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气膜分离技术的现状
气体膜分离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气体膜分离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展望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加剧,气体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环保和经济的分离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在我国,气体膜分离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
本文将对气体膜分离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进行概述,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气体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基于膜材料对气体分子的选择性渗透性的分离方法。
相对于传统的分离方法,如吸附、吸收和蒸馏等,气体膜分离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运行成本低等优势。
在我国,气体膜分离技术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
在气体膜材料的研究方面,我国的科研人员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突破。
例如,针对CO2的分离,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薄膜材料,具有高选择性和高通量的特点。
这种薄膜材料不仅能够实现高效的CO2分离,还可以在工业规模下进行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此外,我国的科研人员还研发出了一种具有高渗透性和高选择性的有机-无机复合膜材料,用于乙烯和乙烷的分离。
这种薄膜材料在分离效率和经济性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在气体膜分离技术的应用方面,我国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例如,在天然气处理领域,气体膜分离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天然气中的CO2和H2S的去除。
采用气体膜分离技术进行天然气处理,不仅能够提高气体的纯度,还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此外,在石油化工行业,气体膜分离技术也被用于乙烯和乙烷的分离,能够有效提高产品的纯度和产量。
然而,尽管在气体膜分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但我国的气体膜分离技术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目前我国的气体膜分离技术主要集中在材料研究和实验室规模的试验中,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的产业化生产。
此外,我国在气体膜分离技术方面的研究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加大科研投入和合作交流,提升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
膜分离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膜分离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食品工业、医药行业等行业的不断发展,膜分离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膜分离技术以其高效、节能、环保的特点广受好评。
本篇文章将重点介绍膜分离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应用现状。
一、膜分离技术的概述膜分离技术是利用特定的膜材料对流体进行过滤、浓缩、分离甚至纯化的技术。
利用膜的分子筛分作用,将大分子、微生物、固体颗粒等物质分离出去,同时残留在膜上的溶质、小分子等物质通过膜材料的选择性通道迅速传递,从而实现分离作用。
膜分离技术的具体分类有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等,根据膜孔径的不同进行区分。
二、膜分离技术的研究现状随着生物技术、食品工业、医药行业等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膜分离技术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近年来,膜材料的研究中,高通量、高选择性、高耐受性、高透过率的特殊膜材料成为研究热点。
同时,利用纳米技术对膜进行改性以进行特殊过滤成为研究重点之一。
另外,随着膜分离技术的发展,膜脱水技术、膜萃取技术、膜反应器技术、膜析吸合一技术等新的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涌现。
例如,利用膜脱水技术实现高盐水资源化,将高浓度的盐水进行膜过滤分离,达到资源化利用的效果。
三、膜分离技术在生物制剂制备中的应用生物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酶的制备、蛋白质分离纯化、DNA分离等等。
膜分离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进行多级、连续、高效的生物制剂分离纯化过程,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这个领域,使用超滤等膜分离技术分离出蛋白质、分离出目标酶等,与传统工艺方法相比,可以节省时间、成本和提高产率。
四、膜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食品工业是一个庞大而重要的产业,食品加工过程中需要精细的处理技术。
膜分离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日益普及,通过膜技术可以对液体进行过滤、浓缩、分离等处理从而改善产品的质量和纯度。
例如,膜过滤可以用于酸奶、酒类不同物质的分离;利用微过滤的方法检测饮料中的微生物,以及富含蛋白质的食品中去除其他成分等。
2024年气体分离膜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气体分离膜市场发展现状引言气体分离膜是一种用于将混合气体中的不同成分分离的薄膜材料。
它具有分离效率高、操作简便、能耗低等优点,因此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气体分离膜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
市场规模与增速气体分离膜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2019年全球气体分离膜市场规模为50亿美元。
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8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8%。
这一增长主要受到能源行业、化工行业和环保行业的需求推动。
主要应用领域气体分离膜在多个领域都有应用,其中能源行业是最主要的市场。
在天然气加工和液化中,气体分离膜被广泛应用于甲烷、乙烷、丙烷等气体的分离和纯化过程中。
此外,气体分离膜还被应用于石油炼制过程中的一氧化碳和氢气分离,以及氢气能源领域的提纯和储存等方面。
化工行业也是气体分离膜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气体分离膜可以应用于烟气脱硫、气体通道分离、催化剂回收等环保领域,同时也可以用于化学品生产中的气体分离和纯化。
此外,气体分离膜在食品和饮料工业中的应用也在逐渐增长。
例如,气体分离膜可以用于饮料中二氧化碳的分离和回收,以及食品贮存中的氧气和水分的分离等。
技术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气体分离膜的性能和技术也在不断提高。
目前,新型的气体分离膜材料和膜结构正在不断涌现,以满足更高的分离效率和更广泛的应用需求。
一种新兴的气体分离膜技术是石墨烯薄膜技术。
石墨烯薄膜具有高分离效率、高气体通量和较低的能耗等优点,被认为是未来气体分离膜的发展方向之一。
另外,无机纳米孔膜也是气体分离膜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无机纳米孔膜具有稳定性高、选择性好的特点,能够实现对小分子气体的高效分离。
此外,混合膜技术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混合膜技术将不同材料的膜层组合在一起,可以实现多种气体的同时分离和纯化,提高了膜的分离性能和适用范围。
挑战与机遇虽然气体分离膜市场发展迅猛,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2024年气体膜分离膜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气体膜分离膜市场发展现状1. 引言气体膜分离膜是一种重要的分离技术,在能源、环境、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应用领域、技术进展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全面介绍气体膜分离膜市场的发展现状。
2. 市场规模气体膜分离膜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稳定的增长。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气体膜分离膜市场规模达到了XX亿美元,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3. 应用领域气体膜分离膜广泛应用于能源、环境和化工等领域。
在能源领域,气体膜分离膜被用于天然气净化和液化天然气的分离。
在环境方面,气体膜分离膜可用于废气处理和二氧化碳捕集。
在化工领域,气体膜分离膜在石油炼制、化学品生产等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4. 技术进展气体膜分离膜技术不断推动着市场的发展。
近年来,纳米孔隙膜等新型膜材料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使得气体分离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同时,膜模块的设计和制造技术也得到了改进,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此外,一些新的气体膜分离膜技术也在不断涌现。
例如,气体吸附分离技术和渗透分离材料的应用,为气体膜分离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5. 发展趋势气体膜分离膜市场在未来将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技术创新:新型膜材料和膜模块的研究将继续推动气体膜分离膜技术的发展。
同时,更加高效的膜分离工艺将不断出现,使得气体膜分离膜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
•应用拓展:气体膜分离膜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医药、食品等。
随着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气体膜分离膜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也将进一步扩大。
•国际市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市场将成为气体膜分离膜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我国的气体膜分离膜技术在国际市场上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6. 总结气体膜分离膜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并且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新型膜材料和膜模块的研究为气体膜分离膜技术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持。
未来,气体膜分离膜市场将继续呈现出技术创新、应用拓展和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
2024年膜气体分离系统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膜气体分离系统市场发展现状引言膜气体分离系统是一种用于分离混合气体中特定成分的技术。
该技术基于不同气体分子的渗透速率差异,通过膜材料实现气体分离。
近年来,随着环保需求的不断增加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膜气体分离系统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本文将探讨膜气体分离系统市场的发展现状。
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膜气体分离系统市场在过去几年取得了显著的增长,并且预计在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主要驱动因素包括:1.环保需求:全球对环境污染的关注日益增加,促使企业采用膜气体分离系统来降低气体排放量,实现清洁生产。
2.节能要求:膜气体分离系统相对于传统分离技术具有较低的能耗,可以帮助企业降低能源消耗,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
3.工业化进程: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将带动各个行业对膜气体分离系统的需求增长,尤其是化工、石油化工、制药等行业。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膜气体分离系统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将在未来五年保持在10%以上。
市场应用领域膜气体分离系统在多个行业和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领域:1.天然气处理:膜气体分离系统可用于天然气中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去除,提高天然气的纯度和质量。
2.石油炼制:膜气体分离系统可以用于炼油过程中的气体分离和脱水,提高炼油产能和质量。
3.制药工业:膜气体分离系统可用于制药工业中的气体分离和纯化,提高产品质量和纯度。
4.食品和饮料工业:膜气体分离系统可以用于食品和饮料工业的气体分离和浓缩,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5.污水处理:膜气体分离系统可用于污水处理中的气体分离和回收利用,实现资源化利用和环境保护。
市场竞争格局膜气体分离系统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主要竞争者包括国内外的膜材料供应商、膜模块制造商和膜气体分离系统设备供应商。
市场竞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创新:竞争者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膜材料、膜模块和系统设计等方面,提高产品性能和降低成本,以获取市场份额。
氢气膜分离技术的现状

氢气膜分离技术的现状 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氢气膜分离技术的现状、特点和应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摘要:气体膜分离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化工分离技术。
由于它具有能耗低、投资省、占地面积小和使用方便等特点,现已在石化和化工工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气体膜分离技术中,氢气分离膜占有很大的比重。
到目前为止,氢气膜分离技术是开发应用得最早,技术上最成熟,取得的经济效益十分显着的气体膜分离技术。
本文简要地介绍氢气膜分离技术的发展概况,一些氢气膜分离器的性能和特点以及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氢气膜分离膜分离技术氢气回收作者简介:董子丰:男,1937年生;祖籍:浙江绍兴;研究员。
1961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化工系。
从那时起一直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
主要从事国防科技事业的研究。
80年代中,曾作为访问学者到德国海德堡大学从事激光化学的合作研究。
88年回国到现在,主要从事气体膜分离的技术开发,已撰写10余篇文章刊登在国内外杂志上。
中图分类号: TQ028. 8氢气分离膜技术的现状、特点和应用一、概述目前,在气体膜分离技术中,氢气膜分离技术是开发应用最早、适用范围很广、技术最成熟和经济效益十分显着的膜分离技术。
氢气膜分离技术主要用来从含氢和其它气体的混合气中,分离和提浓氢气。
它之所以在气体膜分离技术中占有如此重要位置的原因不仅是因为氢气在化工和石化工业中的重要性,而且还在于氢气膜分离所具有的技术适用性和经济合理性。
1、氢气在化工和石油化工工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代石油化学和炼油工业的特点是,在一些大型工艺过程中,氢气是重要付产物(重整、裂解),同时,氢又是重要的原料(合成氨、合成甲醇、加氢精制、加氢裂化)。
石化工业是个耗氢大户,多年来,在石化工业中,氢气一直供不应求,随着原料油的加重和对辛烷值要求的提高,氢气的供需予盾将会更加突出。
氢气膜分离技术的现状

氢气膜分离技术的现状、特点和应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摘要:气体膜分离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化工分离技术。
由于它具有能耗低、投资省、占地面积小和使用方便等特点,现已在石化和化工工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气体膜分离技术中,氢气分离膜占有很大的比重。
到目前为止,氢气膜分离技术是开发应用得最早,技术上最成熟,取得的经济效益十分显着的气体膜分离技术。
196180年10一、概述仅是因为氢气在化工和石化工业中的重要性,而且还在于氢气膜分离所具有的技术适用性和经济合理性。
1、氢气在化工和石油化工工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代石油化学和炼油工业的特点是,在一些大型工艺过程中,氢气是重要付产物(重整、裂解),同时,氢又是重要的原料(合成氨、合成甲醇、加氢精制、加氢裂化)。
石化工业是个耗氢大户,多年来,在石化工业中,氢气一直供不应求,随着原料油的加重和对辛烷值要求的提高,氢气的供需予盾将会更加突出。
据统计,每加工1吨原油,耗氢50NM3,我国原油年加工能力为1.4亿吨左右,油品加氢每年需耗氢70亿NM3。
有人予计,和1985年相比,到2000年,全世界对氢气的需求量将翻一番。
[1]如果用油来制氢,不仅工艺复杂,而且还需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每生产1吨氢气将耗原油5吨。
一套制氢、加氢联合装置,制氢装置的投资只占总投资的30%,而能耗却占了70%。
另一方面,石油在二次加工过程中(如:催化重整、加氢裂化、加氢精制和催化裂化等)由于发生一系列复杂的裂化、异构化、芳构化、氢转移和脱氢等化学反应。
所以,石化工业每天又会排放出大量的含氢气体。
过去,由于没有合适的回收方法,只好把他们烧掉。
为了合理的利用资源,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最好的办法是选用合适的回收方法加以回收利用。
氢气膜分离是其中一种较好的回收方法。
1983年,国外采用分离从炼厂气中回收的氢气量每日达一百万立方米。
[2]2、化工和石油化工的工况条件适合于氢气膜分离表(2)列出了石油炼制和化工过程中含氢气体的类型和组成。
2023年膜气体分离系统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膜气体分离系统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近年来,膜气体分离系统行业市场呈逐渐扩大的趋势。
主要原因在于产业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以及环保政策的推进。
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产业应用领域不断扩展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产业应用领域开始涉足膜气体分离技术。
例如医疗领域中,氧气浓度的准确性必不可少,而膜气体分离系统正是能够实现氧气浓度准确控制的有效手段。
在食品加工、气体液化等领域中,膜气体分离系统也被广泛用于提纯工作。
此外,在石油炼制、化工生产、钢铁冶炼等工业领域,膜气体分离技术也被广泛应用。
二、环保政策的推进
随着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国家政策不断加强,过氧化物、开发气等有毒有害气体的处理成为各个行业的重点之一,这也促进了膜气体分离系统行业的发展。
例如,在化工产业领域,许多地区已经开始禁止使用一些有毒物质,这为膜气体分离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此外,越来越多的环保项目被各级政府支持,也为膜气体分离系统提供了发展机会。
三、市场竞争的加剧
近年来,在膜气体分离系统行业中,国内外竞争对手增多,市场竞争加剧。
国内市场主要由一些大型企业占据,例如北京联合利华、天康生物、金卡智慧等。
这些企业不断加强自身技术研发、产品质量控制、品牌形象建设,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同时,不
同地区、不同行业的用户对产品的需求也异质化,需要满足不同的技术参数和要求,因此,创新和差异化竞争也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总之,膜气体分离系统行业市场正在不断扩大。
未来,这一行业将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需要各个企业加强自身实力,提高技术水平,持续不断地创新,以适应市场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氢气膜分离技术的现状、特点和应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摘要:气体膜分离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化工分离技术。
由于它具有能耗低、投资省、占地面积小和使用方便等特点,现已在石化和化工工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气体膜分离技术中,氢气分离膜占有很大的比重。
到目前为止,氢气膜分离技术是开发应用得最早,技术上最成熟,取得的经济效益十分显着的气体膜分离技术。
本文简要地介绍氢气膜分离技术的发展概况,一些氢气膜分离器的性能和特点以及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氢气膜分离膜分离技术氢气回收作者简介:董子丰:男,1937年生;祖籍:浙江绍兴;研究员。
1961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化工系。
从那时起一直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
主要从事国防科技事业的研究。
80年代中,曾作为访问学者到德国海德堡大学从事激光化学的合作研究。
88年回国到现在,主要从事气体膜分离的技术开发,已撰写10余篇文章刊登在国内外杂志上。
中图分类号: TQ028. 8氢气分离膜技术的现状、特点和应用一、概述目前,在气体膜分离技术中,氢气膜分离技术是开发应用最早、适用范围很广、技术最成熟和经济效益十分显着的膜分离技术。
氢气膜分离技术主要用来从含氢和其它气体的混合气中,分离和提浓氢气。
它之所以在气体膜分离技术中占有如此重要位置的原因不仅是因为氢气在化工和石化工业中的重要性,而且还在于氢气膜分离所具有的技术适用性和经济合理性。
1、氢气在化工和石油化工工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代石油化学和炼油工业的特点是,在一些大型工艺过程中,氢气是重要付产物(重整、裂解),同时,氢又是重要的原料(合成氨、合成甲醇、加氢精制、加氢裂化)。
石化工业是个耗氢大户,多年来,在石化工业中,氢气一直供不应求,随着原料油的加重和对辛烷值要求的提高,氢气的供需予盾将会更加突出。
据统计,每加工1吨原油,耗氢50NM3,我国原油年加工能力为亿吨左右,油品加氢每年需耗氢70亿NM3。
有人予计,和1985年相比,到2000年,全世界对氢气的需求量将翻一番。
[1]如果用油来制氢,不仅工艺复杂,而且还需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每生产1吨氢气将耗原油5吨。
一套制氢、加氢联合装置,制氢装置的投资只占总投资的30%,而能耗却占了70%。
另一方面,石油在二次加工过程中(如:催化重整、加氢裂化、加氢精制和催化裂化等)由于发生一系列复杂的裂化、异构化、芳构化、氢转移和脱氢等化学反应。
所以,石化工业每天又会排放出大量的含氢气体。
过去,由于没有合适的回收方法,只好把他们烧掉。
为了合理的利用资源,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最好的办法是选用合适的回收方法加以回收利用。
氢气膜分离是其中一种较好的回收方法。
1983年,国外采用分离从炼厂气中回收的氢气量每日达一百万立方米。
[2]2、化工和石油化工的工况条件适合于氢气膜分离现代化工和炼制的工艺过程,有些是在有压力的情况下进行的,而且,它所排放的气体中含氢量较高,这非常适合于以氢的分压差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
表(1)列出了部分炼制的工艺条件。
从表(1)可见,这些含氢的炼厂气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温度和压力。
氢气属于永久性气体,因此,从含氢气体中把氢气分离出来,可以在压差较大的条件下进行。
由于氢气透过膜的渗透速率和压差成正比。
这样,就使氢气膜分离器具有较大的生产能力。
氢气膜分离正是利用了这些工艺气体所具有的压力来进行氢气的分离和提浓,因此,无需再进行压缩,所以,能耗较低。
表(1)加氢(或付产氢)装置的工艺条件表(2)列出了石油炼制和化工过程中含氢气体的类型和组成。
从表(2)可以看出,在这些含氢气体中,氢含量和气体压力都较高。
这就为膜分离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表(2)石油炼制和化工过程中,含氢气体的类型和组成(V%)?3、现有的许多膜材质适合于氢气膜分离现已工业化生产的多种高分子膜,对氢气不但具有较大的渗透速率,而且选择分离性也较高。
因此,非常适合从含氢混合气中分离和提浓氢气。
一些高分子膜对氢气和氮气、氢气和甲烷的渗透分离性能分别示于表(3)和表(4)。
表(3)氢气和氮气在高分子膜中的渗透分离性能(t=25℃)?氢气/甲烷的渗透分离性能和氢气/氮气的渗透分离性能非常相似。
详见表(4)。
表(4)氢气和甲烷在高分子膜中的渗透分离性能从表(3)和表(4)可以知道,目前广泛应用的几种膜材料,不但对氢气的渗透性能好,而且对氮/氢分离或氢气/甲烷分离的选择性也佳。
4、采用氢气膜分离的经济合理性采用氢气膜分离技术从催化裂化干气中回收和提浓氢气,其经济合理性主要体现在原料消耗、能耗和综合成本等方面。
现将不同制氢方法的经济性比较列于表(5)。
表(5)不同制氢方法的经济性比较*?*干气来源为120万吨/年,25%减压渣油催化裂化干气,干气中H2=40~60%以每回收1000NM3,H2=98%的氢气为基准。
从表(5)可见,与制氢相比,用氢气膜回收氢气,其原料消耗和能耗都将减少60%左右,投资费用和综合成本都可减少50%以上。
二、现状早在1950年,Weller等人就设想从炼厂气中分离和回收氢气。
然而,当时制造的膜不仅渗透率低,而且选择性也差,几乎没有什么应用价值。
50年代以后,随着高分子材料研究的进展,为制造高分子膜提供了许多可以选择的高分子聚合物。
60年代以后,在制膜工艺上又实现了制成非对称膜和复合膜这两项重大突破。
到了70年代,正好遇上世界上出现了能源危机,当时的燃料价格几乎上涨了十倍。
由于气体膜分离过程无相变,节能降耗效果显着,操作简单,适应性强,于是,氢气膜分离技术也就应运而生,开始在石化工业中崭露头角。
目前,生产氢气膜分离器的主要厂家有:美国的Du Pont、Air Product和日本的Ube工业株式会社等。
最早使用中空纤维膜分离氢气的工业试验是在60年代末,Du Pont公司使用聚酯中空纤维膜分离器(permasep)来分离氢气。
由于膜的壁厚较厚,膜的强度不高,器的结构也有缺陷等原因,所以,在工业上未能应用。
真正奠定氢气膜分离在市场中地位的是Monsanto公司1979年推出的“Prism”中空纤维膜分离器。
它广泛地用于从合成氨弛放气或从甲醇弛放气中回收氢气用于增产氨或甲醇,从炼厂气中回收和提浓氢气用于油品加氢以及用它来进行H2/CO调比,来生产甲醇、乙醇等化工产品。
据1990年报导,全世界已有1000多套Prism装置投入运行。
[3]Air Product公司生产的螺旋卷式膜分离器。
(Separex)在80年代初,也在美、日等国投入工业应用,用于从炼厂气中分离和提浓氢气。
其中,1988年为Esso公司在英国Fawlay炼厂建立了一套Separex膜分离装置,用于从加氢裂化尾气中回收氢气,处理能力为64900NM3/H,氢气回收率达90%,氢气浓度95%以上。
此外,在美国,还用它来进行H2/CO调比,处理能力为12000NM3/H,氢气浓度为95%,氢气回收率为63%。
日本Ube工业公司生产的聚酰亚胺膜,是一种耐热、耐腐蚀、选择分离性很高的膜,它生产的氢气膜分离器(Upilex)主要用于本国从炼厂气中回收氢气。
例如,从催化重整尾气中回收氢气,处理能力7500NM3/H,氢气回收率为80%,氢气浓度97%。
前苏联的深冷机械公司以聚乙烯三甲基硅烷为膜材料,制成了平板膜分离器,也把它用于从乙烷裂解气中回收氢气。
原料气中氢含量70%,处理能力2500NM3/H,回收氢气浓度92%。
现将国外主要生产氢气膜分离器的公司及其产品性能列于表(6)。
表(6)国外几种氢气膜分离器的性能 [4]表(6)中所列Prism,其第一代产品膜材质是聚砜。
90年代后,它又研制出第二代产品,其膜材质也是聚酰亚胺。
因此,第二代Prism氢膜分离器的性能和日本Ubilex基本一样,这代表了当今氢气膜分离器的最高水平。
我国从1983年起,先后引进了20多套Prism膜分离装置,其中,80%用于从合成氨弛放气中回收氢气,其余20%用于从炼厂气中回收氢气。
1982年,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开始研制氢气膜分离技术,经过努力,它研制生产的中空纤维氮氢膜分离器,先后于1993年获中国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被列入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
大连化物所研制生产的氢气膜分离器,膜材质也是聚砜,其性能已达到第一代Prism膜分离器的水平。
综上所述,氢气分离膜经过了近40年的发展,主要是在膜材料、膜结构和膜组件型式等三个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膜材料从早期的醋酸纤维、聚砜发展到现在的聚酰胺、聚酰亚胺,不但使氢气选择性提高了4~5倍,而且使工作温度也提高2~3倍。
这样极大地提高了氢气分离膜的效率。
膜结构早期制造的复合膜,底膜呈手指状的大孔,阻力虽小,但不耐压。
现在制造的复合膜,底膜呈蜂窝状小孔,阻力也不大,但能承受高压,使膜的耐压差提高了2~3倍。
当膜材料和膜面积确定后,气体渗透量和膜两侧压差成正比,耐压差的提高将增大气体的渗透量。
膜组件的型式从早期的平板式,发展现在的螺旋卷式和中空纤维式,不但提高了膜的耐压程度,而且增大了膜的比表面积(即单位体积的膜面积)。
平板式的比表面积为300m2/m3,螺旋卷式为1000m2/m3,中空纤维式为15000m2/m3,如以平板式比表面积为1,则螺旋卷式为,中空纤维式为50,比表面积增大了50倍,极大地提高了器的工作效率,减少了器的占地面积。
在取得以上的进展后,出现了现在的耐温、耐压、氢气选择性高、渗透气量大的氢气分离膜,从而为氢气分离膜在化工和石油化工工业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三、应用1、从合成氨放空气中回收氢气氢气和氮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作用下合成氨,由于受化学平衡的限制,氨的转化率只有1/3左右。
为了提高回收率,就必须把未反应的气体进行循环。
在循环过程中,一些不参与反应的惰性气体会逐渐累积,从而降低了氢气和氮气分压,使转化率下降。
为此,要不定时的排放一部分循环气来降低惰气含量。
但在排放循环气的同时,因其中氢含量高达50%,所以也损失了大量的氢气。
截止到1997年底,全国合成氨年产量近三千万吨,居世界领先地位。
而每天放空气量达两千万立方米,相当于每天损失氢气890吨。
若每吨氢气按一万元计算,一天就要损失890万元,浪费惊人。
若采用传统的分离方法来回收氢气,由于成本高,经济上不合理。
今选用膜分离,从合成氨放空气中回收氢,它充分利用了合成的高压,实施有功降压,所以能耗低。
投用后,经济效益十分显着。
从70年代末开始,国外年产30万吨合成氨厂几乎都用上了膜分离氢回收装置。
我国从80年代初,也先后引进了14套膜分离装置。
自1988年起,大连化物所用自已研制生产的膜分离器,先后为国内外近百家化肥厂提供了膜分离氢回收装置。
统计结果表明,它不但可增产氨3~4%,而且使吨氨电耗下降了50度以上,其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