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小学德育理论》在线作业二-00033A303399
1903福师小学德育理论作业二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30 分)1、德育本质要在思想、政治和道德方面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同时受教育者也需要接受这些影响,并能在这些方面获得自我发展。
2、德育过程一般认为,德育过程及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具体的说德育过程是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为目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双向互动的教育活动过程。
3、德育内容用来培养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政治观点、思想观点和道德行为规范的体系。
4、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是指学校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
主要指学校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
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是指学校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
主要指学校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
5、榜样示范法是指以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卓越成就等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的一种德育方法。
6、情感陶冶法是教育者有目的地利用环境或者创设一定的情境,对受教育者进行积极影响使其耳濡目染,心灵受到感化的一种方法。
二、简述题(每题10 分,共 20 分)1、现代德育过程组织的原则有哪些?个体思想品德主动地完整地发展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热爱、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德育过程组织的多样化原则以道德践行为基础的原则德育影响的一致性、连贯性原则2、题目:简述自我教育的方法。
自我教育的概念:受教育者的自我意识分两部分:“主体我”和“客观我” ,学习者自身即是教育客体又是教育主体。
在教育者指导下,受教育者在自我意识基础上产生积极进取心(主体我),为形成良好思想品德而向自己(客体我)提出任务,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方法。
自我教育的方法:自我认识:受教育者对自己的思想、言行的对与错,优点与缺点的判断。
自我体验:伴随自我道德认识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对自己思想、言论、行为作价值判断时产生的道德情感。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小学教育”《小学德育理论》网课测试题答案卷2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小学教育”《小学德育理论》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在社会主义社会,思想教育的核心是()A.共产主义理想教育B.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C.爱国主义教育D.社会公德教育2.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是德育指导思想的核心。
()A、错误B、正确3.德育论与____等学科发生关系。
A、伦理学B、社会学C、心理学D、美学4.关于现代德育描述正确的是()。
A、以现时代的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为基础B、以促使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现代化为中心C、促进社会现代化发展D、以上全对5.德育的实质是育德。
()A、错误B、正确6.德育在发展过程中要吸收和利用以往时代在德育思想、内容、原则、方法等方面的成果来丰富、发展自己,这表明德育具有()。
A.民主性B.变革性C.继承性D.滞后性7.法国学校的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是()。
A.注重培养学生成为良好的公民和相关品行的教育B.注重培养学生成为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劳动者和相关品行的教育C.注重培养学生成为追求自由而又有纪律性的人D.注重解决学校现实问题的教育8.哪一德育原则主要是根据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要通过思想内部矛盾斗争这一规律提出来的?()A、共产主义方向性和社会主义现实性相结合B、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C、知行统一D、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9.在社会主义社会,思想教育的核心是()。
A、共产主义理想教育B、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C、爱国主义教育D、社会公德教育10.现代德育在德育方法上()A.更侧重于教育者施教传道的方法B.只强调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方法C.强调施教传道方法和受教修养方法的综合统一D.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可以不相联系的综合统一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A2.参考答案:B3.参考答案:A,B,C,D4.参考答案:D5.参考答案:B6.参考答案:C7.参考答案:ABC8.参考答案:D9.参考答案:A10.参考答案:C。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小学教育”《德育论》网课测试题答案卷2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小学教育”《德育论》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可以自然形成,不需要艰苦细致的组织与培养过程。
()A.正确B.错误2.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标,教育者、受教育者参与德育活动所采取的各种方式的总称。
()A、错误B、正确3.德育过程论的研究对象是()A、客观的事物B、德育的客观运动过程C、静止的事物D、社会规律4.我国德育论研究的任务包括:()A.探索德育活动的规律B.揭示德育本质C.帮助德育工作者掌握德育理论指导德育实践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德育理论体系5.制定学校德育计划的前提是什么()A.组织开展德育活动B.检查总结经验C.确定德育目标D.建立健全规章制度6.一般来说,人的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形成发展。
因此培养学生品德的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品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和培养品德行为习惯。
()A.正确B.错误7.评价中思想道德教育更重要的是在获得了一定的评价结果之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A.正确B.错误8.把儿童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这是心理学家柯尔伯格以哪一种理论为指导提出来的?()A、个体道德认知发展理论B、活动动机理论C、最近发展区理论D、社会学习理论9.月(或阶段)计划是德育计划中最深入、具体、落实的一步。
它的内容一般包括:活动单位、名称、目的、形式、详细内容、日程安排和负责人,活动的具体时间、地点和进程等。
()A、错误B、正确10.17世纪捷克教育家斯巴达把培养德性作为学校的主要任务之一。
()A.正确B.错误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B2.参考答案:B3.参考答案:B4.参考答案:ABCD5.参考答案:C6.参考答案:A7.参考答案:A8.参考答案:A9.参考答案:A10.参考答案:B。
17秋福师《小学德育理论》在线作业二

17秋福师《小学德育理论》在线作业二1.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初步形成是在青年初期。
在这个年龄阶段,人们开始对自己的人生和世界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思考。
2.当学生犯下严重错误时,教育者应该坚持说服教育,启发他们认识错误并改正,这是根据说理疏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3.班集体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包括全面负责、全面安排,面向全班,照顾个别,善始善终,循序渐进。
4.少年期品德发展的特点是动荡性。
在这个年龄阶段,青少年经历许多身心变化和挑战,需要面对各种情绪和压力。
5.个别教育的对象不仅包括后进生,还包括优秀生、一般生和特殊学生。
6.德育内容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是由当前形势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决定的。
7.现代德育强调施教传道方法和受教修养方法的综合统一,而不是只侧重于教育者施教传道的方法或只强调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方法。
8.德育评价具有教育功能,它不仅是教育者进行教育的手段,也是受教育者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的过程。
9.初中阶段的德育重点内容包括较系统的社会公德、“五爱”国民公德,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纪律教育,同时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科学人生观、世界观的启蒙教育,还要适当进行启蒙性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
10.小学教育阶段的德育重点是培养社会公德、“五爱”国民公德和文明行为惯。
11.德育过程的实质是将学生的思想品德认识转化为品德行为。
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需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思想品德转化为具体的行为举止。
7.德育的目标包括()。
A.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惯B.促进学生全面发展C.提高学生的研究成绩D.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正确答案:ABD8.学校德育的任务包括()。
A.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惯B.促进学生全面发展C.提高学生的研究成绩D.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正确答案:ABD9.德育评价的方法包括()。
A.观察法B.问卷调查法C.测验法D.访谈法正确答案:ABCD10.德育评价的指标包括()。
A.品德表现B.研究成绩C.身体素质D.社会实践能力正确答案:ABCD11.德育评价的权重分配应该()。
福师德育论作业二

福师《德育论》在线作业二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1. 下面不属于班集体德育工作基本要求的是()。
A. 全面负责、全面安排B. 面向全班,照顾个别C. 善始善终,循序渐进D. 评定学生操行满分:2 分2. 对德育的现实状况连续不断地、及时地作出评价,根据及时获得的反馈信息,调整自己的行动,以使德育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这是一种()A. 诊断性评价B. 总结性评价C. 诊断性评价D. 形成性评价满分:2 分3. 品德是一种什么现象()。
A. 是一种社会现象B. 属于个人意识范畴,是一种个体现象C. 是一种生物现象D. 是人的偶然的表现满分:2 分4. 人生观、世界观已初步形成是在哪一年龄阶段()A. 幼儿期B. 儿童期C. 少年期D. 青年初期满分:2 分5. 德育过程理论研究的基本任务是()A. 制定德育内容B. 研究德育方法C. 揭示德育过程的本质及其基本规律D. 寻到德育目标满分:2 分6. 包若维奇的活动—动机理论,以()为核心来揭示儿童个性的发展。
A. 活动B. 动机C. 人际关系D. 认知能力满分:2 分7. 在社会主义社会,思想教育的核心是()A. 共产主义理想教育B.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C. 爱国主义教育D. 社会公德教育满分:2 分8. 品德评测的指标只能以()要求为参照加以设计。
A. 德育内容B. 德育方法C. 德育评价D. 德育目标满分:2 分9. 对德育方法的性质和特点起着根本性的制约作用是()。
A. 文化科学技术发展水平B. 德育原则C. 社会经济政治制度D. 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满分:2 分10. 活动性德育课程的根本特征是()A. 实践性B. 独立性C. 客观性D. 主观性满分:2 分11. 在中国古代德育思想中,()思想占主导地位。
A. 儒家B. 道家C. 庄家D. 老家满分:2 分12. 在那一个社会历史阶段最早形成了一定的德育思想()A. 原始社会B. 奴隶社会C. 封建社会D. 资本主义社会满分:2 分13. 何者是学校实施德育的基本组织形式()A. 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B. 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组织的活动C. 各科教学D. 社会实践活动满分:2 分14. 区别德育影响和环境影响的根本标志是()A. 有无正确的方法B. 有无有效的渠道C. 有无固定的风格D. 有无明确的目的性满分:2 分15. 大众传媒的宣传教育活动对人们的品德可能产生积极和消极的两种影响作用,所以要求社会德育必须()A. 要考虑宣传对象的需要和特点B. 社会德育要与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C. 坚持正确的导向,使其内容科学健康D. 手段、形式应灵活多样满分:2 分16. 在近代西方那一本著作提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A. 《爱弥尔》B. 《道德教育论》C. 《民主主义与教育》D. 《普通教育学》满分:2 分17. 学校进行教导工作的基层单位是()。
16秋福建师范大学《小学德育理论》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由于学生知、情、意、行几个因素发展不平衡,所以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要注意()。
. 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抓好行为习惯的训练. 抓薄弱环节、因材施教. 引导学生锻炼意志标准答案:2. 德育在发展过程中要吸收和利用以往时代在德育思想、内容、原则、方法等方面的成果来丰富、发展自己,这表明德育具有()。
. 民主性. 变革性. 继承性. 滞后性标准答案:3. 哪一种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能力()。
. 社会实践活动. 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组织的活动. 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各科教学标准答案:4. 个别教育的对象是()。
. 专指后进生. 专指特殊学生. 不包括优秀生. 既包括后进生,也包括优秀生、一般生和特殊学生标准答案:5. 学校进行教导工作的基层单位是()。
. 共青团. 少先队. 班级. 小组标准答案:6. “教育的唯一工作和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这句话是哪一位教育家说的(). 夸美纽斯. 洛克. 康德. 赫尔巴特标准答案:7. 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客观标志是()。
. 品德认识. 品德情感. 品德意志. 品德行为标准答案:8. 大众传媒的宣传教育活动对人们的品德可能产生积极和消极的两种影响作用,所以要求社会德育必须(). 要考虑宣传对象的需要和特点. 社会德育要与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 坚持正确的导向,使其内容科学健康. 手段、形式应灵活多样标准答案:9. 区别社会主义德育原则和一切剥削阶级德育原则的根本标志是()。
. 提高认识与指导实践相结合原则.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共产主义方向性原则.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标准答案:10. 我国确定德育目标,应依据哪一种教育目标论(). 社会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 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需要辩证统一的教育目的论. 儿童中心论标准答案:11. 在那一个社会历史阶段最早形成了一定的德育思想().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标准答案:12. 学生一时失足犯了严重的错误,也要坚持说服教育,启发其认识和改正错误,这是根据().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说理疏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标准答案:13. 德育过程的实质是()。
福建师范大学16秋《小学德育理论》在线作业

福建师范大学16秋《小学德育理论》在线作业福建师范大学16秋《小学德育理论》在线作业一、单选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
)V1.决定了德育内容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的是: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B.德育目标C.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水平D.当前形势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满分:2分2.德育管理者要实现预定的目标,光靠一般号召是不行的,他必须制定一个周密可行的实施计划,提出若干可行的措施,以保证德育管理目标的实现,这是肯定德育管理过程哪一环节的意义()。
A.确定德育目标B.制定德育计划组织C.开展德育活动D.检查和总结满分:2分3.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把对全体学生的普通要求和对其中优秀分子的要求区别开来,这表明()。
A.德育目标的组成部分更加完整B.德育目标具有层次性C.德育目标顾及了年龄特征D.德育目标具有超前性满分:2分4.最早提出集体教育的是哪一位教育家()。
A.陶行知B.马卡连柯C.苏霍姆林斯基D.布鲁纳满分:2分5.哪一种方法是教育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提高其道德认识的教育方法()。
A.说理教育法B.品德修养法C.榜样示范法D.实际锻炼法满分:2分6.现代德育在德育方法上()。
A.更侧重于教育者施教传道的方法B.只强调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方法C.强调施教传道方法和受教修养方法的综合统一D.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可以不相联系的综合统一满分:2分7.对德育方法的性质和特点起着根本性的制约作用是()。
A.文化科学技术发展水平B.德育原则C.社会经济政治制度D.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满分:2分8.哪一种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能力()A.社会实践活动B.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组织的活动C.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D.各科教学满分:2分9.制定学校德育计划的前提是什么()。
A.组织开展德育活动B.检查总结经验C.确定德育目标D.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满分:2分10.在社会主义社会,思想教育的核心是()A.共产主义理想教育B.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C.爱国主义教育D.社会公德教育满分:2分11.人生观、世界观已初步形成是在哪一年龄阶段()。
福师《德育论》在线作业二

C. 德育的内部关系及其进程和方法应该民主化,包括教育部门各级领导和下级关系的民主化,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关系的民主、平等,德育进程和方法的民主、平等、和谐
D. 应该对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帮助人们树立民主和法制观念,培养起社会主义主人翁精神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C. 德育是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D. 德育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答案:BCD 满分:2 分
14. 运用说理教育法要注意以下哪几点要求( )A. 明确目的性
B. 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C. 注意时机
D. 以诚待人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3. 德育论的研究对象是:A. 德育规律
B. 道德教育规律
C. 政治教育规律
D. 思想教育规律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4. 德育过程论的研究对象是( )A. 客观的事物
C. 强调施教传道方法和受教修养方法的综合统一
D. 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可以不相联系的综合统一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10. 德育过程理论的研究对象是( )A. 德育的客观运动过程
B. 德育方法
C. 德育网络
D. 学习知识是它的第一要义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16. 东方国家和民族的德育目标受到儒家思想道德的影响,这表明哪一因素对德育目标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A. 经济政治制度
B. 生产力状况
C. 一定社会的精神文化、民族传统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师《小学德育理论》在线作业二-0003
哪一种方法主要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
A:说理教育法
B:品德修养法
C:榜样示范法
D:实际锻炼法
答案:B
现代德育在德育方法上()
A:更侧重于教育者施教传道的方法
B:只强调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方法
C:强调施教传道方法和受教修养方法的综合统一
D: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可以不相联系的综合统一
答案:C
德育过程的实质是()。
A:将学生的思想品德认识转化为品德行为
B: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自觉性
C: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D:教育者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
答案:D
现代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发展,引起人们道德、政治和法律观点的变化直接影响和丰富了()。
A:德育方法
B:德育组织形式
C:德育原则
D:德育内容
答案:D
品德是一种什么现象()。
A:是一种社会现象
B:属于个人意识范畴,是一种个体现象
C:是一种生物现象
D:是人的偶然的表现
答案:B
哪一种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能
力()。
A:社会实践活动
B: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组织的活动
C: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D:各科教学
答案:B
在古代中国是哪一部书提出进行大学教育的完整体系,包括三纲领八条目()A:《论语》
B:《大学》
C:《孟子》
D:《中庸》
答案:B
德育论的研究对象是:
A:德育规律
B:道德教育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