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链中继卫星系统

天链中继卫星系统
天链中继卫星系统

天宫看电视?从中国“天链”浅析中继卫星系统原理及应用

2016年10月21日晚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首次在太空播出,景海鹏、陈冬两名航天员在天宫二号实验舱内,首次天地同步收看到了《新闻联播》节目。

除了同步收看《新闻联播》,据称航天员还可以与地面人员进行实时的视频通话。这看似是很简单的一项任务,但实际上这需要强大的航天测控能力在背后进行支持,特别是全球数据中继卫星的支持。

一、航天测控催生中继卫星

从1957年人类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开始,航天测控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航天测控是人类拽紧卫星这只风筝的线,人们都想牢牢地把卫星拽在手上,监控它的状态,和它进行通信。在冷战期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凭借强大的经济、政治、外交实力在全球多个地区建立了地面测控站,造了无数测控船和飞机。

然而,除非地球上密密麻麻遍布地球测控站,否则时时刻刻与卫星保持通信是不可能的。人们想,既然同步卫星可以实现几乎全球覆盖的通信,那么让同步卫星作为中继器,担负中低轨卫星的传话筒,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这样的卫星叫做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即用于转发地球站对中低轨道航天器的跟踪测控信号和中继航天器发回地面的消息的地球静止通信卫星。它能够实现对中低轨航天器85%~100%的轨道覆盖。这样的卫星系统就称为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Tracking and Data Relay Satellite System),简称TDRSS。

美国是最早实现TDRSS的国家。其第一代系统由6颗卫星组成,可以实现20个用户的多址业务,S波段多址前向链路最大数据率可以达到10kb/s,单址数据率可以达到6Mb/s。第二代系统的单址数据率提高了30倍。前苏联也发射了它们的TDRSS,用于礼炮空间站和地面控制站的数据交换。欧空局和日本也发射了TDRSS卫星。

二、中国智慧打造中国天链

2003年,中国人首次实现了载人航天。然而,那时我国的中继卫星系统尚未建立,神舟飞船只能在进入地面测控站测控弧段时才能进行天地沟通。而由于政治和外交因素,我们国家的地面测控站数量有限,几乎全部分布在国内和仅有的三艘海上测控船,而国外测控站只有两个,分别位于肯尼亚马林迪和巴基斯坦的卡拉奇,覆盖范围非常有限。

而这一局面在2012年7月25日得以终结。随着长三丙火箭将“天链一号03星”顺利送入轨道,中国的“天链”中继卫星系统全面建成,实现全轨道覆

盖。于是,在2013年的“神十”任务中,我们看到了女航天员王亚平给全国小朋友视频直播科普课的画面上打上了“天链”的标志。这一直播画面正是用“天链”回传到地面的。

从2003年工程正式立项,到2008年发射01号首星,2011年发射02号星,再到2012年03星发射实现轨道100%覆盖,我国的中继卫星系统从无到有,我国的航天测控范围从17%提高到近100%,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实现中继卫星全球组网的国家,实现了巨大的跨越。

中国首颗数据通信与中继试验卫星(CTRDS)以东方红-3号(DFH-3A)通信卫星作为发展平台,星间通信链路采用S/Ka双馈源抛物面天线,SSA(S波段单址)链路中继测控信号,星地高速数传采使用Ka频段。卫星天线指向、星间链路的捕获和跟踪,采用星上自闭环跟踪兼有星地大回路捕获跟踪的方案。

三、中继卫星系统原理及技术难点

中继卫星系统,形象地说就是把地面测控站搬到天上,利用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原理,让中继卫星在据地面36000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上运行,从而对大部分中低轨航天器进行通信覆盖。中继卫星系统由位于地球同步轨道的中继卫星、地面系统和用户终端3部分组成。“中继”的概念,就是传递地面应用系统和用户终端之间的信号,类似于“用手机转发短信”。具体而言,中继卫星将地面系统发射的遥控指令等数据转发给用户终端(中低轨卫星),用户终端接收、解调遥控指令,并按照指令规定内容做出响应,同时返向传输其自身数据,中继卫星接收到这些信号后,再反馈给地面系统。

(1)系统构成

中继卫星系统由空间段、用户航天器、地面段构成。空间段即配置于静止轨道上的中继卫星,实现数据转发功能。地面段为地面测控终端站,起到遥测、跟踪信号、建立卫星与中继卫星星间链路、接收中继卫星转发信号的作用。

(2)系统链路

前向通信链路(FL)——地面站—中继卫星—用户星。

反向通信链路(RL)——用户星—中继卫星—地面站。

轨道间链路(IOL)——用户星-中继卫星。

中继卫星与地面传输用Ka波段,而用户星与中继卫星一般使用Ka波段进行高速数传、S波段进行测控。

(3)调制方式

就调制方式来说,目前主流的中继卫星采用的是BPSK或QPSK,信道编码采用RS编码或卷积码,LDPC码还处于实验阶段。

与不同通信卫星不同,中继卫星主要捕获跟踪在轨运行的高速动态目标,能使卫星获取的数据实时下传,因此星间动态捕获跟踪技术、高速数传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技术成为中继卫星的主要技术难点。

(1)星间动态捕获跟踪技术

这是建立星间传输信道的首要条件,特别是由于高传输速率的要求,相关天线的波束很窄,如美国中继卫星单址天线(Ku/Ka频段)波束宽仅为0.28°,天线必须对高速运动的用户航天器进行捕获和跟踪,并且为了简化系统设计,用户航天器没有信标,只发送有用的数传信号,而这种信号随用户航天器的不同,具有不同的数据速率、调制方式、频带宽度。另外,由于用户航天器资源的限制,其天线尺寸和发射功率都十分有限,这些都使中继卫星对用户航天器的捕获、跟踪显得特别困难。星载相关硬件和软件相当复杂,角度误差信号的提取、处理等方面都具有多项关键技术。目前美国中继卫星已达到0.06°的自动跟踪精度。

(2)高速数传技术

由于中继数传速率很高(如美国一、第二代中继卫星在无编码的情况,速率达300Mbit/s),转发器的带宽极宽,如美国为225MHz,其第二代中继卫星还有将两个225MHz的转发器重组形为一个650HMz的Ka频段转发器的能力,以获得更高的数传速率。Ka频段的普通星载转发器本已是目前研制难度最大的了,再要求如此宽的频宽,无疑会对频率计划的设置、转发器带内杂波、幅频特性和通带之间的隔离等性能带来新的困难。

此外,高的数据率还要求高的EIRP和品质因数G/T。这要求中继卫星的单

D ,这样的电尺寸是所有卫址天线有高增益,而高的增益需要极高的电尺寸/

星天线中最大的。

四、中继卫星系统应用与展望

中继卫星的应用,绝不是满足航天员看《新闻联播》的需求。事实上,除了载人航天之外,它的其它应用也非常重要。中继卫星系统的应用实践可以概括为:(1)为载人航天保驾护航

载人航天需要全程测控和数据回传,用以保证任务的安全、满足天地沟通、监控航天员身心状况。

(2)为遥感卫星提供实时数据中继服务

遥感卫星获得的数据可以通过中继卫星实时回传,使得地面能够及时掌握遥感卫星数据,便于实时作出必要决策。这一服务特别是在防灾减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中显得尤为关键。

(3)为中低轨卫星提供测控服务

中低轨的卫星在非测控覆盖范围无法进行测控。而对于航天器出现故障,抢救时机往往以秒计算。中继卫星能够使得航天器故障及早发现、尽早解决。

(4)为航天发射提供测控支持

由于测控范围有限,航天发射很难做到全程覆盖,在飞行时段甚至会出现几百秒的无线传输盲区,人们无法得到火箭运行信息。利用中继系统可以克服这一缺陷,获得火箭全飞行弧段的遥测数据。

(5)地面应急通信中继

由于中继卫星在同步轨道,覆盖地面范围广,且有着极高的EIRP和G/T值,使得在应急通信中对地面中断的要求低,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6)军事应用

敌国的一举一动,至少在中国周边的所有军事动向都将真正在我军掌控之中。众所周知,美国的航空母舰一直在中国周边游荡,“天链一号01星”的升空定位可以及时测控及时定位跟踪美国的航空母舰。让航空母舰变成一艘靶船,享受远程反舰导弹饱和攻击的特殊照顾。

在其它应用领域,中继卫星还存在潜在的应用可能,例如把中继服务对象由中低轨道扩充到高轨,甚至是延伸到月球至星际空间,也可以将中继卫星用作地面用户的高速数传。

目前,我国的天链系统作为我国第一代中继卫星系统,已经全面达到了设计指标。之后我国一方面将继续开发第二代系统,提供更好的中继性能,令一方面将进一步拓宽适用范围,加装更多有效载荷。同时,还在发展光通信中继卫星,利用激光通信提高信道带宽。可以想见在不久的将来,一个更加完善、更智能的中继卫星系统网络将建成,为我国的航天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龚志刚. 基于中继卫星系统的天基测控与数据中继关键技术浅析[J]. 载人航天. 2009,2.

[2]于淼. 中国天基测控将进入“高速公路”时代[J].太空探索. 2012,9

[3]王家胜. 填补我国航天技术空白的中继卫星系统[J]. 国际太空. 2013,6

中继卫星

中继卫星 中继卫星被誉为“卫星的卫星”,是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人类探索、开发和利用空间活动的不断深入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型空间信息传输系统,其主要功能是进行天基测控和空天数据中继,相当于把地面测控站搬到了距地面36000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上,可为卫星、飞船等航天器提供数据中继和测控服务。作为在太空中运行的数据“中转站”,中继卫星能使资源卫星、环境卫星等数据实时下传,极大提升各类卫星使用效益和应急能力。 中国第三颗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3星”2012年7月25日夜间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经过一段时间在轨验证和系统联调后,“天链一号03星”将与2008年发射的01星、2011年发射的02星实现全球组网运行,中国将由此正式建成第一代中继卫星系统。 现有的中继卫星 美国 6颗 1983年4月4日发射了第一颗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TDRS-1,开创了天基测控新时代; 1993年1月,第6颗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TDRS-6 )发射后,该系统具有了在轨运行和轨道备份能力,这才真正完成其组网过程。 1995年7月13日发射了第7颗TDRS卫星作为应急备用星,结束了长达10余年的第一代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建设工作。 美国之所以如此坚持不解地努力发展这一系统,重要原因就是它是一种作用很大的卫星。由于发射失败和卫星本身故障,直到1991年发射第5颗卫星(TDRS-5)时,只能保持一颗完好的卫星在轨,虽然其间也曾有过2颗上作卫星在轨的情况,但没有足够的轨道备份。尽管如此,这种卫星系统已发挥了很大作用,它曾为12种以上的各种中、低轨道航天器提供跟踪与数据中继业务。其中包括著名的哈勃望远镜。如今,关国正在研制下一代的高级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A TDRSS)新一代跟踪数据中继卫星计划再发射3颗卫星,称为TDRS-H, I, J.其中TDRS-H和I已于2000年6月和2002年9月发射升空。TDRS-H处于部分工作状态,TDRS-I处于校验状态。目前,美国TDRSS系统的空间部分由地球同步轨道上的6颗在轨中继星组成,即TDRS-F1、F3、F4、F5、F6、F7(TDRS-F2发射失败)。另外,还有ATDRSS系统的TDRS-H、I。 前苏联/俄罗斯 4颗以上 即2颗以上军用,2颗民用 前苏联/俄罗斯已拥有多个军用和民用数据中继卫星系统。 军用系统又称为保密的数据中继系统,1982年5月发射首颗,1986,1989年又相继发射两颗,都定点于西经14度。可见这种系统至少有2颗卫星同时在轨服务。

天链中继卫星系统

天宫看电视?从中国“天链”浅析中继卫星系统原理及应用 2016年10月21日晚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首次在太空播出,景海鹏、陈冬两名航天员在天宫二号实验舱内,首次天地同步收看到了《新闻联播》节目。 除了同步收看《新闻联播》,据称航天员还可以与地面人员进行实时的视频通话。这看似是很简单的一项任务,但实际上这需要强大的航天测控能力在背后进行支持,特别是全球数据中继卫星的支持。 一、航天测控催生中继卫星 从1957年人类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开始,航天测控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航天测控是人类拽紧卫星这只风筝的线,人们都想牢牢地把卫星拽在手上,监控它的状态,和它进行通信。在冷战期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凭借强大的经济、政治、外交实力在全球多个地区建立了地面测控站,造了无数测控船和飞机。 然而,除非地球上密密麻麻遍布地球测控站,否则时时刻刻与卫星保持通信是不可能的。人们想,既然同步卫星可以实现几乎全球覆盖的通信,那么让同步卫星作为中继器,担负中低轨卫星的传话筒,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这样的卫星叫做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即用于转发地球站对中低轨道航天器的跟踪测控信号和中继航天器发回地面的消息的地球静止通信卫星。它能够实现对中低轨航天器85%~100%的轨道覆盖。这样的卫星系统就称为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Tracking and Data Relay Satellite System),简称TDRSS。 美国是最早实现TDRSS的国家。其第一代系统由6颗卫星组成,可以实现20个用户的多址业务,S波段多址前向链路最大数据率可以达到10kb/s,单址数据率可以达到6Mb/s。第二代系统的单址数据率提高了30倍。前苏联也发射了它们的TDRSS,用于礼炮空间站和地面控制站的数据交换。欧空局和日本也发射了TDRSS卫星。 二、中国智慧打造中国天链 2003年,中国人首次实现了载人航天。然而,那时我国的中继卫星系统尚未建立,神舟飞船只能在进入地面测控站测控弧段时才能进行天地沟通。而由于政治和外交因素,我们国家的地面测控站数量有限,几乎全部分布在国内和仅有的三艘海上测控船,而国外测控站只有两个,分别位于肯尼亚马林迪和巴基斯坦的卡拉奇,覆盖范围非常有限。 而这一局面在2012年7月25日得以终结。随着长三丙火箭将“天链一号03星”顺利送入轨道,中国的“天链”中继卫星系统全面建成,实现全轨道覆

基于Matlab的卫星中继通信链路仿真

基于Matlab的卫星中继通信链路仿真 ** *************** 摘要:卫星通信是地球上的无线电通信站利用卫星作为中继而进行的通信,卫星通信系统由卫星和地球站两部分组成。卫星转发方式有透明转发和译码转发。本文基于matlab软件平台,对地静止卫星通信系统中卫星中继地球站发送数据的转发过程仿真,并给出接收信息BER曲线。 关键字:卫星中继; Matlab仿真;BER曲线 中图分类号:O121.8;G558 1 引言 卫星信道的特点是:可用频带宽、功率受限、干扰大、信噪比低。所以要求采用可靠性高的信号调制方式,并要求有较强的信号纠错能力,对带宽要求不是特别高。因此DVB-S采用前向纠错(FEC)(包括Viterbi编码、交织、RS编码及加扰等电路)、正交移相键控(QPSK)调制的信道处理方式,然后馈给卫星链路。接收时进行相反的处理。本文对卫星工作过程进行仿真,得到信号的BER曲线,从而知道可靠传输所需发射功率。 2 系统模型及仿真 2.1 建模假设 本文中所设计的卫星中继链路中中继卫星为GEO 同步轨道卫星,采用 Ku 频段,6个地球站采用FDMA。通过卫星向另外一个地球站发送信息:上行载波中心频率为14253MHz,下行载波中心频率为12028MHz,载波间隔为10MHz。 ?发送地球站与卫星之间的距离为: [39995 40000 40005 40010 40015 40020]km

?卫星和接收地球站之间的距离是42000km ?卫星的EIRP 是56dBW,天线增益为30dB ?地球站的天线增益为32dB ?信道模型采用AWGN 基于以上条件,本文将给出对地静止卫星中继地球站发送信息的完整过程,并给出某个发送地球站的信息在接收地球站的BER 曲线。 2.2 系统模型及结果 2.2.1 透明转发 该通信链路设计思路为: 信源→比特流→调制(QPSK )→频分复用→上变频→AWGN 信道→卫星接收透明转发→AWGN 信道→下变频→判决→解调(DQPSK)→比特流。 得到某个发送地球站的信息在接收地球站的BER 曲线,如下图所示: 为了更好描述零值,用以下曲线描述: 00.51 1.52 2.53 3.5 10 10 10 10 发射功率dbW 误码率B E R 透明转发BER 曲线

美国军事战略战术中继卫星MILSTAR

美国军事战略战术中继卫星MILSTAR 1.概述 军事星(MILSTAR)是美国军事战略战术中继卫星系统的简称,是一种极高频对地静止轨道军用卫星通信系统。它具有抗核加固能力和自主控制能力,MILSTAR系统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了EHF频段、快跳频等新技术的卫星系统。MILSTAR最初是为了美国在核冲突中,在受敌攻击状态下,给美军应急信息而设计的。MILSTAR系统可以为部队提供方便的呼叫方式,尤其可以为大量战术用户提供实时、保密、抗干扰的通信服务,通信波束全球覆盖。其抗干扰能力强、安全性和生存能力强,能够满足战略和战术通信的需要。 MILSTAR军事卫星系统包括6颗“军事星”卫星,是世界上首颗采用数字处理和调频技术的卫星,抗摧毁和生存能力强。前2颗为第一代“军事星”,后4颗为第二代“军事星”。 MILSTAR I-1和-2属于MILSTAR-I系列卫星,分别位于120。W和4。E的相对静止轨道上。卫星重约4.67吨,太阳帆板输出功率为8kW,设计寿命为7年,但现在已经超期服役。星体采用了先进的抗核加固技术,携带一个超低速率的通信载荷LDR、一个星间通信载荷。LDR用于战略战术部队的增强型生存性和最低限度通讯,可发送和接受速率为75-2400bit/s的声码和数据信息(无图像)。该卫星主要保障战略司令部在紧张状态时能够下达指令,核力量是该系统的最优先的用户,其次则是陆、海、空军的非核战部队。两星配对工作,提供对美太平洋至大西洋部队的保密通信覆盖。 MILSTAR-II系列卫星以战术通信为主。第一代MILSTAR卫星的投入应用激发了美军发展第二代MILSTAR的积极性,三颗MILSTAR-II卫星形成覆盖全球的抗干扰卫星通信网。与MILSTAR-I不同。MILSTAR-II卫星在轨寿命达10年以上,它同时配置了LDR和MDR (中速率通信载荷)有效载荷,具有增强型的战术通信能力,包括为移动部队提供高数据速率和对敌方干扰中心实施自适应天线调零。 MILSTAR系统工作频段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星间链路、通信和跟踪以及遥测和跟踪划分如下: 上行链路:极高频(EHF)为43.5-45.5GHz; 特高频(UHF)为292.825-311.175MHz,316.587-317.318MHz。 下行链路:超高频(SHF)为20.2-21.2GHz; 特高频(UHF)为243.588-269.975MHz。 星间链路:双向60GHz,且与LDR/MDR负载兼容; 上行链路采用频分多址(FDMA)和全频带跳频; 下行链路采用时分多址(TDMA)和快速跳频。 通信和跟踪链路:1811.768MHZ;1815.722MHz。 遥测和跟踪链路:2262.5MHz;2267.5MHz。 2. MILSTAR-III(AEHF) 为降低成本,美军已经制定了容量更大,性能更好的MILSTAR-III卫星:“先进EHF”(AEHF)计划,即对极高频技术进行改进,作为美国军事星(MILSTAR-I,II)卫星通信系统的后继,先进极高频(Advaced Extremely High Frequency)卫星系统将比前两代军事星提供更大

天链一号的有关知识

天链一号 一、卫星简介 “天链一号”是中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主要用于为中国神舟载人飞船及后续载人航天器提供数据中继和测控服务。同时,为中国中、低轨道资源卫星提供数据中继服务,为航天器发射提供测控支持。2012年7月25日夜间,“天链一号03星”成功发射,中国将由此正式建成第一代中继卫星系统。 2008年4月25日23时35分,中国首颗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25分钟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数据表明,“天链一号”准确进入预定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定点77°E。这也意味着,中国航天器开始拥有天上数据“中转站”。 中继卫星享有“卫星的卫星”之誉,可为卫星、飞船等航天器提供数据中继和测控服务,极大提高各类卫星使用效益和应急能力,能使资源卫星、环境卫星等数据实时下传,从而为应对重大自然灾害赢得更多预警时间。 二、天链一号卫星的诞生 921载人航天工程启动后,面对地面测控网对低轨道载人飞船覆盖率极低的形势,中国一方面通过外交努力增设海外测控站,另一方面以当时最新研制的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为基础展开数据中继卫星的预研,其指标瞄准当时日本计划的回声数据中继卫星,力求单项性能接近日本、综合性能超过日本。卫星研制人员经过数年的努力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点,最后诞生了天链一号中继卫星。2012年7月25日23时4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链一号03星”,卫星顺利进入太空预定轨道。这次发射成功后,“天链一号”卫星将实现全球组网运行,标志着中国第一代中继卫星系统正式建成。 三、卫星系统 01星,天链一号卫星以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为基础,设计寿命6年。星间通信链路使用单个S/Ka波段双馈源抛物面天线,测控信号使用S波段单址链路中继(SSA)信号,星地高速通信使用Ka波段天线。卫星大型抛物面天线指向、捕获和跟踪使用星载闭环捕获跟踪技术。天链一号01星研制成功后在地面测试阶段完全满足了研制要求,2008年4月25日发射成功后定点和在轨测试顺利,圆满地完成了神州七号载人飞行的测控与数据转发任务,受到了用户的好评。[ 02星,2011年7月11日23时41分,天链一号02星发射。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天链一号02星”送入太空。火箭飞行约26分钟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星箭分离,卫星成功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天链一号02星”是中国第二颗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它将与2008年发射的“天链一号01星”组网运行,为中国神舟飞船以及未来空间实验室、空间站建设提供数据中继和测控服务,并将应用于中国将于2011年下半年实施的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 03星,“天链一号03星”是中国发射的第三颗。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经一段时间在轨验证和系统联调后,“天链一号03星”将与2008年发射的01星、2011年发射的02星实现全球组网运行,建成比较完备的中继卫星系统。这一系统将进一步提高中国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测控覆盖率。同时,还为中国中、低轨道资源卫星提供数据中继服务,为航天器发射提供测控支持。四、研究由来 (一)地面覆盖率有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