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

《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
14.3.14 建筑物热力入口装置宜设在建筑物地下室、 楼梯间,当设在室外检查室内时,检查室的防水及 排水设施应能满足设备、控制阀和计量仪表对使用 环境的要求。
25
14.4 管道材料
14.4.1 街区热水供热管网管道材料应符合本规范第8章 的规定。用于生活热水供应的管道材料,按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的
36
分布变流量输配系统水压图
压头(m水柱)
供水压力线 回水压力线
1 2 3 4 5 6 7 8 9 10 节点编号
37
焊接或法兰连接。
27
14.5 调节与控制
14.5.1 在建筑物热力入口处,供、回水管上应设阀门、 温度计、压力表,供、回水管之间宜设连通管,在供 水入口和调节阀、流量计、热量表前的管道上应设过 滤器。
14.5.2 在建筑物热力入口处,采暖、通风、空调系统应 分系统设水力平衡调节装置,生活热水系统循环管上 宜设水力平衡调节装置。水力平衡调节装置的安装应 符合产品的要求。
设计热负荷。对既有建筑应调查历年实际热负荷、 耗热量及建筑节能改造情况,按实际耗热量确定 设计热负荷。 14.1.2 采暖、通风、空调系统供热管网水质应符合 下列规定: 1 热力站间接连接系统街区热水供热管网水质,应 满足规范第10.3.12条的要求。
14
2 连接锅炉房等热源的街区热水供热管网水 质,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工业锅炉水质》 GB/T1576对热水锅炉水质的要求。
1பைடு நூலகம்.2.8 用于采暖、通风、空调系统的管网最不利用
户的资用压头,应考虑用户系统安装过滤装置、
计量装置、调节装置的压力损失。
20
14.3 管网布置与敷设 14.3.1 居住建筑管网的水力平衡调节装置和热计量装

城镇供热直埋管道技术规程

城镇供热直埋管道技术规程

城镇供热直埋管道技术规程1. 引言城镇供热直埋管道技术规程是为了指导城镇供热系统中直埋管道的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保证供热系统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而制定的。

本规程适用于城镇供热直埋管道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

2. 术语和定义•城镇供热:通过集中供热站将能源转换为热能,并通过管网将热能输送到用户端,满足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的取暖、生活热水等需求。

•直埋管道:指在地下直接铺设的供热管道,采用无缝钢管或聚乙烯复合管等材料制作而成。

3. 设计要求3.1 管道布置•根据城市规划和用户需求,在合适位置设置集中供热站,并设计合理的供热管网布局。

•确定直埋管道的起点和终点,并根据地形、交通等因素确定沿线布置。

3.2 材料选择•直埋管道应选用耐腐蚀、耐高温的材料,如无缝钢管、聚乙烯复合管等。

•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久性。

3.3 管道设计•根据供热负荷和输送距离确定直埋管道的直径和壁厚。

•确定管道的埋深,考虑地下水位、土壤承载力等因素,保证管道的安全稳定运行。

3.4 管道施工•施工前应进行勘察,了解地质情况、地下设施等,并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保证施工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管道铺设应符合规范要求,避免弯曲、变形等现象。

4. 运行管理4.1 投运前检查•在供热系统投入使用之前,对直埋管道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检查包括管网连接情况、阀门操作是否正常、绝热层是否完好等。

4.2 运行监测•对直埋管道进行定期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监测管道温度、压力等参数,确保供热系统的正常运行。

4.3 维护保养•定期清理管道内的沉淀物,保证管道内部畅通。

•检查绝热层是否完好,修补损坏的绝热层,减少能量损失。

5. 安全管理5.1 防腐蚀措施•在直埋管道施工前应采取防腐措施,如涂覆防腐涂料、使用防腐材料等。

•定期检查管道表面是否有腐蚀现象,并及时进行修复和防护。

5.2 管道标识•在直埋管道上设置明显的标识牌,标明供热系统名称、管网布局图、紧急联系电话等信息。

城镇供热工程施工规范

城镇供热工程施工规范

城镇供热工程施工规范是为了保证城镇供热管网工程的施工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控制等目标而制定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城镇供热工程施工规范的主要内容,以指导施工单位和相关部门进行规范施工。

一、总则1.1 为确保城镇供热管网工程的施工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控制等目标,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适用于城镇供热管网工程的新建、改建、扩建和维修。

1.3 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本规范。

二、施工准备2.1 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规模、特点和施工环境条件,确定项目组织机构及管理体系。

2.2 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经有关单位审批后方可组织施工。

2.3 施工单位应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专项方案,并经专家论证。

2.4 施工单位应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工程项目情况,制定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和其他环境公害的措施。

2.5 施工单位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三、工程施工3.1 工程测量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设计文件和施工要求,进行工程测量。

测量结果应符合国家测量标准和工程测量要求。

3.2 土建工程施工单位应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要求,进行土建工程施工。

土建工程应满足管道安装和设备安装的要求。

3.3 管道安装施工单位应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要求,进行管道安装。

管道安装应满足管道系统的设计压力、温度和流量要求。

3.4 热力站和中继泵站施工单位应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要求,进行热力站和中继泵站的施工。

热力站和中继泵站应满足供热系统的设计要求。

3.5 防腐和保温施工单位应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要求,进行防腐和保温工程施工。

防腐和保温工程应满足管道和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热效率要求。

3.6 压力试验、清洗、试运行施工单位应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要求,进行压力试验、清洗和试运行。

压力试验、清洗和试运行应满足管道和设备的安全、可靠和性能要求。

四、工程验收4.1 工程验收应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要求进行。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553号――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镇地热供热工程技术规程》的公告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553号――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镇地热供热工程技术规程》的公告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553号――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镇地热供热工程技术规程》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布日期】2010.04.17
•【文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553号
•【施行日期】2010.10.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部分失效
•【主题分类】标准定额
正文
本篇法规中第5.1.3、5.1.6、9.2.5、9.3.3、11.0.5条已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供热工程项目规范〉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2021年第67号)自2022年1月1日起废止。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553号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镇地热供热工程技术规程》的公告现批准《城镇地热供热工程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138-2010,自2010年10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5.1.3.,5.1.6,9.2.5,9.3.3,11.0.5.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
本规程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一○年四月十七日。

城镇供热直埋蒸汽管道技术规程

城镇供热直埋蒸汽管道技术规程

城镇供热直埋蒸汽管道技术规程1总则1.0.1为在直埋蒸汽管道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中统一技术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做到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工作压力小于或等于1.6MPa,温度小于或等于350℃,直接埋地敷设的保温蒸汽管道的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维护。

不适用于抽真空保温结构的直埋蒸汽管道。

1.0.3直埋蒸汽管道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直埋蒸汽管道直接埋设于土层中输送蒸汽的预制保温管道。

2.0.2工作管在直埋蒸汽保温管结构中,用于输送蒸汽的钢管。

2.0.3外护管保温层外抵抗外力和环境对保温材料的破坏和影响,具有足够机械强度和可靠防水性能的套管。

2.0.4防腐层为防止钢质外护管腐蚀而在其外表面覆盖并紧密结合的材料层。

2.0.5保温管补口直埋蒸汽管道连接处的保温层、外护管及防腐层的接口处理。

2.0.6排潮管排除工作管与外护管之间水汽的导管。

2.0.7内固定支座在钢质外护管的直埋蒸汽管道中,保证工作管与外护管间不发生相对位移的管路附件。

2.0.8外固定支座在钢质外护管的直埋蒸汽管道中,保证外护管与固定墩间不发生相对位移的管路附件。

2.0.9内外固定支座在直埋蒸汽管道中,保证工作管、外护管和固定墩三者间不发生相对位移的管路附件。

2.0.10辐射隔热层在带有空气层的保温结构中,在空气层壁面设置抛光金属铝箔层,利用其表面低发射率和高反射率的特性,减少表面辐射换热而提高绝热效果的结构。

3管道布置与敷设3.1管道布置3.1.1直埋蒸汽管道的布置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的有关规定。

3.1.2直埋蒸汽管道与其他设施的水平或垂直最小净距,应符合表3.1.2的规定。

当不能满足表中的净距或其他设施有特殊要求时,应采取有效保护措施。

表3.1.2直埋蒸汽管道与其他设施的最小净距(m)注:当直埋蒸汽管道的埋深大于建(构)筑物基础深度时,最小水平净距应按土的内摩擦角计算确定。

城镇供热直埋管道技术规程

城镇供热直埋管道技术规程

城镇供热直埋管道技术规程
城镇供热直埋管道技术规程是为了指导和规范城镇供热系统中直埋管道的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维护等工作而制定的规程。

该技术规程包含了以下内容:
1. 设计要求:包括供热系统的热负荷计算方法、管道的选型与布置、管道的敷设深度和保温要求等设计要求。

2. 施工规范:包括施工的组织与管理、管道敷设的工艺要求、焊接、焊缝检验与管道保护等施工规范。

3. 管道验收标准:包括管道的外观检查、尺寸核对、施工记录、焊缝质量检验等验收标准。

4. 运行维护要求:包括管道的日常巡检、维护保养、热网水质管理、紧急事故处理等运行维护要求。

5. 安全管理:包括管道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紧急救援预案等安全管理要求。

6. 监理与质量检测:包括施工过程中的监理要求、质量验收标准、质量检测方法等监理与质量检测要求。

城镇供热直埋管道技术规程的制定旨在保障城镇供热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提高供热系统的服务质量和节能效益。

城镇供热直埋热水管道工程设计

城镇供热直埋热水管道工程设计

城镇供热直埋热水管道工程设计城镇供热直埋热水管道工程是指在城市建设中,将供热设备与用户之间的热水管道直接埋入地下进行传输,为用户提供供热服务的工程项目。

在进行该工程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需要确定热水管道的路线。

应该选择合适的路线,使热水从供热设备快速、稳定地传输到用户,同时要考虑到地下管道施工的方便性和经济性。

在选择路线时,还需综合考虑城市规划、地形地貌和土壤条件等因素。

根据路线确定热水管道的直径和材料。

热水管道的直径应根据用户的热水需求量和供热设备的供热能力来确定。

还需考虑到管道的输送损失、管道材料的成本和使用寿命等因素。

然后,根据路线和管道直径,进行管道敷设方案的设计。

包括管道的起点、终点、连接点和弯头等的位置选择,以及管道的埋深、埋设方式和管道间距等的确定。

特别是对于大口径管道和复杂道路交叉、河道穿越等特殊情况,还需要设计相应的管道悬挂和支撑措施。

还需要对管道进行保护设计。

热水管道埋设在地下,易受到地下水位、地震、冻融等不利环境的影响。

在设计中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如加设防水层、防冻层等,以保护管道不受到这些因素的侵害。

还需要设计管道的排水、检修井和阀门等设施。

排水井用于排除管道中的空气和杂质,以保证管道的正常运行;检修井用于检查和维护管道的状况;阀门则用于控制和调节热水流量。

还需要进行施工图纸的绘制和清单的编制。

施工图纸应包括管道的平面布置、剖面和节点图等,以便工程施工单位进行具体施工。

清单编制则是对所需材料和设备进行清点和计划,以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城镇供热直埋热水管道工程设计涉及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工程的安全、高效完成。

城镇供热直埋热水管道工程设计

城镇供热直埋热水管道工程设计

城镇供热直埋热水管道工程设计
城镇供热直埋热水管道工程设计是指将热水管道直接埋设于地下的供热系统的设计工作。

以下是该工程设计所需考虑的一些关键因素。

需要确定供热系统的热源。

热源可以是地热能、燃煤、燃气、电能等形式,需根据实际情况选取适当的热源。

热源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供热系统的设计参数和管道敷设方式。

需根据供热系统的热负荷和热水供应需求确定管道的规格和布置方式。

热负荷是指供热系统需要提供的热功率,需根据供热范围、定温度和供热时间等因素计算得出。

热负荷的大小将决定管道的直径和长度,而管道的布置方式将影响到供热系统的传热效果和运行成本。

然后,需要进行地质勘察和管道敷设方案设计。

地质勘察是为了了解地下地质条件和地下水位等情况,以便确定供热管道的敷设深度和方式。

管道敷设方案设计是为了确定供热管道的敷设路径、坡度和连接方式等,以确保管道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

还需要考虑供热管道的保温与防腐工作。

保温是为了降低供热管道的能量损失,提高供热系统的热效率。

防腐是为了延长供热管道的使用寿命,减少管道的维护和更换成本。

保温与防腐工作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方法,并进行详细的实施计划。

城镇供热直埋热水管道工程设计是一个复杂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才能确保供热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称
给水管 排水管
最小水平净距
(m) 1. 5 1. 5
最小垂直净距
(m) 0 .15 0 .15
燃气 管道
压力≤ 400kPa 压力≤ 800kPa 压力 >800kPa 压缩空气或 CO2 管
1. 0 1. 5 2. 0
1. 0
0 .15 O. 15 O. 15
O. 15
排水盲沟沟边
1. 5
0 .50
.
1总

1.O.1 为统一我国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标
准,促进直埋 管道技 术的发展和推广,制 定本规程。
1. O. 2本规程适用于供热介质温度小于或等于
150℃、公称直径
小 于 或 等 于 DN500mm 的 钢 制 内 管 、 保 温 层 、 保 护 外 壳 结 合 为 一
体的预制保温直埋热水管道。
Word 文档
σs——钢材在计算温度下的屈服极限最小值
.
(MPa) 。
3 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3 . 1 管道布置
3.1 .1 直埋供热管道的布置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城市热力网设 计规范》 (CJJ34)的有关规定。管道与有关设施的相互水平或垂直 净距应符合表 3. 1. 1 的规定。
表 3 .1.1 直埋供热管道与有关设施相互净距
2. 1. 5 驻点 stagnation point 两侧为活动端的直埋直线管段,当管道温度变化且全线管道
产生朝向两端或背向两端的热位移,管段中位移为零的点。
2. 1. 6锚固段 fully restrained section
在管道温度发生变化时,不产生
热位移的直埋管段。
2. 1. 7过渡段 partly restrained section
2
g——重力加速度 (m / s ); , H—— 管顶覆土深度 (m) ; Lmax—— 管道的过渡段最大长度 (m) ; Lmin —— 管道的过渡段最小长度 (m) ; Pd —— 管道的计算压力 (MPa) ; t0— 管道计算安装温度 (℃ ); t1—— 管道工作循环最高温度 (℃ ); t2—— 管道工作循环最低温度 (℃ );
—— —— O. 30 O. 50
1 .00
注:热力网与电缆平行敷设时, 电缆处的土壤温度与月平均土壤自然温度比较, 全
年任何时候对于电压 10kV 的电力电缆不高出 10 ℃,对电压 35~110kV 的电缆
Word 文档
.
不高出 5℃,可减少表中所列距离。
3. 1. 2直埋供热管道最小覆土深度应符合表 尚应进行稳定验算。
力作用形成 的由锚固点 至活动端的 管段长 度。
2 . 1 . 1 0 过 渡 段 最 大 长 度 maxim um fric tion le ngth
Word 文档
.
直埋管道经若干次温度变化,单长摩擦力减至最小时,在工 作循环最高温度下形成的由锚固点至活动端的管段长度。
2.2 符 号
2
A—— 钢管管壁的横截面积 (m ); DC——预制保温管外壳的外径 (m) ; Di—— 钢管内径 (m) ; DO——钢管外径 (m) ; E—— 钢材的弹性模量 (MPa); Fmax—— 管道的最大单长摩擦力 (N/m) ; Fmin—— 管道的最小单长摩擦力 (N/ m) ;
一端固定 (指固定点或驻点或锚固点 ),另一端为活动端,当
管道温度变 化时,能产 生热位移的 直埋管段。
2. 1 . 8单长摩擦力 friction of unit lengthwise pipeline
沿管道轴线方向单位长度保温外壳与土壤的摩擦力。
2 . 1 . 9 过 渡 段 最 小 长 度 m i ni m u m f r i c t i on l e ng t h 直埋管道第一次升温到工作循环最高温度时受最大单长摩擦
3. 1 . 2的规定,同时
表 3.1 .2 直埋敷设管道最小覆土深度
管 径(mm)
50~ 125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500
车行道下 (m) 非车行道下 (m)
0. 8 0. 6
1.0 0.6
1.0 O. 7
1. 2 0. 8
1.2 O.9
3. 1. 3直埋供热管道穿越河底的覆土深度应根据水流冲刷条件 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道稳定条件确定。
Ty ——管道的屈服温差 (℃ );
α——钢材的线膨胀系数 (m / m ·℃ ); δ——钢管公称壁厚 (m); μ——摩擦系数; ν——钢材的泊松系数;
3
ρ——土壤密度 (kg /m ); [σ]—— 钢材在计算温度下的基本许用应力 (MPa);
σb—— 钢材在计算温度下的抗拉强度最小值 (MPa); σt——管道内压引起的环向应力 (MPa) ;
工 及 验 收 规 范 》 (C JJ2 8) 等 国 家 现 行 有 关 标 准 的 规 定 。
Word 文档
.
2术语和符号
2.1术 语
2. 1 . 1 屈服温差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f yielding 管道在伸缩完全受阻的工作状态下,钢管管壁开始屈服时的
工作温度与安装温度之差。
2. 1. 2固定点 fixpoint
管道 上采 用强 制固 定措施 不能 发生 位移的 点。
2. 1. 3活动端 free end
管道上安装套筒、波纹管、弯管等能补偿热位移的部位。
2. 1. 4锚固点 natural fixpoint
管道温度变化时,直埋直线管道产生热位移管段和不产生热
位移管段的自然分界点。
1. O . 3 在地震、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等地区应遵守《室外给水排水
和煤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50032)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
筑规范》 (GBJ25)、《膨胀土地区建筑地基技术规范》 (GBJ112)的
规定。
1. O. 4直埋供热管道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
尚应符合《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CJJ34)、《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
3 . 2 敷设方式
乙炔、氧气管
1. 5
0 .25
公路、铁路坡底脚 地铁
1. 0 5. 0
—— O. 80
电气铁路接触网电杆基础
道路路面
建筑物
公称直径≤ 250ram
基础
电 缆
公称直径≥ 300mm 通讯电缆管块
电力及
≤ 35kV
控制电缆
≤ llOkV
3.O —— 2. 5
3. 0 1. 0 2. 0
2. 0
—— 0 .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