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深度控制

合集下载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技术要求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技术要求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技术要求吉林省地下水协会2016年5月10日目录第一章、概论 (1)第二章、规范性引用文件 (4)第三章、环境监测井的设立原则 (5)第四章、设立方法 (6)第五章、监测井建设要求 (8)第六章、监测井材料质量要求 (13)第七章、物探测井技术要求 (15)第八章、抽水试验及样品采集要求 (16)第九章、辅助设施建设要求 (21)第十章、高程测量技术要求 (26)第一章、概论1、监测井意义用钻孔法完成的监测地下水水位、水温、水质变化情况的专用井。

其施工方法和常规水井相似,完井后在井中放置监测仪器,并定时采取水样进行分析测试。

监测井布置在污染源集中区点,在国外已采用水平井大面积测控地下水污染情况。

2、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分类为准确把握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和地下水体中污染物的动态分布变化情况而设立的水质监测井。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通常包含井口保护装置、井壁管、封隔止水层、滤水管、围填滤料、沉淀管和井底等组成部分。

按设立目的可分为简易监测井和标准监测井;按井结构可分为单管单层监测井、单管多层监测井、巢式监测井和丛式监测井等。

简易环境监测井简易监测井是为了进行临时性调查,初步确定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种类所设立的临时性环境监测井。

标准环境监测井标准环境监测井是为了连续、长期对有代表性的地下水点位进行水质监测所设立的长期性环境监测井。

单管单层监测井指在一个钻孔内安装单根井管监测单一目标含水层的监测井。

单管多层监测井指在一个钻孔内安装单根井管监测不同深度的两个及两个以上目标含水层的监测井。

巢式监测井指在一个钻孔中安装多根不同长度井管分别监测不同深度的两个及两个以上目标含水层的监测井。

丛式监测井指在一个监测点(场地、区域)附近分别钻多个不同深度的监测井,每个监测井分别监测不同深度的目标含水层。

井位筛选依据监测任务需要,从现有的各种地下水井中筛选出符合地下水监测要求的井作为地下水环境监测井位使用。

废井依据一定的程序,对失去地下水监测功能的监测井进行回填封闭处理。

测井原始资料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测井原始资料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测井现场资料采集过程的质量控制
——测井速度
只有当测速很小时,测得的曲线形状才与理论曲线相 似。当测速过快时,测量曲线变化幅度减小,曲线形状 沿仪器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将降低测量值的精度。如自 然伽马测井,若测速较快,曲线发生将畸变,曲线变化 幅度减小,同时曲线半幅点将向上移动,造成储层界面 泥质含量偏差较大、地层界面偏离的假象。
测井前的质量控制—钻井液性能
测井过程中,测井仪器始终处于钻井液的 包裹中,钻井液及井眼是对测量结果影响最大 的因素,钻井液的密度、电阻率以及添加剂对 测量结果都有较大的影响。有的影响因素是可 以消除或减弱的,有的是不能消除的,有些问 题可通过选择不同测量原理的仪器来解决。
测井前的质量控制—钻井液性能
——测井曲线质量控制
仪器的刻度、测前、测后检验没问题,才有 可能测出合格的测井资料,但是仪器刻度、校验 合格,测井资料不一定合格。实际测井环境(温 度、压力等)与刻度、校验的环境不同,必然会 影响测井质量。现在记录的许多曲线不是用作地 层评价的,而是用来检查仪器的实时工作性能。 如核磁共振测井NOISE等。 为了保证测井施工的安全以及区分仪器遇阻、 遇卡引起的测井资料失真,测井必须记录张力曲 线及测速曲线。
钻井液电阻率: 18℃/0.3Ω·m
测井前的质量控制—钻井液性能
测井前应先测量钻井液的温度、电阻率, 结合井下地质情况,合理选择电阻率测井项目。 当地层电阻率超过200Ω· m时,在盐水或在淡水 钻井液中,双侧向是优先选择的电阻率测井项 目。
测井前的质量控制—仪器的刻度与校验
测井仪器(包括地面设备、井下仪器、钻 井液测量装置等)的刻度与校验是测井和定 量解释的关键,仪器刻度(仪器测量物理与 测量工程值之间的函数关系)不对,就不会 得到正确的测量结果。 必须按计量规定校准专用刻度器,其标称 值直接影响着仪器的刻度系数,最终影响到 测量结果。

声波测井-质量控制3

声波测井-质量控制3

声波测井质量控制
多井 段 内 , 相 对方位曲线变化不应大于 360°。
声波测井质量控制
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
14、曲线应反映岩性变化,纵、横波数值在纯岩性地层 中与理论骨架值接近。 15、重复测井与主测井的波列特征应相似;纵波时差重 复曲线与主测井曲线形状相同,重复测量值相对重复误差 应小于3%。采用定向测量方式时 ,井斜角重复误差在 ±0.4(°)以内;当井斜角大于0.5(°)时,井斜方位角 重复误差在±10(°)以内。
声波测井质量控制
1、 测井前、后应分别在无水泥
粘附的套管中测量不少于10m的时差 曲 线 , 测 量 值 应 在 187µ s/m±7µ s/m (57µ s/ft±2µ s/ft)以内。
套管鞋深度为1264米
声波测井质量控制
2、声波时差曲线 在渗透 层出现 跳动 ,应降 低测速 重复 测量。
声波测井质量控制
声波测井质量控制
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
10、 测前、测后应分别在 无水泥粘附的套管中测量10m 时差曲线,对套管检查的纵 波 时 差 数 值 应 在 187s/m±5s/m ( 57s/ft±1.5s/ft)以内。 11、 首波波至时间曲线变 化形态应一致。 12、 波列记录齐全可辨, 硬地层的纵波、横波、斯通 利波界面清楚,幅度变化正 常。
声波测井质量控制
长源距声波测井
6、波形曲线应近似平行 变化,在硬地层纵波、横波 、斯通利波界面清楚,变密
度显示对比度清晰、明暗变
化正常。
声波测井质量控制
长源距声波测井
7、 波形图、变密度 图应与声波时差、补偿中 子、体积密度测井曲线有 相关性,裂缝层段应有明 显的裂缝显示。 8、水泥面以上井段套 管波明显,水泥胶结良好 段地层波可辨认。 9、 重复测井与主测井 波列特征相似。

AMK2000测井过程质量控制

AMK2000测井过程质量控制

I CSAMK-2000测井过程质量控制及采集资料质量要求大庆钻探工程测井一公司 发布Q/SYQ/SY-WL XXXX—2009前言本标准由大庆钻探工程公司测井一公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大庆钻探工程公司测井一公司四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苏明飞。

IQ/SY-WL XXXX—2009 AMK-2000测井过程质量控制及采集资料质量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AMK-2000测井仪数据采集、现场资料质量的控制。

本标准适用于AMK-2000测井仪现场操作、资料采集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监督。

2 测井过程质量控制2.1 仪器检查2.1.1 仪器连接顺序为电缆头、转换短接、MAK-9、SDGT,检查仪器连接是否正确。

2.1.2 给仪器供电,通讯噪声干扰参数kb29的值应为0,证明仪器通信状态良好。

2.1.3 电压监控参数U(SGDT)、VS(MAK-9)的值应保持在50±2V。

2.1.4 仪器温度参数T(SGDT)、TS(MAK-9)的值应保持一致。

2.1.5 Acoustics窗口波形显示正确,加入外来人为干扰(例如:勾头划接收探头)时,波形变化明显。

2.1.6 用GAMMA包布在接收探头位置移动时,Bz1至Bz8八道密度数值和Mz套管壁厚数值有明显变化。

2.2 参数设置2.2.1 将仪器下放到自由套管内,选择Hand of tool内的Gain参数数值为2,然后调解Acoustics 内Gain值,使接收波列W1的第一个正峰幅度值为6553 600。

在测井过程中,Gain值应保持不变。

2.2.2 测井采集数据开始时,弹出来的测量方向窗口为UP。

2.3 资料现场质量控制2.3.1 声波变密度曲线无干扰。

2.3.2 Bz1至Bz8八道密度数值在水泥胶接较好井段变化趋势应一致,自由套管井段应比水泥胶接好井段的密度数值要高,且曲线形态比较分散。

2.3.3 Mz套管壁厚数值在套管接箍处有明显变化,同时Mz套管壁厚数值曲线和Bz1至Bz8八道密度数值曲线有良好的对应性。

一种电缆测井深度测量校正方法

一种电缆测井深度测量校正方法

通过分析马丁代克测量系统误差产生原因,以及由于深度 轮在一周上的磨损具有不均匀性、拆卸复杂且需专业人员与专 业设备等因素,在实际测量过程中不能简单的只考虑以深度轮 的周长作为误差校正依据而通过测量其磨损后的周长来进行误
差校正。因此针对以上情况,提出了采用精确测量深度轮的周
长来校正因磨损而引起的误差方法。其思路是采用深度轮周长
图 2 光 电 编 码 脉 冲 信 号
整卷电缆而是采用固定电缆,让测深系统沿着固定的一段电缆 做相对运动。同 时 通 过 调 节 张 拉 力 来 模 拟 真 实 电 缆 的 受 力 情
12 深 度 轮 测 量 误 差 因 素 分 析 1.2.1 深 度 轮 磨 损 影 响 因 素
通常深度轮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深度轮与电缆之间的摩 擦而导致深度轮表面出现磨损。如图3所示为深度轮表面磨损 后的情况,通过肉眼就能明显观察到深度轮的磨损痕迹。
化 是 深 度 轮 测 量 误 差 的 主 要 原 因[1011]。 假 设 深 度 轮 磨 损 后 的
实际周长为 犔′0,由式 (1) 可知其测量误差为:
Δ犔=(犔′0 Nhomakorabea-犔0)· 犽 犽0
测量过程中深度轮转动圈数 犖 为:
(2)


犽 犽0
(3)
式中,犽 为电缆运 动 过 程 中 光 电 旋 转 编 码 器 输 出 的 总 脉 冲 数,
· 38 ·
计算 机 测 量 与 控 制 .2018.26(1) 犆狅犿狆狌狋犲狉 犕犲犪狊狌狉犲犿犲狀狋 牔 犆狅狀狋狉狅犾
测试与故障诊断
文章编号:1671 4598(2018)01 0038 04 DOI:10.16526/j.cnki.11-4762/tp.2018.01.010 中图分类号:TP273.5;TH711 文献标识码:A

测井深度控制

测井深度控制

大;
4、控制系统,有硬件和软件控制两种,每一种情况的意义和正确操 作极其关键; 5、张力系统,准确的张力不仅对于施工安全和质量非常重要,而且 对于电缆的拉伸分析以及遇卡后的深度处理起到重要参考; 6、正确的设备安装,包括可能导致电缆在测井过程中出现变化的情 况,这些变化也将直接影响深度的准确性。
测井深度系统构成及影响因素
下入桥塞,形成人工井底5540.68米; 反复洗井和测试,使井内水质合乎标准,完成标准井 准备工作。
测井电缆打标及深度校正方法
标准井内的标准接箍是测井电缆校深和作记号的依据; 本井标准接箍选择原则: 易于识别;间隔均匀。 为了选取标准接箍作了以下扎实有效的工作: —从套管原始深度选取了十个接箍作为标准接箍,深度段为487.37~ 5054.06米,深度间隔约500米; —组织多个测井队伍进行GR和CCL测量,通过分析对不同段的接箍 深度进行了校正; —应用开发研制的光电编码深度系统对每个接箍进行了测量,再次验 证了上述结果,并对套管长度进行了标定,形成新的标准接箍数据; —再次应用新的接箍数据,组织多个不同队伍进行打标和校深,发现 某深度之下依然存在误差,根据测量结果进行修正,并经过不同队伍多井 次验证,完全达到规定误差标准。至此,标准接箍深度确定。
深度系统精度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
测井深度是由电缆和仪器组合作为工具来丈量所经过轨迹的长度,由于 测量过程是采用脉冲编码测量轮来间接完成,因此影响深度精度的因素在于 以下几个方面:
—仪器组合的程序以及测量点的长度必须对应,否则将影响测井信息间的深度 匹配,往往出现深度错位等现象。因此,在仪器入井之前,再次确定组合结构和不 同测量点的“零长”(尤其是改变了仪器的组合方式),确保资料间深度匹配。
测井电缆打标及深度校正方法

超深井测井深度质量控制方法探讨

超深井测井深度质量控制方法探讨
由 图 1可 见 A测 井 队 的 电缆 校 正 量 为每 千 米
过 电缆在 渐变 张力 下均匀 缠绕 到滚筒 过程 中 。带 动 丈 量轮 匀速转 动 , 丈量轮 有 固定 的光 栅 , 动每 圈产 转
生 相 同的光 电脉 冲 ,对脉 冲计数 并测 量丈 量轮周 长
即可得 到每一个 脉 冲激励 信号对 应井 下仪 器所经 过 的距 离 … 由此 来确 定 电缆 移 动 的长 度 . 。 即为测 井 深
Ab t a t h r e d p h i te b ss o p l i g lg i g d t . n Ta e o l ed t e lg i g d ph o h a e p weli c l r td b sr c T e t e t s h a i fa p yn o g n aa I h i i l , h o gn e t fu rd e l s ai ae y u f b
21 测 井 深 度 标 定 的 基 本 原 理 .
1 测井深度的确定
目前 , 测井 深度 的获 取有 2种方 式 : 1 第 种是 通
在 测井 标 准井 内 。把 每 隔 5 0 0 m左 右 的标 准点
深 度与 实际测 量值 相对 于井 口的绝 对误 差进行 数学 拟合 ,计 算 出 电缆 的校 正量就 可用 于对 测井深 度 系 统 的校正 。表 1 A测井 队 的电缆标 定数 据 ,图 l 为 为 校正 量拟合 图。

—■■■●■ l 一

I _。 I j ∥ |
罗围 冲 国
北 南
荣 砒西 西

超深 井测井深度 质量控制 方法探讨
兰甘
工 程

测井电缆深度自动标记装置的研制及应用

测井电缆深度自动标记装置的研制及应用

造 成深 度误 差 的原 因是 多方 面 的 ,诸 如 电缆与 测量 轮之 间 因吻合 不好 而产 生打 滑 ,使得 深度测 量 出
现 一 次性误 差 ;测 量轮 的周 长 由于磨 损等 原 因发生 变化 ,从 而 引起深 度测 量 累积性 误差 ;由于井下 仪器 遇 卡 和 电缆 跳 动等原 因 ,使 测量 轮来 回转 动 引起计 量误 差 ;电缆 在井 内受 自重 、浮力 、摩擦 力 、泥浆压
之 间 的 深度 标 准 ,提 高 了标 定 深 度 记 号 的精 度 与 时 效 。
[ 关 键 词 ] 测 井 电缆 ;校 深 ;接 箍 数据 ; 电 缆标 定 仪 ; 自动 标 记 装 置
[ 中图分类号]P 6 3 1 . 8 3
[ 文献标志码]A
[ 文章编号] 1 6 7 3 —1 4 0 9( 2 0 1 3 )3 2 —0 0 8 5 —0 2
下 配 重 ,建 立 了河 南 油 田测 井 电缆 深 度 自动 标 记 装 置 。 河 南 油 田测 井 电 缆 深 度 自动 标 记 装 置 的 成 功 研 制
和 应 用 解 决 了 电缆 深 度 记 号 累 计误 差 的 问题 和 深 度 记 号 不 均 匀 的 现 象 ,统 一 了河 南 油 田各 小 队测 井 电缆
长江大 学学报 ( 自科 版) 2 0 1 J o u r n a l o f Y a n g t z e U n i v e r s i t y( N a t S c i E d i t ) No v . 2 0 1 3 ,Vo 1 . 1 l No . 3 2
0 . 4 2 0 . 8 2
1 . 2 3 1 . 6 3
得 出张 1 9井 标准套 管 接箍数 据 表 ( 见表 1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