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试题 《寓言四则》同步测试(含答案)

合集下载

第22课 寓言四则 同步练习 七年级语文上册 (统编版)(含解析)

第22课 寓言四则 同步练习 七年级语文上册 (统编版)(含解析)

第22课寓言四则同步练习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含解析)第22课寓言四则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庇护(bì)溉汲(jí)宙斯(zhòu sī)躇步跐蹈(chú)B.爱慕(mù)饶头(ráo)凯歌(kǎi gē)舍然大喜(shě)C.中伤(zhòng)强大(qiáng)称(chèn)职身亡所寄(wú)D.较量(jiào)崩坠(zhuì)添头(tiān tou)闻而传之(chuá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赅人听闻炫耀头衔精致B.随声附和缥渺妥当神秘C.莽莽榛榛寂寞呈报陛下D.钦差大臣烦燥腥臊爵士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及其家穿井(待,等到)B.家无井而出溉汲(喝水)C.身亡所寄(无,没有)D.只使(纵使,即使)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宋之丁氏因往晓之B.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非得一人于井中也C.有闻而传之者求闻之如此D.有闻而传之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寓言中的“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常常用假设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B.寓言这种体裁往往篇幅短小,语言精练,故事中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C.伊索是古罗马寓言家,人们习惯于把古罗马寓言都归到他的名下,统称“伊索寓言”。

D.童话和寓言有很多相近的地方,如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常采用拟人化手法,都有劝诫、歌颂或讽刺的作用等,但两者也有区别。

6.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在雾霾越来越严重,每个公民都要有杞人忧天的意识,这样才能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

B.与大鱼较量了半小时后,钓友终于成功钓起了这条50多斤重的大青鱼。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22 寓言四则(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22   寓言四则(含答案)

22 寓言四则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爱慕.(mù)溉汲.(jí)躇.步跐蹈(chú)B.添.头(tiān) 喇.叭(lǎ) 舍.然大喜(shě)C.中.伤(zhòng) 强.大(qiáng) 身亡.所寄(wú)D.较.量(jiào) 崩坠.(zhuì) 闻而传.之(chuán)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2)闻.之于宋君。

(3)奈何..忧其坏?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家无井/而出溉汲。

B.有/闻而传之者。

C.奈何忧/崩坠乎?D.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2)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儿。

”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蚊子和狮子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

若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

我比你强得多。

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

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22《寓言四则》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22《寓言四则》同步练习(含答案)

22寓言四则一、积累运用1.选出下面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B)A.边塞.(sài)较.量(jiào)剌.叭(lǎ)B.爱慕.(mù) 凯.歌(kǎi) 添.头(tiān)C.赫.拉(hè) 雕.像(diāo) 粘.住(nián)D.崩坠.(zhuì) 舍.然(shì) 庇.护(pì)【解析】A项“剌”应为“喇”;C项“粘”应读zhān;D项“庇”应读bì。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穿.井得一人(挖掘、开凿)(2)溉汲..(打水浇田)(3)及.其家穿井(待,等到)(4)国人道...之(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道:讲述)(5)闻.之于宋君(听到,文中指“使听到”)(6)问之于.丁氏(向)(7)得一人之使.(使唤,指劳力)(8)丁氏对.曰(应答,回答)(9)求闻之若此..(像这样,如此)(10)不若..无闻也(不如,比不上)(11)崩坠..(崩塌,陷落)(12)身亡.所寄.(wú无,没有)(依存)(13)因往晓.之(告知,开导)(14)若.屈伸呼吸(你)(15)终日在天中行止..(行动,活动)(16)奈何..(为何,为什么)(17)只使..坠(纵使,即使)(18)亦不能有所中伤..(伤害)(19)充塞四虚..(四方)(20)躇步跐蹈....(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21)其人舍然..大喜(“舍”同“释”,解除、消除。

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 3.解释下列加点虚词的意思。

之⎩⎪⎪⎨⎪⎪⎧①宋之.丁氏( 助词,的 )②有闻而传之.者 ( 代词,这话 )③国人道之. ( 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这件事 )④闻之.于宋君 ( 代词,这件事 )⑤得一人之.使 ( 助词,的 )⑥求闻之.若此 ( 定语后置的标志,语序 应为“若此之求闻” )4.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思。

①穿.井得一人 古义:__挖掘、开凿__ 今义:__破、透__②国.人道之 古义:__国都__ 今义:__国家__③国人道.之 古义:__讲述__ 今义:__道理__5.解释下列多义词。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4.寓言四则同步练习(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4.寓言四则同步练习(附答案)

24寓言四则考点1分析形象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墨斯三次问话,神态、语气一样吗?表现出他怎样的形象?第一问是探询;第二问时“笑”写出他满意又得意的心态;第三问时他已经有把握胜过所有的神,显得很狂妄。

表现出赫耳墨斯妄自尊大,没有自知之明。

2.品析蚊子挑战狮子的动作描写,分析蚊子的形象。

“吹着喇叭”——进军前的号角,充满自信;“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善用智谋,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冲”——面对强敌,勇敢无畏,一往无前。

考点2概括寓意分别概括这四则寓言的寓意。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讽刺了那些妄自尊大、爱慕虚荣的人。

《蚊子和狮子》: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就得意忘形、忽视自己短处的人。

《穿井得一人》:不要轻信流言蜚语,不要传播未经自己考察的话,切忌道听途说。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杞人忧天》:不要为没根据的事情而忧虑和担心。

基础积累1.下列词语的注音或字形全对的一组是()A.庇.护(pì)寓.言(yù)凯歌废寝忘食B.溉.汲(ɡài) 星宿.(sù) 雕像杞人优天C.较.量(jiào) 中.伤(zhòng) 奈何屈伸呼吸D.崩坠.(zhuì) 充塞.(sè) 光耀爱幕虚荣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家无井而出溉汲..________________(2)及.其家穿井________________(3)国人道.之________________(4)闻.之于宋君________________(5)得一人之使.________________(6)身亡.所寄________________(7)因往晓.之________________(8)若.屈伸呼吸________________(9)只使..坠________________(10)其人舍.然大喜________________3.选出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A.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B.非得一人/于井中也C.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D.又有/忧彼之所忧者4.下列“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有闻而传之.者B.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C.因往晓之.D.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5.下列关于寓言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寓言是将生活哲理寄托在一个假想的、具体形象的、具有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里的一种文学体裁。

人教版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第22课《寓言四则》同步测试

人教版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第22课《寓言四则》同步测试

寓言四那么根底达标1.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

赫.拉( ) 庇.护( )虚.荣( ) 爱慕.( )喇.叭( ) 粘.住( )较.量( ) 凯.歌( )2.根据解释 ,写出成语。

(1)傲慢自大、得意或满不在乎的样子。

( )(2)原指野兽的凶猛模样。

现常用于形容坏人凶相毕露的样子。

( )(3)形容满意如意而自得其乐。

( )(4)目空一切 ,认为世界上无人能与之相比。

形容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 )3.解释以下加点的字。

(1)家无井而出溉汲.:________________。

(2)国人道.之:________________。

(3)丁氏对.曰:________________。

(4)因往晓.之:________________。

(5)假设..屈伸呼吸:________________。

(6)其人舍.然大喜:________________。

4.用现代汉语写出以下句子的意思。

(1)国人道之 ,闻之于宋君。

(2)求闻之假设此 ,不假设无闻也。

(3)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 ,身亡所寄 ,废寝食者。

(4)假设屈伸呼吸 ,终日在天中行止 ,奈何忧崩坠乎?5.填空。

(1)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给人以启示和教育的文学体裁叫________。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均选自?________? ,其作者相传是__________(国别)的________(人名)。

(2)?穿井得一人?选自?________? ,?________?又称?吕览? ,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

(3)?杞人忧天?选自?______________? ,相传为________时期道家人物________所著。

导学探究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如何理解句中的“笑〞字?2.?蚊子和狮子?中 ,蚊子在与狮子战斗前吹了一次喇叭 ,战斗后又吹了一次喇叭 ,蚊子两次吹喇叭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融合提升1.?文字和狮子?开头详写蚊子与狮子的对话 ,而具体开战却写得简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寓言四则》(第一课时)同步检测(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寓言四则》(第一课时)同步检测(含答案)

同步检测一、基础知识。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赫.拉()宙.斯()庇.护()粘.住()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寓言中的“寓”是寄托的意思,即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B.寓言这种体裁往往篇幅短小,语言精练,故事中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C.伊索是古罗马寓言家,人们习惯于把古罗马寓言都归到他的名下,统称“伊索寓言”。

D.童话和寓言有很多相近的地方,如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常采用拟人化手法,都有劝诫、歌颂或讽刺的作用等,但两者也有区别。

3、班级要组织“小寓言大智慧”的综合性实践活动,需要你参与其中。

【揭示特征】(1)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大量的寓言在历代文人的著作中保存下来,成为我国文学遗产的宝贵财富,寓言最初产生于民间流行于民间。

常以散文和韵诗的形式出现。

它的内容主要是带有讽刺和劝诫意味的充满智慧的故事。

请你从上面的文字中选择四个词语(每个词语限两字)来揭示寓言的特征,你觉得最合适的四个词语是:。

【解读寓意】(2)在书面表达和口语交际中,成语极富表现力,而且许多成语都源于寓言故事,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下面表格。

【续写寓言】(3)续写情节。

要求:不增加人物或动物形象,不少于15字。

狐狸看见藤上已熟的葡萄,用尽方法弄不到嘴里,只好放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读寓言故事《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一文,回答下面问题:1、找出表现赫耳墨斯心理活动的词语,想想这些词语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赫耳墨斯知道宙斯的雕像的价格后为什么会发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赫耳墨斯到底关心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赫耳墨斯听说了自己的雕像的价格只是作为添头白送后,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试揣摩一下。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练习题(含答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练习题(含答案)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庇.( )护凯.()歌粘.()住溉汲.()中.()伤星宿.()舍.()然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及.其家穿井:____________(2)闻.之于宋君:____________(3)因往晓.之:____________(4)其人舍.然大喜:____________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2)其人曰:“奈地坏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3)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4.文学常识填空。

《伊索寓言》是一部________集。

相传伊索是约公元前6世纪________人,善于讲________故事。

现存的《伊索寓言》,是________、________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______名下。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第24课《寓言四则》同步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第24课《寓言四则》同步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第24课《寓言四则》同步练习及答案班级:姓名: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庇.护(pì)爱慕.(mù)赫.拉(hè)B.俯.视(fǔ)乏.味(fàn)饶.头(ráo)C.惭.愧(cán)妒.忌(dù)喇.叭(lǎ)D.烟囱.(cōng)矗.立(zhù)雕.像(diāo)2.根据解释,写出成语。

(1)傲慢自大、得意或满不在乎的样子。

( )(2)原指野兽的凶猛模样。

现常用于形容坏人凶相毕露的样子。

( )(3)形容称心如意而自得其乐。

( )(4)目空一切,认为世界上无人能与之相比。

形容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 )3.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A.国人道之.B.闻之.于宋君C.问之.于丁氏D.得一人之.使4.对《穿井得一人》的寓意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不要轻信流言蜚语。

B.一家之言,经再三转述,往往会丧失原意。

C.对于别人的话,要注意实地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

D.要勇于揭穿别人的谎言。

5.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寓言是将生活哲理寄托在一个假想的、具体形象的、具有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里的一种文学体裁。

( ) (2)寓言中的人物都是人格化了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东西和现象。

( )(3)寓言主题的表现都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把较深刻的道理寓于简短的故事之中。

( )(4)寓言在艺术手法上的重要特点是夸张,此外,还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

(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3)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二、课内语段阅读(一)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步检测
一、基础达标
1.填空。

(1)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

通常用拟人化的________作主人公,揭示某种深刻的道理。

(2)《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选自《________》,作者相传是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作家________。

2.根据解释,写出成语。

(1)傲慢自大、得意或满不在乎的样子。

()
(2)原指野兽的凶猛模样。

现常用于形容坏人凶相毕露的样子。

()
(3)形容称心如意而自得其乐。

()
(4)目空一切,认为世界上无人能与之相比。

形容狂妄自大到了极点()3.选出不是同义词的一项()
A.失败——惨败; B.排除——排斥;
C.庇护——保护; D.重视——轻视
4.选出不是反义词的一项()
A.渺小——伟大 B.增加——降低
C.坚定——坚决 D.冷淡——热情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及其家穿井( ) (2)国人道之()
(3)有闻而传之者 ( ) (4)闻之于宋君()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

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

我比你强得多。

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朝狮子脸上专咬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

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

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
灭了。

这故事适用于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6.这则寓言的标题是《__________》,选自《______》一书,相传为古希腊寓言作家________所作。

7.加点的“这样”一词指代的是______。

“这么”指代的是___________。

8.蚊子对狮子说这样长的一番话,是因为()
A.蚊子说话太啰唆。

B.意思复杂,没有这多话说不清楚。

C.为了激怒狮子。

D.为了刺激狮子,炫耀自己。

9.文中两次写“蚊子吹着喇叭”,对其正确的理解是()
A.两次描写作用都是一样的,表现了蚊子敢于向狮子进攻的无畏气概。

B.两次描写作用是不一样的,第一次表现蚊子的无畏、果敢;第二次表现蚊子的洋洋自得,不可一世。

两相对比,巧妙地点出了蚊子先胜后败的原因。

C.两次描写作用都是一样的,表现了蚊子骄傲自大、洋洋自得的心态。

10.文中“叹息”一词写出了蚊子()
A.自负而又自卑的心理。

B.懊悔而又无可奈何的心理。

C.懊悔而又不服气的心理。

D.愤怒而又无可奈何的心理。

11.用一则成语来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恰当的一个是()
A.骄兵必败 B.夸夸其谈 C.自食其果 D.纸上谈兵
(二)课外阅读
有一次,浓烟忽然俯视一下烟囱,就嘲笑起烟囱来了:
“多渺小、多可怜啊!你那样一动也不动,不嫌乏味么?我看你就像一根呆板的木头……你是什么时候站在我身子底下的?你注意了我高超的舞蹈么?你看了不觉得惭愧么?”
烟囱回答道:“你比我高,比我粗大,还会舞蹈,这都不假。

只是你的行动没有一定的方向,你永远只会随风飘荡,这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浓烟冷笑了一声说:“你这完全是妒忌我。

但妒忌也是白搭。

你看我的千变万化,你看我越变越大……”
浓烟继续自我欣赏,继续在摇摇摆摆中腾空。

他一边飞舞一边扩散,色彩越变越淡,声音也越来越微弱。

飞升呀,飞升呀,他不断扩散,最后终于完全消失了。

12.写浓烟居高临下、自高自大神态的词语是________,表现他对烟囱说话的口吻时,用的词语是________,这表现了浓烟________的性格。

13.在烟囱的回答中,哪句话击中了浓烟的要害,指出了浓烟的不足?
14.简要说说作者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揭示了烟囱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三、语言运用
1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

B.本次联赛大爆冷门的八一队,凭借场上的整体配合和积极拼抢,终以1:1逼平了志在卫冕桂冠的申花队。

C.交响乐好听,但演出票价昂贵,对月收入不够丰厚的交响乐迷来说,大多数人难以承受数百元甚至千元以上的票价。

D.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16.阅读下面一则寓言《坚固的棍子》,在结尾横线处补写一句话,使之与全文意思相符并揭示寓意。

这一天,父亲把三个孩子叫到自己的跟前来,“你们各自把这根棍子折折看吧!”
“这很容易嘛!”三个孩子立刻“啪”的一声,将棍子折断了。

“那么现在来折这个! ”父亲将三根棍子捆起来,交给大儿子。

“折折看!”
大儿子用尽力气,就是折不断这捆棍子。

第二个儿子也试,最小的儿子也试,但都折不断。

“孩子们。

你们看。

一根棍子是很脆弱的。

但把三根捆在一起就会变得坚固。

也就是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
17.大公鸡是那么的漂亮神气,你看它:红色的大冠子,红光发亮带有金色的羽毛,走路挺胸昂头。

啼鸣时,总爱站在高处,引颈高歌。

请发挥想象,编写一个小故事,中心是揭示公鸡骄傲的害处,使读者受到教育。

注意要符合寓言的特点,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1.(1)植物或动物(2)伊索寓言伊索
2.(1)大模大样(2)张牙舞爪(3)洋洋自得(4)不可一世
3.D
4.C
5.(1)到,等到(2)说,讲(3)听说(4)使……听说
6.《蚊子和狮子》伊索寓言伊索
7.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用爪子抓,用牙齿咬
8.D
9.B
10.B
11.A
12.俯视;嘲笑;傲慢、自大
13.你的行动没有一定的方向,你永远只会随风飘荡
14.语言描写,揭示了烟囱坚定的默默奉献的精神和品格。

15.C
精析:A项语序不当。

应该把“有效放在“方法的前面;B项“卫冕就是保卫冠军宝座的意思,和后面的“桂冠重复了;D项“加快和后面的“规模搭配不当,应该选C项。

16.略
解析:能扣住“团结就是力量,要齐心协力”的意思即可。

17.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