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意境赏析

合集下载

《声声慢》原文、翻译及赏析

《声声慢》原文、翻译及赏析

《声声慢》原文、翻译及赏析《声声慢》原文、翻译及赏析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作品赏析【注释】①将息:将养休息。

②怎生:怎样,怎么。

③这次第:这一连串的情况。

【评解】这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

通过秋景秋情的描绘,抒发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具有时代色彩。

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全词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

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

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

全词一字一泪,缠绵哀怨,极富艺术感染力。

《声声慢》原文、翻译及赏析2【原文】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翻译】我独处陋室若有所失地东寻西觅,但过去的一切都在动乱中失去了,永远都寻不见、觅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环境(空房内别无长物,室外是万木萧条的秋景,这种环境又引起内心的感伤,于是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齐涌来,令人痛彻肺腑,难以忍受了。

)秋季骤热或骤冷的时候,最难以保养将息。

饮进愁肠的几杯薄酒,根本不能抵御早上的冷风寒意。

望天空,但见一行行大雁掠过,回想起过去在寄给丈夫赵诚明的词中,曾设想雁足传书,互通音信,但如今丈夫已死,书信无人可寄,故见北雁南来,联想起词中的话,雁已是老相识了,更感到伤心。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如今有谁能与我共摘啊!整天守着窗子边,孤孤单单的,怎么容易挨到天黑!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点,一滴滴洒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

声声慢每一句的赏析

声声慢每一句的赏析

声声慢每一句的赏析李清照的《声声慢》透过残秋景象层层的描述,运景入情,以放纵之笔写悲怆情怀,满纸呜咽,万斛仇恨,表现孤寂、凄凉、哀愁之心境及离乱的苦楚和忧患余生的悲哀。

全词用笔直率真挚,层层铺写,景景含愁,情情是愁,极力渲染烘托,层层推进,营造出一种立体的愁情美。

下面是声声慢每一句的赏析,大家认真鉴赏哦:原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赏析: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

乍暖还寒的时节,最难保养休息。

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风急袭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旧日的相识。

原句: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赏析: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冷清清地守着窗子,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还是点点滴滴。

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李清照的《声声慢》透过残秋景象层层的描述,运景入情,以放纵之笔写悲怆情怀,满纸呜咽,万斛仇恨,表现孤寂、凄凉、哀愁之心境及离乱的苦楚和忧患余生的悲哀。

全词用笔直率真挚,层层铺写,景景含愁,情情是愁,极力渲染烘托,层层推进,营造出一种立体的愁情美。

一.妙用叠词,彰显愁情音乐美1.“寻寻觅觅”,叙写恍恍惚惚,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

她在寻觅些什么是以往无忧无虑的少女生活吗是过往与夫婿的甜蜜爱情吗可这些如今都已经不复存在。

两组叠词,简单的动作情态描写,却把外敌的侵扰,丈夫的亡故所带来的一切不幸,全部蕴藏其中了。

2.“冷冷清清”,叙写外在环境的寂寞冷清,是寻觅的结果。

不但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萦绕。

这四个叠词既写出了天气的凄冷,秋风萧瑟,又写出了自己的心情,独在异乡,举目无亲;身处陋室,寂寞寡居;展望未来,茫茫无知。

《声声慢》李清照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声声慢》李清照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声声慢》李清照宋词注释翻译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声声慢》李清照宋词注释翻译赏析《声声慢》李清照宋词注释翻译赏析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的意境和意象

声声慢的意境和意象

《声声慢的意境和意象》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好好品一品《声声慢》的意境和意象。

《声声慢》营造的意境,那叫一个凄惨、悲凉。

李清照开篇就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一连串的叠词,把那种孤独、无助的感觉一下子就拉满了。

就好像一个人在空荡荡的屋子里,到处寻找着什么,却什么也找不到,心里空落落的,周围的环境也是冷冷清清,让人觉得无比凄凉。

再看其中的意象,“淡酒”这一意象,本想借酒消愁,可这酒却是淡的,连愁都消不了,更显出心中的愁苦之深。

“秋风”吹过,凉意飕飕,让人不禁打个寒颤,也吹落了一地的黄花,这不正是人生晚景凄凉的写照吗?“梧桐细雨”,滴滴答答,敲打着人心,每一滴都像是落在了愁肠上,让人更加愁苦不堪。

总的来说,《声声慢》的意境和意象相互交融,把李清照晚年的孤独、愁苦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读来也不禁为她感到悲哀。

《声声慢的意境和意象》朋友们,咱们今儿个来讲讲《声声慢》里的意境和意象。

这首词的意境啊,那真是充满了哀愁和寂寞。

李清照在词中描绘的世界,仿佛是一片深秋的荒野,荒芜而又冷清。

她寻寻觅觅,却只有冷冷清清相伴,那种凄凄惨惨的心情,就像阴沉沉的天空,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意象方面,“雁过也”,这南飞的大雁,勾起了她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可自己却孤身一人,漂泊无依。

“满地黄花堆积”,那凋零的黄花,不正是她自己憔悴不堪的象征吗?“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窗前的寂寞身影,让人看了心疼不已。

《声声慢》用独特的意境和意象,把李清照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无奈展现得入木三分,让我们仿佛能感受到她当时的心情。

《声声慢的意境和意象》朋友们,咱们来聊聊《声声慢》的意境和意象。

《声声慢》所营造出来的意境,就像是一幅深秋的愁绪画卷。

李清照那声声叹息,仿佛让我们置身于一个阴暗、寒冷的世界里。

她寻而不得,周围的一切都透着凄凉和孤独,让人心里直发酸。

说到意象,“旧时相识”的大雁,本应带来些许温暖,可此时却只能增添她的愁苦,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李清照《声声慢》赏析

李清照《声声慢》赏析

李清照晚年所写名作《声声慢》。

这首一直为世人传诵的佳作,将李清照忧患余生、孤寂无依的凄凉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作者以凄凉、婉转的笔调描写了抒情主人公在一个秋日里,从早晨到黄昏一整天孤寂、悲凉的心情。

首句用十四个叠字开头,起笔不凡,在众多词作中实属罕见。

(1.十四个叠字皆是唇齿音,它们连在一起,正体现了女子那种“软语叮咛”的特有口吻;2.它又极为深切、细腻地表现了女性词人那种孤栖独居的痛苦心态。

)她如何写抽象的感情世界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叠字的内蕴丰富。

“寻寻觅觅”是第一层境界。

(举动行为)从动态着墨,描绘主人公整日若有所思,东寻西觅,执著而急切地要把丢失掉的东西重新找回来的焦虑难平、坐卧不安的心情。

这里决不是一种动作的临摹,而是词人所受到精神创伤的一种形象的外在体现,即真切地剖露了词人的心境。

在记忆的旧仓库中爬梳,期冀找回些什么。

但是,词人在这场罹难中失去的一切——故乡、丈夫、金石文物、幸福生活,哪一样还能再回到她的身边呢?因此寻觅的结果必然是一片空幻,则更显孤身一人形影相吊的孤苦。

由寻觅的结果的“冷冷清清”(寻觅结果)即为第二层境界(环境)。

作者以从过去折回到现实,碰到的只是冷冷清清的风,淅淅沥沥的雨,因此一颗芳心只好坠入冷冷清清的“冰水”之中。

又与上层起到了相互补充,相互扶衬的作用。

将词人的身外之境与心内之情融合统一起来。

更为深刻的在于第三层境界:“凄凄惨惨戚戚”。

这是因为如若不动感情、不做会议则罢,而一动感情,在那客观存在的“冷清”气氛之上,更添上了一层主观心理的“悲戚”一种凄恻难言的心绪。

这是内心深层得直剖。

作者从“寻觅”往事开始,又被“冷清”的现实弹了回来,终于落进了一种无法自拔的痛苦的心境中去。

声声慢的原文及赏析

声声慢的原文及赏析

声声慢的原文及赏析声声慢·寻寻觅觅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声声慢的原文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声声慢的原文:声声慢·寻寻觅觅宋代: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赏析一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

这时期她的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

此词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声声慢·寻寻觅觅》起句便不寻常,一连用七组叠词。

不但在填词方面,即使在诗赋曲也绝无仅有。

但好处不仅在此,这七组叠词还极富音乐美。

宋词是用来演唱的,因此音调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造诣,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

只觉齿舌音来回反复吟唱,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然而她还未开口就觉得已能使听众感觉到她的忧伤,而等她说完了,那种伤感的情绪还是没有散去。

一种莫名其妙的愁绪在心头和空气中弥漫开来,久久不散,余味无穷。

心情不好,再加上这种乍暖还寒天气,词人连觉也睡不着了。

如果能沉沉睡去,那么还能在短暂的时间内逃离痛苦,可是越想入眠就越难以入眠,于是词人就很自然想起亡夫来。

披衣起床,喝一点酒暖暖身子再说吧。

可是寒冷是由于孤独引起的,而饮酒与品茶一样,独自一人只会觉得分外凄凉。

端着一杯淡酒,而在这天暗云低,冷风正劲的时节,却突然听到孤雁的一声悲鸣,那种哀怨的声音直划破天际,也再次划破了词人未愈的伤口,头白鸳鸯失伴飞。

词人感叹:唉,雁儿,你叫得这样凄凉幽怨,难道你也像我一样,老年失偶了吗难道也像我一样,余生要独自一人面对万里层山,千山暮雪吗胡思乱想之下,泪光迷蒙之中,蓦然觉得那只孤雁正是以前为自己传递情书的那一只。

《声声慢》原文赏析

《声声慢》原文赏析

《声声慢》原文赏析赏析篇一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

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这首词人,婉约这首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这首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这首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这首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这首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这首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这首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这首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李清照的文集在当时就曾刻印行世。

《直斋书录解题》载《漱玉集》1卷,“别本”分5卷。

黄升《花庵这首词选》称有《漱玉这首词》3卷。

《宋史·艺文志》载有《易安居士文集》7卷、《易安这首词》6卷。

都久已不传。

现存的诗文及这首词集是后人所辑。

四印斋本有《漱玉这首词》1卷,李文编的《漱玉集》5卷,辑录的作品最多。

但其中所收这首词多有赝品。

近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这首词》中的《漱玉这首词》收有60首。

今人孔凡礼《全宋这首词补遗》中有新发现的李清照这首词。

王仲闻有《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排印本。

注释篇二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

这时期她的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

此词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这首词起句就应经不寻常了,一连用七组叠词。

不但在填词方面,即使在诗赋曲也绝无仅有。

但好处不仅在此,这七组叠词还极富音乐美。

宋词是用来演唱的,因此音调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造诣,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

只觉齿舌音来回反复吟唱,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然而她还未开口就觉得已能使听众感觉到她的忧伤,而等她说完了,那种伤感的情绪还是没有散去。

李清照《声声慢》原文及赏析

李清照《声声慢》原文及赏析

李清照《声声慢》原文及赏析《声声慢·寻寻觅觅》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

作品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此词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

开头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

全词一字一泪,风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极富艺术感染力。

李清照《声声慢》原文及赏析篇2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翻译:我到处寻找,寻到的只有冷清,十分凄惨。

乍暖还寒的季节,最难忍受。

两杯淡酒,怎能压住心头的悲伤?大雁飞过,我正伤心,却发现它正是我在故乡认识的那只满地黄花堆积著,十分憔悴,有谁忍心去摘?我守着窗,独自一人,一个人怎么才能熬到天黑?细雨敲打着梧桐,此正是黄昏,一点一滴落著。

这种场景,这种“愁”又怎是一句话能说得清的呢?赏析:这首词写于李清照生活的后期。

一题作“秋情”,赋秋就是赋愁,但这里的愁已不是女词人闺中生活的淡淡哀愁,词人经历了国家危亡,故乡沦陷,丈夫病逝,金石书画全部散失,自己流落在逃难的队伍中,饱经离乱,所以这里的愁是深愁,浓愁,无尽的愁。

词一开头就用了十四个叠字。

“寻寻觅觅,”词人好象有所寻求,但又不知道要寻求什么,这时她已经历了国破、家亡、夫逝的沉重打击,生活中美好的东西都已不存在了,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没有什么可寻觅,也没有什么需要寻觅的了,但词人还是希望找点什么寄托自己空虚寂寞的情怀,支撑自己孤苦无助的人生,但寻觅的结果只能是“冷冷清清”,周围的环境是一片凄清冷落,更让人感到现实的孤苦无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清照是宋朝著名的女词人。

《声声慢》这首词写词人历遭国破家亡劫难后的愁苦悲戚。

突兀的开头,使词人的愁情第一次迸发出来,接着是比较平缓婉曲的借景抒情,以晚风、淡酒、归雁、黄花、梧桐、细雨,抒发种种愁情,到“独自怎生得黑"感情渐趋强烈,最后一句则是将无边无际的愁情推向高峰,为全词作了高度的概括和总结。

《声声慢》作于一个秋窗风雨之夕,将一个满怀家国恨事的孤独女子的行止与心事描绘于一纸薄笺之上。

词作上片不以惯例写景起笔,却偏偏写人,写人又不写人之形容打扮、心事起伏,只写”寻寻觅觅”四字,”寻寻觅觅”是词人之所为,词人所寻所觅者为何,词人并没有提到,他人也不敢妄断,但寻觅的无果却早从下文叠字之中曲折而出“冷冷清清”是词人身处之境“凄凄惨惨”是词人所见之景,虽不及实物,皆从虚处着眼,而词人“戚戚”之心绪至之已成。

《声声慢》全诗共有七个意象:晚风、淡酒、归雁、黄花、梧桐、细雨、黄昏。

这几个意象交织共同营造了诗歌整体的基调。

最具代表性的意象当属,淡酒、归雁、黄花、黄昏。

《声声慢》中写到酒的句子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为何是“淡酒”而不是浓酒?并非酒真的淡,只因风太急而显得酒淡,“风急”明写天气恶劣,实写词人愁重。

词人六神无主,茫然若失,竭力寻找却遍找不到。

亡国之愁,沦落之苦,丧夫之痛,家国之思全部压在一个孤苦伶仃的年老妇人身上。

酒入愁肠愁更愁,满心都是愁,致使酒力压不住心愁。

李清照在前期词作《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也写到过为驱寒消愁曾饮酒之事,然而却是“浓睡不消残酒”酒力显得那么大,让作者浓浓地睡了好长时间都没有消退,这里的酒力之所以大,是因为作者此时没有什么切入肌骨的愁病,有的只是作为一个年青贵族女子的闲愁,闲愁不痛,所以才会“浓睡不消残酒”两相对比,这个“淡酒”表明作者晚年是何等的凄凉,心境是何等的凄苦。

其次是“雁”字,雁会联系到诗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感叹独自身在异乡的悲凉,作者当时身处南方,看到北雁归来,或许她只是听到了那呼朋引伴的声声雁鸣,不禁想起如今,雁在人亡,曾经心意相通的夫君早已撒手人寰,无由再寄锦书去,无人再捎锦书来。

《声声慢》中的堆积满地“憔悴损”了的“黄花”,则成了女词人幽凄孤寂"冷落哀伤的象征!“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菊花已经凋残,如今再没有人欣赏它,采摘它,孤身一人,形容憔悴,无人可思,无人可念,面对此情此景,抚今追昔,怎不令词人悲从中来?”物是人非事事休”,只能看着菊花一朵朵、一瓣瓣的枯萎凋落,竟成了一地的哀愁,一地的凄凉,一地无可奈何的消亡。

菊花的枯槁憔悴,愁损容颜,正是李清照孤苦飘零的凄楚晚境的真实写照。

《声声慢》中兼有梧桐细雨的黄昏,潮湿的,阴冷的,主人公百无聊赖,近乎绝望地“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唯一可做的事就是等着天黑,但凡有点希望的人是盼着黎明的,这是怎样的一种凄苦。

更有那细雨滴在梧桐上的“点点滴滴”,如泣如诉,像是洒不完的伤心泪,“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是一首没有尽头的孤寂的歌,在灰色的空间里哀叹不幸,营造了一个悲情的氛围,词人在不经意间触景伤情,一点一滴都像一把把利剑刺向内心的悲苦和绝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