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依赖与酒精性精神障碍

合集下载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护理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护理
• 2.家庭破裂:家庭内暴力、婚姻关系破裂,生殖 系统损害所导致的新生儿胎儿酒精综合症等。
• 3.法律问题:过量饮酒后的控制力下降是导致犯 罪的直接原因。
• 4.社会关系问题、暴力。
精选课件
9
临床表现
• 一、酒精依赖 • 二、酒精相关的精神神经障碍
精选课件
10
一、酒精依赖
• 1.依赖综合症:是指在完全或部分停止饮酒后所 出现的一组症状:有震颤、一过性幻觉、癫痫发 作和震颤谵妄等。
❖ 复杂醉酒:大量饮酒过程中迅速产生的非常强并 急速加深的意识浑浊。
❖ 病理性醉酒:一次饮酒后突然醉酒,并同时产生 严重的意识障碍。
精选课件
13
2.戒断综合症
• 1)单纯性戒断反应 • 2)震颤谵妄 • 3)惊厥发作
精选课件
14
单纯性戒断反应
长期大量饮酒后停止或减少饮酒量, 在数小时后出现手、舌或眼睑震颤, 并有恶心或呕吐、失眠、头痛、焦 虑、情绪不稳和自主神经功能亢进, 如心跳加快、出汗、血压增高等, 少数病人可有短暂性幻觉或错觉。
精选课件
5
酒精相关的躯体及社会损害
• 一、酒精所致的躯体损害 • 二、酒精所致的心理改变 • 三、酒精所致的社会损害
精选课件
6
一、酒精所致的躯体损害
过度饮酒可导致躯体、心理、社会多方面严重损害。 1.内脏:营养障碍、肝硬化、胃炎、胃溃疡、肾硬
化、心肌炎、急慢性胆囊炎。心血管系统疾病 (心律失常、冠心病、高血压等)。 2.神经系统:末梢神经损害、癫痫、小脑病变、视 神经萎缩、共济失调等。 3.生殖系统:胎儿可产生胎儿酒精综合症,表现为 初生儿低体重、低智力、生长和发育的严依赖患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
由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牵头,国内五家单位对 国内五城市饮酒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2001年)表明,普 通人群(15岁及以上)的男女及总饮酒率分别为74.93%、 38.8%和59.0%。年饮酒量为4.47升纯酒精,男性饮酒量 为女性的13.4倍,男性、女性和总的酒依赖时点患病率 分别为6.6%、0.2%和3.8%,我国酒消耗约以13%的速度增 加,应引起重视。

酒精性精神和行为障碍

酒精性精神和行为障碍
1、家系研究 :酒依赖者一级亲属患酒依 赖的危险性比对照组高4~7倍。 2、寄养子研究 :生身父母患酒依赖的寄 养子中,有18%符合酒依赖的诊断标准; 而生身父母不是酒依赖的对照组只有5% 符合诊断标准;患酒依赖的父母自己抚 养的子女与寄养出去的子女相比,酒依 赖的患病率类似。 3、双生子研究 :单卵双生子饮酒行为和 酒依赖的一致性高于双卵双生子。
硫胺缺乏:维生素B1(即硫胺素)缺乏症又称脚 气病,临床主要累及消化、神经和循环系统。 早期表现为乏力,头痛,肌肉酸痛,食欲减退、 恶心呕吐,时有腹痛、腹泻或便秘、体重减轻 等非特异性症状,随病情加重可出现典型的症 状和体征。 ①多发性神经炎; ②酒精性弱视,视乳头炎; ③小脑蚓部变性,运动失调; ④Wernicke 脑病 ⑤痴呆。

长期大量饮酒后突然停止或减少饮酒量, 在数小时后出现手、舌或眼睑震颤,并 有恶心或呕吐、失眠、头痛、焦虑、情 绪不稳和自主神经功能亢进,如心跳加 快、出汗、血压增高等,少数病人可有 短暂性幻觉或错觉。

病因和发病机理
一)乙醇代谢基因对酒精滥用和酒精依
赖的影响 二)遗传因素 三)酒依赖的神经电生理改变 四)社会文化心理因素 五)酒精对人体的影响
一)、乙醇代谢基因对酒精滥用和酒 精依赖的影响

乙醇主要在肝脏中由两种活性酶代谢。
乙醇脱氢酶(ADH)将乙醇转换为乙醛; 乙醛脱氢酶(ALDH)将乙醛转换为乙酸。 “脸红反应”:与ALDH的失活变异有关, 血液和组织中乙醛蓄积而产生脸红、头痛、心 悸、眩晕、恶心等不适反应。
三、临床表现
一)酒依赖 1、依赖综合征 2、戒断症状 二)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 1、急性酒精中毒 2、慢性酒中毒性精神障碍 ①酒精中毒性幻觉症 ②酒精性癫痫发作 ③震颤谵妄 ④柯萨可夫综合征 ⑤Wernicke病或 Wernicke脑病 ⑥酒精中毒性痴呆

大量饮酒会导致精神障碍

大量饮酒会导致精神障碍

大量饮酒会导致精神障碍*导读:酒精是一种亲神经性物质,一次相对大量饮酒即可导致精神异常,如果长期饮用可以引起各种精神障碍包括依赖、戒断综合征以及精神病性症状。

有产生酒依赖症的人最好及时就医,以免发展成更严重的酒精导致精神病性症状。

……据《京华时报》报道,一厨师醉酒后与同时发生争执,后感觉同事不服他,遂持刀将对方扎死。

经了解得知,该厨师自称是老实人,但是一喝酒就控制不住自己。

后经鉴定,该厨师被被诊断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评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

*大量饮酒为何会导致精神障碍据了解,酒精是一种亲神经性物质,一次相对大量饮酒即可导致精神异常,如果长期饮用可以引起各种精神障碍包括依赖、戒断综合征以及精神病性症状。

除精神障碍之外,常出现躯体损害的症状和体征。

有关专家也表示,长期喝酒的人本身具有冲动性、攻击性的特点,容易控制不住情绪。

长期喝酒所致的精神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酒精所致的幻觉症。

长期喝酒有可能产生幻觉,如幻听,听到别人说自己坏话;幻视,比如看到一些别人看不到的相对恐怖的画面,造成极度的恐惧或者愤怒。

这些症状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身上也有。

二是酒精所致的嫉妒妄想症。

怀疑自己的配偶对自己不够忠诚、有外遇,会跟踪、监视配偶及其怀疑的与配偶有不正当关系的人。

三是酒精所致的柯萨可夫精神病。

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记忆力障碍,还会产生错构、虚构,会把不相干的事情整合到一起,分不清自己在什么地方,记忆力很差,别人告诉什么都记不住。

四是酒精所致的韦尼克脑病。

这是一种比较严重的脑病,有可能导致死亡。

五是酒精所致痴呆。

长期喝酒以后,有可能出现认知功能的全面缺损,算数算不清楚,记忆力比较差,性格也会发生改变。

“比如原来比较有责任感的人会变得没有责任感,容易发脾气。

”六是酒精所致的心境障碍。

主要是以抑郁的情绪为主。

长期喝酒后,一部分患者会心情特别不好,情绪低落,更愿意用酒精麻醉自己,结果造成恶性循环。

*产生酒依赖应及时就医专家建议,产生酒依赖后应及时就医,避免发展成为更严重的酒精所致精神病性症状。

不同酒精依赖程度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社会支持状况调查

不同酒精依赖程度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社会支持状况调查
采用 t 检验 , P<0 . 0 5为差 异有 统计 学 意义 i 不 同依
因此 , 了解 本 地 区 酒 精 所 致 精 神 障 碍 患 者 社 会 支
持与酒 精依赖程度 的相关 性 , 对 于 有 效 地 开 展 酒
赖程 度酒 精 所 致 精 神 障 碍 患 者 社 会 支 持 差 异 性 研
1 . 2 方 法 ( 1 ) 一般 状况 调查 自制表 : 包括 年龄 、 文
化、 职业 、 物 质滥 用史 等。( 2 ) 社 会 支 持 评 定 量 表 ( S S R S ) L 1 ] : 共有 1 O个条 目, 用 于测量个 体 在社 会 中
注: 本课 题 获 贵 阳 市科 技 局科 技 计 划 项 目基 金 资 助 [ 筑科合同( 2 0 1 3 1 0 3 ) ]
所 获得 的支 持及 与 社会 联 系 的密 切 程 度 和质 量 , 包 括 总分 和客 观支 持 ( 3条 )、 主观 支 持 ( 4条 )及 对社
心理 效应及避免不饮 酒所 致 的不适感 , 这 种 渴 望 很 强 烈 。据 统 计 , 我 国 酒 精 依 赖 的 时 点 患 病 率 约
男性 正 常人 群 5 5名 为 对 照 组 , 均无精神病史 , 无 酗 酒 史 。两 组 年 龄 、 文化 、 婚姻 、 职业 经 检 验 差 异无 统
计 学意 义 ( P> 0 . 0 5 ) 。
2 . 2 不 同依 赖程 度酒 精 所致 精 神 障 碍 患 者社 会 支
持评 分 比较 结果 见表 2 。重度 酒精 依 赖 组 的 客观 支持 分及 支持 利用 度 得 分 低 于 中度酒 精依 赖 组 , 而 中度 酒精 依赖 组客 观支 持分 及支 持利 用度 得分 低于 轻度 酒精依 赖 组 , 差 异 有统计 学 意义 ( P <O . 0 0 1 ) 。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例临床分析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例临床分析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例临床分析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是指因酗酒所导致的一系列精神和行为异常,包括酒精依赖症、酒精中毒、酒精谵妄、Korsakoff综合征等。

这些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同时也对家庭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位典型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情况,并对其治疗过程进行分析。

患者张某,男性,42岁,因出现幻觉、妄想和行为异常于2018年11月住进我院,经详细检查和询问得知,患者长期酗酒,每天饮酒500毫升以上。

患者家属表示,在1年前患者失去了工作,没有了收入和社交圈,随着日复一日的酒精摄入,患者的摄入量逐渐增加,症状却不断加重。

在入院初期,患者表现为严重的谵妄状态,失去了与周围环境的联系,粗无心性,口齿不清,呈现出典型的酒精谵妄症状。

在治疗期间,医生对其同伴、家庭成员和患者自己进行教育,提醒其每日限制饮酒量,维持清醒状态。

同时通过药物治疗,将患者症状控制在适当范围内,为病情的治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近一个月的治疗,患者症状逐渐好转,口齿清晰,谵妄症状减轻,但其患有Korsakoff综合征。

该综合征表现为患者注意力、记忆、思考和理解能力受损。

患者无法对以前的经历进行回忆,对新经历的记忆也很淡薄。

同时,患者的行为异常显示出显著的喜剧化或怪诞化趋势。

在治疗上,医生通过语言和记忆训练,帮助患者恢复一些记忆和思考能力,同时在药物治疗过程中,逐步调整剂量,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

经过近三个月的治疗,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谵妄症状和记忆缺失症状均已消失,患者病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患者家属表示,他们将患者安排回家,为其提供支持和照顾,同时提高自我意识,积极配合治疗,并限制患者的饮酒量,以达到治疗和预防复发的目的。

总的来说,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和社会稳定。

通过权威医疗机构的治疗和家庭成员的支持和照顾,患者可以逐步恢复正常生活。

我们呼吁,广大市民应正确认识酒精的危害,同时在自我管理酗酒行为方面有所提高,以减少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发生率。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也被称为酒精中毒或酒精依赖,是指因长期滥用或大量饮用酒精而导致的一系列身体和心理障碍。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可以有不同的类型,如酗酒、酒瘾、酒精性精神障碍等。

这些障碍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生活产生了不良影响,甚至可能导致致命的后果。

因此,对于怀疑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应该进行尽早的诊断和治疗。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主要有两个:DSM-5和ICD-10。

DSM-5(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是一本由美国精神病学会发布的用于精神障碍诊断的权威参考书。

它提供了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具有广泛的可靠性和信度。

根据DSM-5,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应基于以下七个标准:1.反复滥用酒精的行为,无论是在社交场合还是单独饮酒。

2.出现对酒精的耐受性,即需要更多的酒精才能达到原来的效果。

3.出现戒断症状,例如手颤、幻觉等,当患者停止喝酒时。

4.出现反复的病态渴求酒精的欲望。

5.酗酒行为已经损害了个人重要职责的履行能力,例如不能工作或不能照顾自己。

6.出现重要领域的社交或个体职能受损。

7.规定年份内,居多时间内有饮酒。

若满足上述其中两项及以上,即可确诊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除了DSM-5,ICD-10(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也提供了关于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根据ICD-10,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应该有以下特征:1.行为上、心理上或身体上的问题与饮酒有关。

2.饮酒行为会导致对某个药物的耐受性。

3.出现明显的戒斗症状,例如手颤、惊厥等。

4.出现反复的病态渴求酒精的欲望。

5.小型或大型智昏转状。

6.行为对人类重要职责的履行产生严重妨害。

7.出现严重的社交和人际交往问题。

8.对酒精有较高的耐受性。

以上标准是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对于患者的确诊非常重要。

正确的诊断可以帮助患者及时得到医学干预和心理治疗的帮助,从而减轻酒精所致的身体和心理损伤,并最终戒掉酒精成瘾。

因此,如果您有饮酒问题,应该及早寻求医疗帮助,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使用酒精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诊断标准

使用酒精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诊断标准

使用酒精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诊断标准
酒精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的诊断标准通常是根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中的相关标准确定的。

下面是DSM-5对酒精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的诊断标准:
1. 酒精中毒:
- 经过饮酒后的异常行为或精神状况,是因为酒精的急性作用。

- 这种状况发生在酒精摄入后的短时间内,持续时间从几个小时到几天不等。

2. 酒精中断综合征:
- 长期、大量饮酒者在停止或减少饮酒后,出现明显的身体和精神抑制症状。

- 这些症状包括出汗、手抖、不安、易怒、心动过速、失眠、幻觉等,而且在饮酒后引起这样
的症状得到缓解。

3. 酒精相关的精神障碍:
- 对于经长期、大量饮酒者,酒精与某种精神和行为障碍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 这些障碍包括酒精相关的神经精神障碍和酒精相关的认知障碍。

4. 酒精依赖症:
- 酒精使用障碍的严重形式,包括身体上和心理上的依赖。

- 这种依赖表现为对酒精的强烈渴求、无法控制饮酒、对酒精耐受性的发展、出现戒断症状如
焦虑和颤抖、对酒精的大量使用以避免或缓解戒断症状。

以上是酒精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的一般诊断标准。

要获得确诊,需要在临床评估的基础上综合评估个体的症状和病史。

请注意,只有具备相关资质的医生或临床心理学家才有资格进行精神疾病的诊断。

酒精使用所致障碍诊疗规范

酒精使用所致障碍诊疗规范

酒精使用所致障碍诊疗规范酒精是最常使用的精神活性物质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饮酒者超过20亿,7630万人可以被诊断为酒精使用所致障碍。

一、临床特征(一)急性酒精中毒急性酒精中毒指短时间摄入大量酒精后出现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状态。

初期表现为脱抑制兴奋症状,如兴奋话多、言行轻佻,随后出现共济失调、语言不清,甚至嗜睡、昏迷等。

严重者损害脏器功能,导致呼吸循环衰竭,进而危及生命。

(二)酒精依赖酒精依赖是指当饮酒的时间和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患者无法控制自己的饮酒行为,并出现如下一系列特征性症状。

1.对饮酒渴求,强迫饮酒,无法控制。

2.固定的饮酒模式,有晨饮、发作性狂饮(每间隔一段时间就狂饮一次至酩酊大醉)、定时饮酒。

3.饮酒高于一切活动,不顾事业、家庭和社交活动。

4.耐受性增加和出现戒断症状。

(三)酒精戒断一般在停饮或减少饮酒量数小时后出现,症状包括: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癫痫发作、意识障碍和精神病症状。

1.单纯性戒断一般在停饮数小时后,出现手、舌、眼睑震颤,恶心、焦虑、心悸、出汗、血压升高、失眠等一系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停饮后48~72小时左右达到高峰,之后逐渐减轻,4~5天后基本消失。

2.重度戒断包括以下状态:(1)癫痫发作:突然停饮后6~48 小时内发生,通常为癫痫大发作,可反复发作。

(2)震颤谵妄:通常在停饮 48 小时后出现,72~96 小时达高峰,是最严重和威胁生命的酒精戒断形式,表现为粗大震颤、发热、意识障碍、幻觉妄想和激越,幻视多为恐怖性场面。

可以发展为高热和呼吸循环衰竭,甚至死亡。

治疗效果较差可能转为慢性谵妄、Korsakoff综合征等。

(四)酒精所致其他精神障碍1.酒精所致其他精神障碍包括酒精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情感障碍、焦虑障碍、睡眠障碍等,可发生在酒精依赖期间或停饮之后,也常存在与其他精神疾病共病情况。

2.Korsakoff综合征:表现为近记忆障碍、虚构和错构、定向障碍三大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而言,从偶尔饮酒到习惯性饮酒,因人而异,维持时间长短不一,与个性特征、经济状况、社会心理因素等的相互作用有关。自习惯性饮酒到酒依赖、酒中毒期,大多在5-30年,平均7年。开始饮酒年龄小、家族饮酒史、不良生活事件在酒依赖、酒中毒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三.酒对躯体及社会的损害
过度饮酒,特别是酒依赖、酒中毒可导致躯体、心理、社会功能多方面的严重损害。
第二节 病因与发病机理
一.酒精的吸收与代谢
酒精进入体内小部分由胃壁吸收,大部分由小肠快速吸收进入血液。其吸收速度依酒的种类及胃内容物的多少略有差异。吸收的越多,酒精的效应就越大。被吸收的酒精大部分在体内破坏、分解,约2%--10%由呼吸道、汗液及尿中排泄。
酒精主要在肝脏经乙醇脱氢酶(alcoholdehydrogenase ,ADH)和乙醛脱氢酶(aldehydedehydrogenase,ALDH)代谢,乙醇脱氢酶将乙醇转化为乙醛,乙醛脱氢酶将乙醛转化为乙酸和水。乙醛脱氢酶是一种限速酶,如其活性较低,乙醛代谢较慢,使乙醛在血液和组织内蓄积,产生脸红、头痛、心悸与恶心反应。乙醛脱氢酶可以被双硫酯(戒酒硫)所抑制,使人产生上述不适反应,从而达到药物厌恶性戒酒目的。
调查发现,酒依赖、酒中毒者大多有类似的发展过程。青少年期由于各种原因如过节、结婚喜庆、同学、朋友聚会或在家人的影响下偶尔小量饮酒。开始并不认为饮酒是件好事,所体验到的是口内辛辣、胃肠烧灼感、以及话多、头晕、脸红。随饮酒机会的增加,大部分人对酒的不适反应基本消失或已能耐受,感到饮酒可使心情愉快、缓解紧张,易于为不胜酒力或被告知不能饮酒时会自觉不自觉地控制饮酒量,减少饮酒机会,这部分人往往很少发展为习惯性饮酒者。大部分无特殊反应者渐渐形成习惯,每日小饮,称为习惯性饮酒者(habiturtion)。习惯性饮酒者如每日仅饮1-2两白酒的话,既使喝它几十年,对身体健康也不会有多大损害。
㈢ 对心理、社会功能的损害:酒依赖可导致人格改变:自我中心、自私;义务、道德、社会责任感减低,对家庭、亲人缺乏关心照顾;工作马虎、不负责任,玩忽职守;兴趣减低,终日以酒为伴,为饮酒以至于说谎、借贷或偷窃。由于长期饮酒使性功能下降,夫妻关系紧张,易产生嫉妒、被害妄想,造成家庭破裂或凶杀行为。酒依赖、中毒者还可出现焦虑抑郁或类躁狂状态,部分病人有自杀行为。与酒有关的交通事故占各类原因的第一位。酒依赖、中毒者易发生刑事案件,如攻击行为、强奸、凶杀等。
酒依赖与酒精性精神障碍
———————————————————————————————— 作者:
———————————————————————————————— 日期:
酒依赖与酒精性精神障碍
北京回龙观医院
南振国
第一节概述
一.患病率
饮酒是一种生活现象,据考古发现我国酿酒和饮酒至少有五千年历史。随着饮酒人群的不断增加及对饮酒危害性的逐渐认识,如今饮酒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㈡ 对躯体器官系统的损害:常见的有营养不良、胃炎、胃溃疡、酒精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肾硬化、酒精性心肌病;促进、诱发或加重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硬化、糙皮病、银屑病等。1995年美国报道与酒精有关的死亡已占各种死亡原因的第四位。此外酒依赖者的下一代可产生胎儿酒综合症(fetal alcohol syndrome),表现为初生儿体重低、低智能、生长和发育的严重障碍。
㈠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酒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长期大量饮酒可使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加,对大脑及整个中枢系统的损害严重且广泛,进入脑组织的酒精的代谢十分缓慢,部分病人长期处于中毒状态。由于酒的作用进一步加重中枢神经系统及躯体各脏器的损害:常见的有末梢神经炎、癫痫发作、小脑变性、共济失调、威尼克脑病;少见、罕见的有视神经萎缩、基底节灰质出血、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更为持久的损害是柯萨可夫综合症及痴呆。
一次大量饮酒会导致急性酒中毒;长期饮酒会产生酒依赖,以至发展为慢性酒中毒。
成年人口中,终生不饮酒者不足5%,只在特定场合饮酒者(又称为社交饮酒者)约占80%,大量饮酒(酒精滥用)者占10%,真正酒依赖者占5%。然而任何程度的饮酒者都有发展为酒依赖的可能。
1982年我国12地区流调结果显示:酒依赖的时点患病率为0.184‰;1993年以同样的方法,在同一地区再次调查发现,时点患病率已上升到0.68‰。1998年郝伟等对全国6个地区进行饮酒调查发现84%的男性和30%的女性有饮酒行为,其中16%的男性和2.5%的女性每日饮酒(习惯性饮酒),酒依赖的时点患病率为3.43%。
国外学者认为,成年男性每日饮酒不超过4个酒单位(1酒单位=14克纯酒精;亦称为标准杯),女性每日饮酒不超过2个酒单位是正常饮酒范围,超过此界限视为酒精滥用。大部分的习惯性饮酒者超过此量,实为酒精滥用者。由于对酒的耐受性增加,酒对躯体的作用逐渐减弱,在各种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下促使部分习惯性饮酒者饮量大增,以至豪饮。此阶段常被称为无节制饮酒期,此期维持时间不长,由于长期大量饮酒,酒对大脑的损害作用日益明显,对酒的耐受性下降,演变为每日数饮,不饮则出现疲乏无力、纳差、失眠、出汗、口齿不清、手抖,及焦虑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等戒断症状,饮酒后症状消失,此时已到酒依赖阶段。进一步发展可造成永久性脑及躯体损害,即中毒期,出现各种精神病性症状及严重的躯体疾病,最终导致死亡。
不同民族、人种对酒精的代谢速度不同。但每一个体对酒的代谢量是相对恒定的,一般而言,一个人70公斤重的成年人大约每小时可代谢10克(约12毫升)酒精。
二.酒精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大量饮酒(酒精滥用)及酒依赖者大多有如下社会人口学特征:男性为主;开始饮酒年龄较小;重体力劳动者居多;少数民族者多。近年来,行政、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的酒精滥用及酒依赖者有所上升。此外,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个性特征的不健全、经济状况、不良生活事件、吸烟等均为酒依赖的危险因素。
二.酒依赖、酒中毒的形成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