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电表的原理及使用优秀教案

多用电表的原理及使用优秀教案
多用电表的原理及使用优秀教案

盘县第三中学高二物理导学案

班级:姓名:小组名称:

主备课教师:备课组教师:

备课组长审核签名:包级主任审核签名:

§4.2多用电表地原理及使用教学反思

学习目标1.会利用多用电表测电流和电压

2. 知道欧姆表测电阻地原理.会根据电阻地约略值选择合适地档位来测量电阻.

自学基础知识梳理1.对于多用电表来说,红、黑表笔地规定

是为了与以往地电压表、电流表“+、—

”极统一,即电流流入地为极,电流流

出地为极.

2.由于I与R x并不是简单地反比关系,所以欧姆表地刻度是地,从

右向左,刻度越来越

.

3使用欧姆表地注意事项:(请同学回答并总结出)

①测电阻时,要使被测电阻同其它电路 .

②欧姆表一般均有几挡,每一挡地R0都不相同,而且使用时间长

了,电池地E,r均要发生改变,所以在每次使用前及换挡后都要

进行 .

③每次使用后要把开关拨到档或交流电压挡地量程.

④利用欧姆表测电阻仅是而已,在此基础上,应再利用伏安法

测量才会比较准确.

课题教学反思

4.有一只灵敏电流表地满偏电流I g=500μA,内阻R g=

1000Ω,

(1)若把它改装成量程为1mA地毫安表,应如何改装?画

出电路图并计算所需电阻地阻值;

(2)若将这只灵敏电流表改装为量程10V地伏特表,又应如

何改装?画出电路图并计算所需电阻地阻值;

欧姆表

1.两表笔短接时,电路总电阻为

Rg+R0+ r,测量部分阻值为零,电流为最

大值Ig,指针满偏,刻出“0”

2.两表笔断开时,电路断路,电阻为

∞,电流为零,指针不偏,刻出“∞”;

3.两表笔中接入某电阻,若指针半

偏,则I = Ig/2,对照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不难看出此时

Rx=Rg+R0+ r,接入地电阻值恰好等于此时地欧姆表内阻,也

称中值电阻

讨论一下,怎样确定欧姆表地内阻?

1 / 2

2 / 2

课题 课 堂 检 测 教学反思

1.关于多用电表表面上地刻度线,下列说法中正确地是( )

A .直流电流刻度线和直流电压刻度线都是均匀地,可以共用一个刻度

B .电阻刻度是不均匀地

C .电阻刻度上地零刻度与直流电流地最大刻度线相对应

D .电阻刻度上地零刻度与直流电流地最大刻度线不对应

2.甲、乙两同学使用欧姆挡测同一个电阻时.他们都把选择开关旋到“×100”挡,并能正确操作.他们发现指针偏角太小,于是甲把选择开关旋到“×1 k ”挡,乙把选择开关旋到“×10”挡,但乙重新调零,而甲没有重新调零,则以下说法正确地是( )

A .甲选挡错误,而操作正确

B .乙选挡正确,而操作错误

C .甲选挡错误,操作也错误

D .乙选挡错误,而操作正确

3.有一个多用电表,其欧姆挡地四个量程分别为:“×1”“×10”“×100”“×1 k ”,某同学把选择开关旋到“×100”挡测量一未知电阻

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很大,为了减小误差,它应该( )

A .换用“×1 k ”挡,不必重新调整调零旋钮

B .换用“×10”挡,不必重新调整调零旋钮

C .换用“×1 k ”挡,必须重新调整调零旋钮

D .换用“×10”挡,必须重新调整调零旋钮 4.如下图所示,在用多用电表测量直流电压U 和测量电阻R 时,若红表笔插入多用电表地正(+)插孔,则( )

A .前者电流从红表笔流入多用电表,后者电

流从红表笔流出多用电表 B .前者电流从红表笔流入多用电表,后者电

流从红表笔流入多用电表

C .前者电流从红表笔流出多用电表,后者电流从红表笔流出多用电表

D .前者电流从红表笔流出多用电表,后者电流从红表笔流入多用电表

5. 如右图所示中E 为电源,R 1、R 2为电阻.S 为开关.现用多用电表测

量流过电阻R 2地电流.将多用电表地选择开关调至直流电流挡(内阻很小)以后,正确地

接法是( )

A .保持S 闭合,将红表笔接在a 处, 黑表笔接在b 处

B .保持S 闭合,将红表笔接在b 处,黑表笔接在a 处

C .将S 断开,红表笔接在a 处,黑表笔接在b 处

D .将S 断开,红表笔接在b 处,黑表笔接在a 处 6.调整欧姆零点后,用“×10”挡测量一个电阻地阻值,发现表针偏转角度极小,那么正确地判断和做法是( )

A .这个电阻值很小

B .这个电阻值很大

C .为了把电阻值测得更准确些,应换用

“×1”挡,重新调整欧姆零点后测量

D .为了把电阻值测得更准确些,应换用“×

7.下图中A 、B 、C 是多用表在进行不同测量时

转换开关分别指示地位置,D 是多用表指针在测量时地偏转位置,由此可知:

(1)A 是________挡,若用此挡测量,指针位置如D ,则读数是________;

(2)B 是________挡,若用此挡测量,指针位置

如D ,则读数是________;

(3)C 是________挡,若用此挡测量,指针位置如

D ,则读数是________

多用电表-的原理与使用(精心整理)教案资料

多用电表-的原理与使用(精心整理)

高考物理实验读数练习专题 多用电表的原理与使用 一、多用电表 1).表盘:多用电表可以用来测量电流、电压、电阻等,并且每一种测量都有几个量程.外形如图2所示:上半部为表盘,表盘上有电流、电压、电阻等多种量程的刻度;下半部为选择开关,它的四周刻有各种测量项目和量程.另外,还有欧姆表的调零旋钮、指针定位螺丝和测试笔的插孔.由于多用电表的测量项目和量程比较多,而表盘的 空间有限,所以并不是每个项目的量程都有专门的标度,有些标度就属于共用标度,如图中的第二行就是交、直流电流和直流电压共用的标度. 2).挡位:如图3所示,其中1、2为电流测量端,3、4为电压测量端,5为电阻测量端,测量时,黑表笔插入“-”插孔,红表笔插入“+”插孔,并通过选择开关接入与待测量相对应的测量端. 图2

图3 (背诵)二、欧姆表操作步骤 1.机械调零,用小螺丝刀旋动定位螺丝使指针指在左端电流零刻度处,并将红、黑表笔分别接入“+”、“-”插孔。 2.选挡:选择开关置于欧姆表“×1”挡。 3.表笔短接欧姆调零:在表笔短接时调整欧姆挡的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右端电阻零刻度处,若“欧姆零点”旋钮右旋到底也不能调零,应更换表内电池。 4.测量读数:将表笔搭接在待测电阻两端,读出指示的电阻值并与标定值比较,随即断开表笔。 5.换一个待测电阻,重复以上2、3、4过程,选择开关所置位置由被测电阻值与中值电阻值共同决定,可置于“×1”或“×10”或“×100”或“×1k”挡。 6.多用电表用完后,将选择开关置于“OFF”挡或交变电压的最高挡,拔出表笔。 数据处理 1.测电阻时,电阻值等于指针的示数与倍率的乘积,指针示数的读数一般读两位有效数字. 2.测电流和电压时,如果所读表盘的最小刻度为1、0.1、0.01等,读数时应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若表盘的最小刻度为0.2、0.02、0.5、0.05等,读数时只读到与最小刻度位数相同即可 (背诵)误差分析 1.电池用旧后,电动势会减小,内电阻会变大,致使电阻测量值偏大,要及时更换新电池. 2.欧姆表的表盘刻度不均匀,估读时易带来误差,要注意其左密右疏特点. 3.由于欧姆表刻度的非线性,表头指针偏转过大或过小都会使误差增大,因此要选用恰当挡位,使指针指中值附近. 4.测电流、电压时,由于电表内阻的影响,测得的电流、电压值均小于真实值. 5.读数时的观测易形成偶然误差,要垂直表盘正对指针读数.

高中物理《多用电表的原理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章第8 节《多用电表的原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欧姆表的讨论,进一步提高运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问题的能力。 2、知道欧姆表测量电阻的原理,了解欧姆表内部结构和刻度特点。 3、了解多用电表的基本结构,知道多用电表的测量功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本例题的学习探究过程,让学生明白欧姆表测电阻的原理就是就是依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将较难的电阻测量转换为较简单的电流的测量,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体会“转换测量”这种物理思想。 2、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亲自动手操作连接电路,按照I=这样一个一一对应关系,将表头的电流刻度转换为欧姆表的电阻刻度,体会欧姆表制作过程,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让学生明白多用电表就是在共用一个电流表表头的基础上,设置不同的电路档位,并且设置选择开关,实现其一表多功能的原理,体会复杂事物的简单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永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2、通过规范的实验操作培养了学生对待科学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3、亲身制作出欧姆表,又体验了成功的乐趣,增强的自信心,培养了物理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欧姆表和多用电表的制作原理。 难点:理解欧姆表和多用电表的制作原理。 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材分析 “多用电表”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第二章第八节的内容,它是电流表、电压表改装学完后,研究欧姆表的改装问题,又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深化和实际应用,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能巩固电学问题的分析思路,加深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 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能力,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 \s\up7() 导入新课 教师:多用电表是咱们生活中常用的工具,可以用来测量电压、电流、电阻,应用非常的广泛,我们已经学习过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和量程较大的电流表的原理,那么这节课咱们就来探究一下多用电表的原理。 学生活动:

多用电表的原理及使用优秀教案

盘县第三中学高二物理导学案 班级:姓名:小组名称: 主备课教师:备课组教师: 备课组长审核签名:包级主任审核签名: 课 题 §4.2多用电表地原理及使用教学反思 学习目标1.会利用多用电表测电流和电压 2. 知道欧姆表测电阻地原理.会根据电阻地约略值选择合适地档位来测量电阻. 自学基础知识梳理1.对于多用电表来说,红、黑表笔地规定 是为了与以往地电压表、电流表“+、— ”极统一,即电流流入地为极,电流流 出地为极. 2.由于I与R x并不是简单地反比关系,所以欧姆表地刻度是地,从 右向左,刻度越来越 . 3使用欧姆表地注意事项:(请同学回答并总结出) ①测电阻时,要使被测电阻同其它电路 . ②欧姆表一般均有几挡,每一挡地R0都不相同,而且使用时间长 了,电池地E,r均要发生改变,所以在每次使用前及换挡后都要 进行 . ③每次使用后要把开关拨到档或交流电压挡地量程. ④利用欧姆表测电阻仅是而已,在此基础上,应再利用伏安法 测量才会比较准确. 课题教学反思 教 师 剖 析 4.有一只灵敏电流表地满偏电流I g=500μA,内阻R g= 1000Ω, (1)若把它改装成量程为1mA地毫安表,应如何改装?画 出电路图并计算所需电阻地阻值; (2)若将这只灵敏电流表改装为量程10V地伏特表,又应如 何改装?画出电路图并计算所需电阻地阻值; 欧姆表 1.两表笔短接时,电路总电阻为 Rg+R0+ r,测量部分阻值为零,电流为最 大值Ig,指针满偏,刻出“0” 2.两表笔断开时,电路断路,电阻为 ∞,电流为零,指针不偏,刻出“∞”; 3.两表笔中接入某电阻,若指针半 偏,则I = Ig/2,对照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不难看出此时 Rx=Rg+R0+ r,接入地电阻值恰好等于此时地欧姆表内阻,也 称中值电阻 合 作 探 究 讨论一下,怎样确定欧姆表地内阻? 1 / 2

第8、9节 多用电表的原理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1.关于多用电表表面上的刻度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直流电流刻度线和直流电压刻度线都是均匀的,可以共用一刻度 B.电阻刻度是不均匀的 C.电阻刻度上的零刻度与直流电流的最大刻度线相对应 D.电阻刻度上的零刻度与直流电流的最大刻度线不对应 答案:D 2.(2011年金华一中高二测试)在图2-8-11电路中,当合上开关S后,两个标有“3 V、1 W”的灯泡均不发光,用电压表测得U ac=U bd=6 V,如果各段导线及接线处均无问题,这说明( ) 图2-8-11 A.开关S未接通 B.灯泡L2的灯丝断了 C.灯泡L1的灯丝断了 D.滑动变阻器R电阻丝断了 答案:B 3.调整欧姆零点后,用“×10”挡测量一个电阻的阻值,发现表针偏转角度极小,那么正确的判断和做法是( ) A.这个电阻值很小 B.这个电阻值很大 C.为了把电阻值测得更准确些,应换用“×1”挡,重新调整欧姆零点后测量 D.为了把电阻值测得更准确些,应换用“×100”挡,重新调整欧姆零点后测量 解析:选BD.欧姆表的指针不测量时摆在左边最大阻值处.测量时偏转角度极小,说明阻值相对所选欧姆挡很大,应改换高挡位. 4.把一个量程为5 mA的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R×1挡,电流表的内阻是50 Ω,电池的电 动势是 V,经过调零之后测电阻,当欧姆表指针指到满偏的3 4 位置时,被测电阻的阻值是 ( )

A .50 Ω B .100 Ω C . Ω D .400 Ω 解析:选B.由欧姆表改装原理及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I g =E R 内,R 内=E I g =300 Ω,经过调零之后测电阻,当欧姆表指针指到满偏的34位置时,34I g =E R 内+R x ,得R x =100 Ω. 5.实验室有下列器材: A .电流表(0~100 μA, kΩ); B .电流表(0~1 mA,1 kΩ); C .变阻器(0~300 Ω); D .变阻器(0~800 Ω); E .干电池 V ,r =0); 现要改装一只欧姆表,从上述备用器材中,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_,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电源应选用________(填序号).改装好的欧姆表中心刻度的阻值为________. 解析:若选项用A 电流表需要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 =E /I g - kΩ= kΩ.C、D 两个变阻器都不能用,故不能选A 电流表.若选用B 电流表需要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 =E /I g -1 kΩ= kΩ=500 Ω,D 变阻器可以满足,故电流表选B ,滑动变阻器选D.欧姆表中心刻度的阻值为R 中=R 内=E /I g = V/1 mA = kΩ,由于只有一个电源,故电源选E. 答案:B D E kΩ 一、选择题 1.用多用电表欧姆挡测电阻,有许多注意事项,下列说法中哪些是错误的( ) A .测量前必须调零,而且每测量一次电阻都要重新调零 B .每次换挡后必须电阻调零 C .待测电阻如果是连接在电路中,应把它先与其他元件断开,再进行测量 D .两个表笔要与待测电阻接触良好才能测得较准确,因此,应当用两手分别将两个表笔与电阻两端紧紧捏在一起 解析:选AD.两个表笔要与待测电阻接触良好才能测得较准确,但是,用两手分别将两个表笔与电阻两端紧紧捏在一起,就会将人体电阻连入电路. 2.用多用电表欧姆挡(×100)测试三只二极管,其结果依次如图2-8-12①②③所示,关于二极管的说法正确的是( )

多用电表 原理与使用(精心整理)

多用电表的原理与使用 一、多用电表的结构与原理 1.欧姆表的构造:如图1所示,欧姆表由电流表G 、电池、调零电阻R 和红黑表笔组成. 图1 欧姆表内部:电流表、电池、调零电阻串联. 外部:接被测电阻R x . 全电路电阻R 总=R g +R +r +R x 2.工作原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I =E R g +R +r +R x 当红、黑表笔短接并调节R 使指针满偏时有 I g =R r r g ++ε= 中R ε (1)、 当电笔间接入待测电阻R x 时,有 I x =x R R +中ε (2) 联立(1)、(2)式解得 g x I I =中 中R R R x +(3) 由(3)式知当R x =R 中时,I x =2 1I g ,指针指在表盘刻度中心,故称R 中为欧姆表的中值电阻,由(2)式或(3)式可知每一个R x 都有一个对应的电流值I ,如果在刻度盘上直接标出与I 对应的R x 的值,那么当红、黑表笔分别接触待测电阻的两端,就可以从表盘上直接读出它的阻值。 3.刻度的标定:红黑表笔短接(被测电阻R x =0)时,调节调零电阻R ,使I =I g ,电流表的指针达到满偏,这一过程叫欧姆表调零. (1)当I =I g 时,R x =0,在满偏电流I g 处标为“0”.(图甲) (2)当I =0时,R x →∞,在I =0处标为“∞”.(图乙) (3)当I =I g 2 时,R x =R g +R +r ,此电阻是欧姆表的内阻,也叫中值电阻.

由于电流和电阻的非线性关系,表盘上电流刻度是均匀的,其对应的电阻刻度是不均匀的,电阻的零刻度在电流满刻度处。 4、多用电表 1).表盘:多用电表可以用来测量电流、电压、 电阻等,并且每一种测量都有几个量程.外形 如图2所示:上半部为表盘,表盘上有电流、 电压、电阻等多种量程的刻度;下半部为选择 开关,它的四周刻有各种测量工程和量程.另外, 还有欧姆表的调零旋钮、指针定位螺丝和测试笔 的插孔. 由于多用电表的测量工程和量程比较多,而表盘的 空间有限,所以并不是每个工程的量程都有专门的标度,有些标度就属于共用标度,如图中的第二行就是交、直流电流和直流电压共用的标度. 2).挡位:如图3所示,其中1、2为电流测量端,3、4为电压测量端,5为电阻测量端,测量时,黑表笔插入“-”插孔,红表笔插入“+”插孔,并通过选择开关接入与待测量相对应的测量端. 图3 二、欧姆表操作步骤 1.机械调零,用小螺丝刀旋动定位螺丝使指针指在左端电流零刻度处,并将红、黑表笔分别接入“+”、“-”插孔。 2.选挡:选择开关置于欧姆表“×1”挡。 3.短接调零:在表笔短接时调整欧姆挡的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右端电阻零刻度处,若“欧姆零点”旋钮右旋到底也不能调零,应更换表内电池。 4.测量读数:将表笔搭接在待测电阻两端,读出指示的电阻值并与标定值比较,随即断开表笔。 5.换一个待测电阻,重复以上2、3、4过程,选择开关所置位置由被测电阻值与中值电阻值共同决定,可置于“×1”或“×10”或“×100”或“×1k ”挡。 图2

多用电表的原理教学设计

《多用电表的原理》教学设计 大庆市第二十三中学 高二物理教师佟平 20121112

《多用电表的原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多用电表的原理》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第八节,既是对上一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同时也是物理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一个典型例子。多用表的原理包括测电流、测电压、测电阻。关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改装已在第四节中讲过。对于欧姆表的原理,教科书没有采用阐述欧姆表原理的传统方法,而是通过例题的方式来讲解欧姆表的原理。先让学生来做一道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例题,即承接上节知识,其实质是要把欧姆表这一新知识引入进来,学生通过对例题的分析和解答体会到电阻的变化会引起电流读数的变化,即电阻值与电流表读数具有一一对应关系,通过创造性的联想来渗透欧姆表的原理。在欧姆表的基础上,通过教科书“思考与讨论”“说一说”栏目让学生了解多用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2.教学重点:欧姆表和单量程多用电表的制作原理。 3.教学难点:理解欧姆表和单量程多用电表的制作原理。 4.教材的处理: 本单元内容可分两节可来处理,本节为第一课时,主要是探究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多用电表的原理。 第二课时为学生实验课,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及相关练习巩固。 二、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分析: ①掌握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并已熟练掌握了电路串并联的规律,会利用该定律列式求解相关问题。 ②掌握了电流表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原理和刻度方法。 2.学习能力分析: ①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不断提高,具备初步地、独立发现事物内在联系和一般规律的能力。 ②具有初步的概括归纳总结能力、逻辑推力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欧姆表的讨论进一步提高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问题的能力。 (2)、知道欧姆表测量电阻的原理,理解欧姆表的内部结构和刻度特点。 (3)、了解多用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过程与方法 将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取新知识,同时也让学生经历了问题解决的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探索、发现,勇于创新的精神。 四、教学资源 科教片、PPT课件、探究学案、指针式多用电表、数字式多用电表

多用电表的原理与使用精心

多用电表的原理与使用 精心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高考物理实验读数练习专题 多用电表的原理与使用 一、多用电表 1).表盘:多用电表可以用来测量电流、电压、电阻等,并且每一种测量都有几个量程.外形如图2所示:上半部为表盘,表盘上有电流、电压、电阻等多种量程的刻度;下半部为选择开关,它的四周刻有各种测量项目和量程.另外,还有欧姆表的调零旋钮、指针定位螺丝和测试笔的插孔.由于多用电表的测量项目和量程比较多,而表盘的 空间有限,所以并不是每个项目的量程都有专门的标度,有些标度就属于共用标 图2 度,如图中的第二行就是交、直流电流和直流电压共用的标度. 2).挡位:如图3所示,其中1、2为电流测量端,3、4为电压测量端,5为电阻测量端,测量时,黑表笔插入“-”插孔,红表笔插入“+”插孔,并通过选择开关接入与待测量相对应的测量端. 图3 (背诵)二、欧姆表操作步骤

1.机械调零,用小螺丝刀旋动定位螺丝使指针指在左端电流零刻度处,并将红、黑表笔分别接入“+”、“-”插孔。 2.选挡:选择开关置于欧姆表“×1”挡。 3.表笔短接欧姆调零:在表笔短接时调整欧姆挡的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右端电阻零刻度处,若“欧姆零点”旋钮右旋到底也不能调零,应更换表内电池。 4.测量读数:将表笔搭接在待测电阻两端,读出指示的电阻值并与标定值比较,随即断开表笔。 5.换一个待测电阻,重复以上2、3、4过程,选择开关所置位置由被测电阻值与中值电阻值共同决定,可置于“×1”或“×10”或“×100”或“×1k”挡。 6.多用电表用完后,将选择开关置于“OFF”挡或交变电压的最高挡,拔出表笔。 数据处理 1.测电阻时,电阻值等于指针的示数与倍率的乘积,指针示数的读数一般读两位有效数字. 2.测电流和电压时,如果所读表盘的最小刻度为1、、等,读数时应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若表盘的最小刻度为、、、等,读数时只读到与最小刻度位数相同即可 (背诵)误差分析

多用电表的原理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多用电表 一、教材分析 “多用电表”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第八节的内容,它是电流表、电压表改装学完后,研究欧姆表的改装问题,又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深化和实际应用,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能巩固电学问题的分析思路,加深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能力,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G(表头)改装而成的,了解电流表(表头)的原理,知道什么是电流表满偏电流和满偏电压; (2)理解表头改装成常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原理,会用万用表测量电路元件上的电压、电流、电阻等电学量; (3)会用多用表判断二极管的质量和极性等; (4) 会用多用表查找电路故障。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用电表原理的分析过程,认识物理学分析、研究实际问题的方法;; (2)经历学会使用多用电表的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认识物理实验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人生观。引导学生关心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喜悦,立志于把所学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还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爱护器材,节约能源。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将表头G改装成大量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原理,理解改装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的物理意义;(2)学会使用多用电表。 难点:(1)理解改装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的物理意义;(2)量程的选择。(3)欧姆表刻度的确定 四、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分析:

U g I g ①掌握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并已熟练掌握了电路串并联的规律,会利用该定律列式求解相关问题。 ②掌握了电流表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原理和刻度方法。 2.学习能力分析: ①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不断提高,能够初步地、独立发现事物内在联系和一般规律的能力。 ②具有初步的概括归纳总结能力、逻辑推力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五、教学方法 1.实验法:使用多用表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实验,初步把握多用表的原理和测量方法步骤。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两人一组,实验室内教学。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二)情景引入、展示目标 课件:动画展示多用电表是安培表、伏特表、欧姆表功能的三合一。 这节课我们将一起认识一种可以测量电流、电压以及电阻等电学量的仪表——万用电表。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播 1、多用电表的构造 (利用多媒体、实物演示,学生回答学案设置的对图填空题) 2、介绍多用电表电路 (一一对应构造各部分,多媒体展示,学生回答学案设置问题, 教师指出万用表多用途的原理:接不同的端口,万用表接入不同 电路,变成电压表、电流表、欧姆表可测电压、电流、电阻)

多用电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多用电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一、多用电表的结构和原理 (1)多用电表由一只灵敏的电流表(表头)与若干元件组成测量电路,每进行一种测量时只使用其中的一部分电路,其他部分不起作用。 (2)多用电表的上半部分为表盘,下半部分为选择开关,周围标有测量功能的区域及量程。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旋转到电流档,多用电表内的电流表电路就被接通,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旋转到电阻档,多用电表内的欧姆表电路就被接通,另外还可以测量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及三极管的放大倍数等。 (3)多用电表的表面结构如图所示,其表面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为表盘,共有三条刻度线,最上面的刻度线的左端标有“”,右端标有“0”,是用于测电阻的。中间的刻度线是用于测电流和直流电压的,其刻度是均匀的,,最下面的一条刻度线左侧标有“V”,是用于测交流电压的,其刻度是不均匀的。多用电表的下半部分为选择开关,周围标有测量功能的区域及量程。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旋转到电流档,多用电表就能测量电流;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旋转到其他功能区域时,就可用于测量电压和电阻。 多用电表的表面还有一对正、负插孔。红表笔插正插孔,黑表笔插负插孔,在插孔上面的旋钮叫调零旋钮,用它可进行电阻调零。另外,在表盘和选择开关之间还有一个调零螺丝,用它可进行机械调零,即旋转该调零螺丝,可使指针(在不接入电路中时)指在“0”刻线。 二、多用电表的使用方法 (一)多用电表在使用前,应观察指针是否指电流表的零刻度,若有偏差,应用螺丝刀调节多用电表中间的机械调零螺丝,使多用电表的指针指电流表的零刻度。 (二),使用多用电表进行测量时,要根据测量要求选择正确的档位。 (1)直流电流档:直流电流档的几个档位实际是由同一表头改装而成的几个量程不同的电流表。 (2)直流电压档:直流电压档的几个档位实际是由同一表头改装而成的几个量程不同的电压表。 (3)欧姆档(欧姆表) ①使用欧姆档操作要点的口诀: 开关扳到欧姆档,估计阻值选量程;正负表笔相碰时,转动旋钮调好零; 接入待测电阻后,金属测棒手莫碰;从右向左读示数,阻值还须倍率乘; 每次换档都调零,这条牢牢记心中;用完拔出两表笔,选择开关空档停。 ②使用多用电表“十二忌”: A、忌不调零就使用多用电表。 B、忌搞错连接方式。测电压需并联,测电流需串联。 C、忌搞反直流电流方向。直流电要从正极测试笔插孔流入,从负极测试笔插孔流出。 D、忌用手接触测试笔的金属杆。特别在测电阻时,更应注意不要用手接触测试笔的金属杆。 E、忌直流电档测交流电。 F、忌用多用电表测不是50Hz的交流电。普通多用电表的交流电档是按50Hz

多用电表的原理、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知能优化训练

多用电表的使用练习题 1.关于多用电表表面上的刻度线,下列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 A .直流电流刻度线和直流电压刻度线都是均匀的,可以共用一刻度 B .电阻刻度是不均匀的 C .电阻刻度上的零刻度与直流电流的最大刻度线相对应 D .电阻刻度上的零刻度与直流电流的最大刻度线不对应 答案:D 2.(2011年金华一中高二测试)在图2-8-11电路中,当合上开关S 后,两个标有“3 V 、1 W ”的灯泡均不发光,用电压表测得U ac =U bd =6 V ,如果各段导线及接线处均无问题,这说明 ( ) 图2-8-11 A .开关S 未接通 B .灯泡L 2的灯丝断了 C .灯泡L 1的灯丝断了 D .滑动变阻器R 电阻丝断了 答案:B 3.调整欧姆零点后,用“×10”挡测量一个电阻的阻值,发现表针偏转角度极小,那么正确的判断和做法是( ) A .这个电阻值很小 B .这个电阻值很大 C .为了把电阻值测得更准确些,应换用“×1”挡,重新调整欧姆零点后测量 D .为了把电阻值测得更准确些,应换用“×100”挡,重新调整欧姆零点后测量 解析:选BD.欧姆表的指针不测量时摆在左边最大阻值处.测量时偏转角度极小,说明阻值相对所选欧姆挡很大,应改换高挡位. 4.把一个量程为5 mA 的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R ×1挡,电流表的内阻是50 Ω,电池的电 动势是1.5 V ,经过调零之后测电阻,当欧姆表指针指到满偏的34 位置时,被测电阻的阻值是( ) A .50 Ω B .100 Ω C .16.7 Ω D .400 Ω 解析:选B.由欧姆表改装原理及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I g =E R 内 ,R 内=E I g =300 Ω,经过调零之后测电阻,当欧姆表指针指到满偏的34位置时,34I g =E R 内+R x ,得R x =100 Ω. 5.实验室有下列器材: A .电流表(0~100 μA,1.5 kΩ); B .电流表(0~1 mA,1 kΩ); C .变阻器(0~300 Ω); D .变阻器(0~800 Ω); E .干电池(1.5 V ,r =0); 现要改装一只欧姆表,从上述备用器材中,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_,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电源应选用________(填序号).改装好的欧姆表中心刻度的阻值为________. 解析:若选项用A 电流表需要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 =E /I g -1.5 kΩ=13.5 kΩ.C 、D 两个变阻器都不能用,故不能选A 电流表.若选用B 电流表需要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 =E /I g -1 kΩ=0.5 kΩ=500 Ω,D 变阻器可以满足,故电流表选B ,滑动变阻器选D.欧姆表中心

多用电表教案[公开课好]

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多用电表的原理和外部结构。 2.会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压、电流和定值电阻。 3.会使用多用电表测量二极管的正、反电阻,并据此判断二极管的正、负极。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观察多用电表并描述观察到的结构,培养学生短时间获取信息的能力。 2.通过学生实验的过程,学生发现问题,通过特殊元件(二极管)单向导电性的探究,逐步培养学生对新问题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分组实验,同学合作,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实验中问题的展示和讨论,逐步养成交流探讨的习惯。 2.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意识,并通过自己的分析,学会归纳总结,享受科学探究过程中的愉悦情绪。 教学重点: 1.会用多用电表的电压、电流和电阻档进行测量,能准确读出不同档位时电表的读数。 2.使用不同档位时要注意的问题,尤其是多用电表如何测定一个定值电阻的步骤。 教学难点: 1.用多用电表测量定值电阻。 2.引导学生得出特殊元件(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并判断二极管的正负极。 教学器材:ppt 课件,多用电表,电源,导线,开关,小灯泡,定值电阻,二极管。 教学方法: 多媒体,探究,讲授,讨论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回顾:将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和大量程的电流表 1、电流表改装:并联分流 2、电压表改装:串联分压 欧姆表原理: 3、欧姆表改装:闭合欧姆定律 I = E R g +r +R 1+R 改变Rx ,电流Ix 随之改变,Rx 与 Ix 一一对应。 注意: (1)欧姆表的刻度与其他表刻度相反且刻度不均匀 (2)欧姆表每次换档测电阻前都要调零。不能带电测量。 (3)欧姆表中电池用久了,电动势和内阻要改变,测出 11n R -=g 并R R =g 串(n-1)R

实验专题:多用电表的原理

实验专题:多用电表的原理 一、单选题(共5小题,每小题5.0分,共25分) 1.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多量程多用电表,其内部结构原理图如图所示.其电流表的量程分别为10 mA和250 mA,电压表的量程分别为10 V和250 V,电阻档分别为“×10 Ω”和“×100 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功能选择开关S与“1”相接时,所测物理量和量程分别是直流电流、250 mA B.功能选择开关S与“3”相接时,所测物理量和量程分别是直流电流、10 mA C.功能选择开关S与“5”相接时,所测物理量和量程分别是直流电压、250 V D.做电流表或电压表时电流从红表笔流进,从黑表笔流出,作欧姆表时电流从红表笔流出,从黑表笔流进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为欧姆表原理图,把欧姆表调零后测量一个阻值为R=10 Ω的电阻时,指针偏转至满刻度的处,现测量一个电阻R x,指针偏转至满刻度的处,则电阻R x的阻值为 () A.4 Ω B.20 Ω C.30 Ω D.60 Ω 3.一个用满偏电流为3 mA的电流表改装成的欧姆表,调零后用它测量500 Ω的标准电阻时,指针恰好指在刻度盘的正中间.如用它测量一个未知电阻时,指针指在1 mA处,则被测电阻的阻值为() A.1 000 ΩB.5 000 ΩC.1 500 ΩD.2 000 Ω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为欧姆表原理图,电池的电动势E=1.5 V,G为电流表,满偏电流为200 μA,当调零后,在两表笔间接一被测电阻R x时,电流表G的指针示数为50 μA,那么R x的值是 () A.7.5 kΩ B.22.5 kΩ C.15 kΩ D.30 kΩ 5.如图是一个将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的示意图,此欧姆表已经调零,用此欧姆表测一阻值为R的电阻时,指针偏转至满刻度处.现用该表测一未知电阻,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处, 则该电阻的阻值为() A.4R B.5R C.10R D.16R

多用电表-的原理与使用(精心整理)

高考物理实验读数练习专题 多用电表得原理与使用 一、多用电表 1).表盘:多用电表可以用来测量电流、电压、电阻等,并且每一种测量都有几个量程.外形如图2所示:上半部为表盘,表盘上有电流、电压、电阻等多种量程得刻度;下半部为选择开关,它得四周刻有各种测量项目与量程.另外,还有欧姆表得调零旋钮、指针定位螺丝与测试笔得插孔.由于多用电表得测量项目与量程比较多,而表盘得 空间有限,所以并不就是每个项目得量程都有专门得标度,有些标度就属于共用标度,如图中得第二行就就是交、直流电流与直流电压共用得标度. 2).挡位:如图3所示,其中1、2为电流测量端,3、4为电压测量端,5为电阻测量端,测量时,黑表笔插入“-”插孔,红表笔插入“+”插孔,并通过选择开关接入与待测量相对应得测量端. 图3 (背诵)二、欧姆表操作步骤 1.机械调零,用小螺丝刀旋动定位螺丝使指针指在左端电流零刻度处,并将红、黑表笔分 图2 别接入“+”、“”插孔。 2.选挡:选择开关置于欧姆表“×1”挡。 3.表笔短接欧姆调零:在表笔短接时调整欧姆挡得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右端电阻零刻度处,若“欧姆零点”旋钮右旋到底也不能调零,应更换表内电池。 4.测量读数:将表笔搭接在待测电阻两端,读出指示得电阻值并与标定值比较,随即断开表笔。 5.换一个待测电阻,重复以上2、3、4过程,选择开关所置位置由被测电阻值与中值电阻值共同决定,可置于“×1”或“×10”或“×100”或“×1k”挡。 6.多用电表用完后,将选择开关置于“OFF”挡或交变电压得最高挡,拔出表笔。 数据处理 1.测电阻时,电阻值等于指针得示数与倍率得乘积,指针示数得读数一般读两位有效数 字. 2.测电流与电压时,如果所读表盘得最小刻度为1、0、1、0、01等,读数时应读到最小刻度得下一位,若表盘得最小刻度为0、2、0、02、0、5、0、05等,读数时只读到与最小刻

《多用电表的原理》教案

R x 2、8《多用电表的原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多用电表”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第八节的内容,它是电流表、电压表改装学完后,研究欧姆表的改装问题,又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深化和实际应用,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能巩固电学问题的分析思路,加深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能力,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欧姆表和多用电表的制作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动手操作,学会简单串联电路的连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探索、发现,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欧姆表和多用电表的制作原理。 难点:理解欧姆表和多用电表的制作原理。 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过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和量程较大的电流表的原理。能否将电流表改装成测量电阻的欧姆表呢?下面我们就来探究这方面的问题。 一、欧姆表 电流表改装欧姆表首先要把电阻转换成电流, 系,然后在电流的刻度上更改为对应的电阻的大小。 学生活动:思考与讨论: 1、怎样使电路中形成电流? 2、如何使指针偏转不超过最大刻度? 教师(总结):(投影)教材图(如图所示)。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欧姆表的电路原理图。实际的欧姆表就是在这个原理的基础上制成的。 欧姆表电路

教师活动:(投影)教材例题1 【例题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1.5 V,内阻r=0.5 Ω,电流表满偏电流Ig=10 mA,电流表电阻7.5 Ω,A、B为接线柱。 欧姆表的原理 (1)用一条导线把A、B直接连起来,此时,应把可变电阻R1调节为多少才能使电流表恰好达到满偏电流? (2)调至满偏后保持R1的值不变,在A、B间接入一个150 Ω的定值电阻R2,电流表指针指着多少刻度的位置? (3)如果把任意电阻R接在A、B之间,电流表读数I与R的值有什么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求解,对求解结果进行总结、点评。 解:(1)因电流表电阻Rg的值不能忽略,此时可以把电流表视为一个电阻来计算。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 I g= E R g+r+R1 从中解出可变电阻R1的值 R1=E I g-R g-r =(1.5 0.01-7.5-0.5) Ω =142 Ω 这表示,当两个接线柱直接连到一起,且表头指针恰好满偏时,可变电阻R1的值为142 Ω。 (2)保持可变电阻R1的值不变,把R2=150 Ω接在A、B之间,设这时电流表读数为I2,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I2= E R g+r+R1+R2

《多用电表的原理 》教案

《多用电表的原理》教学设计 单位:天津市宝坻区第一中学 作者:张志红 一、学情分析 1、基础知识分析:学生已经掌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并已熟练掌握电路串并联的规律,会运用该定律求解相关问题;已经掌握电流表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原理和刻度方法。 2、学习能力分析: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不断提高,具备初步的独立发现事物内在联系和一般规律的能力;具有初步的概括归纳总结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欧姆表的原理,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学生不能灵活应用欧姆定律。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引导学生找出电阻与电流的一一对应关系,其中关键是从测电流如何过渡到测电阻。 二、学习内容分析 《多用电表的原理》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第八节的内容,它是学习了电流表、电压表改装之后,研究欧姆表的改装问题,又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深化和实际应用,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能巩固电学问题的分析思路,加深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解,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能力,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本节教学为一课时,教学重点是探究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以及多用电表的原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能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方法测量电阻的阻值; ②明确欧姆表的工作原理、内部结构和刻度特点; ③理解单量程多用电表的制作原理,知道简单的双量程多用电表。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欧姆表原理的分析,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探究、合作,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思辨、表达、交流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究物理的兴趣; ②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善于发现、勇于创新的精神。 四、重难点分析 重点: 1、能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测量电阻的阻值; 2、掌握欧姆表的原理,知道单量程多用电表的原理。 难点: 理解欧姆表和单量程多用电表的制作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