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教案:中东地理第二课时的教案

合集下载

中东教案 第二课时

中东教案 第二课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中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东地区的范围、位置,能说明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认识中东地区的主要产油国,石油的分布、生产和输出情况。

(3)认识中东地区水资源分布情况及水资源对中东经济发展的影响。

(4)了解中东地区多元的文化。

(5)掌握对地理信息的归纳、推理、对比与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和读图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说出中东地区的范围、位置;在地图上找到该地区主要的国家、重要的海洋、海湾、海峡及运河;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运用地图、统计数字说明中东石油的分布、生产和输出情况,分析中东石油资源对本地区经济及对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

(3)通过读中东水资源图及气候图,分析本区因水资源匮乏而产生紧张局势的原因,说明水资源对中东经济发展的影响。

(4)通过阅读材料及图片,说明中东的一些文化习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了解中东多元的文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及人地协调观念。

(2)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上的热点地区和热点问题,领悟民族团结,维护和平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中东石油的分布、产量、储量、出口量及输出路线、输出国家。

教学难点(1)本地区三洲、五海、海洋、海湾、海峡及运河分布情况。

(2)中东石油的输出路线。

(3)中东地区水资源匮乏的原因及影响。

(4)中东地区文化习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学生汇报,师板书)三洲五海之地世界石油宝库(板书)二、合作交流,讲授新课(过渡)从目前来看,本区多的是石油,那最缺少的是什么呢?(一)、匮乏的水资源(板书)1、分析水资源匮乏原因(活动)①阅读“世界气候分布图”,了解中东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②阅读图8.8,描述其特点: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板书)2、探究水资源匮乏对本区的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活动)阅读图8.7完成下列内容:找出本区主要的河流、湖泊和“无流国”(小结)分布不均,多国共用(引申思考)如何不依靠战争,中东各国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水资源匮乏的问题?(点拨)沙特阿拉伯的海水淡化工程以色列的节水农业(二)、多元的文化(板书)1、多样的宗教信仰(活动)阅读教材中的图8.11,了解本区的人种、分布及宗教信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一节 中东教案2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一节 中东教案2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中东(第二课时)
一、课程标准
1、通过读图分析,使学生了解中东地区水资源贫乏这一特征,以有造成这一特征的根本原
因――气候干旱
2、使学生了解中东地区文化的多样性,以及由于多种文化的汇聚而产生的冲击,从而进一
步了解中东地区成为世界焦点的原因
3、通过了解阿拉伯国家的一些风俗习惯,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对生活环境的适应性;通过了
解以色列的干旱农业,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对生活环境的主观能动性。

二、教学重点
1、中东地区干旱的气候
2、中东地区的文化差异
三、讲授方法和教学前准备
1、教学课件
2、查找一些资料和照片,内容包括以色列的干旱农业以及中东地区的各宗教和民族
3、查找中东地区的新闻资料,分析其中的原因
六、板书设计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中东
四、贫乏的水资源
水资源分布特征:分布不均、多国共用
解决办法:
(1)淡化海水(沙特阿拉伯)
(2)节水农业(以色列)
(3)从外引水(阿富汗)
五、文化差异。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中东》教案(第2课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中东》教案(第2课时)

《中东》教案(第2课时)课标解读课标要求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该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用实例说明地理位置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第八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介绍二战后世界的热点地区──中东,围绕中东之所以成为世界焦点的原因逐一展开。

本节课主要讲重要位置和石油资源两个原因。

通过本节课学习,旨在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上的热点问题,培养学生读图、析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为后面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本节内容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他们对新事物易产生兴趣,好奇心强,但不稳定。

因此,在教学中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从而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学习过日本、东南亚等区域地理知识,对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有一定了解,且具备基本读图和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由于初一学生的阅历浅、知识面较狭窄等因素,看问题的层次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一则关于中东的新闻或一个与中东相关的词语。

2.能看图比较中东与西亚范围的不同之处。

3.能在“中东”地图上找出“两洋、三洲、五海”。

4.能看图说出中东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分布。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中东石油的分布以及对世界的影响,培养对地理信息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关注时事的意识、热爱和平的态度,正确看待和使用资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学习重点、难点中东的战略性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分析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中东石油对地区经济和国际政治的影响。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讨论法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电子白板设计理念本次教学活动还是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

课堂内容为“动荡的中东”的研究课题,让学生自选一方面,在阅读大量的有关地理资料,并对资料信息进行分类、选择、取舍、整理、分析、概括的基础上归纳中东成为世界长期的热点问题的因素。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课前)以及必要的信息技术工具和地理教材上相关的内容资料进行自主探究,最后通过小组讨论,班上汇报方式展示出来。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7.2 中东2-仁爱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7.2 中东2-仁爱版

《中东》设计思路说明本节课以视频导入,首先从中东战争频发来开启本节课学习。

教材分析在学习了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之后,根据“重视世界上地理问题突出的地区和国家”的区域选择原则,从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上的热点问题和热点地区出发,选择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上冲突、战争最频繁的热点地区——中东。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中东的范围和位置,了解其重要性;2、了解中东石油特点;【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地图,说出中东地理位置,并说明其重要性;2、运用地图与资料,明确中东石油丰富,了解其分布区域与出口国家和路线;【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战争来带的危害。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位置的重要性,石油特点。

【教学难点】石油分布特点及输出路线。

课前准备PPT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以色列掀起全面战争了解中东的现状——战争频繁。

最近的新闻报道:伊朗被美国列入恐怖分子。

美国也来中东地区插一脚,说明中东的位置特别重要。

下面,我们来了解中东的地理位置。

二、三洲五海之地1、展示“中东在世界地图中的位置”图,学生通过观察图,了解中东的重要位置连接三洲两洋。

并明确中东范围:除了阿富汗的西亚与非洲埃及。

2、展示中东地形图,了解中东“五海之地”的位置特征,并介绍土耳其海峡与苏伊士运河。

3、完成活动,找出中东地跨两大洲的国家,填表格。

强调地跨亚欧非三大洲。

4、完成活动2,、3,巩固练习中东连接的五海与两洋。

最后总结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三洲两洋五海之地”。

三、世界石油宝库1、出示“中东石油储量、产量和出口量比重”的饼状图,得出结论: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石油最多的地区。

2、展示“中东石油产区地图”,读图描述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地区以及国家。

3、联系活动第三题,了解中东石油输出主要区域。

读“石油外运航线图”,完成表8.2,培养学生认图、读图、析图能力。

板书设计中东一、三洲两洋五海之地三洲:亚欧非五海:里海(不是海,是湖泊)、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范围:西亚(除去阿富汗)和非洲的埃及二、丰富的石油资源航线教学反思学生对于地理位置还是不够深入和准确,需要不断的加深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能力。

地理《中东》教案范文

地理《中东》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地理《中东》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国家。

2. 掌握中东地区的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等问题。

3. 分析中东地区战争和冲突的原因,了解中东问题的复杂性。

4. 培养学生对中东问题的关注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教学重点:1. 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中东地区的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等问题。

3. 中东地区战争和冲突的原因,中东问题的复杂性。

教学难点:1. 中东地区战争和冲突的深层次原因。

2. 中东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前景。

教学方法:1. 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等问题。

3. 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讨论中东地区战争和冲突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学准备:1. 中东地区地图。

2. 中东问题相关案例资料。

3. 投影仪或白板。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展示中东地区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提问:你们对中东地区有什么了解?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中东地区的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等问题。

教师提问:中东地区有哪些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等问题。

例如,以巴冲突、叙利亚内战等。

4.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讨论中东地区战争和冲突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师提问:中东地区战争和冲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中东地区的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等问题。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中东问题的复杂性。

提问:中东地区战争和冲突的原因有哪些?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中东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前景。

教师提问:中东问题有哪些解决方案?前景如何?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中东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前景。

8.1 中东 第二课时 教案3 (人教版七年级下)

8.1 中东 第二课时 教案3 (人教版七年级下)
1)学生思考中东地区战争不断的原因
2)学生思考讨论战争的危害
二、三洲五海之地
1.阅读P48图8.1《中东在世界的位置》了解中东的范围,探讨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读图8.3《中东的地形》,熟悉中东的地形分布3.完成P49活动1
三、世界石油宝库
1.完成P51活动12.阅读P50图文,了解中东地区的石油分布3.分析该地区炼油厂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教 学
重石油的分布、产量、储量、出口量及输出路线、输出国家。
3.中东地区水资源的分配。
教学方法
讨论法、谈话法、读图分析法、对比法
多媒体辅助手段及教具
电子白板、地图册
通案内容设计
个案内容设计
完成教学目标的方法步骤
1.目标定向:
一、长期的热点地区
1.阅读P48图文,了解战争不断的中东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上地理问题突出的热点地区和热点问题,借助阅读材料和地图,简单分析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
1)通过对本地区资源问题的探讨,以及与此相对应的经济特征和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等内容,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及人地协调观念。
2)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明确在各国、各民族关系中,应强调对话而非对抗,呼吁世界和平。
4.完成P51活动25.完成P51活动3
四、匮乏的水资源
1.阅读P52图文,完成活动1
2.探讨中东地区缺水的原因及根本原因
3.完成P52活动24.完成P52活动3,
5.阅读《伴你学》33、34页学习内容了解中东为水而战的历史。
五、文化差异
阅读P60-62图文,完成下列思考题
1.中东地区有哪两座宗教圣城?
2.犹太人分布在哪个国家,信仰哪种宗教?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1《中东》(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1《中东》(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1《中东》(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1《中东》(第2课时)教材,主要介绍了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特点,认识到中东问题的复杂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但对于中东地区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学生对于民族矛盾、宗教纠纷等社会问题比较感兴趣,但可能缺乏对这些问题的全面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问题,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资料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和平、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性。

四. 教学重难点1.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2.中东地区的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问题。

3.中东问题解决的途径。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资料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中东地区为例,分析其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中东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2.地图、图片、资料等教具。

3.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地图、图片等,引导学生回顾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中东地区的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问题,让学生初步了解中东问题的复杂性。

3.操练(10分钟)针对中东问题,设计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东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5.拓展(10分钟)探讨中东问题解决的途径,引导学生树立和平、合作的意识。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及解决的重要性。

地理七下81中东第二课时教案

地理七下81中东第二课时教案

《8.1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中东》教学设计(二)
学案导引:
1、展示中东河流分布图,指出中东的河湖。

2、请学生结合教材,找出都是哪些国家在利用这些稀少的河湖?
3、出示世界气温、降水和气候分布图,请同学们结合教材与生活体验,谈谈中
东的气候与河流的分布特点?
4、展示世界人种分布图,中东以什么人种为主?中东地区主要说什么语言?
5、请同学们自读“文化差异”,你能说说中东的习俗吗?
教学反思: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恰当与否,将会影响到整节课的效果。

根据初一学生的年龄特征,力求创设让学生真正自主学习的情境,使学生做到──问我所思,说我所想。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地理学习,学生已积累和拥有一定的自主学习地理的经验,同时中东又是当今世界一大热点地区,相关资料较容易找到,有利于学生搜集资料。

因此,本人采用问题讨论法、启发式谈话法、读图分析法、讲授法等方法,尽量多给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动情、动心的机会,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今后在地理教学中,我认为老师一定多思巧布局,把每一个普通的教学内容设计得让学生想动、敢动。

同样的内容经过我们的精心设计,一定会获得不一样的教学效果,其实学生动起来了,我们老师上课的情绪会更好,这可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当然我们老师必须得认真钻研教材,真正吃透教材的理念,把教材用活,用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东第二课时的教案
●一、课程标准
1、通过读图分析,使学生了解中东地区水资源贫乏这一特征,以有造成这一特征的根本原因――气候干旱
2、使学生了解中东地区文化的多样性,以及由于多种文化的汇聚而产生的冲击,从而进一步了解中东地区成为世界焦点的原因
3、通过了解阿拉伯国家的一些风俗习惯,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对生活环境的适应性;通过了解以色列的干旱农业,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对生活环境的主观能动性。

●二、教学重点
1、中东地区干旱的气候
2、中东地区的文化差异
●三、讲授方法和教学前准备
1、教学课件
2、查找一些资料和照片,内容包括以色列的干旱农业以及中东地区的各宗教和民族
3、查找中东地区的新闻资料,分析其中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
[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中东地区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现在请大家看看这幅图

展示课件:中东的河流图
学生:沙漠面积广大
讲述:阿拉伯半岛上竟然一条河流也没有。

想一想,为什么这里沙漠广布,河流稀少?
活动:“麦地那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图”,请学生描叙热带沙漠气候的气候特征。

展示课件:中东的河流图
提问:上面的说明这里常出现很多国家争夺一条河流的情况,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会这样?
提示:由于干旱气候,才使水资源在这里显得尤为珍贵
讲述:
这样的气候特征对当地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哪些影响呢?(阅读材料课本56页)
转接:
既然这里水资源如此缺乏,那么这里能不能发展农业?
(可以发展节水农业)
展示图片:(以色列的节水农业、喷灌、滴灌)
解释:
以色列国土三分之二都是沙漠,全年7个月无雨。

然而,正是在这块贫瘠缺水的土地上,以色列人靠科学用水,建成了现代农业,令世界惊叹。

滴灌使水、肥利用率高达90%,同时防止了土壤盐碱化。

小结:
我们中国西部也有与以色列相类似的情况,在农业生产上,也应该向他们学习。

转接:
我们已经了解了中东地区战争频繁的自然原因,有没有人文原因?你们已经查找了中东地区冲突的相关资料,谁能为大家分析一下?
(民族、种族、宗教、领土、历史等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