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II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2021年新课标Ⅱ物理高考试题(含答案)

2021年新课标Ⅱ物理高考试题(含答案)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一光滑大圆环固定在桌面上,环面位于竖直平面内,在大圆环上套着一个小环。

小环由大圆环的最高点从静止开始下滑,在小环下滑的过程中,大圆环对它的作用力 A .一直不做功 B .一直做正功 C .始终指向大圆环圆心 D .始终背离大圆环圆心15.一静止的铀核放出一个α粒子衰变成钍核,衰变方程为He Th U 42234902389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衰变后钍核的动能等于α粒子的动能B .衰变后钍核的动量大小等于α粒子的动量大小C .铀核的半衰期等于其放出一个α粒子所经历的时间D .衰变后α粒子与钍核的质量之和等于衰变前铀核的质量16.如图,一物块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保持F 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方向成60°角,物块也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 .32-B .63 C .33 D .2317.如图,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圆的直径与地面垂直。

一小物块以速度v 从轨道下端滑入轨道,并从轨道上端水平飞出,小物块落地点到轨道下端的距离与轨道半径有关,此距离最大时对应的轨道半径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A .g162vB .g82vC .g42v D .g22v 18.如图,虚线所示的圆形区域内存在一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P 为磁场边界上的一点。

大量相同的带电粒子以相同的速率经过P 点,在纸面内沿不同方向射入磁场。

若粒子射入速率为v 1,这些粒子在磁场边界的出射点分布在六分之一圆周上;若粒子射入速率为v 2,相应的出射点分布在三分之一圆周上。

不计重力及带电粒子之间 的相互作用。

大学物理II2-B试题及答案马丽珍

大学物理II2-B试题及答案马丽珍

中国海洋大学命题专用纸(附页A)中国海洋大学命题专用纸(附页C)2006-2007学年第 2 学期试题名称:大学物理II2 (B)共6页第 4 页三、计算题(共36分)10 C·m-3求距球心17、(本题12分)均匀带电球壳内半径6cm,外半径10cm,电荷体密度为2×55cm,8cm ,12cm 各点的场强.中国海洋大学命题专用纸(附页E)2006-2007学年第 2 学期试题名称:大学物理II2 (B)共6页第 6 页19、(本题12分)白光垂直照射到空气中一厚度为3800oA的肥皂膜上,设肥皂膜的折射率为1.33,试问该膜的正面呈现什么颜色?背面呈现什么颜色?四、简答题(共7分)20、(本题7分)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都包含了电子和光子的相互作用,试问这两个过程有什么不同?06-07学年第二学期大学物理II2(B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 (每题3分,共27分)1B 2C 3D 4B 5D 6B 7C 8A 9D二、填空题 (共30分)00010.()0,(2E (2,(2,(2,(2,(2(2,(2,(2(2sin sin 2,(2sin 2(26,(2(216.41(243(2r r r m E r rI I f qv lvtB t lvB t σεεεεμμα=⨯00R 分)(r)=分)11.分)分)分)12.分)0,分)2分)13.分)v B 分)14.分)分)15.分)明,分),分),分)三、计算题 (共36分)17. 均匀带电球壳内半径6cm ,外半径10cm ,电荷体密度为2×510-C ·m -3求距球心5cm ,8cm ,12cm 各点的场强.解: 高斯定理0d ε∑⎰=⋅q S E s ,02π4ε∑=q r E (4分)当5=r cm 时,0=∑q ,0=E(2分)8=r cm 时,∑q 3π4p=3(r )3内r - ∴ ()2023π43π4rr r E ερ内-=41048.3⨯≈1C N -⋅, 方向沿半径向外.(3分) 12=r cm 时,3π4∑=ρq -3(外r )内3r ∴ ()420331010.4π43π4⨯≈-=rr r E ερ内外 1C N -⋅ 沿半径向外. (3分) 18.两平行长直导线相距d =40cm ,每根导线载有电流1I =2I =20A ,如题图所示.求: (1)两导线所在平面内与该两导线等距的一点A 处的磁感应强度; (2)通过图中斜线所示面积的磁通量.(1r =3r =10cm, l =25cm).解:(1) 52010104)2(2)2(2-⨯=+=d I d I B A πμπμ T 方向⊥纸面向外 (6分)(2)取面元 r l S d d =612010110102.23ln 31ln 23ln 2])(22[1211-+⨯=πμ=πμ-πμ=-πμ+πμ=⎰lI l I l I ldr r d I r I r r r ΦWb (6分) 19.白光垂直照射到空气中一厚度为3800 oA 的肥皂膜上,设肥皂膜的折射率为1.33,试问该膜的正面呈现什么颜色?背面呈现什么颜色? 解: 由反射干涉相长公式有λλk ne =+22 ),2,1(⋅⋅⋅=k (4分) 得 122021612380033.14124-=-⨯⨯=-=k k k ne λ 2=k , 67392=λo A (红色) (2分) 3=k , 40433=λ oA (紫色) (2分)所以肥皂膜正面呈现紫红色.由透射干涉相长公式 λk ne =2),2,1(⋅⋅⋅=k (2分) 所以 kk ne 101082==λ 当2=k 时, λ =5054oA (绿色) (2分)故背面呈现绿色.四、简答题(共7分)20. 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都包含了电子和光子的相互作用,试问这两个过程有什么不同?答:光电效应是指金属中的电子吸收了光子的全部能量而逸出金属表面,是电子处于原子中束缚态时所发生的现象.遵守能量守恒定律.(4分)而康普顿效应则是光子与自由电子(或准自由电子)的弹性碰撞,同时遵守能量与动量守恒定律(3分).。

大学物理(A)II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大学物理(A)II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大学物理(A)II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已知氢原子从基态激发到某一定态所需能量为10.19 eV,当氢原子从能量为-0.85 eV的状态跃迁到上述定态时,所发射的光子的能量为参考答案:2.56 eV2.在气体放电管中,用能量为12.1 eV的电子去轰击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此时氢原子所能发射的光子的能量只能是参考答案:12.1 eV,10.2 eV和 1.9 eV3.氢原子光谱的巴耳末线系中谱线最小波长与最大波长之比为参考答案:5/94.已知垂直通过一平面线圈的磁通量随时间变化规律为Φ=100-6t(SI),则t时刻线圈中感应电动势ε= 。

参考答案:12t; 12.0t5.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等压过程中对外做功为200J。

若此种气体为单原子分子气体,则该过程中需吸热 J;若为双原子分子气体,则需吸热 J。

参考答案:500J;500###700J;700参考答案:条纹等间距但间距变小7.氦、氧、氨三种气体(均视为理想气体),它们的摩尔数相同,初始状态相同,若使它们在体积不变情况下吸收相等的热量,则温度升高最多和压强升高最少的分别是()参考答案:氦、氨8.5、参考答案:中央明条纹向上移动,且条纹间距不变9.处于平衡态A的一定量的理想气体,若经准静态等体过程变到平衡态B,将从外界吸收热量416 J,若经准静态等压过程变到与平衡态B有相同温度的平衡态C,将从外界吸收热量582 J,所以,从平衡态A变到平衡态C的准静态等压过程中气体对外界所作的功为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66J10.以上正确的断言是()参考答案:(3)参考答案:不产生干涉条纹12.1、参考答案:传播的路程不相等,光程相等13.选择七参考答案:等压过程14.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处在某一初始状态,现在要使它的温度经过一系列状态变化后回到初始状态的温度,可能实现的过程为()参考答案:先保持体积不变而使它的压强减小,接着保持压强不变而使它体积膨胀15.一瓶氦气和一瓶氮气(质量)密度相同,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相同,而且它们都处于平衡态,则它们()参考答案:温度相同,但氦气的压强大于氮气的压强16.若在某个过程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W随压强 p的变化关系为一直线(其延长线过W ~ p图的原点),则该过程为()参考答案:等容过程17.氢原子基态的电离电势和第一激发电势分别是参考答案:13.6V 和 10.2V18.其中正确的是()参考答案:(1)(2)(3)19.根据玻尔理论, 若将氢原子激发到n=5的状态, 则参考答案:可能出现10条谱线,分别属4个线系20.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其状态在V-T图上沿着一条直线从平衡态a改变到平衡态b(如图所示)。

大学物理II练习册答案16

大学物理II练习册答案16

大学物理I I练习册答案16-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大学物理练习 十六一、选择题1.一束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到一单缝AB 上,装置如图,在屏幕D 上形成衍射图样,如果P 是中央亮纹一侧第一个暗纹所在的位置,则BC 的长度为 [A ](A) λ (B)λ/2 (C) 3λ/2 (D) 2λ解: P 是中央亮纹一侧第一个暗纹所在的位置,λθk a C B ==sin (k=1)2.单缝夫琅和费衍射实验中,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宽度为a=4λ的单缝上,对应于衍射角为300的方向,单缝处波阵面可分成的半波带数目为 (A) 2个 (B) 4个 (C) 6个 (D) 8个 [B ]解: 0304sin ===θλλθa k a 可得k=2, 可分成的半波带数目为4个.3.根据惠更斯—菲涅耳原理,若已知光在某时刻的波阵面为S ,则S 的前方某点P 的光强度决定于波阵面S 上所有面积元发出的子波各自传到P 点的 (A ) 振动振幅之和。

(B )光强之和。

(B ) 振动振幅之和的平方。

(D )振动的相干叠加。

[D ]解: 所有面积元发出的子波各自传到P 点的振动的相干叠加.4.在如图所示的单缝夫琅和费衍射装置中,设中央明纹的衍射角范围很小。

若C屏fD LABλ使单缝宽度a 变为原来的23,同时使入射的单色光的波长λ变为原来的3/4,则屏幕C 上单缝衍射条纹中央明纹的宽度x ∆将变为原来的 (A) 3/4倍。

(B) 2/3倍。

(C) 9/8倍。

(D) 1/2倍。

(E )2倍。

[ D ]解5.在如图所示的单缝夫琅和费衍射装置中,将单缝宽度a 稍稍变宽,同时使单缝沿y 轴正方向作微小位移,则屏幕C 上的中央衍射条纹将 [C ](A) 变窄,同时向上移; (B) 变窄,同时向下移; (C) 变窄,不移动;(D) 变宽,同时向上移; (E) 变宽,不移动。

物理学II习题答案

物理学II习题答案

安徽农业大学2014生物制药《物理学II习题》院(系)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生物制药学号********姓名董世峰授课教师郭守月(安徽农业大学应用物理系编)安农大2014生药第一章 流体的运动一、填空题1、连续性原理的实质是 质量流 和 体积流 守恒。

2、理想流体忽略了实际流体的 可压缩性 和 黏滞性 。

3、直径0.8m 的总管中水流速为1m/s ,则四根直径均为0.4m 的分管中水流速为 1 m/s 。

4、横截面积为梯形的水渠,底宽2m ,水面宽4m ,水深1m ,它有两个截面也为梯形的分支,都是底宽1m ,水面宽2m ,水深0.5m ,水在分渠中流速都是0.3m/s ,问总水渠中水的流速是 0.15 m/s 。

5、牛顿粘滞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S dxdv f ∆=η。

6、半径为r 的水滴在空气中以速度v 下落,若空气的粘滞系数η,则水滴受到的粘滞阻力为rv πη6。

二、单项选择1、设理想流体在水平管道中作稳定流动,且管道截面粗细不均匀,则细处的流速和压强为:( B )A 、流速大,压强也大B 、流速大,压强小C 、流速小,压强大D 、难以判断2、如图盛有液体的开口容器,侧壁上开有一小孔,小孔面积远小于容器的截面积,则小孔处的液体流速为:( C )。

A 、A gh 2B 、B gh 2C 、)(2A B h h g -D 、)(2B A h h g +3、水平的玻璃流管,由截面均匀但大小却不相同的A 、B 、C 三段串联而成,水从A 段流入,从C 段流出,若三段管壁上各有一小孔,水流动时A 段小孔有气泡出现,B 段小孔有水射出,C 段小孔不射水也无气泡出现,设水为理想流体,则三段管中内径最大的是:( B )。

A 、 A 段B 、B 段C 、 C 段D 、无法判断4、实际流体的粘滞系数η是由:( A )A 、 由流体本身性质决定,与温度有关B 、 由流体本身性质决定,与温度无关C 、 与温度有关,与流体本身性质无关D 、 与温度无关,与流体本身性质无关大学物理——dsf 天涯沦落人gH S S 221三、计算题1、变截面水平小管宽部分的截面积S 1=0.08cm 2,小管窄部分截面积S 2=0.04 cm 2,小管中的压强降落是25Pa ,求宽管中液体流动速度0V (已知液体密度为1059.5kg/m 3)。

2023年高考新高考全国II卷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高考新高考全国II卷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高考新高考全国II卷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选项符合原子核强力的作用特点?A. 引力B. 电磁力C. 弱力D. 共振力2. 鱼的鳞片可以起到保护鱼的内部器官的作用,这是因为鱼的鳞片具有以下哪种性质?A. 导电B. 弹性C. 耐热D. 光滑3. 下列哪种材料可以用于制作防辐射服?A. 棉布B. 合金C. 塑料D. 陶瓷4. 质点沿$x$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设$t=0$时刻的速度为$v_0$,加速度为$a$,则$t$时刻的速度$v$与初始速度$v_0$的关系为?A. $v = v_0 + at$B. $v = v_0 + 2at$C. $v = v_0 + a^2t$D. $v = v_0 + at^2$5. 物体的重心是指?A. 物体的质心B. 物体的质量C. 物体的体积D. 物体的表面积二、填空题1. 一辆汽车以40 m/s的速度行驶5 s,速度在此过程中的变化率是8 m/s²。

8 m/s²。

2. 机械能守恒适用于力学能和势能都变化的力学系统。

力学能和势能都变化的力学系统。

3. 加速度的单位是m/s²。

m/s²。

4. 物体在自由下落过程中,重力做的功等于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增量。

重力势能的增量。

5. 在电路中,电流强度的单位是安培。

安培。

三、解答题1. 请简要解释波动现象中的“衍射”和“干涉”现象。

衍射是指波沿着障碍物边缘传播时,波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导致波的形状在障碍物后方发生扩散的现象。

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波同时作用于同一区域,导致波的叠加,并形成新的波形的现象。

2. 当一物体从地面抛出时,最高点处速度为0,为什么还能够上升一段距离?当物体抛出时,它受到向上的初速度和重力的作用。

初速度提供了足够的动能,使物体能够克服重力的影响上升一段距离。

然后由于重力的作用,物体逐渐减速并下落。

3. 请简要解释电路中的串联和并联。

串联是指将电子器件或电池的正极与负极相连,依次排列在一条线上的方式连接的电路。

大学物理II练习册答案7

大学物理II练习册答案7

大学物理练习 七一、选择题:1.关于电场强度定义式0/q F E=,下列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A) 场强E的大小与试探电荷q 0的大小成反比.(B) 对场中某点,试探电荷受力F与q 0的比值不因q 0而变.(C) 试探电荷受力F 的方向就是场强E的方向.(D) 若场中某点不放试探电荷q 0,则F =0,从而E=0. [ ][ B ]2.四条皆垂直于纸面的载流细长直导线,每条中的电流皆为I 。

这四条导线被纸面截得的断面,如图所示,它们组成了边长为2a 的正方形的四个角顶。

每条导线中的电流流向亦如图所示,则在图中正方形中心O 点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A) .20I a B πμ=(B) .22I aB πμ= (C) B=0. (D) B=.0I aπμ [ C ] 3. 在真空中有一根半径为R 的半圆形细导线,流过的电流为I ,则圆心处的磁 感强度为(A) R I π40μ. (B) R I π20μ. (C) 0. (D)RI40μ . [ D ]二、填空题:1. 有一个球形的橡皮膜气球,电荷q 均匀地分布在表面上,在此气球被吹大的过程中,被气球表面掠过的点(该点与球中心距离为 r ),其电场强度的大小将由 变为 。

解:变为 0 。

2.如图所示,一长为10 cm 的均匀带正电细杆,其电荷为1.5×10-8C ,试求在杆的延长线上距杆的端点5 cm 处的P 点的电 场强度 。

解: 设P 点在杆的右边,选取杆的左端为坐标原点O ,x 轴沿杆的方向,如图,并设杆的长度为L .P 点离杆的端点距离为d .在x 处取一电荷元d q =(q /L )d x ,它在P 点产生场强Ia()()20204d 4d d x d L L x q x d L q E -+π=-+π=εεP 点处的总场强为()()d L d qx d L x L q E L +π=-+π=⎰00204d 4εε代入题目所给数据,得E =1.8×104 N/CE 的方向沿x 轴正向.3.一长直螺线管是由直径d=0.2mm 的漆包线密绕而成。

物理2

物理2

物理2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19-21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在物理学发展史上,许多科学家通过恰当地运用科学研究方法,超越了当时研究条件的局限性,取得了辉煌的研究成果,下列表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 .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首先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B .库仑利用库仑扭秤巧妙地实现了他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规律的研究C .亚里士多德设计了理想斜面实验 ,论证了运动不需要力产生,也不需要力维持D .法拉第发现电流的磁效应,这和他坚信电和磁之间一定存在着联系的哲学思想是分不开的15.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θ、质量为M 的斜劈上.物块与斜劈和斜劈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现对物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 ,如果物块和斜劈都仍处于静止状态,则( )A .物块受到的合外力增大B .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可能减小C .水平恒力F 不可能大于mg sin θ+μmg cos θcos θ-μsin θD .水平恒力F 可能大于μ(m +M )g16.如图所示,将a 、b 两小球以大小为20 5 m/s 的初速度分别从A 、B 两点相差1 s 先后水平相向抛出,a 小球从A 点抛出后,经过时间t ,a 、b 两小球恰好在空中相遇,且速度方向相互垂直,不计空气阻力,取g =10 m/s 2,则抛出点A 、B 间的水平距离是( )A .80 5 mB .100 mC .200 mD .180 5 m17.假设将来人类登上了火星,考察完毕后,乘坐一艘宇宙飞船从火星返回地球时,经历了如图所示的变轨过程,则有关这艘飞船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飞船在轨道I 上运动时的机械能大于在轨道II 上运动时的机械能B .飞船绕火星在轨道I 上运动的周期跟飞船返回地面的过程中绕地球以轨道I 同样的轨道半径运动的周期相同C .飞船在轨道III 上运动到P 点时的加速度大于飞船在轨道II 上运动到P 点时的加速度D .飞船在轨道II 上运动时,经过P 点时的速度大于经过Q 点时的速度18.如图所示,光滑圆环可绕竖直轴O 1O 2旋转,在圆环上套一个小球,实验时发现,增大圆环转速,小球在圆环上的位置升高,但无论圆环转速多大,小球都不能上升到与圆心O 等高的N 点.现让小球带上正电荷,下列措施可以让小球上升到N 点的是( )A .在空间加上水平向左的匀强磁场B .在空间加上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C .在空间加上方向由圆心O 向外的磁场D .在圆心O 点放一个带负电的点电荷1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灯泡a 、b 、c 完全相同,其电阻均大于电源内阻r ,当变阻器滑片从变阻器中点向左移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A .b 灯消耗的电功率增大.B .c 灯两端的电压减小.C .电源内部发热功率增大.D .a 灯变暗.20.如图所示,d 处固定有负点电荷Q ,一个带电质点只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射入此区域时的轨迹为图中曲线abc ,a 、b 、c 、d 恰好是一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则有( )A .a 、b 、c 三点处电势高低关系是φa =φc >φbB .质点由a 到c ,电势能先增加后减小,在b 点动能最小C .质点在a 、b 、c 三点处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2D .若将d 处的点电荷改为+Q ,该带电质点的轨迹仍可能为曲线abc21.如图所示,在水平面内直角坐标系xOy 中有一光滑金属导轨AOC ,其中曲线导轨OA 满足方程y =L sin kx ,长度为π2k的直导轨OC 与x 轴重合,整个导轨处于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中.现有一长为L 金属棒从图示位置开始沿x 轴正方向以速度v 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金属棒单位长度的电阻为R 0,除金属棒的电阻外其余部分电阻均不计,棒与两导轨始终接触良好,则在金属棒运动至AC 的过程中( )A .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为e =BvL sin kvtB .感应电流逐渐减小C .闭合回路消耗的电功率逐渐增大D .通过金属棒的电荷量为πB 2kR 0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174分)22.(6分)如图甲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当小车在1条橡皮筋的作用下沿木板滑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 .当用2条、3条…橡皮筋重复实验时,设法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所做的功分别为2W 、3W ….(1)图中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________V 的交流电.(2)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如下:长木板、小车、橡皮筋、打点计时器、纸带、电源等,还缺少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3)在正确操作的情况下,某次所打的纸带如图乙所示.打在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为了测量橡皮筋做功后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________部分进行测量(根据纸带中字母回答),小车获得的速度是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3. (9分)小汽车仪表台内的鼓风机靠的是一种电动势约为10V,内阻约为30Ω的电池驱动的,已知该电池允许输出的最大电流为55mA,为了测定这个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电路进行实验,图中电流表的内阻R A =15Ω,R 为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Ω,R O 为定值电阻,对电源起保护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农业大学2014生物制药《物理学II习题》院(系)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生物制药学号姓名董世峰授课教师郭守月(安徽农业大学应用物理系编)第一章 流体的运动一、填空题1、连续性原理的实质是 质量流 和 体积流 守恒。

2、理想流体忽略了实际流体的 可压缩性 和 黏滞性 。

3、直径0.8m 的总管中水流速为1m/s ,则四根直径均为0.4m 的分管中水流速为 1 m/s 。

4、横截面积为梯形的水渠,底宽2m ,水面宽4m ,水深1m ,它有两个截面也为梯形的分支,都是底宽1m ,水面宽2m ,水深0.5m ,水在分渠中流速都是0.3m/s ,问总水渠中水的流速是 0.15 m/s 。

5、牛顿粘滞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S dxdvf ∆=η。

6、半径为r 的水滴在空气中以速度v 下落,若空气的粘滞系数η,则水滴受到的粘滞阻力为rv πη6。

二、单项选择1、设理想流体在水平管道中作稳定流动,且管道截面粗细不均匀,则细处的流速和压强为:( B ) A 、流速大,压强也大 B 、流速大,压强小 C 、流速小,压强大 D 、难以判断2、如图盛有液体的开口容器,侧壁上开有一小孔,小孔面积远小于容器的截面积,则小孔处的液体流速为:( C )。

A 、A gh 2B 、B gh 2C 、)(2A B h h g - D 、)(2B A h h g +3、水平的玻璃流管,由截面均匀但大小却不相同的A 、B 、C 三段串联而成,水从A 段流入,从C 段流出,若三段管壁上各有一小孔,水流动时A 段小孔有气泡出现,B 段小孔有水射出,C 段小孔不射水也无气泡出现,设水为理想流体,则三段管中内径最大的是:( B )。

A 、 A 段B 、B 段C 、 C 段D 、无法判断 4、实际流体的粘滞系数η是由:( A ) A 、 由流体本身性质决定,与温度有关 B 、 由流体本身性质决定,与温度无关 C 、 与温度有关,与流体本身性质无关 D 、 与温度无关,与流体本身性质无关gH S S 221三、计算题1、变截面水平小管宽部分的截面积S 1=0.08cm 2,小管窄部分截面积S 2=0.04 cm 2,小管中的压强降落是25Pa ,求宽管中液体流动速度0V (已知液体密度为1059.5kg/m 3)。

解:0V = 0.13 m/s2、某大楼统一由铺设在地下的自来水管道供水,若打开二楼的水龙头,测得水流的速度为12.0m/s ,求打开一楼的水龙头时水流的速度。

(假设大楼的楼层高为4米)解:15.0 m/s3、在一个开口截面积很大的容器底部开一个小孔,若容器内盛有深为H 米的水(视为理想流体),且假设容器开口截面积1S 远大于小孔面积2S ,求容器内的水流尽所需要的时间。

解:4、如图,管内的水(视为理想流体) 从A 经B 、C 流向D ,已知在C 处的水流流速为0.20m/s ,B 、C 处的截面积分别0.01m 2,0.06m 2(为计算方便,近似认为图中U 型管口在同一水平线上),求:① B 处的水流流速。

② P C -P B 为多少? ③ U 型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差h 为多少?(已知水银的密度为33/106.13m kg ⨯,水的密度为33/101m kg ⨯)解:①1.2 m/s ②700 Pa ③5.7 mm第二章 液体的表面现象1、液体的表面有 收缩 趋势,即存在 表面张力 作用,其大小可表示为L f α=,其中比例系数α称为 表面张力系数 ,它的单位是 N/m 或 J/㎡ 。

2、为估计液体表面积改变时表面能的变化,试计算在20oC 时半径为mm r 3102-⨯=的许多小水滴融合成一个半径为mm R 2=的大水滴时所释放的能量为J 3107.3-⨯。

3、影响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因素有① 液体的性质 、② 杂质情况 、③ 温度 、④ 相邻物质化学性质 。

4、刚刚在水面下,有一直径为m d 5101-⨯=的球形气泡,若水面上的气压为25/101m N p ⨯= ,设水的表面张力系数为m N /10733-⨯=α,则气泡内压强为Pa 510292.1⨯。

5、在水面下h 米处有一半径为R 的气泡,则该气泡内的压强=1p RP gh αρ20++,(设水面上的气压为 p ),若该气泡等温上升,并在液面上成为一半径为r 的液泡时,则此液泡内的压强=2p rP α40+。

(其中水的密度为ρ,表面张力系数为α。

)6、理想流体是假设的理想模型,它突出了流体的 流动性 性质,而忽略了黏滞性 和 可压缩性 性质。

当研究液体的润湿现象时,液体被视为理想流体还是实际流体?答: 实际流体 。

7、空气中一个肥皂泡,水中一个气泡,其曲率半径均为R ,设肥皂水的表面张力系数为1α,水的表面张力系数为2α,则空气中的肥皂泡与水中气泡的内外压强差分别为R 14α和R22α。

8、一个U 型玻璃管如图所示,粗管和细管的管道内半径分别为R 和r ,若假设弯曲液面的接触角都为0=θ,则两边水面的高度差h 为gRgr ραρα22-。

9、空气中有一盛水的毛细管,管的上下两端都开口,已知管内水柱高度为h ,水的表面张力系数为α,水的密度为ρ,且 p p p E A ==,C 为管内水柱的中点,假设弯曲液面的接触角 0=θ。

毛细管的内半径为r ,水柱下端弯曲液面的曲率半径为R ,则=C p 220gh R P ρα-+或220ghr P P Cρα+-=。

10、有两个内径不同的玻璃毛细管,若同插入水中,其管内液面高度差为cm 6.2,若将水换成酒精时,两毛细管中的液面高度差为cm 0.1,已知m N /10733-水=⨯α,则=酒精αm N /102.22-⨯。

(设弯曲液面的接触角均为0=θ,33/108.0m kg ⨯=酒ρ)11、玻璃毛细管的内径(直径)为cm d 08.0=,将其插入水中,水在管中上升高度为cm 7.3,则水的表面张力系数α为m N /104.73-⨯。

(设接触角 0=θ)12、毛细管插入水中,水上升的高度为h ,若使毛细管仅露出水面2h,水是否会从管内喷出? 答:不会 。

第三章 热力学基础一、选择:1、下列说法哪个正确? ( B )A 、系统含有热量B 、系统含有内能C 、系统含有功D 、一定量的单原子气体温度愈高,内能愈大2、下列几组物理量中,全部为过程量的是 ( C )A 、P 、Q 、UB 、 W 、Q 、SC 、 W 、QD 、 W 、Q 、T 、U3、两容器分别盛有两种不同的理想气体,若它们的压强和体积相同。

则两气体A 、内能一定相等B 、内能一定不相等,因为它们的温度可能不等C 、内能一定不相等,因为它们的质量可能不等D 、内能一定不相等,因为它们的分子数可能不等 4、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a 状态变化至b 状态可经历三种过程:b c a →→;b a →;b d a →→。

三种过程中气体对外作功:( C )A 、acb W <ab W <adb WB 、ab W <acb W <adb WC 、adb W <ab W <acb WD 、acb W <adb W <ab W5、已知0oC 、1atm 下,某单原子理想气体的体积为22.4L ,分别经历等温、绝热过程将其压缩至16.8L ,气体分别需作功 ( D )A 、 -8J ,-91JB 、 -8J ,-22JC 、 -285J ,-719J .D 、 -653J ,-719J6、理想气体的定压摩尔热容P C 大于定体摩尔热V C ,这是由于:( B ) A 、膨胀系数不同 B 、膨胀时气体需要对外界作功 C 、分子间引力作用 D 、膨胀速度不同7、某理想气体状态变化时,其内能U 随压强P 的变化关系如图中直线AB 所示,则从状态A 至状态B 可能的变化过程为:( B )A 、等温过程B 、等容过程C 、等压过程D 、绝热过程8、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由平衡态A 变化至平衡态B ,无论经过什么过程,系统必不可能的结果是 ( D )A 、对外作正功B 、内能增加C 、从外界吸热D 、向外界放热9、某卡诺热机,高温热源的温度为800K ,循环效率为40%,则该热机低温热源的温度为 ( A )A 、480KB 、484KC 、961KD 、589K 10、下列说法中唯一正确的是( A ) A 、热机的效率可表达为1Q W =ηB 、可逆热机的效率可表达为121T T -=η C 、两条绝热线与一条等温线可以构成一个循环PD 、一条等温线与一条绝热线可以相交两次二、填空1、热力学系统吸热后,内能是否一定增加?举例说明。

不一定;略 。

若系统对外作功是否一定从外界吸热? 举例说明。

不一定;略 。

2、某理想气体的比热容比33.1=γ,则其定压摩尔热容量P C 为1115.33--⋅⋅K mol J ,定体摩尔热容量V C 为1193.24--⋅⋅K molJ 。

3、理想气体的初状态为( P 、 T ),经过绝热膨胀后,体积增至原来的3倍,设该理想气体的比热容比为γ,则膨胀后温度为03P γ-,压强为013T γ-。

4、如图所示,理想气体的状态在123→→的变化过程中,气体的内能会 增加 (增加,减少)。

气体是从外界吸热还是向外界放热?吸热 。

5、热机的循环效率可用公式1211Q Q Q Q W -==η表示,则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涵义分别是什么?W 系统对外做的净功 、 1Q 从高温热源吸收的热量 、2Q 放到低温热源的热量6、卡诺循环需要两个恒温热源,分别是 高温热源 和 低温热源 ,卡诺循环共由两个 等温 过程和两个 绝热 过程构成。

7、工作物质经过卡诺热机循环,从高温热源中吸收的热量,有3/4放给了低温热源,则该卡诺循环效率为 25% 。

8、工作在0oC 与27oC 之间的卡诺致冷机,其致冷系数ω为 10 。

9、(1) 使系统对外界作功,却不从外界吸收热量,是否可能?试举例说明之。

解:有可能;举例略。

(2) 使系统与外界没有热量传递而升高系统温度,是否可能?举例说明之。

解:有可能;举例略。

三、计算题1、如图所示,1mol 氧气经历A C B A →→→的循环过程,其中B A →为等温过程,假设C 状态的温度为T 。

试求:1)B A → 过程中1Q 等于多少? C B →过程中2Q 为多少? A C →过程中3Q 为多少?2)该循环过程的效率η为多少?解:1)2ln 21PV Q =;PV Q 272-=;2)%9.9=η2、1mol 理想气体由状态1 变到状态2,可以经过如图所示的两个不同过程241→→和231→→,图中122P P =,122V V =。

已知该理想气体的定体摩尔热容量23RC V =,且状态1的温度为T ,求气体分别在这两个过程变化中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和对外所作的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