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性质
媒介组织的性质和社会作用

•
这种公共性和公益性,是大众传媒的权力基础:大众传 媒拥有最大限度的采访权、言论权、编辑权和刊载权,并 拥有广泛的舆论监督的权力。另一方面,公益性和公共性 也对大众传媒产生重要的制约,它要求传媒的活动必须符 合社会公共利益。
三.传媒组织在信息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 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中主要的信息提供者。 • (一)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 • “把关人”(gatekeeper)这个概念,最早是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库尔特• 卢因提出的。 怀特的新闻选择“把关”模式
第二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受到媒体的经营目标受众需求以及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受到媒体的经营目标受众需求以及社会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制约但是与媒介的方针和利益一致或相符的内容更容易有限入选优先得到传播
• 特点:1.地位稳固 • 2.大众传媒是一种社会组织,具有自身的组织目标和 组织结构。 • 3.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生产资料的直接控制着和使用 者。 • 大众传媒的上述三个特点,使得它们比其他类型的传 播者地位更优越、力量更强大。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大众 传媒也是传播特权的拥有者,它们所拥有的传播能力和权 力都远远超过了作为个人的社会成员或其他一般社会群体 。
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

STEP1
STEP2
STEP3
经营目标
面对市场是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必须把自己的信息产品或服务作为商品在商场上销售出去。
传媒的经济来源:广告收益(广告主的压力)和信息产品的销售收益(发行量、收视率等,受众的压力)。
大众传播的组织目标
②宣传目标
包括宣传某种思想、灌输某种意识形态、提倡某种信念、行使某种权力或社会影响力等。通过言论活动、报道活动及传播内容的选择和提供实现。
第九章 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
一、作为工具和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
目 录
(一)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媒介及讯息
媒介:人的延伸
意义
局限性
“热媒介”、 “冷媒介”
媒介及讯息
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有可能从事与这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因此,从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意义的、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
(三)新媒介的发展趋势及其冲击
定义:伴随卫星通信、数字化、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型传播媒介,包括跨国卫星广播电视、多频道有线电视、电子出版物、互联网等。
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增强→大大改善传统受众的被动地位,增加互动性;
多媒体化和媒介功能的融合→提高传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媒介资源丰富化→改变少数传播机构垄断资源的状况,为更多社会成员和群体成为能动的传播者提供基础条件;
信息传播全球化→把人类传播范围扩展到全世界,使人们的认知判断和行为受到更多变量的影响。简言之,新媒介技术正使人类的传播活动发生重大变革。
特点及其意义
“电子乌托邦”(Teletopia)思想
传媒专业介绍范文

传媒专业介绍范文传媒专业是一门涵盖了广播、电视、电影、新闻、公关、传播学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传媒专业的发展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传媒专业的基本概念、学科分类、就业前景以及相关专业课程。
传媒专业,顾名思义,是研究传媒行业的一门专业。
传媒行业包括广播、电视、电影、新闻、公关等领域,它们都是信息传递的重要方式。
传媒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广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媒体运作、媒体传播、媒体制作等方面的能力。
传媒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和互联网的普及,传媒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传媒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事广播电视台、电影制片厂、新闻出版社、传媒机构等各种媒体单位的工作。
此外,他们还可以从事市场营销、品牌策划、公共关系等相关工作。
传媒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
理论课程主要包括媒体学、传播学、文化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理论知识,可以了解传媒行业的基本原理和发展趋势。
实践课程主要包括摄影、视频制作、新闻采编、公关活动策划等方面的技能培训。
学生通过这些实践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传媒行业所需的实际操作技能。
总之,传媒专业是一门涵盖了广播、电视、电影、新闻、公关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
传媒专业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社交媒体的兴起密不可分。
传媒专业毕业生将面临广阔的就业前景,可以在广播电视台、电影制片厂、新闻出版社等媒体单位就业,也可以从事市场营销、品牌策划、公共关系等相关工作。
传媒专业的课程设置涵盖了理论与实践,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传媒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训,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传播学 第九章 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

传媒的“把关”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 “把关”过程及其结果,在总体上是传媒组织的 立场和方针的体现。
麦克卢汉
马歇尔·麦克卢汉(1911—1982)是加拿大的著名文学 批评家,也是大众传播理论的一代宗师。麦克卢汉 的事业生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40年代是他的成长 期,热衷于文学批评,其重要成果是《机械的新娘》 (1951);50年代是他的转化期,他接受了英尼斯的学 说,沉浸于文化人类学之中,并编辑了《探索》杂 志;60年代是他的成熟期,致力于传播研究,相继 出版了《谷登堡群星:印刷文人的诞生》 (1962)、 《人的延伸:媒介通论》(1964)①、《媒介即是讯息》 (1967,与昆廷·菲奥尔合著)和图画书籍《媒介是按 摩、是逆风》(1967)等书。 ·
麦克卢汉的这个观点是为了说明传播媒介对人 类感觉中枢的影响,因此,在他的眼里,媒介 和社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人的感官能力由“统 合”—“分化”—“再统合”的历史。
这个观点具有重要的启发指导意义,但它不是 严密的科学考察的结论,而是建立在“洞察” 基础上的一种思辨性的推论。
返回
“热媒介”与“冷媒介”
返回
媒介即讯息
这是麦克卢汉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 地位和作用的一种高度概括:媒介本身才是真 正有意义的讯息。即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有可 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因 此,从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 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 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 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
返回
“容器人”的概念
传媒经营与管理

传媒经营与管理新闻事业:是“新闻机构及其各项业务活动的总称”.它是由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期刊社、新闻电影制片厂等专门机构,运用报纸、广播、电视、新闻图片、新闻期刊、新闻电影等传播媒介进行的新闻传播活动。
媒介产业:(media industry)又称传媒产业,是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中有报社、报业集团、通讯社、出版社(集团)、电台、电视台、广告公司等。
经营:最初之义是经始营造,即度量、谋划、运作、建造之意。
据此延伸的一般意义,是指依据一定的原则进行谋划和运作来获取利益的活动。
管理:所谓管理,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等外部环境中,一个组织为了实现其目标,由管理者对组织内部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促进其相互配合,以取得最大效益的动态过程。
传媒经营与管理:就是根据媒介市场的总体情况确定自身发展的战略目标,运用传媒的人、财、物以及其他社会资源,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手段,实现媒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过程。
传媒经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它贯穿于传媒运营的多个环节。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决策职能:决策是管理者针对出现的问题或机会而作出的解决方法的抉择计划职能:是确定组织的阶段性目标后安排其实现方式的一种管理行为,此处的阶段性目标是指组织目标在时间上的分解。
组织职能:组织这个职能就是围绕组织结构这个主题而设计、运作、变革。
它为计划的落实提供保证。
也可以说,组织负责“组织”的计划的实施。
指挥职能:社会组织建立后,使之发挥作用,这就是指挥的职能。
控制职能:控制是在组织运作中进行监督,并根据监督情况修正运作方式和目标本身以使组织有效实现其目标的过程。
协调职能:协调是指企业内外的一切工作都要互相配合,保持整体平衡,不发生重复、脱节的问题。
协调包括内部协调和外部协调。
激励职能:激励就是采取举措满足员工的需要以使其为组织运作更加有效而努力奉献。
目标管理;从形式上看,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和过程,它使组织中的上级与下级一起商定组织的共同目标,并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个单位与个人贡献的依据和标准。
关于中国传媒集团产权问题的思考

关于中国传媒集团产权问题的思考作者:郝彬彬张世海来源:《编辑之友》2012年第06期摘要:在计划经济时代,传媒机构被界定为舆论宣传的工具,它们一般隶属于各级党委的宣传部门,这些机构的资产一般也归宣传部门支配。
这个问题迄今仍然是困扰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重要理论问题。
当媒介机构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以后,它与原来主管单位之间的关系必须厘清。
我们可以通过对产权的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地解放传媒机构的生产力。
关键词:传媒集团产权改革一、中国传媒集团产权问题的提出当前中国的传媒集团治理已经形成三个比较典型的模式,分别是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为代表的广东模式,以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为代表的浙江模式和以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为代表的上海模式。
这三个治理模式各有特点。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由省政府出资实施授权经营,广东省政府作为出资人,在集团内部设立管委会,管委会履行出资人的职责和义务。
在资产的性质上,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属于国有独资公司,其中管委会既代表省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又作为经营者负责经营管理。
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由宁波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作为委托者和出资人,把国有资产授权给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经营,国资委履行出资人的职责,享受出资人的权益。
作为受委托的事业法人,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享有资产的产权转让、资产担保、收益处置、投资决策等方面的权利,并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和义务。
广东模式和浙江模式还没有涉及关于产权的问题。
而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的治理模式就涉及这个问题了。
2007年5月,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把其下属的《申江服务导报》《人才市场报》《房地产时报》《上海学生英文报》等公司的全部股权以及集团的风火龙物流服务公司的全部股权和中润解放传媒公司的部分股权注入新华传媒,然后借壳上市。
《解放日报》持有新华传媒23.49%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
这次上市最让学界关注的是,招股说明书中列示的发行人股权结构和发行后股本结构都把上海市委宣传部列为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和新华出版集团100%的出资人。
论中国新闻媒体的双轨制——再论中国新闻媒体的双重性

论中国新闻媒体的双轨制——再论中国新闻媒体的双重性作者:李良荣【内容摘要】本文就中国新闻媒体兼具的“上层建筑”与“信息产业”双重属性的问题,进行了从理论到实际、从历史到现实的多重视角的观察与辨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主要包括:一、误读双重性,困扰传媒业;二、党的喉舌:重回一报两台;三、双轨制:中国媒体的现实选择;四、分层发展,分级管理。
【关键词】新闻媒体;双重属性;双轨制;分层管理1995年初,我在《试论当前我国新闻事业的双重性》 ①一文中,正式提出了中国传媒具有上层建筑和信息产业双重属性的概念。
当然,这一概念的提出只不过是对已经走向市场的中国传媒业实践的一种追认。
中国新闻媒体双重属性的确立为新闻媒体走向市场提供了理论支撑,并由此引发媒体经济的起飞。
从1991年到2000年的10年间,中国传媒广告经营额从35亿增长到712亿,年平均增长率达35%,远高于同期GDP年均8%的增速。
传媒业不但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而且,无论从产值看,还是从社会影响力看,传媒业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龙头老大。
突破禁区,对新闻媒体属性的重新认识导致了媒体产业的腾飞,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但同样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由于对新闻媒体属性的认识再次陷入盲区,新闻媒体的发展开始“失速”。
为此,我们不得不再次检讨中国新闻媒体的双重属性。
1995年初,我在《试论当前我国新闻事业的双重性》 ①一文中,正式提出了中国传媒具有上层建筑和信息产业双重属性的概念。
当然,这一概念的提出只不过是对已经走向市场的中国传媒业实践的一种追认。
中国新闻媒体双重属性的确立为新闻媒体走向市场提供了理论支撑,并由此引发媒体经济的起飞。
从1991年到2000年的10年间,中国传媒广告经营额从35亿增长到712亿,年平均增长率达35%,远高于同期GDP年均8%的增速。
传媒业不但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而且,无论从产值看,还是从社会影响力看,传媒业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龙头老大。
第10章 新闻媒体的性质

性原则,经济上按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规律运行。)
确立新闻媒体双重属性的意义
给新闻媒体带来的积极变化
形成积极竞争的态势; 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和设备更新; 更加注重受众的反馈; 更加重视自身管理,重视投入产出的效益,
开源节流,发展壮大。
出现一些新问题:为争取受众不惜降
低品位,甚至搞有偿新闻等。
第三节 新闻媒体产品的商品性
新闻媒体产品的商品性:在整个社会 主义时期,报纸、广播电视节目是 商品,这一属性是不以人们意志为 转移的客观存在。
报纸的行销方式具有特殊性。 报纸赢利的秘密在于它有两次买卖:
发行收入;广告收入。
认识媒体产品的商品性的意义
考虑读者的需要。 报业间的竞争促进新闻
思考题:
认识新闻事业的共性、特性与个性。 新闻界对“新闻事业具有双重属性”介产品商品性的意义? 怎样认识新闻事业的阶级性? 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谢谢
与您携手,共同成长
sangfor
Add: 4th Floor, Incubation Center, No.2Qilin Road,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P.C.:518052
新闻媒体既是党和政府的 耳目喉舌,也是人民的耳 目喉舌。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体系
宗旨: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群众。
自觉接受共产党领导,无条件宣传党的 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令。
工作路线:“全党办报、群众办报”。 格局:以党报为核心多品种、多层次媒
介并存。
所有制:属国有资产,全民所有。 运行方式:“事业性质,企业管理”。
• 566666666666666666 665555555555555555 555556558888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C、市场上的媒介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 其特殊性就在于它是以物质载体承载文化 内容(特殊符号与信息),受众对其消费 不是一种物质消费,受众消费的是其文化 内容,即接受信息和娱乐,是一种精神消 费,从而有可能对受众的思想意识产生影 响,对受众的行为产生影响,最终可能对 他人和社会产生影响。
媒介产品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 道德品质和社会风气
• 在我国,一直认为新闻媒介是上层建筑, 1992年以后,逐渐认识并பைடு நூலகம்认其经济 属性。现在我国对新闻媒体的管理采取的 “事业性质,企业管理”政策,就是这种 认识的体现。 • “事业性质,企业管理”,是指在保证党 的新闻事业是党的耳目喉舌的前提下,以 企业管理的方法来经营新闻媒介。
正确的价值取向永远不能背弃, 有责任感才会赢得公信力。
• 2003年1月18日,在柬发行量很大、影响力也很大的《吴哥之光》报道说, 泰国女影星素瓦南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面对一位柬记者何时到柬访问演出的 提问时,回答说:“如果吴哥窟归还给泰国,我就会到柬演出。”报道甫出, 就被柬多家传媒转载,即时被大肆渲染成泰国政府的言论。 • 在这股言论影响下的青年人高呼反对泰国的口号首先进行游行示威。后来, 人群渐渐失控。约50名柬青年翻过泰国驻柬大使馆的大门,破口大骂泰国 人,同时用石头砸破大使馆的窗玻璃,最后纵火焚烧使馆大楼。示威行动一 直延续到了30日中午,找不到泰国人的示威人群的行为越发偏激,并发展 为暴乱。他们放火烧毁街上的汽车,攻击泰国驻柬埔寨的其他官方机构和商 业目标。泰国在柬公司的建筑、工厂被人群肆意破坏、抢掠,损失严重。骚 乱发生后,泰国立时作出了激烈的反应。大约有800名泰国民众聚集在柬使 馆,抗议柬民众践踏泰国国王的画像。泰国出动了大量的防暴警察…… • 后经过特别委员会的调查,刊载泰国女星未经证实言论的《吴哥之光》总编 辑占瓦塔承认,该报日前刊登的泰国著名女演员的煽动性故事没有经过独立 查证,是三名身份不明的男子提供的消息来源。这则虚假消息差点使两国发 生战争,最后虽然和解了,但柬埔寨无条件赔偿给泰国4000多万美元,使 这个贫穷的国家的经济雪上加霜……
• 2010年2月20日23时15分,山西省寿阳县 人一个朋友,国家地震观测站的, 也是打电话来,说地震的机率很大!大约 是90%的几率,愿大家好运!这绝对权 威!”
•
2月20日晚至21日凌晨,由于“地震谣言” 迅速传播,山西晋中、太原、吕梁、长治、 阳 泉等地部分群众走出家门,萎缩在寒风 中等待地震的来临。 • 在晋中市的祁县、平遥、左权等地,各乡 村通过广播叫醒熟睡的村民躲避灾害;太 原市内,有学校紧急通知学生家长躲地震。
• 湖南卫视定位:“快乐中国”,并提出 “锁定娱乐,锁定年轻,锁定全国”的口 号。 • “导向金不换”。从湖南广电大厦西裙 楼一楼沿楼梯上行,一抬头,迎面扑来五 个大字。看看落款,是湖南广电前任掌舵 者魏文彬的手书。 • “挂在这‘必经要道’上,就是为让每个 员工上下楼都能看见,不断提醒自己”。 湖南省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姜欣说。
• 东南快报3月22日报道 福州平潭13岁的少 年陈某看完黄碟后,竟对同村的两名7岁女 童实施诱奸。事后,陈某又多次引诱奸淫 这两名女童,前日,他再次施暴时,被大 练边防派出所官兵抓获。 • 来源:中国新 闻网 2008-03-22 04:05
媒介产品影响人们的情绪、行 为和社会稳定
传媒的性质
A、媒介产品既是一种物质产品,又是一种 精神产品。 • 媒介产品不同于一般产品,其区别在于其 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物质载体,一是文化 内容,两者不可分割。
• B、媒介既具有经济属性,又具有意识形态属性,既属于 经济基础,又属于上层建筑。 • 媒介的生产需要资金、物力和劳力,媒介产品同样可以而 且一般需要在市场进行交换,赚取利润,媒介产业是现代 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媒介所传播的经济信息对经济 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媒介具有经济属性,属于第 三产业,即信息产业。 • 同时,媒介所承载的文化内容具有意识形态性,总是一定 社会文化和思想意识的反映,它的生产也受到一定社会政 治、法律、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影响,而且对受众的思 想意识会产生一定的作用。因此,媒介具有意识形态性, 媒介又属于上层建筑。
市民涌上街头“等地震”
市民半夜从家里跑到街头、公 园躲避灾难
半夜热闹的街道
2月21日,山西省太原市的市民听信地震谣
言,顶着寒风走上街头“等地震”
• 所以,媒介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它 具有以下突出特性: • 一是商品性:(赚钱赢利) • 二是政治性:(影响国家政治) • 三是文化性:(影响社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