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塞米松静推方式效果观察
静推地塞米松引起全身针刺痛症状1例

十几 种参数 , 如: 血氧饱 和度 、 中心静 脉压 ( C V P) 、 有创或无 创 血压 、 呼吸 、 心率 、 脉搏 、 电量 、 电源等 , 其 中任何一 个参数超过 所设 阈值就会发出报警信号【 】 6 1 。因此可以依据患者 的实际情况
选择适宜的报警信号 , 及 时更换 电极 片或定 时检查 导线是 否脱 落, 从 而减少报警发生频。 重症监护 室的仪器报警具 有双重作 用 , 于患者而 言 , 可 以 为医护人员提供病情变化 的示警作 用 , 但 由于其频 发的“ 错 误
[ 1 0 ] 解明. I C U仪器设备管理体会I J 1 . 中国误诊学杂志 , 2 0 1 1 , l 1 ( 5 ) : 1 1 1 5 . f 1 1 ] 周红波. I C U呼吸机湿化器非故 障性报警 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 J J . 护 士进修杂志 , 2 0 0 9 , 2 4 ( 1 6 ) : 1 5 1 9 — 1 5 2 0 .
【 5 ] 吴俊 . I C U床边监护仪报警现状 的凋查 与分析[ Dj . 浙江大学 , 2 0 1 4 . [ 6 ] 陈香萍 , 吴俊 , 庄一渝 . 临床报警 危害 的研究 进展 『 J 1 . 护理 与康复 ,
2 0 1 5 , 1 4 ( 3 ) : 2 2 8 — 2 3 0 .
危及患者生命 。通过实施重症监护室 的报警管理制度 , 加强重
症监护室护士 的仪器使用培训 、医护人员合理设置报警 阈值 、 仪器 的维修与保养 、 各种仪器 的报警管理 , 避 免可预知性 报警 的发生 , 从 而有效解决仪器的报警问题。
参 考 文 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1 2 ] 叶冬英 , 石斌 , 叶 明荣 , 等. I C U床旁 血液净化 报警原 因分析及 处
地塞米松的研究方法_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地塞米松的研究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地塞米松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的重要药物,被认为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并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它主要通过影响体内的转录过程来发挥其药理效应。
随着对地塞米松的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对其研究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 文章结构本文按以下方式组织。
首先,我们将在引言部分简要介绍地塞米松的背景和重要性。
紧接着,第二节将详细介绍地塞米松的研究方法,包括研究对象、数据收集与整理以及实验设计与操作步骤。
然后,在第三节中将重点讨论所得到的研究结果,并进行数据统计与描述、实验结果解读以及结果比较与讨论。
接下来,在第四节中将评述地塞米松研究方法的优缺点,明确其局限性和可改进之处。
最后,在结论与展望部分,我们将总结文章主要结论,并提出后续研究建议和展望。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系统概述和解释地塞米松的研究方法,旨在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全面而清晰的指南。
通过深入分析地塞米松的研究方法,我们希望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对其药理机制和应用领域的理解。
此外,通过评估其优缺点,我们也可以为今后改进该研究方法提供参考。
最终,本文将为地塞米松相关研究奠定基础,并促进相关领域的发展。
以上即是引言部分内容的详细清晰描述。
2. 地塞米松的研究方法2.1 研究对象地塞米松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类固醇激素,常用于治疗各种炎症和免疫相关性疾病。
它通过抑制体内的炎症反应和免疫系统功能来发挥治疗作用。
因此,对地塞米松的研究方法主要集中在其药效、副作用和安全性等方面。
2.2 数据收集与整理在地塞米松的研究中,首先需要收集相关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地塞米松在不同条件下对目标细胞或组织的影响,例如对白细胞数量、体重、血压等指标的影响。
同时还需要收集患者接受地塞米松治疗后的临床资料,如药物使用剂量、治疗时长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变化情况。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实验观察、问卷调查和医学记录等方式获得。
收集到数据后,需要进行整理和编码,以便于后续分析和解读。
这份地塞米松使用总结,看过的人都收藏了

这份地塞米松使用总结,看过的人都收藏了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很广,但它效果好的同时也伴随着很多的不良反应,而且它的种类很多。
短效、中效、长效,各有不同的适应证。
地塞米松临床应用地塞米松属于长效糖皮质激素,它的抗炎、抗过敏和抗毒作用较泼尼松(中效)更强;水钠潴留不良反应更小,适合短期使用(长期应用可导致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可用于其他糖皮质激素反应不佳或无效的场合。
1. 过敏性休克在过敏性休克的抢救过程中,首先是肾上腺素,其次便是扩容和激素。
而在激素选择地塞米松或是甲强龙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甲强龙起效时间快,而地塞米松起效时间慢,应选择甲强龙,但临床工作中经常使用的却是地塞米松,关键在于在皮肤小血管分布浓度高,分布体积大,组织穿透力强,可有效减少渗出,缓解皮肤充血症状,对过敏性休克尤为适用。
用药方法:地塞米松10~20 mg静脉推注,可重复使用。
2. 严重感染大量抗菌药物配合使用可有良好的降温、抗毒、抗休克及促进症状缓解的作用,在应用有效抗菌药物治疗感染的同时可用地塞米松作辅助治疗;但是病毒性感染一般不用激素。
用药方法:一般剂量静脉注射每次 2~20 mg;静脉滴注时,应以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可2~6 h重复给药至病情稳定,但大剂量连续给药一般不超过72 h。
3. 地塞米松抑制试验1)午夜1 mg地塞米松抑制试验:试验当日8am测血皮质醇作为对照,12pm服地塞米松1 mg,次晨8am再测血皮质醇作为抑制值;2)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主要是筛查皮质醇增多症(即库欣综合征),属于定性试验,临床主要用于单纯性肥胖者与皮质醇增多症患者的鉴别诊断。
3)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属于定位试验,即对已确诊的皮质醇增多症(即库欣综合征)患者,进一步明确究竟是由垂体瘤所致的皮质醇增多症,还是由肾上腺肿瘤以及异位肿瘤所致的皮质醇增多症?前者为ACTH依赖性,后两者为非ACTH依赖性。
4. 血液病血液系统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等,地塞米松40 mg/d连用4 d治疗属大剂量冲击治疗;其单独或联合其他药物治疗MM、ITP、淋巴瘤和ALL的疗效确切,近年来已逐渐被纳入相关治疗指南或专家共识中。
地塞米松两种用法用于肿瘤患者化疗前一过性不良反应观察

注 :P < 0 0 . 5。
3 讨 论
地 塞 米 松 是 肾上 腺 皮 质 激 素类 药 。 具有 抗 炎 、 过 敏 、 抗 抗
风湿 、 免疫 抑 制 作 用 。一 般 使 用 方 法 为 静 脉 注 射 和 静 脉 滴 注 。 常 见 不 良反 应 有 精 神 症 状 : 快 感 、 动 、 妄 、 安 、 向 力 欣 激 谵 不 定 障 碍 , 可 表 现 为 抑 制 。长 期 使 用 可 引 起 以下 副 作 用 : 也 医源 性 库 欣 综 合 征 面容 和体 态 , 重 增 加 、 肢 浮 肿 、 体 下 紫纹 、 出血 倾 易 向 、 口愈合不 良、 疮 、 经紊乱 、 或 股骨 头缺血 性坏 死 、 创 痤 月 舷 骨 质 疏 松 及 骨 折 ( 括 脊 椎 压 缩 性 骨 折 、 骨 病 理 性 骨 折 )肌 包 长 、 无力 、 肌萎 缩 、 血 钾 综 合 征 、 低 胃肠 道 刺 激 ( 心 、 吐 ) 胰 腺 恶 呕 、 炎 、 化性 溃 疡 或 穿 孔 。但 是 对 于 其 在 肿 瘤 患 者 化 疗 前 预 防 消
明显 减 轻 一 过 性 不 良反 应 的 发 生 。
【 键 词 】 地 塞 米松 关
肿 瘤 患 者
过 性 不 良反 应
肿 瘤 患 者 化 疗 前 为 减 轻 化 疗 反 应 一 般 都 会 于 化 疗 前 3 i静 脉 应 用 地 塞 米 松 , 一 些 患 者 静 脉 注 射 地 塞 米 松 后 0r n n 有
[1 王 忠 减 .E忠 诚 神 经 外 科 学 [ ] 武 汉 : 北 科 学 技 术 出 版 社 , 1 M . 湖
2 0 :4 0 5 4 8
地塞米松的不良反应

欢迎阅读地塞米松的不良反应1:变态反应:1〉致过敏性休克:2例因“食物中毒“给予50%葡萄糖40ML,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出现面色苍白,脉细弱,出冷汗,血压下降,立刻停止推药,给予0.1%肾上腺素1mg肌肉注射,吸氧,等抗休克治疗,上述症状消失。
2〉致过敏性哮喘:1例因”急性气管炎“给予抗炎及对症处理,并给予地塞米松5mg静脉注射约5分钟患者感到胸闷,呼吸困难,双肺布满哮鸣音,经抗过敏及。
,平喘治疗后好转。
并确认有两次用“地塞米松”诱发支气管哮喘现象。
3〉致药疹:1例因关节痛口服地塞米松1。
5mg每日3次第2天上肢出现2~5分钱币大小的淡红色斑7个,渐变成紫红色斑局部瘙痒。
诊断为固定性药疹。
给予口服赛庚啶,甲氰咪胍,外擦炉甘石洗剂,1周后淡红色斑消退。
4〉尾骨部皮肤奇痒:1例输新鲜血前15分钟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mg静注时病人突然诉说骶尾部皮肤奇痒,持续1~2分钟,自行缓解。
此后又输新鲜血2次,仍给同样剂量地塞米松静脉注射,出现同样反映,第四次输血前未用地塞米松患者无上述表现。
2:神经系统反应:3例:患者均否认既往有精神病或精神病家族史。
一例患者因哮喘给予地塞米松20mg静脉滴注,出现欣快感,多语不安等精神症状。
后减至10mg/日静脉滴注,于第十天夜间患者突然从床上跃起,破窗跳出,坠楼身亡。
一例患者因“支气管哮喘肺性脑病”,给予地塞米松20mg静脉滴注。
次日出现幻听,烦躁不安,欣快,拒绝治疗等精神症状,并各破颈部血管、一例患者因高热,腹泻,神志不清1天,给予地塞米松40mg静脉滴注,约四小时后患者意识清醒,出现烦躁不安,拒绝治疗,并打人骂人等严重狂躁症状,经停止使用激素,并肌注安定和鲁米那纳,抗感染,补液支持治疗后患者恢复正常。
考虑糖皮质激素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可影响脑内多种神经递质,尤其是阻碍5—色胺系统的活动,并促进儿茶酚胺系统的活动,延长中枢神经突触传导的潜伏时间,致使失眠,欣快,激动,幻觉,狂躁等够精神失常。
兽医临床正确使用地塞米松方法

文 ⊙肖和良 湖南省洞口县畜牧水产局
1 地塞米松药物药理作用 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简称DXM),是一种
人工合成的皮质类固醇,为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对 垂体-肾上腺抑制作用较强,是目前兽医临床上应用最 广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它具有抗炎、抗休克、 抗过敏、抗毒素等广泛的药理作用。
人医临床上将地塞米松用于眼、皮肤、哮喘、炎 症、过敏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疾病,人医临床比 兽医临床上应用更广泛。
疡,甚至大出血和胃穿孔的可能。 因此,兽医临床中很多养猪场把地塞米松作为
常规退热药使用,甚至当成万能药逢病必用是不可取 的,会造成上述严重的不良后果。
4 洞口县兽医临床使用地塞米松病例介绍与评判 病例一 2007年8月9日,湖南省洞口县竹市职业
中学猪场有4栏中、大猪发病,高热不退,体温高达 42~43℃,呼吸紧张,耳部、腹部变色发紫,诊断为 高热病(当时称“南方高热病”,2008年才定为“猪高 致病性蓝耳病”,每头用磺胺嘧啶钠10mL,每天2次, 肌注,另用地塞米松6mg/次,肌注,每天2次。第2天 开始发生死猪现象,未见好转。第4天在县畜牧水产局 指导下,停止上述用药,改用中药处方为大黄粉30g、 大青叶30g、蒲公英30g、青蒿20g、连翘20g、栀子 20g、千里光30g、生石膏50g、黄苓30g、黄芪30g(1 头50kg重生猪用量)煎药口服治疗,1个星期后才控制 了疫情。
(3)大剂量连续用药超过1周,应逐渐减量,缓 慢停药,以免出现疾病复发或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症 状。 2.2 地塞米松类药物适用症
小剂量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静推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 摘要 】 目的 预 防化疗药物静 脉用 药引起的静脉炎 , 使化疗计划顺利进行 , 减轻患者痛苦 , 提高 生存质量 。方法 观察组输 注化疗药 物前 用 2 % 利多卡 因 0 . 5 ml +地塞米松 5 mg 静推。对照组输注化疗
药物前不作任何 处理 , 按 医嘱给药 。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 1 1 . 1 %, 较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 3 8 . 9 % 输注化 疗药物 前用 2 % 利多卡 因 0 . 5Ⅱ d +地 塞米松 5 明显降低 , 差 异具有 统计学 意义 < O . 0 5 ) 。结论
mg 静推 , 能大大 降低化疗药物 引起 的静 脉炎 , 减少 患者 的痛 苦 , 顺利完成化疗方 案。
【 关键词 】 小 剂量 ; 利多卡因 ; 地塞米松 ; 化疗性静脉炎 化疗导致的静脉炎在 临床 常有 发生 。不仅增加 了患者 的
( 尸 < 0 . 0 5素类药物 ,
因O . 5 m l +地塞米松 5 m g 静推 , 患者均无使用利 多卡因及地 骨下 中心静 脉置管或 P I C C导管输 入。使患者 顺利地完 成各 塞米松 的禁忌症 , 化疗药物顺 序按医嘱给药 。对照组在输注 疗程 化疗 。地塞米松与利多卡 因在化 学治疗中能有效地预 防 化疗药物前不作 任何 护理处理 , 化疗药 物顺 序按医嘱给药 。 和减少静 脉炎的发生 , 最大 限度 地减少 患者的痛苦 , 保护 患 1 . 2 . 3 血管选择 两组患者均选取 上肢 弹性 好 , 管径粗 、 直、 者顺 利完成化疗计划 , 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 回流通畅 , 并避 开关 节 、神经 和韧带附近 的静 脉建立输 液通 3 . 4 护 理 路, 并采用静 脉留置针输液治疗 。 要求 护士有丰 富的临床经验 , 工作 中重视多西他赛 的配
使用地塞米松需谨慎!盘点常见适应症及6个使用误区

使用地塞米松需谨慎!盘点常见适应症及6个使用误区地塞米松自1959 年上市以来,已成为最受欢迎的两种口服生物可利用的糖皮质激素之一(另一种是泼尼松)。
现已发现其对风湿性疾病、严重过敏、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感染等均有一定疗效。
但是在临床实践中,地塞米松不乏存在一些使用误区,需要不断的进行论证探索。
01地塞米松的常见适应症1、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目前感染相关疾病中,推荐地塞米松主要用于常见的两大类感染: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
(1)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对于怀疑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的患者,如果没有病原学证据,临床表现及脑脊液检查又像是链球菌感染时,在开始抗生素治疗前或首剂抗生素应用后的短时间内可给予地塞米松辅助治疗。
一旦病原学确定不是肺炎链球菌感染应立即停止激素治疗。
对于耐药肺炎链球菌,仍然建议使用地塞米松减轻炎症。
但地塞米松辅助治疗不用于已经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成人患者,因为它不太可能改善患者结局。
【用法用量】:推荐的方案为:静脉给予地塞米松0.15 mg/(kg·d),1 次/6 h,持续 4 d。
(2)结核性脑膜炎(TBM):各大国际指南一致推荐对 TBM 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患者无论病情轻重都应该接受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
【用法用量】:地塞米松成人用量:0.3 ~ 0.4 mg/(kg·d),持续2 周,然后在第 3 周给予0.2 mg/(kg·d),第 4 周给予0.1 mg/(kg·d),此后 4 mg/d,并且每周将日剂量减少 1 mg;总疗程约 8 周。
2、在过敏/自身免疫性相关疾病中应用(1)系统性红斑狼疮:存在危象时通常需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
甲泼尼龙500 ~ 1000 mg/d × 3 d,序贯泼尼松0.5 ~ 1 mg/(kg·d),疗程4 ~ 8 周。
对重症神经精神狼疮,包括横贯性脊髓炎在内,在排除中枢感染的情况下,可鞘内注射地塞米松10 mg/甲氨蝶呤10 mg,每周 1 次,共 3 ~ 5 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塞米松不同静推方式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静推地塞米松对患者的影响。
方法:将58例静推地塞米松的病人随机分成A、B两组(A组28例、B组30例),静推地塞米松均为5mg。
地塞米松5mg 静推;将地塞米松5mg直接从茂菲氏滴管注入。
比较静推前及静推后的变化。
结果:A组静推前后心率、胃肠反应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B组静推前后心率、胃肠反应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
结论:直接静推地塞米松可引起患者心率加快,心慌明显,恶心、呕吐明显。
采用B组静推地塞米松,既可保证患者安全,又可减轻护士劳动强度。
【关键词】地塞米松静脉注射不良反应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13年10月~2014年5月我科收治需行静推地塞米松的患者58例。
男32例,女26例,年龄26~78岁,将患者随机分成A、B二组,采用不同的静推方法静推地塞米松。
1.2方法:A组(20例)用2ml空针直接静推地塞米松5mg;B组(22例)用2ml空针将地塞米松5mg直接注入茂菲氏滴管内,至滴完。
静推时间均选择在每天同一时段(8:00~10:00)进行。
1.3观察指标:分别与静推前及静推后观察心率、胃肠道等反应。
心率次数均测1分钟。
2.结果
表1 两种静推地塞米松前后患者情况的比较
组别心率恶心心慌
[次/分] [例] [例]
A组静推前72 0 0
静推后78 9 19
B组静推前68 0 0
静推后70 0 0
A组静推地塞米松前后心率、胃肠反应、心慌及面色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B组静推前后心率、胃肠反应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
说明采用A组静推地塞米松会引起患者心率、呼吸加快及恶心、呕吐,患者感觉注射部位疼痛明显,而B组静推对患者心率、呼吸、疼痛、胃肠反应、疼痛均无影响。
讨论
临床上地塞米松常配合其他药物一起使用,具有抗炎、抗毒、抗过敏的作用,但只能减轻或抑制炎症的表现,所以在临床用药时一定要注意,一般不单独使用,要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地塞米松的不良反应较少见,主要见于大量用药或长期用药突然停药时引起的糖尿病、高血脂、向心性肥胖及电解质紊乱等。
短期应用的不良反应有过敏性休克、皮疹、严重呼吸困难、四肢肌无力、低血钾、诱发精神症状如感觉异常及失眠等[1]。
在工作中常会遇到高热不退、明显气喘、严重感染等特殊情况,需应用地塞米松静脉推注,但在使用过程中会立即出现心慌、恶心,甚至面色苍白等不适[2]。
对于因生病而住院的患者而言,其对各种应激的适应力低下,护理操作中应尽量让病人的生命体征在一定水平上保持平衡,在给患者静推地塞米松时,找出一种对患者影响最小或无影响的静推方法至关重要。
因此,在进行静推地塞米松时最好能减少病员的不良反应,以致将危险因素降致最低水平;而B组虽患者无
影响,但因在静推过程中需加强病情观察,这无形增加了护士的工作强度。
综上所述,静推地塞米松时,采用B组的静推方法既保证患者的安全,又能减轻护士的工作强度,对临床护理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蔡虎英援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主要不良反应分析[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2):1500。
[2]陈金莲,王琰,龚素茹,等援。
地塞米松在CT增强中两种不同给药方法效果的观察[J]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2,11(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