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禁毒日宣传资料

合集下载

626禁毒教育

626禁毒教育

6 • 26国际禁毒日宣传资料1、什么是毒品根据《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 吗啡, 大麻, 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2、毒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依赖性;非法性; 危害性.3、毒品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十二个字.(1) 毒品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2) 毒品问题诱发其他违法犯罪, 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3) 毒品问题渗透和腐蚀政权机构, 加剧腐败现象;(4) 毒品问题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4、毒品是如何分类的毒品的分类方法有很多, 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不同的分类:(1) 根据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 可将毒品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2) 根据毒品来源和生产方法不同,可分为天然毒品和合成毒品.(3) 根据毒品对人体的作用,可分为麻醉剂,抑制剂, 兴奋剂,镇静剂和致幻剂.(4) 根据毒品对人的危害程度,分为软性毒品和硬性毒品.5、什么是麻醉药品麻醉药品是指由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管制的, 连续使用易产生身体和精神依赖性, 能形成瘾癖的药品.6、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有哪些根据国务院颁布的《麻醉药品管理办法》和卫生部公布的《麻醉药品品种目录》,属于我国麻醉药品管制范围的包括:阿片类, 可卡因类, 可待因类, 大麻类和合成麻醉药类及卫生部指定的其他易成瘾癖的药品, 药用原植物及其制剂等, 共7 类118 种. 根据我国《药品管理法》第39 条的规定, 国家对麻醉药品实行特殊管理办法, 进行管制.7、什么是罂粟罂粟是罂粟科两年生草本植物.罂粟花期过后,结出椭圆形的蒴果,在成熟蒴果上切割,可渗出白色浆汁,把浆汁凉干,就成为棕黑色的胶状物—鸦片.鸦片是制造吗啡和海洛因的原料.8、什么是罂粟壳罂粟壳又称米壳,御米壳,粟壳,鸦片烟果果,大烟葫芦,烟斗斗等.罂粟壳是罂粟的成熟干燥果壳,呈椭圆形或瓶状卵形,直径1.5〜5厘米左右,长3〜7厘米左右. 外表面黄白色,浅棕色至淡紫色,平滑, 略有光泽,表面常见纵向或横向割痕.气味清香,略苦,可入药. 罂粟壳中含有吗啡,可待因, 蒂巴因,那可汀等鸦片中所含有的成分, 虽含量较鸦片小, 但久服亦有成瘾性. 因此, 罂粟壳被列入麻醉药品管理的范围予以管制.9、什么是鸦片鸦片, 又叫阿片, 俗称大烟, 源于罂粟植物蒴果, 其所含主要生物碱是吗啡. 鸦片因产地不同,呈黑色或褐色; 有氨味或陈旧尿味, 味苦, 气味强烈. 生鸦片经烧煮和发酵,可制成精制鸦片, 呈棕色或金黄色. 吸食时散发香甜气味.鸦片最初是作为药用, 目前在药物中仍有应用, 如阿片粉, 阿片片, 复方桔梗散, 托氏散, 阿桔片等,主要用于镇咳,止泻等.10、什么是吗啡吗啡是鸦片(阿片)中最主要的生物碱, 从鸦片提取而成. 纯净的吗啡为无色或白色的粉末或结晶. 粗制吗啡称为" 黄皮". 吗啡制剂多以盐酸盐的形式存在, 医学上叫盐酸吗啡.吗啡的成瘾性很强, 海洛因,杜冷丁,美沙酮等都是吗啡的衍生物11、什么是海洛因海洛因(Heroin)是吗啡的半合成品,化学名称叫二乙酰吗啡,呈灰白色粉末状, 也就是人们所说的" 白粉"," 白面".12、什么是精神药品精神药品是指由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管制的, 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13、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有哪些根据国务院颁布的《精神药品管理办法》和卫生部公布的《精神药品品种目录》, 属于我国精神药品管制范围的包括:兴奋剂, 抑制剂和致幻剂等, 共2类119种.根据我国《药品管理法》第39条的规定, 国家对精神药品实行特殊管理办法, 进行管制.14、什么是兴奋剂常见的有哪些兴奋剂是加速和增强中枢神经系统活动,使人处于强烈兴奋具有成瘾性的精神药品.兴奋剂的种类繁多,大多通过人工合成, 常见的有:苯丙胺类(冰毒), 苯丙胺类衍生物MDMA,MD摇头丸),可卡因,咖啡因等.15、吸毒多久就会成瘾一旦沾染毒品就会成瘾是每个吸毒者的必然结局. 成瘾时间的快慢与使用毒品的种类, 纯度, 剂量, 每日的次数,及滥用的方式而异,个体耐受差异也有重要的关系. 据资料记载, 吸食海洛因, 每日四次, 每次一克, 连续三天就能使人产生毒瘾. 也有报道, 每日吸食一次海洛因, 五天左右就能产生毒瘾. 亦有报道, 海洛因四号静脉注射一次就足以令你上瘾, 戒断综合症的出现, 是认定阿片类成瘾的重要临床标志.16、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在哪一年1840年17、哪一个条约的签订, 造成鸦片类毒使中华大地, 中国坠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苦难深渊《南京条约》18、1938年广东虎门销烟的领导者是准林则徐19、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是何年何月通过的1990 年12月.20、走私, 贩卖, 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苯丙胺五十克以上,《刑法》规定怎样处罚可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并处没收财产.21、我国的禁毒工作方针是什么禁毒工作实行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禁种, 禁制, 禁贩,禁吸并举的方针.22、下列说法是否正确①冰毒就是有毒的冰块,(错误);②"摇头丸"不是毒品(错误);③吸毒人员虽然是受害者, 但也是违犯了法规(正确); ④吸毒是自己的事, 政府不应该管(错误);⑤贩卖毒品都应该判处死刑(错误);⑥吸毒对个人有危害, 但对家庭和社会影响不大(错误);⑦禁毒工作是一门社会性工作, 应该全民动员,人人动手(正确);⑧学校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 进行禁毒教育意义不大(错误);⑨告诉别人吸毒方法, 没有犯罪(错误);⑩帮别人保管毒品不违法(错误).23、我国法律规定, 吸毒成瘾的要送哪里戒毒强制戒毒所.24、服食和贩卖"摇头丸"的,按什么罪行论处按吸毒和贩毒论处.25、吸毒人员强制戒毒后又复吸的怎样处置送由司法部门建立和管理的劳教戒毒所劳动教养并继续戒除毒瘾.26、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每年的6 月26 日.27、走私, 贩卖, 运输,制造海洛因多少克可以判处死刑50 克28、《禁毒法》于什么时间施行2008年6月1日.29、青少年毒品犯罪的成因有哪些家庭不良影响, 学校教育的失误, 交友不良的影响, 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矛盾, 心理因素的影响,青少年主体与客观现实的矛盾30、什么是禁毒教育的" 五个一工程"各省, 自治区, 直辖市都要建立一所禁毒教育基地;各大中小学校每年都要集中开展一次禁毒教育活动;各地都要组织一批禁毒宣传理论研究成果;创作一批禁毒文艺作品;培养一批青年禁毒志愿者.青少年如何预防新型毒品一,青少年是新型毒品预防教育重点对象随着新型毒品的泛滥, 青少年已经日益明显地成为最容易受这类毒品侵害的高危人群之一.由于年轻人精力充沛: 追求新奇,寻找刺激,非常容易受到这类新型毒品的诱惑和俘虏. 歌舞厅, 迪吧等娱乐场所是青少年群体乐于消费的地方, 同时也是新型毒品泛滥的场所. 许多青少年处于好奇或是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开始接触毒品, 毒贩们也常采用各种招数诱惑孩子们吸毒.因此我们需要动员社会的各种资源, 采用科学的方式去解决.关注点主要集中于通过培养青少年的品质和精神来预防新型毒品滥用, 追求有意义的人生目标, 以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二,青少年吸食新型毒品的诱因1, 无知和轻信: 调查表明, 在青少年吸毒中的情况下吸食毒品. 有80%以上是在不知道新型毒品危害2, 贪慕虚荣,赶时髦: 错误的人生观导致许多年轻人误将吸毒视为时髦, 气派, 是高档消费和富有的象征, 最终断送了他们本来美好的前程.3, 借助吸毒逃避现实,寻求解脱:一些青少年试图借吸毒逃避现实,寻求解脱.这种不积极的心态,其结局只能是登上"死亡快车".4, 交友不慎:许多年轻人染毒是来自周围的不良影响, 坚决拒绝这种不良影响是唯一的选择.5, 赌气或逆反心理:" 你不让我干,我偏要试试"的逆反心理,不服气,不甘心,不认同的较劲心理,在许多青少年中普遍存在.你说毒品可怕,我就不怕;你说毒品难戒,我就吸一个给你看,正是这种逆反心理, 促使一些年轻人自己跳进了火坑.6, 追求刺激和享乐.7, 受毒贩引诱.三,如何防范青少年吸食毒品1, 学校如何防范新型毒品(1) 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新型毒品预防教育工作, 通过各种教育渠道与方式,使广大青少年学生充分认识摇头丸, 氯胺酮等新型毒品的特点和危害,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2) 讲解有关正确对待青春期,提高自尊心,调节情绪,面对压力,对待挫折等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学生不借毒解闷, 借毒消愁.(3) 针对歌舞厅等娱乐场所是新型毒品传播高危点的事实, 要教育青少年学生拒绝进入歌舞厅等娱乐场所, 远离吸毒人群, 引导学生自觉抵御新型毒品的诱惑.(4) 积极组织和鼓励学生参与禁毒活动, 如" 不让毒品进校园"," 禁毒志愿者行动"等等.2, 家庭如何教育子女不沾染新型毒品(1) 经常耐心听取子女的意见, 和孩子交知心朋友, 培养孩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 随时引导孩子健康成长.(2) 家长要掌握了解新型毒品的危害和禁毒知识, 成为子女拒绝毒品的教师.(3) 以身作则, 在孩子面前更要做榜样,首先不沾染毒品.(4) 尽量少让孩子去治安复杂场所.(5) 教育孩子慎交朋友.(6) 教育孩子从小不随便接受陌生人的礼物.(7) 发现孩子性格和行为有异常表现,应引起警惕.3, 青少年"自卫防毒"术不要进入治安复杂的场所有警觉戒备意识,对诱惑提高警惕,采取坚决拒绝的态度,不轻信谎言.如: 不轻易和陌生人搭讪,不接受陌生人提供的香烟和饮料; 出入娱乐场所,尽量少喝里面提供的饮料,不随便离开座位,离开座位时最好有人看守饮料, 食物等. 不要盲目攀比,盲目追求时尚.不要滥用药品(减肥药, 兴奋药, 镇静药等).一旦遇到无法排解的事端, 首先要设法寻找正确的途径解决,而不能沉溺其中自弃,更不能借毒解愁. 自暴自弃, 更不能借毒解愁.廖少山2014-6-26。

2023年国际禁毒日宣传主题(70条)

2023年国际禁毒日宣传主题(70条)

2023年国际禁毒日宣传主题(70条)“毒物必须受到惩罚,贩卖毒品要受到惩罚,吸毒要受到惩罚,滥用毒品要受到打击。

”以下是关于这个话题的一些有用的《2023年国际禁毒日宣传主题》,许多人热衷于分享有关与生活相关的短句。

主题可以使内容更加精确,使文章更具有准确性,你能带我们读一读那些富有意义的主题吗?2023年国际禁毒日宣传主题(1--20条)1.毒品是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威胁。

2.禁毒是保护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3.在生活中远离毒品是最佳选择。

4.及早了解毒品知识,及时预防毒品危害。

5.禁毒行动,从我做起。

6.我们需要宣传禁毒的重要性。

7.让我们所有人携手共同禁毒。

8.禁毒,守护健康。

9.国际禁毒日,为理性禁毒做贡献。

10.禁毒宣传,保障美好未来。

11.禁毒,防止悲剧重演。

12.不沾染毒品,让生命更美好。

13.科学的理性禁毒,让人民身心健康。

14.毒品违法,有害无益。

15.禁毒是责任,更是良心。

16.禁毒路上,众志成城。

17.觉醒意识,远离毒品。

18.不毒不碰,生命更长。

19.拒绝毒品的侵蚀,才有更好的未来。

20.禁毒,让人民安康度日。

2023年国际禁毒日宣传主题(21--40条)21.保护儿童,从禁毒开始。

22.禁毒宣传,让家庭和社会更美好。

23.坚守理性,守护健康。

24.推进禁毒,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25.禁毒路上,我们与你同行。

26.禁毒宣传,关爱身心。

27.共同打击毒品,建设美好社会。

28.禁毒,保护青少年。

29.拒绝毒品,保证人民的健康。

30.禁毒,从心、从身体开始。

31.禁毒行动,让毒品无处藏身。

32.毒品追溯制度,为制度和合法性进行探索。

33.禁毒路上,我们不孤单。

34.理性警惕,杜绝毒品。

35.禁毒从我做起,绝不深陷毒品泥潭。

36.拥抱健康,拒绝毒品。

37.禁毒保健康,守护平安。

38.禁毒路上,让我们携手并进。

39.理性禁毒,从一点一滴做起。

40.选一条健康路,远离毒品。

2023年国际禁毒日宣传主题(41--70条)41.禁毒,守护美好人生。

禁毒知识宣传资料

禁毒知识宣传资料

荔波县“6.26”禁毒知识宣传资料1、国际禁毒日是6月26日。

2、“冰毒”最早是由哪个国家的人生产出来的(日本)3、“金三角”是指位于东南亚的(泰国、老挝、缅甸)边境地区的三角地带。

4、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杰出的禁毒英雄是(林则徐)5、走私、贩毒、运输、制造海洛因(50)克,可判处死刑。

6、《禁毒法》是(2008年6月1日)起实施的。

7、海洛因是吗啡的半合成品,也就是俗称的(白粉)8、甲基苯丙胺属不属于天然类毒品(不是)9、(海洛因)毒品是目前世界上吸食人群最多的。

10 、新闻、出版、文化、广播、电影、电视等有关单位,应当有针对性地面向社会进行禁毒宣传教育的说法是(正确的)11、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时间是(1840年6月)12、拒绝毒品“零计划”行动是由(全国总工会)发起的。

13、申请成为禁毒志愿者的年龄要求是(18周岁以上)14、刘德华主演的电影《门徒》反映了(金三角)地区制造毒品的情况。

15、发现吸贩情况,想向公安机关举报应拨打电话号码(110)16、《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引诱、教嗖、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7、非法持有海洛因(10)克以上的,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18、氯胺酮的别称是(K粉)19、目前最常用的脱毒药物是(美沙酮)20、“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我国著名历史人物(林则徐)写的诗句,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情怀。

21、吸毒人员可以自行到具有戒毒治疗资质的医疗机构接受戒毒治疗正确吗?(正确)22、我国《刑法》对毒品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对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贩卖毒品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23、《禁毒法》规定的禁毒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进行、禁吸并举)24、吸毒成瘾的认定办法由(公安部门)规定25、吸毒成瘾人员应当进行(社区戒毒)26、戒毒人员应当在(户籍所在地)接受社区戒毒。

27、鸦片俗称(大烟),是从罂粟提炼出来的,极易成瘾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

国际禁毒日主题宣传

国际禁毒日主题宣传

常见毒品(marcotics)
之鸦片
鸦片( 品名或常用名:Laudanum, Paregoric;俗称:Opium) ——取自罂粟 的生鸦片以圆块状、饼状或砖状出售, 以后再粉碎或进一步加工。鸦片的有效 成分为生物碱,最主要的是吗啡。使用 鸦片成瘾后,可引起体质衰弱及精神颓 废,还会缩短寿命。过量使用可引起急 性中毒,因呼吸抑制而造成死亡。
常见毒品(marcotics)
之吗啡
吗啡 (Roxanol) ——是一种无色或白色结晶 粉,是鸦片的主要生物碱,从鸦片中提炼 而成。吗啡通过注射及口服可产生欣快感, 并产生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肠胃系统 的副作用。吗啡是一种全身抑制药,使用 后容易成瘾。
常见毒品(marcotics)
之海洛因
海洛因 (商品名或常用名:二乙酰吗啡; 俗称:Horse, Smack, H, Stuff, Junk)——由吗 啡经化学药物提炼而成,呈白色粉末状, 俗称“白粉”。它是强烈的中枢神经系统 抑制剂,会对人的生殖、神经和肠胃系统 造成严重损害。海洛因极易成瘾,且难戒 断。过量服用会因呼吸抑制而死亡。是被 吸毒者广泛滥用的一种毒品。联合国禁毒 署1998年公布的数字表明,吸食海洛 因的人数为800万,占世界总人口的 0.14%。
国际禁毒斗争(fight)
泰国士兵在清莱府的罂粟地里持枪警戒 。
主要机构(organization)
“联合国麻醉品司”、“国际麻醉品管制局 秘书处”和“联合国麻醉品滥用管制基金” 合并为一个统一的麻醉品管制机构,并于1 991年1月根据联合国大会第45/17 9号决议正式成立了联合国国际麻醉品管制 署 (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Drug Control Programme -- UNIDCP),简称“联合国禁毒署”

国际禁毒日宣传资料大全

国际禁毒日宣传资料大全

国际禁毒日宣传资料大全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6月26日,它是全球范围内旨在提高人们对毒品危害的认识,促进全球禁毒行动的重要日子。

自德国提出“国际禁毒日”以来,在联合国的支持下,全球范围内已经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反毒宣传活动,从而使更多人了解毒品危害,积极倡导毒品的预防和控制。

以下是国际禁毒日宣传资料大全,旨在向大家传递正确的禁毒知识。

一、5类毒品毒品是危害社会的元凶,可分为五类,分别是:鸦片类、大麻类、可卡因类、安非他命类和吗啡类。

这五类毒品危害不一,但都会给身体和心理带来严重伤害,甚至会危及生命。

二、毒品的危害毒品的危害不仅仅局限于身体上的伤害,还会对身心带来长期的影响。

长期吸食毒品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容易引发脑部功能障碍和心理障碍,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不可预估的危害。

除此之外,毒品也会让人们的生活受到极大的影响,会破坏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

三、毒品的预防预防毒品的最佳方法是从小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厘清毒品的危害和后果,增强对毒品的辨识力。

家庭、学校和社区也应当积极地开展反毒宣传和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毒品对人体的伤害和危害,提高人们对毒品的警惕性和预防意识。

四、毒品的治疗毒瘾患者需要进行严格的戒毒治疗。

在接受治疗过程中,毒瘾患者应得到心理上的支持和关爱,医护人员应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且为他们提供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帮助和指导,帮助他们重新完成社会适应性的转变。

五、禁毒执法禁毒执法是禁止毒品的一项重要措施。

通过严格的法律制度和创新的执法手段,应对毒品的犯罪行为和制造贩卖行为,对毒品危害展开严厉的打击,使毒贩无所遁藏,让社会上的毒品活动得到明显抑制,为社会提供更加安全和稳定的环境。

六、禁毒宣传禁毒宣传是禁止毒品的另一项重要手段。

禁毒宣传应该落实到家庭、学校、社区和媒体等各个方面,借助各种形式的宣传手段,普及禁毒知识,强化预防意识,呼吁广大人民群众合力参与禁毒行动,共同维护社会稳定和健康发展。

总之,毒品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关系到全人类的安全和幸福。

国际禁毒日禁毒知识宣传资料大全57条

国际禁毒日禁毒知识宣传资料大全57条

国际禁毒日禁毒知识宣传资料大全57条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6月26日,旨在提高全球公众对毒品问题的认识和关注,促进毒品问题的预防和处理,保护青少年及广大人民群众不受毒品的侵害。

国际禁毒日是全球范围内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和防治工作的重要节点,也是各国加强合作、集中资源、共同应对毒品威胁的良好契机。

以下是关于“国际禁毒日禁毒知识宣传资料大全57条”的文档。

一、什么是毒品?毒品是指会改变人体中枢神经活动和精神状态,并造成一定程度的瘾痕形成的物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的规定,毒品分为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大麻、可卡因、吗啡、冰毒七类。

二、吸毒的危害吸毒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危害,如果长期吸毒,会导致各种精神和生理上的疾病,破坏家庭和社会和谐,还会让生命失去意义。

具体表现为:神经过敏、记忆力减退、心理障碍、荒唐行为、大脑缺氧、手脚麻木、自杀倾向等。

三、如何预防吸毒预防吸毒的最好办法就是不吸毒,远离危险区域,并且警惕毒品的宣扬和诱惑。

另外还要提高安全意识,增加自我保护能力,勇于向有关部门举报涉毒犯罪行为。

四、如何拒绝毒品要拒绝毒品需要自信、果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坚决说“不”并独立思考问题。

还要善于自我转移,寻找其他的正面活动,并且学会拒绝为吸毒者提供帮助。

五、如何帮助吸毒者如果遇到已经沉迷于毒品的人,我们应该掌握寻求帮助的渠道,尽力挺身而出,关注主动联系帮助吸毒者。

还要坚持“帮助自己、帮助他人”,关注个人、家庭、社会等多处资源来共同推动吸毒治疗。

六、禁毒法律政策禁毒法律政策是国家重要的预防毒品的利器。

禁止各类毒品生产、贩卖、运输、使用等活动,加强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

七、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预防和治疗吸毒的重要途径。

父母应该关爱孩子,了解孩子的身心问题,多陪伴孩子的成长,多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增强孩子的自我防御力。

八、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学生接受禁毒教育的主要场所。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防御能力,指导家长和教师监测学生的行为。

国际禁毒日宣传资料大全

国际禁毒日宣传资料大全

6.26国际禁毒日宣传资料大全1、什么是毒品根据《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2、毒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依赖性;非法性;危害性.3、毒品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十二个字.(1)毒品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2)毒品问题诱发其他违法犯罪,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3)毒品问题渗透和腐蚀政权机构,加剧腐败现象;(4)毒品问题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4、毒品是如何分类的毒品的分类方法有很多,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不同的分类:(1)根据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可将毒品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2)根据毒品来源和生产方法不同,可分为天然毒品和合成毒品.(3)根据毒品对人体的作用,可分为麻醉剂,抑制剂,兴奋剂,镇静剂和致幻剂.(4)根据毒品对人的危害程度,分为软性毒品和硬性毒品.5、什么是麻醉药品麻醉药品是指由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管制的,连续使用易产生身体和精神依赖性,能形成瘾癖的药品.6、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有哪些根据国务院颁布的《麻醉药品管理办法》和卫生部公布的《麻醉药品品种目录》,属于我国麻醉药品管制范围的包括:阿片类,可卡因类,可待因类,大麻类和合成麻醉药类及卫生部指定的其他易成瘾癖的药品,药用原植物及其制剂等,共7类118种.根据我国《药品管理法》第39条的规定,国家对麻醉药品实行特殊管理办法,进行管制.7、什么是罂粟罂粟是罂粟科两年生草本植物.罂粟花期过后,结出椭圆形的蒴果,在成熟蒴果上切割,可渗出白色浆汁,把浆汁凉干,就成为棕黑色的胶状物—鸦片.鸦片是制造吗啡和海洛因的原料.8、什么是罂粟壳罂粟壳又称米壳,御米壳,粟壳,鸦片烟果果,大烟葫芦,烟斗斗等.罂粟壳是罂粟的成熟干燥果壳,呈椭圆形或瓶状卵形,直径1.5~5厘米左右,长3~7厘米左右.外表面黄白色,浅棕色至淡紫色,平滑,略有光泽,表面常见纵向或横向割痕.气味清香,略苦,可入药.罂粟壳中含有吗啡,可待因,蒂巴因,那可汀等鸦片中所含有的成分,虽含量较鸦片小,但久服亦有成瘾性.因此,罂粟壳被列入麻醉药品管理的范围予以管制.9、什么是鸦片鸦片,又叫阿片,俗称大烟,源于罂粟植物蒴果,其所含主要生物碱是吗啡.鸦片因产地不同,呈黑色或褐色;有氨味或陈旧尿味,味苦,气味强烈.生鸦片经烧煮和发酵,可制成精制鸦片,呈棕色或金黄色.吸食时散发香甜气味.鸦片最初是作为药用,目前在药物中仍有应用,如阿片粉,阿片片,复方桔梗散,托氏散,阿桔片等,主要用于镇咳,止泻等.10、什么是吗啡吗啡是鸦片(阿片)中最主要的生物碱,从鸦片提取而成.纯净的吗啡为无色或白色的粉末或结晶.粗制吗啡称为"黄皮".吗啡制剂多以盐酸盐的形式存在,医学上叫盐酸吗啡.吗啡的成瘾性很强,海洛因,杜冷丁,美沙酮等都是吗啡的衍生物11、什么是海洛因海洛因(Heroin) 是吗啡的半合成品,化学名称叫二乙酰吗啡,呈灰白色粉末状,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白粉","白面".12、什么是精神药品精神药品是指由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管制的,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13、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有哪些根据国务院颁布的《精神药品管理办法》和卫生部公布的《精神药品品种目录》,属于我国精神药品管制范围的包括:兴奋剂,抑制剂和致幻剂等,共2类119种.根据我国《药品管理法》第39条的规定,国家对精神药品实行特殊管理办法,进行管制.14、什么是兴奋剂常见的有哪些兴奋剂是加速和增强中枢神经系统活动,使人处于强烈兴奋具有成瘾性的精神药品.兴奋剂的种类繁多,大多通过人工合成,常见的有:苯丙胺类(冰毒),苯丙胺类衍生物MDMA,MDA(摇头丸),可卡因,咖啡因等.15、吸毒多久就会成瘾一旦沾染毒品就会成瘾是每个吸毒者的必然结局.成瘾时间的快慢与使用毒品的种类,纯度,剂量,每日的次数,及滥用的方式而异,个体耐受差异也有重要的关系. 据资料记载,吸食海洛因,每日四次,每次一克,连续三天就能使人产生毒瘾.也有报道,每日吸食一次海洛因,五天左右就能产生毒瘾.亦有报道,海洛因四号静脉注射一次就足以令你上瘾,戒断综合症的出现,是认定阿片类成瘾的重要临床标志.16、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在哪一年1840年17、哪一个条约的签订,造成鸦片类毒使中华大地,中国坠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苦难深渊《南京条约》18、1938年广东虎门销烟的领导者是准林则徐19、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是何年何月通过的1990年12月.20、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苯丙胺五十克以上,《刑法》规定怎样处罚可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21、我国的禁毒工作方针是什么禁毒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的方针.22、下列说法是否正确①冰毒就是有毒的冰块,(错误);②"摇头丸"不是毒品(错误);③吸毒人员虽然是受害者,但也是违犯了法规(正确);④吸毒是自己的事,政府不应该管(错误);⑤贩卖毒品都应该判处死刑(错误);⑥吸毒对个人有危害,但对家庭和社会影响不大(错误);⑦禁毒工作是一门社会性工作,应该全民动员,人人动手(正确);⑧学校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进行禁毒教育意义不大(错误);⑨告诉别人吸毒方法,没有犯罪(错误);⑩帮别人保管毒品不违法(错误).23、我国法律规定,吸毒成瘾的要送哪里戒毒强制戒毒所.24、服食和贩卖"摇头丸"的,按什么罪行论处按吸毒和贩毒论处.25、吸毒人员强制戒毒后又复吸的怎样处置送由司法部门建立和管理的劳教戒毒所劳动教养并继续戒除毒瘾.26、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每年的6月26日.27、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海洛因多少克可以判处死刑50克28、《禁毒法》于什么时间施行2008年6月1日.29、青少年毒品犯罪的成因有哪些家庭不良影响,学校教育的失误,交友不良的影响,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矛盾,心理因素的影响,青少年主体与客观现实的矛盾30、什么是禁毒教育的"五个一工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要建立一所禁毒教育基地;各大中小学校每年都要集中开展一次禁毒教育活动;各地都要组织一批禁毒宣传理论研究成果;创作一批禁毒文艺作品;培养一批青年禁毒志愿者.青少年如何预防新型毒品一,青少年是新型毒品预防教育重点对象随着新型毒品的泛滥,青少年已经日益明显地成为最容易受这类毒品侵害的高危人群之一.由于年轻人精力充沛:追求新奇,寻找刺激,非常容易受到这类新型毒品的诱惑和俘虏.歌舞厅,迪吧等娱乐场所是青少年群体乐于消费的地方,同时也是新型毒品泛滥的场所.许多青少年处于好奇或是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开始接触毒品,毒贩们也常采用各种招数诱惑孩子们吸毒.因此我们需要动员社会的各种资源,采用科学的方式去解决.关注点主要集中于通过培养青少年的品质和精神来预防新型毒品滥用,追求有意义的人生目标, 以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二,青少年吸食新型毒品的诱因1,无知和轻信:调查表明,在青少年吸毒中的情况下吸食毒品.有80%以上是在不知道新型毒品危害2,贪慕虚荣,赶时髦:错误的人生观导致许多年轻人误将吸毒视为时髦,气派,是高档消费和富有的象征,最终断送了他们本来美好的前程.3,借助吸毒逃避现实,寻求解脱:一些青少年试图借吸毒逃避现实,寻求解脱.这种不积极的心态,其结局只能是登上"死亡快车".4,交友不慎:许多年轻人染毒是来自周围的不良影响,坚决拒绝这种不良影响是唯一的选择.5,赌气或逆反心理:"你不让我干,我偏要试试"的逆反心理,不服气,不甘心,不认同的较劲心理,在许多青少年中普遍存在.你说毒品可怕,我就不怕;你说毒品难戒,我就吸一个给你看,正是这种逆反心理,促使一些年轻人自己跳进了火坑.6,追求刺激和享乐.7,受毒贩引诱.三,如何防范青少年吸食毒品1,学校如何防范新型毒品(1)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新型毒品预防教育工作,通过各种教育渠道与方式,使广大青少年学生充分认识摇头丸,氯胺酮等新型毒品的特点和危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2)讲解有关正确对待青春期,提高自尊心,调节情绪,面对压力,对待挫折等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学生不借毒解闷,借毒消愁.(3)针对歌舞厅等娱乐场所是新型毒品传播高危点的事实,要教育青少年学生拒绝进入歌舞厅等娱乐场所,远离吸毒人群, 引导学生自觉抵御新型毒品的诱惑.(4)积极组织和鼓励学生参与禁毒活动,如"不让毒品进校园","禁毒志愿者行动"等等.2,家庭如何教育子女不沾染新型毒品(1)经常耐心听取子女的意见,和孩子交知心朋友,培养孩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随时引导孩子健康成长.(2)家长要掌握了解新型毒品的危害和禁毒知识,成为子女拒绝毒品的教师.(3)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更要做榜样,首先不沾染毒品.(4)尽量少让孩子去治安复杂场所.(5)教育孩子慎交朋友.(6)教育孩子从小不随便接受陌生人的礼物.(7)发现孩子性格和行为有异常表现,应引起警惕.3,青少年"自卫防毒"术不要进入治安复杂的场所有警觉戒备意识,对诱惑提高警惕,采取坚决拒绝的态度,不轻信谎言.如:不轻易和陌生人搭讪,不接受陌生人提供的香烟和饮料; 出入娱乐场所,尽量少喝里面提供的饮料,不随便离开座位,离开座位时最好有人看守饮料,食物等. 不要盲目攀比,盲目追求时尚.不要滥用药品(减肥药,兴奋药,镇静药等).一旦遇到无法排解的事端,首先要设法寻找正确的途径解决,而不能沉溺其中自弃,更不能借毒解愁.自暴自弃,更不能借毒解愁.。

禁毒资料

禁毒资料

禁毒知识宣传资料大全1、何谓“国际禁毒日”?1987年6月,联合国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了“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国际会议”。

会议专门讨论了毒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通过了禁毒的《综合性多学科纲要》,向各国政府和组织提出了禁毒要综合治理的建议。

会议提出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口号。

6月26日大会结束,与会代表一致通过决议,确定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

2、什么是毒品?根据我国《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摇头丸、K粉)3、吸毒为什么会成瘾?总的来说,吸毒会成瘾是毒品与人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方面毒品有个共同的特性,就是进入人体后作用于人的脑内与学习记忆有关的神经系统,逐渐产生精神依赖(心瘾),进而形成追求使用该药物的行为;另一方面,毒品进入人体后,破坏人体正常的平衡,产生在毒品作用下新的平衡状态(身体依赖)。

一旦停止吸毒,就会感到不适。

只有连续不断地吸入更大剂量的毒品,才能保持人体新的平衡。

4、吸毒有哪些危害?(1)吸毒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12个字。

(2)吸毒对个人的危害:吸毒严重危害身心健康,加速死亡。

吸毒扭曲人格,自毁前程。

吸毒引发自残、自杀等行为。

吸毒容易感染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

吸毒对家庭的危害:吸毒给家庭成造成巨大的精神摧残。

吸毒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吸毒贻害后代。

(3)吸毒对社会的危害:吸毒诱发犯罪。

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

吸毒者在耗尽个人和家庭钱财后就会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进行以贩养吸、贪污、诈骗、盗窃、抢劫、凶杀等犯罪活动。

吸毒吞噬社会巨额财富。

吸毒败坏社会风气,腐蚀人的灵魂,摧毁民族精神,这已成为全世界普遍的问题。

吸毒影响国民素质。

吸毒者都丧失正常的劳动能力。

5、导致吸毒的原因主要有哪些?(1)好奇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禁毒日宣传资料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国际禁毒日宣传资料
少年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对生活充满热情和憧憬,渴望拥有五彩斑斓的生活和精彩人生。

在这个关键时期,如果吸了第一根烟,尝试了第一口毒品,涉足了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一旦染上毒瘾,你的人生悲剧就会从此开始。

要避免悲剧的发生,就必须构筑拒绝毒品的心理防线。

牢记“四知道”
一要知道什么是毒品;
二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除;
三要知道毒品的危害;
四要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毒品种类
杜冷丁K粉美沙酮大麻鸦片冰毒摇头丸吗啡(morphine)海洛因可卡因咖啡因安纳咖苯环已哌啶(PCP)麦司卡林
吸毒对人体的危害
(1):身体依赖性
由于反复用药所造成的一种强烈的依赖性。

身体依赖性:毒品作用于人体,使人体体能产生适应性改变,形成在药物作用下的
新的平衡状态。

一旦停掉药物,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称为戒
断反应,使人感到非常痛苦。

用药者为了避免戒断反应,就必须定时用药,并且不断加
大剂量,使吸毒者终日离不开毒品。

(2):精神(心理)依赖性
毒品进入人体后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使吸毒者出现一种渴求用药的强烈欲望,驱
使吸毒者不顾一切地寻求和使用毒品。

一旦出现精神依赖后,即使经过脱毒治疗,在急
性期戒断反应基本控制后,要完全康复原有生理机能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

更严重的是,对毒品的依赖性难以消除。

这是许多吸毒者在一而在、再而三复吸毒
的原因,也是世界医、药学界尚待解决的课题。

(3):毒品危害人体的机理
我国目前流行最广、危害最严重的毒品是海洛因,海洛因属于阿片灯药物。

在正常
人的脑内和体内一些器官,存在着内源性阿片肽和阿片受体。

在正常情况下,内源性阿
片肽作用于阿片受体,调节着人的情绪和行为。

人在吸食海洛因后,抑制了内源性阿片
肽的生成,逐渐形成在海洛因作用下的平衡状态,一旦停用就会出现不安、焦虑、忽冷
忽热、起鸡皮疙瘩、流泪、流涕、出汗、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这种戒断反应的
痛苦,反过来又促使吸毒者为避免这种痛苦而千方百计地维持吸毒状态。

冰毒和摇头丸
在药理作用上属中枢兴奋药,毁坏人的神经中枢。

吸毒对身心的危害
(1)吸毒对身体的毒性作用:毒性作用是指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对身体的一种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机体的功能失调和组织病理变化。

中毒主要特征有:嗜睡、感觉迟钝、运动失调、幻觉、妄想、定向障碍等。

(2)戒断反应:是长期吸毒造成的一种严重和具有潜在致命危险的身心损害,通常在突然终止用药或减少用药剂量后发生。

许多吸毒者在没有经济来源购毒、吸毒的情况下,或死于严重的身体戒断反应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或由于痛苦难忍而自杀身亡。

戒断反应也是吸毒者戒断难的重要原因。

(3)精神障碍与变态:吸毒所致最突出的精神障碍是幻觉和思维障碍。

他们的行为特点围绕毒品转,甚至为吸毒而丧失人性。

(4)感染性疾病:静脉注射毒品给滥用者带来感染性合并症,最常见的有化脓性感染和乙形肝炎,及令人担忧的艾滋病问题。

此外,还损害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易感染各种疾病。

吸毒对社会的危害
(1)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

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2)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3)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

无论用什么方式吸毒,对人体的肌体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