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总结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汇总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汇总财务管理是指对资金的有效利用和管理,包括财务计划、资金筹集、投资决策、资金使用和财务监管等方面。
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有很多经典的计算公式用于分析和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效益。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财务管理计算公式的汇总。
1.基本财务指标:- 总利润率(Net Profit Margin):净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率,表示企业销售活动中所获得的利润占销售收入的比例。
公式为净利润/销售收入。
- 总资产收益率(Return on Total Assets,ROTA):净利润与总资产的比率,衡量企业每一个投资单位所获得的净利润。
公式为净利润/总资产。
- 净资产收益率(Return on Equity,ROE):净利润与股东权益的比率,衡量企业为股东创造的经济利益。
公式为净利润/股东权益。
2.资本结构和资本成本:- 资产负债率(Debt to Assets Ratio):负债总额与总资产的比率,表示企业资产由债务资金的占比。
公式为负债总额/总资产。
- 杠杆倍数(Leverage Ratio):总资产与股东权益的比率,衡量企业通过借款扩大经营规模的能力。
公式为总资产/股东权益。
-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eighted Average Cost of Capital,WACC):企业融资的平均成本,考虑股权和债权的比例,反映了企业的融资负担。
公式为股权成本× 股权占比 + 债权成本× 债权占比。
3.投资决策和项目评估:- 现金流量净额(Net Cash Flow):其中一时期内企业的现金流入减去现金流出的余额,反映了企业的现金收支状况。
公式为现金流入 - 现金流出。
- 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NPV):衡量投资项目净现金流量的现值与投资成本之间的差额,用于评估投资项目的收益性。
公式为各期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减去投资成本。
- 内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IRR):使得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的折现率,表示项目的期望收益率。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汇总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汇总1. 财务指标计算1.1 利润计算利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利润 = 销售收入 - 成本 - 费用•销售收入:公司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所得到的收入•成本:公司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所发生的费用•费用:公司经营过程中除成本以外的其他支出1.2 毛利率计算毛利率是一种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毛利率 = (销售收入 - 成本) / 销售收入 * 100%1.3 净利润率计算净利润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净利润率 = 净利润 / 销售收入 * 100%2. 资本结构计算2.1 总资产计算总资产是企业拥有的全部资产总额,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总资产 = 固定资产 + 流动资产•固定资产:企业拥有的长期使用价值大于一年的资产,如厂房、机器设备等•流动资产:企业拥有的短期变现能力较强的资产,如现金、存货、应收账款等2.2 负债率计算负债率是衡量企业债务多少的指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负债率 = 总负债 / 总资产 * 100%2.3 资产负债率计算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负债规模的指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资产负债率 = 总负债 / 净资产 * 100%•总负债:企业所有的债务总额•净资产:企业总资产减去总负债的余额,也可以看作是股东权益3. 经营效率计算3.1 应收账款周转率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是衡量企业收回应收账款能力的指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 = 销售收入 / 平均应收账款•平均应收账款:指某一时期内的期初应收账款与期末应收账款之和的一半3.2 存货周转率计算存货周转率是衡量企业库存管理能力的指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存货周转率 = 销售成本 / 平均存货•平均存货:指某一时期内的期初存货与期末存货之和的一半3.3 固定资产周转率计算固定资产周转率是衡量企业利用固定资产运营效率的指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固定资产周转率 = 销售收入 / 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平均固定资产净值:指某一时期内的期初固定资产净值与期末固定资产净值之和的一半以上只是一部分常见的财务管理计算公式,财务管理的指标众多,根据不同的企业和行业需求,还有其他各类指标计算公式。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汇总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汇总一、时间价值的计算(终值与现值)F-终值 P-现值 A-年金 i-利率 n-年数1、单利和复利:单利与复利终值与现值的关系:终值=现值×终值系数现值=终值×现指系数终值系数现指系数单利: 1+ni 1/(1+ni)复利:(F/P,i,n)=(1+i)n (P/F,i,n)=1/(1+i)n2、二个基本年金:普通年金的终值与现值的关系:年金终值=年金×年金终值系数年金现值=年金×年金现值系数F=A(F/A,i,n) P=A(P/A,i,n)年金系数:年金终值系数年金现值系数普通年金: (F/A,i,n)=[(1+i)n-1]/i (P/A,i,n)=[1-(1+i)-n]/i即付年金: (F/A,i,n+1)-1 (P/A,i,n-1)+13、二个特殊年金:递延年金 P=A[(P/A,i,m+n)-(P/A,i,m)]=A[(P/A,i,n)(P/F,i,m))]永续年金 P=A/i4、二个重要系数:偿债基金(已知F,求A)A=F/(F/A,i,n)资本回收(已知P,求A)A=P/(P/A,i,n)5、i、n的计算:折现率、期间、利率的推算:折现率推算(已知终值F、现值P、期间n,求i)单利 i=(F/P-1)/n复利 i=(F/P)1/n-1普通年金:首先计算F/A=α或P/A=α,然后查(年金终值F/A)或(年金现值P/A)系数表中的n列找出与α两个上下临界数值(β1<α<β2)及其相对应的i1和i2。
用内插法计算i:(i-I1)/(α-β1)=(I2-I1)/(β2-β1)永续年金:i=A/P期间的推算(已知终值F、现值P、折现率i,求n)单利 n=(F/P-1)/i复利:首先计算F/P=α或P/F=α,然后查(复利终值F/P)或(复利现值P/F)系数表中的i行找出与α两个上下临界数值(β1<α<β2)及其相对应的n1和n2。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汇总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汇总一、时间价值的计算(终值与现值)F-终值P-现值A-年金i-利率n-年数1、单利和复利:单利与复利终值与现值的关系:终值=现值×终值系数现值=终值×现指系数终值系数现指系数单利:1+ni1/(1+ni)复利:(F/P,i,n)=(1+i)n(P/F,i,n)=1/(1+i)n2、二个基本年金:普通年金的终值与现值的关系:年金终值=年金×年金终值系数年金现值=年金×年金现值系数F=A(F/A,i,n)P=A(P/A,i,n)年金系数:年金终值系数年金现值系数普通年金:(F/A,i,n)=[(1+i)n-1]/i(P/A,i,n)=[1-(1+i)-n]/i即付年金:(F/A,i,n+1)-1(P/A,i,n-1)+13、二个特殊年金:递延年金P=A[(P/A,i,m+n)-(P/A,i,m)]=A[(P/A,i,n)(P/F,i,m))]永续年金P=A/i4、二个重要系数:偿债基金(已知F,求A)A=F/(F/A,i,n)资本回收(已知P,求A)A=P/(P/A,i,n)5、i、n的计算:折现率、期间、利率的推算:折现率推算(已知终值F、现值P、期间n,求i)单利i=(F/P-1)/n复利i=(F/P)1/n-1普通年金:首先计算F/A=α或P/A=α,然后查(年金终值F/A)或(年金现值P/A)系数表中的n列找出与α两个上下临界数值(β1<α<β2)及其相对应的i1和i2。
用内插法计算i:(i-I1)/(α-β1)=(I2-I1)/(β2-β1)永续年金:i=A/P期间的推算(已知终值F、现值P、折现率i,求n)单利n=(F/P-1)/i复利:首先计算F/P=α或P/F=α,然后查(复利终值F/P)或(复利现值P/F)系数表中的i行找出与α两个上下临界数值(β1<α<β2)及其相对应的n1和n2。
用内插法计算n:(i-n1)/(α-β1)=(n2-n1)/(β2-β1)普通年金:首先计算F/A=α或P/A=α,然后查(年金终值F/A)或(年金现值P/A)系数表中的i行列找出与α两个上下临界数值(β1<α<β2)及其相对应的n1和n2。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汇总一、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1、单利终值和现值单利终值的计算公式为:单利终值=本金×(1+利率×期数) 即:F = P×(1+i×t )单利现值的计算公式为:单利现值=期数利率单利终值⨯+1 即 P= ti F⨯+12、复利终值和现值复利终值的计算公式为:复利终值=期数利率)(现值+⨯1 即F=或F=P×(F/P ,i ,n )ti P )(+⨯1复利现值的计算公式为:复利现值=期数利率)(终值+1 即P=或P=F×(P/F ,i ,n )ni F)(+13、年金终值和现值(1)普通年金终值的计算公式:F=或F=A×(F/A ,i ,n )iA n1i 1(-+⨯) 即:普通年金终值=年金×年金终值系数普通年金现值的计算公式:P=或P=A×(P/A ,i ,n )iA n-+-⨯)i 1(1即:普通年金现值=年金×年金现值系数(2)即付年金终值的计算公式:F=[]11i 1(1--+⨯+iA n ) 或F=A×[(F/A ,i ,n+1)-1]即付年金现值的计算公式:P=[]1i 1(1)1(++-⨯+-iA n )或P=A×[(P/A ,i ,n-1)+1]系数之间的联系:即付年金现值系数与普通年金终值系数相比,期数加1,系数减1;即付年金终值系数与普通年金现值系数相比,期数减1,系数加1。
复利终值系数与复利现值系数互为倒数;年金终值系数与偿债基金系数互为倒数。
二、债券发行价格债券发行价格=∑=+⨯++nt tn 111(市场利率)(票面利率债券面额市场利率)债券面额即:债券发行价格=债券面额×复利现值系数+债券面额×票面利率×年金现值系数=债券面额×(P/F ,i ,n )+债券面额×票面利率×(P/A ,i ,n )三、资金成本的计算资金成本通常用相对数表示,即资金成本率,其计算公式为:资金成本率==100%⨯资金使用费筹资总额-筹资费用100%⨯资金使用费筹资净额1、个别资金成本的计算银行借款资金成本率100%⨯=⨯⨯借款利息(1-所得税率)借款总额(1-筹资费用率)100%⨯=⨯借款利率(1-所得税率)1-筹资费用率长期债券资金成本率筹资费用率)(债券筹资总额所得税税率)(票面利率债券面值总额-⨯-⨯⨯=11优先股资金成本率100%=⨯⨯优先股年股利额优先股总额(1-筹资费用率)普通股资金成本率普通股股利年增长率1筹资费用率)(普通股市价股利额普通股预期最近一年年+⨯-⨯=%001留存收益资金成本率=+普通股预期最近一年年股利额普通股股利年增长率普通股市价2、综合资金成本的计算综合资金成本率=⨯∑各种资金来源的资金成本率各种资金来源占全部资金的比例jjWK =∑四、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EBITEBIT EPS EPS∆∆==息税前利润优先股股利息税前利润-利息-1-所得税税率T D I EBIT EBIT ---=1五、每股收益分析法,又称每股收益无差别点计算公式: 1N 11(E B I T-I )(1-T )-D 2N =22(E B I T-I )(1-T )-D记忆方法债务筹资时:股数(N )不变,利息(I )变;股票筹资时:利息(I )不变,股数(N )变。
财务管理重点公式整理

财务管理重点公式整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企业的资金运作、投资决策、财务分析等方面。
在财务管理中,有一些重要的公式需要掌握,下面我们来整理一下这些公式。
1. 现值公式现值公式是财务管理中最基本的公式之一,它用于计算未来现金流的现值。
现值公式的一般形式为:PV = FV / (1 + r)n,其中PV表示现值,FV表示未来现金流的价值,r表示贴现率,n表示未来现金流的期数。
2. 内部收益率公式内部收益率是指投资项目的收益率,它是使项目净现值等于零的贴现率。
内部收益率公式的一般形式为:IRR = r1 + (NPV1 / (NPV1 - NPV2)) * (r2 - r1),其中IRR表示内部收益率,r1和r2分别表示两个贴现率,NPV1和NPV2分别表示这两个贴现率下的净现值。
3. 投资回报率公式投资回报率是指投资项目的收益率,它是投资收益与投资成本的比率。
投资回报率公式的一般形式为:ROI = (收益- 成本) / 成本* 100%,其中ROI表示投资回报率,收益表示投资项目的收益,成本表示投资项目的成本。
4. 财务杠杆公式财务杠杆是指企业利用借款等外部资金进行投资的程度,它可以通过财务杠杆公式来计算。
财务杠杆公式的一般形式为:FL = EBIT / EBT,其中FL表示财务杠杆,EBIT表示企业税前利润,EBT表示企业税前利润减去利息支出。
5. 资本成本公式资本成本是指企业筹集资金所需要支付的成本,它可以通过资本成本公式来计算。
资本成本公式的一般形式为:WACC = E / (E + D) * Re + D / (E + D) * Rd * (1 - T),其中WACC表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E表示企业的股权,D表示企业的债权,Re表示股权的预期收益率,Rd表示债权的预期收益率,T表示企业所在国家的税率。
6. 财务比率公式财务比率是指企业财务状况的衡量指标,它可以通过财务比率公式来计算。
财务管理基本公式大全

财务管理基本公式大全
1.利润公式:
利润=销售收入-成本-费用
销售收入=售价×销量
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
费用=固定费用+变动费用
2.成本公式:
直接成本=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直接制造费用间接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总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
3.利润率和利润率分析公式:
利润率=利润/销售收入×100%
毛利率=(销售收入-成本)/销售收入×100%
净利率=利润/销售收入×100%
资产利润率=利润/资产总额×100%
4.资本结构和财务杠杆公式:
资本结构=负债/资产×100%
杠杆倍数=资产总额/净资产
财务杠杆=杠杆倍数-1
5.现金流量公式:
净现金流=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经营活动现金流出
自由现金流=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经营活动现金流出-资本支出
6.资本预算公式:
净现值=∑(现金流量/(1+折现率)^n)
投资回收期=投资额/年平均现金流量
内部收益率=投资现金流量的折现率使净现值等于0
7.股票估值公式:
市盈率=市场价格/每股收益
市净率=市场价格/每股净资产
市销率=市场价格/每股销售收入
8.财务指标公式: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资产总额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应收账款
这些公式只是财务管理中的部分基本公式,财务实践中还有更多专业和复杂的公式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和需求。
根据具体的问题和目标,可以选择相应的公式进行计算和分析,以支持合理的决策和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公式总结

22、 类 别 静 态 评 价 指 标 指 标 静 态 投 资 回 收 期 静态投资回收期,是指以投资项目经营净现金流量 抵偿原始投资额所需要的全部时间。它有“包括建 设期的投资回收期(PP)”和”不包括建设期的投 资回收期(PP )两种形式。 确定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可分别采取公司法和列表 法 (1) 满足特定条件下的简化公式
内 部 收 益 率
内部收益率(IRR) ,是指项目投资实际可望达到的 收益率。实质上,它是能使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时 的折现率 IRR 满足下列等式: ∑(NCFt×(P/F,IRR,t) )=0 其中: (1) 逐步测试法:适合于各期现金流入量不相 等的非年金形式。 计算方式是:先估计一个贴现率,用它来计算方案 的净现值;如果净现值为正数,说明方案本身的内 含报酬率超过估计的贴现率,应提高贴现率后进一 步测试;如果净现值为负数,说明方案本身的内含 报酬率低于估计的贴现率;应降低贴现率后进一步 测试。经过多次测试,寻找出使净现值接近于零的 两个贴现率,然后根据内插法即可计算出该方案的 内含报酬率 采取逐步测试法,内含报酬率的计算口诀是贴现率 差之比等于净现值之比。 (2) 年金法:适合于无筹建期,而且运营期各 年现金净流量相等的情况,符合普通年金 形式,可直接利用年金现值系数表查表来 确定与该年现值系数相邻的两个贴现率, 然后根据内插法即可计算该方案的内含报 酬率。此时的年金现值系数正好等于该方 案的投资回收期。 采用年金现值系数公式,内含报酬率的计算口诀是 贴现率差之比等于年金现值系数差之比。
1
完整工 业投资 项目
NCFt=-原始投资额(包括:固定资产、无 形资产、开办费、流动资产)
NCFt=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折旧+摊 销 摊销:包括无形资产和开办费的摊销 终结点净现金流量=终结点经营净现金流量+回 收额 回收额: 包括收回的流动资金以及固定资产净残值 收入 Δ NCFS+1-N=Δ 息税前利润×(1 -所得税税率)+ Δ 折旧+Δ 净残值 其中:Δ 折旧=(Δ I-Δ 净残值)/新设备使用年 限 Δ NCF1=Δ 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Δ 折 旧+(旧设备账面净值-变现净收入)×所得税税 率 Δ NCF2-n=Δ 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Δ 折旧+Δ 净残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总结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偿债能力分析指标短期偿债能力分析: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分析:比率越高,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但过高又会影响盈利能力。
影响该指标可信性的有存货和应收账款的质量。
另外,该指标排除了企业规模不同的影响,适合企业之间和本企业不同历史时期的比较(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2、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分析:由于流动资产中存货变现速度慢,或可能已经报废尚未处理或已抵押给债权人等原因,将存货排除出去的计算更令人可信。
速动比率比流动比率更能真实反映。
比率越高,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3、现金比率=(现金流量+现金等价物)/流动负债反映直接偿付能力.高较好支付能力过高拥有过多的盈利能力低的现金类资产.4、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所需的现金净额/流动负债动态反应5、到期债务本息偿付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到期债务本金+现金利息支出)长期偿债能力分析: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分析:反映企业偿还债务的综合能力,比率越高,偿债能力越差,财务风险越大。
债权人、股东和经营者对待资产负债率的态度不同。
注:资产总额是扣除累计折旧后的净额。
2、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总额/资产总额×100%分析:比率越大,财务风险越小,偿债能力越强。
注: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总额=1/(1-资产负债率)(大,则股东投入资本在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小,财务杠杆大)3、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分析:衡量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
比率越低,越难支付债务利息。
但权责发生制会导致该指标的片面性。
注: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费用化利息;分母利息包括费用化利息,还包括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资本化利息。
4、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总额低,财务状况好,债权人贷款的安全越有保障,企业财务风险小。
5、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6、偿债保障比率=负债总额/经营活动所需的现金流量净额7、现金利息保障倍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现金利息支出+付现所得税)/现金利息支出营运能力分析指标1、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分析:比率越高,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转换为现金、应收账款等的速度越快。
注: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表示存货周转一次所需要的时间。
2、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分析:比率越高,催款速度越快,流动性强,但过高会限制销售量的扩大,影响盈利水平。
注:平均应收账款是指未扣除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金额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3、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平均流动资产分析:反映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
比率高,速度快,相对节约流动资产,相当于扩大资产投入,增强盈利能力。
4、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固定资产平均净值分析:用于分析对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比率越高则固定资产的利用率越高。
5、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分析:反映资产总额的周转速度。
比率高,周转快,销售能力越强。
薄利多销可加速资产周转,带来利润绝对额的增加。
总之,各项资产的周转指标用于衡量企业运用资产赚取收入的能力,经常和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结合在一起使用,全面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分析指标1、销售毛利率 =(销售收入净额-销售成本)/销售收入净额×100%分析:反映销售收入提供毛利润的能力或补偿期间费用的能力。
销售净额是扣除了销售退回、销售折扣和折让后的净额。
比率越大,通过销售获利的能力越强。
2、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净额×100%分析:反映销售收入提供税后利润的能力,评价企业通过销售赚取利润的能力。
比率越高,扩大销售获得收益的能力越强。
这两个指标都可进行横向分析和纵向分析,但在不同行业间企业不适合比较。
3、资产报酬率=净利润/资产平均总额×100%分析:反映利用资产获取利润的能力。
比率越高说明盈利能力越高。
需要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才能正确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并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股东权益报酬率=净利润/股东权益平均总额× 100%=资产报酬率×平均权益乘数分析:反映企业股东获取投资报酬的高低。
比率越高,获利能力越强。
提高股东权益报酬率的两个途径:1、提高资产报酬率,在财务杠杆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增收节支提高资产利用率来提高股东权益报酬率;2、提高权益乘数(有财务风险)。
5、资产息税前利润率=息税前利润/平均总额6、资产利润率=利润总额/资产平均总额7、资产净利率=净利润/资产平均总额反映投资收益的指标1、每股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年度末发行在外普通股平均股数分析:反映普通股的获利能力。
注意:不能反映股票所含有的风险;如原经营日用品现转向房地产投资,风险增大,但该指标可能不变。
2、每股股利=(现金股利总额-优先股股利)/年度末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3、股利发放率=每股股利/每股净收益分析:比每股盈余更能反映投资者的当前利益注: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每股收益,若无优先股股利,则两者相等。
4、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盈余分析:反映投资人对每元净利润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可以用来估计股票的投资报酬和风险。
指标越高,表明市场对公司的未来越看好,但投资风险越大。
不能用于不同行业公司的比较。
新兴行业市盈率高,成熟工业市盈率低,但不说明后者的股票没有投资价值。
5、每股净资产=年度末股东权益总额/年度末发行在外股票股数分析:纵向比较可以反映公司的发展趋势和盈利能力。
6、市净率=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净资产分析:表明市场对公司资产质量的评价。
7、收益留存率=(每股利润—每股股利)/每股利润=(净利润—现金股利额)/净利润杜邦分析法杜邦分析体系最核心的指标是权益报酬率,其分解式如下:权益报酬率=净利润/平均所有者权益=(净利润/平均总资产)×(平均总资产/平均所有者权益)=资产净利率×平均权益乘数=(净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收入/总资产)×平均权益乘数=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平均权益乘数分析:根据该分解后的公式,决定权益报酬率的因素有三个方面的因素:1、销售净利率,即从企业的销售活动分析,从销售额和销售成本两方面进行。
2、资产周转率,反映资产管理的能力,从资产的各个构成部分进行分析问题。
3、权益乘数,反映资本结构,权益乘数高,则负债比例大,能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杠杆利益,但同时也有较大的风险。
现金流量分析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流入结构分析反映企业的各项业务活动的现金流入在全部现金流入中的比重,以及各项业务活动现金流入中具体项目的构成情况。
流出结构分析反映企业现金的用途和去处流入流出比分析可计算三种活动各自的流入流出比。
结果可进行纵向或横向比较。
盈利质量分析盈利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分析:比率越高,反映企业盈利质量越高。
再投资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资本性支出分析:比率越高,反映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创造未来现金流量或利润的能力就越强。
筹资与支付能力分析外部融资比率= [经营性应付项目增(减)净额+筹资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入量总额分析:反映企业的筹资能力,比率越高,企业的筹资能力越强。
强制性现金支付比率=现金流入总额/(经营现金流出量+偿还债务本息付现)分析:反映企业用现金偿债的能力。
比率越高,现金偿债能力越强。
到期债务本息偿付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债务本金+现金利息支出)分析:比率越高,企业偿付到期债务的能力越强。
现金偿债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长期债务总额分析:反映企业经营活动提供的现金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
比率越高,能力越强。
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复利终值FV n=PV(1+i)n现值PV = FV n/(1+i) n= FV n*PVIF i,n普通年金 终值FVA n = A*FVIFA i,n 现值FVA n = A*PVIFA i,n先付年金 终值 )1(1,-⋅=+n i n FVIFA A FVA 现值 )11,(+-⋅=n i PVIFA A PVAD n 递延年金 现值终值 V n =A*FVIFA i,n永续年金 终值:无终点,故无终值 现值:V 0=A*PVIFA i, ∞=A*1/i风险报酬期望和方差期望收益率方差标准离差率由两种资产组成的投资组合,只有当两者完全正相关时,组合的标准差才等于两种资产标准差的加权平均。
但若相关系数小于1,组合的标准差小于各自标准差的加权平均,风险减小。
协方差和相关系数协方差若为正,则表明两只股票收益率的变化是同方向的;反之,则变动方向相反。
相关系数若为正,则两只股票收益率之间同方向变化,为负则反方向变化。
若ρAB =0,则两者不相关;若ρAB =1,则两者完全正相关(方向完全相同);若ρAB =-1,则两者完全负相关(方向完全相反)。
债券估价附息债券 一次还本付息债券 n 为持有剩余期间的期数;m 为整个计息期间的期数 永久性债券m i n i m i n m i PVIF PVIFA A PVIFA A PVIFA A V ,,,,0⋅⋅=⋅-⋅=+∑=⨯=ni i i R P R 1n nt t i F i rF P )1()1(1+++=∑=零息债券股票估价股利零成长股票:股利固定成长股票:优先股的估价方法同永久性债券1.债务成本长期借款资本成本率长期债券资本成本率2.权益成本普通股零成长股票,则 若为固定成长股利政策,则 KS =D1 /[P0(1-f)]+G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优先股:由于股利通常固定,计算方法同零成长股票 经营杠杆反映销售量与息税前收益之间的关系,主要用于衡量销售量变动对息税前收益的影响。
财务杠杆反映息税前收益与普通股每股收益之间的关系,用于衡量息税前收益变动对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的影响程度 简化计算公式: r D P =)1()1(l l l f L T I K --=)1()1(b b b F B T I K --=)(f M i f i S R R R R K -⨯+==β)1(0f D P K s -=F C S C S F V P Q V P Q DOL Q Q EBITEBIT S S EBIT EBIT ---=---===∆∆∆∆)()(净现值(NPV )是指将投资项目各年现金流入的现值之和减去现金流出的现值(净投资额)后的差值。
法则:一个投资方案若NPV >0则应采纳;反之拒绝。
股利政策四种类型:剩余股利政策 固定股利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剩余股利政策就是在企业确定的最佳资本结构下,税后净利润首先满足投资的需求,然后有剩余才用于分配股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