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幼儿园教育卫生保健健康教育讲座
幼儿园幼儿园卫生保健知识讲座

幼儿园幼儿园卫生保健知识讲座幼儿园幼儿园卫生保健知识讲座尊敬的家长、老师们以及亲爱的幼儿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地向大家讲解一些关于幼儿园卫生保健的知识。
卫生保健是指保持身心健康,预防疾病和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对于我们的幼儿园来说,提供一个清洁、安全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孩子们的健康和成长。
首先,让我们从室内环境开始讲起。
幼儿园教室应该保持整洁,定期进行清扫和消毒,以防止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地面要保持干燥,避免滑倒或摔伤。
教室内的玩具也要经常清洁和消毒,特别是口腔接触的玩具。
另外,空气质量也非常重要。
我们需要保持适当的通风,确保室内空气的流通,以减少细菌和污染物的积累。
在厕所方面,我们要教导孩子们正确的如厕习惯。
首先是要经常洗手,特别是在如厕后。
洗手是预防传染病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我们可以教跟幼儿们唱洗手歌,让他们在洗手时更加有趣和主动。
另外,我们也要建立良好的厕所卫生习惯,比如,使用纸巾擦嘴和擦手,避免直接接触外面的物品。
接下来,我们要关注食品安全。
幼儿园午餐的食材和制作要做到卫生,确保食品新鲜和无污染。
此外,我们还要教导孩子们正确的饮食习惯,培养他们吃饭时的良好行为。
比如,用餐前要洗手,不用嘴吹食物,不乱扔食物等等。
在室外活动方面,我们要确保幼儿的安全。
游乐设施应该定期检查并保持良好的状态,确保没有锐利的或损坏的部分。
当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时,我们要注意天气情况,并确保他们穿着适宜的衣服和鞋子。
在夏天,我们要防晒并防止中暑,而在冬天,我们要穿暖和的服装,避免受寒感冒。
最后,我想提醒大家关于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除了定期接种疫苗外,我们还要培养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如,经常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臂遮挡口鼻、避免与生病的人过近接触等等。
当然,如果孩子出现发热、咳嗽、呕吐等症状时,家长要及时带他们去医院就诊,并遵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隔离。
总之,幼儿园卫生保健至关重要。
通过提供干净、安全的环境以及培养健康的习惯,我们可以确保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健康教育讲座稿

幼儿园健康教育讲座稿
尊敬的家长、老师们,亲爱的孩子们:
大家下午好!我是今天的主讲人,负责为大家讲解幼儿园健康教育。
现在,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首先,让我们谈谈身体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每天早晚要刷牙,并正确使用牙膏和牙刷。
洗手是最重要的卫生习惯之一,要经常、彻底地洗手,特别是在接触食物、玩耍完毕后。
还要注意饮食均衡,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油腻和垃圾食品。
多参加户外活动,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的体力和免疫力。
另外,睡眠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也非常重要,一天需要6-8小时的睡眠时间。
除了身体健康,我们也要关注心理健康。
在面对各种压力和困难时,大家不要害怕,要学会积极面对。
我们可以找到适当的方式来缓解压力,比如说多和家人、朋友交流,寻求帮助和支持。
此外,养成读书、做游戏的好习惯,也能帮助我们放松心情,调节情绪。
最后,还要重申防止疾病传播的重要性。
大家要常常保持清洁,勤洗手,避免使用他人的物品,尤其是毛巾、水杯等个人物品。
感冒、发烧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传染给他人。
健康是我们人生最重要的财富,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
在幼儿园里,老师们会提供更多关于健康的知识和指导,并且我们也要与家长、老师们共同努力,让每个孩子
都能拥有健康快乐的成长。
谢谢大家!(讲座结束)。
幼儿园卫生保健知识讲座内容

幼儿园卫生保健知识讲座一、引言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幼儿园卫生保健知识讲座。
在这个讲座中,我们将学习如何保持幼儿园的卫生环境,预防疾病的传播,以及幼儿园常见疾病的预防和处理。
卫生保健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我们都应该关注幼儿的健康问题,为他们提供一个清洁、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
二、保持幼儿园环境整洁1.幼儿园的环境整洁对于预防疾病的传播非常重要。
我们应该保持幼儿园的教室、厕所、餐厅等场所的整洁和清洁。
2.教室的地面、桌子、椅子等物品要定期清洁消毒,保持干净。
为了减少交叉感染的可能性,我们可以使用专门的清洁剂进行清洁,如含有杀菌成分的消毒液。
3.各类玩具和教具是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应该定期清洁和消毒这些物品,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可以使用清洁剂或者高温烘烤的方式对玩具进行消毒。
4.幼儿园的厕所是细菌滋生的重要场所,我们应该经常清洁和消毒厕所,并鼓励幼儿养成正确的洗手习惯,以防止病菌传播。
5.在餐厅方面,保证幼儿的饮食安全也是非常重要的。
餐具、餐桌等物品要定期清洗消毒,食材要新鲜、熟透,确保幼儿的饮食健康。
三、预防常见幼儿园疾病1.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幼儿园是其易发的场所之一。
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的卫生习惯教育,如勤洗手、不随地吐痰、妥善处理垃圾等。
同时,定期消毒幼儿园的公共场所,如教室、餐厅、卫生间等,可以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播。
2.感冒是幼儿常见的疾病之一。
为了预防感冒的传播,我们应该教育幼儿正确的咳嗽和打喷嚏的方式,如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
定期通风以保持空气流通也是有效的措施之一。
3.肠道传染病也是幼儿园常见的问题,如腹泻、呕吐等。
注意饮食卫生非常重要,避免食用脏、生的食物,尽量选择熟透的食材。
保持适当的饮食均衡,增强幼儿的抵抗力,也能帮助预防肠道传染病。
4.对于传染性疾病患者,我们应该及时隔离并寻求医疗救助。
同时,告知家长,请他们不要将患病的孩子送到幼儿园,以免病菌传播。
幼儿园的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幼儿园的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尊敬的家长们,大家好!
今天我很高兴能有机会来为大家讲解幼儿园的健康教育知识。
健康教育是我们幼儿园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身体健康。
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对于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在幼儿园,我们鼓励孩子们跳绳、游泳、进行户外运动等,目的是为了锻炼他们的身体素质。
除此之外,我们还会不定期进行体检,检测孩子们的身体状况,以保证他们的健康。
接下来,我们来讲讲饮食健康。
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于孩子们的身体发育和大脑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我们鼓励孩子们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垃圾食品,尽量避免油炸和过度加工的食品。
此外,我们也会教育孩子们正确的饮食习惯,如定时用餐,咀嚼慢慢吃等,以培养健康的饮食意识。
再来,我们要谈谈个人卫生。
为了预防疾病的传播,我们需要教育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每天要洗手多次,尤其是在进食前、接触到脏物后、上完厕所后等场景下,一定要注意用清水和肥皂彻底地洗手。
同时,教育孩子们咳嗽和打喷嚏时要用手肘或纸巾遮住口鼻,以避免细菌的传播。
最后,让我们来说说安全教育。
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和玩耍的地方,因此,我们要教育他们如何保证自己的安全。
例如,我
们要教孩子们如何过马路时要注意车辆,要牵好手等。
此外,我们还要教孩子们不要轻易接受陌生人的帮助,不要随意离开安全的区域。
以上就是今天我为大家介绍的幼儿园的健康教育知识。
我们为了保证孩子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将会持续关注他们的身体状况,进行科学的教育和引导。
谢谢大家!。
幼儿园卫生保健知识讲座教案 幼儿园卫生保健

幼儿园卫生保健知识讲座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幼儿园卫生保健知识,包括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食品卫生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 能力目标:能够掌握简单的卫生保健技能,能够使用正确的方式进行洗手、清洁环境等。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幼儿的健康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个人卫生知识:1) 洗手:正确的洗手方式及重要性。
2) 常规洗浴:正确的洗澡、刷牙、剪指甲等个人卫生常识。
2. 环境卫生知识:1) 教室卫生:保持教室整洁和清洁。
2) 洗手间卫生:正确使用洗手间、保持洗手间清洁等知识。
3. 食品卫生知识:1) 食物清洁:正确的食物清洁和存放方法。
2) 饮食健康: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及饮食均衡的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着重介绍洗手、教室和洗手间卫生、食品清洁等内容,培养幼儿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意识。
2. 教学难点:幼儿对于食品卫生的概念较为抽象,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来加深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讲解的方式传递卫生保健知识,让幼儿了解卫生保健的重要性。
2. 示范:老师通过示范正确的洗手、室内清洁等行为,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卫生习惯。
3. 游戏:设计一些卫生保健主题的游戏,增加幼儿的参与度,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卫生保健知识。
五、教学过程1. 洗手1) 通过图片教学、实地示范等方式,向幼儿介绍正确的洗手步骤。
2) 组织幼儿进行洗手实践,观察和指导幼儿的操作。
2. 教室卫生1)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整理教室环境,让幼儿体会到整洁环境的重要性。
2) 引导幼儿讨论教室卫生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的爱护环境意识。
3. 食品卫生1) 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向幼儿宣传食品卫生知识。
2) 设计食品卫生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食品卫生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观察幼儿的学习情况,评价他们是否能够正确掌握卫生保健知识。
2. 设计一些卫生保健知识小测,及时检查幼儿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幼儿园卫生保健知识讲座

幼儿园卫生保健知识讲座幼儿园卫生保健知识讲座1. 引言幼儿园卫生保健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和学习发展的重要环节。
作为幼儿园的责任与义务,建立健康的学习环境和教育方式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幼儿园卫生保健知识,帮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关注孩子的健康与安全。
2. 幼儿园环境卫生管理幼儿园环境的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健康。
合理的环境卫生管理将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降低儿童患病的风险。
在幼儿园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定期清洁:保持幼儿园整洁、卫生,定期进行地面、桌椅、玩具的清洁和消毒措施;- 病儿隔离:出现传染性疾病症状的儿童应及时隔离,在家休养至症状消失,避免感染其他孩子;- 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利于排除有害气体和细菌,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食品安全:确保幼儿园食品的卫生安全,杜绝食物中毒的发生,定期检查食品质量和卫生条件。
3. 幼儿个人卫生知识个人卫生是每个幼儿都应该学会的基本技能,以下是几个重要的个人卫生知识:- 常洗手:教导幼儿养成勤洗手的习惯,特别是在饭前、上厕所后、玩耍后等时刻;- 正确刷牙:定期教导幼儿刷牙,并指导他们正确的刷牙方法;- 营养均衡饮食:教导幼儿正确的饮食观念,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偏食和过度进食;- 适度运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促进身体发育和免疫力的提高。
4. 常见疾病与预防幼儿园是传染病传播较易的场所,以下是一些常见疾病及其预防方法:- 手足口病:加强幼儿园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定期教育家长与孩子们洗手、保持个人卫生;- 流感:提醒幼儿和家长注意流感的传播途径,并教导孩子们如何正确咳嗽、打喷嚏;- 水痘:推行幼儿园水痘疫苗接种计划,加强病患儿童的隔离与跟进。
5. 家园协作与沟通幼儿园和家庭应该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共同关注幼儿的卫生保健问题。
以下是一些在家园协作中可以采取的措施:- 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传授有关卫生保健的知识,回答家长的疑虑和问题;- 发放卫生传单,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卫生保健政策和措施;- 建立家园书信、通讯簿等交流方式,及时沟通孩子的身体状况和卫生保健问题。
幼儿园家长健康教育讲座

小博士幼儿园家长健康教育讲座时间:2015年8月13日地点:小博士幼儿园一、健康: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健康的理解一直停留在“健康=无疾病”的水平,将健康教育模式定位于生物医学模式。
因此,有关心理健康的内容也鲜少提及。
“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
”也就是说,健康包含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三个方面。
健康是资本与生命相比,金钱不重要;与健康相比,财富不重要。
当灾难突如其来,再多的钱有什么用呢?世界上许多东西是无法用货币来衡量的,金钱既不能使亡者复生,也不能消除灾难,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甚至换不来一瓶水或一块面包。
汶川、玉树大地震灾害,以及目前国内外更多的天灾人祸等,都教会我们要珍惜生命,珍惜生活,珍惜亲情,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
哪怕是困苦、挫折,哪怕是这样那样的不快,与健康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相比,什么都是微不足道的。
不要等到停电的时候,才知道光明的重要;不要等到断水的时候,才知道水是生命的必需;不要等到失去的时候,才知道拥有的幸福。
没有电,或许我们可以在黑暗中前行;没有水,或许还能生存几天;如果失去了健康,没有了生命,一切都将不复存在,一切都无从谈起。
所以,人生的第一选择理应是健康,学会善待自己,更要善待身边的亲人,朋友,切莫到失去后才想到珍惜!每个人都要健康和快乐地活着,才是对生命最好的给予。
曾有多少年轻的企业家,他们都属于事业有成的人,一生拼命工作,赚钱养家,他们没有时间学习保健,注意营养,从来没有把健康当回事,直到病倒,快要离开人世时才明白:金钱、地位、名利、物质享受都是身外之物,唯有健康才是属于自己的。
这也告诉我们,珍爱生命,关注健康应该从年轻时就开始。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轨迹,每个人对幸福的看法也各不相同。
当拥有健康的身体时,很多人都会向往着物质和财富,以为拥有了财富就是拥有了幸福,然而,当我们的身体因奋斗的历程而被摧垮时,当被突然而来的疾病袭击时,当被确诊是绝症时,我们才理解健康的宝贵,才能领会生命的脆弱,才切实体会拥有健康是一种真正的幸福。
幼儿园卫生保健知识讲座

幼儿园卫生保健知识讲座嘿,各位家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幼儿园卫生保健那些事儿。
你们想想啊,幼儿园就像个小乐园,孩子们在里面跑来跑去,玩得可欢啦!但这卫生保健可太重要啦,就像给小花朵们浇好水、施好肥一样。
咱先说说这日常卫生。
孩子们的小手小脸可得干干净净的呀!那小手到处摸,啥都好奇,要是不干净,吃东西的时候不就把细菌都吃进去啦?所以呀,要经常提醒孩子们洗手,怎么洗呢?手心手背搓一搓,手指缝里也别放过,就像给小手做个大扫除!还有那小脸,出去玩一趟回来,满脸灰扑扑的,得赶紧擦擦,让孩子们清清爽爽的。
再讲讲饮食卫生。
幼儿园的饭菜可得注意啦!食材得新鲜,不能有坏的呀。
做饭的时候也要注意卫生,可别弄上脏东西。
孩子们吃饭的时候也得看着点,别让他们边吃边玩,饭粒掉一地,既不卫生又浪费粮食。
而且啊,不能让孩子们挑食,各种营养都得有,这样才能长得壮壮的,像小树苗一样茁壮成长!环境卫生也不能忽视呀!教室里得干干净净的,玩具要定期消毒,不然孩子们玩着玩着就把细菌带回家啦。
地板也要拖干净,别让孩子们滑倒。
还有那床铺,得整理好,让孩子们睡个舒服觉。
然后说说疾病预防。
这就像给孩子们穿上一层保护衣。
春秋季容易传染病流行,咱可得注意啦!要是有孩子生病了,得赶紧隔离,别传染给其他小伙伴。
平时呢,多让孩子们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就像给身体打造一个坚固的堡垒。
你们说,要是不注意这些卫生保健,孩子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吗?那肯定不行呀!咱们做家长的,可不能马虎。
要时刻关注孩子们的状态,有啥不对劲的赶紧处理。
这就好比我们是孩子们的守护天使,得时刻守护着他们。
总之,幼儿园卫生保健可不是小事,关系到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我们要用心去做,让孩子们在干净、健康的环境中度过快乐的幼儿园时光。
大家一起努力,让咱们的小花朵们绽放得更加鲜艳、美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足口病、伤寒防控知识讲座培训时间:2015年6月7日培训地点:中区分园二楼多媒体室主讲人:子华(德兴市疾控中心主任)参加人员:中区分园各班级家长(签名附后)手足口病概述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临床症候群,以婴幼儿发病为主。
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
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
病原体抵抗力病毒对75%酒精、5%来耐受;病毒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病毒在4℃可存活1年,在-20℃可长期保存;病毒可在外环境中长期存活;病毒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都能灭活;病毒在50℃可被迅速灭活。
国疫情概况1981年首次报道手足口病病例;1983年暴发柯萨奇病毒A16型引起的手足口病,5~10月发病7000余例;1995年病毒研究所分离出肠道病毒71型病毒;1998年市卫生防疫站从患者分离出2株肠道病毒71型病毒;2000年省招远市暴发小儿手足口病,市人民医院接诊1698例,3例合并心肌炎死亡。
流行病学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传染源;家畜、宠物等不感染,也不传播此病。
患者咽部排出病毒持续1~2周,粪便排出持续约3~5周;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即溢出。
传播途径直接接触传播(主要传播途径):接触患者唾液、疱疹液、粪便等。
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污染的用具、玩具、食具、奶具和寝具等。
空气飞沫传播;经水传播;院感染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持续时间尚不明确;不同病原型别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人群可反复感染发病;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为最高;每隔2~3年在人群中可流行一次。
流行特点分布广泛,无明显的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高发;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在短时间可造成较大流行;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亦可发生聚集现象;暴发流行后常散在发生。
临床特点潜伏期3~7天,无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初始表现发热、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皮肤疱疹;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受累;疱疹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一周消退;病程约4~10天;极少数患儿可以伴有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弛缓性麻痹、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疫情控制存在的问题(一)传染源的控制难度大手足口病的隐性感染比例很高,显性:隐性感染者>1:100,而现有的技术和措施很难及时发现并隔离隐性感染者;以轻型病例为主,农村偏远地区的患儿父母易忽视对该病的就诊治疗,亦不采取居家隔离等措施;该病在发病初期传染性极强,而患儿一般在被经过自我诊疗后方前往医疗机构就诊;手足口病的上述特点,决定了难以将控制传染源作为疫情防控的主导措施。
处于传染期的患儿和隐性感染者的流动易造成疫情的扩大和蔓延。
(二)完全切断传播途径存在困难(三)人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成人大都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的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低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因而有时会存在间隔流行的特点,即在人群中,主要是非流行期间新生儿出生,易感者逐渐积累,达到一定数量时,便为新的流行提供先决条件,若此时暴发,短时间控制的难度也将很大且无疫苗接种保护。
防控措施1.统一标准,明确病例诊断;2.开展监测、报告和流行病学调查,掌握疫情流行动态;3.规开展疫情应对与处置,及早扑灭疫情。
严格按照推荐的诊断标准诊治病例,轻症病例以门诊对症治疗为主,重症病收住院诊治,注意隔离与消毒,杜绝不规诊疗行为。
强化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避免院交叉感染。
重点加强医院产房、儿科病房的消毒,防止新生儿、婴幼儿院感染而导致严重后果。
流行期间及流行地区,在托幼机构及小学开展学生晨检工作,及时发现病例。
发现有可疑疱疹的患儿立即动员家长对其进行家庭隔离治疗,直至病愈方可返校。
培训专业人员,提高防治能力;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公众防病意识;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
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和饮食饮水卫生监督检查;加强托幼机构和医疗机构预防指导和监督检查;做好信息发布和媒体沟通。
伤寒概述主要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本病又称为肠热病,以持续菌血症,网状皮系统受累,回肠远端微小脓肿及溃疡形成为基本病理特征,其临床表现主要系病原经血播散至全身各器官,而并非单纯由肠道局部病变所引起。
伤寒的特征性症状和体征有以下6点:1、持续高热;2、表情淡漠,无欲面容,反应迟钝,精神障碍;3、相对缓脉;4、肝脾肿大;5、玫瑰疹;6、白细胞减少,中性淋巴细胞相对增加,而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
潜伏期为5~21天,平均10~14天。
伤寒的临床类型1、轻型:全身毒血症状轻,病程短,1~2周痊愈。
多见于发病前曾接受伤寒菌苗注射或发病初期已应用过有效抗菌药物治疗者。
2、暴发型:起病急,毒血症状严重,有畏寒,高热,腹痛,腹泻,中毒性脑病,心肌炎,肝炎,肠麻痹,休克等表现。
常有显著皮疹,也可并发DIC。
3、迁延型:起病与典型伤寒相似,发热持续不退,可达45~60天之久。
慢性血吸虫病伴发伤寒者,常属此型。
4、逍遥型:症状轻,病人常不自觉,甚至有的患者因突然发生肠出血或肠穿孔而被发现。
5.小年龄儿童常会出现腹泻症状,肝肿大多于脾肿大,常并发气管炎、支气管炎或肺炎,重症患者甚至能导致大脑功能障碍和中毒性脑膜炎,偶可致肠出血和肠穿孔。
婴幼儿伤寒常不典型,起病急,脉快,高热、惊厥常见,腹胀、腹泻、呕吐等中毒症状均较显著。
玫瑰疹少见,白细胞计数常增多,并发支气管炎或肺炎颇为常见。
6.老年伤寒体温多不高,症状多不典型,虚弱现象明显;易并发支气管肺炎与心功能不全,常有持续的肠功能紊乱和记忆力减退,病程迁延,恢复不易,病死率较高。
常见并发症1、下消化道损害:肠出血和肠穿孔;2、脑和神经系统损害:大脑功能障碍、中毒性脑膜炎;3、肝胆损害:肝脾肿大、中毒性肝炎、肝脓疡和胆囊积脓;4、呼吸道炎症: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炎;5、其他重要器官: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关节炎,脊髓炎、心肌炎和心功能不全。
流行病学1、人是伤寒杆菌的唯一天然宿主;2、年龄分布:两头(<2岁和>35岁)低,中间高,5~19岁的发病率最高。
3、季节分布:常年散发,但以夏秋季最多。
4、约10%的伤寒病人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尤其是病程>2周者。
伤寒的病死率是1%~4%,5岁以下儿童的病死率是大龄儿童的10倍,分别为4%和0.4%。
在未治疗的病例中,病死率高达10%~20%。
慢性带菌者慢性带菌者是决定伤寒流行水平的主要因素,也是造成点状爆发的重要传播源。
慢性带菌者的成因与胆囊疾患密切相关,故成为带菌者的机会随受感染时的年龄而异,并且女性高于男性。
据调查,20岁以下的慢性带菌者极少,不到1%,20岁以后逐渐增多,同时男女性别差异也逐渐增大,40~50岁的女性可达16.4%,为男性(2.5%)的6~7倍。
当前全球和我国伤寒的流行现状伤寒在发展中国家仍然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因为数据不充足, WHO只能对疾病负担进行有限的评估。
2004年,WHO估计全球伤寒的疾病负担是2100万例,其中约21.6~60万死亡,主要是学龄儿童和学龄前儿童,并且主要的疾病负担发生在亚洲和非洲的一些地区。
在我国,伤寒病例的报告数(1989~1997年每年报告11.86~5.82万例;2005年以后每年报告1.5万例左右)虽然相对来说并不算多,但是应当考虑到有80%的感染者症状不典型,实际病例数会比报告数多得多。
当前全球和我国伤寒的流行特点1、症状不典型的多,容易忽略。
2、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在墨西哥和东南亚等地区出现了对多种抗生素具有抵抗力的伤寒杆菌引起的大流行,造成治疗上的极大困难。
3、常常出现点状或局灶性爆发流行,在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占有很高的比例。
伤寒疫苗预防接种的重点对象伤寒疫苗的免疫预防适用于2岁以上各年龄组人员,其接种的重点对象是:1.学龄儿童和学龄前儿童,幼托机构和学校等集中人群;2.建筑工地和野外作业人员;3.环境卫生从业人员;4.饮食从业人员;5.实验室尤其是临床实验室的微生物学工作人员。
对伤寒进行免疫预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1、伤寒是侵害人体多个器官,病死率较高,对人们健康危害极大的传染病,而且由于伤寒病程较长,病情较重,形成高经济负担,常常造成“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2、由于慢性带菌者等原因,常出现点状或局灶性爆发流行,引起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潜在危险很大。
3、多耐药伤寒杆菌引起的伤寒日益增多,使临床治疗更为困难,而多耐药菌造成的伤寒无症状携带者又使伤寒流行的潜在危险进一步加大。
4、我国已经可以大规模生产安全有效的伤寒Vi多糖疫苗,我国研制的伤寒Vi多糖疫苗已达国际水平,完全可以放心地在人群中使用。
因此,当前卫生防疫部门要加强全社会卫生防病知识学习、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增强自我防病意识;如有发病,要早到正规医疗机构治疗,不要或尽量少自服药;及时与学校、幼儿园通报情况;加强主动免疫,积极接种疫苗,以获得疫苗的保护。
会议名称:幼儿急救知识培训地点:幼儿园三楼会议室时间: 2015年8月31日授课人:仇菊娣参加人:签名附后记录人:廖建群1.小儿外伤的处理小儿皮肤薄嫩,5岁以下孩子的皮肤厚度仅为0。
25-0。
36毫米。
当发生各种创伤后容易裂伤及缺损,如小刀、玻璃、玩具等锐器割伤;门窗挤压所致指尖挤压伤;玩耍不慎扭伤、跌伤等,在托幼机构经常会发生。
了解一些处理小儿外伤的正确方法,很有必要。
切割伤:对于小而浅的伤口,首先进行止血,可将小儿患侧手举高,捏住手指根部两侧,易于止血。
绝大部分的创口较清洁,可用碘伏涂伤口周围的皮肤,用干净消毒纱布包扎好。
若被脏或锈的锐器割伤,或伤口大而深者,有可能被破伤风杆菌感染,此时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外科作局部清创处理,并立即注射预防破伤风的针剂。
较严重的是小儿手指被切断,此时老师们不要惊慌,应立即将断的手指保存在消毒的容器中,路远或天气炎热时,最好将断指置于冰壶中立即送医院,可争取再植手术成功。
扭伤:多发生在手腕、踝关节等部位,皮肤青紫肿胀,局部压痛很明显,受伤的关节不能转动。
首先限制受伤关节的活动,特别是踝关节扭伤后,应将小腿垫高。
早期处理宜冷敷,24小时后用热敷。
一般1-2天后,可在患处进行按摩,促使血液循环加速,肿胀消退,有条件的还可进行理疗。
此外,发生扭伤后要注意关节韧带有无裂伤、骨折和关节脱位,幼儿容易发生桡骨头半脱位,当患儿疼痛难忍、患侧手臂不能动弹时,应去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