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军去》教案
大班社会活动我们要去军营啦教案

大班社会活动《我们要去军营啦》教案一、活动目标1. 了解军人的基本形象和特点,知道军营的生活环境和纪律。
2. 培养幼儿对军人的尊敬和崇拜之情,增强幼儿的爱国情怀。
3. 通过参观军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幼儿的安全防范能力。
二、活动准备1. 图片:军人图片、军营图片、军人装备图片等。
2. 视频:军营生活视频片段。
3. 实地参观:安排参观军营的时间和地点。
4. 调查表:提前发放给家长,了解幼儿对军人的认识和期待。
5. 记录工具:笔记本、画笔等。
三、活动过程1. 导入:出示军人图片,引起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观察军人的形象和特点。
2. 军人形象分享:介绍军人的基本形象,如统一的军装、严谨的纪律等。
3. 军营生活了解:播放军营生活视频片段,让幼儿初步了解军营的生活环境和纪律。
4. 幼儿讨论:分组讨论参观军营的期待和问题,引导幼儿关注军营中的有趣事物。
5. 实地参观:组织幼儿参观军营,鼓励幼儿观察、记录和提问。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家长协助幼儿完成调查表,了解幼儿对军人的认识和感受。
2. 区域活动:设置军营主题区域,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军人的角色和任务。
3. 作品展示:鼓励幼儿用手绘画出军营的景象,进行作品展示和交流。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幼儿对军人的认识和态度。
2. 收集家长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军人的讨论和表达。
3. 分析幼儿在区域活动和作品展示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军营生活的兴趣和体验。
六、活动准备1. 实地参观:安排参观军营的时间和地点,并与军营负责人沟通活动细节。
2. 调查表:提前发放给家长,了解幼儿对军人的认识和期待。
3. 记录工具:笔记本、画笔等。
4. 军人形象玩具:准备一些军人形象的玩具,如军人模型的士兵、军官等。
5. 照片:准备一些军人的工作照片以及军营的环境照片。
七、活动过程1. 军人形象分享:介绍军人的基本形象,如统一的军装、严谨的纪律等。
1《荷花淀》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1《荷花淀》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荷花淀》教学设计设计理念《荷花淀》与一般的描写战争的文章很不相同,作者略去了对残酷战争场面的描写,将诗情画意的自然美与至真至纯的人性美作为描写重点。
在课堂教学中,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作者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本堂课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反复阅读,品味文章中富有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分析文章中对人物行为、心理和细节的描写。
“入境”而后“察情”,得到浪漫独特、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青年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体会战火硝烟中体现出来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以及纯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培养学生欣赏小说的能力。
课堂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文本,学习人物对话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及心理的作用。
2.把握荷花淀女人们的性格特点,学习她们勇敢、坚韧的品质与乐观主义精神。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任务熟读文本,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并熟悉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导入:今天咱们来学习孙犁先生的小说《荷花淀》。
(板书:荷花淀。
)通过预习,大家发现课文通过空行的形式将内容分成了三部分。
下面给同学们三分钟的时间快速浏览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三部分的内容。
(学生朗读,3~4分钟后,两位同学回答。
教师概括总结,板书:1.送夫参军;2.寻夫遇敌;3.助夫歼敌。
)师:这是小说的情节,除了情节,小说还有两个要素,是哪两个要素?(人物、环境)在这三要素中,中心要素是什么?(人物)师:刚才阅读了课文,大家说,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啊?明确:水生嫂及一群青年妇女。
场景一:送夫参军孙犁先生说:“我认为女人比男人更乐观,所以总是以崇拜的心情写她们。
”在荷花淀的女性中,文章着墨最多的就是水生嫂。
下面咱们就来品味一下第一部分里面集中描写水生嫂的段落,课文中62页第三段到63页倒数第四段,咱们找三位同学分角色朗读一下,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们的语气和感情表达是否合理,找出最能打动你的一个词、一句话或者一个动作,咱们看看水生嫂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
新兵役前教育教案

军营出身的名作家、名记者
海明威
萨特
军营出身的名作家、名记者
司汤达
梅里美
军营出身的名作家、名记者
席勒
莱蒙托夫
军营出身的名作家、名记者
列夫·托尔斯泰
奥斯特洛夫斯基
军营出身的名作家、名记者
乔万尼奥里
裴多菲
我国当过兵的名作家、名记者
陈其通
柯仲平
我国当过兵的名作家、名记者
叶紫
杨朔
我国当过兵的名作家、名记者
第34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
军人出身的美国总统
第35任美国总统--肯尼迪
军人出身的美国总统
第38任美国总统—福特
军人出身的美国总统
第41任美国总统—老布什
行伍出身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行伍出身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周恩来
行伍出身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邓小平
行伍出身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邓小平
我军的将军都有过当战士的历史
——陈毅
(二)在逆境中奋起搏击。
“人生使用一串无数的小 烦恼组成的念珠,乐观 的人总是微笑数完这串 念珠的。”
——大仲马
要有愈挫愈奋和百折不挠的勇气
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 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雷锋
要有愈挫愈奋和百折不挠的勇气
奥斯特洛夫斯基
高士其
要有愈挫愈奋和百折不挠的勇气
吴运铎
张海迪
新华社原社长穆青
人民日报原社长邵华泽
——苦乐相伴,砺志好
一、吃大苦耐大劳是革命军人的本色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乐府诗《木兰辞》
(一)吃大苦、耐大劳是由军人的职业特点决定的
1985年,在边境 自卫防御作战期 间,官兵住在身 子躺不下,腿伸 不直的猫耳洞里, 头顶炎炎烈日, 脚踩过膝深的污 水,其艰苦程度 是常人难以想象
高一语文课程荷花淀预习教案

高一语文课程荷花淀预习教案课文荷花淀是高一语文课本上要学习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到底讲述了怎样的一件事呢?同学们不妨预习一下。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高一语文课程荷花淀预习教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高一语文课程荷花淀预习教案第一课时课前预习:1、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情节发展过程,并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故事情节。
2、利用网络,搜寻有关孙犁的材料和对他诗体小说特征的评价的相关资料,如有可能可作成简单的POEERPOINT课件,便于课堂交流。
教学流程一、导入课文,创设情境(在优美的《高山流水》乐曲声中,徐徐展开白洋淀的风光图片,把学生带入美妙的境界,使学生进入审美享受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002年7月,正是荷花摇曳荷叶飘香的季节,我国当代文学大师孙犁在绵绵细雨声中静静地离去了,享年90岁。
巨星虽然陨落了,但白洋淀里的荷花依然开得姹紫嫣红,他的代表作《白洋淀》也象那一株亭亭玉立的荷花,静静地绽放在中国现代文学的长廊中,幽幽地散发着那怡人的清香。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白洋淀,感受在那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发生在白洋淀里感人故事,学习白洋淀人民优秀的品质,品味孙犁小说的独特魅力。
二、整体感知,理清情节1、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水生嫂探知丈夫参军,跟丈夫话别。
她和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敌船,她们躲进荷花淀,无意中把敌人引进伏击圈,为游击队伏击敌人的胜利创造条件,她们从此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抗日游击战士。
2、文章情节发展可以分成三大部分,请分别用四字短语概括主要内容。
A、(1—31) 夫妻话别(开端)B、(32—61)探夫遇敌(发展)C、(62—84)助夫杀敌(高潮、结局)D、(85) 学夫卫国(尾声)高一语文课程荷花淀预习教案第二课时三、品味语言,把握形象1、从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可以看出,作者主要刻画的人物是谁?——主要刻画的是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白洋淀妇女。
2、作者运用哪些手法是刻画人物形象的,其中最主要的是什么?——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其中最主要的人物的对话描写。
参军去-苏少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参军去-苏少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课程背景本课程是苏少版九年级音乐上册第5单元——“音乐,我和军旅”中的一课,以歌曲《参军去》为教学内容。
通过学习该歌曲,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军旅生活,感悟军人的爱国精神,增强爱国意识。
教材分析歌曲《参军去》是由阿里郎创作,是一首表达军人壮志豪情的歌曲。
曲调简单明快,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旋律感。
通过歌曲的歌词,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军营生活、官兵情感以及军人的爱国精神。
教学目标•掌握歌曲《参军去》的音乐元素和表现技巧。
•了解军人的爱国精神和个人奉献精神。
•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强化宝贵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点•学习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情感表现。
•通过歌曲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军人的爱国精神和官兵情感。
教学步骤第一步:了解歌曲1.听歌曲,使学生对歌曲有个基本的了解。
2.分析歌词,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容和主题。
3.联系学生平时接触到的与军事有关的信息,提出“什么是军旅生活?”第二步:学习唱歌1.逐词逐句学习歌曲的歌词,掌握歌曲的基本内容。
2.在老师指导下,学习歌曲的旋律和表现技巧。
3.通过反复练习,达到熟练掌握歌曲的效果。
第三步:发挥想象力1.让学生想象自己参军的过程,分享自己的感受。
2.针对学生的想象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军人的工作和负担。
第四步:思考与讨论1.通过学习和反思,让学生主动思考什么是爱国精神和个人奉献精神,让他们深层次地了解军人的光荣和崇高。
2.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自己成为军人,会认为自己的人生价值是什么。
3.结合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国防形势,展开畅想和探讨。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紧扣苏少版九年级音乐上册第5单元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歌曲,使学生通过表演和演唱,感受到祖国深厚的爱和军人无私奉献的精神,进一步增强爱国意识和实践,也提高了音乐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同时,也启发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塑造全面的人格。
大班社会活动我们要去军营啦教案

一、活动名称:大班社会活动《我们要去军营啦》二、活动目标:1. 了解军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增进对军人的尊敬和热爱。
2. 学会合作、遵守纪律,培养团队精神和责任感。
3.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幼儿勇敢、自信、自律的品质。
三、活动准备:1. 图片素材:军人图片、军营图片、军事设备图片等。
2. 视频素材:军人训练、军营生活、军事设备使用等视频。
3. 制作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画笔等。
4. 场地准备:教室空间宽敞,便于活动展开。
四、活动过程:1. 引入:教师展示军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军人的特点,如严谨、勇敢、自律等。
2. 观看视频:播放军营生活和训练的视频,让幼儿了解军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环境。
3.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对军人的看法,以及军人给社会带来的正能量。
4. 实践活动:a. 制作军帽:教师发放制作材料,引导幼儿动手制作军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c. 军事知识竞赛:教师设置军事知识题目,引导幼儿抢答,增强幼儿对军事知识的了解。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对军人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产生了对军人的尊敬和热爱之情。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幼儿学会了合作、遵守纪律,培养了团队精神和责任感。
活动也锻炼了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使他们更加勇敢、自信、自律。
六、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鼓励幼儿在家中与家长一起了解军人故事,增进亲子关系。
2. 环境创设:将幼儿制作的军帽和军事装备拼图布置在教室环境中,让其他班级的幼儿也能感受到活动氛围。
3. 主题演讲:邀请军人或军人家属来园进行主题演讲,让幼儿更加近距离地了解军人的生活和职责。
七、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如合作意识、遵守纪律、动手能力等。
2. 收集幼儿制作的军帽和军事装备拼图,评价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如勇敢、自信、自律等品质。
《将进酒》教学设计

《将进酒》教学设计《将进酒》教学设计「篇一」《将进酒》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清诗歌情感变化,抓住意象解读诗歌的方法。
2.过程和方法:反复诵读,体会李白诗歌的豪放风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悟李白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
(二)教学重、难点:1、通过诵读、借助“酒”意象的解读,走进李白的内心深处。
2 感受李白借豪写悲,悲而能壮的诗歌风韵。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赏析法合作探究法(四)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语:由诗歌、李白、导入本节内容。
2、出示学习环节浅读--品读--深读读诗亦如饮酒,需要我们慢慢品味,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先浅尝滋味,然后细细品味,最后深入体味。
二、诗歌学习(一)、浅读--读出诗歌内容1、自由朗读、注意字词的准确性。
2、单个朗读。
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对节奏、读出感情,其他同学从字音、节奏和感情三方面点评3、齐读提示:读李白的诗,一定要把自己想象成李白,放开胆来旁若无人,这样才能获得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4、多媒体听读(二)、品读--读出情感变化1、引入:一个人心情不同,场合不同,喝酒的方式也不一样。
那么在《将进酒》中李白是怎么喝酒的呢?怎么劝酒的?找出相关诗句。
-- “会须一饮三百杯”喝得多,“将进酒,杯莫停”喝得急,“但愿长醉不复醒”喝得沉醉,“斗酒十千恣欢谑”喝得畅快,“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喝得倾其所有。
---可谓“豪饮、狂饮”。
2、那么,李白为什么要如此喝酒,如此劝酒呢?甚至要长醉不醒呢?再走进诗歌,感受他丰富复杂的情感世界。
分组讨论、交流。
(读出相关的诗句)点拨:悲--“欢”--愤--狂小结:但李白毕竟是李白,悲也好,愤也罢,都磨钝不了李白内心澎湃的激情和经世济民的大志,他还能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迈宣言,悲愁之中不失万丈豪情。
3、指名朗读(男生女生各推荐一名最能代表你们各自最高水平的选手朗诵《将进酒》,比一比,看谁能通过自己的朗读传达出李白丰富复杂的情感。
高二《荷花淀》优秀教案

高二《荷花淀》优秀教案高二《荷花淀》优秀教案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高二《荷花淀》优秀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二《荷花淀》优秀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一)学习本文以传神的对话和生动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手法。
(二)学习本文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理解本文作为“诗体小说”的代表作的特点。
(三)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生活,学习他们英勇抗日的爱国热忱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难点、重点分析(一)作者是怎样描绘荷花淀优美的景色的?这些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分析:小说先是对优美的夜景作描写。
这段著名的景物描写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即环境)、时间,引出了主要人物水生嫂。
既写院子里,也写了院子外的淀里: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干净的很,水生嫂身下编成的一大片席,在皎洁的月光下就“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洁白的云彩上”,这两个充满无限想象的比喻把水生嫂编席的劳动场面诗化了。
紧接着小说通过水生嫂的眼睛来写淀上的风光:银白的湖水,笼起的薄雾,新鲜的荷香,粉红的荷花……这幅画面景物描写是清新、明丽的,色调是清净、银白的。
作者抓住了这些富有乡土气息的事物,来展现荷花淀的地方风貌,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将读者带进了富有诗情画意的境界。
这里的景是充溢着人物心中情的景,是景情相生的,因而使作品的意境更加广阔而深邃。
小说中还有两处景物描写:一处是几个妇女到马庄探夫未遇,羞红着脸摇船归途中的正午淀上风光,“已经快到了晌午了,万里无云……水面没有一只船。
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没有一只船”暗示了湖面情况的异常,进一步勾画出白洋淀伏击战的典型环境,也为下面到来的激烈战斗蓄势;另一处重要描写是插在妇女们为摆脱鬼子的追赶,把船奋力摇入荷花淀里的时候,“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军去》
教学目标:
过程方法:欣赏歌曲,自己演唱来体会军人爱祖国的感情。
知识技能:能够有感情演唱《参军去》。
教学重点:
通过学唱《参军去》使学生体会到参军的人对祖国的爱。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歌曲《一二三四歌》。
师:同学们,刚才播放的歌曲熟悉吗?歌曲的名字?
生:《一二三四歌》。
师:这首歌是什么人唱的?
生:军人。
师:在你的脑海里军人是什么样子的?
生:严肃,高大……
师:让我们一起看下面的视频里面的军人是什么样的。
播放汶川地震军人抗震救灾的视频。
师:当灾难来袭,当死神威胁着人民性命安危的时候,只要绿军装的身影一出现,生命就有了希望,阳光就驱散了阴霾。
我们的心中都有着同样的疑问,这些当兵的人究竟哪和我们一样,哪和我们不一样呢?今天就让我们伴着歌声走进军营,走进他们,来听听他们自己是怎么说的。
一、初听歌曲
请同学们欣赏歌曲《参军去》。
1、感受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有着怎样的变化?(饱满有力,连贯抒情)
2、尝试用身体语言表现情绪的变化,学划四四拍子。
二、复听歌曲
在歌曲第一段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随着音乐划节拍,并把情绪的变化表现出来;第二段时聆听并思考:歌曲《参军去》可以作为什么场合的伴奏音乐?
三、教唱歌曲
1、铿锵,饱满有力的情绪应该用怎样的声音表现?
师用两种不同的声音对比演唱歌曲的第一句:咱当兵的人,让生选择哪种声音好,为什么?并对比出歌曲的情绪之所以有变化是休止符在起作用。
2、怎么能让歌声有弹性,有力量?
3、找出歌曲中相似的乐句,并对比教唱。
4、完整的跟着钢琴唱一遍。
5、如有唱的不好的乐句,再重点强调一下。
四、激趣练习
在军队中有一项和音乐有着密切联系的活动——拉歌比赛。
把生分成两组,选出组长,用简单的口号,带领自己的队员进行拉歌,要互评比赛的曲目就是学唱的《参军去》,看哪组唱的好,师做最后评价。
五、感情升华
同学们,通过今天对歌曲的学习,相信大家对军人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中国军人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群体,他们给我们的震撼太多太多,让我们记住他们。
(播放图片)
1、汶川地震中写下的遗书;
2、从1000米高空纵身跳下的军人;
3、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出色完成表演击縶而歌的军人;
4、常年驻扎祖国边防默默奉献着青春年华的军人;
5、60周年国庆阅兵式上扬我军威,壮我国威的军人。
师:这些反应了他们怎样的共同的品质?
生:讨论。
六、拓展延伸
师:正是他们用这种不怕困难,顽强的精神默默付出,我们的祖国才繁荣富强,我们的社会才稳定和谐,此刻,任何的语言想要表达我们心中的崇敬,都有些苍白无力。
你会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崇敬呢?如:唱一首歌;写一首小诗;画一幅画等等。
(评价)七、结束此课
让我们还是把这种敬意用我们的歌声表达出来吧!请同学们全体起立,放声高歌,把我们的歌声献给我们的人民子弟兵,献给我们伟大的祖国。
共同演唱《参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