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纪念白求恩 的笔记

纪念白求恩 的笔记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笔记一、课文内容概述《纪念白求恩》是一篇记叙文,作者通过回忆白求恩医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英勇事迹,表达了对白求恩医生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了白求恩医生来到中国的经过;第二部分讲述了白求恩医生在战场上救治伤员的情景;第三部分描绘了白求恩医生因为救治伤员而感染病毒,最终因病去世的悲剧。

二、生字词解释1. 纪念:对已故的人或事物表示怀念和敬意的一种活动。

2. 白求恩:加拿大籍医生,抗日战争时期来到中国支援抗日救亡事业,为中国人民建立了丰功伟绩。

3. 英勇:勇敢、有胆量。

4. 抗战:抵抗侵略战争。

5. 感染:病菌、病毒等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病变。

6. 牺牲:为正义事业而献出生命。

三、课文赏析1. 文章开篇就提到了白求恩医生的名字,引起了读者的兴趣。

接着通过对白求恩医生的生平事迹的介绍,使读者对他产生了敬仰之情。

2. 文章通过讲述白求恩医生在战场上救治伤员的情景,展现了他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在战争中,他不顾个人安危,全心全意为伤员治疗,这种精神令人感动。

3. 文章最后提到白求恩医生因救治伤员而感染病毒,最终因病去世的悲剧,使人深感惋惜。

然而,他的英勇事迹和崇高品质将永远被人们铭记。

四、课后习题1. 请简述白求恩医生来到中国的经过。

答:白求恩医生是一位加拿大籍医生,他在抗日战争时期来到中国支援抗日救亡事业。

他放弃了优越的生活条件,毅然决然地投身到战火纷飞的战场,为中国人民建立了丰功伟绩。

2. 请描述白求恩医生在战场上救治伤员的情景。

答:在战场上,白求恩医生不顾个人安危,全心全意为伤员治疗。

他用简陋的设备,顽强地与死神抗争,挽救了许多战士的生命。

他的医术高超,为人谦逊,深受战士们的敬爱。

3. 请谈谈你对白求恩医生的印象。

答:白求恩医生是一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他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毫不犹豫地投身到战火纷飞的战场。

他英勇无畏,医术高超,为无数伤员带来了生的希望。

七年级上册语文 9.纪念白求恩课文全解

七年级上册语文 9.纪念白求恩课文全解

9.纪念白求恩【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一、字音及词义:派遣qi n:(政府、机关、团体)指派人到某处做某项工作。

狭xi 隘i:(心胸、所量、见识等)局限在一个小范围里,不宽广,不宏大。

热忱ch n:热情。

忱,真实的情意。

鄙薄:轻视,看不趣。

以身殉x n职:为忠于本职工作而贡献出生命。

拈ni n轻怕重:在工作中挑选轻易的,害怕繁重的。

麻木不仁:极度冷淡,毫不关心。

精益求精:好了还力求做得更好。

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了原有的主意。

文中指不安心工作,革命事业心不强。

不足道:不值得一提。

一班:文中是一些的意思。

冷冷清清:文中是冷淡的意思。

二、相关背景:1、关于白求恩白求恩(1890~1939年),胸外科医师,国际主义战士。

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人。

1916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医学院,获学士学位。

1922年被录取为英国皇家外科医学会会员。

1933年被聘为加拿大联邦和地方政府卫生部门的顾问。

1935年被选为美国胸外科学会会员、理事。

1935年11月加入加拿大共产党。

1936年冬志愿去西班牙参加反法西斯斗争。

1938年3月,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派遣,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延安。

8月,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卫生顾问。

悉心致力于改进部队的医疗工作和战地救治,降低伤员的死亡率和残废率。

把军区后方医院建设为模范医院,组织制作各种医疗器材,给医务人员传授知识,编写医疗图解手册。

倡议成立了特种外科医院,举办医务干部实习周,加速训练卫生干部。

组织战地流动医疗队出入火线救死扶伤。

为减少伤员的痛苦和死亡,他把手术台设在离火线最近的地方。

11月至1939年2月,率医疗队到山西雁北和冀中前线进行战地救治,4个月里,行程1500余里,做手术300余次,建立手术室和包扎所13处,救治大批伤员。

7月初,回到冀西山地参加军区卫生机关的组织领导工作。

创办卫生学校,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编写了多种战地医疗教材。

10月下旬,在涞源县摩天岭战斗中抢救伤员时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感染,转为败血症,医治无效,于11月12日凌晨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逝世。

纪念白求恩课文精讲

纪念白求恩课文精讲

纪念白求恩一、章节划分《纪念白求恩》是一篇充满感情的散文,通过不同层次的叙述和议论,展现了白求恩大夫的高尚品质和无私奉献精神。

根据内容,可以将文章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部分(第5-7自然段):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并从人格、品质、修养、志趣和人生意义五个方面连用五个短语“一个……的人”组成排比句,议论得热情洋溢,诗意盎然,语气充畅,气势非凡。

整篇文章层次分明,逻辑严密,语言精练,感情真挚,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散文。

二、文章赏析《纪念白求恩》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展现了白求恩大夫的高尚品质和无私奉献精神。

文章从多个角度对白求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评价,不仅表达了对他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更号召全党学习他的精神,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文章通过描述白求恩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态度,展现了他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在晋察冀边区的艰苦环境中,白求恩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救死扶伤,尽职尽责。

他不怕困难,不避艰险,始终坚持在战场上救治伤员,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不仅是白求恩个人的品质,更是共产党员的精神风貌,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文章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强调了白求恩的高尚品质和无私奉献精神。

文章中多次使用“极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等词语来形容白求恩,突出了他的高尚品质和无私奉献精神。

同时,文章还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将白求恩与其他人进行对比,进一步突出了他的卓越品质和不凡贡献。

这种手法不仅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更让读者深刻感受到白求恩的伟大和崇高。

文章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的精神,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这种号召不仅是对白求恩的崇敬和怀念,更是对全党同志的鞭策和激励。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十二课《纪念白求恩》课堂笔记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十二课《纪念白求恩》课堂笔记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十二课《纪念白求恩》课堂笔记《纪念白求恩》这一课让我们认识到了白求恩医生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做出的卓越贡献。

同时也让我们思考一个人应该如何做到高尚的品德,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一、白求恩的生平经历白求恩是加拿大的一位外科医生,他在二十世纪初期到中国从事医疗工作,先后在浙江、山西等地为中国人民治病救人。

在抗战期间,他冒着生命危险,前往延安给毛主席等革命领袖做手术,同时带领着一支医疗队为战斗人员进行医疗救治。

他被誉为“白衣天使”。

二、白求恩的高尚品德白求恩医生一生坚守着医德、人道、国际主义的信念,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先后在中国从事医疗工作长达14年,除了进行手术治疗外,还积极开展医学研究,开设学校培养医学人才。

在抗战期间,他义不容辞地为战地伤员进行医疗救治,活跃在战场之上,不辞辛劳,不怕牺牲。

他的身体早已疲惫不堪,但是他始终坚定地执着于医疗事业。

三、白求恩的伟大贡献白求恩医生的贡献不仅于此,他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带来了许多新的医疗技术和方法,提高了中国的医疗水平。

在广大医生的心中,他永远是一面铿锵的旗帜,他的思想精神和医学成就激励着医界人士不断追求卓越。

四、为白求恩医生点赞白求恩医生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他的无私奉献,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

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学习他精神风貌,以及他高尚的人生价值观,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体现我们的价值。

让我们一起向白求恩医生致以最高的敬意和青睐,让他的精神继续传递,激励和鼓舞每一个人。

五、白求恩的医疗精神白求恩医生的名字已经成为了一个代表医疗精神的符号。

他的名字不仅在中国的医学教育中广为流传,在世界范围内也有着很高的知名度。

他一生临床实践丰富,不仅治疗了许多传统医学无法治愈的疾病,还有着较高的成功率。

白求恩医生是一个爱心和责任心极强的人,他的敬业精神、献身的精神以及人道主义客观使他成为了中国和世界医学界成功的标志。

他为患者奉献,并且热情地介绍给医科学生们。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知识讲解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知识讲解

《纪念白求恩》知识讲解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冲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书法家。

他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诗词。

其诗词作品气魄雄浑,意境开阔,描绘出中国革命的壮丽画面,表现了一位伟大革命家的情怀。

作品收入《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诗词集》。

本文选自《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诺尔曼·白求恩受加拿大共产党派遣,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1938年到达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

在那里,他用自己精湛的医疗技术,挽救了一个又一个战士的生命。

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后因抢救伤员感染病毒,医治无效,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

在白求恩逝世一个多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以示怀念。

知识积累1.殉.(xùn)职: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2.热忱.(chén):热情。

3.拈.(niān)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拈,用两三个手指夹取东西。

4.冷冷清清:这里是冷淡的意思。

5.麻木不仁:原意是肢体麻木,感觉不灵。

这里指不关心别人,缺乏感情。

6.精益求精:好了还追求更好。

益,更。

7.一班:文中是一些的意思。

8.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

这里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

迁,变动。

9.鄙.(bǐ)薄:轻视。

10.不足道:不值得一提。

11.派遣.(qiǎn):委派,打发。

12.动机:促使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念头。

13.纯粹.(c uì):不搀杂别的成分。

本课中指白求恩高尚的人格是纯粹的。

14.漠不关心:态度冷淡,一点也不关心。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知识点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知识点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知识点一、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字润之,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代表作品有:《沁园春·长沙》《清平乐·蒋桂战争》《采桑子·重阳》《忆秦娥·娄山关》《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沁园春·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水调歌头·游泳》《卜算子·咏梅》等。

二、故事背景白求恩(1889-1939),国际主义战士。

加拿大共产党员,胸外科医师。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支援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中国,于1938年春上到达延安,不久转赴晋察冀边区工作。

他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

白求恩逝世一个多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三、理解词义派遣:以赋予或给予正式证件或授权的证明文件的方式委派。

殉职: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动机:促使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念头。

狭隘:心胸、气量、见识等不宽广。

极端:事物发展所达顶点。

热忱:热情。

冷清:冷落寂寞;冷静而凄凉。

纯粹:不掺杂其它成分的;无掺合物的;不含添加、替代或异质物质的。

佩服:对某人或某事发自内心的敬仰和崇拜。

高明:见解独到不同凡人,或技艺高超。

鄙薄:鄙视菲薄,轻视。

出路:能够向前发展的途径;摆脱逆境的门路,前途。

拈轻怕重:指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麻木不仁:本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

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这里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精益求精:好了还求更好。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纪念白求恩》课文重要知识讲解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纪念白求恩》课文重要知识讲解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纪念白求恩》课文重要知识讲解一、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字润之,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代表作品有:《沁园春·长沙》《清平乐·蒋桂战争》《采桑子·重阳》《忆秦娥·娄山关》《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沁园春·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水调歌头·游泳》《卜算子·咏梅》等。

二、故事背景白求恩(1889-1939),国际主义战士。

加拿大共产党员,胸外科医师。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支援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中国,于1938年春上到达延安,不久转赴晋察冀边区工作。

他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

白求恩逝世一个多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三、理解词义派遣:以赋予或给予正式证件或授权的证明文件的方式委派。

殉职: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动机:促使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念头。

狭隘:心胸、气量、见识等不宽广。

极端:事物发展所达顶点。

热忱:热情。

冷清:冷落寂寞;冷静而凄凉。

纯粹:不掺杂其它成分的;无掺合物的;不含添加、替代或异质物质的。

佩服:对某人或某事发自内心的敬仰和崇拜。

高明:见解独到不同凡人,或技艺高超。

鄙薄:鄙视菲薄,轻视。

出路:能够向前发展的途径;摆脱逆境的门路,前途。

拈轻怕重:指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麻木不仁:本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

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这里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讲解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讲解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讲解《纪念白求恩》课文讲解这是一篇教读课文,在完成单元整体任务方面承担很重要的功能。

既要在人文性方面做足文章,让学生充分学习白求恩的伟大品格,又要在语文能力和阅读策略上使学生获得提升。

从语文素养的培育上看,这篇文章有三方面的价值:其一,训练圈点勾画。

文章内容很精粹,语言简明,要言不烦,线索明晰,几乎没有多余的话语,很适合训练圈点勾画。

文中有些精彩的语句,值得细细品味,可以勾画出来,反复阅读,并写点个人感受;有些句子运用特殊句式,或者运用排比修辞,态度斩钉截铁,旗帜鲜明,充满热情洋溢,可作为文笔精华的内容画出来。

还可以针对文章写作特点,做一些专项的圈点勾画练习。

比如文章叙述、议论和抒情相结合,可以让学生分别圈出相应内容,梳理白求恩的行状、作者对其品质精神的概括、作者对他的情感等;再如,文中多处运用对比,既有正面的对于白求恩精神的阐发,又运用俭省的笔墨描摹反面的典型,可以用不同的线条分别画出正反的内容,通过比较,更好地理解白求恩精神品质的可贵,以及作者弘扬白求恩精神的现实针对性。

其二,思路明晰,条理分明。

课文是一篇纪念性文章,写作思路可概括为“叙—论—颂”,明晰而有条理。

一开始叙述白求恩不远万里支援中国的抗战,由此引出对其国际主义精神的论述;接下来专门论述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处处结合正反两面展开论述;最后一段,先是叙述与白求恩的交往,暗含未能多多交流的遗憾,接下来抒情,表达个人痛惜之情,最后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精神,用一个排比句高扬其品格而收尾。

这一点的教学,可以结合课后练习一和三完成。

其三,语言鲜明有力,富有说服力。

这是一篇议论文,其语言简练、鲜明、有力,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

表现在句式上,文章的句子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且句式整齐中有变化,富于节奏感。

例如结尾部分,作者运用“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样一组排比句,强调了学习白求恩精神的重大意义,感情真挚,句式流畅,极富号召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比;白求恩同志“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与不少的人“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相对 比,一正一反,分外鲜明。第 3 段运用对比的手法,笔法又显得灵活。把批评那一班人的见异思迁, 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内容组织到一个议论性的句子里去。通过对比,既使白求恩 同志的精神表现得非常鲜明,又显示出学习白求恩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本文选自《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1937 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为了 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诺尔曼·白求恩受加拿大共产党派遣,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 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1938 年到达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在那里,他用自己精湛的医疗技 术,挽救了一个又一个战士的生命。
2.叙议结合,以议为主。 1、3、4 段都是先叙后议。第 2 段分三个层次来写:第一层从开头到“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 他”,从正面介绍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第二层从“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到“至 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拿“不少的人”跟白求恩做对比,突出白求恩的高尚;第三层从“从 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至最后,侧面介绍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的感人之深。进一步 支持了论点,并发出号召,重申论点。 3.语言凝练,准确流畅。 首先是成语的运用。本文篇幅虽短,用的成语却有十多个,如“拈轻怕重”“麻木不仁”“精益求 精”等。这些成语的运用使得文章的语言简洁凝练。 其次是流畅的句式。本文句式齐整中有变化,富于节奏感,读起来铿锵有力,生动流畅。排比、 设问的运用对于行文的流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例如文章最后的一组排比句特别能体现句式的流畅。 再次是准确而灵活的遣词造句。细读本文,可以发现作者的遣词造句准确而又灵活。例如,作者 三次提到白求恩的人生态度,第 2 段说的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而在第 1 段说的是“毫无利己的动 机”,第 4 段说的是“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相同的意思,不同的表达,却又不能互换。
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强调了学习白求恩同志精神的重要意义,感情真挚,句式流畅, 极富号召力。句中的“高尚”指人格,“纯粹”指品质,“有道德”指修养,“脱离了低级趣味”指志 趣,“有益于人民”指人生意义,想具有这五个方面的人,就必须拥有一个条件,即共产主义精神。语 气十分有力,意味深长。
5.这篇文章采用了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表达方式,有什么好处?结合课文具体说明。 夹叙夹议,以议为主是本文写作特点之一。第①自然段,“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 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这部分叙述简要介绍这位国际主义战士与 中国人民交往中最重要的情况,使文章情理并茂,也为下文议论的展开提供了事实基础,引出关于国 际主义精神的论述。从“一个外国人”到本段结束,全都是议论。揭示出白求恩同志的精神实质,透 辟地论述了国际主义的内容,并指出我们也要实践列宁主义路线。又如第②自然段,分析白求恩同志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两个方面,“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这 属于“议”。准确完整地表明了这位共产主义者的人格风貌,表明作者对白求恩的高度赞美。“从前线 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自 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叙述的这两件事都表明白 求恩精神感人之深,影响之大。使所“议”的问题由所叙事例加以证实,使本段议论中心的理由更加 充实。 以上两例说明,夹叙夹议,以议为主,好处有二:一是可以使“议”的问题用“叙”的事实加以 证明,理论性的问题可以充分展开,讲深讲透,以理服人;二是可以使文章情理并茂,分外感人,增 强说服力。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阕,请写出上阕的最后一句。 (2)这首词的下阕是“惜”字统领下文,到哪句为止?请你把这个句子写下来。 (3)这首词上阕的前几句写了眼前的实景(现实景象),后几句写的是虚景(想象景象)。请把写 虚景(想象景象)的句子写出来。 (4)这首词下阕中的“略输文采”与“稍逊风骚”含义相同吗?请写出理由来。 (5)这首词上阕与下阕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分别是什么?(各写一种) (6)请写出这首词中既是对偶又是比喻的句子。
把握重点 1.为什么白求恩又是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又是受美国共产党的派遣?
白求恩同志当时和一位加拿大护士、一位美国医生组成加美医疗队来到中国,帮助中国的抗日战 争,因此说他是“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
2.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毛泽东同志高度赞扬白求恩什么样的精神? 毛泽东同志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以及对技术精益求精的 精神。 3.毛泽东同志说:“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 动。”这是一个什么句式?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020-2021 年 部编版 初一语文上学期
这个句子是连用两个双重否定句式。它在文中的作用是有力地强调每个人都佩服,每个人都感 动,无一例外的事实,这比一般的陈述句式更显得斩钉截铁不可动摇,给人以更加深刻、鲜明的印 象。
4.文中“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 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 用?又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知识积累 1.殉(xùn)职: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2.热忱(chén):热情。 3.拈(niān)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拈,用两三个手指夹取东西。 4.冷冷清清:这里是冷淡的意思。 5.麻木不仁:原意是肢体麻木,感觉不灵。这里指不关心别人,缺乏感情。 6.精益求精:好了还追求更好。益,更。 7.一班:文中是一些的意思。 8.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这里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迁,变动。 9.鄙(bǐ)薄:轻视。 10.不足道:不值得一提。 11.派遣(qiǎn):委派,打发。
课文讲解 理解主旨
本文概括叙述了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不寻常的经历,高度评价了他的国际主义、毫不利己 专门利人以及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他的这种精神。
理清结构
2020-2021 年 部编版 初一语文上学期
写作特色 1.对比论证,鲜明有力。 第 2 段里的对比明显,白求恩同志“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与“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相
解析:1.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及材料的概括能力。(1)汉字书法是富有美感的艺术;汉字书法是书 法家一生学识人品的反映;汉字书法字体多样;汉字书法字体风格各异。(2)笔墨纸砚。
2.本题考查诗歌的鉴赏评价。第三题,抓住“显示镜像”“想象景象”,了解其含义,根据要求摘 录句子;第五题,在了解五种表达方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1)分外妖娆(2)只识弯弓射大雕(3) 须晴日,肴红装素裹,分外妖娆。(4)①含义相同。②“略输”与“稍逊”都是稍差之意,“文采”与 “风骚”部指广义文化。(5)描写;议论(6)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12.动机:促使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念头。 13.纯粹(cuì):不搀杂别的成分。本课中指白求恩高尚的人格是纯粹的。 14.漠不关心:态度冷淡,一点也不关心。 15.低级趣味:庸俗的情趣。 考题例析
1.(2015·福建漳州中考)综合性学习。 “墨香书法展示”是教育部开展的“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之一。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某校九年级(1)班开展“走进墨香书法”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材料探究】 材料 1:汉字书法是汉民族独创的,它以独特的笔法、结构和章法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被誉为 “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材料 2:汉字书法以“文房四宝”为工具书写情感,是书法家一生学识人品的反映。颜真卿作品的 “庄严正直之美”、苏东坡书法的“潇洒飘逸之美”和毛泽东书作的“大气磅礴之美”都是例证。 材料 3:三幅不同字体的书法作品。
2020-2021 年 部编版 初一语文上学期
《纪念白求恩》知识讲解
梳理运用 作者与背景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冲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 诗人、书法家。他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诗词。其诗词作品气魄雄浑,意境开 阔,描绘出中国革命的壮丽画面,表现了一位伟大革命家的情怀。作品收入《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 集》《毛泽东诗词集》。
2020-2021 年 部编版 初一括以上三则材科的主要信息。
(2)“文房四宝”指的是:

张旭草书
2.(2015·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综合性学习。 学校开展诗词诵读活动,参加这项活动的有知名的研究毛泽东诗词的专家,听说他不仅要朗诵毛 泽东的《沁园春·雪》,还要请同学们回答问题。如果他问你下面这些问题,你怎样回答?
2020-2021 年 部编版 初一语文上学期
方发现了甲骨文似的喜悦,他立即取出放在盘里,旋即又用手指伸进去摸。白求恩大夫的心只注意着 伤员,为摸出的一片片碎骨的喜悦情绪占有了。他总是得意地说:“又是一片!要是戴手套就摸不到 了。碎骨铁片取不出来,伤员是很难好的啊!”但是却不知,病员伤口里的细菌,也从白求恩大夫发 炎手指的伤口处溜了进去。种下了导致他生命垂危的毒种。 白求恩大夫是一个技术精湛的战地外科医生。他除了做手术治疗之外,还亲自打字,画图,编写 教材,给医务人员上课。他曾经在幽静的丛林中,给三百多学生上大课。他的讲台上放一个扩音机, 身后挂着三大幅人体解剖图。他一边讲,一边指着图表。学生的海洋,鸦雀无声,埋头做笔记,静静 地听着。白求恩大夫曾制定“五星期计划”,建立模范医院,作为示范来推动整个根据地的医务工 作。他说:“一个战地的外科医生,同时也要是木匠、缝纫匠、铁匠和理发匠。”他自己用木匠工具 几下子把木板锯断、刨平,做成靠背架,让手术后的伤员靠在上面使呼吸畅通。他一有空闲,就指挥 木匠做大腿骨折牵引架、病人木床,铁匠做妥马式夹板和洋铁桶盆,锡匠打探针、镊子、钳子,吩咐 裁缝做床单、褥子、枕头…… 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白求恩大夫贡献了自己的一切。他以此为己任,以此为快乐。在他病 重之时,他给聂荣臻司令员写了一封信,这是他最后的话。信是这样写的: 亲爱的聂司令员: 今天我感觉非常不好——也许我会和你永别了!请你给布克写一封信——地址是加拿大托拉托城 威灵顿街第十号门牌。用同样的内容写给国际援华委员会和加拿大民主和平联盟会。告诉他们我在这 里十分快乐,我惟一的希望就是能多有贡献。 也写信给美国共产党总书记,并寄上一把日本指挥刀和一把中国大砍刀,报告他我在这边工作的 情形。 把我所有的相片……日记……文件和军区故事片等,一概寄回那边去,由布克负责分散。并告诉 他有一个电影片子将要完成。 将我永不变更的友爱送给布克以及所有我的加拿大和美国的同志们! 两个行军床,你和聂夫人留下吧,两双英国皮鞋也给你穿。 骑马的马靴和马裤给冀中区的吕司令员。 贺师长也要给他一些纪念品…… 给军区卫生部长两个箱子,尤副部长八种手术器械,凌医生可以拿十五种,卫生学校的江校长让 他任意挑选两种物品做纪念吧。 …… 给我的勤务员邵一平和炊事员老张每人一床毯子,并送给邵一平一双日本皮鞋…… 每年要买 250 磅奎宁和 300 磅的铁剂,专为疟疾病患者和极大数目的贫血病患者。 千万不要再往保定平津一带去购买药品,因为那边的价钱比沪港贵两倍。 …… 告诉加拿大和美国,我十分的快乐,我惟一的希望,是能够多有贡献。 …… 最近两年是我生平最愉快、最有意义的时日…… 我不能再写下去了! 让我把千百倍的谢忱送给你和其余千百万亲爱的同志! …… 白求恩大夫离开我们已有六十多年了,但是他的遗言仍响在人们的耳边:“不要难过……你 们……努力吧……向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他的精神鼓舞着一代一代的人向前! 注意:下面诗歌的格式不要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