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楼送辛渐》

合集下载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原文、注解、译文及赏析范文精选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原文、注解、译文及赏析范文精选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原文、注解、译文及赏析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解
1、芙蓉楼:原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2、楚山:古时吴、楚两地相接,镇江一带也称楚地,故其附近的山也可叫楚山。

译文
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
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
朋友呵,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
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

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郎胸怀和坚强性格。

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原文、注解、译文及赏析】
1。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古时的春夜,繁星点点;而今的秋空,万里澄清。

萧条的江水,不辨东西;荒凉的湖畔,莫听歌钟。

寂寞的宿舍,夜深沉沉;孤独的旅人,不堪征程。

新月如钩,寥寥无几;远山如黛,脉脉含情。

芙蓉楼,夜泊秋湖,水满金波。

望长安,思君如满月。

身既死而又生,神遂夙所愿。

肯为新秋守,敝帷不弃远。

杨万里, 马上之病。

左迁至蓝关。

(王昌龄)【注释】:芙蓉楼:江苏常熟市的一座名楼,神仙桥西岸。

全楼8层,别致高雅,文人墨客历来钟情此楼。

辛渐:唐朝初年有名的进士,曾在中央任职,后改任宁波郡太守。

宿舍:旅店。

长安:唐朝都城。

杨万里:明代著名诗人。

马上之病:指得病时还在马上,形容病情严重。

左迁至蓝关:杨万里因触怒时政,被贬至蓝田县(关)。

【译文】:在古代的春夜里,星星点点;今天的秋空万里澄清。

滔滔江水滚滚向东,湖畔空荡荡凄迷。

夜深沉沉,旅店里寂寞难眠;孤独旅人,路途遥远难抵。

新月如钩,寥寥无几;远山如黛,脉脉含情。

登上芙蓉楼,夜泊秋湖上,水波金闪荡漾。

远望长安,思念心头如满月。

身既死而又生,神充满着当初的愿望。

他决意度过新秋,不弃远方孤零零的帷幕。

杨万里因得了“马上之病”被贬到了蓝关。

【鉴赏】:是唐代女诗人王昌龄所作,堪称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

这首诗以赠别的情感为主线,展现了女诗人成熟的思想感情和出众的艺术修养,其表现手法、语言艺术及其文化内涵,全都表现出了唐代文学的特色和魅力。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原文、译文及注释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原文、译文及注释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原文、译文及注释
题记:
此诗当作于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丞。

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

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

这首诗为在江边离别时所写。

原文: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翻译: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冷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后,连朦胧的远山也显得孤单!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到了洛阳,如果洛阳亲友问起我来,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那样晶莹纯洁!
注释:
〔芙蓉楼〕故址在今江苏镇江北,下临长江。

〔吴〕镇江在古代属于吴地。

〔平明〕天刚亮。

〔楚山〕泛指长江中下游北岸的山。

长江中下游北岸在古代属于楚地范围。

〔冰心〕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

〔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

〔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

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

〔平明〕天亮的时候。

〔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

〔孤〕独自,孤单一人。

〔洛阳〕现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玉壶〕道教概念妙真道教义,专指自然无为虚无之心。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古诗赏析及翻译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古诗赏析及翻译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古诗赏析及翻译《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

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

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一片冰心在玉壶上一句是洛阳亲友如相问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芙蓉楼”是黔阳(今湖南省洪江市黔城镇)的名楼,那还有王昌龄的石像和介绍。

“送”是送别的意思。

“辛渐”是诗人的一位朋友。

题目的意思是:在芙蓉楼送别好友辛渐。

1.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2.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这首诗是作者在江宁做官时写的。

3.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

4.连江:满江。

5.吴:三国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吴。

6.平明:天亮的时候。

7.客:指辛渐。

8.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的山为楚山。

9.孤:独自,孤单一人。

10.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11.冰心:比喻心的纯洁。

12.一片冰心在玉壶:我的心如晶莹剔透的冰贮藏在玉壶中一般。

比喻人清廉正直。

【诗文解释】迷蒙的烟雨在夜幕中笼罩着吴地,与浩邈的江水连成一片,天亮时我将送你启程,而我却要独自留下,如同这形单影只的楚山。

如果洛阳的亲友询问我的情况,请你一定转告他们,我的一颗心如晶莹剔透的冰,贮藏在玉壶中一般。

译文透着寒意的雨洒落在大地上,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

清晨,当我送别友人之时,感到自己就像楚山一样孤独寂寞。

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向你问起我,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一颗珍藏在玉壶中的冰一样晶莹纯洁。

【赏析】本诗写于唐开元二十九年之后,诗中提的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江雨苍茫中,诗人送别了即将回到洛阳的友人,虽然正处于众口毁谤的恶劣处境之中,但他看到的是水天相接的吴江楚山,心中明朗,并无一丝凄风冷雨,他托友人告知洛阳的亲朋们:他有的仍然是一颗纯洁的玉壶冰心。

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芙蓉楼送辛渐二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下面和小编一起赏析一下这首古诗! 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注释:1.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

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2.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

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

3.平明:天亮的时候。

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

楚山:楚地的山。

这里的楚也指南京一带,因为古代吴、楚先后统治过这里,所以吴、楚可以通称。

孤:独自,孤单一人。

4.洛阳:现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5.冰心,比喻纯洁的心。

玉壶,道教概念妙真道教义,专指自然无为虚无之心。

赏析:据《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六《江南道·润州》丹阳:“晋王恭为刺史,改创西南楼名万岁楼,西北楼名芙蓉楼。

”丹阳在今江苏省西南部,东北滨长江,大运河斜贯,属镇江市。

王昌龄大约于开元末年受任江宁丞,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

江宁属今南京市,东邻镇江。

王昌龄由江宁至镇江西北隅的芙蓉楼,饯别友人辛渐,写了两首赠行诗,这是第一首。

此外,王昌龄还写过一首《别辛渐》,其中有“别馆萧条风雨寒”句,“别馆”即客馆。

庾信《哀江南赋序》云“三年囚于别馆”。

可见辛、王此别是在被贬滴或流落途中。

芙蓉楼之別则是在一个阴雨的秋夜。

“寒雨连江夜入吴”的“吴”,就是前文所说的江宁一带,此地是三国孙吴故地。

“平明”接上句,意谓次日清晨。

“楚山”有的理解为友人经镇江取道安徽入洛阳,安徽古属楚国,故称楚山。

其实这里当是泛指南方的山。

“楚”字只是与上句的“吴”字相照应。

因为安徽不仅属楚国,也曾经属孙吴,而孙吴占有今长江中下游的安徽、江苏等地。

所以“楚山”与通常所说的“楚天”一样,也是指辽阔的南方。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全诗原文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全诗原文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全诗原文原文:芙蓉楼送辛渐二首朝代:唐代作者: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译文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往丹阳城南望去,只见秋海阴雨茫茫;向丹阳城北望去,只见楚天层云深深。

高楼送客,与友人依依惜别,心情悲愁,喝酒也不能尽兴。

四周一片寂静,对着寒冷江天,只有高悬的明月照我心。

注释⑴芙蓉楼:原名西北楼,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据《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六《江南道·润州》丹阳:“晋王恭为刺史,改创西南楼名万岁楼,西北楼名芙蓉楼。

”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⑵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

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

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

⑶平明:天亮的时候。

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

楚山:楚山:楚地的山。

这里的楚也指镇江市一带,因为古代吴、楚先后统治过这里,所以吴、楚可以通称。

孤:独自,孤单一人。

⑷洛阳:现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⑸冰心,比喻纯洁的心。

玉壶,道教概念妙真道教义,专指自然无为虚无之心。

陆机《汉高祖功臣颂》有“心若怀冰”句,比喻心地纯洁。

鲍照《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也是以“玉壶冰”比喻清白的操守。

唐人有时也以此比喻为官廉洁,如姚崇《冰壶诫》序云“夫洞澈无瑕,澄空见底,当官明白者,有类是乎?故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此君子冰壶之德也”。

⑹丹阳:在今江苏省西南部,东北滨长江,大运河斜贯,属镇江市。

⑺高楼:指芙蓉楼。

赏析据《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六《江南道·润州》丹阳:晋王恭为刺史,改创西南楼名万岁楼,西北楼名芙蓉楼。

《芙蓉楼送辛渐》诗词赏析

《芙蓉楼送辛渐》诗词赏析

《芙蓉楼送辛渐》诗词赏析《芙蓉楼送辛渐》诗词赏析《芙蓉楼送辛渐》诗词赏析1【芙蓉楼送辛渐】唐代: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译文及注释冷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后,连朦胧的远山也显得孤单!到了洛阳,如果洛阳亲友问起我来,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那样晶莹纯洁!注释芙蓉楼:芙蓉楼:原名西北楼,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据《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六《江南道·润州》丹阳:“晋王恭为刺史,改创西南楼名万岁楼,西北楼名芙蓉楼。

”一说此处指黔阳(今湖南黔城)芙蓉楼。

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

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

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

平明:天亮的时候。

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

楚山:楚地的山。

这里的楚也指南京一带,因为古代吴、楚先后统治过这里,所以吴、楚可以通称。

孤:独自,孤单一人。

洛阳:现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冰心:比喻纯洁的心。

玉壶:道教概念妙真道教义,专指自然无为虚无之心。

【芙蓉楼送辛渐】译文二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芙蓉楼送辛渐】创作背景此诗当作于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丞。

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

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

这首诗为在江边离别时所写。

人物介绍王昌龄(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

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

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

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

芙蓉楼送辛渐注释及诗意

芙蓉楼送辛渐注释及诗意

芙蓉楼送辛渐注释及诗意:《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王昌龄所作。

注释:1.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

2.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这首诗是诗人在江边送别辛渐时所作。

3.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

4.连江:雨水与江水相连,形容雨势很大。

5.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

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

6.平明:天亮的时候。

7.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

8.楚山:楚地的山。

这里的楚也指镇江市一带,因为古代吴、楚先后统治过这里,所以吴、楚可以通称。

9.孤:独自,孤单一人。

10.遥:远。

怜:爱。

11.一叶:单片孤舟。

12.冰心:比喻纯洁的心。

13.玉壶:道教概念妙真道教义,专指自然无为虚无之心。

诗意: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一张无边无际的愁网。

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了离别的黯淡气氛。

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别友人的心头上。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是指作者与友人分手之际,对友人的嘱托。

该诗为一首送别诗。

“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一张无边无际的愁网。

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了离别的黯淡气氛。

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别友人的心头上。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是指作者与友人分手之际,对友人的嘱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1寒雨:秋雨。2连江:满江。3入:来到。4、吴: 吴地。5平明:天刚亮。6孤:孤寂 、孤独。
意思是: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 到吴地。天刚亮时送走好友,只留下 .“连、入”写出了汉语绵绵不断唐和·王无昌声龄无 息,渲染离别时的暗淡气势
赠汪伦
李 白 乘 舟 将 欲 行, 忽 闻 岸 上 踏 歌 声。 桃 花 潭 水 深 千 尺, 不 及 汪 伦 送 我 情。
赠吾生
朝 夕 相 伴 足 六 载, 离 愁 别 怨 郁 满 怀。 同 窗 情 谊 何 日 续, 日 月 同 辉 终 须 来。
迁 移 运 用 : 写 毕 业 赠 言
总结
诗句展现了诗人的怎样形象?
关于送别诗你还知道哪些? 慰勉即将分手的友人的——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王勃)《杜少府之任蜀 州》 感念友人深情的——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浸透着和友人厚谊与不舍的——劝君更 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
古韵流香
唐 王 昌 龄
王昌龄(690-756),唐代诗人,字少伯,陕西 西安人。他的诗多写边塞生活,是唐代边塞诗人 的代表作家,其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全唐 诗》对昌龄诗的评价是“绪[xù] 密而思清”, 他的七绝诗尤为出色,甚至可与李白比美,故被 冠之以“七绝圣手”的名号,有“诗家天子”之 称,世称王龙标。尤其, 是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 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王昌龄的边塞诗充分 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另外还深 深蕴含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人文关怀 ,体现了诗人广大的视野和博大的胸 怀。王昌龄在写作方式上擅长以景喻 情,情景交融。后人辑有《王昌龄集》。
这是一首送别诗,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
的高风亮节。首句从昨夜秋雨写起,为送别设置了凄清的 气氛。二句中的“平明”点明送客的时间;“楚山孤”, 既写出了友人的去向,又暗寓了自己送客时的心情。苍茫 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 比冰壶,表达自己不会因为官场坎坷遭遇而改变自己的气 节,同流合污,随波逐流的心志。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
学习目标 读诗四部曲: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出诗的节奏美、韵律美 3、读出自己对诗的初步感受; 4、读出诗情
合作探究
画—画出最能打动你的词句。 想—想一想这首诗的意思。 读—读出诗人表达的情感 。
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
1、《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作者与友人 分别的时间是?地点在?友人将要去的地方是? 清晨(平明送客)。芙蓉楼(芙蓉楼送辛渐)。 洛阳(洛阳亲友如相问) 2、诗中哪些词语含蓄的透露出作者送别友人时依 依不舍的感情? 寒雨(心中惆怅才觉雨寒)。楚山孤(友人离去 后自己犹如楚山一般孤独) 3、最后一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作者怎么 样品格? 比喻,自比冰壶。表达了自己开朗的胸怀坚强的 性格和高风亮节
千里黄云白日熏,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充满乐观和鼓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huàn)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意思是:如果洛阳的亲友向你问起我的 情况,你就告诉他们:我的心就象盛在 玉壶的冰那样洁白透明。
玉壶:玉制的茶壶。玉代表着永恒。
冰心:比喻一颗纯洁的心。
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那颗纯洁的心 就如放在玉壶中一样,比喻他清廉 正直的品格永远不变。
诗文
迷蒙的烟雨在夜幕中笼罩着吴地,与 浩瀚的江水连成一片,天亮时我将送 你启程,而我却要独自留下,如同这 形单影只的楚山。到了洛阳,如果有 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 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 洁。
变式训练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用拟人说:

用夸张说:

用双重否定说:

送别诗四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无限留恋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别董大
唐 ·高适
苍茫的烟雨和孤峙的楚山,
烘托出诗人送别好友时凄寒孤寂
之情,楚山孤独地峙立,更展现
出诗人的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
诗人这里以晶莹透明的冰心自喻,
表明了诗人为官清白,坚贞不屈
顽强斗争的品格。
古诗新唱
平明送客楚山孤。
“楚山孤”用我们的话怎么说? 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呢?
诗人离开朋友时强烈的孤寂感
句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1洛阳:辛渐是诗人的同乡,同为洛阳人。 2如,如果。3问:问起或打听。 4冰心:指人的品德美好 。比喻心的纯洁。 5玉壶:在古语中具有多义性,它可以指洒 壶、月亮、灯、滴漏等。在此把“玉壶”解 释为酒壶,既是推杯换盏时的谐谑,也极符 合王昌龄当时的心态。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写景叙事 表白胸襟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1寒雨:秋雨。2连江:满江。3入:来到。句4、 吴:吴地。5平明:天刚亮。6孤:孤寂 、孤解
独。
意思是: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 到吴地。天刚亮时送走好友,只留下 楚山孤影。
用这样的方法先自学,想想用 什么方式展示,然后对学、群学, 最后在组长的组织下准备班级展示。
芙蓉楼:润州的城楼 辛渐:作者的一位朋友
在芙蓉楼送别好朋友辛渐。
写作背景:诗人的朋友辛渐即将取道扬 州,北上洛阳。被贬在江宁(今江苏南 宁)任职诗人,亲自送行到了润州,在
芙蓉楼坐落在金山天下第一泉的塔影湖滨,其原建于古镇 江城内三山(日精山、月华山、寿丘山)中的月华山上。为 东晋刺史王恭所建,唐代犹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