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年法(活动课)

合集下载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活动课: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五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活动课: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五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活动课:“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和技能》活动目的:通过多种形式的复习活动,使学生在回顾、复习已学知识的同时,还能领略到学习历史的乐趣,同时,掌握一些复习方法与技巧。

导入:孔子说:“温故而知新”。

我们已经学完这本历史教科书,为了巩固已学过的知识,我们需要复习。

复习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能。

本课的复习活动要求大家既动脑又动手,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看谁做的更好。

讲授:一、明确时间概念:复习历史,首先要注意时间概念。

活动一:掌握公元纪年法,会制作年代尺,懂得计算年代。

(一)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点拨释疑,掌握公元纪年法。

1.现在世界上通用的公元纪年,就是把传说中的耶稣诞生的那一年,定为公元元年。

2.在公元元年以前的叫公元前××年;在公元元年以后的叫公元××年。

3.按惯例,每10年叫做一个“年代”,每100年叫做一个“世纪”。

习惯上每个世纪头20年叫某世纪初,最后10年又叫某世纪末。

为了直观教学,我们通常用年代尺表示时间。

(二)练习:通过制作年代尺,培养学生操作实践能力;通过做年代计算题,强化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1.请你在一张纸上,画一条长长的直线段,在线的最左端,写上公元前3000年,在线的最右端,写上公元3000年,然后,在线的中间点右侧标上:公元元年。

看看你的年代数轴,公元前与公元是不是分得很清楚了呢?2.在你的数轴上标出我们学过的一些确切的年代,公元前1046年,公元1046年;公元前771年,公元771年;公元前221年,公元221年等相对称的时间,想一想,在这些年代里各发生过什么事。

3、我们现在生活在哪一年?你能从年代尺上找到它的位置吗?这一年,是属于哪一个世纪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公元前2010年,属于哪个世纪?二、学会知识归类:复习旧知识,最好把知识归类。

而归类知识常用的方法是列表。

活动二:让学生动脑动手,填写或设计表格,培养学生列表归类历史知识的能力。

[初中历史]公元纪年法教案 岳麓版(1)

[初中历史]公元纪年法教案 岳麓版(1)

《公元纪年法》教案活动案例一、活动主题公元纪年法知识及运算抢答赛。

二、活动目标1、了解公元纪年的由来。

2、学习正确的纪年方法。

3、培养科学、准确的思想和习惯。

4、了解纪年的类型,开阔视野,培养我们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能力。

三、活动资源教科书、普及性历史读物、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网、中学学科网、历史图片、记分板等。

四、活动准备1、参赛前,要通过各种渠道查阅大量的资料。

比如:图书馆藏书,课本,课外相关书籍,网络等。

2、查询足够的资料后,进行小组分工合作,交流所得资料与所悟知识,弄懂弄透公元纪年法及其运算方法。

3、设计公元纪年法的相关知识与运算的题目,进行训练,熟悉比赛题目以及比赛进程。

在参赛过程当中,只有各位同学密切配合,才能取得比赛的最终胜利。

五、活动过程1、全班同学分为甲、乙两队,以公元纪年法知识为依据分别进行准备。

每队推选数名同学,分别担任主持人、主要参赛选手、评分员和记分员。

两队将所收集到的资料及设计得题目写在纸条上或制成历史图片交给主持人。

2、必答部分。

先由甲队同学从主持人处抽出一张纸条,由主持人向全班宣读,乙队派人回答;然后再由乙队派人抽取纸条,由甲队同学回答,如此循环往复。

评分员可根据回答人的综合表现,如讲述内容是否完整、准确,语言表达是否生动等进行打分。

3、抢答部分。

由主持人宣读纸条上的题目或出示历史图片,两队用抢答器进行抢答,抢到方派同学回答。

抢答正确加分,抢答错误则扣分。

4、根据双方得分多少,评出优胜队。

最后,由主持人进行总结。

六、资料(例题及简析)1、问:现在我们所讲的“公元”是怎样来的呢?答:“公元”这一说法来源于欧洲。

欧洲人把传说中耶稣诞生的那一年定为公元的开始,即公元1年,以后的时间就以这一年为起点推算,到现在已有两千多年了。

欧洲人把这种纪年的方法传播到世界各地,公元纪年是当今世界上通用的纪年方法。

2、问:中国使用公元纪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答:中国最早使用公元纪年是在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时,当时的中华民国正式宣布采用公元纪年。

中国历史纪年法简介20090215(吴连号校本课程教案)

中国历史纪年法简介20090215(吴连号校本课程教案)

中国历史纪年法简介一、教学目标1.知道中国历史上常见的纪年法:帝号王号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岁星纪年法和太岁纪年法、 黄帝纪年法、民国纪年法、公历纪元法2.掌握干支纪年法、民国纪年法与公历纪元法的换算 二、教学过程郭沫若在抗日战争期间写了一篇著名的文章叫《甲申三百年祭》你知道写的是历史上的哪一年?温州百好乳品厂是吴百亨先生于民国17年创建的温州百好乳品厂创建于公元哪一年?中国近代历史上的“辛酉政变”“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分别指哪一年?1949年、1954年、1972年、2000、2008年用干支纪年法分别指哪一年?中国历史纪年法简介导入:学习历史,离不开对时间的了解和掌握,中学生应该了解一些历史纪年的基本常识,古今中外,历史纪年法多种多样,在此简单介绍几种有关中国历史纪年法的一些基本知识。

我国过去的各种纪年法,现代社会已很少使用。

一来现今社会已经离不开国际化,沿用老的历法已经不现实;二来象天干地支纪年法在民间多用于算命测字,带用浓重的迷信色彩,实在与科技现代社会格格不入。

但一个优秀的民族是不会抛弃她的历史和文化的。

特别是历史事件、诗词、字画等中,又出现大量古代近代的纪年法,对他的了解、熟悉还是很有必要的。

同时,各类考试也时有涉及。

如:开学历史考试题“温州百好乳品厂是吴百亨先生于民国17年创建的温州百好乳品厂创建于公元哪一年?” 很多同学换算错误,比较可惜。

不知同学们能否换算其他三道题? 不妨首先了解其中有哪些纪年法?1.帝号王号纪年2.年号纪年3.干支纪年比如康熙41年、建安25年等等。

鲁国史书《春秋》记录的是从“鲁隐公元年”到“鲁衰公十四年”的历史。

“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4.年号干支兼用如《扬州慢》“淳熙丙申”,“淳熙”为南宋孝宗赵年号,“丙申”是干支纪年;一、中国历史上常见的纪年法5.岁星纪年法和太岁纪年法“岁在玄枵”,第二年则记为“岁在娵訾”,6.黄帝纪年法对1911年,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推断为黄帝4609年。

《公元纪年法》微课教案

《公元纪年法》微课教案

《公元纪年法》微课教学设计课程目标:1.了解公元纪年法,形成正确的历史时间观念;2.培养正确的计算历史年代的能力。

教学重点:公元纪年法、时间的计算教学难点:年与世纪的转换、时间的计算、公元前某世纪的早期与晚期教学用具:PPT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都是出生于2000年以后的零零后,也都知道自己的属相,但有的时候我们会听到家长说:我们家孩子出生在2002壬午年,2014甲午年已经过了第一个本命年了......壬午、甲午、本命年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就涉及到中国传统纪年方法:干支纪年法。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的纪年方法,比如:公元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帝号纪年法、年号纪年法、民国纪年法,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公元纪年法。

2、出示目标(1)了解公元纪年法,形成正确的历史时间观念;(2)培养正确的计算历史年代的能力。

3、讲授新课(1)认识公元纪年现在世界上通用的纪年方法是“公元纪年”。

它是以传说中耶稣诞生的那一年作为公元元年,在这一年以前的称为公元前xx年,在这一年以后的称为公元xx 年。

公元元年往前推一年为公元前1年,往后推一年为公元2年,依次类推。

为了更直观,可以用年代尺表示:(注意,没有公元0年)“公元纪年”包括公元、世纪和年代三个要素。

我们现在生活在哪一年?你能在时间轴上找到它的位置吗?这一年,是属于哪一个世纪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如果我问你,公元前2001年,属于哪一个世纪?你会回答吗?我们就来认识这些要素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①世纪:一个世纪为100年。

公元 001年———100年公元 1世纪101年———200年公元 2世纪201年———300年公元 3世纪301年———400年公元 4世纪401年———500年公元 5世纪......2001年———2100年公元 21世纪通过观察这组年份与世纪的关系,我们不难发现:年份转换为世纪的方法是:千百位的数字+1。

②年代:一个年代是10年。

传统文化教案之纪年纪时

传统文化教案之纪年纪时

古代文化常识教案之纪年纪时教学目标一、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积累古代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文言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通过思考和练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索的能力。

教学重点:积累古代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文言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积累古代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文言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预习、合作讨论、梳理探究教学过程一、导课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远至日本、美国的唐人街,近至我们生活的细枝末节,无不彰显着中国古代文化魅力,这节课我将和大家一起来探究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中的纪年纪时。

二、纪年、纪月、纪时的具体方法(一)古代纪年的方法1.学生展示关于纪年的预习成果,教师总结如下:(1)天干地支纪年法,即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

如甲午战争,辛丑条约等。

(2)帝王年号纪年法自汉武帝开始,每个帝王登基,都为自己拟定一个富有一定寓义的年号,每个年号后再配上序数就成了一种纪年的形式。

如:乾隆三十九年,开元元年等。

所取定的年号大多孕含着吉祥之意,寄托了振兴国运,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望,如“康熙”就寄托了天下隆盛兴旺之意,再如“光绪”有光明永绪之愿。

2. 天干地支的计算方法计算方法:以2018年为例,天干:年份减去3再除以10的余数5为戊,地支:年份减去3再除以12的余数11为戌。

故而2018年为戊戌年。

课堂练习:2008然后就戊子年,2071年是什么年?(辛卯年)(二)古代纪月的方法挑选一个小组学生展示关于纪月的预习成果,其他组补充总结如下:1、序数纪月法如:如平地二月花者,深山则四月花。

《采草药》2、地支纪月法。

古人常用十二地支配十二个月,每个地支之前加上一个特定的“建”字,就成了一种纪月的方法。

如: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建子月,农历十一月)——杜甫《草堂纪事诗》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金陵瓦解。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公元纪年法》教学设计 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公元纪年法》教学设计 岳麓版

第 5 课活动课公元纪年法[知识与能力]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 历史的复习方法和技能[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的史观。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方式与方法]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教具]地图册、官渡、赤壁之战相关多媒体、三国鼎立图[授课过程]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2、导入新课:设计方案一:制作时间轴你可能知道公元1949年发生的事情,那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

但是你知道历史上有没有公元前1949年?公元前1949年和公元1949年有什么区别?3、讲授新课【做一做】1.请你在一张纸上,画一条长长的直线段,在线的最左端,写上公元前3000年,在线的最右端,写上公元3000年,然后,在线的中间点右侧标上:公元元年。

做好了吗?现在,你已经做成了一条时间轴了。

你这下知道公元前和公元的区别了吧?2.你能不能在你的时间轴上,按照时间顺序,把以下时间标示出来呢?公元前2200年公元前841年公元前221年公元 8年公元 220年公元 2200年【讲一讲】我们现在生活在哪一年?你能在时间轴上找到它的位置吗?这一年,是属于哪一个世纪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如果我问你,公元前2001年,属于哪一个世纪?你会回答吗?【想一想】2.公元前21世纪和公元21世纪的中国人民的生活有什么不同呢?用尽可能多的证据来证明你的观点,然后,大胆地和你的同学分享你的看法。

3.推举同学担任评判组长,评一评谁的发言更精彩。

【找一找】我们今天使用的公元纪年方法来自于西方,公元元年,传说是西方的上帝——耶稣诞生的时间。

初中历史年份计算方法教案

初中历史年份计算方法教案

初中历史年份计算方法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公元纪年法的基本原理;2. 掌握公元纪年法中世纪和年代的转换方法;3. 能够运用公元纪年法计算历史事件的发生年份;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历史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1. 公元纪年法的基本原理;2. 世纪和年代的转换方法。

教学难点:1. 公元纪年法中世纪和年代的转换;2. 运用公元纪年法计算历史事件的发生年份。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历史事件时间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准确地表达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2. 学生分享各自的想法,教师总结引入公元纪年法。

二、讲解公元纪年法(15分钟)1. 讲解公元纪年法的基本原理,即以耶稣诞生的年份为公元元年;2. 解释公元纪年法中世纪和年代的转换方法,即公元年份的前两位数为世纪数,后两位数为年代数;3. 举例说明公元纪年法中世纪和年代的转换过程。

三、练习公元纪年法(15分钟)1. 教师给出几个历史事件,要求学生运用公元纪年法计算其发生年份;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3. 集体讲解答案,并解析关键步骤。

四、应用公元纪年法(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运用公元纪年法计算教材中的历史事件发生年份;2. 各组汇报计算结果,教师点评并纠正错误;3. 学生总结公元纪年法的应用方法。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公元纪年法的基本原理和转换方法;2. 教师强调公元纪年法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性,提醒学生灵活运用。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运用公元纪年法计算教材中的几个历史事件发生年份;2. 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了公元纪年法的基本原理和转换方法,能够运用公元纪年法计算历史事件的发生年份。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历史时间观念。

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布置,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历史素养。

浙江省奉化中学校高中语文 第1讲 中国历史上几种常用的纪年法(4课时)教案 苏教版选修《中国古代文化

浙江省奉化中学校高中语文 第1讲 中国历史上几种常用的纪年法(4课时)教案 苏教版选修《中国古代文化

浙江省奉化中学校高中语文第1讲中国历史上几种常用的纪年法(4课时)教案苏教版《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选读》教学目标:1、知道中国历史上常见的纪年法:公元纪年法、封建纪年法、干支纪年法、民国纪年法等;2、掌握公元纪年法、干支纪年法、民国纪年法的换算。

教学内容:一、公元纪年法公元纪年,也称公历纪年,或基督纪年。

它以相传的耶稣基督诞生年即公元元年作为历史算起,在中国这一年正好是西汉平帝元始元年。

以这一年为界,在此以前的时间称公元前多少年,在此以后的时间和公元多少年,或直接称XX年(注意,不能写成公元后XX年)。

这就是公元纪年法。

我国从1949年起开始采用公元纪年,现在的教材实际上也是把各种纪年方法换算成公元纪年来表达历史时间的,因此,公元纪年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纪年方法。

与公元纪年相关的两个概念是“世纪”和“年代”。

每一个世纪为100年,从理论上讲,公元1年~公元100年为一世纪,公元101年~公元200年为第二世纪,…….,以此类推,但是按照习惯的用法,人们常把某个100年的最后一年作为下个世纪之首,如公元100年,人们并不把它作为一世纪的最后一年,而是把它作为二世纪的最初一年。

这样公元一世纪中剩下99年,变成公元1年~99年,以后的每一个世纪仍是100年,即二世纪变成公元100年~199年,三世纪变成200年~299年,……..。

公元前的世纪推算以此同理,所不同者,只是每一个世纪的推算要从绝对值大的年代向绝对值小的年代顺序进行,如公元前一世纪的为公元前99年到公元前1年。

判定某一年在哪个世纪时,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方法,即如果这个年份是两位数,即在1~99年间,那么这一年肯定是在公元一世纪里,如果这一年是三位数即在100~999年之间,那么把这一年的第一位数加上1,就可得到这一年所在的世纪。

例如公元618年,第一位数为6,6+1=7,所以这一年是在公元7世纪里。

如果这一年是四位数,即在1000以上,那么就以这一年的前两位数加上1,就可得到所在的世纪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朝乾隆帝
二、年号纪年法
中国在西汉武帝以前,历代帝王都是以自己 在位的时间计算年代。至汉武帝,首创以年号 纪年,定公元前140年为“建元”,这一年就 是“建元元年”,“建元二年”就是公元前 (?)年。此后中国古代文献就采用以皇帝 年号纪年的方法。从明代开始,一个皇帝只用 一个年号,直到清代灭亡。由于年号不变,人 们便用年号来代称某个皇帝。如康熙帝、乾隆 帝等。
孔子生于公元前 551年,卒于公元前 479年,他享年几岁?
72
西汉建立于公元前202 年,灭亡于公元9年, 西汉存在了多少年?
汉武帝
210
算 算 看


每10年称为一个“年代”
如1840年,我们称之为40年代
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年代看十位数


每100年称为一个“世纪”
今年是2013年,是什么世纪? 21世纪
小调查: 同学们的属相是 1999己卯 (兔) 2000庚辰(龙) 2001辛巳 (蛇) 2002壬午(马) 2011 辛卯(兔) 2012 壬辰(龙) 2013 癸巳(蛇)2014甲 午(马) 当你的属相的那一年再次来到的时候, 我们称之为“本命年”。。 这就涉及到一种纪年法:干支纪年法
纪年法: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2034 2035 2036 2037 2038 2039 2040 2041 2042 2043
清朝康熙帝
土尔扈特部明末清初时属于我国蒙古的 一部分,康熙帝时期迁徙到伏尔加河下 游生活。受沙皇的统治,但他们决不服 从。1771年,在首领渥巴锡的率领下, 一边战斗一边前进,在缺粮挨饿、疾病 流行的折磨下,历时半年,历尽千难万 险,付出人员减半的巨大牺牲,乾隆帝 年间终于踏上了家乡的故土,投入了祖 国的怀抱,清朝政府对其作了周到的照 顾、妥善的安置 。 康熙、乾隆是他们的名字吗? 康熙:爱新觉罗· 玄烨 乾隆:爱新觉罗· 弘历 康熙、乾隆是他们的什么?
年代转换为世纪的方法是:
千百位的数字+1
世纪
公元 1年———— 99年 100年———— 199年 200年————299年 公元 1世纪 2世纪 3世纪
900年————999年
1000年————1099年
10世纪
11世纪
1100年————1199年
12世纪
1900年————1999年 2000年————2099年
20世纪 21世纪
那么如何用世纪和年 代表示公元前551年、 公元前479年、公元 前202年和公元9年呢? 公元前551年——公元前6世纪50年代 公元前479年——公元前5世纪70年代 公元前202年—— 公元前3世纪 公元9年 —— 公元1世纪
• 一个世纪的三期之分 :“初期”、“中期”、 “后期” • 一般以一个世纪最初30年为“初期”, 之中40年称“中期”,最后30年为“后期”, (一个世纪的最后几年可以称为“末期”) • 两期之限 • 一个世纪前50年称上半期,后50年称下半期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公元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 年号纪年法:
国号纪年法:
公元纪年
现在世界上多数国家采用的纪年法
• 基督教传说中耶稣诞生的那一年。
公元1年
2013年
公元前
公元 元年
公元
年 代 尺
年 代 尺 数 轴
A
B
A
B
A
B
如何计算时间长度: (1)假如已知的两个时间都是公元前或都是公元 后,那么,计算时间的公式就是:A-B=C (2)假如已知的两个时间一个是公元前,一个是公元 后,那么计算时间的公式就是:A+B-1=C
青铜器时代
春秋战国时代
纪年法:
公元纪年法:2013年
干支纪年法:癸巳年 年号纪年法:康熙年间
青铜器时代,毛泽东时代
设计一个个性日历期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2030 2031 2032 2033
小知识
年号是我国古代皇帝纪年的名 称,如康熙、乾隆等; 庙号是古代皇帝死后,在太庙 立宗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唐太宗、 宋太祖、清世宗等; 谥号是我国古代帝王、贵族、 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给他另 追加的一个称号。如汉武帝等。


我们对于时代的划分要以某一方面的重要特征作为划 分的标准,我们还通常把一个较长的时段称为时代,
顺治——顺利治理,华夏一统的意思 康熙——康,安宁,熙,兴盛。万民康乐安宁, 天下兴盛 雍正——雍亲王得位正、为君正 乾隆——乾,天、仁,天道昌隆 嘉庆——庆,普天同庆。嘉亲王继位普天同庆、 盛世清平 道光——大道无疆,大道光辉 咸丰——咸,普遍、丰,富足、天下丰衣足食 同治——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共同治国 光绪——光明永续 宣统——宣承华夏之大统
三 国 时 代
刘备(公元161-公元223)
关羽(公元160-公元220
张飞(公元167—公元221)
请大家用“世纪”和 “年代”表述他们生 卒年
二、干支纪年法
天 甲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甲 乙 丙 丁 干 地 子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子 丑 支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