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兵的人音乐课教学设计
公开课《当兵的人》的教案范文

《当兵的人》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理解军人的职责、荣誉和牺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意识。
2. 通过分析歌词和音乐,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歌词的含义,感受军人的伟大和牺牲。
2. 学会歌曲《当兵的人》,提升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歌词的深层含义,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2. 学会歌曲中的高音部分,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视频资料。
2. 歌曲《当兵的人》乐谱。
3. 音响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和视频资料,介绍军人的职责、荣誉和牺牲,引发学生对军人的敬意和思考。
2. 学习歌词(10分钟)让学生反复听歌曲《当兵的人》,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教师逐句解析歌词,帮助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
3. 分析歌曲(10分钟)分析歌曲的结构、调式、节奏等音乐元素,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感。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高音部分,讲解唱高音的技巧。
4. 学唱歌曲(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学习。
重点指导学生唱好高音部分,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
5. 实践练习(5分钟)学生分组练习,相互观摩和交流,提高演唱水平。
6. 展示汇报(5分钟)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演唱,展示学习成果。
其他学生担任评委,评选出最佳演唱奖。
8.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复习歌曲《当兵的人》,下一节课进行抽查。
9. 板书设计歌曲《当兵的人》军人——职责、荣誉、牺牲10. 教学反思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军事知识问答,加深学生对军人的了解。
2. 邀请退伍军人到校分享军旅生活,让学生亲身感受军人的生活和牺牲。
3. 开展军事模型制作比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1. 学生对军人职责、荣誉和牺牲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学会歌曲《当兵的人》的情况,包括旋律、节奏和高音部分。
3. 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
八年级音乐《当兵的人》教学设计

环节设计2、抽两组同学用饱满的精神,合着《欢迎进行曲》的节奏,在行进中做各种队列变化,同时配上动作(如敬礼、持枪等)表现军人的风采。
其他同学评价出队列表演优胜队。
3、引导学生根据以上音乐活动总结出进行曲的音乐特点。
(1)、采用行进步伐的节奏作为基本节奏写成的歌(乐)曲称为进行曲。
(2)进行曲的音乐特点:1、节奏清晰,强弱分明;2、节拍规整且常用偶数拍子;3、乐句结构均衡对称;4、旋律雄壮有力、刚健豪迈。
三、学唱歌曲《一二三四歌》1、播放《一二三四歌》(音画同步)生思考:歌曲的意境以及歌曲的情绪如何?(表现战士们在军营里的生活。
紧张而又活泼、慷慨而又激昂。
)2、师总结:这是一首形象生动地反映我军新时代部队生活的军旅歌曲。
“一二三四”是军队队列队形训练与队伍进行时的口令,《一二三四歌》的歌词取材于部队生活,抓住喊口令这一现象来展现解放军战士的精神风貌,歌曲以第一人称歌唱战士的心声,表达了人民战士以苦为乐、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和豪情壮志,选题以小见大、典型、生动。
(3、再听歌曲:(生可随音乐哼唱)师:作曲家也巧妙地将队列表演中“一二三四”报号作为创作素2、队列表演模仿军人,活跃课堂气氛,从活动中感受进行曲音乐的特点。
活动目的教学环节材,运用了节奏的变化、音乐情绪的转换来刻画当代军人的不同艺术形象。
那么请同学再次欣赏歌曲,分析歌曲中带有“一二三四”的歌词运用了哪几种节奏?(参考练一练,用饱满的气息和正确的发声位置读出四种节奏的口号后再演唱分析。
四种节奏型分别表现了军人热情豪迈、机智幽默、以苦为乐、坚定果敢的乐观主义精神)4、学唱歌曲:(1)、随音乐大声演唱,师指出不足指出纠正。
(2)跟伴奏演唱,注意要用圆润,有弹性、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
5、巩固歌曲:分小组,最多不超过八个人排练歌曲。
(要求:根据进行曲的特点,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唱出歌曲的情绪)6、评价四、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熟悉教材,了解歌曲作者及创作背景。
当兵的人_初中音乐教案

教案:《当兵的人》课程类型:音乐课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军旅歌曲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学会歌曲《当兵的人》,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歌唱技巧。
3. 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1. 学会歌曲《当兵的人》2. 了解军旅歌曲的特点和魅力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准和节奏的把握2. 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和意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音响设备3. 乐谱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些军旅歌曲,如《歌唱祖国》、《我的中国心》等,让学生感受军旅歌曲的魅力。
2. 引导学生讨论军旅歌曲的特点和魅力所在。
二、歌曲学习(15分钟)1. 教师分发乐谱,让学生先自行浏览一下。
2.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中的特殊音准和节奏。
3. 学生跟唱,教师纠正发音和唱腔。
4. 分组练习,让学生相互交流和学习。
三、歌曲讨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歌曲《当兵的人》背后的文化和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3. 教师总结并强调歌曲中的爱国情怀和军人精神。
四、歌曲展示(10分钟)1. 学生分组展示自己学习的成果,鼓励他们大胆表现。
2. 教师对每个组的表演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当兵的人》所传递的爱国情怀和军人精神。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唱爱国歌曲,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他们对于军旅歌曲有着浓厚的兴趣。
在歌曲学习中,他们能够积极参与,跟唱并掌握歌曲的特殊音准和节奏。
在歌曲讨论环节,学生也能够积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对歌曲背后的文化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部分学生在歌唱时发音不准确,唱腔不够饱满。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歌曲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或者是自身的音乐素养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重点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初中音乐_当兵的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当兵的人教案教学内容:初中音乐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歌曲《当兵的人》教学目标:1、了解进行曲这种音乐体裁及其特点,了解有关的声乐曲和器乐曲、2、通过学习《当兵的人》这首歌曲,能够向武警官兵学习,能够用积极进取的态度投入到生活和学习中去3、运用饱满有力、连贯抒情的声音演唱教学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2、附点节奏、切分节奏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师生礼仪二:导入新课:师演唱歌曲《为了谁》,展示军人图片。
三:介绍词曲作家及作品四:初步了解歌曲初次聆听歌曲,回答问题,情绪?演唱方式?教师讲解再次聆听,补充回答,引导学生说出歌曲的结构五学唱歌曲1、伴奏+轻声唱词(A部分握拳挥拍一拍一次,表现饱满有力的情绪,B部分松开拳头进行弧线运动,二拍一次表现连贯抒情的情绪)2、钢琴伴奏,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演唱中教师进行讲解重点和难点3、完整演唱六:了解进行曲知识,欣赏进行曲中的声乐去和器乐曲,讲解器乐曲中有关的知识,西洋乐器分为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弦乐器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倍大提琴等,木管乐器包括:短笛、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等,铜管乐器包括:圆号、小号、长号、大号等打击乐器包括:定音鼓、锣、镲、响板等七、小结:通过本课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像军人一样用积极的向上的态度去面对学习和生活。
1.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七年级学生刚从小学进入中学,生活阅历浅,怎样启发学生用饱满有力的声音演唱《当兵的人》,以表达出解放军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豪迈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本课教学融入新课程理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注重学生的发展,通过提供给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机会,使他们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之中,并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学习最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从而培养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获得音乐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提高他们的音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2.学生认知障碍点:切分音在歌曲演唱时的掌握。
音乐教学设计《当兵的人》

(大屏幕出示问题)
从歌词反映的内容和情绪上来看,这首歌曲可分为几部分?
我给大家朗诵一遍歌词,大家可以再来体会一下
生:两部分
师:到哪是第一部分?到哪是第二部分呢?
生:1-16小节是第一部分;17-32小节是第二部分。
师:你是怎么听出来的呢?
同学们,大江不会忘记,我们更不会忘记,面对无情的洪水,把人民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要作为信念和选择;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在过去的战争年代里,我军就具有这样的光荣传统,然而,在今天和平时期,还能够继续这样做,他们是真正的英雄,他们就是天底下最可爱,又最普通的“兵”。
师:同学们,他们这种崇高的思想、振奋的精神是否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师生:同声“你们辛苦了·”
师:今天的课到这里就要接近尾了,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让
我们对军人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让我们带着这种对军人的崇敬感再次唱起《当兵的人》
●学生齐唱《当兵的人》
下课:
板书:
当兵的人
——刘斌
“>”威武高大
咱保家卫国
内心倾诉
老师演唱歌曲会增加学生对老师的敬佩感。
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学生对军人的敬佩之情。
师:既然这样,我可要考考你们的自学能力了,有没有信心在听刘斌老师演唱的同时,自学把这首歌学会呢?
生:有
师:信心不足啊?有没有?
生:齐(有)
师:好,那就让我们在重复听刘斌老师演唱的同时,对照歌谱,轻声哼唱学习这首歌。
●(大屏幕显示歌谱)播放《当兵的人》
●(师课中巡视指导)
师:战士们坐好,你们学了吗?
生:学会了
欣赏歌曲《当兵干什么》
《当兵的人》教案

《当兵的人》教案教学内容1.欣赏《英雄赞歌》《再见吧,妈妈》。
2.唱歌《当兵的人》。
3.音乐活动:为《当兵的人》创编军乐队打击乐器的伴奏音型。
教学准备1.钢琴、录音机、磁带、CD机(盘)等。
2.小军鼓、大军鼓、三角铁、铃鼓等。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英雄赞歌》《再见吧,妈妈》,让学生感受战士们为保卫祖国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之情。
2.学会歌曲《当兵的人》,并有感情地演唱。
3.为《当兵的人》设计各种队列活动,并用自编的军乐队打击乐器伴奏音型伴奏,使学生能够更清晰地感受歌曲的鲜明节奏。
教学过程1.欣赏《英雄赞歌》(1)教师提问:是否有同学知道(或会唱)这首歌?(2)教师讲解歌曲的来源,并简单介绍电影《英雄儿女》的故事梗概。
(3)播放录音,请学生谈谈歌曲给他们的感受。
(4)播放影片片断,协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歌曲塑造的英雄形象。
(5)再听录音,请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并谈谈两个乐段的节奏有什么不同?这种不同对歌曲的表现有什么作用?(6)请同学跟着录音或钢琴学唱这首歌,记住主旋律。
2.欣赏《再见吧,妈妈》(1)播放录音,请学生谈谈歌曲表现战士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请学生分析歌曲的乐句特点(每一乐句都是在弱拍上起唱),这种特点在歌曲的表现上有何作用。
(3)再听录音,注意演唱时的处理,比方说“再见吧,妈妈”要唱得舒展,“军号已吹响,钢枪已擦亮”要唱得坚定威武。
尾声要由强渐弱,就像战士挥手辞别母亲、辞别家园慢慢地走向远方,尤其要注意旋律中颤音的处理。
3.唱歌《当兵的人》(1)播放录音,请学生熟悉歌曲的曲调、情绪。
(2)教师讲解队列歌曲的特点。
(3)请学生跟着录音或钢琴学唱曲谱,注意唱出节奏重音和切分音。
(4)填词演唱歌曲,直至唱熟。
(5)请学生根据歌曲的节奏创编军乐队打击乐器的伴奏音型为歌曲伴奏。
可分组实行。
(6)请学生练习集体踏步、摆臂、敬礼、变换行进方向等队列活动。
(7)请学生分成三组合作表演,一组在钢琴或录音伴奏下,演唱歌曲;一组进行队列活动;一组用打击乐器伴奏。
初中音乐《当兵的人》教案一等奖

初中音乐《当兵的人》教案一等奖1、初中音乐《当兵的人》教案一等奖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初中音乐《当兵的人》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教学目标1、学会唱《当兵的人》这首歌,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饱满有力、连贯抒情的声音,表达解放军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豪迈情怀。
2、初步了解当兵人的生活,热爱当兵的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当兵的人》。
难点:歌曲演唱情绪的把握;附点音符、切分音符准确时值的把握。
三、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录音磁带。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师:今天很高兴能和同学们一起度过这快乐的四十五分钟,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首歌曲,同学们听一听歌中唱的是谁?播放《游击队歌》听后回答(唱的是游击队员、神枪手),他们的战斗生活是怎样的?(艰苦),但是他们的是?(乐观向上积极地)。
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进行表扬。
2、师:这些游击队员、神枪手在现在我们称他们为?(解放军),说的最通俗一点就是“当兵的人”板书课题那现在和平年代,他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还是让我们来听听他们自己是怎么说的吧!(二)、寓教于乐1、播放《当兵的人》学生完整聆听歌曲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当兵的人》,同学们想一想,歌中表达了解放军怎样的情怀?学生回答有难度的话可以提示(为了国家安宁我们紧握手中枪,一样的风采在共和国旗帜上飞扬),生回答出(解放军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豪迈情怀)2、下面我们再来聆听一遍歌曲(只放第一段歌词),思考一下:歌唱家是怀着怎样的情绪、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的?听后小组讨论一下(慷慨激昂、饱满有力、积极向上、豪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鼓励表扬3、这首歌曲属于进行曲体裁,(介绍进行曲)听着这首具有阳刚之气的.歌曲我也想唱一唱,你们想听吗?听后你们要回答我哪几句唱的饱满有力,那几句连贯抒情?A、1—16小节高音区有气势刻画了当代军人高大威武形象。
公开课《当兵的人》的教案范文

公开课《当兵的人》的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理解军人的职责、荣誉和牺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通过学习歌词《当兵的人》,使学生感受军人的伟大和自豪,激发他们的责任感。
3. 培养学生的声乐技能,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歌词《当兵的人》的学习和理解。
2. 声乐技能的培养,包括音准、节奏、唱腔等。
3. 音乐欣赏,了解军乐的特点和魅力。
三、教学重点:1. 歌词《当兵的人》的理解和感悟。
2. 声乐技能的掌握,尤其是音准和节奏的准确。
四、教学难点:1. 歌词的深层次意义的理解和感悟。
2. 高音部分的演唱技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军人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军人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歌词: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词,理解歌词的意义,感受军人的伟大和自豪。
3. 声乐训练:教师教授声乐技巧,学生进行音准、节奏的练习,提高声乐能力。
4. 合唱练习:学生进行合唱练习,教师指导合唱的技巧和情感表达。
5. 音乐欣赏:教师播放军乐作品,学生了解军乐的特点和魅力。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军人的职责和荣誉。
7.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练习歌词和声乐技巧,为下次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评估他们对歌词的理解和感悟。
2. 通过声乐练习和合唱表演,评价学生声乐技能的提高情况。
3. 收集学生课后作业,评估他们的练习效果和进步。
七、教学资源:1. 军人视频或图片。
2. 歌词《当兵的人》的打印副本。
3. 声乐练习的音乐材料。
4. 军乐作品的播放设备。
八、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播放军人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军人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歌词: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词,理解歌词的意义,感受军人的伟大和自豪。
3. 声乐训练:教师教授声乐技巧,学生进行音准、节奏的练习,提高声乐能力。
4. 合唱练习:学生进行合唱练习,教师指导合唱的技巧和情感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课教学设计
当兵的人
郫县实验学校:周笛
教学目标
(一)能用饱满有力、连贯抒情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当兵的人》。
(二)通过聆听、歌唱、律动、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感受进行曲的特点。
教学重点
能用饱满有力、连贯抒情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当兵的人》
教学难点
《当兵的人》第四乐曲旋律。
教学年级
七年级
课型
唱歌课
教学准备
电视机、影碟机、钢琴、音响资料
教材分析
“当兵的人”是现代军人的代名词,也是一个透着光荣感、充满自豪感的称谓。
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军人们放弃了不少个人机遇,以无私奉献精神,履行保卫祖国的神圣职责。
1994年,当兵出身的作者在部队深入生活时有感于此,创作了歌曲《当兵的人》。
王晓岭的词作歌颂了军人在和平年代的价值,唱出了新时期士兵的豪迈心声。
曲作者臧云飞、刘斌谱出一首极具阳刚之气的进行曲。
音乐简炼上口,第一句“咱当兵的人”就以先声夺人的气势唱出了军威。
这首歌由刘斌首唱,深受战士和人民群众的喜爱,被人们誉为“真正军人的歌”。
《当兵的人》为4/4拍,降B大调,两段体结构(有带再现因素的单二部曲式)。
伴唱唱子,是由歌曲的音乐主题构成,集中、有气势,展现出军人的英雄形象。
独唱接着唱出歌曲的主要部分——A段,前16小节为复乐段结构,鲜明生动地刻画出当代军人威武高大的形象。
B段,后16小节为四句体结构,音乐由高音区转入中低音区,舒展亲切,是发自内心的倾诉,与A段形成对比。
接着音乐发展逐渐向上,显示出“热血儿郎”的英雄气概。
歌曲的最后补充结束句,不但是主题的再现,同时将情绪推向全曲的高潮结束。
这豪迈的心声就是当代中国当兵的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人民最好的表达。
教学反思:
本课紧扣“用美的声音”唱好进行曲,用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体验进行曲。
教学设计合理,教学目标完成较好。
教师富有激情,学生乐于参与,教学效果较好。
本课只涉及了进行曲中军队进行曲这一范围,对其它的进行曲(如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没有给学生提及。
另外二拍子、四拍子指挥的进一步学习,准备安排在本单元下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