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 传统节日》教学反思3套[审定版]

合集下载

2022年部编版二年级下《识字2 传统节日》精品教学反思

2022年部编版二年级下《识字2 传统节日》精品教学反思

《识字二:传统节日》教学反思(一)过节,对于每一位中国孩子来说都是一件高兴的事,是个让人感兴趣的话题。

中国传统节日留存着历史的记忆,传承着悠久的文化,体现了亲情、团聚,以及伟大的民族精神,良好的民族礼仪等。

例如:吃粽子会让我们想到屈原和他的爱国思想;中秋节大家在吃月饼之余还传达着爱家的信息;重阳节是尊老爱老的节日等等。

但现在的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感受和记忆相对较少,对传统节日的情感也在逐渐淡漠。

尽管学生在课前已经搜集到一些相关资料,但由于课堂时间限制和资料有限,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

在这次教学活动中,学生自始至终兴趣盎然地参与其中,为什么呢?因为春节贴春联、放烟花;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中秋赏月亮吃月饼,这些内容源于学生自己的生活,让他们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民风民俗,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文化,教者让学生课前自主收集资料,课中合作交流信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共同探究多种传统节日的来历,以及有关的美丽传说和神秘故事中的文化内涵,教者适时引出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中各省贺岁对联和有关传统节日的古诗,以丰富活动内容。

在引导学生认识那些充满象征意味的文化符号的同时,体验节日文化的乐趣,感悟民风民俗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大团结意识,激发爱国热情,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了基础。

(二)《传统节日》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课文。

一、教学效果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1.在课前准备时,我搜集了大量的图片,以及赛龙舟的视频,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看,更加直观、形象地表现节日的快乐气氛,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2.教师发挥主导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地位。

学生中通过查找资料、调查采访、小组合作、动手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感受我们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

3.注重了学法指导。

揭示课题后,让学生说说,要想深入、全面地了解这些节日,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教师及时梳理学生所提出来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探究环节。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3)识字2 传统节日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3)识字2 传统节日

《识字2 传统节日》教学反思本节课从整体感知课文入手,抓住学生不太理解的问题,进行质疑,然后带着问题去学习,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思路。

在学生充分理解不明白的问题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进行自主识字,然后再进行合作探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学习过程中,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师进行了朗读方法和识字方法指导,写字教学中,抓住学生容易出错的和不易记住的字进行重点指导,让学生学习起来更能够抓住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就是没能充分的给学生拓展课外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给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

在这些方面,还仍需多加努力。

(赠品)小学生经典美文阅读篇一:收藏阳光阳光可以给我们温暖,照亮我们的心房,对于同学之间,我们应该收藏阳光,这样我们就能时刻拥有灿烂的笑容,但是今天我跟同桌吵架了,我们吵得很凶,最后谁也不理谁了。

晚上躺在床上久久难以入眠,冰凉的雨点重重的砸在玻璃上,马路上,屋顶上…想着今天我和他吵的面红耳赤,不欢而散。

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

父母不在身边的他会不会有困难可他总喜欢逞强。

这么冷他不会病了吧。

想着已前我们整天在一起嬉闹也没红过脸,而这次却为什么非要这样。

以前我们吃饭总是两份相同的饭菜并排放在一起。

现在已经两顿饭没在一起吃了,连自己吃了什么都忘记了。

我们总是不分彼此,同甘共苦。

这时一丝丝悔意从心头涌出来…第二天天一亮,我就去他家找他了,想跟他道歉,当我走出门的那一刻,我看到了他在我家门口等我,这个时候阳光已经出来了,照的他金灿灿的,我们都会心的笑了,让我们一起收藏阳光吧。

篇二:珍惜拥有我们往往有这样的感触,就是曾经拥有的东西不知道珍惜,等到失去后才懂得了它的可贵,那为什么我们不能在拥有的时候珍惜它呢,曾经我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从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一个孩子,在出生那天妈妈就永远的离开了他,每当他看见别的孩子接受妈妈的礼物时,他只能无声的叹息与哭泣。

有一天,当他泪眼朦胧的在街头徘徊时遇到了一个老者,于是老人就告诉他了一个道理:从你出生时,你的妈妈就把整个世界作为礼物送给了你,给了你一切,难道这还不够吗记住,珍惜你拥有的一切就是对你妈妈做好的报答。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参考3)识字2 传统节日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参考3)识字2 传统节日

《识字2 传统节日》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整体感知课文入手,抓住学生不太理解的问题,进行质疑,然后带着问题去学习,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思路。

在学生充分理解不明白的问题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进行自主识字,然后再进行合作探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学习过程中,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师进行了朗读方法和识字方法指导,写字教学中,抓住学生容易出错的和不易记住的字进行重点指导,让学生学习起来更能够抓住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就是没能充分的给学生拓展课外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给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

在这些方面,还仍需多加努力。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2传统节日教学反思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2传统节日教学反思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2《传统节日》教学反思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2《传统节日》教学反思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咱们中华民族的美好经历,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精华,积淀了博大而精深的文化内涵,传递着咱们中华民族感恩、爱国、爱老敬老等优良传统。

过节,关于每一名小孩来讲都是一件快乐的事,是个让人感爱好的话题。

可是,本课所涉及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和春节恰正是小孩们需要了解的中国传统节日,因此让学生了解每一个节日的内涵,感受节日的欢庆与幸福,并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的目标,这也正是教材选编此内容的目的。

本节课我感到较为成功的地址是:一、教师发挥主导的作用,充分表现了学生的自主地位。

学生中通过查找资料、调查采访、小组合作、动手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感受咱们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

二、注重了学法指导。

揭露课题后,让学生说说,要想深切、全面地了解这些节日,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教师及时梳理学生所提出来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探讨环节。

令我没想到的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很强,三个节日的汇报别离采纳了介绍资料、演一演、做表格的方式。

3、在教学中,我踊跃探讨教法和学法,尽力做到“六让”:目标——让学生明确;进程——让学生参与;新知——让学生发觉;资料——让学生搜集;内容——让学生自选;结论——让学生归纳,而且在学法基础上,我结合学生的生活体会,充分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达到了质的飞跃。

4、在课前预备时,我搜集了大量的图片,和赛龙舟的视频,在课堂上展现给学生看,加倍直观、形象地表现节日的欢乐气氛,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爱好,丰硕学生的知识,知足学生的好奇心。

不足的地方在于:二年级的小孩关于搜集到的资料应该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而不是念。

我想这需要平日里扎扎实实地练习,尔后我会在这方面多下功夫。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2《传统节日》教学反思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咱们中华民族的美好经历,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精华,积淀了博大而精深的文化内涵,传递着咱们中华民族感恩、爱国、爱老敬老等优良传统。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识字二:传统节日》教学反思1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识字二:传统节日》教学反思1

《识字二:传统节日》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在教学中,我积极探究教法和学法,努力做到“六让”:目标——让学生明确;过程——让学生参与;新知——让学生发现;资料——让学生收集;内容——让学生自选;结论——让学生归纳,而且在学法基础上,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分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达到了质的飞跃。

二、不足之处
我也感觉有些欠缺:二年级的孩子对于搜集到的资料应该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而不是念。

我想这需要平日里扎扎实实地练习,今后我会在这方面多下功夫。

在“我会认生字”教学方面,我应该多方面、全方位地去让学生练读,并采取多样化形式,从而促进学生的读认能力。

在读组词这一环节,我应该先让学生齐读而不是让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领读,这样有利于优等生带动后进生的学习。

以后,我会注意对生字加强练读的多样化学习。

三、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来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学生自学生字词,通过查字典、当小老师、同桌互读等形式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

然后引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初步读懂课文,接着品读感悟,
体会情感。

逐步引导步步深入,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传统节日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传统节日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传统节日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传统节日教案与反思第【1】篇〗活动名称:中国的传统节日活动目标:1、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

2、能积极用语言描述过节时的特点。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PPT。

活动过程:1、谈话引题。

很久以前,我们的爷爷的爷爷,他们小时候不能和我们现在一样过儿童节、圣诞节,不过他们也会过节,那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

2、出示PPT,展示传统节日画面。

(1)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2)师:春节我们会做些什么事情?幼:贴春联、挂灯笼、拜年、逛庙会……出示PPT,帮助幼儿更直观地感受节日的氛围。

(3)依次出示其他节日。

3、总结。

这些传统节日,一直延续到现在,我们每年都会过这些节日,我们回家到日历本上去找找,不要错过下一个节日哦。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传统节日教案与反思第【2】篇〗活动设计寒假将至,无意之中我问到这样一个问题,寒假到了,我们要过一个节日,小朋友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他们摇摇头。

我告诉他们是春节,对于春节现在的孩子知道的越来越少了,我想通过这节活动让孩子们知道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以及一些风俗习惯,增强孩子的名族自豪感,从而加深对春节的认识。

活动目标1、认识新年、喜欢新年、盼望新年,发展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

2、体会新年的气氛,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装扮节日氛围。

3、知道新年是哪一天,了解新年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1、用完整话表述春节的故事。

2、制作礼物。

活动准备1、有关新年的ppt。

2、橡皮泥、彩纸、剪刀、胶水若干。

3、以往过新年时的照片。

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

将幼儿慢慢带入活动室。

(活动室内的窗户上贴满窗花,棚顶上挂满彩条,门上贴上春联、福字、活动是前方挂几挂鞭炮,放《过新年》的音乐)1、你看到了什么,跟我们平时的活动室有什么不一样?2、想想这些东西在什么时候会看得到?3、看到这种场景,听到这个音乐你有什么感觉?二、基本部分。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会认“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传统节日的时间顺序。

3、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过节日时的趣事。

教学重难点:1、识记生字词,背诵课文。

2、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

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1、出示:春节、端午、中秋三个节日的情景图片。

2、同学们,你们从图片中看到了什么?知道图中分别是什么节日吗?(学生自由讨论)这些节日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哪些?哪位同学来说一说?(出示课题,齐读课题)3、学习“传统”二字的读音。

(传:三拼音节,翘舌音;统:后鼻音)二、读儿歌,随文识字1、请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儿歌。

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节日传递的欢快情感,另读清明节时,应声音低沉,读出缅怀之情。

2、自读检查。

(1)指名轮流读,一人一句。

教师相机正音。

(2)同桌对读,正音。

3、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认读字词。

(课件出示)(1)带拼音读词语。

打乱顺序读词语。

(2)去拼音读词语。

(3)保留生字,读生字。

4、教师教学重难点字词。

(1)统、巷、堂、郎、饼、赏:都是后鼻音的字,其中“巷”是三拼音节。

(2)菊:注意音节的拼写,“ü”上两点要去掉。

(3)热闹:读rè nao,“闹”字声母是“n”,两个字连读时,“闹”要读轻声。

5、齐读儿歌。

三、认识中国的传统节日1、指名读儿歌,其他学生画出文中出现的传统节日的名称。

2、文中一共介绍了几个传统节日?分别是什么?(七个: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3、这几个传统节日中你最喜欢哪一个节日?为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4、你知道这些传统节日的具体时间吗?(出示达标检测第2题)重点提示:这些节日里面除了清明节,其他节日的时间都是农历日期,大家记住了吗?四、学习传统节日中的风俗习惯及中国的传统文化1、出示: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反思(精推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反思(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反思(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反思第【1】篇〗《传统节日》是一首以我国传统佳节为题材的韵文,全文共有8句话,前7句话按时间顺序分别介绍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这7个一年中重要的传统佳节和相关习俗。

第八句和第一句话相呼应,表示新春佳节转眼又至,全文语言平实,句式整齐,易读易记。

上课伊始,我借春节来唤起学生对春节的回味。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进来,使课堂一开始就充满了快乐、和谐、互动的气氛。

在本课教学中,我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教学。

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分别提到了哪些传统节日,然后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逐句讲解,让学生在认识8个传统节日的同时了解各个节日的习俗。

本课内容较为简单,所以在教学中我还进行了拓展,学生由于之前没有接触过,所以对此较为感兴趣。

另外,在教学中我还增加了一个讲故事的环节,让学生在课上讲讲有关传统节日的神话故事,在这一环节,部分学生准备充分,所以表现很好。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学生字词,然后指导学生读文,随文识字,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含义,突破识字教学的重点。

接着让学生自主学习,圈画课文中所写到的传统节日及节日习俗,并在评论区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再连线全班汇报交流,加深对韵文的理解。

最后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除文中所讲到的习俗外,自己还知道的其他习俗,并通过播放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和《嫦娥奔月》的故事,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再拓展延伸到民族传统节日,了解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等传统节日及民族习俗。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反思第【2】篇〗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记忆,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精华,积淀了博大而精深的文化内涵,传递着我们中华民族感恩、爱国、爱老敬老等优良传统。

过节,对于每一位孩子来说都是一件高兴的事,是个让人感兴趣的话题。

但是,本课所涉及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和春节恰恰是孩子们需要了解的中国传统节日,因此让学生了解每个节日的内涵,感受节日的欢庆与幸福,并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的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识字2 传统节日》教学反思1
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记忆,是人们日常生
活的精华,积淀了博大而精深的文化内涵,传递着我们中华民族
感恩、爱国、爱老敬老等优良传统。过节,对于每一位孩子来说
都是一件高兴的事,是个让人感兴趣的话题。但是,本课所涉及
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和
春节恰恰是孩子们需要了解的中国传统节日,因此让学生了解每
个节日的内涵,感受节日的欢庆与幸福,并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
课的目标,这也正是教材选编此内容的目的。
本节课我感到较为成功的地方是:
1、教师发挥主导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地位。学
生中通过查找资料、调查采访、小组合作、动手实践等多种形式
的活动,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感受我们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
2、注重了学法指导。揭示课题后,让学生说说,要想深入、
全面地了解这些节日,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教师及时梳理学生所
提出来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探究环节。令我没想
到的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很强,三个节日的汇报分别采用了介绍资
料、演一演、做表格的方式。
3、在教学中,我积极探究教法和学法,努力做到"六让":
目标--让学生明确;过程--让学生参与;新知--让学生发现;资
料--让学生收集;内容--让学生自选;结论--让学生归纳,而且
在学法基础上,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分将现代信息技术与
课堂教学有效整合,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达到了质的飞
跃。
4、在课前准备时,我搜集了大量的图片,以及赛龙舟的视
频,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看,更加直观、形象地表现节日的快乐
气氛,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满足学生
的好奇心。
不足之处在于:
二年级的孩子对于搜集到的资料应该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而
不是念。我想这需要平日里扎扎实实地练习,今后我会在这方面
多下功夫。
《识字2 传统节日》教学反思2
《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改变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学
习转变为主动探究,使学生获取探究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主动
探究的意识。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自己从知识的阐
述者变成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从学生学习的角度上去设计教学。
《传统节日》这篇识字课文,是以“三字经”的形式呈现的。
三字一句,读起来朗朗上口。诗歌主要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
端午、七夕、中秋节、重阳节来展开。
我预期的设想觉得春节、中秋节这两个节日,同学们学起来
应该是很轻松的,想象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就如:春节,
对于这个节日的日期知道的孩子寥寥无几,习俗更不用说了,现
在每个地方的习俗已经变了很多,所以连春节要干些什么都不知
道,就算出示贴对联的图片,孩子们还是不知道,唯一知道的就
是放鞭炮,这些是什么原因呢?对于春节的知识孩子们都是茫
然,更别说其他的节日了。
我们国家每个节日都要放假,目的就是让人民不要忘记自己
母国的重要日子。可是,现在有一种普遍现象,城市里的节日氛
围比乡村还要隆重,节日味道更浓,那么在这些偏远地区的孩子,
他们不可能随时进城去过节啊,怎么办呢?只能玩着玩着就过
了,比如端午,大人们都处于繁忙的季节,能弄几个粽子吃一下
就不错,其他的在电视上看看或者玩累了睡了想都没想过,又何
来知道习俗呢?
想到这儿突然觉得心酸,他们大多数的知识就靠老师补给,
老师说了,证明他们听过了,回去可以看看电视,翻翻课外书,
就这样而已。
《识字2 传统节日》教学反思3
本节课从整体感知课文入手,抓住学生不太理解的问题,进
行质疑,然后带着问题去学习,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提
供学习的思路。在学生充分理解不明白的问题基础上,教师再让
学生进行自主识字,然后再进行合作探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学习过程中,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师进行了朗读方法和
识字方法指导,写字教学中,抓住学生容易出错的和不易记住的
字进行重点指导,让学生学习起来更能够抓住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就是没能充分的给学生拓展课外知识,扩
大学生的视野,给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在这些方面,
还仍需多加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