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 讲解: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疑难解析如何区分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

比较区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是重要的哲学原理,也是容易混淆使用的一对概念。
二者除了可以从理论上(外延、内涵、作用、方法论)进行区别:(一)从内涵上看●现实存在的事物往往是很复杂的,不只包含一种矛盾,而是一个由多种矛盾构成的矛盾体系或系统。
主、次矛盾说的是“矛盾体”,可以称为“一个”可“一种”矛盾;●而矛盾主、次方面研究的是任何一个矛盾中的两个对立面之间的关系,说的是“矛盾侧面”,所以只能叫做“一方”或“方面”。
(二)从作用上看●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进程。
常用在“办事情”,解决问题,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怎么找出问题关键,例如:攻打锦州,处理中美关系,经济为中心●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
常用在“看问题”上。
用于评价利弊,优劣,功过等,例如什么是社会主义,人的本质,网络的利弊,一国两制区别的方法一:抓关键词1、【主要矛盾】:抓重点、抓核心、抓中心、抓关键、“核心问题”“作为主线”“作为主题”“第一要务”“重中之重”、等关键词。
2、【矛盾的主次方面】:“抓主流”“抓本质”“总的来看”“辨方向”“识大局”“分析形势”“判断性质”、“看主体”、九个指头、分析人和形势等。
区别的方法二:抓住题旨如果材料侧重于解决问题,“办事情”“做事情”即改造世界(做、行),则适用主、次矛盾关系原理。
如果材料反映的是人们对某事物的评价或看法,是看问题,即认识世界(看、分析),则适用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
【主要矛盾】——强调“做事情、办事情、即改造世界(做、行)”【矛盾的主要方面】——强调“想问题、看问题、即认识世界(看、分析)”区别的方法三:依据典型的俗语、成语判断【抓主要矛盾】:如果材料中有“牵牛要牵牛鼻子”“工作要做到点子上”“力气要用在节骨眼上”“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打蛇先打七寸”“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弹钢琴”“画龙点睛”等,则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原理。
【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如果材料中有“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荷花好看也要绿叶扶持”“学会弹钢琴的工作方法”等,则体现了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的原理。
“五看”区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五看”区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河北周瑞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这两个知识点是我们平时学习中最易混淆的知识点之一。
如何准确地区分二者呢?我们可以通过“五看”来实现。
1、看矛盾的数量。
主次矛盾存在于复杂事物之中,复杂事物至少包含两个矛盾。
如果我们根据题目可以引出多个矛盾,那么题目就与主次矛盾有关。
矛盾的主次方面存在于简单事物中,是一个矛盾,如果我们依据题目只能引出一个矛盾,那就极有可能与矛盾的主次方面有关。
2、看方法论要求。
主次矛盾关系原理要求人们办事情既要抓重点、又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学会弹钢琴;既要防止不会主次,又要防止“单打一”。
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不能把矛盾双方同等看待,更不能主次颠倒,混淆事物的性质。
3、看题意方向。
如果材料侧重于解决问题,“办事情”、“做事情”,即改造世界,涉及事情的“轻重缓急”,与解决问题时的力量分配,解决先后有关,那么就适用主次矛盾关系原理。
如果材料反映的是人们对某事物的评价或看法,是“看问题”,即认识世界,涉及事物的“性质”、“是非”、“功过”、“形势”、“利弊”、“成就与不足”等对事物的认识、评价时则适用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
4、看关键词。
题目材料中如出现“抓重点”、“关键”、“主线”、“第一要务”、“首要任务”、“重中之重”、“核心”、“主题”等关键词,是抓主要矛盾的表现,体现了主次矛盾关系原理。
题目中如有“抓本质”、“总的看”、“事物的性质”、“辩方向”、“识大局”、“占主体”等关键词出现时则可能体现了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
5、看俗语。
如果材料中有“节骨眼”、“用在刀刃上”、“做到点子上”、“打蛇先打七寸”、“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牵牛鼻子”、“弹钢琴”、“画龙点睛”等俗语出现时则体现了主次矛盾的关系原理。
而“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瑕不掩玉”、“改邪归正”、“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等俗语则体现了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
公共基础知识难点突破——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一

公共基础知识难点突破—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
公共基础知识在很多地区的【教师招聘考试】中是必考科目,哲学属于公共基础知识中的一个很抽象的模块,并且哲学中的一些知识具有很强的混淆性,所以很多考生在哲学学习方面存在着困难。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哲学中的一个易混淆的难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一、从定义入手认识二者的区别
哲学学习中对定义的研究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定义是什么。
(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在一个复杂事物中,包含着很多种矛盾,每种矛盾所处的地位、对事物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其中对事物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处于支配地位的矛盾,就叫做主要矛盾,而那些不起决定作用,处于被支配地位的矛盾,就是次要矛盾。
(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在一个简单事物中(只有一个矛盾),或者在一个矛盾中,矛盾的对立双方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同的,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一方,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的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一方,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
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说的是很多个矛盾的关系,从矛盾的数量上说它是多;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说的是一个矛盾的两个对立方面的关系,从矛盾的数量上来说它是一。
明白二者在定义上的区别,对于解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区分及举例:1.主要次要矛盾的例子:最熟悉的我们社会主义阶段的矛盾有许多,民族之间的问题,国际间的问题,国家统一的问题,等等,但主要的矛盾是什么呢?是经济发展的问题,是生产力发展的问题,它由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性质等等决定,制约了其他一切矛盾的解决,其他的矛盾解决以它的发展和解决为条件.2.矛盾的主次方面的例子:人民内部矛盾,群众之间有种种利益上的差异和取向上的分歧,人民内涵的不同群体或集团间有相对独立的利益追求,总之在公有经济基础上有种种局部的暂时的利益冲突,但是公共利益是全局的长远的,决定了人民内部矛盾最终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和平的温和的手段来解决.这样,对人民内部矛盾的定性用的就是矛盾的主次方面.3."是药三分毒,但我们强调的是那七分药效":药一般都有毒副作用,对人体有毒害作用,但是它在抑制或杀灭病菌或病毒方面比起毒副作用更显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那七分药效",我们要看的是它这方面的作用,所以必要时药我们还是要吃的.另外比如在军事中,决策者进行决策,必"杂以利害",因为作战实质是在进行博弈,任何决策都必须考虑到得失,选择的决策通常是能获益大的,或者至少是能把损失降低到最少的,这里的"利害"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矛盾的主次方面,我们要正确判断不可.再比如我们国家的决策层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有精辟的论断,尽管困难重重,但是宏观经济走向是积极的和增长的,这里也是对经济形式的好坏性质下了论断,因为积极方面占主导,所以判断结果是可靠是好的.其实分辨起来很简单,你们老师肯定详细讲过,上课要认真听讲,思维要跟着老师转。
其实高二政治哲学这块内容其实根本就不要记什么条条框框,记了反而错的多,关键课堂要听懂,多做试题,多想问题。
比如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完全可以通过做题自己去体会。
一般而言,主次矛盾用得比较多。
怎样快速区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第四,主要矛盾也存在矛盾的主要方面。
区分了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二者的联系,这有利于我们对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进一步理解。
联系:第一,二者都是矛盾特殊性的两种情形,二者在自己的矛盾中都处于支配地位,都规定着事物发展进程;
第二,二者都讲的是矛盾的不平衡问题,都要求人们在认识事物、解决问题问题时,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和克服一点论和均衡论;
C.分清主流和支流
D.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4:我们面临的国际环境依然是机遇大于挑战,这一认识()
A.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
B.把握了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
C.把握了矛盾的主要方面
D.体现了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分析:以上4个小题,均与矛盾的主次方面有关,正确答案分别是B、C、C、C。判断依据1:题中的文字材料仅仅反映的是人们对某事物或某人物的评价或看法,只是“看问题”而没有论及“怎么办”,如第1小题,是如何看待和评价“对外开放”,而没有指出怎样搞好“对外开放”。第2小题是对“一国两制”的认识和评价。第4小题是对所面临的国际坏境的认识,所以均与矛盾的主次方面有关。也可以从抓关键词入手,如1题中的“优势”,2题中的“性质”,3题中的“主流”,4题中的“认识”,也可判定这些选项与矛盾的主次方面有关。
A.抓主要矛盾,抓中心,抓关键
B.承认矛盾的客观性,正确对待矛盾
C.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D.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3.俗话说:“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这一说法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的主要方面在食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
B.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是做好工作的关键
公考常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重点考点

【常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考点汇总一、内容主要矛盾是指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着主导、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指处于从属地位,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矛盾双方中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是指处于从属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二、主要区别1.侧重点不同:主次矛盾的划分在于研究不同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以抓住重点和关键,更好地解决问题、办好事情;矛盾主次方面的划分在于研究矛盾内部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在规定事物性质(定性)上的不同地位和作用,以准确判断事物性质,正确分析形势,为我们的行为取向提供依据。
2.矛盾数量不同:两者同样是认识事物,前者涉及多个矛盾,要求在矛盾丛中辨轻重;后者只涉及同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在双方之间分主次。
三、关键词来区分1.当出现“重点、关键、中心、重心、核心、根本、主要、重要、主线.要务、突出任务、首要、要害、重中之重”等词时,一般考察的是主要矛盾当出现“性质、本质、主流(支流)、主导、主体、优势、总体上、大多数,“辨方向”、“识大局” (分析形势) 、“判断性质”等词语时,一般考察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2.主次矛盾侧重讲述一个问题的核心是什么,找出其关键的部分:而矛盾的主次方面侧重分析一个事情的利弊。
四、日常俗语,德语来分辨1.抓主要矛盾的俗语,主要有牛鼻子,硬道理,好钢要用到刀刃上,工作做到点子上,蛇打七寸,射人射马,捕贼摘王,等。
统筹兼顾的,如“学会弹钢琴”“烘云托月”“绿叶扶红花”“篇酋三桩,好汉三帮”;不分主次的如“胡子眉毛一把抓”,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因小失大;忽视次要矛盾的,如“单打一"。
等。
2.标志主要方面的俗语双刃剑、三七开、瑕不掩瑜.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占上风、是药三分毒、金无赤足,人无完人等。
如何区分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

重点突破:如何区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近年的高考试题中“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两个知识点出现频率很高,在客观试题和主观试题中都经常涉及。
这一直是教学和考试中的难点,很多学生很是困惑。
我们可以用以下方法区分。
1、把握内涵和外延。
这是最可靠的区分方法。
①内涵: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是针对复杂事物的发展,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强调其地位和作用。
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
着重注意,矛盾的主要方面是针对事物的性质。
强调其地位和作用。
②外延:主要矛盾是指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包含的许多矛盾,其地位和作用不平衡,其中必有一种矛盾是主要的,而同时可以有许多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每一矛盾中,矛盾的双方有主次之别,其地位和作用不平衡,主要和次要方面都只能有一个。
2、把握题意指向。
这是必不可少的区分方法。
主要矛盾适用于“办事情”。
即材料所体现出的题意应是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怎样集中力量找出处理问题关键,才能抓住重点,解决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
因为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进程,支配着其他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适用于“看问题”,是针对事物的性质做出评价和判断,是相对静止的思考“该不该”、“能不能”“利与弊”“优与劣”等,因为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主要方面不同事物的性质就不同。
3、把握关键词。
这是最快捷的区分方法。
体现主要矛盾的材料当中,往往包含有“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工作做到点子上”、“好钢用在刀刃上”等关键词语;体现矛盾主要方面的材料中,往往包含有“抓住本质”、“看到主流”、“总的看”等等词语。
通过抓关键词去解题,能够大大提高解题的速度,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有其明显的缺陷。
主要有两点:一是有些材料没有这些关键词,二是容易对材料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上,而使解题过程出现偏差。
要想准确而迅速的解决问题,必须灵活运用上述三种方法。
2019事业单位如何辨别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2019事业单位如何辨别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一种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不平衡性;另一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不平衡性。
做题的时候,需要大家能够辨别出题干所对应的到底是哪一种情况,这也是让大家比较头疼的地方,在这里就为大家提供一些如何辨别二者的方法。
一、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简介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当对象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系时,体系中会有多个矛盾,矛盾的地位就会有高有低,其中,我们把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叫主要矛盾,处于服从地位,起影响作用的叫次要矛盾。
我们在工作中应该先解决地位高的矛盾,同时也要注意解决地位比较低的矛盾,当然这解决这两个矛盾所用的力是不一样的,应该是重点解决地位比较高的主要矛盾。
既要两点都要看到,还要有所重点。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当对象是一个矛盾时,矛盾着的对立面双方的力量也是不平衡的,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决定事物性质的叫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处于支配地位,起影响作用的是矛盾的次用方面。
同样在看待事物时,我们既要看到主要方面,又要看到次要方面,同时应该更加关注主要方面。
既要两点都要看到,还要有所重点。
二、辨析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方法1、看矛盾的个数毋庸置疑,如果只有一个矛盾,那么其对应的一定是矛盾的主次方面,如果有多个矛盾,其对应的是主次矛盾,这是最直观的辨别方法。
2、看题干的含义如果题干是在论述如何解决问题,其对应的是主次矛盾,如果题干是在论述某一个事物的性质,这时对应的是矛盾的主次方面。
例如:“牵牛要牵牛鼻子”这个论述就是在解决牛跟不跟走的问题,而不是在判断牛的性质,所以其对应的就是要抓主要矛盾;例如:“良莠不齐”这个表述是在说好的、坏的掺杂在了一起,这是典型的没有判断出事物的性质,才出现了这种状况,其所对应的哲学原理就是矛盾的主次方面。
3、看题干中的用语题干中多次出现了抓重点、抓关键的的表述,往往是对应抓主要矛盾,题干中出现分清主流和支流的表述,对应的是要分清事物性质,也就是矛盾的主次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别的方法一:抓关键词 1、【主要矛盾】:抓重点、抓核心、抓中 心、抓关键、“核心问题”“作为主 线”“作为主题”“第一要务”“重中之 重”、等关键词。 • 2、【矛盾的主次方面】:“抓主流”“抓 本质”“总的来看”“辨方向”“识大 局”“分析形势”“判断性质”、“看主 体”、九个指头、分析人和形势等。
• 1、杜甫有诗曰:“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 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其包含的哲理是( ) A.承认矛盾的客观性,正确对待矛盾 B.抓主要矛盾,抓中心,抓关键 C.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D.看问题只有一个烦恼, 吃饱以后就会生出无数烦恼。前者是生存的烦恼, 后者是发展的烦恼。”下列观点与这一说法所包 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①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矛盾各不相同 ③事物的矛盾是人们永远不能解决的 ④不同意识对事物所起的作用不同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②③
• 1、我国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统一祖国 后,不会改变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其哲 学依据是: 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B.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C.主次矛盾关系的原理 D.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
2、“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 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 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 公有制的主体作用。”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 • A.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着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 的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 • B.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影响,是事 物不可缺少的方面 • C、主要矛盾居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进程起决定 作用 • D.次要矛盾解决得好坏,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也会 有影响
区别的方法三:依据典型的俗语、成语判断
【抓主要矛盾】:如果材料中有“牵牛要牵牛鼻 子”“工作要做到点子上”“力气要用在节骨眼 上”“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打蛇先打七 寸”“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弹钢 琴”“画龙点睛”等,则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原 理。 • 【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如果材料中 有“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荷 花好看也要绿叶扶持”“学会弹钢琴的工作方法” 等,则体现了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的原 理。
区别的方法二:抓住题旨
• 如果材料侧重于解决问题,“办事情”“做事情” 即改造世界(做、行),则适用主、次矛盾关系 原理。如果材料反映的是人们对某事物的评价或 看法,是看问题,即认识世界(看、分析),则 适用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
• 【主要矛盾】——强调“做事情、办事情、即改 造世界(做、行)” • 【矛盾的主要方面】——强调“想问题、看问题、 即认识世界(看、分析)”
• 【矛盾主次方面】:如果材料中出现“九个指头 和一个指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瑕不掩 瑜”“改邪归正”“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喻在 某一面有所失败,但在另一面有所成就)”等, 则体现了矛盾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