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接种方法

合集下载

微生物接种方法详解

微生物接种方法详解

微生物接种方法详解一、平板划线分离法平板划线分离法:是指把混杂在一起的微生物或同一微生物群体中的不同细胞用接种环在平板培养基表面,通过分区划线稀释而得到较多独立分布的单个细胞,经培养后生长繁殖成单菌落,通常把这种单菌落当作待分离微生物的纯种。

有时这种单菌落并非都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来的,故必须反复分离多次才可得到纯种。

其原理是将微生物样品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多次作“由点到线”稀释而达到分离目的的。

为方便划线,一般培养基不宜太薄,每皿约倾倒20ml培养基,培养基应厚薄均匀,平板表面光滑。

划线分离主要有分区划线法和连续划线法两种分区划线法是将平板分四区,故又称四分区划线法。

划线时每次将平板转动60~70°划线,每换一次角度,应将接种环上的菌烧死后,再通过上次划线处划线;另一种连续划线法是从平板边缘一点开始,连续作波浪式划线直到平板的另一端为止,当中不需灼烧接种环上的菌。

1)连续划线法将琼脂平皿半开盖倒置于培养箱内至无冷凝水,接种环于酒精灯外焰烧至红透,接种棒也要充分灼烧,最后再集中烧接种环至红。

轻轻摇匀待接种试管,左手手心托待接种试管底侧部,右手执接种环,右手小指拔下试管塞,于酒精灯附近将接种环伸进试管,稍候,再插入待接接种液中,蘸一下,取满一环,抽出、烧塞、盖盖、放回试管架。

或将接种环通过稍打开皿盖的缝隙伸入平板,在平板边缘空白处接触一下使接种环冷却,然后以无菌操作接种环直接取平板上待分离纯化的菌落。

于靠近酒精灯处打开平皿盖约30°,右手将环伸进平皿,将菌种点种在平板边缘一处,轻轻涂布于琼脂培养基边缘,抽出接种环,盖上平皿盖,然后将接种环上多余的培养液在火焰中灼烧,打开平皿盖约30°伸入接种环,待接种环冷却后,再与接种液处轻轻接触,开始在平板表面轻巧滑动划线,接种环不要嵌入培养基内划破培养基,线条要平行密集,充分利用平板表面积,注意勿使前后两条线重叠,划线完毕,关上皿盖。

灼烧接种环,待冷却后放置接种架上。

微生物接种技术-PPT

微生物接种技术-PPT
9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10
(1)斜面接平板 a.划线法:见平板划线分离法。 b.点种法:一般用于观察霉菌和酵母细 胞,轻轻点在平板的表面即可。
(2)平板接斜面:一般是将经 平板分散培养得到的单菌落接 种到斜面,以便作鉴定或扩大 培养、保存之用。
11
(3)平板涂布法
14
4
1.斜面接种:
从已长好微生物移接到另一斜面管的 方法。此法用于好气性微生物的接种。
左手持菌种管和斜面管,使斜面向上, 并尽量放平。用右手先将塞拧转松动, 再拿接种环,用右手的小指、无名指和 手掌拨下塞并夹紧,同时将管口在火焰 上燃烧一圈,接种环灼烧灭菌后插入管 内,冷却、挑菌,立即转入斜面管底部, 沿斜面划曲线或直线。
5
试管斜面接种
1.两支试管呈“V”字形 3.火焰上微烧一周 5.接种、划线
2.拔下试管塞 4.接种环灼烧、冷却 6.塞上塞子,灼烧接种环 6
2.液体接种:
将菌接种到液体培养基(试管、三角瓶等)中的 方法。
操作与上法基本一致,只是在将接种 环送入液体培养基中时使环在液体与 管壁接触的地方轻轻磨擦,使菌体分 散,然后塞上棉塞,再轻轻摇动均匀, 即可培养。 如果菌种是培养在液体培 养基中时,一般用移液管或接种环接 种。
• 倒培养基,制成平板。 • 凝固后,另取一支吸管吸取相应的菌液0.2mL放
至平板上。 •用无菌三角玻棒将稀释液在平板表面涂 抹均匀。倒置于37℃条件下培养1~2d, 观察菌落形态及计数菌落。
12
凝 固 后
37℃ 培养
涂布法流程图
13
思考题 (1)用接种环接种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2)涂布棒消毒方法有哪些?各应注意什 么?

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

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

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微生物接种是微生物学实验中的一项重要步骤,它可以使微生物在实验室中进行培养和繁殖,为微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条件。

接种方法的选择对于微生物的培养和实验结果至关重要,下面将介绍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

一、平板接种法。

平板接种法是微生物学实验中最常用的一种接种方法。

首先将琼脂平板加热至液态状态,然后将所需接种的微生物悬液均匀地倒在琼脂平板表面,用接种棒均匀涂抹,使微生物均匀分布在琼脂平板表面。

接种后将琼脂平板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待微生物形成菌落后进行观察和实验。

二、液体培养基接种法。

液体培养基接种法适用于需要大量培养微生物的实验。

首先将所需的液体培养基倒入培养瓶中,然后将微生物接种悬液加入培养瓶中,用接种棒均匀搅拌使微生物均匀分布在培养基中。

接种后将培养瓶放置在恒温摇床上进行培养,待微生物培养达到所需数量后进行后续实验。

三、斜面接种法。

斜面接种法适用于需要进行纯培养的微生物。

首先将琼脂斜面培养基倾斜放置,等琼脂凝固后将微生物接种在斜面上并均匀涂抹,使微生物均匀分布在斜面上。

接种后将琼脂斜面培养基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待微生物形成菌落后进行观察和纯培养。

四、深层接种法。

深层接种法适用于需要进行微生物氧气需求的实验。

首先将所需的琼脂深层培养基加热至液态状态,然后将微生物接种悬液倒入琼脂深层培养基中并均匀混合,接种后将琼脂深层培养基倒入培养瓶中,待琼脂凝固后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待微生物培养达到所需数量后进行后续实验。

以上就是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不同的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接种方法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接种方法能够帮助到需要进行微生物学实验的研究人员,提高实验效率和准确性。

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

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

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微生物的接种是微生物学实验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它是将微生物从一个培养基转移到另一个培养基的过程。

接种方法的选择对于微生物的培养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些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

一、平板接种法。

平板接种法是将微生物接种在培养基的表面上,通过接种棒或铅笔头的方式在培养基表面画线或涂抹,形成菌落。

这种接种方法适用于培养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通常用于分离和计数微生物。

在进行平板接种时,需要注意接种的均匀性和细菌数量的控制,以避免产生过多或过少的菌落。

二、液体接种法。

液体接种法是将微生物接种在含有营养物质的液体培养基中,通过摇床或振荡器进行培养。

这种接种方法适用于培养需要大量微生物的情况,如大规模生产微生物菌种或进行微生物代谢产物的生产。

在进行液体接种时,需要注意培养液的搅拌速度和通气情况,以保证微生物的充分生长和代谢。

三、斜面接种法。

斜面接种法是将微生物接种在倾斜的培养基表面上,通过接种棒或铅笔头的方式在斜面上画线或涂抹,形成菌落。

这种接种方法适用于培养对氧需求较高的微生物,如厌氧菌和微需氧菌。

在进行斜面接种时,需要注意斜面的倾斜角度和接种的均匀性,以保证微生物的充分生长和代谢。

四、深层接种法。

深层接种法是将微生物接种在含有固体琼脂的试管或培养瓶中,通过接种棒或铅笔头的方式在琼脂表面插入或涂抹,形成菌落。

这种接种方法适用于培养对氧需求较低的微生物,如厌氧菌和微需氧菌。

在进行深层接种时,需要注意琼脂的固化温度和接种的深度,以保证微生物的充分生长和代谢。

五、滴播接种法。

滴播接种法是将微生物接种在含有营养物质的琼脂平板上,通过滴管或移液器滴播微生物悬液,形成菌落。

这种接种方法适用于培养对氧需求较高的微生物,如厌氧菌和微需氧菌。

在进行滴播接种时,需要注意滴播的均匀性和微生物悬液的浓度,以保证微生物的充分生长和代谢。

总结,微生物的接种方法多种多样,选择合适的接种方法对于微生物的培养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微生物接种方法

微生物接种方法

微生物接种方法微生物接种是生物实验中的一项基本技术,也是各种微生物检测和研究中不可缺少的步骤。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微生物接种方法,包括平板划线法、斜面接种法、液体培养基接种法和穿刺接种法等。

平板划线法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接种方法,其目的是将菌种纯化,得到单一的菌落。

该方法通过在固体培养基上划线,使菌种在培养基上繁殖并形成菌落。

具体步骤如下:(1)将固体培养基灭菌后倒入培养皿中,待凝固后加入适量菌液。

(2)用接种环取适量菌液,在培养皿表面划线。

(3)将培养皿放入适宜的温度下培养,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

(4)根据需要重复划线操作,直至得到单一的菌落。

斜面接种法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接种方法,其目的是将菌种接种到斜面培养基上,以便于观察和保存。

该方法通过将菌液加入到灭菌后的斜面培养基中,使菌种在斜面上繁殖并形成菌落。

具体步骤如下:(1)将斜面培养基灭菌后放置在实验台上,用无菌操作法加入适量菌液。

(2)将接种环放入菌液中沾取少量菌种,然后在斜面培养基上划线接种。

(3)将培养皿放入适宜的温度下培养,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

(4)根据需要重复划线操作,直至得到单一的菌落。

液体培养基接种法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接种方法,其目的是将菌种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以便于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该方法通过将菌液加入到灭菌后的液体培养基中,使菌种在液体培养基中繁殖并形成微生物。

具体步骤如下:(1)将液体培养基灭菌后倒入试管中,加入适量菌液。

(2)用摇床或其他设备将试管中的培养基混合均匀。

(3)将试管放入适宜的温度下培养,观察微生物的生长情况。

微生物接种技术是生物工程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制品制造、环境生物治理、医学诊断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微生物接种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场景以及发展前景。

微生物接种技术是指将目的微生物通过一定的方式引入到培养基或发酵系统中,使其在特定的环境下生长繁殖,以达到特定的生物制品或环境治理的目的。

该技术的主要环节包括菌种选择、接种量确定、接种方法选择和培养条件控制等。

微生物接种操作方法

微生物接种操作方法

微生物接种操作方法
微生物接种操作方法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培养基:按照培养菌种的需求准备合适的培养基。

通常需要将培养基均匀地倒入培养皿中,待其凝固。

2.选择菌株:在无菌操作的情况下,选择一株菌株接种。

菌株需要在一个菌液培养基中培养,直到其成长到一定程度。

3.适当稀释:在接种前,应依据所需菌群数量,将培养基适当稀释一些(通常是1000倍),以防菌群增长过快的情况。

4.接种:接种时,取适量菌株,用烧杯、披露环或接种针等工具将微生物接种于培养基上。

5.培养:将培养皿放置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如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氧气等,等待菌群的生长。

6.观察:观察微生物的生长情况,并根据其形态特征、生长速度、代谢特征等进行鉴定。

7.保存:根据需要,将不同种类的微生物进行保存。

常见的方法包括低温保存、
冷冻保存或干燥保存等。

注意事项:
1.选择适宜的培养基,以保证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2.操作时应严格无菌,防止其它微生物污染。

3.在接种前,应对培养皿、烧杯等工具进行高温、紫外线或化学消毒处理。

4.尽量减少接种时对培养基的破坏和干扰,以保证生长情况的准确观察。

5.保存时应先进行初步鉴定,以免与其它菌群混淆。

保存时选用适宜的保存条件。

微生物的接种技术

微生物的接种技术
6、培养:37°C,24h
(二)穿刺接种
用接种针挑取菌种(针必须挺直),自培养基的 中心垂直地刺入半固体培养基中,直至接近管底, 但不要穿透,然后沿原穿刺线将针拔出,塞上试管 塞,烧灼接种针。
五、实验结果 1、待接种菌种培养长出后,看划线是否标准 2、观察穿刺接种生长状态 六、思考题 1、什么是无菌操作 2、接种时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实验七 微生物的接种技术
Hale Waihona Puke 一、实验目的熟悉微生物的无菌接种技术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微生物接种是将一种微生物移接到另一灭过菌 的新鲜培养基中,使其繁殖生长的过程。
方法有:斜面接种、液体接种、平板接种、穿 刺接种等。
无菌操作:培养基灭菌后,用灭过菌的无菌工 具将含菌材料接种于灭菌培养基上的过程。
三、实验材料 1、菌种:大肠杆菌(Ec) 2、培养基:营养琼脂斜面培养基、
4、右手拿接种环通过火焰烧灼灭菌,在火焰边用 右手的手掌边缘和小指/小指和无名指分别夹持 试管帽,将其取出,并迅速烧灼管口。
5、将灭菌的接种环伸入菌种试管内,先将环接触试 管 内壁或未长菌的培养基,达到冷却的目的,然后再 挑取少许菌苔。将接种环退出菌种试管,迅速伸入 待接种的斜面试管,用环在斜面上自试管底部向上 端轻轻地划直线,勿将培养基划破,也不要使环接 触管壁或管口。
牛肉膏蛋白胨半固体培养基 3、器材:接种环、接种针、酒精灯
四、操作步骤
(一)斜面接种
1、在斜面试管上,用记号笔写上 将接种的菌名、日期和接种者;
2、点燃煤气灯;
3、将菌种试管和待接种的斜面试 管,用大拇指和食指、中指、无 名指握在左手中,并将中指夹在 两试管之间,使斜面向上,成水 平状态,在火焰边用右手松动试 管塞,以利于接种时拔出。

微生物接种方法

微生物接种方法

常用的几种接种细菌应用接种针(环)来沾取细菌标本,进行接种。

接种环与接种针为用白金丝或合金丝所制,亦可用电炉丝代替,因它能耐高热且散热快,便于接种前后通过火焰灭菌(整个接种环烧红即达到灭菌目的)。

在使用接种环时一般用右手持笔式较为方便,左手可持培养基进行配合,其接种程序可分为:灭菌接种环T稍冷T沾取细菌样品T进行接种(包括:启盖或塞、接种划线、加盖或塞)T进行接种环火菌等五个程序。

不同培养基,接种方法也不同,分述如下:一、平板划线接种法(分离培养法)是将细菌分离培养的常用技术,其目的是将混有多种细菌的培养物,或标本中不同的细菌(病原菌与非病原菌)使其分散生长,形成单个菌落或分离出单一菌株,便于识别鉴定。

平板划线接种方法较多,其中以分段划线法与曲线划线法较为常用。

(一)分段划线法平板分段划线(左)及培养后菌落分布图本法多用于含菌量较多的标本。

方法是以接种环沾取少许样品先涂布于平板培养基表面一角作为第一段划线(划线时接种环与培养基表面呈45 度角),然后将接种环置火焰上灭菌,俟冷(可接触平板试之,如不融化琼脂,即已冷却),于第二段处再作划线,且在开始划线时与第一段的划线相交接数次,以后划线不必再相接,待第二段划完时,再如上法灭菌,接种划线,依次划至最后一段,灭菌接种环。

这样每一段划线内的细菌数逐渐减少,即以获得单个菌落,戈U线接种完毕,盖好平皿盖,倒置(平板底部向上)于37C温箱中培养。

(二)连续划线法:此法多用于接种材料中含菌数量不太多的样品或培养物。

方法是先将样品或培养物涂于平板表面的一角,然后用接种环自样品涂擦处开始,向左右两侧划开并逐渐向下移动,连续划成若干条分散的平等线。

二、斜面接种法此法主要用于移种纯菌,使其增殖后用于鉴定或保存菌种。

通常是从平板培养物上挑取某一单独菌落或者从一支已长好的斜面菌种,移种至斜面培养基上,接种步骤如下(以从已长好的斜面菌种转接为例):(一)左手拿两支试管,一支为经灭菌的斜面,另一支为已长好的菌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接种
1、平板倾注法
1)、以无菌操作,将检样25g(或25ml)剪碎放于含有225ml灭菌生理盐水的广口瓶内(瓶内置有适量玻璃珠)或灭菌研钵内,经充分振摇或研磨用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2)、用1.0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0ml,沿管壁徐徐注入含有9.0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注意吸管尖端不要触及管内液面),振摇试管混合均匀,作成1:100的稀释液。

3)、另取1.0ml灭菌吸管,按上述操作作10倍稀释,如此每递增稀释一次,即换1支1.0ml 吸管。

4)、根据食品卫生要求或对标本污染程度的估计,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分别作10倍递增稀释的同时,即以吸取该稀释液的吸管移1.0ml稀释液于灭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作两个平皿。

5)、稀释液移入平皿后应及时将凉至46℃营养琼脂(可放于46×1℃水浴保温)注入平皿约15ml,并移动平皿使混合均匀。

同时将营养琼脂培养基倾入加有1.0ml灭菌生理盐水的平皿内作空白对照。

6)、待稀释液入平皿后,翻转平板,置36×1℃温箱内培养24±2h(肉、水产品、乳和蛋品为48±2h)取出,计算平板内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即得每克(或ml)样品所含菌落总数。

2、平板表面涂布法
将营养琼脂制成平板,经50℃l一2小时或35℃18—20小时干燥后,于其上滴加检样稀释液0.2ml,用L捧涂布于整个平板的表面,放置片刻(约lO分钟),将平板翻转,移至36±1℃温箱内培养24±2小时(水产品用30℃培养48±2小时),取出,按前述方式进行菌落计数,然后乘以5(由O.2m1换算为1m1),再乘以样品稀释的倍数,即得每g或m1 检样所含菌落数。

此法较上述倾注法为优,因菌落生长在表面,便于识别和检查其形态,虽检样中带有食品颗粒也不会发生混淆,同时还可使细菌不必遭受融化琼脂的热力,不致因此而使菌细胞受到损伤而不生长,从而可避免由于检验操作中的不良因素而使检样中细菌菌落数降低。

但是本法取样量较倾注法为少(仅倾注法的五分之一),代表性将受到一定的影响。

3、平板表面点滴法与涂布法相似。

所不同者,只是用标定好的微量吸管或注射器针头按滴(使每滴相当于0.025mi)将检样稀释液滴加于琼脂平板上固定的区域(预先在平板背面用标记笔划成四个区域),每个区域滴1滴,每个稀释度滴两个区域,作为平行试验。

滴加后,将平板放平片刻(约5~10分钟),然后翻转平板,如前移入温箱内培养6~8小时后进行计数,将所得菌落数乘以40(由o.025ml换算为1ml),再乘以样品稀释的倍.数,即得每g
或ml检样所含菌落数。

李兆普等利用此方法,与倾注法进行对比试验,经过六种食品,1536
件检样的考核结果,倾注法低于点滴法及涂抹法。

本法具有快速、节省人力物力,适于基层单位和食品厂内部测定细菌总数用。

但此法取样量少,代表性可能受到影响。

又食品中细菌数少于3000/g(ml)者受到限制。

五、实验报告
(一)结果
将实验结果填于下表:
实验表接种情况
实验表分离情况记录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