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基础知识2

合集下载

10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10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计算实例 1、已知某地位于 东经117°16′10″,北纬 31°53′30 ″,试求该地所在1:10000和1:5000比例 尺地形图的分幅编号。

则先计算其在1:100万地形图中的编号 横行(由纬度):INT(纬度/4)+1= 8: H 纵列(由经度):INT(经度/6)+1+30=50 H-50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1 数字比例尺 用分子为1,分母为整数的分数表示的比例尺称为数字比例尺。
l/L = 1/(L/l) = 1/M
由比例尺与图上距离可以确定实地距离
L = M × l
2 图示比例尺 一般说来,在图上除写有数字比例尺外,还有用线段表示的比例 尺,这就是图示比例尺。图示比例尺有直线比例尺和复式比例 尺两种。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二、 地形图的比例尺
图上某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水平 长度之比。
l/L = 1/(L/l)=1/M
根据比例尺计算实地距离或图上距离
L = M*l l = L/M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大比例尺地图 1∶500、1∶1000、1∶2000、1∶5000 、1∶10000的 地形图 中比例尺地图 1∶2.5万、1∶5万、1∶10万的地形图 小比例尺地图 1∶25万、1∶50万、1∶100万的地形图,称为小比例尺 图 多比例尺地图管理:multi-scale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2)山脊和山谷

山脊。山脊的最高 点连线称为山脊线,又称为分水线 。山脊等高线表现为 一组凸向低处的曲线。 相邻山脊之间的凹部是山谷。山谷中最低点的连线称为 山谷线,山谷线又称为集水线。山谷等高线表现为一组 凸向高处的曲线。 山脊线和山谷线合称为地性线 。

地球地球仪地图基础知识

地球地球仪地图基础知识

一、地球/地球仪常用数据1.地球赤道半径6378.1千米2.地球极半径6356.8千米3.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4.赤道周长40075千米5.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6.海洋占71%,陆地占29%7.本初子午线为0°经线8.人为日界线为180°经线9.自然日界线是“0时”经线10.南北半球的界限是赤道11.东西半球的界限是160°E 20°W12.五带的划分以回归线和极圈为界13.经线上纬度相差1°,距离相差111千米赤道上经度1°距离为111千米二、经线与纬线的区别经线:1.所有经线长度均相等,形状均为半圆形2.所有经线均相交于南北极点3.所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4.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可组成一个经线圈,而且每个经线圈均能平分地球5.任意两条经线的间隔距离,在赤道上最大,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纬线:1.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向两极递减2.所有纬线互相平行3.所有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4.任意一条纬线都可以独立为圆,但只有赤道能平分地球三、地图上的比例尺1.比例尺定义: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2.比例尺的表示方式:线段式、文字式、数字式3.比例尺的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4.比例尺的大小:分母越大,分数值越小,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分数值越大,比例尺越大5.比例尺大小与实地范围内容详略的关系:比例尺越大,反映实地范围越小,反映的地理事物就越详尽;比例尺越小,反映的实地范围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就越简略6.比例尺与图幅的关系:反映同样的事物比例尺越大需要的图幅越大,比例尺越小需要的图幅越小四、1.一般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指向标法:依据图上的指向标判断方向,一般指向标箭头指向北3.依据地球的自转公转方向确定:顺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为东。

地球和地图:地图基础知识

地球和地图:地图基础知识

A.350米和200米
C.300米和250米
B.300米和350米B
D.200米和300米
探究点:比例尺的应用
1.比例尺大小的比较
比例尺的大小是指比值的大小,不是分母 (分子)的大小 A 、分子相同: 分母大,则比例尺小; B 、分母相同: 分子大,则Leabharlann 例尺大; C 、分子、分母不相同:
转化成上述情况之一,再比较。
4.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形坡度、风力大小的关系
(1)若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程度一样时:比例尺越 大坡度越陡;比例尺越小,坡度越缓。 (2)若等压差和等压线疏密程度相同时:比例尺 越大,风力越大:比例尺越小,风力越小
(3)若等高(压)线疏密、比例尺、图幅相同时: 等高距(或等压差)越大,坡度越大(风力越 大);等高距(等压差)越小,坡度越小(风力越 小)
纬度法
北纬度增值方向为北,减值方向为南
南纬度增值方向为南,减值方向为北
读图,分析回答
9.河流ab段的流向为(
B )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
(08重庆)某次地理夏令营活动的主办者策划了一次 “寻宝”活动。在活动前,每位营员均会获得一张地图 (图3)和一张瀑布照片(图4)。据此回
实地范围相同时:
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内容越﹍﹍;比例尺越小, 越大 详细 图幅面积﹍﹍,内容越﹍﹍。 越小 简略 应用: 小 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的比例尺地图。如世界政区 图等;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的比例尺地图。如平面 大 图、军事图、旅游图等。
如果:某同学要去杭州乐园游玩,该如何选择地图?
杭州地图 杭州交通图 乐园导游图
杭州地图
杭州交通图

第二课:用图基础理论知识

第二课:用图基础理论知识

四、按方位角行进
(二)行进的方法要领
2、达到第一目标点后,再依第 一目标点至第二目标点的磁方位角, 在行进路线的方向上寻找高大、透 空地物作为行进方向的辅助物,按 出发点至第一目标的行进要领依进
四、按方位角行进
(二)行进的方法要领
3、当无敌情顾虑时,在选择好 行进方向辅助物的前提下,可按 图和实地地形沿道路行进。当预 计达到目标点时,应详细实施对 照,准确找到目标点位,然后继 续 行 进 直 至 终 点 。
由近至远,再由远至近。
(三)确定站立点在图上的位臵
地形关系位置判定法(目估法) 后方交会法
侧方交会法 磁方向角交会法
极距法
当站立点在线状地物上时可选用侧方交会法:
1、标定地图;
2、在线状地物的侧方选择一至两个图上和现地都有的明 显地形点; 3、利用明显地形点进行瞄准画线,实施侧方交会; 4、两条方向线的交会点,就是站立点在图上位置。
庙宇、古塔的正门
(一)标定地图方位 1、概略标定 在已明确实地方位的基础上,
将地形图上方对向现地的北方,
则地图的方位即已概略标定。
(一)标定地图方位
2、利用指北针标定
p
使指北针的准星朝向 图(北)方,直尺边与图 上的磁子午线(p--pˊ)重 合然后转动地图使磁针北 端指零,地图方位即已标 定。

当站立点到已知点的距离便于测量时可选用极距法:
1、标定地图; 2、选择一个距离较近,在图上和现地都有的明显地形 点; 3、描画方向线; 4、估测出从站立点到明显地形点的距离,在方向上定 出一点。
(四)确定目标点在图上的位臵
明显地形点法 光线法
前方交会法
磁方位角交会法
利用明显地形特征目估法判定:

(完整版)地图学基础知识

(完整版)地图学基础知识

地图学:第一章:现代地图学概论地图定义:按照严密的数学法则,并使用特定的符号系统把空间事物抽象地表示在平面或者球面上,并且其还具有传输事物信息的一种图形地图的基本特性:1、严密的数学法则2、科学的地图概括3、特定的符号系统地图的组成要素:1、数学要素确定地理要素的空间位置,“骨架”作用,大地控制点、比例尺、经纬网2、地理要素地图根据制图要求表达的内容(内容要素),自然要素:水系、地形、土质植被社会经济要素:居民地、交通线,用图形表示,“图形要素”3、辅助要素图名图号、图例、文字说明等4、现代地图还包括技术设备和技术操作地图的功能1、信息载负功能2、信息传输功能3、客观模拟功能4、认知与感受功能现代地图分类(一)按地图功能和内容分类按地图功能分类,普通地图、专题地图、专用地图、特种地图按地图内容分类,普通地图、专题地图(主要方法)普通地图:同等详细程度全面表示地面上主要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可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

专题地图: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二)按地图比例尺分类大比例尺地图(>=1:10 万),地市规划中比例尺地图(大于1:100 万,小于1:10 万),国家或省级规划小比例地图(1:100 万以及更小比例尺),教育普及第二章:制图框架与成图方法一、地图成图方法:实测成图法、编绘成图法地理空间信息特征:空间特征、时间特征以及属性特征大地水准面:假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面静止时的平均水面,并假设此面穿过穿过大陆与岛屿,连续扩展形成处处与铅垂线成正交的闭合曲面大地水准面高低起伏,地球内部物质密度不均,起伏不定的重力等位面,又称地球物理表面平均海水面为椭球体面,地球数学表面地理坐标系:空间参照系是测量空间点坐标位置的一种度量衡制地球表面点坐标的确定包括两方面内容:1、地面点在地球椭球体面上的投影位置,采用地理坐标系2、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采用高程系天文经纬度:天文经度:首子午面与过观测点的子午面所夹的二面角,天文纬度:过某点的铅垂线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大地经纬度:大地经度L:过参考椭球面上某一点的大地子午面与首子午面之间的二面角大地纬度B:大地纬度是指过参考椭球面上某一点的法线与赤道面的夹角地心经纬度:地心经度等同于大地经度,地心纬度是指参考椭球体面上的任意一点和椭球体中心连线与赤道面的夹角地图学中常用。

基础地图知识点总结大全

基础地图知识点总结大全

基础地图知识点总结大全地图的基础知识点包括地图的类型、投影、比例尺、图例、坐标系统、地图制图技术等。

一、地图的类型按照地图所显示的内容和用途,地图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地图类型包括:1.地形图:用等高线、颜色或者立体图来显示地表地貌和地势的特征,以及山脉、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物的分布和特征。

2.地质图:用颜色或者图形显示地球表面的地质构造、岩层、矿物资源分布等信息。

3.气候图:用等温线、降雨分布图等形式显示地球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和分布规律。

4.经济地图:显示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分布、产业结构等信息。

5.政治地图:显示不同国家、行政区划的分布、边界、首都、主要城市等信息。

6.交通地图:显示道路、铁路、航线、港口等交通设施的分布和网络。

7.地形图:用图形或者颜色显示地表地貌和地势的不同特征。

8.专题地图:根据特定的主题和目的,选择特定的地理要素进行展示,如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环境污染等。

二、地图的投影地球是一个近似球体,而地图是在平面上展示地球表面特征的图形,因此需要进行投影。

地图投影是地图制图的基本技术,选择合适的投影方式对地图的真实性、面积和角度进行保持,不可能兼顾全面。

常见的地图投影方式包括:1.等角正轴投影:保证纬线和经线的角度在地图上显示为相等的投影方式,如麦卡托投影。

2.等面积投影:保证地球上任意区域的面积在地图上的显示面积相等的投影方式,如兰伯特投影。

3.等距投影:保证地球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在地图上的显示为真实距离的投影方式,如墨卡托投影。

4.方位投影:保证一个特定点的真实方位在地图上的方位也是相同的投影方式,如极射投影。

5.复合投影:结合上述各种投影方式的优点,可以更好地满足特定地理区域的需要。

三、地图的比例尺地图的比例尺是表示地图上距离与实际地球上距离的比例关系,通常用分数或者比值来表示。

比例尺可以是数字比例尺,也可以是图形比例尺。

1.数字比例尺:用数值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地球上距离的比例关系,如1:10000表示地图上的1毫米表示实际地球上的10000毫米,10000米,或者10公里。

高二区域地理复习学案设计二地图的基础知识

高二区域地理复习学案设计二地图的基础知识

地图的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能够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者指向标等确定方向。

2.在地图上测量两点间直线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

3.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这五种地形。

4.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某个地点的高程。

5.能够根据使用目的(例如旅游)确定所选择的地图类型及其比例尺。

6.举例说明一到两种现代高科技地图(例如遥感图像和电子地图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二.内容解析(见区域地理复习教材P8--P10)三.学习建议(1)地图是日常生活、生产,以及学习地理所必需的重要工具。

所以应使学习地图的过程变为一个使用地图的过程,边学边用,边用边学,在学中用,在用中学。

(2)由于地图是采用一定数学方法绘制而成的,所以,使用地图,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时就需要量算,需要用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来认识地理事物的形象特征,建立地理事物空间方位的概念。

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开始进入形式运算阶段,有些学生在地图符号的认知和空间关系的建立方面仍然可能存在一定难度,教师需要创设多种情境,建立地面实物和地图符号间的对应关系,并要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

因此,地图比例尺知识的学习、运用,以及地图方向及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的判别,是本节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3)地图是了解地表事物、学习地理知识的工具,其种类多样,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更合适的工具解决地理学习问题。

(4)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有利于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简单了解普通地图、专题地图、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的制作过程,对掌握这些地图的特性,提高阅读及获取信息的能力非常有益。

亲自参与动手活动,对所学知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例如,根据像片编制地图,决定内容的取舍。

学习描述学校到家庭的行程以及沿途景物,班级共同绘制一幅世界地图等。

四.重难点突破:【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1.关于“比例尺”(1)分类: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2)比例尺的比较与计算:2.在地图上确定方向。

地图基础必学知识点

地图基础必学知识点

地图基础必学知识点1. 经纬度系统:地球可以用经纬度系数来表示位置。

经度是地球表面上任意点的东西方位置,以子午线(经线)为基准;纬度是地球表面上任意点的南北位置,以赤道为基准。

2. 地球的形状:地球不是一个完全的球体,而是略微扁平的椭球体。

这是因为地球自转速度较快,使得地球的赤道半径稍微大于极半径。

3. 地图投影:地球的表面是一个三维的曲面,而地图是平面的。

将地球的曲面投射到平面上的过程称为地图投影。

常见的地图投影方法有墨卡托投影、兰勃托投影、极射方位投影等。

4. 地图比例尺:地图比例尺是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

比例尺可以表示为一比一万、一比五百等。

比例尺越大,地图上的细节越多。

5. 地理坐标系统:地图上的坐标系统可以用来确定一个点的位置。

常见的地理坐标系统有国家网格坐标系统、地心坐标系统等。

6. 地图符号:地图上使用的符号可以表示不同的地理特征。

常见的地图符号有点符号、线符号、面符号等。

7. 地图要素:地图上展示的各种地理特征,如山脉、河流、城市等,称为地图要素。

地图要素可以分为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

8. 地图投影误差:因为地球的曲面无法完全展开在平面上,所以地图投影会导致一定的误差。

这些误差可以体现为距离变形、角度变形等。

9. 地图方向:地图上的方向通常是以正北方向为参照。

北方向是地球纵向的方向,东方向是指正北方向的右侧,西方向是指正北方向的左侧。

10. 地图制图:地图制图是将地理信息转换为地图的过程。

地图制图通常包括地理数据收集、数据处理、地图设计和地图输出等环节。

这些是地图基础必学的知识点,对于理解和使用地图十分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