.本文叙议结合,以议论为主,文中的记叙内容成了本文的事实论据。
C.本文四个段落的内容层层深入,高度赞扬了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D.本文多处使用成语,如“拈轻怕重”“精益求精”等,具有言简意赅的表达效果。
第二部分:能力经典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设问)B.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夸张)C.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反问)D.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排比)6. 精美文段赏析: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4单元 第12课《纪念白求恩》 同步练习

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5小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狭隘.(yì)解.放(jiě)微.不足道(wēi)B.殉.职(xùn)极端.(duān)拈.轻怕重(zhān)C.鄙薄.(báo)纯粹.(cuì)漠.不关心(mò)D.热忱.(chén)派遣.(qiǎn)冷冷清.清(qīng)2.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A.qiǎn B.qǎn C.jǎn D.yí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动机麻木不人冷冷清清B.殖民满腔热沉毫不利己C.佩服见异思迁精益求精D.及端自私自利一事当先4.选出下列汉字都是形声字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A.精接方胜B.编矗轻忆C.壁秋理侧D.描喻漠湃5.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抚摸一本书,不只是用眼睛,还要用手指和心灵。
②在温暖的阳光下,你与一段优美的文字邂逅。
③这些文字不端架子,如行云流水....,又如云端紫燕,显得气象万千。
④此刻,你就沉溺在雅洁从容的文字里,仿佛和一位智者相对而坐,听他娓娓道来....,你的心就长出了翅膀。
A.两个“和”字都是连词,“行云流水”是并列短语,“娓娓道来”是主谓短语。
B.“抚摸一本书,不只是用眼睛,还要用手指和心灵。
”这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复句。
C.“在温暖的阳光下,你与一段优美的文字邂逅。
”这个句子中,“在温暖的阳光下”作定语。
D.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将“沉溺”改为“沉浸”。
二.填空题(共2小题)6.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殉.职狭隘.热chén鄙薄.纯cuìniān轻怕重。
7.依据课文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A.派遣B.委托C.委派),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2)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A.壮烈牺牲B.光荣献身C.以身殉职)。
(3)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A.挑肥拣瘦B.拈轻怕重C.挑挑拣拣)。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2 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2 纪念白求恩一、积累运用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书写,全正确的一项是()A.派遣.(qiǎn)热忱.(chén)佩服掂轻怕重B.殉.职(xún)狭隘.(ài)极端漠不关心C.纯粹.(cuì)拥.护(yōng)冷清麻木不仁D.鄙.薄(bǐ)晋察.冀(chá)高明精亦求精2.下列语句的表达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B.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C.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
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
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
D.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3.(2020·广西中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待人有礼,见到每个人都要鞠躬尽瘁....。
B.当同学有困难时,我们不能袖手旁观....。
C.我们约定八点在公园见面,她不期而至....。
D.他在工作中积极进取,见异思迁....,得到同事的好评。
4.依次填入下列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中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
《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
”,。
,。
它本身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
①“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②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③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④中国古代的这些“文化”概念,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⑤“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A.④②③⑤①B.④③⑤②①C.⑤①④③②D.⑤②①④③5.(2019·黑龙江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学习有三忌:一忌上课不可分心,二忌课后不能巩固,三忌不能学以致用。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B卷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B卷一、积累与运用 (共6题;共12分)1. (2分)读课文《纪念白求恩》,文段中用了“白求恩”、“白求恩医生”、“白求恩同志”三种称呼,正确下面解说不妥的一项是()A . 从共产党员角度称白求恩为“同志”。
B . 从病人和医务工作者角度称“白求恩医生”。
C . 转述前线回来的人说的话,直称“白求恩”。
D . 换用不同的称呼,表明白求恩多种身份。
2. (2分)下列形近字组词错误的一项是()A . 虑:深思熟虑虚:谦虚B . 资:资本姿:姿势C . 鳞:波光鳞鳞嶙:嶙峋D . 维:维护惟:惟一3. (2分)下列说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A . 新闻的结构有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最主要的三个部分。
B . 铭,起初是铸或刻在器物、碑碣上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述功记行的文体,有时也用来警戒和勉励。
如:墓志铭、座右铭等。
铭文一般都是押韵的,又讲究句式的整齐,常用排比、对偶句。
C . 说,是古代一种既可以说明、记叙事实,也可以发表议论的文体,偏重于议论,所以后来人们常把说理辨析的文章统称为论说文。
D . 说明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描写和议论等表达方式在说明文中不会出现。
4. (2分)对句子修辞方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
②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③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④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A . 比喻拟人对偶夸张B . 拟人拟人对偶比喻C . 比喻对偶排比比喻D . 拟人对偶排比夸张5. (2分)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精益求精()A . 更加B . 利益(2)微不足道()A . 满足B . 值得(3)漠不关心()A . 沙漠B . 冷淡(4)拈轻怕重()A . 沾染B . 挑捡6. (2分)《纪念白求恩》作者________ ,(1893-1976)字________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伟大的________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 . 装饰缴租闪烁B . 热忱俱集哀思C . 纯粹点缀蹒跚D . 贫贱狭隘拘谨2. (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当下有些解构名著、颠覆正史、戏说人生和穿越古今的电视剧已经对青少年产生了误导。
B . 广东宏远队的篮球迷怎么都不明白为什么他们喜爱的七冠球队会被北京队击败,与冠军失之交臂?C . 我们依靠科技创新,圆了飞天的梦想;我们依靠社会进步,实现了强国的夙愿。
D . 我们要牢记“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这句俗语,我们要用责任筑起一道食品安全的长城。
3. (2分)下列说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A . 新闻的结构有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最主要的三个部分。
B . 铭,起初是铸或刻在器物、碑碣上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述功记行的文体,有时也用来警戒和勉励。
如:墓志铭、座右铭等。
铭文一般都是押韵的,又讲究句式的整齐,常用排比、对偶句。
C . 说,是古代一种既可以说明、记叙事实,也可以发表议论的文体,偏重于议论,所以后来人们常把说理辨析的文章统称为论说文。
D . 说明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描写和议论等表达方式在说明文中不会出现。
4. (2分)对下面这首小诗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给友人不站起来才不会倒下更何况我们要去浪迹天涯跌倒是一次纪念纪念是一朵温馨的花寻找管什么日月星辰跋涉分什么春秋冬夏我们就这相携着手走呵走呵你说看到大海的时候你会纵情欢笑是呵是呵我们的笑直上云霞A . 诗中说“跌倒是一次纪念”,又把这种“纪念”比喻成“花”,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挫折也是人生中美好经历的感悟。
B . 诗中的“寻找管什么日月星辰/跋涉分什么春秋冬夏”,运用对偶,句式工整,抒发了对同甘共苦的友谊的赞美之情。
C . 诗中反复使用“走呵”,强调了无论前方的道路有多么艰难、多么漫长,“我们”都要携手前行、永不言弃的态度。
D . 诗的结尾用笑声“直上云霞”的夸张表述,形象地表达了实现人生愿望时“我们”的喜悦之情,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5. (2分)给下列词语选择最恰当的同义词①麻木不仁________(A 无动于衷 B 漠不关心 C 不以为然)②不足为道________(A 不屑一顾 B 不足为训 C 不足挂齿)6. (2分)《纪念白求恩》号召共产党员学习白求恩的________的精神, ________的精神, ________的精神,以及________的精神,其中核心精神是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7分)7. (20分)阅读《当一匹被鞭打的马》,完成下列各题。
当一匹被鞭打的马禹正平①耕柱子是墨子的门徒。
一天,墨子授课时,一只小鸟停在窗外的柳树上婉转鸣啼,弟子们纷纷向外张望,耕柱子也随之瞅了一眼。
事后,墨子却单独严厉地责骂了他。
耕柱子感到很难过,觉得受到很大的委屈,抱怨说:“我犯的错误并不比别人多,却遭到老师这样严厉责难。
”墨子听到之后,问他:“假如你要驾驭马和羊上太行山,你会选择鞭打马还是鞭打羊?”耕柱子回答:“我当然要鞭打马。
”墨子又问:“为什么要鞭打马而不鞭打羊呢?”耕柱子回答:“因为马儿跑得快,才值得鞭打,这种能力是羊不具备的。
”于是,墨子告诉他说:“我责骂你正因为你像马而不像羊,你值得批评呀!”其实,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离不开外来的鞭策。
有时是一句苛刻的责备,有时是一次严厉的惩罚,有时甚至是一些鸡蛋里挑骨头的吹毛求疵。
②在个人的成长道路上,面对苛刻的责备,不要一味地觉得委屈,更不能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
应该感激愿意指责你的人,是他使你看到自己的不足。
试想,若不是关心你,期待你下次做得更好,怎么会批评你呢?正因为在批评者眼中,你是“值得被鞭打的马”,所以才会批评你。
因此,面对各种责备,应该坦然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用行动来回报关心和爱护你的人。
③有时候,遭遇特别严厉的惩罚,说明你是一个可造之才,是一个有发展前途的人,是一个值得批评帮助的人。
如果一遇到处罚,就极力进行辩解,只找客观因素,不找自身原因,一次两次还可原谅,次数多了,别人便会对你失去信心,你也就失去了提高自己的机会。
一个优秀人才的成长,必须经受住各种考验,忍受各种委屈,才能完善自我。
④有时候,遭遇那些鸡蛋里挑骨头的吹毛求疵,说明你已具备了相当的素质和能力,但还有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而这些挑剔给了你一个臻于至善的机会,帮助完善你的人格、增加你的内涵,使你每临大事有静气。
⑤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面对严苛的鞭策,只一味地感到委屈,继而意志消沉,慢慢地变得平庸;另外一些人,在鞭打中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将鞭策化为动力,扬蹄奋进,勇敢地登上人生的顶峰⑥选择当一匹被鞭打的马,还是当一只不被鞭打的羊,将是你人生辉煌与平庸的分水岭。
(摘自2014年3月29日《光明日报》)(1)本文论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第②③④段这三个论述语段能否颠倒一下顺序?为什么?(3)分析文中画线句作用。
(4)同样是讲“鞭马”的道理,下面材料能否作为本文论据?请说明理由。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5)本文论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6)第②③④段这三个论述语段能否颠倒一下顺序?为什么?(7)分析文中画线句作用。
(8)同样是讲“鞭马”的道理,下面材料能否作为本文论据?请说明理由。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8. (1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让生命之花常开不败①一枚贝壳要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将一颗沙粒转化成一粒并不规则的珍珠,雨后的彩虹绽放刹那的美丽却要积聚无数的水汽。
如果把这些都看成是一次又一次的挫折,那么是挫折成就了光彩夺目的珍珠和美丽的彩虹。
②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而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
不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人生之旅。
要让我们心里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就只有直面挫折,而不是放大痛苦。
③冰心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开放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如果遭遇挫折,仍能以奋斗的英姿与之对抗,那么这样的人生是辉煌的。
④当苏武被流放到北海时,北海的羊群咩咩地叫着,似在欢迎这位坚贞不屈的大汉臣子。
这十几年的痛苦如果可以当作是一次挫折,那么这次挫折无疑是痛苦的。
可是这位放羊老人从未曾放大痛苦,于是一百多年后,大汉的史书上书写下了他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⑤昭君出走大漠,丝绸之路上又多了一串驼铃的叮当声,“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不应该是她真实心态的写照吧!如果她拒绝贿赂画师终致出塞算是一次挫折,那么是挫折换来了汉匈两地人民的短暂安宁。
⑥苏武和昭君的举动应该是对直面挫折、缩小痛苦的心理的最好诠释。
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因此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⑦没有必要因叶落而悲秋,也没有必要因挫折而放弃抗争。
因为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一次挫折也荒废不了整个人生。
⑧人们常说:“风雨过后,面前会是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荆棘过后,面前会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
”既然如此,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放大人生的痛苦呢?⑨如果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那挫折必是滋润花的养分。
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没有给它养分的花迟早也会枯萎。
⑩痛苦和挫折是人生必然要遇到的两大难题,只有在遭遇挫折时排解痛苦,积蓄人生的力量,为新的目标而奋斗,才能使生命之花常开不败,生命的存在才会有新的更深刻的意义!(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文章标题有什么好处?(3)文章开头有什么特点?作用是什么?(4)选文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5)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些人的经历可以证明本文论点?请用简练的语言写在下面。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 《纪念白求恩》是一篇散文,是毛泽东写的一篇怀念白求恩的文章。
B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C . 《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等故事家喻户晓。
D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出自儒家经典著作《论语》,它告诉了我们学思结合的道理。
9. (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我们要好好说话霍启明①不管你承不承认,我们现在其实活在语言的垃圾场,里面堆满了不断被创造出来的流行词。
这些词有好多人在用,也有好多人反感。
为啥讨厌这些词,并不是大家有莫名其妙的偏见。
最重要的是,这些词是死的,不是活的。
②检验一个语言是死是活,非常简单,只需把它扔在时间里就得了。
活的语言,尽管它的作者早已死掉,但还被无数后代传颂。
死的语言,刚被人说出口,最后一个音节还没发完,就已经腐烂了。
③比如,活的语言是: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而死的语言是:宝宝心里苦。
④活的语言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而死的语言是:厉害了word哥。
⑤⑥和菜头说过一句话特好:要想文章活得比人长久,那就尽量不要使用网络热词。
没人天天爱吃臭鱼烂虾,也没人愿意和死尸跳舞。
每个人都有表达欲,这是人性的刚需。
人们去创作,去表达,都是想把自己独特的喜怒哀乐、经历见闻给表达出来。
完美的表达是一个幸福的事业,当那些经历已经被遗忘、已经褪色时,当你翻开那记述时,发现那些事物还在言语中闪闪发光。
⑦然而幸福的前提是你不能用网络词语描述。
因为们根本不能用来描述任何庄重、独特的事物。
比如我最爱看的电影《银翼杀手》中,人造人死之前,有一段极为壮美的追忆自己一生的台词,是这样说的:⑧我见过你们人类难以置信的事,我见过太空飞船在猎户星座的边缘被击中,燃起熊熊火光。
我见过C射线划过唐怀瑟之门那幽暗的宇宙空间。
然而所有的这些时刻都将消失在时间里,就像泪水消失在雨中一样。
死亡的时刻到了。
⑨如果用网络语言书写这段话,会是怎样呢——我的经历会让你们所有人高呼:厉害了word哥,但是宝宝心里苦,篮痩、香菇,我选择狗带——怎么看怎么像个笑料。
⑩其实频繁使用网络热词的真相是:你的库存是有限的,找不到其他合适的词来描述。
出于偷懒,就随手用一些黏黏糊糊、不清不楚的词语来打发自己。
但其实你的感情和经历远超出了这些词狭隘的范围,干嘛要用不称职的词语糟蹋你自己的宝贵经历呢?⑪你使用的语言像一把梯子或者是一个通行证,会把其相对应的空间和你连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